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最新8篇】
李振声为国家发展贡献卓越,推动科技进步,培养人才,坚守初心,谱写了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值得铭记与敬仰。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 篇1
“共和国勋章”是国家最高荣誉,目前仅授予了13人。李振声组织实施的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的“渤海粮仓”项目建设都与河北有关,前者包含河北,后者以河北为主战场。2017年,河北日报记者曾就“渤海粮仓”项目专访过李振声。
近日,记者走访了他的学生、同事,还原这位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国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为中国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
1931年,李振声出生于山东淄博。因为家贫,他报考了不要学费的山东农学院。1951年,大学毕业后的.李振声进入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当时,小麦条锈病在黄河流域蔓延多年,造成小麦减产五十多亿公斤,相当于4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
很多育种科研人员都在努力寻找更抗病的小麦新品种,包括李振声。
1952年,他大胆设想,将野生的偃麦草与小麦杂交,能否得到一个抗病性强的小麦新品种?1956年,李振声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同时带去的,还有他的远缘杂交育种实验。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 篇2
他是我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培育推广抗病、高产的远缘杂交小麦;组织开展多项重大农业科技攻关,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数十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25岁的李振声踏上从北京开往陕西的列车,随身背包里除了简单的生活必需品外,还有牧草草根。
当时,小麦条锈病在我国黄河流域肆虐,一年便能导致小麦减产超百亿斤。李振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将牧草与小麦杂交,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李振声把携带的牧草草根种在研究所的'院子里,搭建了简易的半地下土温室,并牵头组建了一个青年科学家课题组。
经过20多年攻关,课题组在1979年育成了小麦新品种——“小偃6号”。“小偃6号”能同时抵抗8个条锈病菌生理小种,且产量高、品质好。这些品质让它成为中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其衍生品种有80多个。
李振声不仅是麦田里亲力亲为的耕耘者,更是中国麦田谋划者、拓荒者。
1987年6月,李振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当时,我国粮食产量已出现连续3年的徘徊不前。如何进一步增产?他提出一个影响至深的建议——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 篇3
除了亲力亲为选育小麦新品种,李振声还“运筹帷幄”,不断谋划粮食增产新方案。
他组织中国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与地方科技人员合作开展了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被称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为我国增粮亿斤。20xx年,李振声提出建设“渤海粮仓”,向盐碱地要粮,20xx年“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xx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面对国际上一度出现的“谁来养活中国”的声音,李振声的话掷地有声,他也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有力回应。
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边学习边实践的科研生活中,思维、心态、选择对我们处理自己的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让擅长者防患于未然,也会让懈怠者陷入焦虑和重复。前辈事迹中的哲思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的探索之程。祝愿大家在不断修正中取得新的进步!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 篇4
李振声1931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小时候遇到连续大旱,村里人把树皮都吃光了。因为饥饿,他父亲患上严重的胃病,在他13岁时撒手人寰。这让李振声深知粮食的珍贵。
1948年,完成高中二年级学业的李振声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辍学到济南寻找工作。那时,山东农学院一则招生启事中的“免费食宿”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试考成功,从此走上小麦育种的道路。1951年,李振声毕业后被分配到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从事牧草栽培工作。1956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他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50年代,小麦条锈病一年能“吞掉”120多亿斤口粮,让本就吃不饱的.中国人更加饥肠辘辘。在杨凌,李振声体会到条锈病的可怕:穿黑裤子在麦地里走一趟,裤子就会变成黄色,不少农民在田里抱头痛哭。
小麦一旦感染条锈病,就会减产30%到50%,甚至绝产。将外来抗病小麦与本地小麦杂交,培育抗病新品种需要8年左右,而小麦条锈病让这些“近亲繁殖”的新品种失去抗性平均只要5年半。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 篇5
20xx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实现环渤海地区5年增粮200多亿斤。20xx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再次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李振声说:“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回报国家。”这也是李振声一生科研工作的`写照。
在不懈耕耘的过程中,李振声培养了一批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骨干人才。学生陈化榜对李振声的关怀和培养记忆犹新。“对于指导学生,李先生更多是从大方向上把关。”陈化榜说,老师常说,科研创新要接地气,要跟着国家的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
每年入冬前,李振声都要带学生去田里看小麦的苗期繁茂性;早春去调查小麦的抗寒性;5、6月在田里指导选种。“哪一块地有好材料,他都记得很清楚,要求学生也记得。”学生郑琪说。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 篇6
93岁的李振声已经数不清他到底去过多少块麦田,他的很多工作照,背景都是清一色的麦田。“对我来说,我已经把我的年华献给了我们伟大祖国的黄土地。”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曾对记者这样说。在70余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始终为“让中国人吃饱饭、吃好饭”而不懈努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李振声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称号。
开创远缘杂交育种大面积推广先例“小偃6号”作为小麦育种的骨干亲本,衍生出了80多个小麦品种。这些品种累计推广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从而开创了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和纪录。“小偃”系列就是由李振声经过多年攻关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1956年,25岁的李振声放弃北京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陕西杨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在科学上的大胆创新——利用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
“如果能把长穗偃麦草的抗病基因转移到小麦里,不就有可能培育出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吗?”为实现这一大胆设想,李振声付出了20年的心血与汗水。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 篇7
每年入冬前,李振声都要带学生去田里看小麦的苗期繁茂性,早春去调查小麦的抗寒性,五六月在田里指导选种;他在科研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带动学生们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他把奖金全部捐献出来,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
在李振声的悉心指导下,研究组培养了一批批博士生、技术人员,成为各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年逾九旬,已不能亲自去田间地头,但李振声依然心系科研。他经常向学生了解远缘杂交小麦育种最新进展、“滨海草带”建设情况,并提供指导和建议。
“一个人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要跟着国家需求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李振声说。
李振声共和国勋章事迹故事 篇8
我国粮食产量多次徘徊,李振声都及时敲响警钟,提出增产对策。
1991年至1994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4年徘徊。1995年,李振声率领中国科学院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查研究,撰写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
1999年至20xx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5年连续减产。20xx年,李振声在“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演讲,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了争取3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20xx年,在博鳌论坛上,李振声对美国经济学家莱斯特·布朗10年前发表的文章《谁来养活中国》逐一批驳,并果敢地提出“中国人自己养活自己”的思路。
一个个响当当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农业策略的落地,让李振声在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xx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但他并未止步。
“新中国让我有饭吃,又能上大学,这是我过去从不敢想的事情。”李振声说,“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
20xx年,82岁的李振声组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历经5年攻关,实现环渤海地区增粮200多亿斤。20xx年,年近90岁的李振声又提出建设“滨海草带”的设想,以确保我国饲料粮安全。
上一篇:加油稿运动会短句实用最新17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