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2024年XX县平安乡村建设工作要点
加强治安防控,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推动文化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增强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县平安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24年XX县平安乡村建设工作要点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gd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推动我县乡村发现问题隐患能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XX县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方案》、市委平安办《2024年XX市平安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工作实际情况,制定2024年XX县平安乡村建设工作要点。
一、加强风险研判。充分发挥"粤平安"社会治理信息系统数据支撑作用,用好群诉应用的"研判分析"功能和态势应用,及时分析辖区内矛盾纠纷事件的重点事件、重点人员等信息,全面掌握矛盾纠纷事件总览,加强风险形势研判分析,主动发现问题隐患"弱信号",及时化解处置。对疑难复杂问题和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突出矛盾纠纷,及时上报并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分类列入台账管理。
二、加强综合网格化管理。加强重点未成年人群体信息核查,落实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发布的重点未成年人网格走访巡查任务,入户实地宣传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关政策,如实记录人员流动信息、关爱帮教落实情况以及风险隐患信息。如发现疑似、减少或信息变动等情形,及时通过"粤平安"平台上报综合网格事件信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具体负责村(社区)综合网格化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对网格员上报的事件进行跟踪督办,协同解决疑难问题,做好工作调度,落实案件处理等。
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夯实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实现村(社区)调解委员会全覆盖,不断健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紧紧围绕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维稳安保主题主线,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点时段,做到应排尽排。加强诉调对接,提升"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应用效能,持续大力推广"矛盾纠纷·码上办",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诉求,依法高效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源头化解。
四、建立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村(社区)"两委"干部、后备干部、村(居)民小组长及监督委员会干部、挂驻干部、党员、乡土人才、乡贤、从军人员和未成年人名册,吸毒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跟踪帮教登记表,社区矫正对象监管登记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名册以及集体经济工作台账,动态更新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五、深入推进"平安夜访"。严格落实《XX县"平安夜访"工作方案(修订版)》有关要求,推动实现"上访变下访、处突变预防、应急变常态"的良性治理机制。对领导干部开展"平安夜访"的工作安排,各村(社区)要采取适当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对领导干部的姓名、单位、职务以及开展的具体时间、地点等情况进行提前告知,方便群众了解和参与。村(社区)干部需组织来访群众登记包括来访群众姓名、性别、联系电话及主要诉求。村(社区)要妥善保管好夜访干部做好的办理情况记录、简要书面材料、处理结果等材料。
六、常态开展平安宣传。充分用好"平安乡村大讲堂",常态化开展国家安全、反电信诈骗、反邪教、扫黑除恶等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平安乡村建设宣传引导。加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其普法宣传员、纠纷调解员、办事服务员、法务联络员作用,使"法律明白人"更加广泛、深入地参与到基层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丰富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组织开展"戏曲普法"进乡村演出活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七、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统筹各方资源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乡村服务管理制度机制,着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坚持一切依靠群众,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确保乡村治理过程人民参与、成效人民评判、成果人民共享。
(三)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方向,坚持全周期管理和精细化治理理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全面整合乡村各类资源力量,形成有效工作合力,提高乡村治理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四)坚持法治思维。不断完善乡村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机制,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乡村矛盾和治理问题,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五)坚持探索创新。按照"抓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抓重点创亮点,抓创新促提升,打造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平安乡村建设示范点和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