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典型案例
xx镇位于xx县城北部,北依xx河,镇政府驻地距县城城区xx公里。东西最大横距xx公里,南北最大纵距xx公里,总面积xx平方公里,北隔xx河与xx相望。辖xx个行政村,人口xx万人。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市委、市政府“南山北水”的旅游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发挥黄河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势。xx镇先后建成了xxx、xxx等一批AAA级景区,依托黄河湿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创建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区,将xx村变为国家级美丽乡村,为黄河沿岸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使黄河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福河”,逐步形成了多个“两山”转化实践典型经验,以生态旅游、生态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2020年,xx镇被评为山东省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xx镇积极创建xx市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区。
(一)以“生态赋能+黄河旅游”模式,在特色转化上做文章。xx镇秉持生态理念,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利用刘春家线工段,打造黄河安澜湾景区;依托黄河沉砂池,建成xx国际温泉慢城;开发黄河湿地资源,形成“一湾一城一带”的特色样板,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修复与高质量发展。xx镇探索黄河流域农商文旅互促互融路径,围绕“稻乡水韵”为核心,充分利用黄河南岸,水系纵横以及村周边合作社,切实发挥好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等优势,配套建设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项目,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示范区。通过xx路、xx路及修建中的xx高速和现有的xx高速,在交通便利的基础上,打造xx罗曼园、xxx风情商业街、xx国际温泉慢城提升项目等,农旅结合,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同时,通过黄河淤背区百里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绿化亮化美化、重新整修道路等,提升xx镇村容村貌。
(二)以“党建赋能+现代农业”模式,在绿色产业上求实效。xx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推动传统种养模式转型升级。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载体,大力发展林下蘑菇循环经济、莲藕龙虾立体种养殖、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持续转化。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前题,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优势,放大“xx大米”品牌效应,奠定xx大米主产区地位。充分利用xx大米“色白味甜香糯”的特点,引入“米的驿站”项目,做活“米文化”和“稻文化”两篇文章,并通过省邮政平台对大米进行集中加工销售。建设万亩稻虾立体种养基地,一期1200亩说约李项目以稻田、小龙虾养殖、自然学校三大板块为重点,构建田园综合体。占地150亩的蜗牛农场,集观光采摘、农事体验、亲子游乐为一体,打造综合性休闲农庄。xx藕虾立体种养项目力争年内新增500亩,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亩均收入过万元。充分利用xx西瓜、甜瓜、草莓、葡萄、雪桃、桑葚等特色农产品优势,积极引导各采摘园积极申报省级精品采摘园,着力打造四季瓜菜科普基地和自助采摘精品线路。
(三)以“环境赋能+精细管理”模式,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近年来,xx镇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开展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攻坚,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降低辖区内污染物排放量,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工业点源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配合上级部门对辖区内工业企业全盐量、总氮和氟化物等指标开展深度治理。实施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行管理,建立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管理台账,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建设,完善配备污水管网。全面推行河长制,聘用35名河管员对全镇20条河进行日常巡查监管,镇村二级河长体系全面建立。同时,全面落实“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要求,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推进镇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大整治大提升为契机,持续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强化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的正常运行和监管,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加强“美在家庭”示范户创建,做好农村污水治理、旱厕改造、气代煤、电代煤等工作。围绕文旅、农旅融合发展,选好选准产业项目,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打好生态牌,发挥环境保护促进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发挥党组织优势,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放大项目引领和人才带动作用,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在xx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镇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上取得了积极成效,获得了省内、国家乃至国际的认可。2020年6月,刘家义书记到xx镇视察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工作,察看了xxxx温泉国际慢城、xx镇黄河滩区迁建项目;7月,山东省2020“新时代乡村阅读季”暨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推广示范活动在xx召开;9月,在xx拍摄的《万里黄河成就一桌好菜》在央视新闻频道直播黄河节目播出,展现了xx镇“两山”建设成果。
(一)生态旅游势头良好。近年来,xx镇结合“全域旅游”的发展契机,将生态旅游与农业、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全面构筑休闲农业、生态修复、美丽乡村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和生态观光、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产品打造新模式,将“绿水青山”有效转化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全镇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全镇范围内先后建成黄河安澜湾、xx国际温泉慢城等AAA级景区,被授予“省级文化旅游强乡镇”、“省级生态镇”、“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山东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投资3000多万元对xx村进行了整体提升改造,乡村旅游聚集村落迅猛发展,成为xx整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代表,被授予“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山东省特色旅游村”等荣誉称号。xx县“稻乡水韵、魅力慢城”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区计划2021至2023年计划资金投入106000万元,先后建成黄河淤背区百里生态廊道、xx罗曼园、九道湾生态稻虾立体种养数字农业示范基地、蜗牛农场等精品项目。
(二)生态农业不断壮大。xx镇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绿色生态农业品牌,境内xx大米、双庙瓜菜、黄河水产等农产品在东营、xx、滨州等周边城市乡享有较高声誉。带动发展各类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基地2万余亩,主要种有大米、小米、西瓜、西红柿、辣椒、瓜类、豆类等20余种,带动发展奶牛、生猪、肉鸭等特色标准化养殖基地9处。下一步,xx镇将以旅游路、大李中心路两侧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贯通水系,将说约李村“郊野公园”、xx村“环村水系”、ﻪ刘春家“黄河鱼馆”、前胡村“水岸廊桥”、沙李村“荷塘月色”、河孙村“桑海沧田”等休闲游乐场串联,重新整修道路及附属设施,进行高标准绿化,对9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进行美丽乡村连片提升,形成全域公园布局,突出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促进生态农业做大做强。
(一)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xx县“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稻乡水韵、魅力慢城”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片区创建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定期会商、调度,在资金、土地、政策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坚持党建引领,在xx村及周边7个村成立xx县首个联村党委,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合力发展文旅农旅及水稻小龙虾等立体种养等产业,已注册合作社10个,实现了资源共享、抱团发展,成为全省首批“两山”理论实践基地核心区。其中,xx村、说约李村等4个村合作社年收益超过50万元。
(二)充分发挥生态优势。xx镇“两山”基地北依黄河,南接大芦湖水库,示范区内干支渠密布,水网纵横相连,分布有xx国际温泉慢城,核心区水面6000亩,有鸟类200余种;建有xx市唯一一处综合性黄河旅游风景区安澜湾景区;有占地600亩的艾李湖生态湿地;黄河淤背区百里生态廊道横穿东西,自然风光秀美。慢城、安澜湾日均接待游客数量3000人以上,成为研学游、生态游、康养游的首选之地。
(三)充分发挥区位优势。xx镇处于神奇的北纬37度纬度线,适宜水稻、白莲藕、小龙虾、黄河鲤鱼立体种养,有国家农产品地理商标15个。建有xx莲藕小龙虾立体种养基地,九道湾水稻小龙虾立体种养基地。围绕旅游产业,建成蔬菜水果采摘基地9处。发挥荒土地农场农产品纳入省邮政物流平台优势,年内带动大米种植5000亩,实现农旅融合发展。xx镇交通便利,滨博高速、济高高速纵贯南北,省道潍高路、广青路横穿东西,翟寺黄河浮桥与滨州市相通。
(一)旅游环境有待改善。村容村貌方面,村庄建筑普遍存在以灰白为主,可观赏性不足。服务设施不够完善,道路、用水设备、休憩服务等基础设施不足,植被绿化单一。
(二)“两山”文化挖掘和弘扬有待加强。在开发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过程中,对“两山”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需对山水文化精神的认识理解和弘扬加强重视。
上一篇:运动会加油稿【通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