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简介资料【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陶渊明的简介资料【最新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陶渊明的资料【第一篇】

一、领会深广的文化内涵

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田园诗多写平淡恬静的田园风光、耕作的愉快和隐居的闲适。这些诗与其说是写田园,不如说是写诗人自己。他是借田园生活的适意来表现隐居不仕的清高,有意突出田园的淳朴和宁静,借以反衬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而实际上,农村的躬耕生活和上层社会比较起来也有朴实的一面,富有生活的情趣,足以衬托诗人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最有代表性的是《归园田居》五首,写出了渊明归隐田园时的自由和闲适,写出了他对躬耕生活的体验与感受,以及和农民之间的亲切交往,对后世田园诗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由于时代差距和社会阅历的缺乏,学生与陶渊明这份痴情的共鸣不够强烈。因此,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他同期的格调相似的诗歌,加深学生的理解。如赏读“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其一),“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感受地道的农家景色和田家语;品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其三),“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其五),共享浓郁的生活情趣和农家欢宴;在“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已良有极,过足非所钦。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的诗句中置身于清幽凉爽、自得其乐的居所;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其一)中,呼吸自由的气息。

其实,在陶渊明归隐后期,他田园诗中的那份平静恬淡、宁静安逸的色调不见了,更多的是他体会到了田家的辛苦,更加深刻认识了农民的劳苦、劳动的意义,也找到了人生真正的乐趣和归宿。为了拓宽学生对陶诗内容的理解,教学中,还可以补充一些这个时期的诗作,让学生反复诵读、体悟。如从“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中,可以读出他心灵的宁静和澹泊。从“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旧谷既没,新谷未登”(《有会而作并序》)“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移居》之二)里,可以读懂他对劳动的深刻见解和真实体验,比“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深远多了。

二、领悟深邃的艺术特色

1.在诵读体悟中感受平淡自然的意境。陶渊明归隐之后,长期生活在平凡朴素的农村,所见之景为村落、山峦、清溪、草木、农田、飞鸟……,所交游之人为江州下层官吏、农夫、野老。平淡之景、平凡之人和平静生活,启迪着他的聪慧,塑造着他的风骨。平平淡淡的一泓清泉、一片孤云、一阵清风、一丛黄菊、一抹余晖、栗里小村、几间茅舍、烟云舒展、密密竹篱、依依杨柳,经其妙笔点化,无不变成作诗的材料,写出无限的趣味,从而创造出美不胜收、妙不可言的境界。

课堂教学中,学生尽情诵读着那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其五),那份平淡中所蕴含的深致的情韵,如玉隐石间,珠蕴蚌腹,在浓郁的山林气息中,给予[]他们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滋养。从他们忘我的眼神中,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真的深深地陶醉其中了。为了让学生充分感悟陶渊明田园诗中的那份恬静、那份质朴,我趁热打铁,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诗歌。如“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描写的是作者移居南村后的愉快生活,与邻居一起登高赋诗、谈笑宴饮,娓娓道来,不加修饰,语言质朴到了极点,情韵醇厚到了极点,初看无甚稀奇,细心发掘才能领略诗意的深厚、含蓄,才感趣味无穷,有“平中蕴奇,枯木茂秀”之感。

2.在联想想象中感受情景交融的意味。陶诗寓理于情,融情入景,充满了情味、理趣,形成浑然一片的意境,给人意味深长、玩赏不尽的美感享受,往往在自然图景与诗人情感的水融中创造天然浑成、自然隽永的艺术境界。

在教学“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其五)时,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能初步感受那种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乡村生活。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那份情趣,不妨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通过读、写、绘等方式,勾勒那份山林静谧、鸟儿归林、夜静风清的意境,创设那份面山结庐、抱膝吟歌、采菊观日、笑傲风月的心境,从中感悟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对自然的热爱。

3.在赏析语言中感受自然清新的意蕴。陶诗的语言于平易中见精粹,朴素中见华采,使人感到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不求新奇和藻饰,而是自然贴切恰到好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从赏析语言表达的角度领会其意蕴。

如赏读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采用的是白描手法,稍加点染,便呈现出了深远的意境和疏淡的情趣,质朴无华而又诗意盎然。“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拟古》其三)皆用叠字,这些叠字有着写景状貌的特殊功效。

4.在比照品析中感受超凡脱俗的意趣。“意趣”是陶渊明田园诗的根本奥妙。“意”就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境界,在清贫的躬耕生活中,诗人更是不断地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中,去挖掘田园生活内在的、质朴的美,以此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如品析“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其二),诗人通过自然的变易和夜眠清冷的感受引起对冷酷、黑暗现实的联想,形成内心冷与热搏击的鲜明对照,可谓“情真、景真、事真、意真” 。其意境,也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以写意为主,以意写境,着重写诗人对自然景物的主观感受,情景融合,形成陶诗的风格特征。

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他在诗歌中所表达的“田家风味”,虽然有不少新鲜的、独特的体验,但是士大夫思想意识、情趣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他的悲苦和希望,与农民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尤其在诗歌中流露出来的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但这丝毫不影响陶诗的光彩夺目,耀眼亮丽。

走近诗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个平淡而又真实的人生,而且还是一个能折射出时代和自然风采的丰富的情感世界。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体味盛夏时卧北窗下遇凉风的,感受荷锄夜归秋露沾衣的滋味,在盛开时一醉方休,或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坦然。从脚踏实地的生活中去寻觅一些灵感和真诚,在心与心的交流中获取几分朴实和执着。

参考资料:

1.李华选注《陶渊明诗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2.王瑶编注《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陶渊明的资料【第二篇】

关键词:莲花 节操 境界

Abstract: by his theory alone with jin tao yuanming refined love alone that the hero of isolated, not with the secular their life attitude and AoAn noble of moral integrity. Take this to guide students to's accession to the wto,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ositive social practice to train themselves to oneself, abundant self, molding perfect life.

Keywords: lotus moral integrity realm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托物言志的名文。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先生以莲花自喻,将自己比作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并于文章结尾委婉的表达出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叹。同时,文中也指出:“晋陶渊明独爱菊”,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查阅有关资料,大都说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些都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这又与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有某种类似之处。周敦颐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独独爱菊都表明了主人公遗世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讲到此,似乎完成了教学目标规定的教学任务。但是,笔者认为,如果充分考虑两人的生活态度及生活经历,还远不至此。

首先,让我们探访一下两人的生活轨迹。周敦颐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一生官职低微,从分宁(修水)主簿,到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是把自己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北宋学者黄庭坚称其“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宋史・周敦颐传》)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极为黑暗、腐朽的晋、宋易代之际。年轻时,颇具大济苍生的宏伟抱负,希望有一番作为。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三九三)至晋安帝义熙元年(四0五),在这十三年中,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 、彭泽令。但他性格正直耿介,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几次都是辞官而去。可每次都是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又回到了污浊的官场。最后一次从彭泽令任上辞职,毅然决然的结束了自己的仕途生活。“种豆南山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过起了游哉悠哉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的资料【第三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不能正确理解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造成对文本的“误读”, 这时教师如何在尊重学生体验的同时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案例描述

五柳先生是否就是陶渊明本人?这不是这堂课上的内容,从五柳先生的性格里面有陶渊明的影子,五柳先生和陶渊明在精神内质上的一致性这一角度,笔者先把这篇文章定论为是作者的“自画像”,“像”贵在神似而次在形似。所以在给学生上课时,主要用意是想让学生在大致读懂文意的基础上,了解陶渊明的生活,对他独特的性格志趣、精神风貌产生崇敬心情。

第一课时,对这篇文章的作者简介,因为已经在上学期学的《桃花源记》一课具体介绍过,所以笔者直接就进入了指导学生读懂文章大意的环节,以点拨为主,多遍练习诵读,掌握与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然后归纳出五柳先生的性格核心。第二课时,设计了这样问题,“你眼中的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谈谈你对他的态度并说出理由。”

思考片刻后,课堂热闹起来了……

学1:他爱读书,爱写文章,我猜想他一定是一个高雅的人。

(引起众生笑。)

师:讲得真好!其他同学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2:我欣赏他悠闲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师:这种生活的确令人羡慕,尤其在当代竞争激烈的社会里。还有吗?

生3:五柳先生在讲究门第、生活奢侈的晋代实属不易。

(该生预习充分,虽是借助参考资料的答案,但是却说出老师最想要的答案,笔者对她抱以满意的微笑。)

生4:我特别羡慕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只为愉悦心情,滋养精神,不为功名利禄,不为“黄金屋”。不像现在的我,每天要应付各种考试。

(这话引起深受考试之苦的学生共鸣。)

师:看来你是一个非常精细的人,你长大后肯定很善于持家。

(其他同学都笑了。)

一学生立即说:他“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从礼仪学角度说是缺少礼貌。

师:我相信你的礼仪学,也希望你以后成为一位出色的外交能手!

一位学生(似乎已经深思了很久)说:从文中作者隐去自己的真名,自称“五柳先生”,好像他是一个隐士,但是真正的隐士是不会这么夸赞自己的(尤其在第二节),他说自己忘怀得失,其实还是有抱负的,他不诚实,如果真的忘了的话,就无须靠酒精麻醉自己了,也无须靠写文章来抚平自己这颗不平的心。如果真的一心想要归隐,你自己做去好了,又没有人拦你。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都是矫情,还说什么率真自然?

(真是一鸣惊人!底下学生抢着要发言,并且似乎要形成一种攻击性。这会离教学目标愈来愈远。于是笔者把目光转向赞同五柳先生的同学。)

一学生说:他写文章又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自娱。他不是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学生说:既然为了自娱,不是为了给别人看,那又何必隐姓埋名,光明正大地写出自己的名字、籍贯不就得了。

师:据资料显示,陶渊明要跨越这道界限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作为封建社会“士”的这一阶层,自然要把自己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

一位学生(平时读书很有激情)慷慨陈词道:陶渊明如果他真如文中所说的那么高尚,他不应该只会愤愤不平地发牢骚,他应该以自己的才华一展抱负,他做官碰了几次壁,就想到归隐,这是逃避现实,是懦夫!

一学生说:他不为贫困而悲伤,有何来逃避现实!

……

笔者把学生的意见归为对五柳先生的处世方式持反对和赞同两种态度。

反对的理由是:好喝懒惰无礼;读书不求甚解、浅尝辄止;自我夸耀,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胸无大志。

赞同的理由是: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品质高尚。

恰好笔者的备课资料中有一个材料对陶渊明“嗜酒”的补充事例,于是把它放在幻灯片上,具体如下:

一是为筹酒资而作官。《归去来兮辞》说:“余家贫,耕值不足以自给。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吏。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二是为筹酒资而收受馈赠。颜延之在做始安郡时,“经过询阳,日造渊明饮焉。每饮必酣饮至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三是置酒待客,别具一格。《陶渊明传》说:“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琴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经过对这一资料的解读,学生对五柳先生的反对呼声渐渐减弱,大家陷入了一片沉思。

二、人物评价的个性化策略

在整个过程中,显然学生的答案与最后教师给出的结论相差很大,笔者一方面看到了学生们的阅读潜能,看到了学生激烈争议的活跃思维,看到了这种比一切结果都重要的探究、发现问题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也深深感到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所发挥的引导、点拨、引证推论等作用的重要性。个性化阅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人为设置阅读障碍,这种方式的阅读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学生初始的阅读感知既是新鲜、有创意的,但往往又是肤浅、不成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点拨,教师只有在自己平时不断地看书、思考,有了对文章的深刻理解,才能在关键时刻旁征博引、当机立断,不让学生的讨论“蔓延”开去,不让学生的这些“高谈阔论”演变成为“感情用事的唯我论”。

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的个性化阅读,主要是引领学生对作品的人物进行个性化解读,这要求教师在具体操作时注意以下几点:

1.呼唤人物本身和问题设计的开放性。评价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人物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教师只有在占有充分而强有力的证据基础上才能驳倒学生,从这一角度上看,师生是完全平等的。在问题设计上,也应摒弃强调“答案唯一”的限度性,努力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化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空间。

2.呼唤学生对文本的深刻把握和理解。个性化的人物评价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解读之上,否则便是苍白无力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乐于去实践、体会、感悟、积累,成为更具有独立的思想情感和审美判断的人。

3.呼唤延时评价。倘若没有前面学生给五柳先生找出的这些“瑕疵”,那么教师不管怎么用力给学生讲述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都会听得“昏昏然”。人物评价的个性化解读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联想、类比等方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根据他们当下的理解、情感和心理作出对人物的评价,完成属于学生个体的意义建构。

陶渊明的简介资料范文【第四篇】

摘 要:东晋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充分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艺术风格,营造出冲淡平和、旷洁高远的意境,反映了作者崇尚自然的思想和淡雅如菊的高洁品格;它开创一代风气之先,也开启了“诗意栖居”的人生理想,为后人构筑起一个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关键词:采菊 南山 悠然 平淡

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却流传千古而不衰,千百年来,历尽岁月的涤荡,始终为人称道,对后人影响极其深远。正如元人金好问所赞:“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本文即拟对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及对后世的影响谈一些微薄浅见。

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风格此两句诗出于陶渊明的《饮酒》组诗(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综观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繁杂的修辞手法,只有纯净质朴的白描和平淡简洁的语言,却别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淡雅之风。这清新淡雅却又并不是未经任何锤炼的,而是“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苏轼《冷斋诗话》),是诗人鬼斧神工般不露痕迹的雕琢之后的质朴无华,是浮华落尽之后的返璞归真,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一章)是也。

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衬托出诗人平和超逸、热爱自然的心情,“悠然”二字可知诗人之所见所感,并非刻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一种从容自得的超脱之感跃然纸上。低头采菊,仰首见山,一俯一仰间,形成绝妙映衬,可谓浑然天成,不工而工。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赞赏:“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书诸集改字》)〔1〕试想,因低头采菊而沉醉不知归路的诗人偶一抬头,视线正与远处的庐山相触,霎时,心动神会,悠然忘情。一个“见”字,妙趣天成,鲜活深细地再现了诗人之讶然、释然、欣然、怡然等种种细微感触和心态波动,直是心与境会,神与物游,一片化机,妙不可言。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犹如千年陈酒,让人品出无限韵味。

二、冲淡平和、旷洁高远的意境和崇尚自然的思想

王国维评价陶渊明这两句诗是“无我之境”的典型:“苟吾人而能忘物与我之关系而观物,则夫自然界之山明水媚、鸟飞花落,固无往而非华胥之国、极乐之土也。”〔2〕充分体现了一种韵味无穷的冲淡平和之美,创造了一种旷洁高远的无我之境:草庐东边的篱笆旁,一丛丛菊花恣意绽放,“心远地自偏”的诗人挎着竹篮,欣然独步田间,信手撷菊,陶醉在清新秀丽的田园风光中,不知不觉走向了曲径通幽处,待菊花盈满竹篮,伸腰、擦汗之时,偶一举首,南山竟突然浮现在眼前……置身于这样一幅恬美明净的采菊图中,在体悟宇宙生命的纯真与生机中,物我两忘,超脱一切俗事琐务,令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心生向往。

陶诗的最大特点即在于“真”,也就是自然。他的诗,没有矫饰和虚伪,始终都在自由自在的表达着率性自然的真我。朱熹评道:“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3〕的确,我们在诵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字字句句洋溢着率真旷达的情思和宁静超然的心绪,如高山流泉般晶莹澄澈,亦如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凸现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对田园生活的由衷热爱。幽静闲雅的篱边之菊,暮霭中依稀浮现的山影,既蕴含着诗人归顺自然之“真意”,又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之情和隐居之乐,这又恰与诗人随意适性的人生境界相一致,折射出陶渊明式的舒展与洒脱。

三、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一)开创田园诗之风气――“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古典诗歌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是田园诗派的鼻祖,钟嵘《诗品》中将其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诗亦如其人,淡泊而有雅韵,素朴而有深意,外质内秀,似俗而实雅,往往直抒胸臆,不假雕琢,语言朴素,却有如天籁,呈现出一种自然简约的本色之美。在崇尚骈俪陈旧文风的晋代,能创造出有独特风格的田园诗的新形式,为中国诗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中,人们看到的是诗人对污浊现实的厌倦和对恬静田园生活的热爱,领略到的是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生命的自适之乐、人与自然的完全和谐,因而这两句诗已成为后人淡泊明志、隐居山林的象征,开启了“诗意栖居”的人生理想,构筑起一个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与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一起,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二)形成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菊”、“东篱”“南山”等意象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菊”作为文学意象却始于陶渊明。正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使得陶渊明与菊花永远地联结在了一起:陶渊明因菊花而更显清高脱俗;菊花也因陶渊明而成为“花中隐士”,成为中国文人所追求的高雅隐逸的象征,以其清逸隽雅的形象与中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象征着隐士情怀的“东篱菊”,更是在文人墨客笔下不断散发出缕缕墨香,使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绽放了无数流传千古的咏菊诗词:白居易有《咏菊》,元稹、李商隐、唐寅亦各有《菊花》诗,而每首诗中的菊花似乎又都与“东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红楼梦》里的菊花诗则更是将其发展到了极致:有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等共十二首。

“南山”意象也经由陶渊明的诗句而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更加鲜明的指向,成为矗立在后世知识分子心中一座永垂不朽的丰碑。其实,“南山”从中国文学源头的《诗经》中就已开始,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陶渊明承传了这一文化内涵,借“南山”栖息舒展其宁静的心灵,使其成为君子仁德的象征,又将其与隐逸之志联系起来,成为高情远致的意象。因了陶渊明的彰显,回归“南山”也成为后世文人理想的归宿,在诗文中频频出现:“君言不得意,卧睡南山陲”(王维《送别》);“北阙休上书,南山归蔽庐”(孟浩然《岁暮归南山》);“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忘秋》);“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杜甫《秋兴八首》)……

总之,陶渊明淡泊的诗文与高洁的人格,始终为后世人们所景仰,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代表的诗文为人们描述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田园世界,为中国传统隐逸风气的形成开了先河;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清高耿介、安贫乐道的心态,回归本真、崇尚自然的志向,“诗意栖居”的人生理想,也为中国士大夫构筑起一个淡泊宁静的精神家园,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北宋)苏轼著;张毅、孙艳君选注,苏东坡小品〔M〕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 第50页

48 595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