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反思【最新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松鼠教学反思【最新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松鼠教学反思1
昨天成老师来观摩了我们三年级备课,让我受益匪浅。
我自己准备的是《松鼠》这一课,之前准备了很多资料,也很紧张。在成老师点评完于老师的单元备课后,我又修改了自己的教案。作为一名新教师,需要学习,需要成长。
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昨天成老师进行指导之后,我自己的收获。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
在教学中,我也发现,自己班的孩子遇到“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类似问题,总是不知道从何说起,要不就是把课文从头到尾复述一遍,要不就是两个字结束,经过成老师昨天的指导,原来小动物可以从活动特点啊,习性等等来概括,而景物最重要的是抓住它的特点,对于人就是抓住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而我在教学中,就没有像孩子们传递这种概念,孩子们没有一个框架,当然也就不能回答出老师想要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的指导朗读。
在我展示的备课中,成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和美丽的不同呢?其实这也是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每次观摩课,观看优质课的视频,也知道老教师们的指导朗读很优秀,可是究其根,依旧不知其渊源。成老师昨天的指导让我恍然大悟,对于朗读,第一层就是要求孩子们字音,词语都准确,第二层就是要有节奏,断句,语调等等,第三层就是要加入感情。对于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针对性,才能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问题,如何让朗读恰当应对,这也是昨天从成老师研讨中学到很重要的一点,不同的问题需要有不同的朗读方式。这也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欠缺的,在我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于朗读,训练的少之又少,读,如何读,怎样读,什么是好的朗读,什么样又是正确的回答式朗读,我并没有给孩子们渗透过。所以年轻教师对于指导朗读这一板块很薄弱。自己也需要在实践中多摸索,在观摩课的同时,思考老教师们到底是怎样指导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对于写作的针对性。
关于《松鼠》和《翠鸟》两篇的对比,我只是想到两篇课文比较相似,都是通过一定的顺序来描写的,而两篇的不同点在哪里,让孩子从两篇的对比中学到什么,这个是我思考欠缺的地方。成老师昨天告诉了我们,这些都是有针对性的,对于外形描写,作者想表达她的美丽,才会去写大尾巴向上翘着,为了写机灵,才会写松鼠的小眼睛,如果要描写动物的安静,就不可以这样写了,这就是所谓的针对性,要让孩子们想一想你想描写什么样的小动物,描写什么样的特点,针对这个特点,在外形里面哪一种更能突出这个特点,慢慢地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孩子们就会逐渐明白如何让自己的外形描写更贴题,更有趣,更生动了。
第四个问题就是这几篇的写作对比。
可以用一个小阶梯,用同一动物不同的写法,逐步训练,第一个仿写《松鼠》,层次比较浅显,按照它的外形,活动特点,搭窝,觅食等等,第二个就是仿写丰子恺的《白鹅》,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最后指向的只有一个特点,最后仿写的就是老舍的《猫》,老舍对于猫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既可爱又可恨,像包容一个孩子一样,爱这只猫的所有。这样一步一步,完善描写一个动物的作文,相信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遇见这类题材的作文,不会再抓瞎,最起码孩子的脑海中会有一个最起码的框架了。
作为一名新教师,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以前知道很多不足的地方,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究其根,我还是不明白要学习的哪个细节。老教师讲课优秀,是很优秀,可是年轻教师要怎样学习,为什么有一些地方老教师能讲给学生听明白,而年轻教师却讲不懂。成老师来指导,虽然内心害怕,但收获还是大于紧张。只能说不足的太多太多,像一只蜗牛一样慢慢地爬,一次解决好一个小问题,日积月累,慢慢地也会像老教师一样,不求做一个多么多么优秀的教师,只想每一届教过的孩子们都学到了东西,对于每一届的孩子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松鼠》的教学反思 松鼠教学反思200字松鼠教学反思2
上个星期二我执教了《松鼠和松果》(第二课时),在上完了这一课后,我的导师吴老师给我评了课,我自己也进行了反思,经整理,具体内容如下:
本课是1篇写松鼠的童话,描写和刻画了一只非常聪明的小松鼠,它从摘松果吃到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着想。因此,这篇课文的趣味性很强,也很受学生的喜爱,其中有三个自然段是描写松鼠的内心活动,由发现问题到思考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我把描写心理活动的第二、三、四自然段确立为重点朗读指导段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这三个段落当中描写松鼠心理活动的句子。另外,在指导第一段朗读的同时,引导同学们模仿课文句子,用“那么······,那么······”的句式训练说话。由于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所以在指导朗读完整篇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复述课文。我原先的设想要通过让孩子们结合松鼠种松树这一行为说说植树造林的好处,从而培养孩子们愿意植树造林的意识。这是我在吴老师的指导下最初的教学设想,无非就是引领学生们读课文,乐于读课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不少的地方和我的教学设想有差距。
首先,就是我的课堂调控能力。值得肯定的是,我比刚开始上讲台时多了关注学生的意识,所以这一堂课上我有留意到学生。问题是我留意到了学生,却没有运用好的办法去管理学生。在平时的听课过程里,我学到了一个调动学生课堂良好气氛的好办法:用累计加星奖励学生,然而,在我自己的课堂上我没有运用到,以至于我缺乏一种有效管理学生的能力。有些口令我用到了,例如“一二三,坐端正”,大部分学生也听从我的指挥安静下来听课,但调控课堂氛围的方式需要多种多样,奖励是一方面,惩罚又是一方面,这些我都要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巩固和学习。
其次,是在布置任务前的提示语不够明确,即没有清楚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以至于学生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做,课堂状况比较混乱。在刚开课的时候,我叫了六个同学以分段开火车的形式来朗读课文,本来的设计是让每一位同学读完后,其他同学举手来评价的。我们知道评价往往是多方面的,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总是在一个同学读完后直接问学生“他/她读得好吗?”,与此同时,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说“好”或者“不好”。这样一来,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对读的同学也产生了不小的打击。其实我可以这样问:“你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样?你欣赏他哪些地方?或者有什么好建议?”如此一来,学生们的思考会更多。还有就是,在这六位同学朗读课文之前,我对其他听的同学关注和引导做得都不够。我把重心都放在了这六位同学身上,忽略了其他大部分的同学,没有培养他们认真听的能力。假如,我在这六位同学读之前提示其他同学“谁是最认真听的小听众呢?老师要评评哪个同学,哪个小组是听得最认真的。”这样就更好了,提问得清楚和准确,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参与到我的课堂中来。另外,在后面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的教学环节时,我一开始也没有讲清楚要求,应该让小组长去组织,让小组成员先说自己喜欢哪一段,然后再读。其实,这个设计也不是很合理,占用的时间较多,应该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老师再提问。
再次,课文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我在讲到用“那么······,那么······”句式说话的时候,直接在课件上显示这个句式,没有结合原文,使得学生们难以理解,一下子不会回答。如果,我在让他们用这个句式说话之前,先出示“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都那么可口。”这句话,相信同学们一下子就能明白过来。所以呢,有时候不是学生们不会,是老师设置的问题没有让学生们明白。
最后,在复述课文的时候,我没有让学生利用和结合我的板书来说。如果做到这一点,相信学生们对课文的内容更加容易理解。
我上的这一课是朗读课,朗读一般是有层次的。初读课文的目标是正字音,让学生们读得正确、流利;再读课文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们品读了,让学生们读重点句子、段落,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些大概是朗读的内容,朗读的形式则是有多种的,有多种方式读。读的方式可以是从点到面,从个人读到同桌读再到小组读,还有男女读和全班读,从面到点则相反。读得多了,学生们便能背诵课文了,这样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吴老师告诉我,课堂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激情、激趣和激思,让学生喜欢学,有兴趣投入感情走进课文当中,并且爱动脑筋,乐于思考。这样的前提可能就是老师要多花心思去设计一节课的每个环节。对此我是赞同的。
总体来说,这次上课我的思路比之前清晰了,心里也没用那么着急一定要把教案上的内容讲完,但可能由于准备的时间不是很充分,所以在一些细节上的东西做得不是很好,自己在教学方面的想法也不是很多,这些都需要继续努力和学习。
松鼠教学反思3
《松鼠》是1篇描写动物的课文,语言生动,内容浅显易懂,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反思:《松鼠》。因而,上课前我创设了情境,利用播放松鼠活动片以及歌曲《小松鼠快长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这样的设计效果很好,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教学轨道上来。
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查找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我设计了交流资料这一环节,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使课内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后,让学生说一说对松鼠的印象,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感知,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文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理解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体会
1、个人思考到教师小结—让学生先读松鼠外形的部分,然后出示课件填空,教师进行对本段小结,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松鼠》》。
2、找时间词,加以运用———让学生划出课文中的表示顺序的词,并出示顺序词,鼓励学生运用这些词说一段话,可以同桌试说,再在班上说。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了把学生的认识与创造结合起来,我设计了采访,表演这一环节,使学生体会交流、合作的快乐,并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犹如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素养。
松鼠教学反思4
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我在班级讲了一节年组课,课题是《松鼠和松果》。我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收到的效果比较好。
这篇课文讲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课前我能认真专研教材,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我采用了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首先我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练习说话。出示松鼠的图片,说说你对松鼠有哪些了解?板书课题叫同学们认真看,认真倾听,放录像范读课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这样做为了叫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怎样读这篇课文,听后叫学生自由读课文。其次认读生字,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先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在教一些识字方法,编儿歌,做动作,读词练习说话,把生字组词读,做识字游戏。方法的变换目的是使学生不枯燥,又认识了这些生字。然后开始学习课文,学习课文主要以读为主,在老师引导下读好,抓重点词语指导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课文时适当的进行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完课文进行思想教育,明白要保护环境。最后指导写字,先观察再指导写。
这节课学生表现的比较好,但有些地方设计不好,要求有点高。例如在识字时,用生词说话,没有语言环境,孩子们有点蒙,句子造的不好,在一班试讲时,有语言环境,孩子们句子造的比较好,我在本班去掉这一环节,是我高估本班学生的能力,以后改进。在学习课文时学生朗读的感情不够到位,老师有点着急,没有给学生充足的练习时间,有待在今后教学中改进。写字只指导上一个字就下课了。
只要我在每次的教学中不断的反思,相信会有更大进步。为了学生我会努力的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打好基础。
松鼠教学反思5
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一次很失败的讲课。课堂结束后,我隐隐有种被狠狠甩了一耳光的感觉。
一直觉得小学授课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不就是给学生讲讲课文,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需要讲的通俗易懂而已。因为第一单元刚上手,还不大熟悉,所以在准备教学的时候,我博采众长,看教参、听老教师的课,看网上的优秀教学视频等等。正是在这些的基础上,第一单元的教学顺利过关。而我也在听和看的过程中渐渐摸到了五年级语文教学的门道,起码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第二单元,我依旧坚持看网上的视频以及听老教师的课,只是看教参少了,因为前两者相对较直接,依葫芦画瓢可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把握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教参全是文字,大部分内容是对文章的解析,关于如何把内容教授给学生,没有直接的方法。所以,教参就被我雪藏了。幸运的是,第二单元的课堂进行得也算顺利。
原来教学是如此简单的事情。这时候的我自认为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只要对课文稍加分析,便可在讲台上将课文即兴传授给台下的学生。也因这样的盲目自信,在接下来的国庆长假,我就简单将课本翻了翻,划了划重点,就这么完工了。甚至在闲暇的假期,我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教学竟是这样无聊、没有挑战性的工作,这份工作真的适合我吗?
第三单元《松鼠》是一节文艺性说明文,语言细腻委婉,描写生动传神。在讲课一开始,就已暴露出我没有备课的弊病。“松鼠的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四肢轻快,尾巴呢?”尾巴的特点比较分散,学生的回答慢了半拍,而我,也只是在文中简单的一划,根本没有注意到文中对松鼠尾巴的描写具体是什么。于是我不得不翻开课本,和同学一起找,学生给出的答案我也不敢评价,只能不置可否。要是我提前把课文读透的话,这一自然段段本可以非常轻松的完成解读。
接下来,还有更让我抓耳挠腮的事情发生。第二段讲的是,“松鼠喜欢在高处的树上居住,不在小树丛,也不接近人的住宅。”从这一点,需要让学生看出松鼠不喜欢打扰人,非常善良。那我就问“为什么松鼠不接人的住宅,喜欢在树上呢?”学生的回答和我想听到的几乎南辕北辙,“因为松鼠怕人类捕获他们。”“因为松鼠想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因为松鼠想离着人们远远的”……当时的我根本根本不知道如何将这群以为松鼠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引导到松鼠很善良,怕打扰人类这上面来。当时真想把答案告诉他们,但我明白就算我直接说出答案,也未必能说服得了,只会让他们半信半疑。这时,我就做了一个假设——大家想一想,如果村子里的道路上、房顶上、院子里、田地里满是松鼠,那农民想要出门会怎样?还有他们的粮食会怎样?“道路会很拥挤”“粮食都被吃光了”“人们没法睡觉”……到此时,学生才真正意识到如果松鼠接近人的住宅,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有不少同学回答出松鼠很好,很善良。我不由长舒了口气,虽说历经坎坷,但也算有惊无险的通过了。
试想,如果我在备课时细细琢磨自己问的每一个问题,认真揣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反应,这节课不会是这种结果。正因此,我用亲身经历的反面教材警告自己,教学远不是纸上谈兵的易事。毫无准备的上课时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我的不负责任可能会使许多学生失去了真正获取语文知识的机会,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罪过。
学生的每一节课都耽误不起,更浪费不起。自此,我会尽心尽力的把每一堂课准备好,传授好。这是对学生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承诺。
松鼠教学反思6
《松鼠和松果》的教学设计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和情感体验。这节课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孩子自愿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朗读时,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去朗读。
二、巧设游戏。在识字这个很枯燥的环节中,设计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摘松果的巩固生字游戏,既给学生带来了活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生字。
三、巧妙设疑,激活思维。在提问“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时,让学生去思考,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松鼠没地方住了,没东西吃了,体会到着急,担心,害怕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读文。
松鼠教学反思7
上完《松鼠和松果》这一节课后,我个人认为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一、我的教学设计努力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记字,在生活中积累知识。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这节课在识字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来当小老师,教识字方法。
三、巧设游戏。在识字这个很枯燥的环节中,设计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摘松果的方式来巩固生字,既给学生带来了活力,又使学生掌握了生字。
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课前收集资料的能力。
五、设计问题方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在提问“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时,让学生去思考,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认识到松鼠没地方住了,没东西吃了,体会到着急,担心,害怕的情感,再带着这种情感读课文。
除了以上优点外,本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生字写得少,指导得不够细致;教学过程设计的还不很精,有待进一步研究;课堂纪律不是很好;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以上的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地改正,争取更大的进步!
松鼠教学反思8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1篇略读课文。文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作者以儿童的视角观察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松鼠的习性。文章语言清新自然,生动有趣。松鼠虽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
11月25日,我在潭牛中心小学就这篇课文上了一堂观摩交流课,总的感觉良好,但还有很多不足。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说说松鼠的生活习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兴趣极浓。板书课题后,我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概括内容的基础上,我跟学生讲解了段意与小标题的区别,要求学生练习用小标题概括内容。学生掌握的很好。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我又让学生抓住“喜爱”松鼠的情感划出有关语句,深入交流理解重点语句。但在这一过程教学中,对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情感的训练较少些。要求学生直接从句子感悟较多。没有做到读体现悟,悟促进读,使感悟和朗读有机地结合。也正因为朗读感悟句子用的时间少,才导致课堂后半部分教学时间的宽裕,迫使我临场决定让学生进行写作练笔,写写身边喜爱的小动物并表达喜爱的情感。但也并非无益,做到了读与写的结合,为以后写作服务。然后启发学生总结本文的表达特点,使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方法。最后总结全文,揭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这一主题。
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教学过程顺畅、清晰,师生配合默契,达到很好的效果,但预期的和实际的总存在差距。很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不吝啬对我提出建议与批评,我想,你提得越多,我的收获会越多,我成长得也许也会越快。在此,深表感谢!
松鼠教学反思9
《小松鼠运粮》是一节小班体育课,根据我班幼儿处于3—4岁年龄段,是钻爬能力飞速发展,身体协调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小松鼠运粮中,通过情景模拟,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情景,课程涉及钻爬,跳及身体平衡的基本技能,让幼儿在欢快的游戏中,来发展幼儿钻爬等能力。为此,在选用这节课时,我设计了通过掌握钻爬技能的情景,来发展孩子的身体能力。也遵守幼儿课程要做到寓教于乐的基本原则,让幼儿真正的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课前,我做了渗透,让孩子们练习了钻爬,以及走平衡木。孩子们掌握了一些经验。因此,在上这节课时,孩子们已经有了已知经验,在小松鼠将粮食运往粮食基地的过程中,表现的很勇敢,在心理上克服了对走平衡木和跳过小土坑的恐惧感。为了能让孩子能真正的达到活动目的,围绕目标进行游戏,我将游戏的中,涉及到需要掌握的技能,设计了很多环节,例如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走过独木桥等形式,让幼儿多方面的练习,更容易掌握到知识要领。但由于在游戏前,游戏规则强调的不清楚,在游戏时,个别幼儿钻爬的要领不对,也有些违反游戏规则的情况出现。使得在游戏过程中,存在一些幼儿不能很好的掌握钻爬技能和跳跃技能。
小班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节课既要做到发展大多数,又要关注个体差异,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钻爬做为这节课的重难点,应该在游戏前做为一种技能让幼儿充分的进行练习,再进行实践。跳跃由于规则没有强调清楚,很多幼儿不是双脚跳而是单脚跳,这样目标就达不到。在课前也应当先练习。总结一些失败,让自己知道课程环节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小班的课虽短,想要在短时间内让目标达成,就要在环节的设计上多围绕目标来进行。过程环节都不要太花哨,太复杂,尽量贴近幼儿体能发展的范围内。整节课环节太趋于平淡,重难点不突出,只能说将目标完成了一半,一部分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这让我总结了很多经验,通过一节课的反馈,让自己在今后设计课程的环节中,一定要围绕目标,围绕孩子的体能发展来进行。一节课虽有失败,但收获颇多,受益颇多!
上一篇:实用中班教案及反思(汇总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