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精彩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教育硕士论文精彩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育硕士论文范文【第一篇】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一以《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为例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网络教育资源开发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人类社会己由工业时代步入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猛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技术对教育的革新作用显著,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纳入到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探讨如何利用各种先进的多媒体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已在教育教学领域轰轰烈烈地展开。为深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效果,一方面要求我们应熟练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教学应用方式,另一方面充分了解学生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时,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学习方式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运用知识的交互发生机制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果。

微视频教学资源的研究依托于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也是适应目前教学资源微型化、个性化、交互性的发展趋势。结合视频学习特点,笔者通过Adobe captivate4屏幕录像软件,以SPSS中数据初步分析和数据高级统计为例,开发SPSS微视频教学资源并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便于其自主建构数据统计知识,并灵活运用到相关课题的数据分析中。文章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2010级50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学习,对学习者而言,能促进他们知识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拓宽其知识视角,深化知识建构的层次。

具体来讲,该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

(1)明确微视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基于多媒体的微视频教学资源使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形象、直观,能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首先,单一的文字教材呈现方式易使学习者感觉枯燥,产生疲劳,继而影响其对知识的理解。基于多媒体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将画面与教师的讲解配音融为一体,学习者可以边学习边操作,便于他们进行持续的探索。其次,微视频独特的播放方式,可以供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可以反复演示观看,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尤其是对于操作性知识而言,微视频教学资源的效果显著。

(2)探讨微视频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方式,方便教师的利用    将微视频教学资源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微视频的多媒体技术优势。与此同时一,教师可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进行引导,解决学生在利用微视频教学资源进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两者结合,既发挥了微视频辅助教学的优势,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前后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传统模式与借助多媒体视频片段进行辅助教学的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而发现传统学习中的不足。至于教师应该在课前或者课后将微视频教学资源呈现给学习者,文章在后文的结论中也给予明确的解答。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 1微视频相关概念

一般认为,视频是相对于文字、图片等单媒体而言,集图像、声音、文本于一身的综合性媒体,具有表现力强、蕴含信息量丰富、形象生动等优点。随着3G网络的普及、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移动互联时代已全面到来,它全方位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对于视频而言,更是在逐步进入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微视频时代。[}l微视频的出现及其“普众化[z]”的趋势,意味着我们真正进入了“超视像”的新媒体时代。

对于微视频的概念,整个网络视频行业乃至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甚至其名称也是五花八门,比如从开始的短片、短电影,到后来的数字短片以及现在的微视频、短视频、微电影、短电影等。[3]其中,数字短片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多种播放媒介盛行起来的,在短时间内播放结束的数字影视内容。[4]根据其定义及相关的网络释义,微视频与数字短片、微电影、短电影等,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称谓的差异。

学界对微视频的定义,大多采用优酷网总裁古永锵的表述:“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 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上传至互联网进而播放共享的30秒至20分钟左右的,内容广泛的,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记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的视频短片的统称。”[5]短精快、用户参与、操作便捷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6]

本文主要探讨微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前述学者对微视频的相关研究,笔者界定的微视频教学资源是多以3-5分钟的长度呈现,依据教学规律制作的供学习者自控学习步调,自主的去实践,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频片段,它是一种可以让学者通过手机,电脑,MP4等视频终端随时随地反复播放的视频资源。

2. 2微学习理论

移动设备的普及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了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微型学习的到来。[']2004年微型学习的概念第一次提出,随着媒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情境的改变以及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广泛深入,微型学习已然成为教一育技术研究的前沿和热点。[g]

国内学者大多采用微型学习来代指微学习,两者都来自Micro-Learning这一概念。微型学习是一种利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的双向互动交流学习方式,可以使学习者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学习。奥地利学习专家林德纳(Lindner )把微型学习定义为一种存在于新媒介的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内容和微媒体的新型学习方式。[9]具体来讲,微学习是一种“以多媒体、跨平台、小容量的网络微内容为学习单元的个人学习方式”。[10]从实践层面来讲,“微学习”欲处理的是规模相对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及时间相对比较短的学习活动;从研究层面来讲,“微学习”指的是在多样化的教育境脉情境下对学习研究采取的一种微观视角。[川

微媒体承载的微学习内容,是指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由此组织起来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松散连接和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常以移动终端作为终端载体,如便捷式终端(手机、PDA等手持设备)。[12]大多数学者认为微型学习和移动学习密不可分。移动微型学习是微型学习与移动学习融合后的结果,是运用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进行的微型化学习方式。[13]微型学习由于其具有的移动性、片段性的特点,能够帮助学习者达到一种实用的学习目的,从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4]李娟等从学习理论和情境创设两方面出发,对基于微型移动终端的非正式学习研究总体构架进行了分析。[IS]微型学习作为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形式,应发挥广大学习者的智慧与热情共建微型学习资源。[ 16]

微型学习以其具有的短时间、小片段、个性化、多媒介等特征,在未来的非正式学习及混合学习等的普及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我们把微视频引入教学过程中来,利用微视频时间短,播放内容精确等特点与传统教学相互融合,让学习者更加充分的利用数字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文章研究微视频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微学习的相关理论。

2. 3程序教学理论

程序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1954年,斯金纳针对当时传统教学存在的种种弊端造成的学习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以操作性条件和强化的原则来重新安排教学程序,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_民学习的每一步骤都得到强化。‘’‘,斯金纳认为学习过程是作用于学习者的刺激和学习者对它做出的反应之间的连接的形成过程。其基本图式是:刺激~反应一强化。一种复杂的行为,可用逐步接近、积累的办法,用简单的行为连接而成。

具体来讲,程序教学是一种以行为主义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以及积极强化原理为其理论基础,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模式。其具有小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的原则。U91关于程序教学内容的编制,斯金纳分解出许多方法细则:如编制者必须先熟悉整个教材内容,找出具体的终端行为;据此,分解出许多中介步骤或细目;将细目分布均匀,编写简单明晰;细目与细目之间密切联系;选择个体有效的反应予以强化;单元大小应符合学生的反应限度;己学过的术语或事实,应间断性地呈现在后来的细目中,等等。[ZOO

硕士教育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专业学位;培养环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62-02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在2009年总硕士研究生人数不变的基础上,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增加专业型硕士,减少的学术型硕士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专业型硕士重点培养工程研究能力,成为应用型高级人才,而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培养环境,培养环境主要包括培养单位的培养环节、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由于专业型硕士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让专业型硕士走出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既达成培养目标,又能在培养质量上有保证,培养环境是个至关重要、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环节没有充分体现专业学位培养的特点。因为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培养目标不同,两者在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论文等方面应该有明显的差异。但目前的实践表明,两者的差异并不明显。①课程教学体系工程实践性较弱,课程教学和课程考核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大多数院校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体系,与学术型研究生几乎完全一致,甚至连教材、授课计划及授课教师也与学术型研究生没有区别,没有摆脱学术型研究生的基本框架,仍以学术研究为主,不能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特点,因此难以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对“实践性”与“应用性”的要求[2]。在课程考核方面,缺少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不能体现专业学位教育特色。②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实践教学是专业学位的特色,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教育部(教研[2009]1号)文件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但在实际运行中,培养单位实践教学条件不足,实践课程学时不够,授课教师实践经验缺乏,指导老师缺乏应用型研究课题等都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成了一纸空谈。③学位论文的应用性、实践性不突出,在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及学位论文内容没有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从未参与过工程实际项目,学位论文几乎通篇是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不仅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差甚远,也背离了国家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衷[2]。专业学位研究生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法指导学位论文无法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特色和“应用”背景。

2.师资队伍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导师队伍在聘任和建设过程中侧重导师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科研论文、高显示度的科研项目和获奖等,一些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大批“从校门进校门”的年轻导师,严重缺乏工程应用背景和产业经验,更谈不上将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3]。同时,大多研究生导师没有深刻认识到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直接将指导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经验移植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当中,一味追求理论研究成果,从而忽视了学生工程能力、职业素质的培养。另外,还未建立一支适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校外专兼职师资队伍。

3.缺乏健全的制度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模式。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而且,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对过程化管理的重视,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落实时也大打折扣,难以确保教学活动按计划执行。许多专业学位教育还处在新兴阶段,学生和老师都缺乏准确的认识,管理方式的学术化,使得专业学位教育更加看上去不伦不类[4]。

二、培养环境的构建

1.优化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管理。①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科学的培养方案是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以学校为主体,结合学校学科发展战略,依托企业或行业组织,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同时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应用与实践,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与学术型学位有明显差异。②大力改革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充分吸收实践部门的专家共同研究、制定,课程体系应包括来自职业领域的知识和职业能力,将来自学校和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在课程教学上,任课教师可结合当前工程界热点及教师科研项目的实际案例,增补教材内容,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及时调整不合理的课程内容。在教材改革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努力在实现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实现教材的配套和丰富。③整合资源,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设施。加强实践教学基地,首先要将利用学校的学科资源进行整合,加强教学和科研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充分利用专业实验室等,拓展校内培养基地的建设;其次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示范基地及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和就业机会。④加强学位论文及管理,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实际或应用课题,论文选题应体现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内容和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形式也可灵活多样;指导教师和答辩成员中,要有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对学位论文的评价,不能过多强调创新点,创新最多是工程创新,不应该过分强调理论创新。

2.加强师资建设,实行双导师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一位来自培养单位,针对专任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问题,鼓励导师走进企业,密切与企业的合作交流,到行业实际部门培训或兼职。另一位来自企业、行业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改善导师队伍结构。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5]。

3.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实施过程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信息化管理统;帮助专业硕士明确自身的价值定位;建立健全质监控评价体系[4]。通过设置专家组,对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环节、学位论文及答辩、教学质量管理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全方位跟踪监控,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保证培养质量。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正迎来大发展的良好机遇,高校也正转变思想,加大力度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因此,培养院校首先必须明确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平行的地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位,在地位上完全平等,在培养过程中明确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同时,必须建立良好的培养环境,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专业学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扬。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5):16-17.

[2]李学艺,钟佩思。机械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2-23.

[3]周悦,笪可宁,张凤,等。基于CDIO卓越计划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以建筑类院校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52-55.

[4]徐雁。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一些思考[J].教育论坛,2011:143-145.

[5]吕丽华,于永玲,赵玉萍,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若干思考[J].中国教育导刊,2012,(3):16-17.

基金项目: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专项课题(ZD2012007);沈阳建筑大学第二批研究生立项建设优质课程(LXYZ201406);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创新实践探索”(B2-2013Y02-006)。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第三篇】

论文摘要创新能力培养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本质属性。自我国恢复学位制度以来,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日益重视,法规政策相继出台,尤其近几年,社会和国家大力呼吁创新人才的培养,有关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种会议、标语、论文和著作铺天盖地而来,从现状来看,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一、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取得的成绩

(1)政策法规方面的不断改善。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与实践是随着创新教育思潮的产生而产生,并逐步通过各项法律、政策、文件深入开展,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一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区域合作的意见》、《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基本要求》等等。这些、法律、政策、文件集中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实施思路与逐步规范的具体措施,属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使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高等学校在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教育结构不断优化,培养形式多样化。近年来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和发展了一批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较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门类比较齐全、结构和布局比较合理、覆盖面较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体系。”截止2008年上半年,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万人,其中学历教育招生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在职攻读招生万,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目前我国参与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总数为431个,占我国博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总数的60%。我国初步建立了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培养了大量应用型专门人才。

第二,高等学校日益重视,积极探索各种途径提高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高等学校日益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研究与实施硕士研究生穿心能力提高的各种途径:

二、我国高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在2002年10月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

已有的许多调查数据也显示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国务院学位办专项课题“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调查与研究”,从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共选择7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发放了3500份问卷就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展开了调查,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上一般,其中9%和38%的导师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为“优”和“良”, 53%的导师和47%的教育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较差;硕士研究生在这方面的自我评价也较低:硕士生创新能力自我评价“一般”和“差”的分别为51%和34%;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和“差”的比例达68%。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数目少。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因其较强的客观性而成为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近几年我国高校发表国际学术榜论文的数量有较大增长,但总体而言,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不只表现在学术论文的数量偏少方面,更主要表现在学术论文的质量差距较大方面。即论文的被引用次数。

我国2005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2006年我国的Nature论文被引次数超过期刊IF值的,不到美国的五分之一;Science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IF值的,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三。”

此外,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是硕士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但在我国当下的硕士生培养中,学位论文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第一,相当一部分硕士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缺乏第一手资料,多是“闭门造车”,由于学生自身水平所限,搜集的资料不全面,很难做出具有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第二,部分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题目由导师指定,忽视选题过程学生发现研究创新点、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第三,硕士研究生文献检索和资料处理能力不足,严重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第四,部分硕士研究生研究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逆向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不足,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盲目信任、赞同,而较少的思考、质疑,较少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或实践表达出来,难以得出严密的结论。第五,论文答辩形同虚设,答辩组的成员多为校内相近专业的老师,彼此间互相照顾,论文通过率达到90%以上,甚至100%,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使得导师以及学生放松了对学位论文重视程度,毕业论文的质量难以保证。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结论,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足。

第二,参与科学研究少。硕士研究生既是学生又是研究者,既要学习又要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有所创造。硕士研究生要在科学研究中培养自身独立科研的能力,科研是硕士研究生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参与课题研究其实就是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实践过程,它与硕士研究生学习是相互补充的,硕士研究生能在参与课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到自身的不足,推动自己进一步扩充知识。我国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硕士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太少。

第三,参与社会实践少。实践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能力可得到巩固和发展,使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来体现。硕士研究生要走进社会,了解社会,最终服务于社会,就必须走出校园,以实际生活为基础,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参与实践最明显的结果就是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动手能力水平低历来是我国硕士研究生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J].学位与硕士研究生教育。:1一9

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 农业硕士 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 评价体系

引言

农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位论文主要考察其综合利用相关领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对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对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建立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研究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性是出于以下原因:

(1)研究生培养形式的多样化,要求各种具体形式科学化、规范化、深入化,促进整个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2)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求,促进研究生教育评估的发展。加入WTO之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条件、规格与水平都要与国际接轨,其教育内容、质量标准等都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学位论文的评估,是从过程和目标两个方面检验质量的有效形式。

2.农业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特点

目前各培养单位制定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大多参照农学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执行。这样,一方面会导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解释,实际操作性差,另一方面与农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合,不利于农业硕士论文质量的控制和提高。

作为农业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建立相应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并与农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相区别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我国农学硕士教育模式基本上从传统重点大学农学硕士教育制度演变而来,存在不少问题。按照指导委员会的初衷,农业硕士教育的定位是与农学同一层次、不同特色。因此,农业硕士论文评价体系可以从矛盾的两个方面考虑:一是相对性,即与农学硕士的区别性,尤其是该规格将来与职业任职资格关联的特性;二是相似性,即在程序化、制度化、可操作性、适应原则等方面的一些共性要求。

3.构建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路

(1)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农业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要符合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并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2)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可操作性

制定的标准要充分考虑国家、社会、培养单位和研究生自身水平等实际情况,使制定的标准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

(3)学位论文标准的制定要符合差异性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应能体现专业学位的学科特点和各培养单位的办学特色和多样化培养要求,应允许标准具有差异性,体现专业学位种类和培养单位自身的特色和个性。

4.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要素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素应该包括论文类型、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撰写要求等。

(1)论文类型:农业硕士学位论文可包括研究论文、调研报告、项目规划与设计、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案例分析等多种类型。

(2)论文选题:农业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该是农业领域的基础性实践应用问题,应有一定的实践代表性或技术难度。

(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针对农业领域学科的核心内容,体现应用型学科的特点,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掌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对拟解决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研究工作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4)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真实、真用、真行,同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成果应体现作者的新观点、新见解。

(5)撰写要求:分为绪论、研究与分析(或规划与设计,或实验与性能等)、结论等部分。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

5.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制定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工作,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基本采用两种可操作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种是广义的――主要针对论文过程的评价体系;一种是狭义的――即论文文本的评价体系。对于前者而言,基本的评价指标与农学硕士论文评价体系并无区别,关键在于二级指标的设定。

参照兄弟院校农业硕士的培养实践,我们针对农业硕士论文设计了不同于农学硕士论文的新的评价标准体系。

对于狭义的即文本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目前许多兄弟院校均处在摸索阶段。但基本原则大致相同,我们根据申请学位选题类型和提交论文的不同形式制定论文评价体系标准(见表2)。

结语

制定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我国农业专业学位教育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综合考虑特色办学和多样化人才培养等因素,才能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具有差异性和可操作性的论文标准体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在完善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前提下,研究如何有效落实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评价,进一步研究如何做好质量检查与监控工作,如何实施综合质量评价活动,在实践中继续对其进行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董维春等。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硕士教育论文【第五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综述

一、引言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究会”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enterprise education”,即创业教育的概念。从此在国外掀起了关于“创业教育”研究的热潮,理论成果也慢慢被中国学者所接受。我国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在随后的几年里,通过“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程、“挑战杯”创业大赛等形式,在国内掀起了创业教育的研究热潮。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模式推进的过程中,高职教育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虽然国内有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专题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突出实践教学,因此具有创业教育的优势,所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相关科研论文逐渐增多,立项的课题数量不断扩大,其中不乏年度省部级重点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认为把推进创业教育作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是对国家发展战略的主动回应。本文主要通过对近十年(2001-2011)来高职中开展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文献分析、综述和评价。

二、研究论文统计分析

从研究论文数量来看,关于高职创业教育研究的论文数量成逐年增多趋势。在CNKI(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了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数据库中输入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按时间顺序(2001-2011)查找共有文章1862篇。其中:期刊论文1756篇,硕士论文44篇,重要会议论文26篇。每年具体的文章数量分布见表1及图1所示。

从表1和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职创业教育的研究,正在逐年升温,但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的发表上,说明此项研究目前还在初级阶段,集中在于学术领域,另外,博士、硕士论文及重要会议论文涉及较少,说明课题可研究潜力巨大。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创业教育相对落后,还未确立创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1826篇高职创业教育论文进行文献分析,发现现在高职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创业实践、师资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

胡伟等提出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创业教育的共性目标—创业基本素质;创业教育的个性目标—开创型个性(胡伟、池阿海、唐代清,2009)。

王中军提出实施校企合作的创业教育双赢模式(王中军,2005)。李刚等提出了创业教育整体性教学模型“创业理论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整体性教学模型(李刚、朱璋龙,2008)。刘子明构建了创业教育实践模式:以“KAB创业课程教学,SYB讲座一创业规划一择优进创业园体验一创业孵化一创业实践、创业反馈,培养下一批创业者”(刘子明,2010)。

李昆益依据“创业素质——创业过程——课程类型”三维课程构建模型,构建了适合中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李昆益,2011)。胡宝华等结合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经验和我国大学生的发展实际,按照创业的流程设计了创业过程模式下的课程内容体系(胡宝华、唐绍祥,2010)。

朱建东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及创业训练实践活动的特点,对高职学生创业训练的实践教学系统设计进行研究,从而科学地编制创业训练的整体方案(朱建东,2010)。张静等结合常州纺院几年来创办创业实践基地的经验,从高职院校创办创业实践基地的思路来源、指导思想、建设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张静、包忠明、李鑫,2010)。

谢一风等认为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应重点抓好跨专业、校内外结合的教师队伍组建工作,要创造条件让现有教师体验创业,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谢一风、俞吉兴,2007)。高丽萍提出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创业教育水平:(1)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2)提高教师理论水平;(3)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高丽萍,2008)。朱伟方认为必须加强创业骨干教师的培养:(1)聘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家、成功人士担任创业教育课的教师;(2)通过多种措施和渠道培养师资(朱伟方,2010)。

黄志纯等提出了把握科学性、指向性、激励性、动态性、操作性评价原则,构建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环境建设、社会声誉五个一级指价体系(黄志纯、刘必千,2007)。周永新认为高职创业教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理论学习;二是创业计划书;三是创业项目讲演与答辩(周永新,2003)。高淑红的在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的内容、方法和原则(高淑红,2010)。

四、研究的方法和角度

目前,高职创业教育研究以定性的描述性研究为主,而采用调查研究的定量研究较少。笔者对1862篇高职创业教育的论文进行了第二次检索分析,输入关键词“调查”,共筛选出56篇论文,其中真正采用调查法进行定量研究只有37篇,仅占近十年高职创业教育论文总量的2%,如图2所示。

笔者对这37篇定量研究的论文进行了逐一分析,发现其中36篇都是采用局部的、静态的调查研究,即只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对在校学生进行定量的调查研究,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动态地跟踪调查。只有1篇对学生进行了动态跟踪调查,但是仅局限于大三顶岗实习的学生。这在某种程度说明,当前高职创业教育研究缺少系统的、动态的研究。

目前,国内创业教育研究基本上以教育者的视角展开,研究内容也集中在学校或者教师的层面,对大学生这个创业教育的主体关注不够、研究不深,致使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笔者对检索到的高职创业教育论文进行筛选,1826篇中有32篇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论述的,只占%。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对高职创业教育的研究虽然也会关注到学生的基本现状,但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单一。从近10年所查找的相关学术论文,这些研究理论深度不够,重于表面分析,例如,对创业教育内容和模式等的研究,有些知识照搬国外的模式,没有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自身特点以及高职学生的特点,构建创业教育的模式和体系。研究方法侧重于理论分析,基本属于观点陈述型、经验总结型和借鉴型,定量模型分析和建立在广泛的调研和数据调查分析的实证研究很少,缺乏说服力。

2.研究视角不全面,缺少系统地、动态地研究。目前国内高职创业教育研究基本上以教育者的视角展开,研究内容也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内涵”、“创业教育政策”、“课程体系”学校或者教师的层面,虽然在研究中也会关注学生的基本现状,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远远不够,基本上都是局部地、静态地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缺少系统地、动态地研究。

3.与专业的关联性不大,紧扣专业的论文少。很多相关研究只是在普遍意义上的研究高职创业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学科和专业背景,致使创业教育和实际需求相脱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教育研究的实际成效。

高职创业教育的研究存在问题无可厚非,毕竟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研究起步晚,研究还不太完善。针对以上缺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研究:

第一,将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进行研究,弥补传统创业教育对学生关注不多、研究不深的缺陷,可以充分体现创业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视角多元化。分别对他们在连续几个年度进行跟踪调查,通过跨年级跟踪调查,发现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时期,接受创业教育的效果变化并进行分析成因。

第二,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可以引导创业教育研究逐步走向深入。采用案例分析、个别访谈、实地调研等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为创业教育体系理论的建构和普适性推广发挥支撑作用。

第三,按年级、分专业对在校高职学生在创业教育方面进行抽样调查和跟踪调查,全面系统地深入地了解当前不同年级、专业的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现状,发现高职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六、结束语

分析目前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学者们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教育已有了一定的重视,开始了积极的探讨,由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我国处于初始阶段,因此,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及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还没有丰富的经验,对它的研究还很欠缺,因此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和创业教育的研究还有待于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昆益。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1).

[2] 李刚,朱璋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性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8,(8).

[3] 毛家瑞,彭刚,陈敬朴。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及评价[J].教育评论,1992,(1).

[4] 朱建东。高职学生创业训练时间活动的系统设计研究[J].成人教育,2010,(4).

[5] 谢一风,俞吉兴。高职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7,(20).

[6] 高淑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评价机制研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

[7] 潘林元,吴加权。国内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2010,(3).

48 874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