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图形图案范文【精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各种形状交织成绚丽的图案,色彩斑斓,令人目不暇接。几何与自然元素巧妙结合,展现出独特的美感与和谐,激发无限想象。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有趣的图形图案范文【精选10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一篇】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二篇】

1.通过各种感官,感知图形的变化,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根据物体特征(封闭、开放)给图形分类,培养幼儿辨别图形的能力。

各种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型等)、课件、幼儿操作图片(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分类盒(袋鼠6个、青蛙6个)。

(一)开始部分:激趣导入。

2.教师出示图形,幼儿说出其名称。

(二)基本部分:认识图形。

1.认识开放图形。

(1)故事激疑。

a.引导语:小朋友能说这么多的图形名称,真了不起!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关图形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恬恬和小鸡》。

b.老师边讲故事边演示电脑动画。

(2)探索解疑。

a.出示开放图形。提问:围在这样形状的栅栏里,小鸡为什么能跑出去?(这个图形有缺口。)。

b.师小结:这是个有缺口的图形,所以小鸡能跑出去。

(3)认识开放图形。

a.电脑出示另一开放图形。提问:围在这样的栅栏里小鸡能不能跑出去?(能)。

b.师:这些图形有个好听的名字,我们听听他们的自我介绍吧。(演示电脑动画,让幼儿知道这样的有缺口的图形叫做开放图形)。

(4)实践操作。

师:有很多开放图形藏在了筐子里,我们一起去把他们找出来,放到豆腐盒里。(幼儿找到开放图形,展示给小伙伴、老师看。)。

2.认识封闭图形。

(1)激疑、解疑。

a.引导语:刚才,我们帮恬恬找到了小鸡跑出去的原因:现在我们再来开动小脑筋,帮恬恬想个办法:恬恬应该怎么做,小鸡才不会从栅栏里跑出来呢?(把栅栏围围好,不要有缺口)。

b.师演示电脑提问:现在栅栏围好了,小鸡还会不会跑出来呢?为什么?(小鸡跑不出来了,栅栏没有缺口)。

(2)认识封闭图形。

电脑出示封闭图形。师:这样没有缺口的图形也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封闭图形。

(3)操作实践。

a.师:请小朋友来做一次魔术师,想办法把你刚刚找出来的开放图形变成封闭图形。

b.幼儿演示操作结果。

(三)扩展延伸。

1.引导语:小鸡们又在叫了,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我们赶紧来看看。

3.师小结:不管是一个缺口还是两个缺口,这些都是开放图形。

(四)游戏巩固。

1.引导语:咦!是谁在叫呀?原来是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的妈妈在找自己的宝宝。它们的手里都拿着宝宝的照片呢。我们来看看袋鼠是谁的妈妈呀?(开放图形)青蛙呢?(封闭图形)我们帮忙把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都送到他们的妈妈那便吧,送的时候要说:“我把开放图形(封闭图形宝宝)送给你了。”

2.幼儿操作。

3.展示袋鼠妈妈和青蛙妈妈的宝宝。幼儿在欢快的乐曲中寻找有没有送错的图形。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三篇】

有益的学习经验:

复习巩固圆、正方形、三角形的知识。

准备:

塑料圆、三角形、正方形片各占1/3、作业卡。

活动与指导:

1、每3个幼儿一组,每组发圆、三角形、正方形塑料片各一片。3个幼儿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胜利者随意挑一片塑料片拿在手里。

2、拿同一种塑料片的幼儿围成一圈,大家同时举起手中的塑料片,齐声说:“我们都有x(xx)形,我们都是好朋友。”

3、指导幼儿做练习:

(1)将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分类计数,并在空格里画上相应数量的圆点。

(2)让幼儿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在缺口处画一个圆。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四篇】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五篇】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图形的数量。

3、大胆地尝试记录的方法,培养动手能力,能积极地参与找朋友的游戏。

重点:能按形状分类,根据数量记录。

难点:有序点数,根据数量记录。

一、带领幼儿进入活动室,玩找朋友游戏,按形状分类找到自己的家。

1、交待游戏要求。

师:今天我们来当图形宝宝啦。带领幼儿入活动室。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啦。音乐一响的时候,形状一样的图形宝宝都是好朋友,找到好朋友了可以拉拉手、唱唱歌做好朋友,比比看哪个图形宝宝找的好朋友最多,音乐一停的时候好朋友们马上坐到自己家的小圆点上。(幼儿游戏)。

2、点数。

师:我们一起数数看三角形家有几个三角形宝宝呢?(集体数)圆形家有几个宝宝呢?(个别)正方形家有几个宝宝呢?长方形家有几个宝宝呢?(个别)。

二、共同探讨、学习记录方法。

师:三角形妈妈想把它有几个宝宝记在纸上,这样子它们就不会忘记自己有几个宝宝了。可是他不会记录?你们谁能帮他想想办法?我们可以怎么记呢?(用笔画下来)怎么画?画些什么好呢?(可以画些数字、点、线、)有几个朋友就画几个图案。

三、幼儿尝试记录方法。

1、将实物按形状分类。

师: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图形宝宝呢,看,他是什么图形的呢?他们也想回家了?谁来帮助他们送回家呢?(请个别幼儿帮助)。

共同检验是否分类正确。

2、点数、幼儿尝试记录(记录在挂件上)。

(点数)师:三角形家有几个实物宝宝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

师:我们把它们记录下来吧。请小朋友看看你的记录纸上,帮三角形家、正方形家、圆形家的宝宝、长方形家的宝宝有几个都记录下来。用你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数字,记录下来,看看哪个小朋友记录的又快又清楚。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对个别记录方法又快又清楚地加以肯定。

四、巩固练习。

1、激发兴趣。

师:图形宝宝真能干,还会变魔术呢。看,变了什么?(房子、树、花)。

2、交待要求。

师:请仔细找找三角形有几个,数一数,不能数落了,然后再用又快又清楚地方法记下来。然后再帮正方形、圆形、长方形也找一找、数一数,再记录下来。(幼儿按自己的形状去找位置)。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张贴操作纸,集体检验。

五、活动延伸。

去找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图形宝宝,我们也给他们记录一下。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六篇】

2、能用图形拼贴出不同的造型。

3、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形娃娃,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2、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是多变的,并进行操作。

(3)全体幼儿玩游戏:变魔术。

3、引导幼儿用图形拼贴各种造型。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请部分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5、在音乐声中,幼儿送礼物给松鼠。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七篇】

1、启发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环境,继续加深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2、初步培养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并重点感知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

2.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日常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找找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2、幼儿人手一只小包,内装各种几何图形的“饼干”。幼儿人手动物卡片一份。

3、在户外草地上布置各种几何形大门,再用彩绳围成各种几何形状的湖。室内墙饰增添几何形图案的形象。

4、音乐磁带《郊游》、《划船》等舒缓音乐。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以“郊游”为活动情节,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利用户外环境,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识。

1、让幼儿讲自己小包内“饼干”的形状(互相讲+个别讲。)。

2、走出户外,播放音乐。

3、钻自己喜爱的门,并说出它的形状。

4、辨认几何图形的湖。

(三)、(进教室。)找找室内环境中的几何图形。

1、引导幼儿观察墙饰。

2、分辨动物卡片上的几何图形。

(四)、说说你知道的一些物体是什么形状。

教学反思。

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郊游”的游戏情节为主,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这样效果会更好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再加以室内教学,使幼儿的认识从实物――图形过度,符合认知规律。结束延伸环节比较匆忙。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八篇】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各种形状的饼干拼出有趣的图形,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常见的圆形、正方形及三角形的物品,巩固对它们的认识。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3、托盘若干。

一、引题:正确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1、出示装有饼干的托盘,提问: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饼干)。

2)这些饼干是什么形状的呢?(圆形饼干,三角形饼干,正方形饼干)。

(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说)。

二、图形大联想: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所看到过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物品。

师:那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三角形呢?(圆形呢?正方形呢?)。

(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说)。

三、形状大集合:

1、教师用各种形状的饼干拼“人”,边拼边提问。(你们觉得像什么?现在呢?)。

2、引导幼儿讲述教师拼的“人”。

师:谁来讲讲看,我这个人是怎么拼出来的?

四、巧巧手: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讲述自己要拼的物品。

师:刚才老师用这些不同形状的饼干变出了“小人”,你们想不想试试看啊?还能变什么呢?(幼儿说)。

2、引导幼儿进行图形大创作。

五、图形共分享。

1、共同欣赏幼儿的作品。

师:刚才小朋友都很认真地拼,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看看你变出了什么有趣的图形。

2、教师利用投影仪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是怎么拼的。

3、讲述给其它教师听。

六、延伸活动:

通过图形共分享后,教师引导幼儿继续拼出各种图形。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九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三、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

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用两个半圆形的积木拼成一个圆形、用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个小三角形积木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有趣的图形图案【第十篇】

能把大小(颜色)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并能表达分类标准。

二、重点与难点。

能大胆表达分类标准。即分类后能说出是按颜色或大小分类的。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积木、雪花片、木珠,几何图形等。

四、设计思路。

分类活动属于数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为幼儿以后理解数概念作心理准备。如幼儿理解数的实际意义,需要对某数所表示的物体的数目进行抽象,而抽象的基础是能够排除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的干扰。这种能力是在分类活动中逐步形成的。所以,小班进行分类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摆弄形成一定的概括能力。

让幼儿表达分类标准是小班幼儿开展分类活动的重点难点。这是一因为幼儿的概括能力比较差,同时语文表达能力也比较弱。因此,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指导语给幼儿适当的提示,还可以采用放标记的方法让幼儿先把想法表示出来,然后再学习用语言说明分类标准。

五、活动流程。

操作经验——讨论归纳——复习巩固。

操作体验。

在活动区中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积累有关物体的颜色,大小等特征的感性经验。

(1)分雪花片。

材料:大小、颜色不同的雪花片,每种颜色的雪花片4——5片。

指导语:请你把颜色相同的雪花片放在一起。

(2)分积木。

材料: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圆柱体积木各不相同4-5块,每种形体的积木放在一起。

指导语:请你把形状相同的积木放在一起。

(3)分木珠。

材料:四种形状不同的木珠,每种4-5个,颜色不同。

指导语:请你把形状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或:请你把颜色相同的木珠放在一起。

48 3448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