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解放思想促发展心得体会范文教师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解放思想促发展心得体会范文教师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解放思想促发展心得体会教师篇1
文章整理自:http://
关于尊重真正尊重孩子的兴趣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改变令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多样化,想要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素养。许多家长把满心的期望都依托于自己的子女身上,誓要把自己的子女培养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以弥补自己年轻时代的不足,他们个个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利用周末假期时间给仅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报各种的兴趣班、补习班,力求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能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孩子内心真正的想法,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兴趣,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其实这种做法是在剥夺孩子的童年,是在扼杀孩子的兴趣。那么,到底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尊重的孩子的兴趣呢?
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是重中之重。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不喜欢说话,性格很内向。这就需要我们比平时更加关心孩子,花更多的是时间与孩子交流沟通,而不只是一味的询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与别的小朋友说话。父母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问问孩子喜欢做什么,或许父母从孩子天真的回答里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这样就能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这种做法既培养了孩子的兴趣,使孩子得到发展,又尊重了孩子的想法,使孩子得到快乐。如此两全其美的办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父母引导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切不可随便干涉孩子的爱好。每个父母固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才多艺,成为最最优秀的孩子。那么既然想要孩子学,就一定要仔细观察,再选择一种比较适合孩子性情及兴趣的才艺。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而且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都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这就是说孩子只有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他的能力和潜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而且也能培养孩子专注、认真以及持之以恒的习惯,更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和帮助,切不可任其自由发展。当孩子沉浸在某一兴趣爱好中不能自拔,而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时,父母还是应当进行干预,给与正确的引导,教会孩子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的安排时间,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但一定要用孩子接受方法进行适当的干预。兴趣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大动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而盲目地为孩子选择的“兴趣班”,很有可能扼杀了孩子真正的兴趣。
这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素养的时代,有一技之长才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孩子。孩子的特殊兴趣爱好往往能成就其特殊的技能,当我们发现孩子的某一兴趣有萌芽时,就一定要细心呵护,给予正确的施肥浇水,以确保其茁壮成长。这就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于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真正尊重孩子的兴趣,还孩子一片美丽的蓝天,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文章整理自:http://
本文地址:http:///zuowen/
解放思想促发展心得体会教师篇2
解放思想,尊重个性,和谐发展
内容摘要:
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开展各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坚持解放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尊重个性,和谐发展”;坚持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思路、管理体制、教学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为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不断地搭建不同的平台,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解放思想尊重个性,内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利用历史教学观点,利用教材优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指导思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所谓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政策水平,坚定政治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学会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把服务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统筹兼顾的思想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所谓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变化而变化,敢于实践、勇于探索,打破习惯性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在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关键时刻,我认真学习审视自己,深刻反思,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始终保持务实创新的良好状态,做到爱岗敬业,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满怀激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二、学校的实际情况
玉林实验中学前身是玉林市师范学校,成立于1959年,是广西中等师范教育的名校,四十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2万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骨干校长和社会栋梁之材。2003年,市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将玉林市师范转轨改办为玉林实验中学。目前学校占地126亩,共53个教学班,学生3200人,教职226人。
转轨九年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治校文化,玉林实验中学不仅吸收北师大百年积淀的先进教育理念、方法和经验,还秉承了玉林市师范学校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治校文化——办学理念:“尊重个性、和谐发展”;校训:“志存高远、爱满天下”;校风:文明、自强、友爱、和谐;教风:严谨、奉献、尚德、善导;学风:乐学、善思、勤勉、进取;领导作风:廉洁、民主、无私、踏实。
尊重个性——就是坚持尊重人的个性特点,培养个性特长,师生个性思维特征得到充分挖掘,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促使教师形成独特个性的教学特色,一方面在学习实践中促使学生形成独特个性的学习品质,实现学有特长,教有特色,师生在教学中互动,个性在过程中突显。
和谐发展——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包含“以师为本”和“以生为本”,师生全面发展两个方面。“以师为本”就是坚持教师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生为本”就是坚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成长为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现代人才。“全面发展”就是在培养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专业得到发展,学校得到发展,达到学生、教师、学校同步和谐发展。
学校生源是在玉林高中,玉林一中及各县市示范性高中招生完的情况下招来的,所以学生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但经过多年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一样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校高考质量突出,无论是上线人数还是上线率均位居全市普通高中第一。近年来,一大批学生走进了全国名牌大学,谱写了玉林实验中学低进高出的传奇。
多年来,我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第二批和谐学校、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广西基础教育科研基地学校、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自治区学生军训先进学校、自治区先进支教单位、玉林市基础教育科研基地学校等荣誉称号;2006年—201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玉林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年轻的玉林实验中学已成为玉林市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窗口。
玉林实验中学有示范学校成功转轨,创办成玉林市优质高中,得益于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开展各项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坚持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为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不断地搭建不同的平台,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三、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要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师要培养的是人材,而不是造就产品。产品一旦加工完成,它就不会改变;要说变,那就是磨损、消耗和毁灭。而我们造就的人材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他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教师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想,让他们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是高智能的复合型人材。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都得到协调发展,而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教师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乐园,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发展。
(三)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我们在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发展,我们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个性鲜明,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人材。要保护和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尊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及教育的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的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四)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
四、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实现“四大转变”。
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一要转变应试为先、分数第一的旧思想,树立德育为首,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新观念;二要转变通过题海战术、耗时间、拼体力的传统方式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旧思想,树立通过应用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观念;三要转变以继承为中心的旧思想,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观念;四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旧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新观念。
第二是转变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思路创新,才能带来局面的创新。学校发展,思路要开阔,既要切合实际,又要适度超前。要科学定位,措施得力,办出特色,打造品牌。
第三是要转变管理机制,学校要在依法治校的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变被动管理为教职工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主管理。
第四是要转变教学模式。要转变应试教育那种“我讲你听”、“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创设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二)做到陶行知提倡的“六个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能够动手操作;
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学生能够观察事物;
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使学生能够充分表达;
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使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领域里获取知识;
六是解放学生时间,使学生能够有灵活支配自己的余地。
(三)推进“教育四化”。
一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激励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落实“双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效率。
二是推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化。实现教育创新,必须发挥教师的核心作用,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教师要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注重学习,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投身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事,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三是推进评价的多元化。人个性发展的多样化决定评价的多元化。我们不能仅仅从分数去评价一个学生,还应从思想、道德、意志、兴趣、爱好、习惯等去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个好学生。
四是推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抓好现代远程教育的使用,让农村孩子跟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
五、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争做优秀教师
时代召唤着我们努力前进,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最基本要求,争当优秀教师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的学习、探索,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那么怎样才能迅速成为一名适应时代潮流的合格教师呢?经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我认为必须要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要有忘我工作、开拓创新的团队精神;要有乐于奉献、充满爱心的团队精神;要有真抓实干、勤于实践的团队。
2.教师必须做到热爱教育事业。只有真正地热爱教育事业,才会用心去好好地工作,真正把教书育人摆在首位,把学生的发展当成自己最幸福的事情。
3.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学习是教师终身的事情,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于学习,勤于钻研,勤于反思。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不断地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教师要自觉地接受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自己更好地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找到思想的高度;只有通过读书,才能让精神更充实。
4.教师必须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要做到真正爱学生,走进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的忠实朋友,以满腔的热情关爱学生。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爱和关心,需要教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关怀备至。
5.教师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与时俱进,做时代改革前沿的先行者,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业务能力都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要勇敢地抛弃旧事物,勇敢地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迫切地学习新技术,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保持良好状态,要重在创新。
6.创新是学校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创新永无止境,不创新,学校没有生命力,不可能繁荣发展,不可能办出让社会和家长满意的学校。在我校,要时刻保持清醒状态,我校是重点小学,不创新不可能发展。要做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创新促发展。
7.广泛征集建议,共谋发展之路我校以征集提案的形式,向全体党员征集:“学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你的有效措施“讨论活动。让全体党员认真查找我校科学发展的要解决突出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充分发挥了党员的主人翁意识。
六、在历史教学中坚持解放思想尊重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一)内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我要求在每次上课开始前,用3—5分钟时间,通过轮流的办法,每次由一名学生讲历史故事,并做到:(1)用自己的语言讲;(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3)与上课内容相联系;(4)具有教育意义。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课外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讲得内容丰富,知识面也很广。
(二)利用历史教学观点,让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精编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三)利用教材优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高中学生是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多样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譬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的没落比,让学生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总之,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推进素质教育,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解放思想促发展心得体会教师篇3
尊重个性 发展个性 培养灵性 第二届教务主任巡回展评体会 龙岗学校
赵曙利
天气渐渐凉爽起来了,悄然而至的是充满诗情画意,硕果累累的金色的秋天。在这硕果累累,丰收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第二届县局组织的教务主任巡回展评活动。真的很感激局领导组织的这次活动,这次活动不像去年上一届是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落实考察,是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小试牛刀”。而这一届却是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拨云见日”,使我们收获很大。特别是第四天到金华中学后,姜校长更是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放下包袱,大胆尝试。不要让“三疑三探”束缚住我们。我们要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内化于胸,运用自如。故而在后来出现了于润照主任,郭庆春主任,陈勇利主任大胆尝试后的精彩展示。总之,虽然很辛苦很劳累,但累有所值:因为有了太多的收获,有了太多的感受,更有太多的思想火花的冲撞„„。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感受到自身的不足,看到了各位教务主任的“积极向上,求真务实,低调大气,踏实能干”的可贵品质,也使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压力来源于动力,我会进一步努力。下面我就从三点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一、总体感受
1.“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我们这一路共经历了13所学校,听了26节课。每到一所学校给 我们的整体感觉从校长到教师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践行与变改。特别是金中的夏军主任,宝中的于润照主任,八中的郭庆春主任,新中的陈勇利主任,给我们诠释了怎样解放思想的展示课。另外其他兄弟学校也在不断的改革、探索。参与度高、参与面广、力度大。本次活动中从语、数、外三大科延伸到生物、地理、化学、思想品德、汉语、地方等课程可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已全面铺开。其次,各兄弟学校力度大:有实施力度,检查力度,评比力度,奖励力度,捆绑力度等,从各种材料可看出,给我们一个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从点到面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有层次。总之,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2.对于教师、学生的培养
(1)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都离不开对教师的培养,只有教师掌握了,才能很好地运用到课堂当中。我们在这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各学校对教师的培养都有各自的方法,像金华中学从三方面进行培养
(一)榜样激励:①领导示范②长者熏陶③首席引领
(二)责任到心:①责任②放手③督励
(三)夯实务功:①读书功②写文功③写字功④演说功⑤实践功。十四中的新老教师的结对子。“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星级评选,特别是星级教师的待遇;十二中的教师“三疑三探”集体备课记录表;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质量与效率实施方案;实验中学重点落实在常态课上:有量化、管理方法、各中层领导的推门听课和平时的巡课等方式,从各方面加大促进了教师的培养。
(2)对于学生的培养 主要在小组合作、展示、评价等方面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强协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集体的热爱;改善学生对学校、同伴、自己和学习的看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知识和能力的平台,展示可以增强学生的识记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这些能力我们在马中、金中等学校可以看出他们的展示,评价太好了。可见兄弟学校在对学生培养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3.对于课堂展示
在这次巡回展评活动中,各位主任各显神通展示自己的才学。一中张金波主任的课自然流畅,收放有度,教师专业功底深厚,课堂温馨和谐;马中卢惊华主任的课实用有效,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强,学生训练有素,展示点评精彩连连;实验中学张之瑕主任的课扎实、平实、充实、真实,做到领头大校的风范,充满着张主任的机智、坦诚、果断;金中夏军主任的课沉稳大气、苟同存异,活学活用,不受模式束缚,学练结合有实效;十四中王洪建主任的课干净利落、教态自然,但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不够熟练;十二中李世福主任的课,教师色彩太浓,学生展示评价多一些会更好;宝中于润照主任的课大胆创新、取舍有度、敢于突破;十一中朱长林主任的课要加强基本功,不要心急,步子要稳;八中郭庆春主任的课是一堂实用的高效英语课;新中陈勇利主任勇于创新,大胆尝试。总之我们一路在课堂中不断争执不断探讨,不断实践创新。
二、困惑与反思
我们在此次活动中有很多困惑与问题都在进行中不断解惑与践行着。姜华校长告诉我们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跳出束缚,提高课堂时效,打造高效课堂。对于高效课堂,我想有三个环节是必备的:
1.情境的创设
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有效地教”和“怎样有效地学”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问题,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一堂课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优秀的问题设计、巧妙的提问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解读文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我们合探的关键,小组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强协同合探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也能为教师提高更多的观察和评价学生学习的机会。
3.展示与评价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展示自我知识与能力的平台,展示可增强学生的识记能力、表达能力和自信,教师放下自己的身份和学生共同学习,给学生机会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了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让学生去展示自己,在展示中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评与互评不但能够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评价能力,可以培养和锻炼他们修改自己的习惯和能力,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改进措施
回来后我和鞠校长分别向尹校长做了汇报:把这次活动的主旨“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跳出束缚”、“提高课堂时效、打造高效课堂”及各位主任的亮点、弊端、不足等情况逐一做了汇报。汇报后我们一致认为我们应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内化于胸,做好从“三疑三探入模”到“三疑三探出模”的衔接。具体如下: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变,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转变,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切实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和超越自我的幸福。
2.逐步完善改进课堂评价标准。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同时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学生释放潜能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3.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能力。在教师中营造潜心教学,不断进取、勇于竞争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逐步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另外还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基本功训练。促进教师文化的传承者走向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由教育理论的消费者走向先进教改思想的建构者,由个人发展走向团队成长。实现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钻研的转变,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
总之,此次活动受益匪浅。虽然辛苦,但收获很多,让我们解放了思想,拓宽了视野,发现了不足,提高了评课能力。另外,让我们互相切磋,借鉴到了兄弟学校的好的管理方式、好的经验。但只学不行,只有把学到的经验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合理内化才能不虚此行。再次,感谢局里给我们创造的第二次交流的机会,让我们畅所欲言,直触利弊:说亮点、谈不足、提建议,加深了兄弟之间的情谊。一句话“向前吧,荡起生命之舟,不必依恋和停泊,破浪的船会一路开放常新的花朵”。
解放思想促发展心得体会教师篇4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实验小学包义平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尊重个体的独特体验,弘扬人文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研究、发展、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
一、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置于平等对话的地位,作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友爱、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其次,要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化的学习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条件。
二、营造氛围,发展个性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生活性很强的学科,既包括文史哲等各方面的知识,又及时对生活中的很多信息进行反馈,内容是不断更新变化的。老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允许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质疑、问难,对学生的意见,正确的应及时予以肯定、支持;对不够正确的,不要轻易否定,要呵护其敢于发表意见的精神,让学生从小养成敢想;敢说、敢问、敢辩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
三、教学过程中张扬个性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 》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
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3、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4、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1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
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5、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解放思想促发展心得体会教师篇5
个性是一个人总得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特征的差异。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个性,妥善培养个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性发展出发,为学生开辟广阔的天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然而就先行的语文教学来看,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是经过了典型化,塑造化地教育处理,并且呈现的事件往往与时代相忤,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毫无兴趣可言;教材编排上,经常用“搭桥铺路”式的导入,限制学生思维,而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经常采用的是“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顺着模式化的问题思路,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更谈不上个性发展;教师也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关心学生语言表达、应用的过程以及从中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到各种心灵振动。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下,往往产生失败的不良情感,甚至有的学生谈文色变。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倡导个性化教学,尊重学生成为我们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老教材中我们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思维方式来设计教学,尽力挖掘出我们的潜力,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能学到不同程度的语文知识,得到不同的发展。
基于以上的认识,以下是我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些探索与尝试:
一、营造氛围,肯定自我《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前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从而使他们带着自信步入语文学习的课堂。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我们学生课堂中的情感体验,很大一方面来自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有的学生,特别是后近生怕见老师,不懂的地方不敢问老师,上课不敢发言,可想而之,这些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陪客而不是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实施三个允许,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合作同伴、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老师布置的作业。
2、引导学生体验他人的情感
我们再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问学生,如果是你,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引导学生相互谅解,体贴。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情感调控能力。只有在这种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没有心理压力,他们才刚想、敢说、敢于发表意见,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二、开放设计、表现自我现在我们教师在设计语文教学时,还常常考虑教学目标,而不关心学生的需求,没有创造一个让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我们教学设计时,要让一些真实的开放的素材进入课堂,并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方法,让学生展开自己的特长。
1、素材生活化、奠定基础
要让学生乐于表现自我,就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必须让文章内容更多地取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的将具有时代信息的语文呈现给学生,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使语言、文学、句意、文章思想等真正成为学生乐于思考和运用的。只要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他们情绪才会高涨,思维才会活跃。
2、设计开放化,提供机会
为了让不同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我们不仅要设计一些开放的自由习作,而且要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从而自由地发展个性。
(1)内容开放,增强信心
教材上的命题习作,呈现的信息是封闭性,答案也是单一的。我要通过开放自由习作。这样的开放性具有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
一、策略多样等特点,能适应多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
(2)学法多样,品尝成功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也是自己认识结构不断同化、改造、扩大、完善的过
程。每个学生认识结构的特点不同,认知的方式方法也各有特点。把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可以扬长避短,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了一些技能和知识上的铺垫后,出示范文,要求学生尝试阅读,并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独立分析的先独立分析;想先自学课本的先自学课本;想同学之间讨论着学,随时可以交流合作学习„„这样,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更重要的是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使人人都能获得成功,收到事半工倍的效果。
三、优化时空,体验自我现有的教学用“问答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了主角,学生成了配角。我们要改变这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等途径,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一段充足的时间,从而让学生个性化地思维、个性化地学习。
1、情景激趣,自由寻找知识生长点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导入“复习铺垫”的形式,还是相当流行的。其实这样的导入严重地束缚了学生思维空间。因此在研究中我们改变了导入形式,在学生探究之前,选取他们最熟悉的生活中的材料去学习,让他们去获取信息,去想象、迁移。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自己身边语文的问题,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自然地引人了语文新知识学习。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自由地、不同地发展。
2、交流拓思,大胆展示学习的闪光点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师生一问一答的方式学习新知,看似启发式教学,而实质是接受式教学。所以在新知教学时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去自由的探索,去发现,产生的不同思维成果再在小组内交流或者全班交流。这样使不同程度、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使学生各自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在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探究问题要适当。如果提的问题不细,学生思考难度不足,学习兴趣也要自然下
降。其次,思考和交流的时间要足。由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思考同一个问题所需的时间也不同。对同一个问题,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很快就能得出结论,而学生就不同了,他们需要较长时间的思考。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在后来的分组交流和全班交流时,他们能勇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积极地参与整个课堂活动之中。
四、激励评价,超越自我《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出发,注重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情感的评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重延时评价,展现学生个性
文章阅读理解、体验过程程中,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差异他们理解文章的方式、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所以当学生找到正确的理解时,我们不是直接进行讲评,而是问“你有不同的意见吗?采用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交流空间,使学生独特的思维成果得到充分的展现。如果教学中产生多种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要让学生进行孰优孰劣的比较,而是应该让他们依然根据自己的认识、经验、个性来选择对他们来说是合理、最佳的理解,进行磨合的交流,从而自己去体验到最佳的文章意境。
2、重差异评价,发展学生个性
学生发展过程中总存在各种差异。因此教学评价时,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差异。我们要按不同标准进行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自信心。如:中下生,我们对不满意的,不足的回答给予肯定;中等生,我们表扬其勤思考;而优等生我们表扬他们的方法和创意。这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给学生以弹性化、个性化的发展空间。
3、重自评互评,充满学生个性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教师不急于指出错误的原因,更不要包办代替,而应利用这个极好的机会,让他们就问题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和评价,最大限度的满足全体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看到了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优点和缺点。通过互相评价,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异而取长补短,充实自己的个性。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高效课堂2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