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科研项目管理办法1

关键词:科研经费 管理制度缺陷 创新

作者简介:郑继辉(1964―),男,安徽宿松人,安徽师范大学财务处高级会计师

一、现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陷的分析

(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乏激励我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等部级科研资助经费管理办法,都缺少对科研人员的激励条款,前两项基金管理办法的支出范围包括劳务费,但同时规定劳务费是“用于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研究生、博士后的劳务费用”,而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中没有规定允许任何劳务费支出。由于部级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如此规定,省、部级以下及单位中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大都参照国家有关办法制定,都不允许科研人员支付劳务费。目前为止,科研经费管理文件中都没有在职科研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的激励条款。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加工知识、应用知识的劳动,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探索未知,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创造性,研究活动耗费的主要是人的精力与体力。许多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成果不是物质资料物化的结果,而是科学研究人员潜心思索、执著钻研的成果;也不是市场利益驱动的效应,而是科学研究人员对科学观念、先进文化和学术思想的执著追求的成果,有些科研成果甚至是科研人员毕生理论思索和实践考证的生命结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不管从事何种活动,人的个人需要和满足都不能被忽视,科学研究活动也同样,这就需要相应的激励。根据公共选择理论,人是经济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满足人对物质的需求,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建立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对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主动性、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乏公有产权保障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缺乏激励实质是对私有产权――科研人员劳动成果缺乏保障。不符合“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宪法规定;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也缺乏公有产权保障,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精神。以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为例,自然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中虽规定可以提取管理费,“用于项目依托单位为组织和支持项目研究而支出的费用,包括项目执行中公用仪器设备、房屋占用费等”、“管理费不得超过资助经费的5%”、“协作单位不得重复提取”。这一规定比例的管理费远不够弥补公用仪器设备、房屋占用的成本耗费,只能弥补科研人员在依托单位实验室或办公室进行科研活动耗费的日常办公用品费、电话费、水电费等,而目前项目依托单位提取5%的管理费几乎是项目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作“小金库”,而没有用于弥补单位公有财产的耗费。社会科学基金经费管理办法中规定“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分配管理费的比例可为3:2”,这成为项目依托单位相关部门有随意开支提取的管理费的借口,没有将提取的科研管理费用于弥补项目依托单位公有财产的耗损,国有资产就这样被减值、流失。

(四)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本身难以解决监督、处罚问题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本身一般都有“监督管理”规定,对于违反制度的行为也有“处理措施”规定,但对于项目批准部门与被批准项目负责人、项目依托单位,这些监督处理规定意义不大。因为一是中央级科研经费管理部门不可能直接监督、处罚到分散于全国各地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依托单位;二是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依托单位是利益共同体,有关部门希望项目依托单位来监管项目经费的合法使用,监管项目依托单位的科研负责人是难以实现的;三是科研经费是采用预拨制,如存在滥用、违法使用科研经费,项目批准单位查处起来也无法追回,因为科研经费已被使用完;四是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一般规定,严重违反制度者,停止其申报该类科研项目的年限,而并未禁止其申报其他类科研经费,因此一边违规一边仍在申报科研项目的不正常现象时有发生。缺少整体的监督、处罚制度与措施,违规者的违规成本几乎是零;五是历年来只有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数字,而很少看到处罚科研经费违规者,追回已拨的科研经费的案例,这就说明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监督处罚条款没有得到执行。

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创新

国家可以通过运用金融手段加以管理,即项目负责人根据通过的项目批准书向国家委托的银行申请贷款。根据项目进程向银行申请所需数额,国家根据项目计划书提供进度贷款贴息,逾期利息由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依托单位共同承担,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效率,让项目负责人有出科研成果的紧迫感,也让项目负责人有违约(主要是不能按期完成科研任务)要承担经济损失的责任意识和后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单位和个人因缺少大额科研资金而难以开展科研工作的矛盾,并且国家对巨额科研资金运用金融手段运作也有助于科研资金的保值增值,防止科研资金在不同项目主管部门间流失。对于重大项目经费仍实行拨款制,但必须实行全成本核算,成立独立科研机构,科研项目完成后科研机构解散,科研人员回到原单位。由于此类项目较少,国家有关部门完全有能力和时间实行监管,国家审计机关也可以随时介入检查、监督,这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实施“抓大放小”战略,加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及经费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科研人员专心于专项科研项目。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以上这3篇科研工作管理制度是来自于山草香的科研管理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科研工作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科研机构;财务管理;科研管理;科研财务

1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科研单位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筹资活动的市场化、利益分配的多元化以及财务活动的不断增多都让以往只顾埋头实验的科研单位也开始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完善科研单位的财务体制、制定与国家有关政策和日常科研工作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流程就成为了市场化发展对科研单位提出的必然要求。

2 现阶段科研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财务工作的优质、高效进行离不开完善的财务制度的约束,因此,建立并执行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工作制度是做好科研单位财务工作的基本前提。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多数的科研机构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财务工作管理制度,但是其内容普遍简单,并且侧重的方向主要为审批程序、经费收支等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对于财务分析、资产管理、收入管理、预算管理等重要的财务工作则往往没有涉及。

预算管理工作的实用性不强

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不少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并不高,甚至有一些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我国的《会计法》都知之甚少,进而造成依法理财观念的淡薄。同时,财务管理的队伍也不够稳定,为了弥补人员流失所产生的岗位空白,有的科研单位只好让一些知晓财务管理知识的科研人员负责机构的财务工作,显然无法保证财务工作的整体水平。专业人员的缺乏使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无法得到有效推行,最终造成科研机构财务工作质量的大幅下降。

内部监管不够完善

账目、会计凭证的编制与审核、支票和印鉴的保存等在其他行业分开进行的工作在科研机构里往往由一人完成,加之内部监管工作还不够完善,监督工作往往由部门领导负责,这样就很难对财务人员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容易导致舞弊或操作失误等情况的发生。

3 对于做好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关制度

对于那些没有制定相关规范的科研机构,应尽快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科研范围、人员组成、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等情况制定出能够满足本单位工作需求的财务工作管理制度。而那些已经制定出财务管理制度规范的科研单位,则应该根据本单位市场化发展的变化进一步丰富制度和规范的内容,增加有关财务分析、资产管理、收入管理、预算管理的内容,使各项制度能够更好的指导科研机构的财务行为,从而树立制度的权威性,形成照章办事的良好风气。

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财务分析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科研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的指导,使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让投资者和管理者很难对科研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掌握。因此,财务主管部门应该首先明确自身职责,将工作重点放到财务监管、项目资金的合理利用以及整个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上,坚持信息客观、操作简便、重点突出、内容全面的工作原则,根据本机构的特征和性质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合理确定。

加强队伍建设

科研结构的财务工作管理者应该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新颁布的制度和规范的特点来完成对内部财务人员辅导和培训工作,对于那些新招收的工作人员,应该定期组织他们学习有关《会计法》、《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让他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机构的财务工作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还要多组织一些主体报告会、会计电算化辅导班等活动,让他们能够在深入学习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神实质的同时掌握现代化财务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从而确保科研机构财务管理队伍的业务水平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度。

加强内部控制

要对有关工作岗位进行重新划分,避免同一财务活动的执行和监督权由同一人掌握的情况发生,如果机构财务部门的人员较少,则应尽可能减少会计的工作量,并将凭证的编制、印鉴的保管、明细账和总账的编制等不相容工作分别交由两人负责,最大程度的降低舞弊风险。

除了要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还要注意做好内部的审计工作,建立专门的审计制度,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同时注意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确保审计工作能够健康、有序的开展下去。

4 结语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科研机构的市场化运行已经成为了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有关部门和负责人必须要认清形势,积极转变自身观念,紧跟时展的脚步,使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水平上都能够满足本部门市场化发展的需求,从而为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让科研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项目研究上,从而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卫平。农业科研机构财务管理机制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丁丽芳、尤佳、张学一.浅议专职科研机构的财务管理[J].机械制造文摘:焊接分册,2004(1),45-46

科研项目管理办法3

1.科研经费申报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科研经费管理活动在申请金额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课题在申报科研经费方面没有依据,不实事求是按照经费客观使用情况来申报经费,而是过多的依靠主观猜想来申报经费。其次,在课题经费申报过程中,很多情况下存在一些费用支出较多,甚至基本都是一个项目,而另一些经费项目支出却非常少,甚至是零的情况。应当科学合理设计课题经费使用项目表格,不能够将申报经费表视为可有可无的部分,必须科学设计,严格执行。

2.科研经费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下拨环节存在问题。目前科研经费使用必须按照项目审批机构的下拨额度予以落实。目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限制了首期经费的下拨额度,反而在结项后才讲经费落实,从使用的角度来看,会对整个课题的进行产生限制。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具有普遍性,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2)科研经费使用清零的制度使目前人文社科研究领域存在着弄虚造假的情况。一些理论研究问题往往不太需要过多的经费支出,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依靠研究者自身的思考与创作。科研项目经费应当保证专款专用,弄虚作假是一种必须予以修正的行为。

二、科研经费管理问题成因

1.国家政策制定层面上的原因。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法律建设,2006年财政部和科技部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配置、使用、绩效等进行有效规范。高校所采纳的一般是引导及规范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文件,如教财200511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11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等。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对不同来源的科研经费未制定不同的管理制度及办法,纵向课题管理办法基本依据政府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来制定,有相对严格的支出范围及标准,而横向课题管理制度方面则相对灵活。

2.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项目依托单位在项目的申请环节付出了较大的努力,而经费到账之后不能视同自身经费进行严格管理,有些高校为了鼓励大家去争取项目经费,有时会对项目申请部门放松限制。而部分科研人员把科研项目经费作为自己收入的主要来源,只要经费一到位,就全权归自己支配,导致经费支出上的各种问题,在软课题经费支出上面更容易降低要求,较容易产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3.高校科研经费监管不到位。

高校科研经费采用课题负责制,在扣除了部分的管理费用之后,课题负责人有较大的经费使用权,但对其财务及项目管理缺乏较深入的了解。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不同侧重交叉管理科研经费的情况下,科研人员较为不情愿的接受财务人员对项目经费的审核。尽管这种审核只是限于票据外观的形式性的审核,而没有深究该票据的真实性及经费使用合理性。这些通常容易导致经费使用管理上的随意性和违规现象。

4.各职能部门之间合作不密切。

科研项目均要求财务人员参与财务预算编制,但实际工作中,由于科研项目的专业性强,通常会以科研人员为主导,或全部由科研人员完成,而财务人员的参与程度不高,更谈不上经费预算编制的精细化。在预算的执行环节,普遍存在科研部门人员与财务部门人员沟通缺乏的问题,科研人员不了解财务部门的制度,财务部门的人员不了解科研部门业务,经费管理与研究工作不能有机结合,导致项目经费的投入、运用、耗费与补偿缺乏综合的管理与绩效。

三、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机制的对策

1.前提条件。

完善原则。

(1)要有利于科研事业发展。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增强创新能力,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提高整体科研水平。(2)改革创新。积极进行研究探索和创新,促进科研工作向更好方向发展。(3)注重绩效。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办法,根据科研工作的要求和不同层次科研工作的特点,对各类科研项目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增强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核算,优化资金配置,使有限的科研经费投入获得更多的科研产出,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兼顾各方利益。在确保实现委托人利益的前提下,注意保护学校利益,使各种形式的科研投入得到应有的成效。

完善制度保证。

现有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由于经费来源的渠道越来越多,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多种多样,国家主管部门只对一些国家拨款的科学基金等出台了管理办法,对其他渠道来源的科研经费没有具体规定。一般是由经费管理单位参照国家管理办法自行制定。由此造成了同一来源的科研项目经费在不同的单位执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同样的项目在有的单位可以列支而在其它单位就不能列支,使得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有失公正。

完善组织保障

。高校应正确处理科研与行政的关系,管理部门间协调配合。科研活动是高智能高风险的创新性活动,有自身的特殊性规则。正常开展科研活动并取得预期成果的关键是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减少行政化对科研活动的干扰和阻碍。因此科研经费管理应以“科研”为中心,经费管理规则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有科研人员的参与,双方充分沟通以达成共识。科研项目从申报、执行、验收、结题到成果转化的全部过程,涉及学校的多个部门,需要科研处、财务处、审计处、纪委等部门协调合作。

2.建立经费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考评。预算考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项目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预警,起到持续控制、信息沟通和激励作用;二是项目结题结账后整体预算完成情况的评价,实现事后的激励。

3.建立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责任分担机制。

(1)制定科研经费成本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成本制度应明确成本范围,对不允许开支的费用明确予以禁止。(2)建立科研经费成本核算体系。科研项目管理的成本核算应以整个科研项目研究期间作为成本计算期间。如果一个课题组同时承担有多个项目,其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应在所属项目间进行分摊。

4.建立科研经费监管绩效评价机制。

绩效评价的结果将成为单位和个人今后申请立项的重要依据,使有限的科研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5.建立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绩效机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要建立信息沟通、共享机制。充分的信息沟通可以降低委托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是解决委托问题的有效途径。

6.建立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奖惩机制。

48 505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