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类学发展述评【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旅游人类学发展述评【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旅游人类学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 旅游资源范畴;社会旅游资源;分类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7-0144-03

[作者简介] 毛卫东,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管理;

黄震方,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规划与旅游管理;

杨春宇,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生,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规划与管理 (江苏 南京 210046)

一、引言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1]。旅游资源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多元化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变化、发展。受传统的旅游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人们往往将工业产品的开发方式用于旅游产品,将旅游资源专门化、物化、景观化。其实,当代大量的社会事象(事物和现象)、社会活动都是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但因为其较为隐性、多变和缺乏预见而常常被忽视。而这部分资源恰恰是与人类社会和人的旅游需求同步发展的,是旅游资源中最具活力和开发潜力的部分。为此,有必要对其内涵、特征、范畴和内容进行进一步探讨。

自王立纲(1983)在我国最早使用了社会旅游资源概念以来,这一概念便被广泛使用于国内的相关研究。对社会旅游资源的认识主要围绕着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其内涵和特征的把握;二是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主要有从属、并列和两者交融为人文社会旅游资源[2]三种观点。

研究方法主要还是通过社会现象的枚举去解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和活动”这一相当宽泛的内涵。对于什么是社会旅游资源这个核心问题,缺乏明确的概念与范畴的界定。由此造成在学术研究上,相关的旅游资源类型和概念混用、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不清;在指导实践上,泛化了人文旅游资源,弱化甚至忽视了对大量社会旅游资源的及时挖掘和充分利用。

二、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1.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社会”、“旅游”、“旅游资源”以及与此相关的“人文”、“人文资源”在社会学和旅游学领域中都是范畴广、争议大的一组概念。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社会旅游资源进行了概念界定。

彭一万(1991)提出“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紧密联系的事物和活动”[3];王克起(1998)强调社会旅游资源是“特定区域的人群”[4];郑小琦(2000)认为“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社会创造的”[5]。丁季华(1999)认为“社会旅游资源还包括会议、商务和城市景观”[6];其他的还有,马晓冬等(2004)认为“社会旅游资源是以抽象人文吸引物为主体[7];王文才等(1994)认为“与社会旅游资源相比,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具有长效性、永续性价值的各种建筑物”[8],等等。

作者认为:(1)社会旅游资源的内涵“与人类社会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物和活动”过于宽泛,必须用明确的外延加以界定。(2)根据资源属性进行分类,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会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不能并列。(3)旅游资源的范畴是变化、发展的,用枚举法去定义难免“刻舟求剑”、“以偏概全”。(4)将“有旅游吸引力的人群”归入社会旅游资源,契合了“社会”的人类特征,但“人类”必须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5)用时间尺度去界定具有很大的创新,但“现代社会创造的”范围还是过大。且缺乏分类原因的说明,分类意义不够明显。

对于社会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应从其人文属性、功能体现和时间尺度三个方面深化分析:首先,从人文属性的视角。社会资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的状况和分布以及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设施等。人文资源就是人工的制品,包括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社会资源侧重于人和与人相关的事象及活动,人文资源侧重于人的创造物,他们都具有人文属性。但无论何种资源,只有能够成为旅游吸引物(或因子),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从概念上分析,社会资源的人类本身不能成为旅游资源,人类只有与一定的空间、事象和活动相结合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同时,与人相关的自然资源一旦被人类所作用也就具有了人文属性。所以,从旅游资源属性上分类,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会旅游资源应该从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其次,从时间尺度的视角。社会资源具有地域性、种群性和历史性。认识社会资源,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时间尺度。许多西方学者是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源的,1980年法国皮埃尔・布迪诺(P・Bourdieu)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现在的和潜在资源的集合体[9]。可见,历史的社会旅游资源已经可以归入人文旅游资源,把握社会旅游资源的时间尺度应该是当代的。最后,从功能体现的视角。社会旅游资源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主体功能是什么?”。社会旅游资源具有自身的主体社会功能,比如:现代工程、现代建筑、会展活动、赛事活动等,只是因其同时具有了体验性和景观性而在主体功能之外延伸出旅游功能;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主体功能就是满足人的旅游需求的旅游功能。

作者认为社会旅游资源与人的社会性、资源范畴的拓展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旅游资源类型。它是指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当代人类,及由当代人类所创造的、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它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当代人文旅游资源共同组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在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中的地位归纳如下(见下图):

2.社会旅游资源的特征。社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时间当代性将其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区分,主体功能的社会性将其与主体功能为旅游的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相区分(表1)。

在此基础上,社会旅游资源还表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1)状态的变动性。随着旅游需求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大量具有体验性和景观性的事物、现象和活动等社会旅游资源不断涌现。但其状态往往是变动的,存在挖掘、消亡和转化三种情况。比如:南京长江大桥,最初只是一个交通设施,但由于它的独特性、景观性等特征,使它具有了旅游吸引性并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交通功能之外延伸出旅游功能,成了社会旅游资源(这是挖掘);随着条件和人们旅游观的改变,原有的特性被覆盖、取代,它的旅游吸引性下降,逐渐退出了旅游资源范畴(这是消亡);假如,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的变化,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交通设施的主体功能退化或者不存在了,但它还具有特殊的旅游价值,可以服务于旅游业,这时就可以将其主体功能转化为旅游,成为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此外,还有一种转化可能,即由于它在特定时期的特殊作用和地位,可以转化成未来的遗存类人文旅游资源(这是转化)。

(2)表现的隐蔽性。一方面,社会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是在主体功能之外延伸出来的,表现为相对隐性、间接。许多当代的建筑、设施,往往在建成之后和使用过程中,其旅游价值才被认识。另一方面,许多属于社会旅游资源的人物、事件和活动都具有短暂性和时效性,需要有敏锐的眼光、周密的策划和巧妙的运作才能被挖掘利用。最后,社会旅游资源是外延不断扩展的概念,它与人的需求和人类社会同步发展,人类多样、多元的旅游需求和人类社会大量的复杂事象都具有一定的内在性、复杂性和发展性,表现较为隐蔽。

(3)范畴的广泛性。社会旅游资源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同步发展。主观上,旅游需求的发展要求我们扩大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客观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能提供越来越多的社会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既有具体的又有抽象的,既有静态的又有动态的,既有单一的又有综合的。此外,社会旅游资源还包括大量的旅游吸引因子。这些吸引因子既可以转化为独立吸引物,也可以整合成综合吸引物,它们极大地丰富了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同时,大量的社会旅游资源被用于满足旅游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旅游的人本化、个性化彰显,新的旅游需求、旅游方式不断涌现,旅游体验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强,旅游的影响已经并不断超越经济范畴而走向更深远的社会层面[10-11]。这一时期,旅游社会属性的基础地位和引领趋势明显上升,当代大量的科技、体育、文化等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设施不断地被开发出旅游功能,越来越多的社会旅游资源被用于满足旅游的社会功能[12]。

(4)载体的人类性。社会和人文既是现象也是过程。从现象的视角看,社会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总和。“是一种大型的、长存的、自足的自我持续的群体,它由相互作用的人们组成,而这些人分享和共通一定的价值与信念[13]。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文化是一个由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他人类能力与习惯组成的综合系统[14]。所以,可以这样理解,社会是这样的人类:他们共享着文化,创造着人文。社会旅游资源的载体既包括人类(个人或者人群),也包括人的活动和与其相关的要素(环境、设施等)。而当代人文旅游资源的载体主要是人类的各种创造。社会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当代的人类,与一定地域空间结合的人类,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活动都可以形成独特的旅游资源。

三、社会旅游资源的内容体系

基于以上对社会旅游资源概念和特征的认识,以郭来喜先生等(2000)对旅游资源分类为参考(将人文旅游资源分为历史遗产、现代人文、抽象人文和其他四类[15]),将其“现代人文”中旅游功能非主体性部分和“抽象人文”中现代部分抽取,并从以人为本和与当代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角度将其外延扩大,社会旅游资源可分为设施、事件、人物、活动、环境和其他六类(见表2)。

四、结语

旅游资源的属性分类问题是旅游学的基础问题,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社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时间的当代性、旅游功能的非主体性是界定其概念的关键,也是它与遗存的人文旅游资源、当代的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所在。廓清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征,可以进一步梳理旅游资源的分类依据和类别关系。同时,能够引导人们更多的从人本主义的视角、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旅游社会功能的视角以及社会和谐的视角去深刻认识社会旅游资源,丰富和拓展旅游资源观。重视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并推进社会资源旅游化,是促进旅游与社会、经济、文化共同繁荣和协调发展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2]郭为。景点景区规划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J].旅游学刊,2001,(4).

[3]彭一万。重视社会旅游资源是现代旅游的发展方向 [N].中国旅游报,1991-03-07.

[4]王克起。浅论社会旅游资源 [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1998,(4).

[5]郑小琦。为开发旅游资源觅良策 [J].望新闻周刊,2000,(29).

[6]丁季华。旅游资源学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7]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苏北为例 [J].人文地理,2001,(6).

[8]王文才。成都旅游资源的特征与分类 [J].四川地质学报,1994,(2).

[9]Eric and Social Capital[C]. Boston: Butter-worth Heinemann,2000,322

[10] R. W. Butler.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ourist development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4,2(2):100-111.

[11] Michael Romeril.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 ac-cord or discord[J]. Tourism Management,1989,3(10):204-208.

[12] Peter E. Murphy. Tourism as a community industry:An ecological mod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J]. Tourism Man-agement,1983,3(4):180-193.

[13]徐友渔。民间社会与文化问题[J].上海文学,1996,(10).

旅游人类学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民族旅游;道主;相关利益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62-08

一、引言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最早是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所的一些学者提出的,他们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1]。1984年Freeman给“利益相关者”下的定义为人们广泛接受:“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2]。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进行重新分配,强调管理的社会责任和伦理。由于对旅游发展中对社区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管理决策、公平分享旅游利益与公平分担旅游负面影响等问题的关注,使得国外旅游研究者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率先将利益相关者引入旅游研究领域[3]。1999年“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出现在世界旅游组织制定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表明这一词汇在旅游官方文献中已得到认可[4]。

国内旅游最早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是在2000年由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持的《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之后,保继刚等[5]对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和历程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角度作了审视和划分;张伟、吴必虎[6]尝试使用利益主体理论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查分析框架体系。张祖群等[7]以荆州古城为例,从旅游人类学的角度研究了旅游目的地系统中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冯淑华[8]以江西三百山旅游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将旅游开发实践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置于流域体系的框架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措施。黄昆[9]讨论了景区利益相关者的含义,提出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为基础的6S景区环境管理模式。高静[10]对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 宋瑞[11]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我国生态旅游发展。

民族村寨旅游是社区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在开发过程中更注重当地社区的参与,并且强调大部分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一般地,旅游业的相关利益者包括政府、本地商户、游客、员工、本地居民、竞争者、积极团体和旅游规划师等。而东道主社会各利益相关者应该是当地居民、旅游开发商、政府。然而,在旅游开发中由于开发商和政府的介入,当地居民的利益往往被忽视,造成社区居民对政府、旅游开发商的抵制情绪,严重阻碍社区旅游持续发展。桂林龙脊平安寨是世界闻名的旅游村寨,2007年接待近30万人次的旅游者,其中入境旅游者6万人次,但是矛盾错综复杂。因此,本文结合民族村寨旅游相关利益者理论和旅游人类学理论,尝试对东道主利益相关者参与式管理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以促进民族旅游社区的和谐发展。

二、平安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平安寨社区概况

本文研究的区域平安寨,位于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龙脊风景名胜区内,是龙脊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也一个典型的壮族山村社区。全寨共有180户797人,98%为壮族,壮语为其母语,为北壮方言“布也”土语。民族间交际,则使用汉语西南方言。平安寨壮族均为廖姓,据《廖姓族谱》载,廖姓原籍山东泰安,后南迁,经广西河池、全州等县,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迁入现境。平安寨有耕地901亩,水田580亩,属于景区梯田350亩。平安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最低海拔300米,最高海拔800米。景区内梯田如链如带,如龙似虎,从山脚一直盘绕到山顶,小山如螺,大山如塔,春若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艺术家誉为,“神妙韵律,优美线条”,集壮丽和秀美于一身,堪称天下一绝。著名景观有的七星伴月、九龙五虎。1988年9月14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为第一批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并被国际知名的旅游指南手册《Lonely Planet》所收录,为国际游客所青睐。

(二)平安旅游发展现状

平安梯田旅游开发始于1993年,龙胜旅游总公司当年出资5万元修建黄洛到平安的石板路。自此至2007年平安旅游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8~1992年。此阶段无接待设施,偶尔有摄影家、画家来平安寨采风,主要是村干部接待,游客很少。

第二阶段是1993~1997年。平安寨共有家庭旅馆4家,最早的为1993年开业的丽晴旅社和美景来旅社。这一阶段,虽然龙胜旅游总公司开始对平安梯田进行开发,但是由于交通问题,其经营重点是在金竹寨,平安梯田景区接待设施简陋,旅游服务项目单一,处于村民自行开发阶段。从1995~1997年,平安寨对进入景区的游客每人收取门票3元,门票收入按人口分配到户。

第三阶段是1998~2000年。以1999年龙脊景区建设开发总公司成立为标志。这一阶段,由于龙脊梯田风景区获得了国家“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旅游国债资金,两期共1300万元。扩建了321国道至二龙桥的公路,新修建了二龙桥至平安寨的景区公路和平安停车场,并在平安修建售票处,由龙脊景区建设开发总公司向游客收取门票20元/人,其中门票的20%返还给金竹、平安两寨。据统计,这一阶段共有家庭旅馆22家,床位334个。

第四阶段是2001~2006年。2001年4月1日,龙胜县旅游总公司与桂林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双方以4:6的比例共同出资2500万元,组建桂林龙脊温泉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之后双方股东以6:4比例出资800万购回龙脊景区的经营权,龙脊梯田景区进入旅游发展的新阶段。从2001年起,龙脊梯田景区的收票处改至平安寨停车场,2003年门票价格提至30元/人。这一阶段,平安寨的家庭旅馆仍以高速增长,共有65家挂牌的家庭旅馆,床位数在1500左右。

第五阶段是2007年至今。以2007年桂林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为标志。由于龙脊旅游管理的难度加大,2006年2月28日温泉、龙脊分开经营。经充分酝酿,2007年9月30日龙胜旅游总公司回购422万元,占51%股份,控股新成立的桂林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这一阶段平安寨的家庭旅馆仍以高速增长,到2007年低共有97家,2515个床位。2008年4月我们在平安调查,还有6家在修建。

三、东道主关系分析及其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构建

(一)东道主利益相关者关系分析

自从旅游开发以来,平安寨受到了游客带来的外界文化影响,村民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旅游开发前那种纯朴的意识,村民以前是为生存而种田,现在是为旅游而种田。随着梯田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旅游经济效益的日益明显,景区内各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矛盾也日益突显出来。特别是景区内利益分配、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问题未得到较好解决,景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又由于家庭宾馆的无序增加和管理的失效,景区内环境卫生状况呈现开发以来的最差状况;景区内旅游经营的管理的无序状态使旅游竞争行为不当,引发了社区居民与外来投资者之间、社区居民之间、社区居民与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见图1)。

1. 居民与投资商的矛盾

1993龙胜旅游总公司开始对平安梯田的开发,1995-1998年,平安寨对进入景区的游客每人收门票3元,门票收入按人口分配到户。1999年3月县旅游局与平安村签订协议,平安村的旅游门票经营权交给新成立的龙脊景区建设开发总公司。这一阶段景区管理机构主要是旅游局,龙脊景区建设开发总公司作为政府直属企业负责景区经营,龙脊景区建设开发总公司向游客收取门票20元/人,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1999年付平安进寨费2万元,2000年万元,2001年3万元。

2001年4月龙脊梯田景区的售票处改至平安寨停车场,由桂林龙脊温泉旅游有限公司收取门票,2002-2004年,连续3年每年15万元进寨费。三年进寨费平均仅占门票总收入的%,与景区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实际收益相差其远,平安寨居民对此十分不满。在调查当中,我们了解到这两个群体之间是由于利益分配而引发的一系列冲突事件。2002年“五・一”黄金周,当地居民赶走在景区收取门票的值班人员,自行卖票。最为严重的是2004年“五・一”黄金周事件和2005年3月的“免游牌事件”。

(1)2004年“五・一”黄金周事件

2004年“五・一”黄金周,当地居民赶走在景区收取门票的值班人员,不准卖门票,不准旅游进入景区。经调查,平安村民对公司的意见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到平安经营已有3年多了,利用平安的梯田景观从事旅游经营所得收入也不少,但是针对平安村民提出的要求公司出资修建村内的基础设施如村内照明路灯,灌溉田用水利设施等问题,一直不予受理,公司留给平安村民的印象是只来平安收获而不帮助平安发展;二是几年来公司的主要领导从来未到平安村与村干、村民代表见面、交流,共同商讨平安村旅游发展及管理方面的问题,给平安村民一种公司领导高高在上,平定村民只有完全围着公司的指挥棒转的感觉,平安村的村干、村民很有看法;三是在平安的一号、二号景点周围被征用土地的村民认为公司没有完全兑现原来承诺的给他们提供一些经营场所的问题,平安停车场下方梯田农耕用水因公司经营而受影响的问题,二号景点公司公厕排污的问题等公司一直没有和平安有关村民协商解决好,平安村民对此意见很大;四是“五・一”节前公司没有与平安村民代表和村干进行必要的沟通,在5月1日就将门票提价到50元/人,并且还执行到公司所属餐厅就餐的团队,门票按30元/人收取,不到公司餐厅就餐而进寨就餐的团队门票按50元/人收取的规定,平安的群众意见纷纷。

(2)2005年3月的“免游牌事件”

2005年3月进寨合同到期没有续签,引起了村民极度不满,导致矛盾再次发生。2005年3月1日起到3月13日,景区不再允许游客进入。景区对外解释关闭的原因是“道路塌方”,其实是另有他情。龙脊梯田位于龙胜县和平乡,二龙桥是进入景区的必经之路。在二龙桥头,竖着一块龙胜交通局的告示牌,上面写着“二龙桥至平安公路,因部分路段路基开裂,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可是景区售票处贴有一张通告,上面写“本村与旅游公司原签合同到2005年1月1日止,因公司尚未与本村续签相关协议,暂停接待。凡已购买门票的请到售票处退票,敬请原谅。”落款是“平安村全体村民”,日期是“2005年3月”。据村民反映,因为他们与旅游公司合同问题没有谈好,所以在全体村民一致坚持下,决定于3月1日开始,对此景点进行封锁,直到双方重新达成协议。村民代表廖支书说,意见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益分配不公,去年平安景区的游客总量是14万人次以上,与他们签定协议的桂林龙脊温泉股份有限公司所收取的门票是50元/人,可分给村民的只有15万,全村共有170多户近800人,分到村民手上的每年每人不到200元。二是村民认为旅游公司对景观的维护不够,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过少,严重危害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由于管理不当,水源既要灌溉水田,又要旅游消耗,导致人饮、灌溉都有困难。后经双方协议,旅游公司给平安村35万元/年进寨费,村民才同意对景区重新开放,协议签到2005年6月30日为止。这样一来,居民对旅游公司不满,而旅游公司又抱怨居民素质低下,双方互不相让,成为最为尖锐的矛盾。

2005年3月我们采用了访谈和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在平安村发放问卷51份,实际收回问卷51份,有效问卷50份,%居民认为与开发商合作关系非常差,%的居民认为合作关系一般,可以看出,当时居民对开发商不是特别满意,只有26%的居民认为合作关系非常好,说明二者之间还需要进一步的沟通与交流,改善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景区健康发展。

(3)利益分配矛盾的暂时缓解

龙脊景区的主要矛盾是公司经营与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而利益矛盾最突出又反映在门票收入分配上。从1999年开始,开发平安梯田景观的旅游公司从门票收入按一定比例分给平安寨,前期名“进寨费”,后改为“梯田维护费”。在开发初期,群众对门票分配要求不高,随着游客的增多,门票收入的增加,村寨要求门票分成的面越来越宽,群众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到2006年8月止,所有景区协议全部到期(大寨)和超期(平安、龙脊、金竹、黄洛、金江村八个组),小寨、中禄两村也提出门票利益分配要求。经多次协商,公司与平安村梯田维护费达成协议。自2007年起1月1日起至2011年12日31日止,每年度按游客进入平安村门票收入的7%作为梯田维护费支付给平安村。2007年平安村分得梯田维护费73万元。旅游分配矛盾得到暂时缓解。但是作为梯田景区真正的主人,村民只得门票收入的7%是有失公允的,村民的应得利益在现行的分配制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见表1)。

2. 居民与政府的矛盾

1993年以来起龙脊风景名胜区一直由旅游局管理。2002年4月成立了龙脊景区管理处,隶属县旅游局领导,主要管理景区的规划和旅游秩序。2004年8月撤销龙脊景区管理处成立龙脊景区管理办公室,隶属县建设局领导,主要依据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景区进行管理。两个机构成立以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级别不高(股级),赋予的职权有限,难以有效行使对整个景区的管理职能,景区的建设秩序、旅游秩序无法走向规范。2007年8月成立龙脊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正科级建制,隶属于县人民政府管理。目前全局有9位工作人员,但是,由于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管理工作无法开展。

居民对政府权威的矛盾态度是阻碍旅游进一步健康发展的直接原因之一,我们在访谈时向居民谈论他们对政府的态度,绝大部分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大的支持。从2005年3月的调查数据看,8%居民对政府非常不满意,56%的居民认为政府对他们村寨支持一般,36%的居民对政府较为满意。居民认为1999年3月平安村的旅游门票经营权交给新成立的龙脊景区建设开发总公司经营,县旅游局与平安村是签订了协议。2001年4月1日新组建桂林龙脊温泉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800万购回龙脊景区的经营权,是在平安村民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也没有任何协议。

2004年“五・一”黄金周事件,平安村民对政府的意见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景区景点详规迟迟未出台,平安村民因发展而需新建房屋及旅游经营设施无法可依,向政府提出的建房申请上报多日,政府至今尚未批准;二是平安村为了平衡一号和二号景点所涉及区域群众收入相差悬殊的问题,强烈要求开挖平安风雨桥头至龙脊宾馆的景区内道路,政府迟迟不批准,平安村民意见大。2005年3月25日,平安村那些在前段时间的“免游牌”事件中起带头作用的村民被县公安局带走。一时间,平安村又闹得沸沸扬扬。对此,村民反映非常强烈。据悉,政府在出面“调解”平安村“免游牌”事件的同时,也派去了大量的警力。同时也激化了居民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3. 村寨与村寨的矛盾

村寨与村寨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平安村与黄洛瑶寨两个寨子之间。黄洛瑶寨、中禄瑶寨的居民经常到平安村停车场处尾随游客兜售旅游纪念品,或是到平安梯田一号景点梳头唱歌,平安寨居民认为他们抢了自己的生意,对瑶寨的居民很反感,曾经不准他们进寨;虽然多次劝说,黄洛寨居民不听,反而针锋相对,不准平安村的居民下山,甚至在上山路上设障碍不准旅游车辆通行,由此引起了两寨之间的冲突。后经协商,黄洛瑶的居民只能在本村兜售旅游纪念品,不能到平安村的地盘做生意,这样矛盾才得以缓解。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黄洛、中禄瑶寨的居民看着平安村的旅游红火,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矛盾再次激化的因素依然存在。

在问卷调查同周边村寨如黄洛红瑶村寨合作关系上,%的居民认为没有合作,%的认为合作关系一般。在是否同意别的村寨居民到贵村来出售商品的态度调查方面,反对的为%,同意的是%,而无所谓的有%。答无所谓的和同意的人,多是对旅游的参与程度较浅或是未参与旅游,未经历与外来村民的竞争,再加上一些村寨间的亲缘关系,因而表现出无所谓和同意的态度。

4. 村寨内居民之间的矛盾

村寨内居民与居民矛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社区旅游经营的社区居民与未从事旅游经营的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一是从事旅游经营的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旅游开发后,村民的商品意识增强;由于游客以及外来投资者的介入,原本简单的邻里关系开始变得复杂,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开始更多的存有戒备心理。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村民来往与个人经济利益有了更多的联系,有一些人联合起来经营旅游,关系更加密切;二是村民之间为了争夺客源发生口角,影响了邻里关系。有的居民在旅游刚开发时没有参与进来,得不到旅游公司的分红,对得到利益的其他村民心存不满,而梯田是所有村民的公共资源。参与者已经对这一公共资源的使用获得了利益,而旅游所造成的垃圾、践踏田地、灌溉水源等外部成本则强加于未参与者。这是一种缺乏公平性的经营行为,理应通过一些措施来保障未参与者的应有利益,保证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家庭旅馆业主之间由于竞争时而也引起一些矛盾,既增加行业的风险,也隐伏社区的居民关系潜在隐患。这种潜在的隐患将使得群体之间矛盾加深,对景区各方面也造成了不良影响,旅游业的整体形象遭到破坏,社区建设发展也会陷入危机。

5. 家庭旅馆承包者与寨内家庭旅馆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由于村寨内居民的农家旅馆大多是贷款修建,加上无经营经验,一些农家旅馆对外实行承包。一些是农户出地基,外来投资者出资金修建,由投资者经营。外来投资者由资金、有经营经验,掌握有游客的信息,他们经营的农家旅馆客人多,收益好。与寨内家庭旅馆经营者争夺游客。

从以上分析得知,东道主之间存在多方矛盾:平安寨社区居民与外来投资者的矛盾,在于利益的分配上,是核心的主要矛盾;社区居民与政府管理部门的矛盾,其核心在于对景区竞争监管失效,致使居民对管理部门的普遍不信任;平安寨社区与其他相邻旅游社区的矛盾,主要在于其他社区能否在平安寨旅游发展中直接获益;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的矛盾,问题在于对游客的争夺上。上述矛盾的核心在于利益分配问题,而利益分配问题的焦点在于村寨社区居民的利益分配问题上。

(二)东道主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构建

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主客关系主要是东道主与游客的关系,东道主有狭义和广义的之分,狭义的东道主既是当地居民,广义的东道主包括当地居民、当地投资者、当地政府。这里,我们采用广义的概念。我们知道,民族村寨旅游实质上是以民族村寨社区内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地上物、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因此,社区及其居民凭借地方农耕文化知识和技能专用性资产,且作为社区核心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主体,理所当然的应参与社区旅游的发展决策和收益分配,获得适当的社区生态旅游经济体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发展中社区及其居民是最关键的利益主体,是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发展能否实现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而非政府政令下的被支配者或旅游发展的边缘化群体。

构建旅东道主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是民族村寨实施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基础性工作。1996年Jane Robson和Ian Robson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原理,提出了旅游经营商所涉及的12类利益相关者[12]。1999年索特(Sautter)和莱森(1eisen)两人在前人的利益主体谱系图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幅旅游业利益主体图[11]。针对Jane Robson和Ian Robson,Sautter和1eisen所设计的旅游业利益主体图,笔者一方面结合平安寨旅游社区的实际情况,另一方吸收夏赞才设定的利益性质、关系程度和影响力三个基本的定性因素[13],构建了如下旅东道主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

1. 核心层利益相关者的村寨居民与投资商

民族村寨社区利益主体是村寨居民。村寨居民有四种身份,即地方主人、旅游资源、人力资源和旅游产品。第一,村寨居民是梯田旅游景观的拥有者,是旅游社区的主人,是社区旅游发展的最终受益人,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参与管理和参与利益分配;第二,村寨居民是壮族文化的载体,是一种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第三,村寨居民是社区旅游就业中的主力军,是旅游发展中主要的人力资源;第四,村寨居民是壮族文化旅游产品系统中“活的”部分,影响着村寨旅游社区的产品形象。

平安梯田景区投资商―桂林龙脊旅游有限公司是经政府授权开发平梯田旅游的法人单位,主要为游客提供旅游所需的食、住、行、游、购、娱各大门类的旅游产品,其投资行为是以景区经营的盈利为目的。

2. 战略层利益相关者

龙脊风景名胜区的政府管理部门包括旅游局、龙脊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平乡政府,对景区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协调各方关系,监督管理旅游市场秩序,不参与经营,不参与利益分配,承担交通设施、旅游信息系统设施和安全设施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目前,由于政府部门管理不力,工作效率较低,社区居民对其行为产生不信任感,滞后于旅游发展的需要。

其他战略层利益相关者包括邻村寨居民和家庭旅馆承包者,他们与平安寨居民争夺游客,争夺市场,构成了与平安寨居民的竞争关系。

四、东道主相关利益者管理机制――股份合作制参与式管理

利益相关者管理是近10多年来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管理方式最基本的不同在于,从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出发和利益相关者的长远利益出发,系统地考虑到利益相关者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并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强化其道德内涵。

目前,政府和桂林龙脊旅游有限公司对平安景区乃至整个龙脊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像管理公司员工一样管理民族村寨居民与其他相关利益者,收效甚微,整个景区基本上处于一个失控状态。对于公众参与性强的社区旅游项目,实施参与式管理是一种最理想的模式,其实现的途经就是实行股份合作制,即股份合作制参与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不同于原来传统的垄断管理方式,是在外来旅游开发商进行一定资金启动下,根据原有的管理经验,采取超越原有管理方法,设计和构造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型管理方法。它侧重于人的参与管理,目的是让所有旅游资源的使用者参与管理,核心内容是“村寨居民参与管理”,这种管理是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出现的一次重大变革。

这种模式具体的实施步骤为:①首先要对旅游资源进行产权界定和价值评估,将旅游资源产权界定为国家产权、集体产权、村民小组产权、村寨居民个人产权4种产权主体,成立股份合作公司,把梯田景观和文化旅游资源转化成股本,收益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②企业通过公积金的积累扩大再生产,并保护与恢复梯田生态,承担相应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工作。通过公益金的形式投入到村寨的公益事业(如导游培训、村寨旅游管理),以及维持社区居民参与机制的运行等;③通过股金分红支付股东的股利分配。

通过股份合作制参与式管理模式的实施,国家、集体和个人可在村寨旅游开发中按照自己的股份获得相应的收益,实现社区参与的深层次转变。通过这种模式可以解决景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及景区各利益相关群体的需求实现的问题,才能造就和谐的民族旅游新村。

五、结论

民族村寨社区旅游发展目前正面临着许多问题,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对各类不同的村寨来说都是十分迫切的。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东道主利益相关者矛盾的核心在于利益分配问题,而核心层利益相关者是村寨居民与投资商。村寨居民既是地方主人,又是壮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投资商不能进行掠夺式的霸权开发,必须让路与民,最佳的途经就是实行东道主利益相关者股份合作制参与管理模式,这是实现民族村寨和谐发展的途径之一,也是笔者试图解决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的一个设想,还有很多问题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杨修发,许 刚。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治理机制[J].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5):38~40.

[2] Freeman, management: A stakeholder approach[M]. Boston: Pitman. 1984.

[3 周 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2004(6):53~59.

[4] 张广瑞译。 WTO. 全球旅游伦理规范[J]. 旅游学刊,2000 (3): 71-74.

[5] 保继刚,徐红罡,李丽梅。从桂林旅游规划看中国旅游规划的发展[A]. 保继刚,钟新民,刘德龄,发展中国家旅游规划与管理[C].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21-34.

[6] 张 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 旅游学刊,2002 (4):63-68.

[7] 张祖群,方巧,杨新军。基于文化景观的利益主体互动―――荆州的旅游人类学实证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5(1):74-78.

[8] 冯淑华。三百山旅游发展中流域利益主体关系的探讨[J]. 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 25(5): 47-50.

[9] 黄 昆。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景区环境管理模式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3 (9):81-82.

[10] 高 静。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利益相关者分析[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6):87~90.

[11] 宋 瑞。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视角分析[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5):74~80.

旅游人类学范文【第三篇】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到异地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里,以观察、感受、参与、体验异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旅游活动。也有学者认为,“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 开发的旅游产品”。通常情况下,民俗旅游可以是纯粹的动态或静态的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也可以是以民俗文化为重点观赏和体验对象的旅游。人类学视角下的民俗旅游文化,必须要通过本地旅游的本真性描述进行展演。

真实性在民俗旅游中具体可以分为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民俗旅游产品的本真性。民俗文化追求的是文化传统的保存和文化环境的本体真实,是旅游客体(具体的旅游资源)纯粹的真实。民俗旅游产品追求的是游客在旅游产品中获得的真实感受, 是旅游主体(通常情况下指旅游观光客)感受的真实。旅游主体感受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作为旅游产品的文化因素拥有不同的真实度, 只要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两者的保护都留下相对独立的空间,就有可能在发展民俗旅游的同时对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大限度地进行保护。例如锦里每年最隆重的“游喜神方”活动是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从宋代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在成都的武侯祠附近举行隆重的“接喜神”活动,而且至今仍然保留这样的习俗。以其民俗文化本身解释,“喜神方”活动沿袭至今,活动的内容、方式、参与者等都基本保持原型;从旅游主体,即旅游观光客的眼中看到的表演实际上也是最真实的表演。如民俗文化中的一些要素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再具有实用价值后, 有些就会逐步消失, 有些则会作为一种残留的文化因子以礼仪、装饰、信仰等文化要素保留下来,继续延续下去。旅游业充分赋予了这些文化因素新的社会功能, 确保了它们的稳定延续。由此可见,旅游业在维护民俗文化传统中有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正如锦里的“游喜神方”活动,如果没有开发成旅游产品,它的消亡可能会加速,但正是有了旅游,使得人们关注这种民俗事项,而且也给予了相应的保护。

二、民俗旅游中的“舞台真实”构建

锦里在进行旅游业的操作过程中,既要对游客观光客的旅游需求的迎合,又有对民族地区文化的认知和再造,可通过 “前台—帷幕—后台”功能分区来实现。

前台是为民俗旅游设计的专门旅游区,是目的地社区居民展示的空间。旅游观光客通过分享异域民俗文化的快餐,在短暂的时间内可以对东道主文化基本了解和体验。社区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主人,是民俗旅游中真实性的创造者和表演者,强调居民的参与,能为舞台表演的真实性创造条件,为游客体验当地居民的真实生活搭建平台。笔者在锦里田野调查期间,对锦里6位民间艺人进行随机访谈,发现有5位艺人对其所展示的民俗技艺非常的认同,而且热衷于将该技艺发扬光大和传承下去,但是极少数的1民间艺人只是出于商业的目的进行表演,认为文化的展示和传承没有意义。所以,社区居民作为 “前台”的展示者要加强自信、 参与意识,树立该社区的认同感,而且要加强对所掌握的民俗技艺的文化自觉,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保护者和管理者,积极参与到旅游开发中。

为使目的地社区文化形态能保留其原真性,需设置一道屏障,即帷幕,它是前台与后台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在这个过渡区里,文化的商业化逐渐减弱,文化的真实性逐渐增强。从旅游规划的角度分析,在 “帷幕” 这块领域要实行有控制性的开发,旅游者进入 “帷幕区” 不以损害目的地的生态容量、经济容量以及社区居民的心理容量为前提,使其文化形态和社区生活基本保持原貌。成都及周边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一直没有一个集中展示的平台致使这些艺术散落民间以至于失传,锦里古街的建设不仅保护了民间艺术而且形成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可以让游客滞留1、 2天细细玩味的人文景点,带动旅游业及周边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大大推动了成都经济的发展。“锦里”的建设正好印证这一点,其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而这道“帷幕”的实际功能可概括如下:再现成都风貌,传承老成都文化;打造成都文化旅游品牌,带动旅游经济发展。

后台是供游客审视民族文化的场域,即游客融入社区中,充分体验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在对后台的管理中,要重视研究者的指导作用,把握旅游产品能否体现真实性因素的具体舞台处理限度,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发展的研究工作,为旅游开发方式提供建议。旅游开发商和决策者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旅游路线设计、项目设计要体现民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并保留其核心和灵魂要素。行政单位的有效管理是保护后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制定民俗旅游政策,建立指导监督机构,控制民俗旅游开发规模,对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和传承,确保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锦里在“后台”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就做的相对比较成功,比如,旅游观光客在锦里民俗街不会看到重复的民俗旅游产品,像皮影、糖人、面人艺术,在锦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方式,而且这些手艺的表演者,大多数都是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这些方面,锦里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也是有别于周边其他民俗旅游景区的竞争优势之一。

三、民俗旅游中文化的“舞台真实”展演

1、“舞台真实” 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MacCannell 认为东道地出于自我防卫或商业目的制造了一个“旅游空间”,它是旅游业舞台化的表现。在民俗旅游舞台真实现象中,“舞台”指旅游向游客呈现的一幕幕场景,并非狭义的舞台表演。而“真实” 的理解取决于游客在民族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因为不同的游客对真实的理解不同。民俗旅游“舞台真实”具体表现在:1、再现历史的表演。如锦里的诸葛连弩就是一种仿真游戏表演,还有现代人按照史料的记载发明的三国交通工具“木牛流马”在现有的条件下,再现已消失的三国历史文化。2、商品化的再造真实。如锦里戏台表演的川剧“变脸”,虽然以商业为目的,但能很好的将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很好的展示,这就是迎合商业化而形成的舞台真实。

2、民俗文化在“舞台真实”理论中的良性分析

民俗文化被加工搬上舞台,并非简单的商品化,而是被更好的艺术化(除非这种操作被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手段)。民俗文化本身就是艺术化了的生活,舞台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舞台艺术是民俗文化的精华部分,因为是表演,就必须展现最精彩、最富表现力的部分,这也是民俗文化主体凸显其自豪感的表现。比如锦里的丝绸商铺,除了摆设有商品柜台以外,还有大型的织锦机器和工人的织锦表演,而且恰恰这些人也是手艺的传承者。旅游观光客不仅仅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还可以更直观的感受丝绸的加工过程,体验本土文化。搬上舞台的艺术不可能跟实际一模一样,因为它经过了人的创造,具有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处理使文化更富内涵。但并不能由此就说它是不真实的 ,这不是一回事。

四、结语

在进行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过程中,我们清醒的应该认识到,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是相对稳定的,但是民俗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所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这种继承和发展的作用下得到不断的延续。锦里民俗休闲街的开发模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得出锦里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而是多方面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我们从锦里的实例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旅游区的整体内容。突出体现古街的文化内涵,锦里古街的定位是民俗文化休闲街,所以在街里随处可见川西民俗,以及休闲的现代都市民俗。从门口的锦官、衙役开始一直往里,如有隔世之感。尽量将生产生活等直接植入到旅游活动中,在锦里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几乎都着民俗服饰,针对其工作性质的不同有所差异,但都是唐宋时期的是市井服饰,这不但便于规范管理而且增加了新的内容。民俗文化的开发还要做到“民俗不俗”,在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锦里始终保持唯一性,即在锦里的每种民俗只允许出现一次。这样就避免了在商业利益面前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民俗文化的质量影响民俗艺术在锦里的发展与传承。最后,民俗文化实质是人的文化,所有的文化都离不开相应的传承人,所以在民俗文化的展示过程中还要重视民间艺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梁福兴。民俗旅游学概论[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p18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 .旅游学刊,1997 , (2) .

[3]杨振之。前台—帷幕—后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新模式探索[J] .民族研究,2006 (2) :39.

[4] MACCANNELL D. 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 he Leis2ure Class[M] . London :Macmillan ,1976

[5]刘云。论民族文化旅游中的舞台真实[J] .民族论坛,2007(8) :20 - 22.

[6] 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7] 钟敬文。民俗文化学[M].中华书局,1996

旅游人类学范文【第四篇】

智慧旅游由数字地球、智慧地球的概念延伸而来。2008年底IBM提出“智慧地球”战略规划,智慧旅游是智慧地球在旅游行业的拓展。旅游业与物联网、互联网及空间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融合发展,旅游业历经旅游信息化、旅游数字化、旅游智能化到旅游智慧化的发展过程。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在全国开创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2011年我国正式提出“智慧旅游”的构想,国家旅游局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通过信息化引发旅游发展战略、运营方式和产业格局全面变革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国家旅游局同年提出我国将争取用10 年左右时间,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2012年,建立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2014年确定旅游宣传主题“美丽中国之旅?智慧旅游年”;为保障智慧旅游发展,国家旅游局在2015年1月份《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明确提出强化队伍建设,建立智慧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智慧旅游专业培训和智慧旅游交流活动,为我国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劲旅智库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市场交易规模约达亿元,较2014年3670亿元同比增长%。在线旅游市场和智慧旅游发展为智慧旅游人才建设提供了机遇。探索基于智慧旅游视角的旅游管理OPEC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研究重点。

二、智慧旅游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研究,Pauline J. Sheldon(1997)在其《旅游信息技术》一书,全面介绍了促进旅游行业发展的各种信息技术。 Hannes Werthner等(1999)在《信息技术与旅游业:一种挑战性的关系》一书中指出信息技术对传统旅游业的产生的挑战和影响。Hung J C(2011)在云计算环境下提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的智慧旅游框架,并提出了应用云计算为游客的终端设备提供旅游咨询服务。Giacomo Del Chiappa等(2016)分析了智慧景区中信息和知识的传递、共享和转化过程。Xia Wang等(2016)运用FCEM-AHP和IPA方法从旅游者角度测量了智慧旅游吸引力。国外对旅游智能系统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包括旅游目的地智能推荐、基于社会视角的智能旅游系统运用。

智慧旅游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本文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输入“智慧旅游”作为主题进行检索,梳理相关文献,国内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包括智慧旅游概念、内涵及理论体系的讨论(张凌云等,2012;姚国章,2012),智慧旅游系统和模式构建研究 (姚国章,2012;高天明,2012)、区域智慧旅游的发展研究 (王清荣等,2014)涉旅企业和旅游服务的“智慧化”研究 (张凌云,2012)、智慧旅游评价和市场影响分析 (韩玲华等,2014) 、智慧旅游人才培养研究(高燕等,2015)等相关方面。

三、智慧旅游视角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国家旅游局《2014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招收旅游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565所,高职高专1068所,中等职业学校933所;其中,旅游相关专业研究生共招生1736人;本科教育共招生万人;高职高专共招生万人;中职招生万人。我国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已经初步形成了阶梯式培养结构。纵观2015年旅游业发展,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出境旅游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根据国家信息中心旅游规划研究中心测算,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随着旅游发展进入“高速时代”,旅游类人才需求紧缺,世界旅游理事会调查显示,如果政府和相关企业不采取行动,旅游行业中将有1400万份工作面临风险。

目前,很多旅游管理类院校逐步启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高等教育专业综合改革工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伴随智慧旅游时代到来,智慧旅游人才培养仍显滞后。如何创新智慧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又掌握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智慧旅游人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目前旅游管理基础课程中,仍采用理论讲授为主,实操实训较少,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智慧旅游相关课程未能引入,酒店管理软件、旅行社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和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等在一些高等院校还未引进或充分利用。另外,智慧旅游实践教学环节需加强,需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加大智慧旅游实验室建设,实践实训需加强与智慧型企业、智慧景区的对接,“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智慧旅游实操技能,切实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智慧旅游对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新要求

经济的发展从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迈向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业更注重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核心,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闲、情、奇等旅游要素之中,智慧景区、智慧旅游企业、智慧旅游城市应运而生,智慧旅游成为发展趋势,旅游服务、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更加智能化,智慧旅游需要智慧型旅游人才支撑,智慧旅游人才不仅要全面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旅游信息化技能,如图1。旅游管理类高等院校是培养智慧旅游人才重要基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智慧旅游发展要求。

(一)跨学科知识培养

一方面,旅游因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具有跨学科研究特征,旅游管理类人才不仅要掌握旅游相关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交叉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养生旅游、情感旅游、研学旅游、探奇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互联网旅游等“旅游+”衍生的旅游新业态需要旅游管理类人才掌握跨学科知识;智慧旅游使信息技术融入到旅游各要素之中,影响着游客旅游体验,旅游管理类人才除了要具备扎实旅游相关理论,还要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养

智慧旅游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体验、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智慧旅游的发展需加强旅游管理类人才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智慧旅游人才应具备以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BBS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化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运用能力,借助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和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核心,主动感知、甄选旅游相关信息,为游客提供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提高旅游体验质量和满意度。智慧旅游人才还需要能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树立“时刻营销”和“智慧营销”理念,通过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开展高效智慧营销,提高客源市场规模。

(三)智慧旅游素质和智慧服务能力培养

智慧旅游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人才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具备智慧旅游服务素质,培养能够适应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旅游网站等智慧旅游行业及其他相关智慧旅游企业管理与服务的高技能智慧人才。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散客化趋势日益凸显,旅游者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在40亿人次国内游的人群中,自由行人群高达32亿人次;亿人次出境游客中,有2/3的游客选择自由行,自由行都是游客最爱的旅行方式。这要求智慧旅游管理类人才在利用公共资源信息和旅游数据库进行“线上”、“ 线下”服务时应树立智慧旅游服务理念,提高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

(四)智慧旅游管理能力培养

智慧旅游要求旅游管理类人才提高智慧旅游管理能力,能够适应智慧旅游行业及相关智慧旅游企业数字化、智慧化管理模式,掌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旅游相关行业信息技术,如酒店在线预定管理、旅行社管理软件、景区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交通流量监控等,能够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获取旅游信息数据,完善智慧旅游管理体系、监管系统、旅游投诉管理系统,综合协调分析旅游信息,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进行有效管理。

五、智慧旅游OPEC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本文创新性构建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智慧旅游目标导向培养、智慧旅游人才专业性培养、智慧旅游人才创新性培养、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智慧师资队伍建设、智慧旅游教学方法培养智慧旅游类人才。O――(Objective cultivation)目标导向培养。改革教学与市场脱节现状,以智慧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P――(Professional cultivation)人才专业性培养。培养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旅游专业知识的专业型人才。E――(Entrepreneu

rship and Innovation)创业和创新性培养。注重智慧旅背景下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C――(Social Communication)社会沟通能力培养。旅游管理类专业实践实训加强智慧旅游行业及其他相关智慧旅游企业对接,“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要注重引入智慧旅游教学方法提高智慧旅游教学效果。高校应加强智慧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双师结构”,为智慧旅游人才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六、智慧旅游OPEC人才培养提升路径

本文基于智慧旅游OPEC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提升路径,包括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实训、教学方法需要适应智慧旅游发展。

(一)智慧旅游目标导向培养

以智慧旅游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与市场供应错位现状,树立智慧旅游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结合智慧旅游发展趋势、智慧旅游行业及智慧旅游企业对旅游管理类人才新要求,校企对接,提升学生基础理论素质、实训实践操作技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化学生对旅游智能导览系统、旅游在线预定与营销、智慧旅游办公系统等智慧旅游信息技术的掌握,培养能够快速适应智慧旅游发展需求的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又掌握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智慧旅游人才专业性培养

智慧旅游人才专业性培养需要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即优化高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拓展技能课、学科选修课程等模块,一方面,增设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掌握;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课中不断融入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内容,如景区管理课程融入智慧景区管理内容,旅游市场营销引入数字化新媒体营销内容,旅游规划与开发增加智慧景区打造、智慧旅游交通规划、智慧开发管理等智慧旅游建设内容;另外,拓宽原有课程体系,增设旅游电子商务、在线旅游服务商(OTA)管理等信息技术与智慧旅游相关融合课程。

(三)智慧旅游人才创新性培养

智慧旅游注重旅游业的创新性和科技化,智慧旅游要求智慧旅游人才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高校应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的智慧旅游管理类人才,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课程讨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另一方面,开展技能创新大赛和创业大赛,通过智慧旅游管理、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等智慧旅游环节加大智慧人才创新性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主动适应智慧旅游新技术新业态的发展,提高创新综合能力。

(四)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培养

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是智慧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提高专业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课时,优化实训教学时间安排,提高实践教学环节学时数在总学中比例,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大智慧旅游实验实训室建设,高校可通过多样化渠道争取经费建设集智慧旅游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智慧管理与服务等于一体的信息化智慧旅游实训室,利用云技术、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模拟智慧旅游运营,通过 “线上”、“线下”模拟操作,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实践技能;另外,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实践能力,高校可以依托院校自身的教育资源与智慧旅游行业相关企业合作,通过合作办学共建智慧旅游人才实践培养基地、校企签订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合作方式培养智慧旅游人才。

(五)智慧师资队伍建设

智慧旅游人才培养需要智慧师资队伍做保障,“互联网+”、“旅游+”背景下,需要打造一批支撑智慧旅游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旅游管理类教师要掌握智慧旅游理论知识,并将智慧旅游理念、智慧旅游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实施智慧旅游教学。其次,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包括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和熟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型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相关课程可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旅游电子商务、智慧旅游营销可由具有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教师担任;再次,聘请智慧旅游行业和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优化智慧旅游“双师结构”;最后,高校应加强对智慧型师资队伍培训,通过国培及省培项目、访学、选派旅游专业教师到智慧旅游企业学习等渠道打造智慧型、复合型教师,提高智慧旅游人才师资支撑力。

48 602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