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

云海 分享 时间:

推动高素质人才培养,优化结构,强化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区“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XX区"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

为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加快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创XX转型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根据中央、省、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总体要求,结合XX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人才发展概况

(一)工作成效

1.人才资源总量和质量稳步提升。五年来,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门类较齐全、整体实力逐渐增强的人才队伍。2020年,XX区人才资源总量为万人,其中:党政人才1788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946人(其中:公有制经济领域29人,非公经济领域3917),专业技术人才8417人(其中:公有制经济领域5078人,非公经济领域3339人),高技能人才1568人,农村实用人才7547人,社会工作人才970人。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结合全面深化党的建设专项改革工作,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制度创新,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先后制定了年轻干部挂职锻炼、科级干部交流轮岗、改非领导干部管理和干部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认真组织开展了后备干部、公开选拔、政企干部挂职和谈心谈话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干部培养、选拔、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完善中层干部管理、公务员交流轮岗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等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健全了公务员管理机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3.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结合全区文化教育等领域人才流失严重等现状,完善相关人才制度建设,夯实引人才、育才、用才制度基础。制定《XX区"铜都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实施办法》《XX区"铜都名医"培养工程实施办法》《XX区名校名师名长工程实施方案》,完善"三名人才"培养工程政策体系。出台《基层人才对口培养研修人员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基层人才对口培养研修人员管理培育。制定《XX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创富贷款扶持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农村实用人才创富带富热情活力。开设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引进紧缺型人才联络员制度,对引进紧缺型人才在户籍办理、住房、配偶随迁、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高效服务。

4.人才推动发展作用充分发挥。党政人才队伍层次得到提高,结构不断完善,能力逐步增强,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培养与引进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效果显著,有效促进了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直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能人才培养效果明显,校企合作不断加强;农村优秀乡土人才充分发挥致富带头作用,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一批经济强村;社会工作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效促进社区工作和公益事业良好开展;全区其他各类人才积极发挥作用,人才队伍整体活力不断增强。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人才总量不大,高层次人才稀缺的问题依然突出,全区有成果、有建树的拔尖人才较少,特别缺乏高新科技和创业能力强的领军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人才比较紧缺。

二是人才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素质结构、专业结构、分布结构等不够合理,高新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意人才、网络人才、金融人才等普遍短缺。

三是人才引进困难与人才流失并存,XX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工资待遇、生活条件、发展机遇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人才待遇不高成为人才引进困难和流失的主要原因。

四是人才资金投入依然不足。目前,人才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企业舍不得在人才上花资本,社会上也缺乏对人才投资的积极性。

二、"十四五"人才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推进人才强区战略,通过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为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开创XX转型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创新的思维引领人才、创新的机制培育人才、创新的措施用好人才、优质的环境激励人才,全面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动力。围绕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和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推动人才事业全面发展。

坚持把重点突破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从规范市场要素、薪酬激励机制、创新创业扶持、配套优惠政策等问题入手,破除人才发展障碍,使知识技术与现实需求充分对接,充分发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让人才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价值、产生效益,进一步提升我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整体推进作为人才工作的主攻方向。遵循"引、育、聚、用"的内在规律,围绕大局,统筹兼顾、整体推进,通过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全面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规模适宜、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让人才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充分涌流,促进全区人才队伍全面协调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25年,我区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规模不断壮大、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素质不断提升、人才环境逐步优化,确立区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建设人才强区,为加快建设开放XX、绿色XX、美丽XX、活力XX、幸福XX的战略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三、"十四五"人才队伍建设

(一)六支人才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以能力提升为主题,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加强党政人才队伍思想、组织、作风、治理能力、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重点加强科级领导干部、年轻干部、乡镇(街道)基层干部和少数民族、妇女、党外干部等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研究型、专家型"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到2025年,党政人才队伍规模保持在1800人左右,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增加到90%以上,具有硕博士学位的人才达到100人以上。

主要举措:选优配强领导班子队伍,进一步加强选人用人机制建设,突出注重基层、注重实干、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流程,突出党委(党组)在选人用人上的主体责任。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确保干部队伍既个体合理又整体优化,配强、配优、配佳领导班子。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后备干部和急需紧缺专业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有针对性、差异化的培养措施,实施后备干部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宏观经济、财政金融、企业管理、应急管理、公共服务、乡村振兴、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党政人才。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加强区委党校和党政干部培训基地建设,以干部需求为导向,通过掌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规律,切实解决好"学而不信,学而不化,学而不用"的问题。不断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抓实抓细党政人才"选、育、管、用"各个环节,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党政人才队伍。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到202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4200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占35%以上。

主要举措: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制定和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政策。紧紧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实施"适用人才聚集"、"重点人才培养"和"全员素质提高"三大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到2025年,在规模以上企业和成长科技型企业中,建立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和较高市场驾驭能力的高素质民营企业家队伍,带动我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引导企业从长远发展,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加快人才培养,注重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工作的同步推进,以优惠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优秀经营管理人才,扩大人才增量,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和整体素质,加快形成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的新机制。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人才机构等合作,有计划的签约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经理人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宣传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不断提高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与转变发展方式、推动XX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相适应,以提升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素质为重点,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突破,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业务过硬、富有创新活力、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平均每年选派10名重点领域业务骨干到市级以上单位进行对口培养,至2025年选派50名;实施"三名"(名医、名师、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到2025年,培养造就各类名师共30名。2025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9000人。

主要举措:围绕做大做强新兴战略性产业和重点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优秀人才向新兴战略性产业和重点产业集聚。研究制定倾斜政策措施,加快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特别是重点产业短缺急需人才,探索建立"柔性流动"机制,采取短期聘用、兼职、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鼓励吸引紧缺人才到我区兼职兼薪。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以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工作站为载体,培养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在产业、行业、专业和层次上的结构调整与合理分布,形成灵活多变的用人机制,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人才供需结构矛盾突出问题。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实施万人培训工程,整合有效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大规模地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不断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加大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实施基层人才对口培养工程和东西部协作项目,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单位和发达地区进行对口专业学习和交流。实施"三名"(名医、名师、文化名家)培养工程,选拔一批教学水平、医术水平和文化创作居全区前列的优秀教师、优秀医生和优秀文化人才等进行重点培养。夯实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施基层人才稳定工程,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条件,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服务,使现有人才留得住、紧缺人才进得来、后备人才有发展,不断提高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注重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才作用。

4.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提升职工职业技能和促进就业为核心,以打造中高级技工为重点,以推动校企合作为突破,逐步形成与XX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特色产业结构相协调,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5年,全区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以上,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000人。

主要举措:切实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制定高技能人才发展目标和规划,发掘、整合现有资源,以职业技术学校为阵地,工业园区为基地,促进校企合作,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政府、企业购买或聘用等方式,加强职业技能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政府、企业购买培训成果的机制,对紧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由政府、企业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积极组织职业学校师生、企业职工和社会各方面人员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广泛开展高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观摩研讨等活动,提高竞赛的技术含量和技能水平,发现和选拔优秀技能人才。大力推广一些企业在关键岗位、工序设立首席职位的做法,积极培育高技能领头人。

5.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岗位开发和人才培养为基础,在民政、卫生、公安等系统所属的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及各类社会组织服务单位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同时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25年全区社会工作人才达到1200人。

主要举措: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实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推进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公益类社会组织建设,培育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大力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实施不同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社会专业人才,鼓励社会工作人才参与职业资格考试,发挥他们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督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实施社会工作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加大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区服务、残障康复、婚姻家庭、职工帮扶等社会服务机构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推行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职业资格聘任制度。以体现专业人才价值为导向,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工作人才薪酬保障机制。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发挥社会工作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各类人才参与社会工作。

6.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突破,以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引领,着力形成一支专业技能高、经营管理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十四五"期间,以每年新增700名农村实用人才的速度递增,2025年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1000人。

主要举措: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库,对现有农村实用人才进行详细的分类登记,实行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依托抓好示范村(社区)、示范户的建设,突出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引领带动群众参与学科技、用科技,切实发挥示范村(社区)、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充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积极引导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技术指导,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和成果展示,引导农民自觉学习运用先进技术。着力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中的拔尖人才,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种养殖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的培养,抓好区域内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培养。支持农业企业开展经营管理人才的自主培养,建立以需求为导向、项目为核心,结合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借助企业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搭建平台,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根据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培养优秀企业家、科技示范带头人为重点,造就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队伍和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拔尖队伍。

(二)重点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1.教育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按照"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发展战略,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努力造就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分布均衡、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到2025年,引进优秀教师人才50名,高层次社会优秀教师人才2名;培养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330名(区级300,市级30名),学科带头人20名,区级名校长2名,区级名师30名。

主要举措: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培训与教学教研相结合、培训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强化校长负责、奖惩激励、经费保障、跟踪督导、综合考核评价等制度。健全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做好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逐年选招优秀青年教师,有效补充因教师退休而缺少的师资。创新培养模式,组织实施"教学名师"、"中小学名校长"、"名师工作室"工程,加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重点培养和补充农村中小学急需紧缺教师。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增强教师队伍内部活力,提高教师队伍地位待遇,绩效分配重点向基层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倾斜。不断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培养培训经费落实并逐年提高。

2.卫生行业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大力加强卫生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建成一支医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宜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人左右,区级医疗单位执业医师90%以上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执业护士70%以上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和卫生监督执法人员70%以上达到大专学历,乡镇(街道)卫生院在职在编卫生人员60%以上达到专科以上学历,社区全科医生具备大专以上学历,15%的乡村医生接受专科以上的高等医学教育。建立区级及以上医学重点学科10个,引进卫生高层次人才5-10名,培养"铜都名医"10名,培养引进中医学科带头人3人,中医类别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区卫技人员总数的15%,区级医疗机构卫技人才继续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才继续教育普及率达20%以上。

主要举措: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着力强化短缺人才培养,发展壮大城乡全科医师队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卫生队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采取学历教育、培训、进修等方式,使卫生技术人员具有胜任岗位要求的专业学历或相关培训证书。抓好学科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队伍建设,抓好急需专业和紧缺型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领军人才。实施"铜都名医"培养工程,加强重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选派基层卫生技术人才通过对口培养、跟班学习、学术研讨等形式,到市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学习,提高卫生人才的技术水平。制定具体措施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区级卫生机构的在职或退休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服务,提高乡镇卫生人才队伍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人员准入制度,优化人员结构,吸引各类优秀人员进入卫生监督队伍。深化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与岗位管理相配套的人员培训、考核奖惩和竞聘上岗办法,完善以业绩和贡献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健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卫生监督稽查,规范执法行为,增强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卫生执法的能力和水平。

3.宣传文化旅游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围绕建设文化强区,建设昆明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和打造XX体验式旅游基地目标,以特色文化为重点,以开放和壮大铜文化为核心,加强文化和旅游项目开发,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规范旅游服务业发展,加强宣传文化和旅游服务行业人才的职业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级别的宣传文化和旅游人才队伍。到2025年,培养"铜都文化名家"10名,旅游人才总量达30人,本科以上学历达80%以上,高级职称达20%以上,平均每年引进高层次旅游人才6名(含体制外人才),培养宣传文化优秀人才10名。

主要举措:每年选拔2名优秀宣传文化人才通过学术教育、调研考察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对"四个一批"优秀人才在科研、创作、出版作品等方面,加大项目资金支持,为宣传文化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实施全区旅游业培训计划,统筹推进旅游行政管理干部、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分级分类培训,规范旅游服务人员行为,推进旅游服务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演讲比赛,表彰优秀导游员和模范导游员,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导游培训,促进导游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4.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发展目标:围绕全区工业园区发展,以适应加快做强传统优势工业产业、打造战略支撑产业需要为中心,大力加强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新材料、新型建材、环保装备制造、农特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产业科研人才300人。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渠道,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达到20人以上,以职业经理人、规模以上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主体的区级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到本科学历60人以上。到2025年,省市级企业中心达5个,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达3户。

主要举措: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加速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建立与省内发达县(市)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联盟关系,加强人才培养。在规划期内,利用人才队伍,吸收区内外高新技术人员参与主导产业建设。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到高校或周边经济发达人才密集城市召开"招才引智会",吸纳一批人才;通过与区内外企业和科研单位的项目合作或共建孵化器,引进一批人才;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研究为纽带,集聚一批人才;通过多形式、多渠道鼓励在外打工的技术人员回乡创业,回笼一批人才;发挥公关中介作用,为企业挖掘一批急需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以达到与省、市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同时健全奖惩激励机制,通过实施各类人才培养工程,提高高新技术人才待遇,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完善科技投入机制,着力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有效引导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集中力量支持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平台和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四、"十四五"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

1.探索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作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探索建立乡科级党政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机制,把人才资源开发绩效列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年度目标,明确各单位在人才工作中的主要职责,进行严格考核,真正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一把手"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意识,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使人才工作抓有方向、干有重点、评有标准、用有依据。不断创新"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方式方法,及时让"一把手"了解获知人才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争取"一把手"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形成各部门人才工作重大事项报部门党委(组)会讨论决策的议事决策机制。

2.探索建立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推进机制。积极探索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推进机制,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从单纯的引才、招商向引才、招商、项目推进相结合的模式转变,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鼓励企业引进人才,特别是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和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

3.探索建立人才开发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人才开发财政支出管理,探索建立人才开发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机制,采取委托中介机构审核评价、审计、财政部门绩效调查、聘请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从重点评价人才资金支出合规性,逐步转移到对人才方面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的评价。对财政安排的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从预算绩效目标设定、预算执行绩效跟踪、预算完成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整个实施过程进行管理,对涉及人才开发专项资金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跟踪评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益。同时,以绩效为核心,建立以人才支出绩效为导向的资金分配模式,以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人才项目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4.探索构建专业化、信息化现代人才资源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人才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业经营性服务机构引导扶持政策,鼓励经营性服务机构开展人才服务工作。建立信息化的人才资源市场,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和就业基本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建立XX区人才资源淘宝网,为人才招聘求职提供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公益性人才资源市场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信息跟踪力度,提供规范高效的人才服务。

五、实施人才"十四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强化"人才强区"和"科教兴区"战略,突出人才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并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定期不定期进行研究部署。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统筹抓好人才工作的战略性研究、总体规划的制定、主要政策的实施、重点问题的解决、管理服务的追踪、人才开发效益的评估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抓好各支人才队伍的培养管理,搭建平台载体,促进人才队伍作用的发挥。

2.强化目标考核。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提高考核权重,细化考核标准,形成完善、科学的考核体系,要严格考核程序,强化结果运用,把人才工作作为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先进单位和个人实施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实施通报批评,以奖惩分明的措施推动全区人才工作的发展。

3.加大投入保障。加大对人才开发项目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财政资金中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用于人才培养、重点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项目实施。加强人才开发项目专项资金的管理,完善人才开发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进行跟踪管理,提高资金在人才培养中的效益。明确人才资金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投入,加大对后备人才、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各类紧缺人才培养引进的投入力度,以人才投入换发展、换产业、换效益。

4.优化服务环境。建立健全挂钩联系机制,完善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人才制度,通过座谈会、基层走访、个别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人才在工作、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从资金争取、项目申报、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帮助解决家庭住房、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不断加强与重点人才的联系交流,增强人才工作的动力。建立领导干部挂钩重点创新型企业和重大科技项目制度,推动产学研深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时了解科技工作情况,加大协调力度,切实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大力开展人才科技工作先进、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评选表彰活动,注重选树各类人才先进典型,通过深入宣传、示范引领,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48 3802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