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推动主流价值观传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市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良好舆论环境,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
1.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求,推动学习常态化、制度化。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交流、辅导报告等形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加强理论宣传普及。创新理论宣传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融媒体中心等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理论宣讲活动。组建理论宣讲团,深入基层、面向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把党的创新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理论宣传品牌,如"邕江讲坛""百姓小舞台·理论大宣讲"等,提高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的实践,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课题攻关。鼓励和支持市内高校、科研机构、党校(行政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推出一批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4.加强主题宣传。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等重大主题,精心策划宣传报道,推出一批有分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组织开展系列主题采访活动,深入挖掘全市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成功经验,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
5.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
6.加强网络舆论引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置网络舆情,防止负面舆情发酵蔓延。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批驳错误观点和言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7.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等各个领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
8.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树立道德标杆,引领社会风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9.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质扩面,完善运行机制,丰富活动内容,打造群众身边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
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10.挖掘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加强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保护和利用,深入挖掘〔...〕的骆越文化、壮乡文化、邕州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好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工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1.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完善城市文化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剧场等文化场馆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2.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体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加强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3.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一批反映时代风貌、展现〔...〕特色、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精品。加强文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文艺创作激励机制,鼓励文艺工作者潜心创作、多出精品。
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14.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立足〔...〕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独特优势,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等,讲好〔...〕故事、传播好〔...〕声音、展示好〔...〕形象。加强对外传播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平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
15.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与东盟国家在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举办中国-东盟文化论坛、中国-东盟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品牌活动,推动〔...〕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东盟国家媒体的合作,开展新闻交流、联合采访、媒体培训等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16.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加强对外传播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际传播规则、精通外语、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专业人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对外传播方式方法,提高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强化阵地建设和管理,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
17.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加强对学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研究机构、文化场馆等阵地的管理,严格落实课堂教学、学术研究、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审批制度,防止错误思想和观点传播。
18.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网站、新媒体平台、网络社交群组等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加强网络内容审核,规范网络传播秩序,防止网络谣言、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的传播。
19.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分析研判,及时发现和处置意识形态领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加强对重大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防止负面舆情引发意识形态风险。
七、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20.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领导班子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21.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监督检查范围,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对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22.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建设,选优配强领导干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人才培养,通过培训、交流、挂职等方式,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关心关爱,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