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论文范例【精编4篇】
【导言】此例“分析化学论文范例【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分析化学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分析化学任务驱动
分析化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如药物分析等的学习起到了支撑作用。由于该课程理论知识多且杂,内容抽象,教学课时较少,学生普遍感觉学习困难,教学效果有限。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新的教学手段,实现有效教学,成为我们的关注点。数字化时代,信息化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学习的习惯,也在深刻地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转型与突破。当学生和老师处在同一个信息环境中的时候,以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习题演练为主的传统课堂,与学生们持续学习的激情与向往渐行渐远,仅仅依靠在课堂吸引力、策略方法上做改进,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运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来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开发大脑的潜能、学会透过知识获取智慧、学会有勇气面对未知世界的未知问题,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本文以药物分析课程重点内容色谱法概述为例,探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分析
第一,目标分析。色谱法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应用非常广泛,在《中国药典》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是课程的重点内容。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使学生掌握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色谱法的理论基础;能进行简单的色谱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第二,学情分析。授课班级的学生为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高职二年级,具有一定的理论学习的基础,动手操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团队协作意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欠佳,想学不会学,且很难随时得到帮助。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建立了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互动平台,依托该平台和网络学习环境,运用信息化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手段,采用任务教学法,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力求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实施
“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能学会自主思考,主动学习,根据本节课特点,并结合翻转课堂理念,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把任务和任务准备置于课前、评价拓展留在课后,集中宝贵的课堂时间解决最关键的问题。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1.学习任务。为了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对本节课内容有具体了解,不浮于课本中的文字,需要有具体的学习任务书。因为首次介绍色谱法,学习任务的确定对以后教学的展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任务书需要考虑到学生基础,既能通过任务书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又不会出现因为太难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便于学生具体操作。教师提前把任务书上传至课程的教学平台,督促学生按照要求开展自主学习,同时利用平台与学生就困难问题展开讨论。2.实施学习过程。第一,任务分解,学生分组。把本节内容分为色谱法分离原理和分类、色谱法基本概念、色谱法定性分析、色谱法定量分析4个学习项目。每10人左右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学生认领一个学习项目。第二,确定组长,分析任务。小组成员确定后,选出组长是关键。如果只是通过学生选举,通常组长都是综合素质较为突出的学生,承担组内的大部分工作,但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因此,教师综合每次小组活动情况指定组长,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综合能力的机会。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分析任务并初步制定学习策略,做好分工并详细记录上传至教学平台。第三,搜集资料,互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活动多是课堂上的老师教和学生学。色谱法理论知识多、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数字化教学资料的出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成为完成任务所需的骨架,而所需要的血肉则需要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搜集补充。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适时在教学平台上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料,比如企业液相色谱仪培训资料、重点内容微课、图库、案例库等,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自学理解程度;推荐的一系列优秀学习网站和图书资源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手机版APP,保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随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对于各组的进度,教师也是通过互动教学平台及时了解。各组在规定时间上传学习进度,教师及时进行反馈,保证学生各司其职,都能得到锻炼。第四,准备课件,深入理解。课件制作,不仅督促学生深入研究关于色谱法的新知识,也是对可能涉及的旧知识的应用。学生在前期搜集到的各项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件的制作。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小组的讨论修改,学生都能在现有分析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做到直观形象、利于理解。例如,有的小组利用专业色谱网站上制作的动画,说明色谱法重要的基本概念的定义,摆脱了此前枯燥的文字介绍。对该节教学难点色谱法分离原理,学生利用PPT的动画功能自制了动画,演示了混合物在色谱柱中的分离过程,使原本通过描述不能理解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眼前,突破教学难点。而色谱法的定量分析是色谱法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DryLab软件模拟了用色谱法进行分析的实验过程,不仅突出了这一教学重点,而且启发了学生的思考。第五,课堂展示,总结提高。经过充分的准备,在教师的把关下,各组派出代表进行授课,展示本组的任务完成情况。第一组在分类的介绍中,通过思维导图软件清晰地列出了色谱法的几大种类,还展现了现代色谱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作用。第二组结合实例,形象地介绍了各个重要概念。为了避免知识过于枯燥、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充分利用了搜集到的动画软件,模拟色谱原理,展开实时互动和现场讲解,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第三、四组把应用于药物的分析实例相结合,介绍了基本的分析方法,并通过模拟软件的辅助进行现场分析,使知识形象化。各小组的展示内容犹如一粒粒珍珠,需要教师的总结作为一根线把它们串在一起。在总结中教师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对不当内容如给予纠正,对忽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保证学生对色谱法基本概念这一节内容有完整清晰的理解。通过总结讲评,学生收获了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第六,应用拓展,查缺补漏。学生有了前期运用信息资源自主学习的基础,教师进而提出具体药物的色谱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既让理论知识得到了延伸,又为相关专业知识的讨论做好了铺垫。学生通过在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发现色谱法在现代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读相关论文,并撰写笔记上传到学习平台的讨论空间,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有效衔接。学生在教学平台完成本节内容的测试,查找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巩固提高。而教师根据测试情况,对薄弱环节加强指导。3.评价学习效果。课后各小组上传课件和总结性材料,交流学习心得。最后,学生在教学平台上针对本小组成员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自动形成小组互评成绩;教师根据学生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情况、自测成绩等给出教师评价成绩;教学平台自动记录学生参与讨论的活跃度、电子资料学习程度等情况形成过程性评价成绩。这三者构成了本次学习的综合成绩。平台上的成绩排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性学习氛围。
三教学效果反思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理论多而且抽象,学生学习困难。通过引入演示动画等多种信息化资料,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学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料共享、师生和生生的实时互动和教学效果的多元高效评价,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经过实践证明,把信息化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志芳.依托慕课理念探索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15(21)
[2]刘飒.翻转课堂及其在中国应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李爽,钟瑶,喻忱,等.基于行为序列分析对在线学习参与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7(3)
[4]朱宏洁,朱赘.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
化学分析论文【第二篇】
1教学方面
目前课程的教学主要以PPT演示课件结合讲述的方式进行教学。伴随着教学的进行也发现了若干问题。如各省市高中化学教育程度不同,部分省市高中化学为选修课,部分学生缺少化学的基本常识,学习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未来应把重点放在整理课件,在PPT上加大重点、难点知识的篇幅。在正常教学内容间穿插部分学生高中甚至初中就应当掌握的化学常识,以便让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理解知识点。还有部分工作就是在PPT中以图片和动态FLASH替代文字叙述,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还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在每章授课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对该章内容进行总结作为固定作业。对学生的总结批改后,课堂上加以补充。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同,通过总结就能较好的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方便教师对各别学生进行及时辅导。通过这个方法也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对课程进行总结并系统化的掌握重点及难点问题。通过对学生总结的批改,发现学生自我归纳知识点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总结出重要知识点。
2考核方面
对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变。增加了课题论文的考核形式。题目在学习完相关章节后(学期中段)发放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由于是按照寝室为单位进行课题,也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对课题进行讨论。对于课题涉及大量教材以及教材外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一部分学生在大一期间就能掌握通过网络媒体查询文献资料以及整合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课题短片论文的撰写,让学生掌握论文的基本格式为毕业论文做先期准备。通过制作PPT并对课题内容的阐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通过分组的形式,使学生加强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在期末考核时,对学生的论述部分进行录像讨论各组之间的优劣。
3实践教学方面
针对目前我院《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应着重点着手于实验项目与课本理论教学更为紧密结合的方向进行。选取更加适合专业学生的实验项目,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力争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建立化学兴趣小组,选取若干简单易操作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总体来说通过对该课程教学考核进行改革以后,学生的反应良好且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由于本人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在教学方面经验尚浅且能力有限,请及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使化学课程在各专业基础教育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作者:王琪工作单位:沈阳工学院
第2篇
1课堂教学知识体系结构的调整
水分析化学的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水分析的测量与质量保证、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2]。其中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四大滴定方法,而仪器分析法包括光谱、色谱和电化学分析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仪器分析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化学分析,成为水质分析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水分析化学教学以讲述化学分析方法为主,适当介绍几种常规的仪器分析法[3]。因化学分析法准确、费用少且容易掌握等特点,常用于污染较少的水样中常量组分的分析[4]。在过去几十年,化学分析法是水分析的主要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污染加剧,水环境样品中待测组分越来越复杂,变异性大,并且大部分污染物质为痕量级甚至更低,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法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必须借助仪器分析的技术和手段才能完成。因此,作为环境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分析化学应适当调整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重点讲授化学分析法的原理和仪器分析法的应用。
2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的调整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取老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机械地记的形式,达不到使学生掌握相关原理和仪器应用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并且,老师单调的说教方式,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容易使学生疲倦,并由此产生厌学心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调整势在必行。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缓解课堂压力,在讲授四大滴定方法时,可以将四种平衡反应和影响因素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讲解,从而缩短授课课时,运用比较思维原理,加强学生对枯燥理论的理解;对于不同滴定方法的应用,则可以采取任务教学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讲授完四大滴定法的原理后,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去收集滴定分析方法的应用,每一种滴定方法作为一个专题,收集过程中加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师对收集过程进行监控指导,最终形成专题报告,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堂讨论,通过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教学考核模式的调整
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多采用课程作业、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然而学生刚从高中的高强度训练突然转变为低强度学习,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部分学生存在课程作业抄袭,考试抱佛脚的方式应对,考核效果较差,达不到应有的结果。同时课程作业往往针对课堂内容,无法达到课程预习的目的,在目前高强度教学形势下,学生不预习,很难跟上教学进度,急需采取某些改革措施,提高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成效,可在部分专题结束后进行课前十分钟测试,将传统的作业转移到课堂进行,防止学生的抄袭,同时提醒学生课后的复习,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与此同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课下布置相关思考题,代替传统的作业,促进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促进学生的预习与复习,大大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避免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过大,学生抄袭和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发生,引导学生进入平稳的学习状态。为了提高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在化学分析理论教学结束后,布置小论文,通过撰写小论文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能够对水质分析中的某些问题和技术进行思考,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理论的积极性。
4网络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所采用的教材往往是固定的,主要是便于学生课下预习,其中的化学分析部分较适合理论教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光学、热学、电化学、色谱、波谱类分析技术都已从经典的化学精密机械电子学结构、实验室内人工操作应用模式,转化为光、电、算(计算机)一体化、自动化的结构,并正向更名副其实的智能系统发展(带有自诊断、自控、自调、自行判断决策等高智能功能)。这导致教材中的仪器分析部分相对于实际使用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发和利用网络教材辅助仪器分析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最新的水分析技术。由于网络教材具有内容情境化、资源多样化、学习个性化、评价科学化、交流互动化、操作简单化及可开放性、可共享性、可协作性等特点,可将仪器分析部分分为教学部分和自学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从互联网上、学术刊物以及其他新闻媒体上摘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分析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对感兴趣的分析方法进行大胆的尝试验证,理论密切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动手能力。通过网络教材的开发与利用可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仅可以拓展现有的教学内容,还将直接导致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更有利于推动现行教学模式的变革。
5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同步
水分析化学除38学时课堂授课外,还有18学时的实验学时。实验教学是使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5]。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与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由于水分析化学实验所需仪器较多,一般由化学实验中心安排授课,导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脱节,使本来实践性很强的水分析化学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没兴趣,知识掌握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实验时无思考[6]。为避免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可采取理论课与实验课同步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就进行相关实验的操作,达到理论知识及时应用于实验,同时又反过来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目的,使实验课与理论课不脱节,融会贯通,使知识掌握得扎实、灵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6结论
水分析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分析化学的理论去解决复杂的水质分析中的实际问题。教学改革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跟多的应该关注学生,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标准的调整,达到调动学生内在学习潜能的目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改变现有的学习习惯,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本文作者:程静王芳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第3篇
1我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医药学院校的分析化学实验教材都是自编或协编,实验内容与普通院校相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与医学、药学联系不太紧密,连贯性不强,实验操作多为规定不变的固有模式,较少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小,兴趣不大。所以,我们对实验教材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为核心,以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训练为基本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我们在编写实验讲义时,力求做到实验操作、原理阐述并重,突出“医用”,更注意系统性和实用性[2]。例如包括了枸橼酸钠含量的测定、几种混合磺胺类药物的薄层色谱、APC片剂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等等与医药学有关的实验,并增设了一些与医药、生活有关的综合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做实验的热情和兴趣。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首先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带着问题、设计方案进实验室。在进行综合性实验教学时,我们把一部分要用的仪器摆在共用边台上,让学生从思考、设计方案去挑选实验所用的仪器,参考实验教材,独立完成实验任务。二是针对部分实验内容,采取同学间讨论或小测验形式完成实验,这样能很好地加深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三是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采用CAI等教学手段,提高实验的趣味性,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四是采取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分析问题、积极思考,做到实验时手脑并用。教师在讲解实验课时,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难点讲述,多采用讨论式、提问式、比喻式、启发式、比较式等多种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由他们独立完成对本次实验课内容的理解、掌握,最后教师加以总结。这些改革,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成为教学主体,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良好互动的课堂氛围。
加强学生操作训练
分析化学实验是医药学院校检验、药学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基础课,对以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基础操作和综合实验训练。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能训练设置为独立的实验,如常溶液配置、溶液标定、仪器分析测定等。在进行基本操作时,要求学生认真进行基本技能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规范操作,减少失误,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合理分配实验设备
因不断扩招,目前需要上医学分析化学实验的学生多达1500人。在过去,我们采用相同实验内容同时进行的教学安排,按实验要求设置实验室仪器的配置,需要很多相同的仪器,一些贵重仪器设备一年只使用一次,使用率极低。改革后,我们将三个实验室分别开设不同实验,放置不同的实验仪器设备,进行循环式地实验教学。这样,极大地缓解实验室的压力,提高了实验场地利用率、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节省了购买实验仪器的费用,减轻了实验准备的工作强度。如开设“分光光度法测得铁配合物的组成”实验,按过去的实验仪器配置要求,每个实验室要配置12台分光光度计,三个实验室就要放置36台分光光度计。现在我们只需放置12台分光光度计即可满足教学要求,仅这一项就节省了三分一的教学经费。
开设小量、半微量实验
我们都知道常量实验所用药品量大,导致教学经费投入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等。现在我们在某些实验(如硝酸银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开设小量实验。这些小量、半微量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准确性和精密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减少试剂使用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样能达到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目的[3]。
2我校分析化学改革的建议
化学分析论文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成果导向;分析化学;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创新
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未来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成果导向教学理念指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必须与企业对接,以适合专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重点突出其应用性,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实践性为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成果导向教学理念的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创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目标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是非常必重的。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一、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要遵循成果导向理念下的课程结构必须适应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改革的原则。因为在传统的分析化学的课程内容设置中,理论教学与实验训练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不能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还在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不是以实用、够用为原则,课程结构和内容已经达不到社会、企业及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提出的培养目标要求,所以分析化学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必须要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的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起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所以我们把分析化学实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分为分析检验基础理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吸光光度法等几大模块。从而使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得以实现。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大胆改革,如采用头脑风暴、翻转课堂、问卷调查等新的教学方法,如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构思、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上课的时候,展示给同学们,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归纳思考能力、演讲表达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他们独立完成任务的决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采用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并重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成果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准备活动发展活动整合活动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任务,重点在发展活动教学环节的把握,把决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先完成任务,教师针对难点问题加以指导,让他们在实践中领悟、感受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分析化学课程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是每位教师进行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理念实施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改革途径。在实验前,教师先交给学生实验题目,让他们设计切实可行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仪器及药品。例如在对动物血液中微量钙离子的测定、血液中血糖含量的测定、蛋白质的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中,即可以选择滴定分析法进行测定,又可选择吸光光度法中的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针对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在生产药物制剂时,所需溶剂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时,就采用了沉淀滴定法的莫尔法、法扬司法的理论与实验来解决问题。在实验中,针对个性问题教师单独指导;对共性问题,由教师统一示范解决。通过学生的独立设计和小组协作,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和凝聚力,每一次完美成功的实验结果,都能使学生振奋、快乐。实验完毕后,师生共同归纳与总结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所用到的理论知识,找出其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建立有效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套良好、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激励学生成长、还可以促进、完善教学功能,这是学校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前题保证。以往分析化学的评价体系是通过试卷答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以理论为主,实践内容为辅。那么在教、学、做一体化的评价体系上,要重点考核实际操作能力及必要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推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综合化考核。这种考核在每一教学模块结束后,都对学生的在课堂学习表现、作业完成质量、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的书写等进行综合化考核,考核内容既涉及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又涉及相关专业知识,通过这种综合化考核,能全面、公正地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选择获取前沿信息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而不是期末一份试卷决定成绩。比如,针对测定样品中钙离子含量时,就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能力,如学生可选择配位滴定法的EDTA法测定;选择氧化还原滴定法的间接方法测定;选择吸光光度法的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这样的考核题目就是典型的综合化考试题目,它可以考核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中对这一问题方案的设计、仪器药品的选择、实验态度的确定、团队协作能力、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等综合能力。
作者:李惠琪 秦秀玉 李超 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化学分析论文范文【第四篇】
BrukerAV-300,AV-500型核磁共振光谱仪;X4型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未校正);Agilent1100LC/MSDSL;LABCONCO冷冻干燥仪;JASCOP-1020旋光测定仪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600型;检测器Waters2487紫外双波长检测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柱色谱材料为硅胶(200-300目)、RP-C18(YMC;12nm)及SephadexLH-20(AmershamBiosciences);柱色谱试剂均为分析纯,高效液相色谱试剂均为色谱纯。
白芷根于200403采自江苏省盐城市洋马镇,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袁昌齐研究员鉴定,凭证标本现存放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内。
2提取与分离
白芷根(38kg)用95%的乙醇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提取液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剩余部分为水部分。将水部分上样于D101大孔树脂柱,水-乙醇梯度洗脱,分为6个部分。其中50%洗脱部分分别进行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10∶1~7∶3)梯度洗脱,各流分采用薄层或高效液相检识,合并相类似组分,反复反相柱层析分离,凝胶纯化,得到6个化合物。
3结构鉴定
化合物1
白色无定形粉末(冻干),mp170~172℃,[α]=-(c=甲醇:水=40:60),紫外灯365,254nm下均显示蓝绿色荧光。ESI-MSm/z:509[M+Na]+,示其分子量为486,结合1H-NMR,13C-NMR谱数据推断分子式为C21H26O13。化合物的1H-NMR,13C-NMR,HMQC及HMBC谱数据详见表1。综合各谱数据及与文献[1]对照鉴定化合物为7-O-β-D-Apiofu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Scopoletin(xeroboside)。表1化合物1的1H-NMR,13C-NMR,HMQC及HMBC谱数据(略)
化合物2
白色无定形粉末(冻干),[α]=-(c=甲醇∶水=40∶60),紫外灯365nm及254nm下均显示蓝绿色荧光,ESI-MSm/z:495[M+Na]+,示其分子量为472,结合1H-NMR,13C-NMR谱数据推断分子式为C20H24O13。化合物的1H-NMR,13C-NMR,HMQC及HMBC谱数据见表2。综合以上各谱数据及与已知文献[2]对照鉴定化合物为aesculetin-6-O-β-D-apiofu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
化合物3白色无定形粉末(氯仿-甲醇),mp207℃,[α]=+(c=甲醇∶水=40∶60),紫外灯365,254nm下均显示蓝色荧光。ESI-MSm/z∶407[M+Na]+示其分子量为384,结合1H-NMR,13C-NMR谱数据推断分子式为C17H20O10。化合物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谱数据详见表3。综合各谱数据[3]鉴定化合物为tomenin。表2化合物2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谱数据(略)表3化合物3的1H-NMR,13C-NMR,COSY,HMQC及HMBC谱数据(略)
化合物4
白色无定形粉末(冻干),mp140~141℃,[α]=-(c=甲醇∶水=40∶60),紫外灯365及254nm下均显示蓝色荧光,结合1H-NMR,13C-NMR谱数据推断分子式为C16H18O9。1H-NMR(Pyridine-d5500MHz)δ:(1H,d,J=,3-H),(1H,d,J=,4-H),(1H,s,5-H),(1H,s,8-H),(3H,s,OCH3),(1H,d,J=,1-H-Glc)。综合以上数据及与已知文献[4]对照鉴定化合物为isoscopolin。
化合物5
白色无定形粉末(冻干),[α]=-(c=甲醇∶水=40∶60),ESI-MSm/z:455[M+Na]+,示其分子量为432,结合1H-NMR,13C-NMR谱数据推断分子式为C19H28O11。1H-NMR(Pyridine-d5500MHz)δ:(2H,d,J=,3-H和5-H),(2H,d,J=,2-H和6-H),(2H,t,J=,β-H),(1H,dd,J=,,3''''a-α),(1H,dd,J=,,3''''a-α),(1H,d,J=,1-H-Glc),(1H,d,J=,1-H-Api)。13C-NMR(Pyridine-d5125MHz)δ:(C-1),(C-2),(C-3),(C-4),(C-5),(C-6),(C-α),(C-β),(C-1-Glc),(C-2-Glc),(C-3-Glc),(C-4-Glc),(C-5-Glc),(C-6-Glc),(C-1-Api),(C-2-Api),(C-3-Api),(C-4-Api),(C-5-Api)。综合以上数据及与文献[5]对照鉴定化合物为OsmanthusideH。
4结果与讨论
前人从茜草科植物山石榴Xeromphisspinosa[1]以及Xeromphisobovata[6]中分到过此化合物1,故此次为首次从伞形科中分离得到。但化合物的熔点有文献[1]报道为238~234℃,有文献[2]报道为192~197℃,而本次实验测得的熔点为170~172℃,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确定。
前人从忍冬科植物Loniceragracilipes[3]中分得化合物2,但是只报道了1H-NMR,13C-NMR谱数据,且C-6和C-7的归属颠倒了。本文通过对其进行HSQC,HMBC等二维谱的研究,纠正了前人的错误,丰富了该化合物的波谱数据。
日本学者Hasegawa[3]最早从蔷薇科植物Prunustomentosa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但没有报道核磁数据,以后未见此化合物的报道。本文完善了该化合物的核磁数据,并且用二维谱进行了全归属,丰富了该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并首次报道了此化合物的旋光值。
化合物6在自然界植物中分布广泛,但在伞形科植物中此类化合物较少见。
参考文献
[1],,[J].JounalofNaturalProducts,1989,52(2):376.
[2],,,anewcoumarin-secoiridoidfromFraxinusornusbark[J].Fitoterapia,2002,(73):386.
[3]Hasegawa,[J].ShokubutsugakuZasshi,1969,82(978):458.
[4],,[J].FitochemistryRastitel''''nyeResursy,1994,30(3):53.
[5],,Noro,[J].ChemicalPharmaceuticalBulletin,2006,54(1):14.
[6],,[J].Phytochemistry,1989,28(5):1550.
下一篇:实用年度计划总结【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