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苏州游玩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苏州游玩心得体会【第一篇】

望苏州,心中似有一股清泉涓涓细流长流不绝,让人沉迷其中。来到这座水乡古城,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一个纯朴的年代。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江南水乡的独特风光和文化氛围,还能够领略到一份恬静悠远的生活情趣。下面,我将通过五个方面展开我的感受,分享我的望苏州之心得体会。

一、古街古巷别有洞天。

踏进苏州的古街古巷,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走到了一个古老的江南小镇。苏州的古街古巷可以说是一座座江南园林的缩影,幽深的胡同小巷中处处可见水池花园,小桥流水,随处可见粉墙黛瓦,瀑布花梢。走在苏州的街头巷尾,流连于古镇别院。这里有着丰富的商业文化和生活气息,一个个气息蕴含浓郁的文化气息。一切美好其实只在脚下,走过每一条巷子的时候,似乎都触碰到了历史的深情。它们将我们引向漫漫时光隧道,留下了点缀在苏州的园林、人文、美食和艺术上的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迹。

二、园林奇妙之境。

苏州,是园林、古驿道、运河、水乡的代表,不同于一般的园林,苏州园林注重“居住式”的空间布局,因而成为文化古城、现代化都市的城中绿地和景观长廊,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走进这里的园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凝结在石榴湖岸边的秋水芙蓉之美,还是透过摄影机镜头所抓取的迷人景致,在这儿,人们不见那绝美的岛屿、水路、矮护墙、整洁的廊道和假山等。园林,是山水自由的,而人文古城中显得更为惬意平和,流水叮咚而如丝,把从天空中斜射下来的光芒穿成了金灿灿的光芒,别有一番风味。

三、苏州美食芳香扑鼻。

苏州是著名的小吃之都,其中小吃最为出名。乍一看,似乎一些平淡无奇的家常菜,但一品下去,就会感觉味道有着深浓的本地特色和蕴藏着满满的历史细节。苏州小吃包括苏州糕点、快餐、海鲜、酒楼小吃、面食等,这些小吃有的多样化,有的琳琅满目。相信来到苏州,肯定会因为甜品而流连忘返,因为小东西而喜爱这座城市的味道。

四、文化氛围浓郁。

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历史文明的集中地。苏州文化历史悠久,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文化体验,在街头小巷里,常常一幢幢青瓦白墙的老房子,让人们感觉都生活在了古人的时代里。而在苏州,又有着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等众多文化场所,让人们在文化中追寻知识的味道,在这里,大家或许会看到上海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符号的一张珍贵照片。

五、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我们到苏州的时候,第一感触就是那里的人们,尤其是大家工作了很长时间,体力、精力都恢复得相当好。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繁华而忙碌的苏州,当地人的热情真是令人感动。他们十分友善,乐悠悠地踱步在这座夜晚热闹的小城市里。他们热情好客,言谈举止亲切自然。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安静、自由、田园般的生活节奏,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健康互动。苏州居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友善也成为了我们走到异国他乡时非常难得的资源。

总结:

望着可爱的苏州,浓郁的文化氛围、迷人的风景、热情的人民、美味的小吃,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魅力,使得人们过来一次,难以忘记。这里是一座会让人感到返璞归真的城市。每一次来到这里,总会留下一份深深的回忆,它是人们探访历史、追求文化、享受艺术、寻找美食和温馨体验的绝佳之地。苏州,一个传统之美与新时代之美交织而成的城市,它将传承与创新融为一体,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引领时尚潮流的城市品牌。

苏州游玩心得体会【第二篇】

这次外出考察,首先去的第一站是苏州,印象最深的是拙政园,下面谈一些苏州之行的感受和体会:

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是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古代江南名园,位于苏州古城区东北娄门内,现占地面积约公顷。是在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献臣始建,以后屡次更换园主,或为官僚地主的私园,或为官府的一部分,或散为民居,其间经过多次改建。四百余年间沧桑变迁,几度兴废,原来浑然一体的园林演变为相互分离、自成格局的三座园林。后于20世纪初进行了全面修整和扩建。

拙政园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拙政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江南古典园林中的佳作,其布局设计、建筑造型、书画雕刻、花木园艺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另一个原因是,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钱牧斋和柳如是,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洞等。

追溯拙政园,据说它始建于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而还乡,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拙政园的园名是根据西晋潘岳的《闲居赋》中的“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缩写而成的。“拙”,实指不善在官场中周旋之意,是陶潜“守拙归田园”中的“拙”。全园约五分之三为水,足可表现园主这种江湖之志。恽格在题他所作的拙政园图时,写出了园景所寓的主题:“秋水长林,致有爽气。独坐南轩,望隔岸横岗.......使人悠然有濠濮间趣。”但到王献臣之后,屡更园主,王心一、叶士宽、张履谦等二十多人先后为园主,因曾有“复园”、“将园”、“吴园”、“书园”、补园”等名园。现全园包括中部(拙政园)、西部(旧“补园”)、东部(“归田园居”)三部分。其中,东部,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园内建筑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据说明正德四年,拙政园由王献臣初建时,取名“拙政”除因晋朝《闲居赋》的“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这一段话,也还饱含有朴实之人在自家花园为政的巧意。

据说史籍上记载王献臣曾委托画家文征明做最早的设计,并存文氏之《拙政园图》、《拙政园记》和《拙政园咏》传世,比较完整地勾画出园林的面貌和风格。当时,园面积约公顷,规模比较大。园多隙地,中亘积水,浚沼成池,池广林茂。有繁花坞、倚玉轩、芙蓉隈及轩、槛、池、台、坞、涧之属,共有31个景点。整个园林竹树野郁,山水弥漫,近乎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天然野趣。

据说根据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描述,一开始建造此园时,他就发觉这块地并不太适合盖相当多建筑,地质松软,积水弥漫,而且湿气很重。因此,文征明以水为主体,辅以植栽,因地制宜设计出了各个景点,并将诗画中的隐喻套进视觉层次中。园中至今仍留有许多文征明的对联与诗,其中以“梧竹幽居亭”中的“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最能带出此园的意境。此外,园中所栽种的紫藤相传是文征明亲手种植。由此可看出文征明相当喜爱植物,在31个景点中,超过一半的景,都与植物和植物本身的意涵有关。

经历—百二十余年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已破落近三十年并荡为丘墟的东部园林归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画山水,悉心经营,布置丘壑,将其重新修复,并将“拙政”改名为“归园田居”,取意陶渊明的诗。

清顺治十年,陈之遴曾购得此园。1662年,拙政园充公。康熙年初,曾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其后还予陈之遴子,再卖给吴三桂婿王永宁,王曾大兴土木,堆帜丘壑,园状大为改变。

康熙十八年,为苏松常道署。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蒋棨接手此园,并将园中规模略做更改,东边的庭院切分为中、西两部分。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园当做苏州的重要基地,改之为忠王府。

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富贾张履谦接手此园,改名为“补园”。当时拙政园的腹地缩小到顷,张履谦大举装修了相当多细致部份,因此奠定了拙政园今日之基础。

(1)东园。

东区的面积约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该园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兰雪堂之西,梧桐参差,茂林修竹,溪涧环绕,为流觞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罗山、漾荡池。东甫为荷花池,面积达四五亩,中有林香楼。家田种秫,皆在望中。

但我们看到现有的景物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甚是好看,叫人流连忘返。我们一边参观,一边拿出相机,照个不停,唯恐遗漏好的风景。

(2)西园。

西园面积约为亩,据说现有布局形成于张履谦接手时期。该园以池水为中心,有曲折水面和中区大池相接。有塔影亭、留听阁、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宜两亭等景观。又新建三十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装修精致奢丽。

游览中我们看到,建筑以南侧的鸳鸯厅为最大,方形平面带四耳室,厅内以隔扇和挂落划分为南北两部,南部称“十八曼佗罗花馆”,北部名“三十六鸳鸯馆”,夏日用以观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则可欣赏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与谁同坐轩”,造型小巧玲珑。东北为倒影楼,同东南隅的宜两亭互为对景。甚是美好景观,真叫人赞叹不止!

(3)中园。

中部部分为全园精华之所在,据说虽历经变迁,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但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据说从历史资料咸丰年间《拙政园图》、同治年间《拙政园图》和光绪年间《八旗奉直会馆图》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坞、听雨轩、玲戏馆、枇杷园和小飞虹、小沧浪、听松风处、香洲、玉兰堂等庭院景观与我们今天看到的现状诸景毫无二致。拙政园中部风貌的形成,是在晚清咸丰至光绪年间。

在游览中同时我们看到,中区现有面积大约在亩左右,其中水面占1/3。水面有分有聚,临水建有形体各不相同,位置参差错落的楼台亭榭多处。主厅远香堂为原园主宴饮宾客之所,四面长窗通透,可环览园中景色;厅北有临池平台,隔水可欣赏岛山和远处亭榭;南侧为小潭、曲桥和黄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沧浪廊桥和水院;东经圆洞门入枇杷园,园中以轩廊小院数区自成天地,外绕波形云墙和复廊,内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处理和庭院布置都非常雅致精巧。

我们还看到,中区的远香堂既是中园的主体建筑,又是拙政园的主建筑,园林中各种各样的景观都是围绕这个建筑而展开的。远香堂是一座四面厅,建于原“若墅堂”的旧址上,为清乾隆时所建,青石屋基是当时的原物。它面水而筑,面阔三间,结构精巧,周围都是落地玻璃窗,可以从里面看到周围景色,堂里面的陈设非常精雅,堂的正中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远香堂”三字,是明代文征明所写。堂的南面有小池和假山,还有一片竹林。堂的北面是宽阔的平台,平台连接着荷花池。每逢夏天来临的时候,池塘里荷花盛开,当微风吹拂,就有阵阵清香飘来。

堂的北面也是拙政园的主景所在,池中有东西两座假山,西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子正对远香堂的两根柱子上挂有文征明手书“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亭的中央是元代倪云林(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子,元末无锡人。工诗,善山水,为元代四大画家之一)所书“山花野鸟之间”的题额。东山上有待霜亭。两座山之间以溪桥相连接。山上到处都是花草树木,岸边则有众多的灌木,使得这里到处是一片生机。

远香堂的东面,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绿绮亭”,这里还有“枇杷园”、“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梧竹幽居”等众多景点。从梧竹幽居向西远望,还能看到耸立云霄之中的北寺塔。水池的中央还建有荷风四面亭,亭的西面有一座曲桥通向柳荫路曲。在这里转向北方可以见到见山楼。亭子的南部有一座小桥连接着倚玉轩,从这里向西走就到了小飞虹,这是苏州园林中唯一的廊桥。桥的南面有小沧浪水阁,桥的北面是香洲。我们一行29人游览,走过廊桥,真是有一种“人在廊中走,如同画中游”的境界,真是叫人心旷神怡!

据说拙政园在不同历史阶段,园林布局有着一定区别,特别是早期拙政园与今日现状并不完全一样。正是这种差异,逐步形成了拙政园独具个性的特点和艺术价值,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

据说,《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据说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据说,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筑数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园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拙政园中部现有山水景观部分,约占据园林面积的五分之三。池中有两座岛屿,山顶池畔仅点缀几座亭榭小筑,景区显得疏朗、雅致、天然。这种布局虽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园的风范。

(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

据说,拙政园的园林建筑。早期多为单体,到晚清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表现在厅堂亭榭、游廊画舫等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达到了%。其次是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如小沧浪,从文征明拙政园图中可以看出,仅为水边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会馆时期,这里已是一组水院。由小飞虹、得真亭、志清意远、小沧浪、听松风处等轩亭廊桥依水围合而成,独具特色。水庭之东还有一组庭园,即枇杷园,由海棠春坞、听雨轩、嘉实亭三组院落组合而成,主要建筑为玲珑馆。在园林山水和住宅之间,穿插了这两组庭院,较好地解决了住宅与园林之间的过渡。同时,对山水景观而言,由于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主体空间显得更加疏朗、开阔。

这种园中园式的庭院空间的出现和变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与园林面积缩小有关。据说光绪年间的拙政园,仅剩下了公顷园地。与苏州其他园林一样,占地较小,因而造园活动首要解决的课题是在不大的空间范围内,能够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这种园中园、多空间的庭院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渗透”、对比衬托;空间的隐显结合、虚实相间空间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间的欲放先收、欲扬先抑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间的局限,收到小中见大的效果,从而取得丰富的园林景观。这种处理手法,在苏州园林中带有普遍意义,也是苏州园林共同的特征。这在我们在青龙湖酒店的项目开发建设和设计当中,有很多需要借鉴的地方。

(4)园林景观,花木为胜。

拙政园以“林木绝胜”著称。数百年来一脉相承,沿袭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材,如桃花片,“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竹涧,“夹涧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瑶圃百本,花时灿若瑶华。”归田园居也是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兰如雪。杏花盛开,“遮映落霞迷涧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锦帐重叠。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独傲冰霜。有泛红轩、至梅亭、竹香廊、竹邮、紫藤坞、夺花漳涧等景观。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如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倚玉轩、玲珑馆的竹(“倚楹碧玉万竿长”,“月光穿竹翠玲珑”);待霜亭的桔(“洞庭须待满林霜”);听雨轩的竹、荷、芭蕉(“听雨入秋竹”,“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玉兰堂的玉兰(“此生当如玉兰洁”);雪香云蔚亭的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听松风处的松(“风入寒松声自古”),以及海棠春坞的海棠,柳荫路曲的柳,枇杷园、嘉实亭的枇杷,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这些特点不正是我们在青龙湖酒店的项目开发建设和设计当中,需要借鉴的地方吗?我们要按着这样的特点设计,何不再塑造一个北方的“拙政园”为世代流芳?!

通过短短的苏州之行,感到山水如画,心旷神怡,使人尽享自然之美,收获甚丰: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交通便利,旧时官宦名绅退休后多到苏州择地造园、颐养天年,如今苏州以众多精雅的园林闻名天下,不愧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据说,最盛时期,苏州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至今保存完好并仍开放的还有:始建于宋代的沧浪亭、网师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艺圃,清代的留园、耦园、怡园、曲园、听枫园等。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因其精美卓绝的造园艺术和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是城市中充满自然意趣的“城市山林”,我们身居闹市的人一进入园林,便可享受到大自然的“山水林泉之乐”。在这个浓缩的“自然界”,“一勺代水,一拳代山”,园内的四季晨错变化和春秋草木枯荣,使人们可以“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美哉!美哉啊!

我们体会到,苏州园林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园林中游赏,犹如在品诗,又如在赏画。是一种美的享受,使人惬意横流!

我们看到,当时建造者为了表达园主的情趣、理想、追求,采用的是园林建筑与景观有匾额、楹联之类的诗文题刻。拙政园“远香堂”,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园“香洲”,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洁;怡园“画舫斋”,是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飘荡的怡然自得;网师园“真意”、留园“小桃源”,则表现园主企慕恬淡的田园生活……这些充满着书卷气的诗文题刻与园内的建筑、山水、花木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使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出深远的意境,徜徉其中,可使人得到心灵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苏州园林虽小,但古代造园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独具匠心地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致,在园中行游,或见“庭院深深深几许”,或见“柳暗花明又一村”,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幽、峰回路转,或是步移景易、变幻无穷。至于那些形式各异、图案精致的花窗,那些如锦缎般的在脚下延伸不尽的铺路,那些似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更使人观之不尽,回味无穷。在游览中,我带的相机能照400多张相片,一直照个不停,还深怕不够用,把电耗完,无法留下这美丽景色!

我们在今后的开发建设和其它项目景观设计上,好好的借鉴吧!

苏州游玩心得体会【第三篇】

放假了,又可以出去玩啦!这次爸爸妈妈带我去苏州游玩。那儿有令人晕头转向的狮子林,有令人心旷神怡的沧浪亭……,园林多的数都数不过来。

绕过石碑,只见路旁有一只神气的石狮子,它小小的,蹲在一块石头上,嘴巴张得很大很大,样子怪怪的。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样古色古香的小狮子是一个垃圾桶。嘿,真有趣!

再往前一看,前面有一座高高的塔,塔下面有高高的石楼梯,围绕着楼梯有一圈圈石栏杆,栏杆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穿过栏杆这才来到塔的第一层。抬头望去,塔一共有五层,每一层有10个角,每个角上悬挂着铃铛。原来这是寒山寺的钟楼呀!

咚咚……,前方传来了钟声,这就到了寒山寺的主寺庙,发现原来河就在寺庙的旁边啊!寺庙里有好多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口大大的青铜钟了。钟的里里外外都刻满了花纹和文字,有些地方磨损,看不清了。钟的表面还有一些锈斑,说明这是一口很老的钟,一定很珍贵。

寒山寺真是一个古色古香,年代久远的地方,怪不得有这么多人前来游玩!

苏州游玩心得体会【第四篇】

我盼呀盼呀,终于盼到了星期六,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参加小记者培训班举办的“亲子两日游”的活动啦!早晨七点钟,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开往苏州的旅游车。

我们小记者的第一站是:苏州乐园。刚到苏州乐园,我就喜欢上了那儿。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喷泉,造得栩栩如生,那儿还有4头有翅膀的狮子,其中一人坐在一头狮子上,一只手拿着标枪,像是在参加体育运动呢。大家听完带队老师的吩咐后,就迫不及待地去找自己喜爱的游乐项目,一溜烟的功夫一个人影都没了。我和妈妈最先玩的是“空中荡秋千”,我是个胆小的男孩,刚开始玩的时候,害怕后面的秋千撞上我,我紧张得闭上了眼睛。渐渐地我的心情放松了,仿佛背上长了一对翅膀,就睁开了眼睛,我好喜欢这种在天空中飞来飞去的感觉啊!那真是太爽了。随后,妈妈玩了一个我不敢玩的项目——大摆锤,我听到了一阵阵的尖叫声,听得恐怖万分,心想:幸好我没有玩,要不我的小命可不保了。

妈妈对我说:“我们去玩‘过山车’好不好?”我正要说不好的时候,妈妈像是猜中了我的心思,说:“你要做一个勇敢的男子汉吗?”我只好勉强同意了,轻轻地说:“好吧”。我和妈妈坐在一排上,扣好安全带,随着一声刺耳的铃声响过,过山车开始滑过了,起先过山车走得很平稳,我心里一想也不过如此,可是一下子过山车的速度快了起来,像飞一样,又倾斜地往上一升,我紧紧地抓住扶手,心“怦怦”直跳,害怕自己会掉下去。过山车到了一个最高点停顿了一下,然后直线往下冲,大家大叫“啊……”叫声此起彼伏,我的胸口闷得发慌,也跟着大叫起来,这下子终于好多了。

游戏结束了,我瞧瞧妈妈,妈妈脸色煞白。“儿子,没事儿吧。”妈妈关切地问我。我拍拍心口说:“没事,还行。”玩“过山车”真是太刺激,太能锻炼人的胆量了。

随后,我们玩了旋转木马、宇宙大战、碰碰车……

当我们沉浸在游乐的快乐中,集合的时间却已经到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登上旅游车去旅馆,望着这美丽的苏州乐园,心想:再见,苏州乐园,我一定还会再来的!我还会来玩着那惊险刺激的“过山车”。

苏州游玩心得体会【第五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其中之一的苏州,去领略它历史文化的风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东方威尼斯”—苏州,这里处处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随着爸爸的导航,我们来到了第一站—人山人海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这里到处都挂着大红灯笼和中国结,街边小店更是人头爆满,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突然,妈妈眼前一亮,拉着我的手走进了一家名为“猫的天空之城”店铺,只见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琳琅满目的明信片,而且还可以寄出去,更为奇怪的是可以寄给10年后的自己,妈妈说:可以长大后再来找找童年,是件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事。随着旁边的小牌子提醒,我要看的书都在二楼,于是,我随着楼梯旁的明信片区域,边选边上楼,楼上还有几只小猫在懒散地休息,可爱极了!我先为爸爸、妈妈和自己挑选几张漂亮的明信片,又选了一本几米的绘本,就和妈妈结账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沿着河边的'石路向前漫步着,沿途的剪纸店、竹器店、丝绸店、陶艺品店等,无不透露着浓浓的文化氛围。

随着时间的流逝,“咕噜噜……”谁的肚子叫了?哦,原来是我的,这意味着午饭时间到了。我们来到了苏州最有名的饭店—小小得月楼,店里真是人满为患啊,爸爸排了半天的队才让我们吃上了美味的松鼠桂鱼,那美味真是让我差点连盘子都吃下去啊!吃饱喝足后,我们来到了下一站—历史悠久的山塘街。

山塘街被称誉为“姑苏第一名街”。一是山塘街是一条有1100多年历史的古街;二是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苏州任刺史,着手开凿一条山塘河,它东起阊门渡僧桥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桥,长约7里,故俗称“七里山塘到虎丘”。我学过白居易的诗,所以在参观纪念白居易的“白公祠”里,我认真阅览了白居易的生平,而且对部分诗句也朗朗上口。

在山塘街上,我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箱子”,妈妈告诉我:那是中国最古老的电影—西洋镜,让我尝试一下。我坐在一张长板凳上,用一只眼睛像看“万花筒”似的向里面看去,只见里面的人物惟妙惟肖,再配上外面艺人的十分有趣的“方言说唱”,看得我哈哈大笑,意犹未尽。

天色渐晚,我们踏上了归家的路,恋恋不舍的结束了愉快的苏州历史文化之旅。归途中,我跟妈妈说:“上次也来过苏州,为什么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例如:白居易、猫咪书店等等。”妈妈说:因为我长大了,学到的知识更多,体会就不一样了,也许过几年再来,又是另一番感受。谢谢长大、谢谢知识让我积累、成长。

48 1498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