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活动方案(案例)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研学活动方案(案例)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研学活动方案篇1

1作为校长,要放大格局,提升理念,以执着的心来趟出一条研学之路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头人,身上肩负着更多的责任,也有着更多的担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这启示我们要打开学校大门,组织和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丰富知识,作为校长,要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勇于挑战困难的勇气,有为孩子发展而不断探索的教育大格局、大情怀,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站在新的起点上,把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时代的梦、学生的梦统一到这一过程中,引领学生通过对自然、社会、红色基因、人文、个人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与学校教育相呼应,从真正意义上达到立德树人的效果。

2立足校情,挖潜学生发展之需,用独特的眼光探寻本校研学旅行的主题

《意见》中指出:

“学校要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

这就告诉我们,研学旅行的主题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基于学校周边的环境,基于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提升等。

学校在开展的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步子可以小而稳,首先可以基于学校所在区域及周边的资源环境,因时因地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点,突出学校的特色,在这个过程中边走边探,边改边行,做出零的突破,逐步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富有自己学校特色的研学系列主题。

3基于主题,躬身实践,以细致的心打造安全的研学旅行线路

主题的确定让研学有了清晰的方向与目标,可是走哪条路,选择哪种交通工具,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等,这都是校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容易发生安全隐患的部分,这就要求学校在选择线路时必须做到实地勘察,将安全可靠、环境良好、成本合理、距离合适的地点筛选出来,确保整个行程连贯紧凑,便于教师跟组进行指导,监控,组织与管理。

例如:北京市第二中学参与研学旅行的年级是高一和高二,分别前往江南和西安,两个地点的选择并非是随便挑选出来的,而是结合调研当地学习内容、交通情况和安全系数,在经过3个月的反复性论证后,选出的两条最佳路线。小到每天行程中的交通、查房、教师在酒店门口的轮岗值班等都在考虑范围内,所有细节都要做好无缝对接。

4组建团队,多方参与,打造系列研学旅行课程

研学旅行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课堂的延伸,更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学生所接受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解说,学校要下大气力成立团队来完成一个系列的课程:

包括安全预案、应急预案、启动仪式相关资料、服装与必备物品、学生指导手册、教师指导手册、学生分组情况、教师指导安排等系列材料,这些都需要在研学前完成。

学生在研学前必须以组为单位了解研究的重点问题,重点任务,从而在研学过程中能够基于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包括观察文字说明、实物考察、采访现场工作人员、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等,各自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最终共同完成任务,展示自己的成果。

这个过程还要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的配比,最好能够达到6:1,最大配比不能超过1:9,将教师按照学科知识进行合理搭配。总之课程完成后,依照课程能够做到各环节无缝对接,从人身、财产、交通、活动等各方面既做到安全可靠,又做到务实有效,确保研学能够顺利开展。

5基于目标,设计好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做好全面评价,帮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

研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只旅不学”和“只学不旅”,这就要求我们要基于目标设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有相应数据支撑的可操作、可记录的评价标准。

研学旅行中的评价,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以便能够及时改革后续的活动,所以教师在小组研学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绝不是游离在队伍之外,可有可无的一个带队教师,他必须时刻与学生在一起,时刻观察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用摄像机记录学生的整个过程,这也是后序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有效的证据。过程性的评价要基于表现,基于小组中所承担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标准不能含糊其词,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出发前让每名学生和带队教师都明白研学的任务,评价的标准,从而按照标准去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研学旅行是近几年提出来的一个教学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升理念,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创新活动形式,寻求安全模式,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多方合作,共同努力,让研学旅行健康行走在学生成长的路上。

文章整理至公众号研学头条,研学头条带你发现研学旅行的乐趣,关注研学头条的那些人和事儿,每天为你献上研学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业大事件。

研学活动方案篇2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学区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一、研学主题

走进曹洼酒章文创园感受吴桥酒章文化魅力

吴桥县酒章文化产业园藏馆内收藏了12000余只艺术酒瓶,并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藏馆布展面积近400平米,馆内展出了陶、瓷、竹、木、金属、紫砂、皮革、玻璃、塑料等众多质地,戏曲类、神话类、人物类、动物类、建筑类、山石类、葫芦类、民俗文化类、军事类等几十个版块的10000余件珍贵艺术酒器具,有古酒器、青铜器、安华彩、钧瓷类等中国酒器具。园内有制酒车间,燕赵文人酒文作书法作品展厅,养殖基地和农耕园。

二、时间安排

2019年5月24日上午。

三、参加人员

上村马小学、曹洼小学、马库吏小学三校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以及学区和三校教师代表(121人)

四、研学旅行项目

吴桥县曹洼乡酒章文创园

五、组织机构

(一)研学旅行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王进

副组长:刘江、刘振勇、于刚

组员:王合荣、李海涛、孟娟、张国平、孙健、赵志刚、方志强

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和协调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安全工作,制定安全活动方案和安全措施,安排研学旅行工作,处置突发事件。

(2)抓好本次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工作,督促检查各班小组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执行情况。

(3)做好本次研学旅行活动的安全及其他工作。

(二)各职能小组的分工及职责

1.辅导员组

(1)组长:王进

职责:负责全面工作,安排辅导员的各项工作,组织相关活动开展。

(2)辅导员:李海涛、孟娟、孙健

职责:负责组织各小组学生的活动,如讲解、参观、互动等有关工作,并作好各校状况的监督工作。

(3)安全员,由各学校组织安排,每校两名教师为本校安全员。

职责:协助辅导员作好学生的管理和活动的组织,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处理学生的请假等突发事情,安全员要监督、检查活动中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协助处理安全有关事宜,并监督学生活动中突发事件等。

各校老师安排表

学校

学生

人数

负责

领导

负责老师

安全员

上村马小学

30

刘江

李英

李英,杨玉霞

马库吏小学

30

刘振勇

张国平

张国平,李爱玲

曹洼

小学

30

于刚

马凤霞

马凤霞,毕国菊

2.安全组

职务

姓名

主要职责

组长

王进

负责本次活动中各项安全工作的安排与实施,负责行进路线的安排与安全检查及各种安全设备的准备,制定每个环节的安全措施。

副组长

刘江

刘振勇

于刚

协助组长作好活动中的各项安全工作,并检查督促各种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及安全设备的准备情况,作好安全员的组织与分工,对有关学生活动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或违规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作好掉队学生的安排和意外安全事故的组织处置工作。

安全员

方志强

负责整个活动过程中安全工作具体的实施与监督、检查。

学校安全员

李英,杨玉霞,张国平,李爱玲,

马凤霞,毕国菊

负责本校活动过程中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与监督,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置与报告。

3.后勤保障组

组员:赵志刚孙健

职责:

(1)负责所需物品准备与保管,如治疗急性肠胃炎药品、塑料袋以及扩音喇叭、对讲机等。

(2)负责安排本次活动所有人员的饮水安排。

(3)负责本次活动的环境保护工作。

4.宣传组

组员:孟娟

职责:负责照相、录像等工作。

六、目的意义:

(一)让学生通过本次研学活动,了解酒章文创园,感受吴桥杂技文化、酒章文化的魅力。

(二)让学生学会通过调查、收集、整理、研讨交流等方式收集信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团队意识、探究意识、公德意识和时间观念”等意识。

(三)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增长见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七、活动内容

参观河北省吴桥县曹洼乡酒章文创园:感受吴桥杂技文化,酒章文化的魅力。

参观清正廉明文化广场,酒章文化博物馆,燕赵文人书法展厅,酒艺小院,竹林酒肆街。

研学内容及目标:

1了解“二不尚书”范景文的清正廉明的故事,做正直的人。

2参观酒章文化博物馆,通过戏曲类、神话类、人物类、动物类、建筑类、山石类、葫芦类、民俗文化类、军事类等几十个版块的10000余件珍贵艺术酒器具感受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底蕴。

3观看燕赵文人书法作品,感受酒与书法相碰撞产生的的文化魅力。

4参观酒艺小院和竹林酒肆街,感受酒章文创园的清幽雅致。

研学方式:

旅游+学习

八、工作要求

(一)学区准备工作

1.成立研学旅行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统筹本次活动。

2.考察活动线路、研究确定活动主题及学生探究内容

结合线路资源和学科知识及学生实际能力,确定研学探究主题和活动内容。

3.知识储备

(1)根据研学主题及探究内容,召开各校长会,明确分工,指导学生分阶段收集体相关资料。

(2)各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组织学生交流。

4.各学校根据活动内容考察活动线路,如何开展活动等有关事宜,共同制定安全活动方案。

5、5月24日,准时组织学生出发进行研学旅行活动。

(二)学生准备工作

第一阶段:在老师指导下搜集和研学活动有关的资料

第二阶段:观看学校、老师们分享的“研学活动方案(案例)3篇”,根据课程内容有重点地选择研究主题,并制定研学方案。

2.根据需要带好生活用品、用具等物品。

九、研学成果展示

1、研学后每位学生写出一份研学报告,优秀作品,报送学区进行展示,评选奖励。

2、各校收集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汇总上报学区。研学结束后学区收集相关影像资料总结存档。

研学活动方案篇3

一、目的意义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河南历史厚重、山川壮美、人杰辈出、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源远流长;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孕育地,是炎黄子孙的根源地,这些都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有助于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光荣革命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感受地域特色文化;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热爱之情,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

注重因地制宜,突出河南特色,打造具有中原风格、国家标准、国际视野的研学旅行“五个一”精品工程:建设一批层次分明、各有特色、示范引领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打造一批河南特色、主题鲜明、影响深远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培养一批志在研学、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研学旅行师资队伍;研发一套基层可推、一线可学、外地可鉴的精品研学旅行课程体系;建立一套责任清晰、科学规范、保障到位的研学旅行管理机制。努力形成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措施到位、运行操作规范有序、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原则。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性、知识性、科学性、自然性、生活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二)实践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三)安全性原则。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四)公益性原则。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五)协同性原则。研学旅行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单位要统筹协作,分工负责,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

四、主要任务

(一)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统筹安排和指导。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整体方案,做到有课时、有师资;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灵活有效。学校根据教育教学计划在正常上课时间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一般安排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七到八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含中等职业学校),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每学年安排一至两次研学旅行。

(二)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

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相关部门,依托河南丰富厚重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结合区情、校情、生情,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对基地(营地)实行定期评估验收和动态管理。各基地要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有针对性开发基地研学旅行特色课程,力争做到“一地一特色,一地一品牌”。

以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为支撑,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主题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体验相对丰富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各地可结合本地特色资源,打造主题式研学线路,如:围绕“老家河南”主题,结合河南的根亲文化、黄帝文化、姓氏文化等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围绕“红色河南”主题,挖掘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河南三大精神”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围绕“厚重河南”主题,结合我省五千年中原文明、八大历史文化名城等丰富的历史文化、世界遗产、非遗传承、博物馆藏等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围绕“生态河南”主题,利用我省丰富的绿水青山、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生态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围绕“出彩河南”主题,利用河南改革开放40年成果、科技创新、科研院所等资源,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三)加强研学旅行课程建设

研学旅行课程是体现研学旅行教育性的核心,精心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是提高研学旅行质量的根本保证。要以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导,联合基地和研学机构,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学段特点和地域特色,开发具有河南特色的自然类、历史类、地理类、科技类、人文类、体验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编写适合我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专题读本,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情县情市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市情省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地方课程体系。

(四)加强专业人员队伍建设

研学旅行工作要实行校长负责制,要确定相应的管理人员和教师作为研学旅行活动负责人。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研学旅行专业人员,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的组织管理、安全管理、后期保障和突发应急处置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提升辅导学生学习体验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培训纳入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学校教师组织研学旅行活动要计入教育教学工作量。

(五)规范研学旅行组织管理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要探索制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规程,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可采取自行开展或委托开展的形式,提前拟定活动计划并按管理权限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通过家长委员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家长会、信息化平台等形式告知家长活动意义、时间安排、出行线路、费用收支、注意事项等信息,加强学生和教师的研学旅行事前培训和事后考核。学校开展研学旅行,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学校领导、教师和安全员,也可吸收少数家长作为志愿者,负责学生活动管理和安全保障,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权利。学校委托开展研学旅行,要与有资质、信誉好的委托企业或机构签订协议书,明确委托企业或机构承担学生研学旅行安全责任。

(六)健全经费筹措机制

各地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筹措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经费,加大经费投入,探索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研学旅行。

交通部门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公路和水路出行严格执行儿童票价优惠政策,铁路部门可根据研学旅行需求,在能力许可范围内积极安排好运力。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减免场馆、景区、景点门票政策,提供优质旅游服务。列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游览参观点门票按规定实行全免,公益性博物馆、科技馆等按有关规定落实门票减免政策,其它场馆门票价格在规定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原则上要低于社会旅游团队价格,同时提供优质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参加研学活动的费用予以免除。银保监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七)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责任界定及纠纷处理机制,实施分级备案制度,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督促学校落实安全责任,审核学校报送的活动方案(含保单信息)和应急预案。学校要做好行前安全教育工作,负责确认出行师生购买意外险,必须投保校方责任险,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与委托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安全责任。

各地教育部门负责审核开展研学旅行的企业或机构的准入条件和服务标准。交通部门负责督促有关运输企业检查学生出行的车、船等交通工具;完善研学旅行基地周边的公路标志标识设施,为研学旅行提供安全畅通的道路环境。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研学旅行涉及的食品经营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公安部门要加强对研学旅行住宿的宾馆、酒店行业治安管理的指导,依法查处运行学生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积极为学生研学旅行交通安全提供保障和便利。银保监部门负责指导保险行业提供并优化校方责任险、旅行社责任险等相关产品。共青团组织要将少先队、共青团活动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服务志愿者活动。

(八)建立研学旅行科学评价机制和内涵发展机制

建立河南省研学旅行专家库,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探讨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的有效模式,研究和解决研学旅行工作推进中的问题;结合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对研学旅行工作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与评价,保障研学旅行健康、有序发展。学校要在充分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多元发展的前提下,对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情况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将研学旅行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学分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各地要注重研学旅行活动的内涵发展,定期组织开展各种研学旅行文化交流,巩固研学旅行成果。中小学校在组织研学旅行时,要以启发、引导为主,给学生提供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学生将研学的问题和成果进行梳理、提炼,并通过PPT、视频、调查报告、漫画、图表、诗画等方式进行汇报展示。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研学旅行的研究报告会、征文、摄影、绘画比赛等后续活动,巩固研学旅行成果。各级教育部门要注重探索总结,加强学习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推动研学旅行工作深入开展。

(九)加强研学旅行信息化管理

依托河南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等相关工作的建设与交流工作,为研学旅行活动交流、展示等提供服务。依托省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汇聚研学活动生成的信息,分析评价学生研学旅行开展情况和成效,实现研学旅行分层级、分区域、全过程的信息化有效管理。

五、保障机制

(一)统筹协调,加强领导。由省教育厅牵头,发改、公安、财政、交通、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银保监、共青团和铁路等相关部门参与,共同组成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各地要相应成立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小组,加大对研学旅行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相应工作方案,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加强指导督办。

(二)强化督导,规范管理。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研学旅行纳入专项督导范围,重点对研学旅行经费保障、基地建设、优惠政策、部门职能、规范管理等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督查,确保研学旅行收到实效。

(三)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各地要定期总结本地研学旅行工作开展情况、取得成效和典型经验,在稳步推进工作的同时,充分挖掘和提炼一批先进典型,以建设河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和实验校为抓手,发挥试点的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地要积极宣传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育人效果,及时宣传好典型、好主题、好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的作用,形成研学旅行工作的家校合力,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推动我省研学旅行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48 2649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