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篇1

从自然辨证法角度浅谈屠呦呦教授获得诺奖一事 控制工程何壮壮 167760660

一、屠呦呦获奖简介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委员会秘书伦达尔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来自爱尔兰、日本和中国的3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即青蒿素)”为我国摘取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医学科学最高奖项。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2011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其它暂且不表,下面本人尝试就这一事件利用本人仅知的部分自然辨证法相关理论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如有不当恳请老师对我的观点和思想加以批评和指正。

二、从自然辩证法角度分析屠呦呦获奖原因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相关理论是我国千百年医疗实践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此之前,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并没有得到世界的一致认可,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屡屡与诺贝尔医学奖项无缘。归其原因,私以为是我国中医事业缺乏标准化建设。对于西方人来说,数字和指标是非常重要的,西医就是建立在数字统计学分析基础之上的。而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就恰恰在于:西医讲求具体指标,而中医讲求“因人而治”,缺乏可通约性,常常以个人经验为主,并没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学分析体系,而如果所做的研究缺乏数字依据的支持,西方人是不太可能认可的。故而,时至今日,中医还没有完全走上世界舞台。 而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就是我国中医药为世界人民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标志着我国中药事业为国际认可的里程碑,其发现过程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对科学发现的影响。青蒿熬水可以治疗疟疾的事实早已被广泛记载传播,许多单位均做过青蒿的抗疟筛选,都因无效而与幸运无缘。而屠呦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在采用传统方法未果之后,通过对中医药文献的反复研究及参考西方萃取方法对青蒿素的提纯方式思路的改变,细心的想到其抗疟成分可能是热不稳定的,通过冷萃取法得到了没有被热破坏的青蒿素,最终得到抗疟效果极好的青蒿素。青蒿和青蒿素,一字之差便是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此前的科学家受困于中药提纯常规方法的限制,人为的将中医和西医划上鸿沟,中医和西医就其理论、研究手法、起效时间、治标治本等等来说的确是对立的,然而单纯的将二者对立是一种狭隘的思想,如此次青蒿素的发现,便是运用西方萃取对中医药进行定量提取,同时此举也是对西医临床的重大贡献,二者互相促进,是统一的整体,中医不破坏药物原始成分基础上,讲究医疗综合效果的做法值得西医学习;西医的精确诊疗、有的放矢的治疗及技术也值得中医借鉴。这里体现了对立与统一的思想。

不但如此,所有特点的医学包括中医、西医、蒙医、藏医等都可以相互借鉴融合,形成有益于人类减轻病痛的统一的医学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造福全人类。

三、如何看待屠呦呦“三无”学者身份 现年85岁的屠呦呦教授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头衔,故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也正是这样一位“三无”的科学家实现了我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零的突破,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2011年,屠呦呦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被视为离诺贝尔奖仅一步之遥。这意味着,五年前屠呦呦便已经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而五年间,屠呦呦仍然只保留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的身份,没有院士头衔。不禁让大家思考,中国的院士评定制度怎么了?有业内学者分析,屠呦呦迟迟得不到院士头衔,原因之一是其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的关键性贡献至今仍有争议,其次,屠在业内的声誉不高,未得到包括当年从事青蒿素研究的同事的支持。 归根到底,我认为是诺贝尔奖评定并不认可集体成就,而强调从集体研究中界定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个人这一主要矛盾,中国的学术界更强调集体的作用,又或者说,大家都不愿“屈居人后”,由于这一原因错失诺贝尔奖已经不是首次了,参与实验的人员和集体彼此间是对立与统一的,统一于同一个实验项目的进行,又对立于成为获奖成员的需求。这一矛盾导致我国的科研成果总是归属不清,同时中国科学界又过于注重学术贡献以外的问题。 鲁白认为,屠呦呦在青蒿素提取中实现了关键的一步,是因为她提出的乙醚提取法才让人们找到了有效单体。“虽然有很多人参与,但是这个最关键的一步是她做的,而诺贝尔奖也是看谁做了最关键的一步。”这与我国学术界评奖观点是有所出入的,对传统学术界评定指标进行冲击与否定,随后认识到问题的中国学术界对此进行调整完善出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指标,实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前进,即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前进而是螺旋式上升的。

四、结论

屠呦呦的成功,是我国科研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世界对中国科研力量的认可,从这点来说,这无疑值得我们全体国人欢欣鼓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在对待屠呦呦事件所带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时,我们必须秉承辨证思维方法,绝不能偏激的对此过分解读,同时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摒弃网上人与亦云的说辞。就我个人而言,第一:屠呦呦的三无头衔,是因为历史问题及其他众多因素造成的,不能一概以中国科研体制弊病概括;第二:此次屠呦呦的诺奖,对中医学在世界的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必须进一步挖掘老祖宗传下来的瑰宝;第三:诺奖固然值得庆祝,但我们必须打破唯诺奖是从的论调,有必要给诺奖降降温,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它;第四:屠呦呦荣获诺奖,的确是实至名归,但我们不能忘记他人的贡献。

本文地址:http:///zuowen/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篇2

正确认识宗教与科技的辩证关系

摘要: 科学技术和宗教同属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但由于二者本质上的不同,它们长期处于对立与斗争状态,并且二者的对立还将继续下去。但这两种意识形态并非只有对立,它们之间还有辨证的统一。探讨科技与宗教的关系,对于缓和这一对矛盾,推动二者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科技和宗教的基本概念及相应的影响、历史背景关系以及当代表现形式各方面来分析,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论证,对如何正确看待这两种意识形态关系来进行讨论。

0 引言

谈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人们将它们看做两个截然对立或一真一伪的关系。典型的科学崇拜者对宗教持有简单的否定、排斥的态度;典型的宗教狂热者对科学持有轻视、漠视的态度;其他大多数普通人则持中庸的看法,不愿去劳神费力地辨析两者之间的种种歧见、悖反。然而它们都是人类文明史中两个典型而又意义重大的客观存在。科学与宗教不仅仅是对立的关系那么简单,它们曾经泾渭分明,也曾经融为一体,但绝不是永远的对立或相融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关系。这就需要我们用历史的辨证的目光来看待它们,不能机械地把它们归于对立或是融 合。 科技和宗教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 科技的概念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

科技给人类带来的良好影响,是给予人类在生存环境上的大幅改善,增加了多重的保护性,以及多功能的安全与便利,使人类能更适应地生存于大自然中,如农业科技化、医疗体系之建立,更重要的是科技开启了人类在学习生存技能上的快速发展之路,使人类多能行有余力,去思考精神层面的问题。无论是从科技应用在人类生活中带来的种种便利,还是在人类面临疾病灾难时科技所发挥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我们都可以看到科技的正面功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福音。

但同时科技这把双刃剑也给人类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科学技术作为不具意识的客观存在,并不具备主观上给人类带来伤害的能力,但人类对科技的不同应用方式,却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科技违背了服务于人类的宗旨,对人类的生存产生负面效应,即所谓的“科技异化”。比如理、化、生学各种武器给全世界人民带来的苦难,工业大规模所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基因技术所引出的伦理

道德问题等等。

宗教的概念

宗教是一种历史悠久而有十分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古至今,不同的人群和民族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就宗教自身的发展来说,一种宗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宗教史笃信、崇拜超自然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超验的精神本体的理解和追求,主要源自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热门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的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宗教的认识是建立在人类生活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信教群众的精神寄托和追求,其产生与发展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对于人类群体来说,若考究各国各朝代,均有其鼎盛时期,除了明君推行正确合乎当代的政治制度外,盛世之治也多伴随着当代合乎民情的宗教在教化民心,可见宗教延伸之于人心,与人类文明并行相辅相成,所达到的持久平衡,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也在当时发挥了其本身的正面作用。对于个体而言,许多人在面对生死、困顿、彷徨不安的时候.都会想要寻找寄托.宗教就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以及力量的来源。

可以这么说,如果信仰的宗教能够安心依托自己,并且对他人释出善意,助于人群,就是好的信仰。可是在人类物质欲望的膨胀影响下,宗教的真谛开始被蒙蔽,有些恶质教义反而形成了更大的贪嗔痴,不少心灵因此误入岐途。在国内最典型的案例非“法轮功”非法邪教组织莫属,假以宗教的旗号,蒙蔽群众,从事着反党反政府的勾当。而在国际范围内看,由于不同宗教信仰导致的不安定因素甚至极端恐怖主义也给人类世界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一部人自诩为伊斯兰信徒的恐怖分子,以穆斯林身份,打着“圣战”旗号,在世界各地所从事的恐怖袭击活动。那是另一种错误和极端的所谓“宗教思维”。 科技和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

宗教和科技,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都有着萌芽、发展和辉煌的每一页。对于宗教与科学的产生的历史背景,一般的观点认为,宗教孕育了科学,宗教形式

产生早于科学,认为“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原始的宗教观念,远古的崇拜和原始宗教神话”,“科学的产生比宗教晚,有文字记载的自然知识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巴比伦、古希腊、古埃及、古中国出现”,“自古以来,哲学科学尚未昌明之先,凡探索宇宙人生奥秘之学术,即尽归于宗教,故古之宗教,皆极尽神秘玄幻,迨世界学术昌明之后,有以智慧穷理探索宇宙人生奥秘之哲学,嗣复有以知识实验追求奥秘之自然科学,纷纷崛起。于是宗教神秘之藩篱,几已破碎无余。”从这些观点出发,承认宗教先于科学,可能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宗教包含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从原始形态到氏族-部落宗教到国家-民族宗教再到世界宗教的发展历程。而认为科学经历了一个前科学——科学的阶段。由此,这里所讲的宗教和科学所涵盖的时间跨度不对等,既然宗教发展早期可以称之为原始宗教,那么,科学发展的早期即“前科学”时期为什么不能称之为“原始科学”?自然科学的标准形态是近代实验科学,但这不能抹杀科学有一个产生到发展的过程,否则科技史研究也就无意义了。

美国当代哲学家瓦托夫斯基认为,科学活动的根源“可能就是需要、智力探险活动、或个人的满足。”这一界定指出了科学的一般特征,与宗教或其他文化形式一样,不仅仅有它的近代形态,也有其古代形态。正是因为人类幼年时期开始对自然与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对世界最大限度的改造,宗教与科学构成了早期人类文明的两个重要方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科技与宗教的对立与统一

从上述小节的介绍中可以看出,科技更侧重于认识外部世界人类的环境,改造自然或控制自然,表现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的最终在人,科学的领域同时也包含着对精神现象、生命奥秘的探索。宗教则侧重于认识人类自身,赋予生命意义,揭示生命价值。但也是为了实现人的需要,不仅为了人类生存需要,也反映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

由于二者认识对象和终极目的同一性,决定了二者既同样具有世界观意义,也具有认识功能,这一点来说是互动、互渗、互补、互促的。正如哈佛大学教授保罗·弗罗因德所指出的,“宗教是一个伟大的导致终极真理的非真理主体,科学是一个伟大的导致终极非真理的真理主体”。然而在认识“真理”的方法上的不

同,宗教与科学一度成为敌人。相对而言,宗教信仰偏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心灵调适、情感世界,而科学活动则偏重于物质生活、社会生产、自然世界。因而宗教在方法上比较多的是用想象、象征、直觉、体验、证悟等非理性方法,科学的方法则重假设、实验、求证、逻辑推理等理性方法。科学以对客观对象的真实性把握为目的,他必然要求在思想上遵守逻辑规则,重视思维活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而宗教则以摆脱精神的烦恼和痛苦为目的,其追求的对象是超现实的绝对和无限,因此在其合理性的论证中,必然以对无限的绝对的神的信仰为基础,诉诸于人的直觉和顿悟,信赖人的情感体验,其思想是非逻辑的,所以当他们的思维超出各自适合的领域,或者各自的利益、地位等受到影响的时候,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从思辨的角度来看,宗教和科学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的意识形态,是一种文化形式,同时他们是属于社会的,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只有拓宽视野,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去研究这两大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将两者置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长河中进行透视,动态地分析,才可能得出二者关系较为客观的结论。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阶段,宗教与科学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科学发生之初,人们生活的中心和活动场所主要是宗教的,对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等都以宗教为标准。随着科学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建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与宗教的对立,对教义的怀疑,对教会权威的蔑视。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西方的传教运动,科学知识传播到全世界,进一步动摇了宗教的社会基础。20世纪以来,基督教会改变了对科学的态度与策略,建立罗马教皇科学院,宣布不干预科学事务,为伽利略平反等,一些改革派神学家则提出了新的神的观念,试图建立与科学间的新关系。

由此可见,科技与宗教并非此消彼长、水火不容的对立势力,而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我们不能想象没有科技或者宗教任何其一的世界会变成怎样。而对科技与宗教关系的探讨,也有利于二者的沟通交流以及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科技与宗教的当代表现形式

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与宗教的发展一方面继续保持有自十六世纪以来的传统,

即两者在斗争中前进,但还出现了许多新的时代特征:

第一,科学的解释力日益广泛,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自十九世纪以来,随着系统的学科门类日益建立,科学理论、科学活动进一步建制化,这种解释方式的有效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极大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特别是经济生活的进步。

第二,宗教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大众的精神(信仰)生活的控制总的来说有减弱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宗教界的一些有识之士积极倡导与科学的对话,努力以一种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世界的共建中来。一方面他们积极挖掘传统,努力从中发现新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能接受新的科学成就,面对科学前沿问题他们能从宗教关怀的立场出发,以伦理的眼光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三,教会内部的改革与世俗化步伐加快,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成果等加大宣传力度。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世俗化的浪潮,宗教内部不断进行改革,主要表现在:在一些社会问题上,教会的态度更为开放,对社会道德问题更加宽容;但也强烈关注社会正义,呼吁社会重视中下阶层人民及弱势群体,如妇女、儿童、老人、有色人种及少数民族等的精神及物质需要;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世俗化,教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在向公立大学靠拢,宗教课在大多数教会学校不再是必修课,教会学校的生源也不再局限于本教教徒及他们的子女,它也面向社会招生;宗教影响仍然存在,传教方式多种多样。如,利用院外游说、电话行动、直接邮寄等方式以影响社会政治;在军队中设立随军牧师以稳定军心、增强部队纪律性、提高部队战斗力;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出版物、音像制品、互联网等进行宗教宣传和公共教育。

第四,当然也不排除哲学界、宗教界出现的护教学倾向。当代的护教学者,尤其是哲学界和宗教界人士的论证更精致,已与传统的权威护教学(主要通过权威的力量压制反抗者以维护宗教)有了很大的区别。被誉为“当代基督教的首席理性辩护士”的斯温伯恩感到,五、六十年代“教会对于现代知识的懒惰、冷漠态度令我惊讶:尽管1954年联合王国人口中仍有多达20%的人进教堂,可我认为,除非基督教能更好地适应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事情便不会按教会的态度继续下去。”他反对“信仰是非理性的,理性无助于确立信仰”这种流行观点,积极综合自然科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语言哲学,特别是现代逻辑等领域的成果

重新论证了基督教神学的基本命题。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运用现代科学的“精确分析”这把锐利的武器,用科学的理性来证明基督教的基本信念,以弥补大陆哲学的“草率论证”,使传统的自然神学在理性上重新赢得人们的尊重。

总之,宗教界对科学的反应与过去相比有所缓和。一方面大多数宗教对科学采取认同的态度,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并对此不断做出“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对于当今科技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宗教界并没有袖手旁观,对于生态危机、社会问题等他们可以对科学进行谴责,对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技术等,他们从传统宗教伦理出发对其持谨慎的态度。宗教对当今科学持的是相当宽容的态度,而科学界对科技成果的社会后果也保持了相当程度的自我批评的自觉性,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学家们从一开始就预见到了这个计划将关系到道德伦理和公共政策;他们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研究将会冲击周遭社会,而且他们自愿为此承担责任。

科学界也逐渐重视与哲学、宗教的对话,这是因为,“二十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发展己经把科学从科研推向哲学甚至宗教的层次。不但神学家关注科学与神学的对话,一些科学家也很重视科学进程的宗教意义以及传统基督教对科学的启迪。” 结语

当今社会,科学与宗教的发展已经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应该认识到,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具有长期性,两者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共存。科技和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两种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它们曾经泾渭分明,也曾经融为一体,但绝不是永远的对立或相融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关系。我们要用历史的辨证的目光来看待它们,不能机械地把它们归于对立或是融合。

参考文献

[1] 约翰·h·布鲁克:《科学与宗教》,苏贤贵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 杨德才:《自然辩证法》,2005,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3] 成良斌,宋子良,王晓东,王卉珏:《自然辩证法》,2005

[4]颜悦南:《当代高科技背景下的宗教形态》,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科学与宗教》,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4期第10卷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篇3

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

摘 要:生态农业注重农产品的安全性和高附加值, 是传统生态农业的提高和升华。安全食品是高效生态农业的产物, 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 开发安全食品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应从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抓好试点、品牌销售、加大投入、建立安全食品监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加快安全食品的开发步伐, 造福于民。

关健词:生态农业;安全;食品

developing the eco-agriculture to exploit the safe food abstract: eco-agriculture,which is the enhancement and sublimation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emphasizes on the safety and high added valu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afe food includes the no-public nuisance food, green food and organic food.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develop the safe food, and also has important meaning.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high efficiency eco-agriculture and the safe food, it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thes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headship, amplifying the propaganda, doing a good job of experimental unit, amplifying the income, establishing the monitoring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speeding up the tempo of the developing safe food, bringing the benefit to the people, etc. key words: eco-agriculture; safety; food

引言

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上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的要求已从原未仅仅是对数量的满足而转变为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此外,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的食品工业的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食品安全也已超越了国界变成了世界性问题。食品安全涉及产品或产品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等多个环节其中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环境对食品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地环境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原则意义上讲食品的生产产地应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人为污染自然环境良好的地区应尽量避开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多选择在边远地区,农村以及城市郊区。但由于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人口众多之间的矛盾,使食品的生产难以完全保证满足上述条件。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措施则是强调资源多层次利用与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农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同时兼顾因此有利于促进食品安全生产。

早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 , 这对指导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这个问题上, 谁认识的最早, 研究的深入, 行动迅速, 措施得力, 谁就早受益、多得益, 既能保证千家万户农民持续增收, 又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里所言高效生态农业有别于传统生态农业, 是传统生态农业的提高和升华。作为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高效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更注重农产品安全性和高附加值。由于环境污染、农药、化肥、杀虫剂、激素饲料和转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 食品安全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安全食品是高效生态农业的产物, 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这大类食品象一个三角形, 底部是无公害食品, 中间是绿色食品, 顶部是有机食品。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对这类食品进行检验认证, 其中前类是我国自行制定标准开发的, 但国际上普通认可的是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指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 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 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 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 生产、加工并经严格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开发安全食品就要对这类食品同时抓, 因地制宜,整体推进, 以适应不同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 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形成新的优势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的必要性

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污染因素[1]︿[2]

来自各方面的污染透过生产、加工、保存、包装等环节破坏了食品的安全性,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其中在食品产品或产品原料的生产环节存在的主要污染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生产对农作物的污染

因为农作物的生长除阳光外主要依赖于水、土、空气这三大要素。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三废” 即废水、废气、废物立接污染大气、水源、农田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未影响。

水产品的污染

各种农药、化肥的灌溉用的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均以沟渠、下水道的形式排入江河、湖泊、大海使水生物的生长环境十分恶劣在此环境中首先是水藻被污染。因为水藻有十分强的吸附功能它能将水中的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吸收到自己体内使各类水产品吞食掉被污染的水藻后将有害物质存留在了体内然后通过食物链带达顶端—人体从而引起人类外慢性中毒。 化肥与食品污染

平时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在其生长过程都或多或少地使用过肥料。滥用化肥的后果就是造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污染因为过多的使用氮肥植物吸收后会以硝酸盐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尤其是蔬菜被大量硝酸盐污染后会对人体使康构成立接威胁。 农药与食品污染

在农作物和果树、蔬菜的栽种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农药和化学杀虫剂。它会在农作物上形成残留长期食入有农药、化学杀虫剂残留的食品会在体内蓄积引友中匀巨母。有些农药甚至用量达到了对人体都能引发中毒的剂量,都不能将果虫杀死。 生长激素与食品污染

一些蔬菜、水果加入了生长剂长得又大又漂亮,但人们都在抱怨肉、鱼吃起未不香了, 西瓜不甜了西红柿、黄瓜没有其味道了。为什么呢刀这不能不与使用生长激素有关。 抗菌素与食品污染

我们一般在生病时才服用抗菌素但是有时可能在不知晓的情况下经常摄入抗菌素, 因为有时在我们吃一些肉类食品时不知不觉中已投入了不少的抗菌素, 这就是食物的抗菌素污染。

动物饲料与食品污染

目前的动物饲料中或多或少都含有激素、抗菌素。动物食入有毒、有害的物质会残留在动物的肉、乳、蛋、内脏中,当人们吃动物食品时这些有害有毒物质都会被人全部吸收。从而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

二、生态种养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农产品品质,为食品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发展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的必要性

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看,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阶段, 其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使其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高品质的需求, 而不是简单地解决“ 种多种少、买难卖难”的问题, 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因此,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是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更深层次要求和主攻方向。随着我国加人, 农产品进入国际贸易市场受关税和配额的调控作用将越来越小, 目前国际市场越来越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方式和内在质量, 一方面国外的优质廉价食品将畅通无阻地进入中国食品市场, 另一方面国外将通过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设立控制我国普通食品的出口。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品质、卫生、安全等技术要求日趋严格, 绿色贸易壁垒越筑越高[3]。日本、南韩、欧美为避免加入后中国农产品的大量涌入, 纷纷提高了进口检测标准, 如茶叶农药残留1项, 目前世界已有18个国家和组织颁布了349项农药残留允许标准, 欧盟从1996年起将茶叶中农药检测品种由过去的6种增至62种, 并于2000年7月始对进口茶叶实施新的农残标准, 新标准对部分品种农药三氧杀磺醇的残留限量提高了100倍, 个别的氰戊菊醋甚至达到200倍。美国、俄罗斯等国还增加了对茶叶中微生物项目的检测, 而且欧盟已通过立法, 对输入欧盟的茶叶在欧洲入境港口随意抽检, 凡超过农残标准的茶叶将不准进入欧盟地区, 并实行封存、销毁或退回到原产地, 可见国外对农产品的农残和卫生指标检测将趋于更加严格。我国出口的一些农副产品由于农药、兽药残留, 重金属含量等指标超过外方的限量标准, 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现象屡有发生, 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 我国农产品正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挑战, 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的品质,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变全面赶超战略为比较优势战略。我国跨越地带广阔, 自然条件优越, 自然资源丰富, 有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的相对优势和有利条件。 因此研究怎样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开发安全食品特别是有机食品十分必要。

从人们对饮食安全的追求来看, 农用化学合成物质在促进食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农药残留、激素积累, 甚至食品遭受污染, 给人类生存和生活留下隐患。例如,据检测, 2000年7一8月安徽省市场上农药残留超标率为一, 湖北省市场上农药残留超标率为一。国家技术监督局年第季度对全国10个省67个批发市场94种小麦产品进行检测,其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酞超标率达。安徽省淮北市场抽检的20个蔬菜样本中有8个样本农残超标,超标率达40%。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人们购买安全食品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特别是婴幼儿食品以及直接供人们食用的瓜果蔬菜等, 为了确保广大人民群众“ 米袋子” 、“ 菜篮子”的质量和安全,更为了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安全考虑, 要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大力开发安全食品, 以安全食品逐步取代常规食品将成为21世纪食品市场的主角。从全国、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 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发展生态农业和安全食品主要是有机食品都非常重视, 据国际贸易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 美国、德国、日本和法国等10个发达国家1997年的有机食品销售总额为100亿美元以上, 在过去5年中欧盟、美国及日本的有机食品销售年均增长率为25-30%。 目前美国有1/3人购买有机食品, 几乎所有的超市、连锁店都销售有机食品。发达国家销售的有机食品大部分依赖进口, 有机食品正成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抓住机遇, 加快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开发与生产。

2发展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的重要意义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是关系到我国农业整体质量提高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 也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迎接加入世贸

︿组织后的挑战,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5]: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

安全食品市场价格通常比普通食品高, 如有机食品国际市场价格比普通食品高20%一,50% 有的高1倍甚至更多;德国有机小麦每hm2产量为4000kg, 比常规小麦减少43%, 但单价上升167%, 总收入增加52%;浙江、江西省自20世纪90年代已生产有机食品出口欧盟国家,并获得高于普通食品几倍的经济效益;江西省婴源县仅33万人口, 2000年出口有机茶创汇300万美元;安徽省池州市肖坑村1999年通过开发有机茶, 绿茶价格每kg提高60多元, 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供不应求, 1999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 率先跨入小康示范村行列, 2001年比年茶叶价格又提高了30-40元, 且生产安全食品的总投入并不高于普通食品的投入, 因此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 农民将得到更大的收益, 收入持续增长。

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在依靠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增加产量的同时, 也对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 农作物病虫害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农业生产力下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 可通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生态的、有机的生产方式转换, 从而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控制和减轻农村面源污染, 保护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 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外贸出口

安全食品, 特别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安全食品市场的兴起, 安全食品的发展必然势头愈猛, 谁先行一步, 谁就会赢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增加外汇收入, 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生态经济, 富民强国大有裨益。

3对策与建议

我国应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领导。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的对策如下:

加强领导, 加快组织实施[6]

在做好发展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的研等工作基础上, 认真组织对全国大型生态类型区域农业及动植物资源的研究开发, 同时做好对国内、国外安全食品市场的调查研究工作, 制定发展规划, 提出各区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科学模式, 确定具体项目,统一调动计委、财政、农业、水利、林业、科技、环保、外贸、供销和粮食部门等各方面的力量, 整体谋划, 加快实施步伐。

加大宣传力度, 抓好试点, 以点带面

要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的重要意义, 倡导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 提高全民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重点突破, 可以现有的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示范区及农业产业化搞得较好的龙头企业作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安全食品的试点, 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取得成效后总结经验在面上推广, 整体推进。

要建设基地, 组建集团, 创立品牌

要建立出口商标, 并通过广告宣传、展览会、品尝会等促销手段提高我国安全食品的知名度, 开拓市场。要与国际有机食品组织以及各国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借鉴国外“ 替代营销”等先进销售方式, 抢占国际市场。

设立专项基金, 加大投入

开发安全食品是一项系统工程, 仅靠农民和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如借鉴欧美政府对本国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农民给予经济上扶持日本农水省从年开始设立无息贷款的经验, 建议各级政府提供资金、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设立安全食品开发专项基金。

要加快安全农产品包括饲料的体系建设

要加快安全农产品包括饲料的体系建设,培育为安全食品生产加工服务的配套产业, 如生物肥料业、农药业、种业、饲料业等, 要充分应用相关产业的现代生物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有机肥技术、沼气技术、种子脱毒技术等, 为安全食品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

建立安全食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安全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7]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质量标准, 严格按照安全食品的质量标准组织生产,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各类农产品检测检验的手段与技术水平七是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实施力度, 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地方立法, 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纳人法制化轨道[8]。

参考文献:

[1] 方剑锋等。试论食品污染与食品安全综合控制策略。 食品工业科技。 2008年5月:38~42 [2] 姚向阳。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2004年1月:19~20 [3] 季昆森。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9月:92~94 [4] 吴斌等。生态体系和生态食品。 检验检疫科学。 第9卷第4期:54~57 [5] 黄正夫。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6] 路明。全面开创生态农业建设新局面。生态农业研究。1998,6(2):1~5 [7] 赵晓双。发挥监督机制作用, 全面杜绝食品污染。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24期:80 [8] 刘元。生态危机呼唤生态道德。中国减灾。2004年8月:50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小论文篇4

从自然辩证法看技术的发展

硕研2013级3班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

杨婷婷

2013020333 摘要: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理论逐渐转化为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社会当中,然而由此带来的,为人们所关注的负面效应也越发的突出。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探视隐于现代科学技术中的技术价值及其带来的双重效应,阐述自然辩证法之于技术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 技术价值 引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依靠现代科技大踏步前进,依靠高新科学技术,人类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步入了物质上相对富足的阶段。但是,技术的应用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电脑、网络、克隆等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把我们的世界弄得越来越复杂了。电脑更新速度加快,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网络上的东西鱼龙混杂;克隆人更是引发道德、法律困惑,沉重的生态危机和伦理道德危机接踵而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中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对于指导科学技术发展和调节科学技术与自然之间的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

马克思主义技术观是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整体上揭示技术的本质而形成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观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整个理论体系。 技术的本质和特征

我们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上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属于

直接生产力。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其特征显现出独特的辩证性质: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与客体性、跃迁性和积累性。

随着技术特别是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技术的中立性和价值型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中立属性是指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就其本身来说并没有正误、善恶之分;价值属性则恰恰相反,旨在说明任何技术都内涵一定的善恶、对错的价值取向。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技术本身固有的属性及其可能产生某种效应,这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作用于客体产生的实际效应,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是辩证统一的。 技术价值及其取决

技术价值是指应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概念来考察和评价技术对个人与社会的作用和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各种需要的技术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技术与人的这种价值关系是在客体(技术)与主体(人或社会)发证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客体的属性在与主体发生关系中的体现。当技术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的时候,则显示出正面的价值;反之,它就没有价值或是有负面的价值。技术的正面价值毋庸置疑,若没有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正是因为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但是在今天繁荣昌盛的表象之下,技术的负面价值也越来越显现的暴露在公众的眼前。

技术的价值最终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如核技术之于核电站,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发挥的是其正面价值。由此可见,技术的中立性是毋庸质疑的。通观以上那些大灾难,大都说明技术的中立属性。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中的核辐射,只是由于技术本身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没有起到肯定的作用,才起到了负面价值,对我们人类带来了灾难。我们不难看出,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如果技术没有用来制造和应用于社会进步,那么他们自身的属性只能潜存于其中,很难表现出其价值来,而当此项技术被应用于工业和商业目的,它们的价值则显现出来。由此可见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技术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体:一方面技术作为实现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具有自然属性,并且是自然过程。另一方面,记说作为社会的人所创造、所应用,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目的并满足其需要的手段、方法和活动,它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社会过程。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技术的两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两重性,即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存于技术同其主体的关系之中。如网络有便于人们交流的自然属性,也有受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等社会因素制约的社会属性,它的两种价值也在于它被主体用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关系之中。

技术的社会价值包括技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与技术的自然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社会价值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但同样要适当考虑其它价值因素。大多数灾难的出现与发生,大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技术价值的内部关系和各种影响因素, 因此,这就涉及到技术价值的评论。 技术价值评论

技术价值的评论的方法很多,很复杂也很科学,但这么多灾难的发生同样证明了技术评价的不确定性。技术价值的评论应充分了解技术的自然价值,然后协调其社会价值中经济价值、 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关系。大多数灾难的发生,必然伴随着人们对其中某一方面影响的忽视。

先看技术上的灾难:魁北克大桥事件是“偷工减料”的结果,也即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的后遗症,好象没有技术的事;“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挑战者”号事件等都是设计上的失误,设计上的失误即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完全吃透,可能是对技术的充分信任或是设计者充分自信而忽略了技术上的不成熟和缺陷;“兴登堡”号飞艇事故是政治上的原因导致的技术失误,这是政治价值上的体现;“ddt”事件是化学品滥用的结果,属于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认识,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被逐步完善或者被淘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完全可以归结为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无知;而“非典”、“禽流感”等流行传染病, 已被证实是人们忽略技术的生态价值因素的结果。

再来看一下工业上的灾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法明顿煤矿灾难、德伯鲁克谷仓爆炸、拉夫运河小区事件、坎德玩具厂大火、米西索加火车出轨等大都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没有顾及任何其它相关因素而发生的,但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依克松•瓦尔迪兹石油泄漏则是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英国口蹄疫则是生态价值被忽略的体现,而科威特石油大火是政治价值的产物。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得出,灾难的发生不外乎两方面,一种是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不理解,一种是对技术社会价值内部之间关系的不协调。我们知道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技术本身,掌握其自然属性,遵循客观规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愚蠢的错误,避免大多数的灾难的发生。技术上越发成熟,设计上的失误必将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可以被称作是技术人文价值的社会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外在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乃至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等,还包括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类的未来,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衡量,不要单纯为了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肆意伤害其它的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研究技术价值有助于揭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技

术与价值是指技术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该系统居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只有真正地了解这些关系,并且在生产中密切注意,应该可以避免大多数灾难的发生。但在这个问题上还应该注意到技术伦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冲击。其中,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都在其各自领域里和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激烈冲突,其结果将可能在继承传统优秀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上,冲破落后的伦理规范的束缚,抛弃落后的伦理规范,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甚至是新的文明。要及时研究技术与伦理的关系,恰当地提出适宜的新的伦理规范,代替落后的伦理规范,实施技术伦理的建设,并发挥新的社会伦理的调节功能,推动社会新型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技术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技术发展中要注意技术的发展目的性问题、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高科技与传统理论的相互冲突、技术与伦理道德等伦理问题。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对技术负面效应的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

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对拥有的技术感到自信,但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反省,我们的强大并非无懈可击。现代技术产生的负面问题促使人们探讨灾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它的发生。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技术再进步一点,也许“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dc—10空难、海特饭店事件、“挑战者”号事件将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对技术的预测更完善一点,对技术的控制更完全一点,也“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将得到遏制。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然、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我们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探索也是无穷的,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采用“预凶”的方法谨慎地使用技术并预先做出对策。

恩格斯曾经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历史上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灾难无不深刻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技术望而止步或者悲观失望。我们人类虽说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 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各种灾难的善后工作,如果要是没有现在的技术,那么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还在笼罩乌克兰,科威特的石油大火还在燃烧。所以,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我们要尽量减少技术负面效应的发生。只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人类完全可以和自然协调发展。

山东科技大学自然辩证法论文 总结

综上所述,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在回首灾难的同时,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杜绝下一次同样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绝不可因为这些灾难而畏手畏脚,犹豫不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但毋庸置疑的是,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我们需要在这些教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充分利用自然辩证法中的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正确指导技术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文武,石国进.简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0). [2] 黄顺基,陈其荣,曾国屏.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 杜旻.现代科技中的自然辩证法透视[j].现代商贸工业,2010,13. [4] 黄顺基.科学技术哲学教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5] 陈昌曙.科学技术哲学之我见[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03).

48 1991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