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试卷分析总结汇聚【范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试卷分析总结汇聚【范例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试卷分析总结【第一篇】

文学院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状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

(一)试题资料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适宜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取题、决定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潜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潜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状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潜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潜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潜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能够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贴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潜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到达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到达考查学生学习状况和各种潜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潜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透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资料。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潜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潜力,透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潜力、综合潜力和表达潜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潜力,并且透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潜力和语言创新潜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资料;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潜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试卷分析总结【第二篇】

全卷共26道题,覆盖了数学课程标准中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的覆盖率也较高,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主观性试题的类型丰富:开放题、探究题、应用题、操作题、信息分析题等占一定的分值比例,题型结构搭配比例基本适当,各知识点分值比例分配比较合理恰当,总体难度和难度结构分布合理,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校平均分:79、9,优秀率:47、9%,及格率:90%。其中初二(1)班得分情况如下: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题(1—11)和选择题(12—20)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从统计考生答卷情况来看,对于大部分小题考生的得分率普遍较高。某些试题涉及知识虽然基础,但背景新颖,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考试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例如:第19,20题。第7题学生往往讨论不全面只解答一种情况漏第二种情况导致失1分,所以填空题能得满分的考生不多。

第21题是基本根式运算题,虽然涉及到化简根式,但情形简单仍不失基础性。第22题以正方形网格为背景,设置了基本作图,在对图形的操作、思考等活动中考查学生对图形与变换,平行、垂直的理解,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第23题各问题的难度层次分明,逐级递进,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第24、26题由于配置了应用背景,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学生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自己在从事观察、数学表达、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方面的能力,因而本题也较好地考查了过程性目标。第25题考查的内容是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分类、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内涵比较丰富,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可以说,开放与探究是本试卷的亮点。

三、试卷对课程理念的体现,对科学特点的体现

数学试卷呈现出许多新意,重视试题的教育价值的功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既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又给学生创造了灵活、综合地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探索思考的空间与机会。

(1)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试卷内容既关注了对数学核心内容、基本能力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也关注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考查。着眼于考查学生在计算、空间观念等方面的领悟程度,考查学生的基本素养与能力,整卷的题量适度。

(2)关注对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试题的教育意义

试题着重考查学生是否具有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的数学应用能力,是否具有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数学建模能力,是否能够将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用严谨、规范、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

(3)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突出数学思维过程的考查

在本试卷中,第7、25题为开放性问题,第23、24、26为探究性问题。其中,第23题从形式到内容都较为简单,涉及的数学知识为正方形、全等、垂直等,但不同的考生会做出不同的解答,从考生的答卷中看,绝大多数考生都能顺利完成。

四、综合印象

20__——-20__学年度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在总体上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关注个性化评价;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特别是重视几何书写及计算量的增大为我们以后的教学起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但试卷中若能不出现重复题考查如:1与2,23、24与26等,三角形全等知识少考查一点,四边形知识多考查一点,试卷将更趋于完美。

试卷分析总结【第三篇】

政治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命题依据教学大纲,运用政史地综合考试的形式。本次考试按照考试要求考察所有政治知识点。考试的题型选择题12道,共48分;分析题2道,5个小问题,共52分。

题目的综合性比较强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状况和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运用状况。

(一)文科班考试结果总体情况

(三)学生答卷总体情况分析:

1、各大题得分情况:选择题平均分为22分非选择题平均分为22.(1)选择题方面:选用的题目是组合了近期广东各地的模拟试题,考题也比较灵活,学生在学习中要打下一个扎实的功底,通过这次的考试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对其他没有复习到的知识掌握的比较薄弱,大多数都比较模糊了。对政治试题的联系材料的综合思考能力还是有待提高。

(2)非选择题方面:本次的非选择题以归纳为主,所考知识点都源于课本,但是高于课本。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下面是各个老师对自己所负责批改题目进行分析:

36(1)评卷老师:张学敏

基本情况(失分原因):此问考查的是《经济生活》的内容,属于经济图表类的题目,本小题总分4分,平均分为3分,失分原因:

第一:此题图表题,一部分同学都照抄照搬表中数据,不会将数据转换成文字,只能拿到1-2分。

第二:知识结构不完善,语言表述不规范,文字叙述缺乏完整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第三:也是大部分学生的失分点,没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紧紧回答了数据的变化,但没能回答数据背后说明的道理。

措施:1、在回答“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时”要注意把数字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不能照抄照搬数据,要学会用一句话做简明扼要的总结,要有个提升。

3、注意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运用联系的、全面的、辩证的认识方法来审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

第36题(2)评卷老师:林明干刘思亨

基本情况:次问考察的是《经济生活》社会主义市场解决的内容,属于措施类。题目中的材料出现的是养老保险制度出现的一系列难题,需要我们写出相关的解决措施,本题的难度适中,总分12分,但学生回答的都不是很理想。

失分的主要原因:(1)还是不适应政治中微观型的设问,学生在答题时不顾题目中知识范围的限制和材料的限制,而是按照自己背诵了什么就写什么进去,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政治题目的分析能力比较薄弱。(2)在答案的组织方面忽略了对原有材料的分析,没有做好政治答题中所要求的“原理+材料”的规范答题要求。(3)部分学生反映,把政治放在最后写,时间很紧,没有时间好好地分析与答题。

建议措施:1、务实基础,在下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帮助学生回忆相关。特别是一点一点的要求学生把握课本的整体目录和每一课的目录。以帮助学生把握微观型的设问。2、规范答题训练。3、规范限时训练。

36(3)评卷老师:袁琦、冯碧燕基本情况:

本问考查的是《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总分10分,平均分约为3分,总体得分率较低,少数考生能得9分的,没有考生是得满分的。

这道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有:

(1)大多数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把握得非常不够,只能写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即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故得2分。而对于传统文化的特点和表现,大多数考生是没写到的。

(2)本问属于认识类型的题目,大多数考生还是不理解该题型的答题角度,即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来结合材料组织答案,所以答案多零散,想到什么就答什么。

(3)多数考生在组织答案时没有紧扣材料进行分析。另外,答题不规范、超出答题区域也是失分原因之一。建议:

1、答题时要先审清设问,辨别是从属于哪一本书的内容,快速定位知识点。2、要准确掌握传统文化所包含的相关知识点。

3、答题要规范,语句要通顺,书写要认真,观点要紧扣材料,分析要得当。

37(1)评卷老师:杨惠霞、吴旭清

基本情况(失分原因):

1、主体混淆,题目运用政党的知识,并且明确提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问原因类型的题目,上课时有给学生总结概括这类答题模板,但学生从政府的角度作答的。

2、审题不清,不懂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且学生组织答案的逻辑结构比较混乱,信息概况不全。

措施:希望考生今后要巩固基础知识,要归纳知识,审清题意,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或关键句联系书本知识,熟悉政治生活主观题要注意抓住主体。

第37题(2)评卷老师:卢坚、邓晓婷

本小题总分12分,平均分为8分,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失分原因:第一:不看知识范围就作答。如有的学生答了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第二:答案要点不全面。有的学生只围绕实践决定认识的内容组织答案,不清楚认识论还包括认识的反复性、无限(转载于::高三试卷分析总结)性和上升性、真理的具体性等内容。第三:理论表述错误,上课或许根本不听课,平时不认真学习政治。有的学生写:“认识是实践的基础。”认识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第四,只有原理,没有材料分析或者不懂得结合原理进行准确分析。第五,写错别字。如“认识具有反复性”写成“认认具有反复性”。第六,根本不想做或者没时间做、不会做等原因留空白。第七,写出答题区域导致答案无效。

措施:1、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注意知识范围的限制。

2、加强知识总结归纳,构建知识框架。如明确认识论包括哪些知识。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政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老师上课时候尽量讲得更加清楚明白。

4、重视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的训练,提高学生做主观题的能力。

5、提醒学生重视书写,不要写错别字,不要乱涂乱画。不要写出答题区域。6、提醒学生注意各科考试时间的分配。先易后难,统筹兼顾。

(四)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

a)重点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规范学生答题。

b)加强对教材重难点的讲解,课上对重难点内容的分析要透彻。c)加强对政治材料的分析能力,提高答题的信心。

雷州八中高三政治备课组

1月6日

试卷分析总结【第四篇】

此次期末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试卷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知识覆盖面宽,基本突出了考查教学中重点的理念。试题难度适中,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在本学期学习的效果。考查内容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其试题活而不乱,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分析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开放性思维的能力。试卷还对时政知识加以考查,突出了思想品德的学科特点。

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竞争的积极作用”很容易被同学所不解,但学习过程中如若对这一基础知识掌握清楚就不会答错。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这样是得不到高分的。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3、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这种现象在材料分析题里体现最为明显。

4、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三大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5、学生审题不够认真细致,偏差失误较多。不能从设问和材料中提取出有效信息,导致答案偏离设问指向。如不仔细审题,就会领会不到题的内在意义,从而很粗糙的作答,很难答到点子上。

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教师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强化基础知识训练。

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是根本,判断题错的原因大多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一环扣一环,没有基础知识的支撑,材料分析题也就更难了。要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稳扎稳打,适当综合,分层提高。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归类和疏理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实现知识的迁移、重组和整合。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考试命题方式是灵活的,但无论如何选材,落脚点还是教材知识。设问可能非常灵活,答案却可能非常简单,教材知识不熟悉,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即使审题准确,也难得高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抓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关注时政热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成长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时政热点、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问题,依据所学课本知识,进行深层次及多角度思考是很多有名的政治教师成功之所在,这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素质。在平时,应要求学生多收集整理一些与教学重点知识相关的资料,根据教材所学,指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坚持问题带考点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多层次、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对学生应试技巧能力训练,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规范习惯。审题、解题、答题、表述、书写的规范和完整,既是考试的重要要求.也是提高考试成绩的重要途径。在讲练当中,对规范应长抓不懈,严格要求,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尽量运用政治学科的专业用语,做到格式正确.语言规范,紧扣问题,条理清晰。

心”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以“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既要重视改革“教法”,更要重视“学法”的指导和培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教学思想,才可能收到“一石三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效果。

试卷分析总结【第五篇】

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已结束,为了充分地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下面对八年级思品试卷做以分析:

1、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检测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及提高。

2、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联系实际生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习惯和意识。

1、内容结构:本次考试内容涉及八年级思品上册全册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方式为开卷考试。

2、目标水平结构:本次选题重点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测查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的测查。

3、题型结构分析:本次试卷设计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

(1)选择题共16道题,每题3分,共48分。重点考查学生对时政知识和课本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平均得分在38分以上。

(2)非选择题共3道题,共52分。重点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联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4、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来看难度适中,梯度合理。

本次参加考试人员为49人,平均分 分,及格率 100% ,优秀率 37% 。 从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总体来看学生答题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诸如:审题粗心、书写凌乱、课本不熟、照抄照搬、表述不清、用语不规范。

(2)学生的答卷态度有所好转,乱涂乱画的明显减少,书写较以前有所改观。

(3)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运用能力虽有所提高,但还须予以重视和加强训练。

(4)学生对开卷考试方式的理解有误区,在解答开放性试题的方法方面有待于引导和训练。

1、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通过分析、比较和反思,发现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重知识结构、轻内容整合;

(2)重题型训练、轻方法总结;

2、鉴于以上问题与不足,在这之后的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细致精点性备课。

(2)重视基础知识掌握,处理好“厚”与“薄”的关系。

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使书由厚变薄,有一个知识点全方位联系相关内容,构建新的知识网络使书由薄变厚。

(3)注重能力培养,处理好思与练的关系。

要研究课标,研究近几年的试题,从中发现规律。要加强典型例题和题型的模拟训练,引导学生总结答题方法,提高对知识的迁移、归纳、分析能力。

以上是对本次检测的八年级思品德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做以简要分析,有不妥之处望予以批评指正。

48 105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