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园田居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陶渊明归园田居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归园田居陶渊明范文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高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多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诗人从居住的草庐写起,反思归田后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并没有隐居山林岩穴,也没有寄身庙宇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身处“人境”。凡是在有人群的地方,照理也就会有闹市,也就人来车往,喧哗不绝于耳,可诗人却说“而无车马喧”。这是为什么呢?第三四句的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问君何能尔”一句转换叙事角度,将抒情主题客观化,仿佛在以第三者的好奇心追问下去,颇富情趣。“心远地自偏”一句,以及为精炼的语言,做出了回答: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诗的前四句构成一个意义“方阵”,通过叙事和议论,定下全篇的基调。王安石曾赞赏这四句诗为“奇绝不可及之语”,推崇备至。以下几句主体隐去,进入“写景区”,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道的“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的之笔,是在不经意中道出的“绝妙好辞”,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抒情主体又渐渐浮出,写眼前景物,脱口而出,不事雕琢,自有神韵。最后两句,诗人写出了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茫的情形。这里暗用了《庄子。外物篇》的说法:“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者而言。”就是说再精妙的语言,也不足以传达人们复杂的感受。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就是舞蹈,就是无声的沉默。也是隐居后生活的写照,现在工作压力大的人不也是都希望过这种日子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5篇陶渊明归园田居就到这里了,希望在归园田居陶渊明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陶渊明归园田居2

关键词:陶渊明

田园诗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陶渊明的田园诗其实只是取材田园,貌似田园,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高远的理想与志趣

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

田园贫困状况的描写

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

2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色。

情、景、事、理的浑融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谈田园诗离不开陶渊明,谈陶渊明自然会想起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名句。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如果仅从他的田园诗的字面上看,诗人之超然物外和物我两忘的超凡脱俗,真有着神仙般的无限风韵。然而事实却远非如此,这是因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高门钜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等级森严,差别甚大。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出仕做了几年小官之后,终因不愿与腐败的官僚们周旋而宁可还乡归隐。当时的诗坛上也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在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而陶渊明却能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最终达到了同时代人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俗话说愤怒出诗人,这说明只有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受者才会言之有物,正因如此,陶渊明的田园诗虽取材田园,貌似田园,但其实际意义早已超出田园领域之外,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之中去了,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不至于仅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是真正深入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它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1 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开宗立派的重要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形式主义风气盛行之时,诗坛上充斥着谈玄悟禅、模山范水之作,形式上刻意追求绮语浮词、铺锦列锈。但陶渊明却有着一般文人所未曾有过的田园农耕生活经历,和劳动人民有许多接触,可以说,是生活给他以厚爱,使得他在一个玄学盛行,唯美主义支配整个文坛的时代里,却能以崭新的思想内容的诗作卓立于诗坛,表现出巨大的革新精神。

具体地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思想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

高远的理想与志趣

陶渊明在极端黑暗的社会里,却坚持高远的理想和志趣。陶渊明的志趣与性格,终于使他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回到田园中来。他写下了大量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充满对污浊的社会的憎恶和对纯洁的田园的热爱。如《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成是做了“羁鸟”、“池鱼”,把退处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的社会的鄙视。诗人着重地细致地描写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由衷的喜爱。在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格外吸引人的力量。

当诗人尚未离开宦途时,总有一种“暂为人所羁”的感觉,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但当他远离了污浊的现实,回到田园中来,却感到获得了归宿。如《饮酒》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人避开了达官贵人的车马的喧扰,在悠然自得的生活中,获得了自由而恬静的心境。

诗人的田园生活虽然是远离统治阶级,却更接近了下层文人和农民。这里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谈心赏文:“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邻里的相与宴饮:“漉我新熟酒,只鸡邀近局”;也有天伦之乐:“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所以,他的田园诗在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内容的同时,也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这也是他的田园诗动人的原因之一。

劳动生活内容的反映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归园田居》第三首: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带着月色,从草木丛生的小径上荷锄归来的劳动者的形象。《怀古田舍》诗说:“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在田野风景和农事活动的描写中洋溢着一种喜悦之情。由于诗人亲自参加了农业劳动,并由衷地喜爱它,劳动,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的歌颂。他的一些田园诗还表现了只有一个劳动者才可能体会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二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以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表现了他对农作物收成的密切关怀。《于西田获早稻》诗说:“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田园贫困状况的描写

陶渊明还有一些田园诗描写了他的田园生活的贫困状况。

《归园田居》第四首说:“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途。” 《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炎火屡焚如, 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 收敛不盈廛。夏日长抱饥, 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 及晨愿乌迁。”《有会而作》说:“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岁暮和张常侍》说:“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乞食》说: “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田园生活过到如此困顿地步,田园诗写到如此辛酸程度,古今唯陶渊明一人而已。

这些诗虽然大多数只是描述他自己晚年每逢天灾不免屡受饥寒的境遇,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想见当时在战乱和灾害之中农民们的更加悲惨的生活情景。

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自身的社会思想

陶渊明田园诗比较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并通过这些田园诗寄托了自己的社会思想。这是诗人田园生活中理想因素的集中和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所提出的抗议,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的愿望,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鼓舞人们反抗不合理现实的斗争。

陶渊明是封建社会中的诗人。衡量封建社会中的作家是否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首先就要看到他的作品是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就是对当时门阀士族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的曲折反映。

诗人在这里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呢?这里的生活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诗人指出这是一个“与外人间隔”的“绝境”,是桃花源中人们的先世为逃避嬴秦暴政而开辟起来的一个新世界。他们“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这实际表明是一个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世界。

我们肯定《桃花源》,主要是肯定它的批判性。在这里“桃花源不只是隐士的天地,也是当时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桃花源”这个空想社会,本身就是对当时晋代社会政治的彻底否定。陶渊明的笔下的“桃花源”对后世的影响是强烈的、积极的。他的“秋熟靡王税”的大胆设想,对历代文人创作揭露封建剥削、赋税征徭的作品很有启发。清初黄宗羲提出:“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原君》)主张为了全体人民的福利,取消君位,这种思想和陶渊明的思想是相通的。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是诗人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不过,这是通过诗人思想的三棱镜透视出来的农村生活,是诗人艺术心灵的外化。陶渊明不是单纯地通过直接描写农民日常的痛苦生活,来鞭挞现实社会的不合理,而是通过描绘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幽美的田园景象乃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来否定和批判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也就是说,他不是主要通过描写现实中的丑来批判丑,而是通过描写理想中的美来否定现实中的丑的。诗人这种独特的把握现实的方式,是由他个人特定的社会思想所决定的。

2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是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分不开的。他的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

自然,日常生活的诗化,不仅是陶渊明的人生旨趣,也是其田园诗的总体艺术特色。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⑴又说:“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 ⑵由此可见他的创作态度。陶诗的声吻和节奏,舒缓而沉稳,给人以蔼如之感。他的田园诗多用内省式的话语,坦诚地记录了他内心细微的波澜,没有夺人的气势,没有雄辩的力量,也没有轩昂的气象,却如春雨一样慢慢地渗透到读者的心中。他的田园诗不追求强烈的刺激,没有浓重的色彩,没有曲折的结构,纯是自然流露,一片神行。但因其人格清高超逸,生活体验真切深刻,所以只要原原本本地写出来就有感染力。正如宋人黄彻所说: “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⑶

陶渊明的诗歌虽然平淡,却不浅薄,相反只使人感到淳厚有味。他的诗歌语言虽然只是极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十分精粹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形象,这些形象无论是自然风光,或是社会生活,都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基础。如“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这是写诗人的生活环境。“贮”字虽只是一个平常的字眼,但用到这里却很形象很新鲜,中夏清幽凉爽的林荫好象是可以贮存、可以掬取的一瓮清泉。“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那和煦的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

具体地说,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

情、景、事、理的浑融

陶渊明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叙事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透过人人可见之物,普普通通之事,表达高于世人之情,写出人所未必能够悟出之理。陶诗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他无意于模山范水,也不在乎什么似与不似,只是写出他自己胸中的一片天地。陶诗发乎事,源乎景,缘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不嫌他门庭荒芜重返旧巢的春燕,在中夏贮满了清阴的堂前林,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具象的又是理念的。且看《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前四句讲了“心”与“地”也就是主观精神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只要 “心远”,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受尘俗喧嚣的干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偶一举首,心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仿佛与南山融为一体了。那日夕的山气、归还的飞鸟,在自己心里构成一片美妙的风景,其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落于言筌的。正如《古学千金谱》所说:“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

《拟挽歌辞》其三也是情景事理四者浑融的佳作:“荒草何莽莽,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馀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先写亲友为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语作结,统摄了全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破了。

陶渊明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涵着生活的情趣。他的田园诗表现了他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认识,是探求其奥秘和意义的结晶,而这一切又是用格言一样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语言表现的,取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杂诗》其一)“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杂诗》其二)“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饮酒》其十四)“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其四)“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饮酒》其八)这些诗句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清人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养一斋诗话》),是中肯之论。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渊明的田园诗的风格,然而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平淡,它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它不仅仅是朴素,而且是在朴素中见绮丽。他的田园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青松在东园”,“秋菊有佳色”,“悲风爱静夜”,“春秋多佳日”,都是明白如话。然而,平淡之中可见绮丽。又如《拟古》其三: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春天来了,燕子双双回到自己的草庐。一年来自己的门庭日见荒芜,但仍然坚持着贫穷的隐居生活。有些朋友并不理解自己的态度,一再劝说出仕。可是燕子却翩翩而来,丝毫也不嫌弃它们的旧巢以及自己这个贫士。似乎燕子在问诗人:我的心是坚定的,你的心也像我一样坚定吗?这首诗好像一个美丽的童话,浅显平淡却有奇趣。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读山海经》其一)“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两个“亦”字,物我情融,耐人寻味。又如:“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归园田居》其五)一条山涧、一只鸡、一根荆薪,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有了生活情趣,显示出他对邻人的亲切,以及农村淳朴的风俗。“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平淡的十个字便写出了雪的轻柔之美。关于陶诗的这个特点,苏轼概括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⑷,十分精辟。

他的田园诗的语言不是未经锤炼的,只是不露痕迹,显得平淡自然。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⑸例如:“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其一)“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其二)“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其一)“待”字、“掷”字、“贮”字,这三个动词都是常见的,看似平淡却很精彩,不可更易。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人读来初觉平淡,再咏则有“平中蕴奇、枯木茂秀”之感,诗人对于语言文字的提炼运用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使人读之仿佛身临其境,在自然恬静的田园中漫步一样,给人无穷的遐想,正所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意言。”

这是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我们看到“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隐者形象。静谧的山林与倦飞的鸟儿与诗人问答,这时作者的心境不是用语言所能描述的。诗人不愿与世俗同流,极力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愿望也可表现一斑。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于事物的表现手法和意境的延伸是非同寻常的,寥寥数字将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对事物的描写、对世事的鄙视,表现得一览无余。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创立了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甚至被看成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但笔者觉得陶渊明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他唱响的一曲心路之歌,或借物抒情,或以花讽世,或指桑骂槐……其实都是他发出的血泪呻吟,虽然那血没有流在竹简和纸上,但是他的血和泪都是在心里流淌,流出的是苦和悲,是徘徊和忧郁,是一代人无声的抗争,是一曲苍凉的悲愤之歌,是他恨世厌俗的铁骨发出的铮铮亢音。他的人格、他的志向、他的诗情在今天对于我们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注释:

[1]《五柳先生传》.陶渊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4版。第2页

[2]《饮酒序》.陶渊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版。第4页

[3]《溪诗话》.黄彻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版。第46页

[4]《与苏辙书》.苏轼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3版。第9页

[5]《论诗绝句》.元好问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版。第11页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李文初。陶渊明论略[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

[3]朱自清。陶诗的深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陶渊明归园田居3

一、陶渊明的理想田园生活

陶渊明的田园诗产生于东晋末年,而这与当时的政治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东晋末年,当时朝廷非常污浊、腐败,而当时的士族文人生活也很糜烂。在这种的现实环境里,很多名士被卷进残酷的政治斗争之中,令他们不知何去何从。而像陶渊明这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肯定将会陷入现实与理想斗争的漩涡中。有这样一句话:“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事而作”。所以在这个时期许多不满于现实的文人,放弃仕途,归隐田园。陶渊明就是这些文人中的杰出代表。在这个阶级斗争激烈,官场腐败的时代,陶渊明认识到了其中的黑暗,而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在陆续做个几个小官之后决定归隐,后来就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生活自给自足,并在诗中表现出希望有一个没有忧愁的理想社会。在南山之下种种菜,赏赏花,并在这种情况下开创了田园诗。

总之,陶渊明可以说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历代也有许多写田园诗的人,但没有一个可以超过陶渊明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脱俗、质朴自然,表现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有他独特的个人经历又将他思想融入进去,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可以说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这一流派。

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一定的人生态度受一定的时代的影响。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就受时代的印记影响的痕迹很深。东晋末期,官场黑暗,地主庄园经济继续发展。永嘉之乱后,士族大量购置田园,使得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在这个动荡时代之中,官场如战场,士族的官职变幻无常,说升就升,说贬就贬。而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有一定的体现。陶渊明时代为官的家庭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对他的影响也可谓不小。他从小就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可以令自己光宗耀祖。他也在为此不断地努力,但却在不断地受挫中。在东晋末期时期玄学之风非常盛行,而陶渊明受到玄学思想的影响。用隐居来逃避显示,寄情于山水来表现对现实的不满。陶渊明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拥有高尚的情操,又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总之,东晋末期的时候官场腐败,对于士族也不是十分在乎,统治阶级也很腐朽。陶渊明就毅然辞官,用归隐田园来反抗。可以说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对官场也深恶痛绝。陶渊明没有求名求利之的欲望了,他在这个幽静的田园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三、陶渊明的诗歌风格

苏轼曾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这就话的意思就是说陶渊明的诗外表上很质朴,实际上很华美,外表上很单薄简单,实际上很丰富。陶渊明的诗很平静,很优雅,很通俗易懂,但又不是淡而无味的,看似普通、短小,其实意味隽永。从他辞官之后就有一种容易满足和平和的心态来面对现实。但又不忍打破自己的梦,就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所以说陶渊明的诗朴素中见精彩,细细品味起来又意境深远,回味无穷,不尽地令人向往起来。陶渊明的诗里也不是只有清幽的田园风光,还有寄托了他政治方面的抱负。还有的诗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充满了善良,相处融洽。还有对具体生活细节的描写。陶渊明由衷地希望人们可以返璞归真,回到人们最开始的那种美好。

陶渊明归园田居4

关键词:“着一词”而“得趣”;批判性阅读;多元化解读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诗歌篇目璀璨夺目,其中“田园诗”开创者――陶渊明的诗文占据了一席之地。从《桃花源记》至《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五柳先生传》,诸多的诗文都给我们展示了田园中的悠然风光和其超脱物我的隐逸情怀,处处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无限热爱。

笔者参照了绝大多数教学设计和一线工作者的课堂设计,发现教学重心均在结合陶渊明为官生活的背景基础上,着重品读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醉心田园风光的悠然情感。较为单一的情感体验,是否符合教材设计的初衷呢?

中学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钻研教材,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第251页的“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性情的涵养和想象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不易了解的词语,在教师讲明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去体会。

正如爱默森所言:“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很显然,课堂中主张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以及对诗歌主旨作多元化挖掘才是对学生情感的尊重。

一、教学思维的两点质疑

1. 是闲适悠然亦或苦中作乐?

参考有关陶渊明的传记和作品,读者不难发现,其归隐之后亲自耕种,生活颇为贫苦。

《五柳先生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归园田居》其二: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其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五: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自祭文》: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冬陈。

萧统《陶渊明传》亦有记载: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一个静默中之所以伟大的人,应当要给其淡然超脱背后的艰辛以正名,正因为陶渊明面对艰难困苦能表现出轻松洒脱,才是真正不易。如若在教学过程中能和学生做情感的多元化解读,才不枉了其诗歌情感的厚重感。

2. 是颂其超脱、贬其逃逸亦或隐逸中兼济天下?

我们知道,仕与隐是中国古代文人给自己设计的两条人生道路,前者是为了行义道以济天下,后者是为了明节守志以善其身。一直以来,在文人的文化想象中,隐的地位要高于仕,尤其是庄子哲学把隐逸行为理论化之后,隐的生活便成为文人崇拜的对象。当然,颂其“隐逸”便是绝大多数课堂的最终落脚点了。然而,当代的中学生却并不持相同意见。在笔者以往的课堂上,就有学生提及:陶渊明正如周敦颐笔下的“隐君子”,完全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私行为了。于是也出现了课堂中诸如:“如果你是陶渊明,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此类的论辩题了。

如何理解其隐逸情怀,不妨从其背景入手。在陶渊明时代,这类为隐而隐的人为数甚众,深为陶渊明所不齿。但他自己又是几出几隐:先是为州祭酒,未几辞归;后又仕于江州刺史桓玄,中间借居忧而再次还里耕植;再又出就参军、县令,最终归隐。萧统《陶渊明传》中指出: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然东晋门阀制度的影响,其仕途始终处于较为尴尬的位置,加之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本性,最终选择了“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归隐。其一生受儒家思想、老庄思想和魏晋玄学的影响,最终选择归隐,其实是他兼济天下之心并未找到可以存在的位置。

课堂当中教者也不妨追问:一味归隐追寻自身的精神家园,为何后世之人视其为“圣贤”呢?

如萧统所言: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苏轼也言: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如若在课堂中让学生能理解其出仕或归隐背景,对其价值取向的理解就更清晰了。

当思维的迷茫感解决了之后,就该回到课堂当中,教者该着手思考以怎样的方式删繁就简,让学生能理解、体验、感悟并思考了。

二、教学方法的三点探寻

1. 质疑一声“带月”和“戴月”,感悠然之情趣

《教师教学用书》第253页指出:《归园田居》五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之所以是如此,不仅在于五首诗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更重要的是,就其抒发的感情而言,是以质性自然、乐在其中的情趣来贯穿这一组诗篇的。故在教学设计中,走近其“情趣”是第一步。

在《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探究:“带月荷锄归”一句,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有“戴月荷锄归”一说,你更偏重于哪种说法?这个问题提出之后,课堂中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意见纷纷呈现出来。有学生觉得“戴月”更为合理:“披星戴月”,意为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更多的学生选择“带月”,一天劳作是辛苦,但晚间行走在田间小路,还有一轮明月伴随回家,如其朋友。教者在当中也作适时点拨:正如近代文学家梁启超所言:自然界是陶渊明深爱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诗中这轮“月”,有如《饮酒》中那丛“菊”,春之兰,秋之菊,山间之朗月?松间之溪水,在陶渊明笔下,均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其悠然的情趣就彰@出来了。课堂从此发散开来,诗歌的意境之美,学生能体会到,就不言而喻了。

正如《教师教学用书》第247页所言:陶渊明的诗歌用语十分平淡自然,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如若教者能从细微的词语当中引发开来,是否会更得真趣呢?

正如英国著名诗人艾略特所说: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初探一首诗歌的情感之后,应当走更精致的路径,继续“曲径通幽”。

2. 细思一句“惜”与“不足惜”,叹悠然背后之艰辛

继续谈《归园田居》其三该留心的第二个词:惜。此词也是体味陶渊明田园诗悠然闲适背后的艰辛的关键点。原句为“衣沾不足惜”。“不足惜”是“不值得可惜”的意思,实则是在“可惜”的基础上,诗人以后文提及的“愿无违”作为自我安慰的。“不足惜”,实则有“惜”的成分,不然诗人也不会提及“惜”字了。

其实,笔者在课堂当中并未真正关注到“惜”字,而是在课堂起初有学生讲到“戴月”一说,借势在“叹悠然背后之艰辛”这一环节,大量引用了陶渊明的诗歌如《饮酒》组诗、《归园田居》组诗、《五柳先生传》等相关诗句,让学生进一步对其“艰辛”作体会,效果较好。但细细思忖,能否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作此解读,毕竟原有文本中挖掘出来后学生情感体验方面收获更实在。

笔者在“国培计划”(2016)初中语文“送培到县”湖南省蓝山县公开研讨课之后,向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谢先国教授请教,交流之时,方感“惜”字是一处不可忽视的精彩了。

老子《道德经・二十八章》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贺麟在《自然与人生》当中也提及:将自然内在化,使自然在灵魂内放光明,如像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南山,武陵渔夫所追寻的桃源,以及一切诗和画里面描写的自然景象,都可以算得在灵魂里放光明的自然。

“诗无尽解”但亦可解出最佳“诗兴”,“课无尽言”亦可启更多“心智”。“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是“新课标”赋予教者的课堂的终级目标。故探寻陶渊明的诗歌中的更多哲理,笔者在最后一个环节,依托“愿”字,作了师生思想的继续交流。

3. 再问一声“愿”是“何愿”,惜隐逸田园之一生心愿

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及到“愿”的疑问,在适当的时候,知人论世。从表面上看,@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参照了《教师教学用书》第251页的做法:除按课文注释理解外,引导学生广泛讨论,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介绍给学生。学生当场体悟,思维活跃。

笔者并未就此停止追问。设疑“愿”有“小愿”和“大愿”一说,继陶渊明之后,萧统、王维、苏轼等广大的陶诗爱好者为之景仰,如若归隐以实现其“愿”,应当还有“大愿”。后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桃花源记》,尤其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课堂的情感再次升温。学生当场感叹:其虽远离官场,实则兼济天下。其“大愿”是《大道之行》一文中的“大同社会”。

正如王国维先生谈“治学三境界”一般,巧析字词,层层感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境。

陶渊明归园田居5

关键词:文人阶层 个人主义 人格美 人生境界 桃花源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魏晋时期,南方政治上偏安,文化出现大发展,文人阶层开始涌现。这个阶层不是农民,但也不一定去做官,而是夹在两者之间的读书人,比较追求个人主义,代表一种生活的品位,生命的态度。陶渊明就是文人阶层“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他身上有我们熟识的几重名片:其一 “田园荒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但我们不要就此误认为陶渊明要去做农民,他的归隐更像一种行为艺术,追求一种个人主义,一种世俗之外的生活品位。其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采菊东篱下易,悠然见南山难,“悠然”本质是一种生命的态度,是对自由,自我,自在的寻找。其三“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实质是追求一种人格美,也成为日后中国文人士大夫仕途失意后的精神归宿。下面我们就从这个角度进入《归园田居(其一)》品评其中陶渊明流露的人格理想。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讲少小时没有附和世俗的气韵,自己的天性本就热爱自然。“无适俗韵”表露了作者的清高孤傲、超凡脱俗,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其中“少无”“性本”是诗人日后进入官场最终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意指尘俗之网,仕途之路。讲诗人失足落入尘俗罗网,离开田园多年。“三十年”概述很多年,一说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开始做官到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诗人性非如此为何会误落尘网?其实作为一个官宦世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常态;作为一个饱读儒家经书的文人,学而优则仕也是正统;即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日常,仍需要做官。但也正是多年官场尘俗的耳濡目染,才使得陶渊明真正发现了自己的性本之情,明确了自己的人格追求。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讲笼之中鸟依恋往日的山林,池里之鱼向往从前的水渊。两句运用比兴手法,以羁鸟,池鱼起兴引出误落尘网中的诗人最终“守拙归园田”。同时两个比喻连用,构成对偶句,强化诗人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的情感,虽是“误入尘网”,但是“本爱丘山”的性情未移。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讲在南野开垦荒地,保持拙朴本性归耕田园。这句诗平淡中有深味:结构上,“归园田”点题“归园田居”;同时“守拙”呼应“性本”,“归园田”落实“爱丘山”;内容上,开创性的将“开荒,归田”这样的土地劳作审美化,诗意化。以自己的田园生活入诗,写出躬耕之甘苦,陶渊明是第一人,堪称中国乡村歌手的鼻祖。陶渊明的田园诗也为中国诗歌新添了一种题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讲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方,方圆;方宅,指宅子周围。荫,名词作动词讲,荫蔽。讲房宅周遭方圆有十余亩开垦的荒田,还有搭建的茅屋草舍八九间。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堂屋前,前后交掩成趣。诗人用白描笔法勾勒出田园生活的简朴,却让人感到房前屋后皆风景,一草一木亦关情。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模糊不清的样子;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上升。讲远处的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这两句远景描绘出南野开荒的诗人田园生活的原生态,画面给人以安静安宁没有纷扰的感觉。可以说陶诗中描写的田园不只是写景,其中蕴含了诗人面对田园质朴生活的安宁感与自在感,寄托陶渊明所追求的保持自我节操,获得自由心灵的人生境界,这也是陶诗虽然素淡却韵味悠长的原因所在。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讲深巷中骼戳思干狗吠,桑树顶有雄鸡声声啼唤。这两句化自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却将原诗描绘的盛世之景化用出农村独有的生活气息。同时鸡犬之声相闻的动景与堂前屋后的静景有机结合,使得恬静的田园画面生动活泼起来。

陶诗在文学史上的难得之处就在于,在一个以感情极尽夸张、辞藻极尽华丽的骈俪文炫技时代,独辟蹊径发现了一种简单朴素的美。这句“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隐隐也渗透了《老子》“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道家理想社会观念。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讲田园庭院内没有那尘俗杂事,乡野静室里有的只是安适悠闲。这句诗既是写景又是写人,流露出诗人在安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没有尘俗杂事,自由而从容。可见“归园田居”其实是陶渊明构建的安置自我人格,理想,情操的“桃花源”。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自然的田园,又是顺适本性的简单生活。讲久困于羁绊的官场樊笼里,终又返归田园乡野。这两句对比手法的运用,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

陶渊明的简朴的田园生活很容易让人想到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讲过的“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瓦尔登湖》记录梭罗一个人在湖边独自生活两年的所思所感以及跟自然的关系,这本书被认为是当代人本主义的启蒙之作。但很少有人知道梭罗决定走向瓦尔登湖的开始独处生活的那一天,正好是7月4日,也就是美国的独立日。梭罗觉得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需要一个自己的独立日,真正的以自己独立的姿态,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面对这个世界。

今天,我们每个人也需要拥有自己的独立日,展现自我生命的态度,完成对自我的寻找,构筑自己的桃花源。

参考文献

[1]蒋勋。《蒋勋说文学》.中信出版社

[2]孙绍振。《月迷津渡》.上海教育出版社

48 613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