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

作为中专教师,不仅仅要具有不同于其他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更重要的还要具有超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水平,能够观察和发现学生的心理规律,总结学生的各种心理表现,在完善的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健康的人格。中专教师不仅要解答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的疑问,帮助学生在文化知识方面取得成绩,还要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各种心理状态,寻找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及时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出现不必要的错误。中专学生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存在着各种复杂的情况,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与同学、父母、教师之间的关系,很容易就会出现焦虑症、恐惧症等问题。教师只有掌握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正确运用到教学和生活中去,恰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就能够担当起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正确进行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一)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正确引导学生学习

大部分中专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学习缺乏兴趣,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中专学生在课上学生的时候不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而导致中专生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课上就要恰当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习。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教育心态,用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教学态度去引导学生,去感染学生;其次就是要在教学方式方法上面下功夫,例如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竞赛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相互比拼中获得知识,等等。

(二)课下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培养良好师生关系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测评工具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之间。

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

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76、±.81、±.83。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4讨论

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以上,分半信度均在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6俞国良。创新教育理念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2001;1:40-44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

一、网络成瘾基本类型

初中生养成网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网络性成瘾:主要是此类有瘾者往往是利用网络观看、下载色情作品。

(二)网络关系:主要是将全部的精力留于对网友的关系维护上,在他们心中,网上的朋友比现实中的家人、同学更能理解自己,也就看的更重要。

(三)网络游戏:此类学生将时间花在了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沉迷于血腥的竞技、等等,不能自拔。

(四)网络信息的收集:此类学生将时间话语网上收集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带有强迫性冲动倾向和下降的学习效率。

二、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影响

(一)互联网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有专门的心理健康学家针对计算机游戏类对初中学生的具体影响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像在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类游戏,要求在一个强烈的视觉化冲击的环境当中,要求玩家完成指定的任务。研究人员发现,对于经常玩耍电脑以及网络游戏的学生,在空间的表征以及视觉的注意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也要区分学生具体接触的哪一类游戏。但是并没有任何的理论与实践的证据证明网络游戏对初中生的长期认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互联网与学校学生学习

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使用网络,都能够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自尊心以及学习动机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学习的时候,适当的运用互联网,也能够提高计算机的水平、见识等等方面的知识。

(三)互联网与初中生个性发展

网络的使用,初中学能够以他们所喜爱的角色与别人进行交流,在网络上不用在乎别人对自己外表、个人喜好的批评,也不存在性别等歧视。像网络上的QQ聊天、电子邮件已经是人们认识新朋友的常见方式。但是,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网络上的关系已经压过了现实,就会导致学生在面对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时候,都会缺少必要的准备。网瘾成性的人,相对而言:都喜欢独处、很敏感、不服从社会中的规范等等。

三、网络成瘾引发的启示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初中生的网络,心理健康学者们这不断的从广泛的视觉看待初中生这一问题。如果将网瘾与教育联系在一起,那么也能堪称,网络是每一个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作为教育者,不应该仅仅把网络看成为影响学生的来看待,而需要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联系起来,所以多教育者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了。如果教育者能够恰当的引导学生,将学校中的课内、课外的学习与网络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考虑如何运用社会中的“幸福感”,将网络和学校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心理健康学家等等,都应给予网瘾相当的关注与考虑。

中学生心理健康论文4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干预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事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它在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其中之一就是有许多中学生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不少人还患上了网络性心理障碍,即“网瘾”。第12次CNNIC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目前登记注册的网站已有62万多家,上网人数达到8700多万,其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2%,18至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未成年人占%。按照上网人群中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比例约为6%的标准,我国青少年网络心理障碍者的数量至少在400万人以上。患有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学习成绩急剧滑坡,行为变异,心理错位,其身心健康受到了很大伤害。所以,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心理干预已成为中学教育工作的一个必要措施。

一、网络成瘾

1.网络成瘾的定义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提出。[1]Young通过研究,[2]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同时指出,网络成瘾是在无成瘾物质条件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的现象,它主要表现为由于过度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的损害,[3]并伴随有和上网有关的耐受性、戒断反应以及强迫等。参照国际卫生组织对于成瘾的定义,周倩[4]将网络成瘾定义为:由重复地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上网所带来的会一直有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基于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将中学生网络成瘾特指为,中学生由于过度地和不当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难以抗拒再度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并影响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者自身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晕、心烦、胸闷气憋、紧张性兴奋、懒散等,并且与家长、朋友打电话或与朋友聚会次数减少,下网后变得空虚、失落,不愿与人交流。可见,网络成瘾倾向影响了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业进步和人际责任感。

(1)对身心健康的损害。网络成瘾可造成视力下降,肩酸腰痛,头痛和食欲不振以及其他症状。据调查,[5]常用电脑的人中感到眼睛疲劳的占83%,肩酸腰痛的占%,头痛和食欲不振的则占%和%。此外,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会使个体缺乏适当的锻炼,容易引起腕关节综合症、背部扭伤等不良身体反应。这对于成长发育中的中学生来说危害更为严重。网络成瘾还会对其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网络成瘾的中学生一旦停止上网,会产生不安、焦躁、失眠、情绪低落、心情不佳、思维迟钝等症状。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中学生自然不能正常地学习生活,严重的会出现人格扭曲,甚至自杀。

(2)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网络成瘾者的网上乐趣是以支付巨额上网费用为前提的,有些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为了达到上网目的,往往会挖空心思———欺骗、敲诈勒索、偷窃甚至抢劫。这给家庭带来了阴影,给社会增加了不安定因素。目前,由于网络成瘾而引起的学生问题行为已日趋增多。

3.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自身的诱惑。网络有其吸引人的许多特点,如新鲜感、可操作性、虚拟性等。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它的虚拟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人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性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做出许多平常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中学生在家受父母监管,在校受校规校纪及老师的制约,一旦上网就觉得真正进入了自由天地。这种感觉是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寻的。另一方面,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黄色、暴力内容,这对正处于性意识觉醒、成熟但通过正当渠道无法获得性知识的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极具诱惑力的途径。

(2)网络的相关法规不健全。青少年是上网的主力军。尽管我国已实施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但在各地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对网吧的管理依然存在漏洞。不少网吧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法律知识,网络安全意识淡薄,在实际经营中疏于管理。有关部门在日常监管中也存在权限交叉、职责不清的状况,给违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有的网吧无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仍然对18岁以下未成年人开放,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

(3)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缺乏教育和关心,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不少青少年将网络当作发泄情绪的场所。网络成瘾问题的背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失败。[6]很多父母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导致孩子成为网瘾患者,他们只懂得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不仅如此,一些家长也被网络所俘获,甚至也患上网络成瘾症,身处此境中的孩子难免不受影响。

(4)上网者自身因素。国内外调查显示,[7]性格内向敏感、交际困难的人容易上网成瘾。当前中学生面临沉重的学习压力,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都很难保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因而很容易在网上寻找属于自己的港湾。许多中学生把网络世界当成逃避现实的地方,当他们家庭不和睦或生活学习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到网吧中去宣泄。

二、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行为施加策略性影响,使之发生指向预期目标变化的活动。网络成瘾心理干预法的适用对象是确已上网成瘾的学生。常用的几种心理干预法有:

1.强化干预

强化是使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它可以分为奖励与惩罚两种。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干预方法使用最为普遍,效果也最好。在网络成瘾的干预中,奖励的使用条件是一旦发现成瘾学生有了减少上网的行为时,就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惩罚的使用条件是一旦发现成瘾学生上网时间增加时,立即给予处罚。处罚可以是物质性的,如取消他获得他最想要的东西的权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校纪处分等。

2.厌恶干预法

厌恶干预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常用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不赞成干预、内隐致敏法等。

(1)橡皮圈拉弹法。是由成瘾学生预先在自己手腕上套上一根橡皮圈,当他坐到电脑前准备上网时,自己用力拉弹手腕上的橡皮圈,使其手腕有强烈的疼痛感,从而提醒自己下网。也可借助外力如闹钟发出尖利的噪音,来促使自己停止上网。

(2)社会不赞成厌恶干预。主要是运用图片、影视、舆论等手段,使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产生一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并在心理上造成威慑和畏惧心理,从而达到戒除网瘾的一种干预方法。

(3)内隐致敏法。又叫想象性厌恶干预,是指用想象上网的过程和结果的办法,使自己对上网感到厌恶感,从而逐步减少上网时间直至戒除网瘾的一种干预方法。这种方法可与橡皮圈拉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3.转移注意力法

学校或班级通过组织各类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成瘾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转移他的注意力和减轻他对网络的迷恋程度的一种干预方法。

4.替代、延迟满足法

一方面学校和老师要帮助学生培养替代活动(其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吸引其注意力,并弄清他的上网习惯,然后使其反其道而行之,在原来上网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了解问题学生的上网时间(起初要控制上网时间,不必绝对戒除),将其上网总时间列表,纳入周计划,在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实现戒除网络成瘾的目标。

5.团体辅导法

将患有网络成瘾症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团体由富有经验的老师作为指导者,运用团体动力理论做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团体咨询的原则和各种方法,达到使参加团队的成员整体戒除网瘾的目标。团体辅导所具有的特点决定其对网络依赖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首先,团体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对于团体成员在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有着巨大的支持作用。团体成员“能够认识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从而获得道义心,可以增进信心”。其次,团体咨询可以使网络成瘾的学生获得安全感。网络成瘾的学生因对自身的网络使用不当问题投入较多关注,而忽视自身其他方面的优势及能力,团体咨询可以使其注意到自己的能力,对团体其他成员的成长有所贡献,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再次,团体成员们共同签署的契约,对团体成员有强烈的约束作用,同伴之间既有支持又有监督。网络成瘾的学生在团体中做出改变不当行为的承诺后,会因团体的监督作用而努力维护自己的诺言,由此使行为的改变得到长期的坚持和巩固。

陷入网络依赖或成瘾的学生,往往反映了其现实生活的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禁止或减少上网行为虽然必要,但从源头解决问题才是根本。所以,应针对不同的网络成瘾原因,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对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重点应放在预防,而不只是对网络成瘾学生的补救性矫治。

参考文献:

[1].

[2]:///.

[3]:Association,August11,,Canada.

[4]王澄华。网络人际互动特质与依附型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D].台湾:台湾大学心理学系,2001.

[5]今晚网络。使用电脑应注意健康[JPOL].2002,(6).

[6]陶宏开。陶宏开教授挽救上网成瘾者。http://.

48 21415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