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论文 对西方音乐史学习的思考论文【推荐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西方音乐史论文 对西方音乐史学习的思考论文【推荐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西方音乐史论文【第一篇】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全新音乐教育哲学,对音乐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些理念甚至颠覆了传统的音乐审美教育哲学,其代表人物戴维?埃里奥特认为音乐的教学活动在于实践,在于行动,他主张在音乐教学中应当以音乐表演为中心,结合音乐欣赏、音乐创造等活动,重视学生的亲身参与、感受和体验。音乐教育的核心知识不是关于旋律、和声或其他要素的语言概念,而是以行为为基础的,是教学生如何在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的行为中音乐性地思考的知识?。人类的一切活动证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为认识提供可能和所必需的信息,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思维能力。该哲学符合《实践论》中重视行动和过程的主导思想,注重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从教育学的角度看,该哲学思想的优势在于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杜威的“做中学”如出一辙。

音乐课程是一种活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例如声乐演唱和乐器演奏都需要学生亲身实践,这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融入音乐的特定文化语境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国音乐史和西方音乐史课程通过介绍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音乐相关文化背景、代表作曲家并欣赏各时期代表性音乐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进而促进其音乐表演实践,可以说“中西方音乐史”课程是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正如埃里奥特所说,对作品相关背景的分析是一个专业聆听者所知道的和建构的内容之一,并因而是一个专业聆听者所能享受的部分?。作为一种积极的和建设性的进程,音乐聆听包括建构音乐声音的认知的文化侧面

笔者根据实践音乐教育哲学中的观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校“中西方音乐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方案,以期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教会学生欣赏方法

不少教师在“中西方音乐史”课程的教学中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虽然涉及音乐欣赏环节,但仅限于聆听,对如何聆听、如何理解和把握音乐并没有介绍,这导致很多经过四年专业音乐学习的学生,面对一首音乐作品仍然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欣赏,更无法运用所学到的音乐史知识来指导自己的音乐表演。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提出:对音乐作品或音乐作品的重要部分的卓越诠释和表演足以具体证明,一个学生理解了该作品的相关方面和特点,并知道如何指导他在音乐行为中的思维?。音乐聆听是一种丰富的思维和认识,是自我发展、自知自觉和乐趣的丰富源泉。音乐素养是在音乐聆听的语境下实现这些生命价值的关键?。因此,在“中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音乐欣赏环节,教师应教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

笔者认为,音乐欣赏环节的教学可以从音乐本体和音乐史实两个方面展开。音乐本体是指基于音乐本身相关因素的欣赏,包括音乐的旋律、节奏、乐器或演唱者的音色、和声、曲式、调式调性等。对音乐史实方面的欣赏应当基于该音乐作品所处时代的整体风格、音乐作曲家个人经历以及创作该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等,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把握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对于中国音乐史音乐作品的欣赏,要引导学生感受音色,把握意境。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受老子“大音希声”的音乐美学观影响,并不注重准确的音准、节奏,而更加注重通过音色的细微变化营造音乐作品的独特意境。例如:欣赏姜夔的自度曲《扬州慢》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该曲所表达的含义,通过欣赏乐曲,感受其旋律中的一些独特进行,例如四度和七度音,或一些变化的宫音、商音和徵音等,发现其与我国现代民间音乐的一些不同之处,感受宋代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再如:欣赏根据唐代王维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被誉为我国十大琴曲之一的《阳关三叠》时,教师可以通过诗词介绍,先让学生理解诗中所饱含的深沉的惜别之情,体会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欣赏音乐作品,并带着感情演唱改编后的混声合唱《阳关三叠》。在这种不断升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感受、聆听、欣赏以及演唱中充分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

二、转变课堂教学中心,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传统的“中西方音乐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中心,学生缺少主动意识,缺少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信息时代,面X才众多的网络媒体,我们不断反思一个问题:有什么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的?如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获取音乐史知识和音响资料,如果教师仍然照本宣科就会让学生们觉得音乐史课程枯燥无味,书本上的知识自己可以看,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音乐史课程教学究竟要传授什么知识呢?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提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认真挑选各个种类的音乐,使学生对音乐表演实践和音乐聆听进行专业思考。让学生以音乐表达为目的,通过比较和对比表现性和非表现性唱片来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从人类音乐学、人类学、社会学、女性学、符号学和分析哲学的视角来研究音乐,加深了我们对文化和意识调节音乐制作和音乐聆听方式的理解可见,在“中西方音乐史”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多种维度去分析和研究音乐,使其获得对音乐更为全面的认识。

笔者认为,在“中西方音乐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音乐家及音乐作品的研究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索知识信息,并带着问题回到课堂上,大家在一起交流、分析、讨论。只有通过自己深人思考和研究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掌握的知识。

教师可从两方面为学生划定选材范围。一是让学生以某一作品为例归纳音乐欣赏的方法,同时结合个人的演奏演唱经验,完成1篇音乐作品研究论文。例如,在欣赏肖邦的钢琴作品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其音乐的旋律表现形式、和声的转换与变化、结构的设计安排以及音色的明暗对比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结合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或自身的演奏经验等,全面认识音乐作品。这样,通过对音乐作品、作曲家不断深人的分析和研究,学生不仅能够将个人的欣赏经验转化为理性的认识,还逐渐形成了思考和写作的习惯,这种良好的音乐写作习惯将对他们今后的音乐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二是让学生对音乐历史人物或音乐作品进行比较,以获得音乐历史知识,从而对音乐史实、音乐家及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在西方音乐史巴洛克时期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比较巴赫、亨德尔及斯卡拉第三位作曲家,充分感受该时期音乐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学生通过研究其音乐作品的体裁、风格、音乐技法的运用及演奏特点等,在把握该时期总体音乐风格的基础上,理解了三位作曲家音乐创作中的不同之处,这会给学生今后表演这几位作曲家的音乐作品带来重要的启示。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传统的“中西方音乐史”教学形式太过单一,以教师讲授、学生聆听为主,学生往往扮演“被动聆听者”的角色。由于无法亲身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并不浓厚,对学习的投入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此外,学生对“中西方音乐史”课程内容缺乏系统了解,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提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加入到他们想学习的音乐实践(或音乐文化)中来,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教学情况的真实性对于学生音乐学习和学习深度有着决定性作用,即知识不能从其学习和使用的原语境中分离出来。培养音乐素养便意味着将学生引人特别的音乐文化中去?。“实践”一词强调音乐应该与特定文化语境中的实际音乐创造和音乐聆听有关,并以此来证明音乐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中西方音乐史”教学必须紧密联系音乐表演和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亲身体验。

笔者认为,“中西方音乐史”教学应综合更多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和音乐实践能力。首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音乐会的形式,让学生现场展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乐器演奏、声乐演唱,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音乐演奏水平,同时又能让学生有机会现场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色,形成对该乐器、该时期音乐创作风格等方面的认识提供有益的帮助。其次,可以组织开展各类艺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取更多的音乐感悟。例如,在中国音乐史教学中,介绍金湘创作的近现代歌剧《原野》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多方面搜集资料,包括歌剧的视频、金湘先生对作品创作的介绍以及多方面的评论和反映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自导自演这部歌剧。再如,赵元任是江苏常州人,而他早年居住的青果巷是常州历史名人聚集处。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探访名人故居,感受那里独特的人文氛围,使其对赵元任的作品有更为直观的认识。通过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加深了对音乐作品、音乐作曲家的理解。再次,可以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锻炼口才,培养教态,增长经验,同时,教师对他们的教态、教学方法运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评价与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了解教学的基本过程,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从而获得经验,不断进步。

在现今学科大综合的背景下,以往那种技能课教师仅仅教授学生演奏或演唱技巧,理论课教师单纯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巳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以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高层次人才为己任,在教学的过程中触类旁通,让学生获得相似的学习经验,并在音乐表演过程中融人更多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正如埃里奥特教授所说:未来依赖于通过继续提高我们对音乐的哲学理解,以及通过继续提高岗前和在职教师的音乐素养而使得音乐教育更具有音乐性、艺术性和创造性。音乐教育的价值只有通过加深和扩展学生的音乐素养才能实现;而这些价值的实现,是通过我们的学生行动中思考的音乐时间的质量,来最有效地展示给家长、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校董事会。

西方音乐史论文【第二篇】

论文导读:

从音乐的织体的差异看,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即特别注意主调旋律与其它声部的和声关系。

关键词:

音乐作品,中西文化,音乐体系

1. 中西方对音乐本质之定义的比较分析

音乐本质与社会政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讲究人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和追求重人的心理体验,强调悟性,这都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和音乐美学思想生长在中国独有的政治、经济、伦理土壤之上。作为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特征、形态和功能都与中国传统政治、经济、伦理息息相关。在中国的音乐审美标准中,政治需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儒家把音乐看做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所以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音乐服务于政治、礼法等。

如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这种对音乐本质的认定,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的作用。荀子也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合人们温良礼让等。而我国重要的音乐美学文献《乐记》代表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音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但同时《乐记》也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今天仍还是适用的,如《乐记》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一方面,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批评标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音乐与自然科学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8—约公元前500年,把“数”当做音乐的本原;认为音乐的基本法则是“数”的关系;提出音乐的美与和谐只能到“数”的关系去寻找。毕达哥拉斯有着敏锐的音乐耳朵,对于铁匠打铁的声音,人们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但他却听出了差别。毕达哥拉斯最先是在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铁锤打击铁砧的声音,辨认出了四度、五度和八度三种和谐音,猜想是由于铁锤重量的不同导致了声音的不同,并通过称量不同铁锤的重量确认了其间的关系,随后,又用不同长度的弦的振动实验发现了弦长与和谐音的关系。他还发现谐声是由长度成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的—事实上被拨弦的每一和谐组合可表示成整数比,按整数比增加弦的长度,能产生整个音阶。例如,从产生音符C的弦开始,C的16/15长度给出B, C的6/5长度给出A, C的4/3长度给出G, C的3/2长度给出F, C的8/5长度给出E, C的16/9长度给出D, C的2/1长度给出低音C。他天才地用数学观点研究音乐,并阐明了单弦的乐音与弦长的关系,从而为现代音乐理论奠定了基础。他关于旋律、节奏、调的演说和对音响学的论证对音乐科学地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位研究者所指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仅仅关心数字和音乐与宇宙的和谐一致,他们将它们认同。音乐是数字而宇宙是音乐。而且,毕达哥拉斯在他的哲学中区别开三种音乐:用后代的术语来说,器乐——通过拨过琴弦,吹响簧管等创造的平常的音乐;musicahumana(人的音乐)-一由每个人的器官,特别是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和谐(或者不和谐)的回响所创造的连续但听不见的音乐:和musica mundane(世界音乐)-一宇宙自身所创造的音乐,被人们称做天体的音乐。

2. 中西方音乐创作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音乐,单声部居多,即使有些多声部的,也仅属于支声性(heterophony)或原始性的多声部,这与西方近几百年来高度发展了的多声部音乐大相径庭。西方音乐的最大特征是多声而非单声,但从顺序上,两方的专业音乐却可以说是以单声音乐作为出发点,单声是多声的基础,单声音乐的形式构建原则完全影响到多声音乐,多声音乐的出发点可以推演到严格的平行奥尔加农。严格平行奥尔加农在纵向结合上的“均等”特征,使其表现出单调、缺乏变化,但它的这一特征却是后来复音音乐发展的结构基础。正像圣咏中的装饰风格是通过引入非结构因素而获得变化和丰富一样,多声部音乐也是由非结构因素的插入而突破了严格平行奥尔加农的枯燥和乏味。14世纪以来,西方艺术便沿着中心结构原则发展,无论是建筑中的大厅楼梯还是绘画中的焦点,或是音乐中的终止式,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西方以主音上方三和弦的大小区划调式色彩,是大三和弦的一类调式称大调性色彩,是小三和弦的一类调式称小调性色彩,形成了经纬分明的调式色彩体系。从音乐的织体的差异看,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即特别注意主调旋律与其它声部的和声关系。音乐的织体思维主要是以纵向和声为主的网状立体织体思维。复调音乐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几个旋律结合为乐曲,旋律伴有定量节奏,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代的西方音乐呈现这种特点。在西方音乐中,.主调音乐体系也有一定的比例,一般说来,它只有一个曲调具有主旋律的意义。

3. 结论

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音乐更注重旋律美,旋律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并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各种旋律都讲究线条,这些旋律线的神韵可以与书法、绘画、舞蹈、戏曲、园林、建筑等其它艺术形式比美。有的延绵起伏,有的跳动剧烈,有的明显地呈现抛物线型,有的音符密集,有的音符稀疏。旋律中大量的运用“带腔的音”(又称音腔)旋律技巧,有效却不着痕迹的手法把一个不断重复的乐段连接起来而不使人觉得沉闷乏味,或把几个不同来源的乐段连接起来而使全曲具整体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组织思维方式,是构成中国音乐及其美学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大鹏。 “中西合璧”在于补短扬长[J]国际音乐交流, 2001,(04).

[2] 周薇。 俯而弹,仰而思—学习《西方钢琴艺术史》[J]钢琴艺术, 1997,(01).

[3] 张凌飞。 中西合璧 古今融会—析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J]钢琴艺术, 2005,(04).

西方音乐史论文【第三篇】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西方音乐剧逐渐传播开来,成为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近几年来,不少人开始对西方音乐剧中的悲剧美学进行研究,认为西方音乐剧中的悲剧美学蕴含了不少动人心弦的艺术元素,本文就深入浅出的对西方音乐剧中悲剧美学的产生原因、构成因素、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填补西方音乐剧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关键词

西方音乐剧悲剧美学

在人类漫长的的文化发展历史中,西方古老的音乐剧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据说目前我们能够完整欣赏的剧本且有史可记载的,就是西方的古希腊音乐剧。西方的音乐剧中的音乐风格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不受到任何公式化模式的约束。音乐剧的作曲风格分为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等,其中不少也采用了混合式的作曲方式,融入了多种音乐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强,西方音乐剧逐渐传播开来,成为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许多音乐剧作品不仅在对传统的创作手法进行了创新,还大胆地引入了异域的许多音乐元素,使得西方音乐剧成为一门兼容并蓄的丰富艺术。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音乐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加大对西方音乐剧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不少人开始对西方音乐剧中的悲剧美学进行研究,认为西方音乐剧中的悲剧美学蕴含了不少动人心弦的艺术元素,本文就深入浅出的对西方音乐剧中悲剧美学的产生原因、构成因素、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填补西方音乐剧研究中的一些空白。

西方音乐剧中加入悲剧因素的重要原因

从古至今的艺术史上,能够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往往都不是喜剧而是悲剧,无论是西方古希腊中的《美狄亚》、《奥德赛》还是中国传统的《霸王别姬》、《梁祝》,无一不是以悲剧的情节内容和表现形式扣人心弦。西方音乐剧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艺术与经济结合的产物,尤其是好莱坞音乐剧,既要讲究艺术的价值性,又要考虑是否具有商业价值,这就要求西方音乐剧不得不越来越多的考虑加入悲剧因素来吸引眼球。现代西方音乐剧中的悲剧元素由现代的歌舞手段来进行演绎,将歌唱、舞蹈、布景等音乐元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其悲剧的渲染力就更加强烈了。想要充分的表现出西方音乐剧的魅力,那么悲剧因素就是不得不重视和表现的。音乐剧的创作要调动一切手段和形式为剧情演绎故事而服务。西方音乐剧的不断多样化发展,促使我们向往能在更大范围里和更高层次上展现音乐剧中悲剧美学的表现力和审美功效。

悲剧因素和西方音乐剧的结合,从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能够积极发挥想象,进行创造,以求最大程度的达到音乐剧出神入化的完美表现力。 西方音乐剧中悲剧美的表现方式。

1.通过音乐旋律诠释音乐剧中的悲剧美

音乐剧中号的旋律,往往可以引起演员和观众的情感共鸣。虽然有的西方音乐剧的台词十分冗长,但是感人至深的旋律却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西方独特的诗化语言和演员演唱的旋律通过良好的结合,辅助以布景、道具等,常能将音乐剧推向高潮。以著名的悲剧式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此部音乐剧本身就是一个极为凄美的爱情悲剧,故事情节中就具备了“悲剧美”的潜质。当音乐剧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尤其是男主人公殉情的时候,此时全剧的高潮来临,小提琴演奏出哀怨婉转的主旋律,甚至轻而易举的就达到了催人泪下的感人效果。此时此刻,在旋律的指引下,一部音乐剧隐藏在悲剧因素下的巨大美感被无限的放大出来,不得不说为音乐剧的表现力增添了十足的色彩。

2.通过舞蹈等织体语言表现音乐剧中的悲剧美

西方音乐剧中的舞蹈动作以及其他肢体语言也都严格表现出“动作性”的艺术特性,音乐剧通过演员流动性的动态肢体语言来塑造音乐剧中的形象,并且反映音乐剧中的美感。很多音乐剧的创作者利用舞蹈和戏剧的共同冲突来抒情达意,他们通过音乐中节奏的变化而变化演员的舞蹈动作,其动作幅度的不断变化能够来表现塑造形象的内心情绪变化。例如音乐剧《红色的天空》中,为了表现黑人所受到的种族歧视以及其他种种悲剧,演员采用了爵士舞步,虽然这和传统的音乐剧有很大的差别,却很好的融入了黑人本土的音乐元素,大力量的舞蹈动作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一种内心的悲愤之情,让观看之人也不得不为之感叹。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西方音乐剧注重的美学很大程度上要服从于感觉和感知,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对观看者造成视听上的强烈冲击力。西方音乐剧越来越重视悲剧美的演绎,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心理和感觉上的强烈冲击力,并使观众与整个音乐剧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黄定宇。《音乐剧概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钱苑林华。《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4月第一版。

3康洪兴。《戏剧导演表演美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4刘佳《试论西方音乐剧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倾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

西方音乐史论文【第四篇】

内容摘要:

文章从中国多民族的民间音乐曲调隐伏的和声因素、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多声部民歌中蕴含的和声材料、五声性旋律音调对各和弦构成音的制约作用等方面,探究了西方三度和弦沿用于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的原因,以期对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西方三度和弦 功能和声 和弦结构 早期专业音乐创作

本位化中国传统音乐之后的整个20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在政治原因和社会原因的主导背景下,于20世纪初伴随着欧洲殖民列强的坚船利炮大举入驻中国,从此打开了中国的门户,当时具有中国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正义要求的乐歌运动也为西方音乐大面积、大规模地渗入中国本土提供了契机。80年代,西方音乐再一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下,以强劲的势头和力度进入中国。而其后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西方传统音乐对中国音乐的绝对影响中断,中国音乐从而与西方传统音乐形成隔离,中国现代音乐,包括其观念和技法开始寻求合理存在。整个20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其主要流向在于:在中西关系这个中心的统摄下,西方专业音乐创作于20世纪初开始登陆中国,到20世纪末,现代专业音乐已然成为当代中国音乐的主要角色,并在整体的音乐文化构成中占据着主要地位。在这大约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经历了两次质的飞跃(即两代断层)。尤其第一次,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截然中断并与中国传统音乐形成隔离,中国近现代专业音乐萌芽并日臻成型。这是西方传统音乐文化渗入中国本土的结果,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将探索作为西方传统大小调功能和声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度叠置和弦结构在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中得以承继的客观依据和潜在的必然性,即在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中,作曲家们模仿、移植、沿用西方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之三度叠置和弦结构进行创作的依据,亦或作曲家们在专业音乐创作的实践中对西方传统大小调和声体系之三度叠置和弦结构应用取向的原因研究。

中国专业音乐创作源于西方,自20世纪初期起到现今大约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在这期间许多作曲家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绩。同时,理论家们把这些成功的创作实践进行了整理、归纳,总结出较为体系化的应用理论,譬如,作为西方传统大小调功能和声基础的三度叠置和弦,在中国启蒙时期的专业多声音乐创作中,为什么大量存在着这种和弦的模仿、移植、沿用,并且有着较多的与之相关联的实用理论总结。

传统大小调功能和声的三度叠置和弦是衍生于西方音乐土壤中的一种独特的和弦结构,它不可能被全盘植入中国的专业多声音乐创作实践中,如果那样,必将使民族音乐变得别扭而生硬。那么如何吸取西方音乐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即是作曲家和理论家需要不断地通过实践检验和进行理论研究的首要课题。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从开始到现今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在探索如何把西方的作曲技法合理运用于中国化的专业音乐创作中,即如何把非本位化音乐文化中的作曲技法适时适度地融入本位化的专业音乐创作中。这可谓中国和声民族化的道路。在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发展的全过程中,它始终是作曲家和理论家们关注的焦点。鉴于上述多种客观事实和主观因素,可想而知,西方传统大小调功能和声的某一重要元素(即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在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中沿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虽然从谱面和弦结构形态来看,中、西三度叠置和弦的外形特征是毫无两样的,但在实践中,中国多声部音乐创作中的三度叠置和弦几乎只是利用西方完善和声体系的和弦结构方法,吸取其优秀成果,选择适合中国多声部音乐创作的各种元素,对其进行沿用、移植,使其能够在中国的土壤里茁壮成长,同时,又要使这种和弦在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运用起来更加顺畅、自然,成为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三度叠置结构和弦。从某种意义上说,沿引西方三度叠置和弦是民族化多声音乐创作进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那么,这种三度结构的和弦为什么朝着这个方向沿用、移植?其理论依据何在?这在我国的理论著作中甚少提及。基于此,本文对西方大小调和声之三度叠置和弦沿用于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的成因进行探索和研究。

功能和声自西方传入,若把它们全盘应用于中国音乐创作之中,将存在如何与本民族的旋律音调、审美心理等方面适应与协调的问题。因此,在从事专业音乐创作时不能一味模仿或照搬西方体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寻找创作的源泉。

一、在中国多民族的民间音乐曲调中,经常隐伏着各种各样的和声因素

如果细心地在曲调进行中挖掘潜在的和声因素,用以密切和声与曲调的关系,将能够使之浑然一体。这种从曲调中提炼和声材料的方法,是最直接最源于生活的,是和声民族化进程中极为重要而又行之有效的途径。如《打连成》(内蒙古民歌)《小河淌水》(云南民歌)等许多民歌都隐含着三度结构因素,把其旋律骨干音叠合起来即构成了完整的三度结构和弦。既然中国曲调中存在这种潜在的三度结构因素,那么,在多声部写作中沿引三度结构和弦也就名正言顺,符合对这种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审美习惯。因此,在中国专业音乐创作中,对三度叠置结构和弦的沿引只要不破坏曲调风格即可洋为中用。

二、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多声部民歌是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物质基础

因为民间多声部民歌里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和声、织体等多声部音乐的因素,这种宝贵的多声部音乐资源正是借鉴和沿用三度和弦于实践的重要保证。

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本来就存在三度和声因素,只是并不构成完整的体系,加之在长时期内没有人去总结规律,因此,三度结构和声的存在仅仅是一种无意识行为的产物,且多数仅为和声音程。但它确实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广泛地存在着。

如《谁不赞新娘》(男声二重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环江、河池、南丹和都安等县(自治县)所辖范围内毛南少数民族(习唱)的一首二声部民歌。曲中和声音程以大二度、大小三度为主,且多次出现。

又如《妹是凤凰莫展翅》(男声二重唱),是流传于桂北东部的融水等县壮族少数民族习唱的一首多声部民歌。这首民歌中和声音程也是以大二度和大小三度占据着主要地位,且出现次数频繁。

在中国多声部民歌中,如上两例一样富含着大小三度和声音程的民歌可谓俯拾皆是。这正是中国作曲家把西方传统大小和声体系之三度结构和弦引进到中国多声部音乐创作中的重要依据,但这并不是唯一依据,同时也不能像西方那样把各级三和弦的使用放在均等的位置,这将牵涉到旋律音调的因素。

三、五声性旋律音调对各和弦构成音的制约作用

西方三度叠置的和弦是建立于七声调式音阶的基础之上的,而中国多声部音乐是建立在五声性旋律音调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运用西方三度结构和弦时偶尔会与中国五声性旋律音调发生风格上的矛盾,在音响感觉上比较生硬、别扭。为了能够与中国五声性旋律调式风格相适应,对西方三度叠置和弦的沿引应该谨慎地做出选择。

在中国五声性旋律中,各调式音级上建立的三和弦与五声性旋律风格的协调性是不一致的。其中对“宫、商、角、徵、羽”五声并重使用,而对“偏音”——小三度间音则不平等视之,这是五声性旋律调式风格的突出体现。根据这种特点,在三种不同类型的五声性七声调式体系中,各三和弦中只有建立在宫音与羽音上的三和弦是全部由五声骨干音构成的,其余的和弦都包含有小三度间音。按其与五声性旋律音调相协调的程度而言,可把各级三和弦分为四个等次:宫和弦与羽和弦,全部由五声骨干音组成,因此与五声性旋律音调最相协调;雅乐清乐角和弦,由于变宫音处在和弦的五音位置(纯五度),因而与五声性旋律音调也比较协调;商和弦与徵和弦,全部由小三度间音作为和弦的三音,对于五声性旋律音调而言,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但用于内声部时,矛盾并不突出;建立在小三度间音(即变徵、清角、变宫、清羽)上的三和弦以及燕乐角和弦(五音和根音为减五度)与五声性旋律音调的矛盾比较突出。当然,这只是中国多声部音乐创作沿引西方三度结构和弦的思维模式和一般规律,并不是绝对化的具体写作章程。在中国早期的专业音乐创作中,宫和弦、羽和弦的运用几乎贯穿于乐曲,使这两个和弦得到突出的强调,这种典型的用法是民族化三度结构和弦运用之一般规律的具体体现。同时,徵和弦以及其他各种加偏音和弦的辅助性使用也是中国五声性曲调旋法、调式特点的重要补充,也极大地丰富了以宫和弦及羽和弦为主导地位的五声性多声部音乐的三度结构和弦体系。

三度结构和弦在中国多声音乐创作中得以生根,是因为这里有着适宜它成长的环境。文中从上述三个方面论证了其应用于中国早期专业音乐创作中的重要依据,以及受制于中国五声性旋律音调的约束性(即朝着中国五声性旋律风格发展的倾向性)。希望能对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理论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3]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西方音乐史论文【第五篇】

电影配乐作为电影艺术重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常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导演在使用电影配乐时都会精心挑选,但原创配乐由于受到作曲者水平或制作经费的约束很难达到理想效果。更多导演喜欢将西方古典音乐运用到电影创作中,从巴洛克到古典;从浪漫到现代;不同时期、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演绎方式;西方古典音乐与电影创作完美结合,使电影具有了更持久的艺术魅力。

1 、电影中的巴洛克时期音乐

提及西方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人们会觉得离现代生活有些遥远,但其实许多影片中都大量采用了巴洛克时期作曲家的音乐,如帕卡贝尔(J·Pachelbel,1653~1706)为纪念逝去亲人而作的乐曲《卡农》,从1980年代的好莱坞影片《凡夫俗子》到2001年的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再到2012年热映的香港动画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都以这首乐曲为主题,优美动人的旋律带给观众美好的回忆。巴洛克作曲家巴赫(J·S·Bach,1685~1750)被誉为是"西方音乐之父",他的音乐完美地呈现出巴洛克复调音乐的复杂之美,很多导演都热衷用他的音乐来刻画人物形象。如在惊悚片《沉默的羔羊》中,导演就使用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来刻画杀人狂魔汉尼拔的形象,影片中残忍的杀戮镜头与优美音乐间产生的剧烈反差令观众无比震撼。在另一部著名的惊悚片《七宗罪》中,两位侦探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时导演选用了巴赫的《G弦之歌》作为背景音乐,此时音乐中传达出的宗教力量仿佛是对人们心灵的慰藉。

2、 电影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完全不同于巴罗克音乐的流动状态,乐思开始不断被拉长。在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就选用了古典音乐神童莫扎特(W·A·Mozart,1756~1791)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与苏珊娜的二重唱"温柔的西风",莫扎特的歌剧创作受当时启蒙运动影响,饱含着向往光明、追求民主与自由、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影片中的经典一刻是安迪在监狱长办公室未经允许通过扩音器向监狱犯人播放音乐的情景,优美的歌声犹如穿透暗夜的曙光,不但唤起安迪内心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点燃了犯人们心中的希望。电影中莫扎特音乐具有隐性的叙事功能,它以与影片极不协调的高雅姿态冲撞着整个现实世界,歌曲优美的旋律如同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电影《国王的演讲》讲述了继承英国王位的乔治六世因患口吃无法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妻子为帮助丈夫慕名找到语言治疗师罗格寻求帮助,罗格帮助乔治六世矫正口吃让其朗读出莎士比亚名句时的配乐,就采用了歌剧《费加罗婚礼》的序曲,乔治六世在旋律优美的音乐感染下,完全卸下心中的束缚,伴着音乐流畅的朗读出"To be,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随着国家被卷入战争,国王发表了著名的圣诞演讲鼓舞战争中的英国军民,影片中为演讲选用的配乐是贝多芬 (L·V·Beethoven,1770~1827)《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身为"维也纳三杰"之一的贝多芬,他的音乐创作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交响曲第二乐章由弱及强沉稳有力的节奏,烘托出战争来临前大敌压境的严峻,哀婉的旋律则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暗喻英国人民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影片结尾选用了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优美的乐音描绘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3 、电影中的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浪漫主义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极具戏剧性的表现力,受到更多导演喜爱。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先后创作的三部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成为芭蕾舞剧音乐的经典。在心理惊悚影片《黑天鹅》中就采用了《天鹅湖》音乐作为电影配乐,影片讲述了某芭蕾舞蹈团将演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要求一位芭蕾舞者能同时胜任黑白天鹅,最终芭蕾舞演员妮娜在竞争中不堪重负心理崩溃失去控制。整部影片充斥着黑暗诡异令人窒息的气氛,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拥有双重性格人物痛苦的内心世界。电影中最令人惊悚的段落是妮娜伴随音乐不断旋转的双臂竟然长出羽毛,最后变成一只黑天鹅。影片的最后当妮娜发现以为被自己杀死的莉莉竟然完好地站在自己面前时,心理终于崩溃,再次出现的淹没在阴郁铜管小调旋律中的白天鹅音乐主题,似乎预示着妮娜双重人格的交汇。

在影片《时光倒流七十年》中,大量运用了浪漫主义时期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ff,1873~1943)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影片以作品第18变奏优美而略带感伤的旋律作为浪漫爱情的主题,叙事过程则采用了"音画同步"的创作手法,从音乐开始伴着音乐结束,穿越时空的爱情被现实打破,瞬间阴阳相隔。电影结尾导演满足了观众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以男主人公牺牲生命换来与爱人的重聚,当优美如歌荡气回肠的音乐再度响起,相信每个观影的人都会潸然泪下,由音乐烘托出的浪漫情景令人难以忘怀。

4 、电影中光怪陆离的20世纪音乐

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是一部以网络论坛人际交往为题材的故事片,其中大量运用了20世纪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音乐。电影情节由虚拟的人物"莉莉周"串联起四个少年,音乐不断在莉莉周颓废的歌声和德彪西迷离的音乐之间交替转换,导演用两种音乐的对比令影片始终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压抑和绝望情绪。影片的最后,无辜被伤害的少女久野带着帽子坐在钢琴前忘我地弹奏德彪西的作品,精致的画面,荼靡的音乐,仿佛是对逝去青春无声的哀悼,为观众不动声色地剥落出一个残酷的青春故事。

音乐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完成的,审美者在适当的心理距离范围内发生移情之后,感情将得到升华与净化。人们欣赏一部影片,剧情伴着古典音乐,常带给人最佳的情感体验,当镜头中的背影逐渐远去,耳畔仍回响着动人的乐章。电影中古典音乐与情节完美结合,将电影艺术推至完美艺术的巅峰,这就是电影音乐的艺术魅力。

48 26214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