大众传播学【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大众传播学【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众传播学【第一篇】

http://

关键词 大众传播 生态动漫 生态意识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已经被扭曲,人类的自然观念出现了问题。要消除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就必须重新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及生态自然观。动漫自身的特性及产业属性决定了其文化传播力,在生态意识传播方面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生态动漫作为动漫的一种类型,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要内容进行人文和哲学思考的动漫,是传播正确和谐生态观提升年轻一代健全生态意识的强有力形式。

一、日本生态动漫——《幽灵公主》

影片讲述了虾夷族少年阿席达卡为救村民一箭射杀魔祟神而受伤招致诅咒,而魔祟神因山猪的仇恨而生。森林里的山猪遭人类枪炮射击,痛苦难耐,怨恨难抑,戾气穿透全身化作万千仇恨触须,所到之处,万物凋零。影片一开始便以这样黑暗混沌的仇恨开始,似乎一开始便告知人与自然终究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状态。

阿席达卡以外乡人的身份介入到了幽灵公主珊与女城主幻姬之间的冲突中。幽灵公主是人类的弃婴,由犬神莫娜抚养,她与森林是一体。在幽灵公主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期望,只是这个共〔〕生从一开始便灌注着仇恨的血液,我们看到幽灵公主身上的勇敢与无畏、美丽与矫健,可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悲情的命运,看到幽灵公主对于人类的不信任,对于人类尚存爱意的恐惧,这也许透露出宫崎骏心中对于“共生”理念的不信任。

而女城主幻姬,一看似乎是西方文明入侵的典型象征,拥有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传来的枪炮技术,吸收全球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入侵森林成为时代火速前进的必然。在幻姬的带领下,有尊严的生存意味着,摆脱武士阶层的压榨,远离城市,进驻森林,建造自己的达达城,伐木炼铁,生存下去。这里,我们看到人类在绝望的境地下最卑微的欲望是生存,而此时的生存不可避免的是向自然索取。宫崎骏并没有在影片中谴责幻姬带领下的这种绝地逢生的生存模式,事实上纵观日本历史可以发现,日本人血脉中的森林文化即是从森林中汲取物质,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文明,绳纹时代是以照叶林文化、袍栎树林文化等森林文化为基础,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形成了稻作文化,进而发展到各种现代文化。

宫崎骏在最后并没有给出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他是理性和悲悯的,他让森林恢复原样,绿荫葱葱,留给幻姬生命让她重头再来;幽灵公主和阿席达卡逐渐相爱却依旧分隔森林与达达城;游僧恐惧于森林之神的力量,最终却叹息没有取得鹿头。一切的问题都存在着,留给自然哭泣,留给人类警醒,人与自然之间没有纯粹的共存,这样的悲情是整个人类不得不直面感受的。

二、美国生态动漫——《老雷斯的故事》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以电影动画为主的美国动漫,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基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与日本等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产业模式和动画特点。在生态动漫方面,美国动漫可以说是早已涉及且延续至今。

电影《老雷斯的故事》根据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苏斯博士的原著改编,是一个环保寓言,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胶胶镇(Thneedville)的地方。只是,树木、草地全由树胶工厂制造,内置电池发出绿光;生活垃圾深埋地底,水源污染被当做乐事;居民热衷购物、玩乐、购买新鲜空气;这样看来,这几乎是一个高科技主宰下失去生态自然的“美丽新世界”,在工业巨头奥海尔的控制下,巨大围墙里生活的居民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早已寸草不生,乌鸦满天,而影片主人公泰德为寻找女孩奥德利心中真实的树,离开家乡逐渐知晓关于老雷斯的故事以及胶胶镇是如何建立在森林毁灭的道路上。

在电影《老雷斯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年轻气盛充满抱负的万斯·勒尔先生为得到制作衣服的原材料——Truffula树而召集大家砍伐了整个森林,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王国;看到了阴险狡诈却受居民爱戴的奥海尔对市场的热爱以及经济增长无限制的推崇,即是让城镇污染更加严重从中换取售卖新鲜空气的巨大利益;也看到了勇敢的泰德为了重现绿色城镇而抵抗统治保护最后一粒树种。整个电影的叙事中,环境的悲剧与重建都设定在了个人自由的内在缺点与优点上,把个人责任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影片展现了一个人自由内心的转变,年轻的万斯·勒尔先生在践踏自然不可再生资源的道路上建立起庞大的工业王国,最终意识到这一致命性的错误并托付泰德利用最后一粒树种还原整个森林,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

三、大众传播促进动漫生态意识的传播

1、议程设置

麦克姆斯和肖所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有意集中报道某些问题,而忽视另一些问题就能够对受众产生影响。而受众往往倾向于关注和谈论传播媒介所给出的议题,并按照传播的先后顺序给各个议题定下一个传播者需要的重要性排列。因此大众传播可以通过转移受众的注意力,安排问题的前后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的观点和思想的目的。

我们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里可以发现这种议程设置的现象,宫崎骏的作品中往往布满了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受众一开始接受影片信息就感知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处,把受众引领到一个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人类社会。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又进入了宫崎骏个人对于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反思,揭示出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在影片的最后给出一个理性的结局,并让受众感受到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2、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倡导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娱乐功能,满足着受众的需求。好莱坞的动漫电影也不例外,在生态动漫制作方面,美国动漫有效的结合了电影的娱乐功能,受众的观影需求,以及生态意识的传播。在《老雷斯的故事》里,动画人物的形象均是广大受众喜爱的可爱形象,如金鱼、小熊;影片的故事情节也符合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偏爱冒险,影片中男主人中独自出城找寻种子的历程正是冒险的旅途。在此之外,影片所变现出来的生态意识也在剧情的一步步发展中缓缓向受众表达出来。

四、我国生态动漫的传播及现状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动画片的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质量却远远无法与国外动画相比。近20年来,在动画电影方面,稍具影响力的大概只有《小倩》、《宝莲灯》、《麦兜故事》系列、《摩比斯环》、《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在总体数量上升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涉及生态领域的动漫少之又少。唯一值得一提的两部动漫电影《长江7号爱地球》、《梦回金沙城》虽然与生态主题沾边,通过画面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而没有在影片中渗透环保主题以及生态意识建立的重要性。事实上我国动漫所存在的问题直接决定了生态动漫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

1、缺少创新意识

当前,国内很多所谓的原创动画都是简单的模仿,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崇日”、“崇美”等痕迹。有内涵的中国文化在现今的国产动漫片中几乎没有什么体现,更别说我国所倡导的和谐生态理念。动画片的制作偏重于说教,画面表现粗糙,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动画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不高。

2、受众定位长期错位

我国动漫长期将受众定位于13周岁以下的儿童,动漫的功能也仅仅被限定为教育儿童。这种狭隘的受众定位和功能限定,导致国产动漫制作水平、思想观念,艺术水准长期定格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而无法提升,阻碍了我国动漫产业消费群体和市场的扩大,并造成了我国动画的畸形发展。当前的动漫,早已超越了儿童的世界,成为越来越多的成人的娱乐产品和一种生活方式。

3、产业链不完整

近年来,国家为推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路,并试图构建立体化的播映体系,培育动漫交易市场,以充分调动国内动画制作和播出单位的积极性。然而,体制上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各种弊端仍然导致了许多问题,比如,有些动漫机构打着动漫产业的幌子建立形象工程,不进行原创作品的开发,而依靠做教育片、区域宣传片、文化片、政府形象片等来获得政府的补贴。

http://

参考文献

①牛实为:《人文生态学》[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

②李世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③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④卢斌、郑玉明 编:《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⑤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大众传播学【第二篇】

一、“广播电视新媒体”学科方向的出现

为数不少的院校在本校内设置“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学科方向,在将学习理论内容圈定到广播电视媒体的基础上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媒体形式提供了理论教学基础。这样设置学科方向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要新增教学研究学科,而是对原有的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原有教学实践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将理论和教学实践工作紧密联系到一起并最终落实到操作层面。从艺术类院校的教学角度来看,需要按照科目教学需求和教师能力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科方向和学科教学工作者设置错位的现象,真正做到因人而异而不是以固定的从业专业和教学科目匹配模式。

二、“影视艺术”学科方向对电视和电影的整合

一些院校将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合并成为“影视艺术”,这种学科方向将理论知识归结在艺术学科门下,从实际教学理论来看,电影艺术和电视剧在教学语言和应用语法上基本一致,所属概念和理论体系也大同小异。这种学科设置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影视并称现象的出现,因为部分广播电视艺术院校在该学科的基础上开设了相关学科方向,如影视理论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影视感官美学以及影视表演和主持研究等方向,这些学科方向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紧密联系,众多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两者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学科理论知识可以通用在两个教学范畴中。就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将影视艺术教学分为电影艺术教学和电视剧艺术教学人为地分开是不符合教学客观实际的,因为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渠道来看,无论是电视还是电影都只是传统艺术门类的直接或间接表现形式,人为地将这些表现形式分割甚至独立衍生出新的艺术学科教学方向是不科学的。

三、“广播学”方向逐渐被并入“传播学”方向

从艺术教学内容上来看,广播电视艺术学科虽然有电影、电视剧等众多渠道进行传播,但是并没有引起艺术传播行为的根本性改变,因此对于广播的教学研究不应该独立于传播学学科方向而是应该逐渐归于传播学。而在实际艺术类院校在这方面明显存在专业设置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学科方向教学“越位”现象,在设置“广播学”学科的基础上同时开设了艺术品产生、消费以及其他市场性专业,这些学科虽然是以广播艺术为基础的,但就日常教学内容来说和广播艺术内容相关性不大,甚至很多知识是市场经济知识,只是将经济研究方向放在了“广播学”上,这些和艺术教学无关的教学方向对于艺术教学内容的忽略导致了该学科的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无所适从。除此之外,在“广播学”学科的专业方向划分上存在过于冗杂和重复性较强的现象,根据“广播学”的内容来说,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制作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部分艺术类院校不仅将艺术品产生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人为的分割,设置成为不同的学习方向,在设置不同方向时并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细分,而是片面地追求全面多学科,这就使得教学研究方向的交叉和重复。如上海某师范累院校在“广播学”的基础上开设了编导、创作和制作三个教学方向,将原本一体的广播艺术品创作制作分割成独立的两个教学方向,导致了教学内容上的不连贯,使得在未来的艺术品创作能力运用上有所限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怎样在大众传媒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设置好广播电视艺术学科是未来艺术学科设置的关键,而在未来的艺术教学工作中,怎样将这些学科从理论联系到实际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教学实践工作。这就要求了学科的设计者充分考虑到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而教学工作者要要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对日常教学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归纳,为学科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大众传播学【第三篇】

[关键词] 大众传播;电视传播;教育传播;融合

一、研究概述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络日益成为各国获取信息最为方便和快捷的通道。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这就使得互联网这种现代手段往往只在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得以安装,而在西部等欠发达的地区,互联网还没有得以普及与安装,因此,就我国而言,电视的入户率和普及程度远远高于互联网络。这就是说,在我国,现今人们仍以电视作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来源。电视作为一种现代电子媒介,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走进了千家万户,近年来利用电视媒介传播教育内容的电视栏目更是与日俱增,这表明大众传播中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地表现出原本专属于学校教学传播的许多特征。然而各类学校的教学传播中体现大众传播特征的现象却并不多见,且多是手段、资源的利用性融入以及方法的借鉴性融入。

正是基于现今我国学校教育传播中很少应用于大众传播的有效策略这一背景之下,对学校教育传播中融入大众电视传播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将有着广泛的前景和深远的意义。研究如何把大众电视传播中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应用于教育传播之中,使大众电视传播与教育传播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让人们在如同观看电视栏目般轻松自在的氛围之中获得学校课堂般获得知识的效果,无疑将为获得更好的教育传播效果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为教育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探索出新的途径。

二、基本概念及其对比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这个词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无线电广播普及之后才出现的。美国传播学的先驱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1946年发表的《大众传播的科学》中首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的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电视异军突起,发展迅猛,大众传播学的研究也日趋活跃。

“大众传播是指职业的传播机构,使用各种印刷与电子媒介,广泛、迅速、连续地传播信息,以期在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受传者中收到传播的预期效果,试图在各个方面影响受众的一种行为的过程。”[1]

“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2]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与人类的一般传播活动相比,除了都是信息传递外,有其自身的特性,即教育传播有其特定的传播目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及传播媒介,它是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

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划分:

1.大众传播所传递的内容是广泛的,系统性不强,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学科知识,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传播传递的则是特定的内容,其内容往往只是针对某一领域或某一年龄段。例如初中英语课程,高中化学课程等。

2.大众传播的受者是随意的,受众可能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学历文化等。而教育传播则有特定的受者,例如大学的教材就是给大学生学习用的,而不能当做高中的教材。

3.大众传播往往趋向于单向传播,而教育传播则更多是双向交流。大众传播在同一时间可以将同一消息传递到世界各地,让成千上万的受众得到信息。而传播的效果如何则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受者的反馈。与之相反,教育传播则往往趋向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例如传统的学校课堂之中,教师讲授完某个问题可以从学生的表情、从小测验中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了解传播的效果,对不足之处可以及时改进。

三、大众电视传播与教育传播相融合的现象分析

(一)大众电视传播中的教育传播现象的分析

1.专门播放教育节目的大众电视栏目

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有线电视为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精彩频道,其中专门用于播放教育类栏目的节目逐渐多起来。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就是一档典型的以知识传播为主的教育类大众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发挥了一种巨大的传播作用,承载了一种历史文化意义,特别是这档栏目推出的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暗合了近年来广大国人对历史文化知识、中国文化传统的求知热。除《百家讲坛》外,电视上其他类别的讲座类栏目,究其本质来言,都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在大众传播中的良好体现;《走近科学》是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的一档科普教育类节目。该节目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十年来制作了大量优质的电视科技节目,已成为中国电视科普的一面旗帜。类似的专门用于教育的栏目还有很多,这里只列举几个。

2.融入教育要素的大众电视节目

融入教育要素的电视节目在程度上介于专门的教育节目和增设教育环节节目之间,就是说它虽不是纯粹的教育节目,但却把教育的内容贯穿于节目的始终,而非片面地加入一些具有教育功能的环节。这类节目也有很多,其中以《三星智力快车》《联合对抗》《开心辞典》等一系列竞技类益智答题栏目为典型代表。选手们在紧张激烈的角逐中来展示才华与智慧、创造力和想象力,而广大的电视观众则在收看之中学到了丰富的各类知识。

3.增设教育环节的大众电视节目

除了专门用于播放教育类节目的电视栏目,大众电视中还有不少具有教育意义,但本身并非专门传播教育内容的电视栏目,而是在节目中穿插了一些具有教育作用的环节。例如,中央一套每周日播出的《正大综艺》,就其本质来说是一档综艺类节目,让现场选手和广大电视观众在娱乐的氛围中领略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而在领略异国风情的中途通过插入一些小问题,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目的。

四、教育传播中的大众电视传播现象的分析

教育传播中应用大众电视传播手段的一个典型代表当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设初期采用广播、电视、文字和音像教材等多种媒体,世纪之交融入了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是面向全国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

教育传播中的大众电视传播现象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电视节目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个例子也很好举出。例如,在讲授近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老电影《地雷战》《》等影片;在生物课上可以用到科教类电视节目《人与自然》中的相关片段等。这样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有利于日后对相关知识的回忆和熟记。

通过上面对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的概念的分析以及对两者的不同点的区别,我们可以发现现今将二者融合的最佳的产物莫过于教育电视台了。首先,除去收看特定课程的固定人群外,教育台的群体是不固定的,有着极大的随意性。其次,教育电视台播出的栏目基于一个开放的系统,栏目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变化。这符合大众传播的特点。再次,每期栏目的播出内容又是系统的,有计划的;某一档节目可能是针对某个年龄段人群的,这又符合教育传播的一些特点。这就是说,教育电视台同时具有大众传播和教育传播的特点,将两种传播优势实现了很好的融合,尽可能既扩大了收视人群,又具有了学校教学般的教育效果和目的。

大众电视的教育化和教育的电视化,使得现代教育从教育体制、教育观念到教学方法都面临着全面的挑战。在没有电视的时代,学校教育可以在自我封闭、自我满足状态中按部就班地“传道、授业、解惑”,而电视的出现,使教室之外的信息和知识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进入电视时代,学生面对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

五、大众电视传播手段应用于教育传播的具体策略

通过上述的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播中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入地体现出原本专属于学校教育传播的特征。而学校教育传播中体现大众传播特征的却很少,且多是手段、资源的利用性融入以及方法的借鉴性融入。可见,研究如何在教育传播中有效融入大众电视传播中的有效策略不仅是未来研究的一个主流趋势,也将为学校的教学传播探索出一条新的实践道路,前景十分可观。

其实上述不少栏目传播教育信息的基本策略究其本质并不是大众传播的独创,而属于教育传播研究的成果,古今中外许多教育专家也进行了相应的论述。然而现实中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却很少采用。反过来,大众电视传播领域可能这样的理论较少,而他们能躬身亲行。因此,下面总结的策略是将学校教学传播的理论和实践与大众传播的技术手段和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其中的有些手段可能是教育传播领域早有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在实际的应用之中却往往被忽略掉,而大众传播由于借鉴了某些教育传播的方式却得到了良好的效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在教育传播中借鉴大众传播的一些技术手段的同时,努力把教育传播中早有的教学手段提取出来,加以应用,不要只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其实际的应用。

总之,今后在学校的教育传播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科专家等应该在课堂教学传播中更加注重将大众电视传播的相关策略融于其中。尤其是对于今后在大众电视传播中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技术与手段、新的理论与思考,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将其中合理的理论与实践成分融于学校的教学传播之中,更加大胆地尝试将各种新兴的大众传播相关的实际活动融于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使得教育传播中类属于学校的教学传播中常有新的策略注入,为探索出更好的教学传播过程、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奠定研究基础。

[参考文献]

[1] 秦瑜明。电视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72.

[2] 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7.

[3] 程步,赵宏。论电视教育节目知识厚度之定位[J].电视研究,1995(01).

[4] 陈力。电视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5] 张冠文。电视教育功能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4(01).

[6] 王甫。社教节目:由社会教育转向社会文化[J].新闻战线,2000(07).

[7] 孙成英。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8]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的德育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1).

大众传播学【第四篇】

关键词: 新媒介 大众传播特性 美学阐述

大众传播是美学精神的物质载体。在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呈现出了不同的特性,它的这种特性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同时也给传统的个体审美体验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媒介即讯息,信息社会下媒介不断发生着变化,各种新的媒介形式也不断出现,新媒介所带来的新“讯息”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的计划,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新媒介”(new media)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总统尼克松提交的报告书中也多处使用新媒介一词及相关概念,自此“新媒介”一词逐渐流行开来。

一、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

新媒介相对传统媒介而言有着很多根本性和革命性的特点,新媒介环境下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介所催生出来的新的传播方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符合标准、最理想和最完善的传播方式。具体来看,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方式具有六个方面的特征:(1)双向互动性。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2)异步性。新媒介实现了异步性,受众可以采用点播的方式,不受播出时间的限制,在任意选定的时间内进行收听收看,有必要时还可反复收听收看;(3)非受控性。数字化传媒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尤其是互联网通过其各种强大的功能,形成了海量信息源;(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新媒介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5)碎片化。新媒介带来了受众的分化,信息传播呈现“分众”、“小众”的特点,受众的分化形成了许许多多受传者群落的“碎片”;(6)多媒体化。新媒介具有提供多传媒信息及产品的能力。新媒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丰富多样的传播功能融合于一个系统之中。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特性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将改变人们的认知、交往方式,改变个体的审美交流方式,改变社会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以及相应的人际关系、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上看,新媒介的双向互动及交流自由的特性,构成了新的反映舆论、涌现真知灼见的公共空间,增加公众维护自己权益和参政议政的机会,打破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权、信息和控制权,同时还提高政治的开放度和透明度。对个人而言,新媒介开拓了个人的传播交流空间,是人体的飞越性延伸,新媒介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人的活动效率和自身价值实现率。总之,新媒介将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的变革,进而将使个体的当代审美生活发生重大的变革。

二、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阐释

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在传递审美信息时,对社会一般大众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在目前的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美学内涵在于它所催生出来的审美表现的多样化,审美意识的平民化,以及审美交往的主体间性,进而重构了我们的审美世界和审美生活。

1.审美表现的演变:多样化。

人类传播的历史不是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电子媒介可以看作是过去所有媒体方式的集大成者,是人类感知能力的综合运用。这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所论述的“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而网络媒介,我们则可以把它看作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因而它的存在方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所孕育出的审美表现形式也将是多样化的。同理,人类艺术的发展也不是一种艺术形式或者流派取代另一种艺术形式或流派的过程,而是一个叠加整合的进程。在新媒介环境下,随着新技术发展的广泛性和渗透性越来越强,大众传播的审美功能也在不断加强。特别是当一种新的媒介出现的时候,它不可能作为承载艺术的单独的媒介而存在,而是吸收旧有介质的特质,然后融合在自己的审美表现方式中,以一种“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精神,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视觉和美学特征。同时我们对于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的“分众”、“小众”等特点,大众传播所展现出来的全新叙事性结构:偶发和间断性的叙事结构,也需多加注意,因为它们同样是多样化审美表现的特定形式。

2.审美意识的变异:平民化。

新媒介的发展为平民化审美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网络是一个全新的开放世界,它所带来的是一个广泛参与、平等自由的新天地。新媒介环境下大众传播具有独特的双向交流功能,在网络中既可以进行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还可以进行多对多、一对一的交流。根据《第二十六次

3.审美交往的强化:主体间性。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互动不只是一种可能,而是必须的行为。正如上文所说的,新媒介环境下的大众传播由基本单向的变为双向互动的,信息接收的主动权越来越多地向受众方面转移,受众心声的反馈变得直接和便捷。交互式的审美体验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学者张耕云在《数字媒介与艺术》一文中分析了媒介的变化对于艺术交流的意义,数字媒介的产生使艺术又形成了直接交流,从而把差异统一了起来,成为新媒体艺术最为突出的特征。新媒介生态环境中传播的互动性给个体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大规模地改变着主体与艺术交流的方式,催生了审美主客体以动感为特征的新关系,使审美主客体发生历史性变化。

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交互式的审美体验使得审美主体间性得到了凸现。主体性是近代哲学和美学的命题,它主要是西方理性精神发展的历史需要,在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之上,文学理论与美学也强调文学和审美的主体性。美学应该是一种有关生存体验和生存意义的学问,它应当提倡主体间的共在,强调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即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新媒介环境下传播的双向互动性及由此催生出的交互式审美体验使得主体间的交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审美的主体间性在新媒介环境中得以实现。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大众传播的方式及特性都发生了变化,它也极大地改变了个体的审美活动方式。新媒介环境下所呈现出来的审美表现、审美意识与审美交往特性丰富了个体的审美体验,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在重构着我们的审美生活,但大众传播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方式只是人类审美体验和审美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要进行个体审美生活的重构任重而道远。 -

整理

参考文献:

[1]姚鹤鸣。传播美学导论。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张耕云。数字媒介与艺术。美术研究,2001,(1).

[3]孙海峰。美学视野中的网络传播。现代传播,2007,(4).

48 707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