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作谋划
着眼长远发展,强化创新驱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稳健增长,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2025年工作谋划相关范例,供您参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也是衔接“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释放了宏观政策将更加积极有为的信号,为我们进一步抓好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全会和市人代会也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上级关于2025年工作的整体要求,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定发展信心,积极主动应对困难挑战,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聚焦以新提质,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精准发力做优招商引资。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版头条,全面启动“招商引资冲锋年”活动,聚力强链补链延链,发挥招商中心牵头作用,加大双招双引激励力度,动员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抓招商,全力以赴攻项目。加快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全面发力总部经济招引,努力打开服务业招商局面,不断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奋力抢跑文旅招商“新赛道”,切实以招商引资新突破赋能高质量发展。
全力以赴攻坚重点项目。坚定不移把重大产业项目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紧盯国省政策导向,立足发展实际,扎实做好2025年重点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加快推动亚驰科技、众航研磨早竣工、早达产,扎实做好百亿级龙源风光同场项目跟踪服务工作,以项目实绩实效支撑发展提质增效。
科技赋能提升创新活力。持续探索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路径,全力以赴抓好科创项目招引,力争招引科创项目12家,不断加大培育力度,持续提升高企转化率。全力推进双冠新材料“新三板”挂牌,常态化跟进启航、千品等企业上市入轨。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力争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2人,入选南通市“江海英才”2人,海安市“海安英才”计划3人。
二、坚持稳中求进,着力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更大力度壮大工业经济。锚定高质量发展“双百”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焕新、空间再造”,引导家具石材等传统产业更加注重理念革新、设备更新、管理创新,紧抓转型升级机遇期,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启动“海洋装备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复配经济产业园”建设,招引培育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持续提升园区发展能级。
更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始终把优质营商环境作为强信心、稳预期的先手棋,深入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继续推进“亲商助企”大走访工作,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服务监督码”机制,持续推行柔性执法、精准执法,强化资金、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优化“一对一”“点对点”服务,推动纾困政策精准滴灌,以真心真情护航企业发展壮大。
更宽领域激发消费活力。以更好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期待为导向,积极探索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业态,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加快碧辉滨海新天地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全面释放消费潜力。以融合开发文旅资源为抓手,谋划打造红旗民兵团文旅基地、温泉康养基地、老坝港渔村文化基地等特色文旅品牌,持续提升文旅消费吸引力。
三、突出建管并举,全面提升城乡宜居品质
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坚定走好“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发展之路,推动角斜消防站、供电培训中心、渔港码头扩建等重点项目高水平建设。以角斜红旗民兵团成立60周年为契机,扎实开展角斜老集镇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推进破落建筑拆除、基础设施升级、配套设施完善等,建立健全集中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舒适宜居的集镇生活环境。
做优基础设施保障。积极推进全域亮化工程,有序实施农村污水管网工程,加大农村道路修缮力度,持续改善镇区群众居住生活环境。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重点加强供电、交通、给排水等基础保障,为重大项目落户、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力保障大气环境质量,确保年度优良天数达90%以上,国省考断面水质力保“优Ⅲ”。积极谋划北凌河水生态修复项目,全力抓好环境信访源头治理,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确保信访总量持续压降。
四、强化统筹协调,持续巩固乡村振兴质效
聚焦农业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筑牢耕地保护防线,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做好做足汤灶韭黄、港丰大米等“土特产”文章,积极探索直播网销、直供直销等销售经营模式。大力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沿328国道谋划打造一批集垂钓、采摘、研学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
聚焦农村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区域示范、全域整治”和美乡村建设,集中开展村庄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大力推广“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培育更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聚焦农民富。加快推进老坝港社区筹建工作,全力打造新的标杆型海洋特色乡村振兴示范村。壮大发展强村公司,持续探索居间服务、订单生产、工程承揽等多样化发展途径,持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确保全年实现村营收入75万元全覆盖。
五、增进民生福祉,共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全力提升便民服务质效。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逐步梳理下放公共服务事项到村,持续推行帮办代办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充分发挥金港社区“就业驿站”作用,持续提供求职简历指导、人岗对接、困难人员跟踪帮扶等优质服务,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深化金港实验学校与海安实小的集团化办学,加强双方优秀年轻教师轮岗交流,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建设,推动角斜卫生院医养结合项目尽快投入实质化运行。
更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开展“乐享滨海”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组织开展“舞动滨海”“体育嘉年华”“区BA”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更好满足群众对文体生活的新需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守牢底线防线,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稳步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狠抓粉尘涉爆企业、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整治,集中攻坚问题交织、风险叠加的“厂中厂”企业,试点推行企业安全员风险点位打卡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完善内部隐患报告奖励机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上门指导服务,着力形成人人参与、群防共治的安全工作格局。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局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拓展基层治理“大体检”成果,常态长效推进信访矛盾“大起底大攻坚大化解”。实施矛盾隐患项目化、清单化管控举措,持续保障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组织社会面治安清查活动,在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联防联勤巡逻,推动全区治安状况持续向好。
精准防控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化解金融领域涉众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持续加强群租房管理。狠抓各领域欠薪问题源头治理,切实保障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切实做好滩涂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加强海堤日常巡查,严防私自下海情况发生。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完善常态化监测和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确保债务规模有效控制、债务率稳步下降、债务综合成本持续压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