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关于推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调研与思考

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进四链深度融合,去年9月在浙江考察时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今年,中办国办出台《关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意见》,鼓励基层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作为创新资源薄弱、产业基础雄厚的工业城市,有必要加快推进四链深度融合,也有条件打造成为全国四链深度融合样板城市。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搭建平台体系,创新实力明显提升。重点推进××科创区、××实验室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中国科学院××材料所、××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不断发展。推进“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科创平台体系建设。

强化企业主体,产业活力日益迸发。加快构建创新型企业梯队,支持大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打造众创空间、产业服务共同体。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近三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幅全省第一,总量突破7000家。民营企业承担了90%的研发经费,获得了90%的国家科技奖项。

完善金融服务,研发投入显著增强。开展“科技争投”三年攻坚行动,发布“科技新政15条”。2023年,R&D经费投入强度创历史新高,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比重为79%,高于全国平均17个百分点。初步构建集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深化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采用“财政+银行+担保”模式,推出“甬贸贷”“微担通”等产品,首创科技攻关专项保险。

优化政策体系,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发布“人才新政30条”,加大顶尖人才培养和使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倍增计划,专设青年人才专项,国家级人才达到510人,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人才突破万人。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企业人才举荐制度,支持企业开展中级职称自主评价。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实施校(院)企高层次人才“双聘”试点,实行“专业导师+产业导师”双导师制度。优化人才服务生态,成立人才发展集团,打造××人才大脑,塑造“××五优,人才无忧”人才服务品牌。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创新效能整体上不够高。一是高能级平台缺乏。没有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也缺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世界500强创新型领军企业。二是应用基础研究薄弱。以产品工艺创新为主,从1到100的创新能力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很少,破解从1到0问题的意识缺乏。三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难。提供技术研发、工艺改进、小批量生产、科技咨询等服务的中试基地平台缺乏。

产业协同创新不够充分。一是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欠缺。普遍存在研发资金匮乏、研发装备落后、研发队伍能力欠缺的问题。二是产研对接效率偏低。科研院所缺乏市场化专业化的成果转化机制、激励机制,相比量大面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足,无法充分满足各类企业多元化创新需求。三是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创新联合体等产学研合作中的资源整合、利益协调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科技金融服务仍需优化。一是科技金融发展不足。市级风险池总体规模较小、参与金融机构偏少。金融机构业务管理与科技企业存在信息壁垒,证券类产品偏少,科技贷款、科技保险产品种类不够丰富、科技企业业务覆盖面不够广。二是政府产业基金缺乏高水平运作,存在缺乏专业管理团队,投资免责与容错机制、基金管理人激励机制尚未健全,投资活跃度不明显、早期项目持续投入不足、定位和投向重叠等问题。

高端专业人才依然紧缺。一是战略科学家、青年科技人才引进不足。由于××实验室、××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高能级平台处于建设起步阶段,市内“高精尖”产业集群缺乏,对战略科学家招引力度有待提升。二是自主培养一流工程科技人才能力薄弱。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缺少优质的生源渠道,引进的“大院名所”学校本部驻甬研究生规模过小,本地企业一流工程科技人才主要靠外来引进。

三、对策和建议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一是引育科创策源力量。持续推动××科创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重点支持××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以企业为建设主体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统筹引进建设,推进以××东方理工大学(暂名)、中国科学院××材料所等4个龙头引领,西工大××研究院等10个标杆新型研发机构支撑的“410”科创平台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鼓励反向基础研究,鼓励做工程系统的人成为出题人,支持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解决从1到0的问题,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科学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普适性、体系化的解决方案。加大企业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支持,对于R&D经费投入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企业,可在当年企业研发资助的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建立市科技服务集团,统筹运营全市大型仪器设备、中试线等科技服务资源。招引培育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骨干企业。鼓励民营科技服务机构按照专业领域建设行业协会,建立科技服务业机构资质认定办法和评级评价体系,培育一批行业龙头。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一是发挥企业主导型研发机构优势。鼓励各类企业主导型研发机构采取灵活多元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为企业提供从源头创新到产业化的全产业链服务。如以项目为导向,解决应用及成本等问题,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产学研协同与集成,加快战略新兴产业研发攻关。二是完善产研供需融合对接机制。依托××科技大市场搭建产研融合服务平台,设立市场化运营平台公司,运用知识图谱、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细化供需两张清单,做强“医”和“导”两项基本公共服务,链接全市“产”和市内外“研”,建立“找得到、用得起、靠得住”的企研对接机制。联合高校、产业研究院建设专业科技服务团队,依托产业园区、科技园区等重点产业载体,主动上门为中小微企业创新“把脉开方”,提供技术、管理、政策等综合性诊断报告,挖掘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需求,帮助企业破解技术升级难题、增强研发创新能力。三是健全创新联合体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创新联合体管理支持办法,引导系统性构建“选题—立项”“管理—运营”“成果—转化”“分享—分配”“激励—约束”“监督—评价”等机制,强化协同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资金链支撑作用,构建全周期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加大科技信贷力度。修订科技信贷管理办法,实施科技企业“白名单”,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体系,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规模,创新科技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扩大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规范发展科技人才贷、企业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丰富科技保险产品。二是发挥产业基金作用。完善政府产业基金运作模式,公开招募优秀头部基金管理机构开展合作,实施整体绩效考核方式,研究放宽子基金投资容错率、突破对单只子基金或单个项目盈亏的考核标准。优化天使投资基金运行机制,加强GP专业性、属地化、资源储备等条件筛选,提升基金管理专业水平。三是发展本地金融机构。鼓励支持风投创投机构、券商、保险、银行等为科创项目提供针对性的融资及专业赋能的支持,重点培育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品牌,搭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全覆盖的投融资体系。

充分发挥人才链支撑作用,构建高水平人才保障体系。一是实施灵活人才引育机制。创新顶尖人才举荐、“揭榜挂帅”等选拔机制,通过定制式支持政策引进全球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实施青年科学家培育计划,支持企业设立集团总部、研发总部强化人才引育,依托中国科学院材料所、××大学等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基地,试点教科人一体化布局,完善“学科+人才+平台”项目支持机制。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设立产教融合共同体、卓越工程师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完善“技术高管”“产业教授”等人才流动机制试点,着力推进产教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二是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支持企业家、企业人才参与专家举荐和集中评审,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领军企业开展人才计划和人才职称自主评审。建立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以企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及人才对企业的贡献为评价准则,鼓励企业按实际贡献自主举荐人才。三是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在××科创区试点建设人才综合服务基地,升级人才之家等人才服务综合体,构建涵盖高端猎聘、人才评估、项目申报、人才培训、资源对接的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修订完善专家管理服务办法,提升对高层次人才在教育、医疗、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关键小事”方面的服务能力。筑牢人才数字底座,迭代××人才大脑,完善“人才画像”“人才地图”“人才图谱”等模块,实现人才与需求精准匹配。

48 3164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