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文(2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文(2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1

摘要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的文化道德对于民族精神、民族心理与民族性格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将这份珍贵遗产融入到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不仅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能够促进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找准传统文化美德和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点,本文主要分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以及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

传统美德;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对策

传统美德作为现代精神文化的重要基础,对于整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传统文明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有机几何对于整个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均可以起到积极的效用。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与外延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在千百年来,在劳动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累积的优秀道德传统,这不仅是历史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当代社会前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古到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都贯穿在我国传统的文化道德之中,这也是传统道德的核心内容,如三国时诸葛亮的忧国忧民、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追求、明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思想、谭嗣同挽救国家的英勇献身精神等,这些追求与行为都蕴含着深深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的宝贵思想。

为民族、国家的奉献精神

在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之中,十分注重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以集体、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如《诗经》中的“夙夜在公”、“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中的“举公义”等等,都是强调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理想,这种思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以西方思想最大的区别。

仁爱宽厚的人际关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强调仁者爱人的思想,孔子也将“仁”作为儒家思想的道德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都是“仁爱”的体现;在墨家思想之中,也提出了“爱人无差”、“爱人若爱其身”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加强民族团结、协调人际关系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尊敬父母、尊老爱幼

早在《尚书》之中,就提出了“义父、母慈、凶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孟子也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思想,这些道德思想,除了维护封建等级思想的糟粕应该抛弃之外,其他的思想对于改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安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这些思想依然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传统美德,实际上,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随处可见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作用。

吃苦耐劳的精神

儒家思想主张,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前提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有吃苦的思想以及向往理想的人格,“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舍身成仁”、“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等均是传统道德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体现,这些精神均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品质。

尊师重教的精神

教师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在封建社会之中,几乎每个人家庭的正厅都摆放着天地君亲师位,将教师的地位与天地、皇帝和父母等同,尊师重教成为一种永恒的思想,也是传统文化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谦逊礼貌的精神

“满招损、谦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成就卓然的为人都依然保持着谦逊礼貌的美德,他们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将目光集中在他人的闪光点之中,积极的向别人学习、充实自己,如唐代的杜甫,其创造成就显著,但是依然赞赏初唐四杰的成就,称赞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穷”,称赞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这种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也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美德。

强调正身,为民执法

在封建社会,虽然法律制度并不健全,但是却有着公正执法的精神,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便是公正执法精神的重要体现,鲁迅也曾经说明:“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也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也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在我国的转型阶段,弘扬公正执法的精神,严格的依照法律来办事对于提升中华民族的文明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2、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方式

第一,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也有的区别,在历史的变革下,两者都是不断发展的,为了促进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必须要意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不同,正确的处理两者的关系,取精华、去糟粕。

第二,重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在现代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受到了极大的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对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必须要做好党政干部建设工作,党政干部需要意识到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坚信,只要正确的处理好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继承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精华,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定能够全面的推进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先锋。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促进当代精神文明建设[A]. 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2

[2]靳志高。 当代中国的认同危机与公民教育的历史性复兴[A]. 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第一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4

[3]蓝荃彬。简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与精神文明建设[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05)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2

摘 要:

舞狮作为一项民间习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其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与中国的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各地的舞狮习俗各不相同,但是它所反映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一致的。将以多维的文化视角还原民间舞狮习俗的历史真实,全面剖析民间舞狮活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厘清民间舞狮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关键词:

舞狮习俗;民间;宗教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

狮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个外来文化经过中华文明的不断融合和铸造,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谱系。民间舞狮活动是在中国狮文化的背景下孕育产生的,并伴随着中国社会宗教活动的不断开展,以及民间社火和节日庆典等文化活动的盛行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舞狮作为民间娱乐体育活动得到了全面继承,并发展成为一项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为主导的,集舞狮、武术、技巧等为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将以多维的文化视角全面探索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进一步厘清民间舞狮活动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1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宗教文化

宗教信仰是全人类所共有的古老文化现象,它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兴起而兴起,又追寻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恩格斯指出:“最初的宗教表现是反映自然现象、季节更换等等的庆祝活动。一个部落或民族生活于其中的特定自然条件和自然产物,都被搬进它的宗教里。”[1]民间舞狮习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从传入之日起就与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汉武帝派使者张骞凿开西域之大门,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东汉初年逐渐地传入到了中国。佛典中有关狮子的说法可谓俯拾皆是,《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载:“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待列门侧。”《大智度论》曰:“佛为人中狮子,佛所坐处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 《传灯录》记载“释迦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谓佛家诵法时“演法无畏,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而且相传狮子还是文殊和普贤菩萨的坐骑,在佛教的瑞兽形象的影响下,狮子逐步具有了人文象征品格。[2]至此狮子在中国被视为具有法力的瑞兽,而渐被神化,这也应该是民间对狮子认识的源头。狮崇拜在我国是重要的民间信仰,而舞狮活动正是民众信仰的物化形态,因此也自然融入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活动之中,深得民众的喜欢。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中就记述了民间“行像”中舞狮表演的壮观场面。佛教的“行像”活动是指在佛生日这一天用宝车载着佛像在城市街道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其中就有丰富的乐舞活动。“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辟邪狮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缘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跌相践跃,常有死人。”[3]西藏古格王朝的壁画中就描绘了“行像”活动中舞狮的场景。

“‘行像’仪式是随佛教传入中国,民间广泛流行‘走会’、‘香会’,即滥觞于此。”[4]虽然后来的“行香走会”从宗教信仰上有所改变,但是,在民间所形成的民俗活动却蓬勃地发展了起来。在“行香走会”的队伍里,舞狮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舞狮队供奉的是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因此也倍受其他表演队伍的尊重。

舞狮活动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民间相传相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民间驱傩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这主要是由于舞狮活动本身所具有驱鬼辟邪的特殊功能得到了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可,因此也必然与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神驱疫、祝福禳灾的民间祭祀活动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象驱傩活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表演者头戴面具如冠,身着兽皮,手执戈盾,口中发出“傩傩”之声,起舞时各有音乐伴奏。清代就有学者曾提出:舞狮“盖即古傩礼之意”(黄钊《石窟一征》)此说法也被后世一些学者普遍采用,认为舞狮是“逐疫的古礼”、“傩礼的遗俗”。[5]更有学者明确指出:古山越人代代相传下来的“舞犭回”,就是一种将傩舞与狮舞揉为一体的祭祀舞蹈。“舞犭回”与今天的“狮舞”有许多相像之处,它也是两人合演一兽,一人头戴木制兽头直立,饰兽上半身;另一人披青布弯腰饰兽臀下半身。两人以一块青布相连,之间拉长一段距离,首尾不能相顾,显示兽身很长。那木制兽头便是“犭回”首,“犭回”首保留着独角。[6]这种民间的祭祀舞蹈甚至影响到了日本的歌舞伎,在日本较为流行的伎乐曲目中就有《狮子舞》的内容。“伎乐中的狮子舞不久就归属于祭礼神事舞和散乐(猿乐)等,甚至影响后来的田乐、能乐、歌舞伎、民俗艺能狮子舞、太神乐狮子舞,建造了日本艺能史上的狮子舞蹈系列。”[7]总之,舞狮和傩有许多相似之处。清代有“36傩班、72狮班”之说。浮梁有“五举戏”就有“先跳傩,后舞狮”的传统。清《建昌府志》记载:迎春行耕籍礼后,“复有竹马、大傩、和合、狮子之戏,衣彩衣,戴面具而舞。”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舞狮与民间宗教信仰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在历史长河中,两者的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舞狮的辟邪驱疫功能逐步内隐,娱人功能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主要的功能。也正因如此,舞狮活动也越来越受到人民的欢迎,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华夏儿女的普遍认同。

2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地域文化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人类不同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民族性和地域性两个方面,任何一个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和发展的,并拥有了自己的文化特质。从民间舞狮习俗的形成与发展来看,也同样不可避免地与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中国的民间舞狮习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无论是原始的表现形态,还是后来逐步演变的民间文化活动都具有这一特征。民间舞狮习俗的原始雏形,最早是作为一种民族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从西域传入中原内地的。由于起初到京城长安的“狮子郎”(舞狮人)都是龟兹人,而且表演时所用的音乐具有龟兹特点,所以,唐朝段安节著《乐府杂录》中就把狮子舞列入《龟兹部》。“‘狮子舞’是《西凉伎》中之一类,始自西亚波斯境内,借道西域龟兹、凉州等地而东传中原地区。”[8]《乐府杂录龟兹部》中也记载了“五常狮子舞由龟兹传入长安”(五常狮子即五方狮子舞)。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舞狮表演具有鲜明的西域地方特征。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其著名的“西凉伎”诗文中专门针对西域的狮子舞表演做过精彩的描述: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贴齿。

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粱前致辞。

应似凉州未陷日,安西都护进来时。须臾云得新消息,安西路绝归不得。

泣向狮子涕双垂,凉州陷没知不知?狮子回头向西望,哀吼一声观者悲。

贞元边将爱此曲,醉坐笑看看不足。享宾犒士宴三军,狮子胡儿长在目。……[9]

白居易的这首《西凉伎》生动地描绘了一出戏剧版的舞狮表演。整个表演是由二人扮演狮子,二人扮胡儿,表情丰富真挚,舞狮动作感人。它描述了狮子随二位西域胡人迁居中国本土,胡人思念故乡,但由于凉州失陷,归路阻绝,胡人十分忧伤,不禁对狮子啼泣。而狮子也通人情,向人发出同感,西望而哀,伤心而吼。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狮子舞泥俑”,这座“泥佣”十分生动地将狮子舞的情景再现了出来。它通高13 cm,造型与现代由两人表演的狮子舞非常相似。舞狮头顶扁平,眼球向外凸,嘴张开,上下两排牙齿整齐排列;狮头微微抬起,正在做即兴表演;狮身像一副斗篷,把两位表演者不露痕迹地罩在里面,但表演者的双腿仍清晰可见;而且狮子郎一身胡人打扮,威武彪悍。

然而,输入中原的舞狮艺术,发展到唐代又与中国古代宫廷舞蹈、民间舞蹈等艺术形式相互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原文化的特征。其中“五方狮子舞”最有代表性。《旧唐书音乐志》曾对“五方狮子舞”有过专门的记载:

“‘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狮子鸷兽,出于西南夷天竺、狮子等国。缀毛为之,人居其中,像其俯仰驯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戏弄之状。五狮子各放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乐》,舞以足,持绳者服饰作昆仑象。”

说明舞狮发展到唐朝已经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特征,并且已成为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享娱乐的重要舞蹈之一。据说这种大型的舞狮表演只能是在给皇帝祝寿或年节招待外宾时进行表演。五头狮子的颜色分别是:青、赤、黄、白、黑,与五行相对应。表演时站立中心的金黄狮子是由四个人装扮的,黄色狮子非天子前不舞。因为五色之中,“黄”是帝王之色,除天子之外,谁也不能舞黄狮子。著名诗人王维,就曾经由于其属下私自表演了专供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舞,触犯禁忌而吃了大亏,被贬到济州做司仓参军。王谠《唐语林》卷五《补遗》载:“王维为大乐丞,被人嗾令舞黄狮子,坐是出官。黄狮子者,非天子不舞也,后辈慎之。”[10]从上述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舞狮表演在古代宫廷皇宫的表演节目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而且通过狮子舞来宣扬中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和封建秩序。

随着舞狮表演进入民间,我国很多地方也都出现了舞狮的习俗。到了明清时期,舞狮更加流行,由于地域的不同,受各地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影响,其形式和种类也是丰富多彩,风格也不尽相同。如:北京的太狮、河北的双狮、安徽的青狮、浙江的红狮、福建的台刂狮、广东的醒狮、湖南的武打狮、四川的高台狮等等都各有特色。另外,在舞狮的舞法上又可分为“文狮”和“武狮”,“文狮”主要表演狮子搔痒、舔毛、打滚、钻穴、抖毛等温顺动作,显示出狮子活泼可爱的神态和嬉戏玩耍的性格。“武狮”则以狮子踩球、扑球、滚球、含球、吐球、腾云、采青等动作,表现出狮子的威猛勇武习性。[11]总之,舞狮作为一项民间习俗活动在我国各地还是相当普及的,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虽然各地的舞狮习俗各不相同,但是它所反映的文化象征意义却是一致的。

3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民俗文化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2]它主要包括“民众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诸多事象,以及由此产生和表现出的多种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13]中国民间的舞狮活动也恰恰反映出了这一点,它与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联。中国的民俗文化集中体现在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之中,这些民俗活动不仅成为了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文化载体,而且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发展,更丰富了民间庙会和民俗节日的活动内容,活跃了民俗文化的喜庆气氛。

庙会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宗教祭祀活动,它是伴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活动产生的,是以庙为活动空间的一种集宗教、娱乐、贸易为一体的群众性集会活动。据《北京庙会》一书中记载,北京地区的庙会起源于辽代,从元末明初开始发展,兴盛于明清两代。后因战火逐步衰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发展。

在北京的民间庙会中,行香走会的历史十分悠久了,而在香会中狮子会的地位是十分显赫的。狮子会中有太狮和少狮之分,太狮是由两人表演的狮子,而少狮是由一人表演的。太狮表演通常是两只同时表演,一只黄色、一只蓝色,因此民间有“金毛太狮蓝毛吼”之说。北京当年最为有名的太狮就有十三堂,据说有的还受过皇封,它们在民间香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大坝马房堡子北门金铃祖狮”、“京都二闸钢铃太狮”、“白纸坊永寿长春太狮盛会”[14]。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狮子会的规模,它们与民间其他香会一起演出,共同组成了老北京有名的十三档武会,又称为“幡鼓齐动十三档”。也正是由于舞狮会与其他民间香会的有机结合,从中不断地吸取其它香会娱乐喜庆的元素,极大地丰富了舞狮自身的内容。“民间游戏与竞技活动和节日娱乐活动的紧密结合,使活动的形式呈现多样化、大型化和表演化的趋势,这对近现代的节俗游戏活动有很大的影响”[15]。

另外,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间舞狮习俗在长期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也必然蕴含着许多十分朴素的民俗文化的象征寓意。我们知道舞狮活动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的物化形态,“它是具象实物和抽象意义之间的一种关联。这种关联,就是所谓‘象征功能’或‘象征意义’。”[16]这种象征寓意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美好期盼。如:“狮子”与汉语“赐子”音相谐,符合民间当时“多子多福”的美好希冀。南狮表演更是将“采青”与“踩清”的谐音相联系,含有推翻清朝的意思。而现在的舞狮采青,则更多地取其“生财兴旺”的寓意。总之,舞狮是中国民间的重要民俗活动,人们在民俗节日里舞起狮子,一方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也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弘扬了民族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民俗文化成为民间舞狮活动的重要载体,并为民间舞狮活动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文化空间。

4 结束语

马克思曾经所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7]舞狮活动的形成与发展也同样绝非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要在不断地承继狮文化的背景下,集华夏民族的智慧不断创造而形成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综观舞狮活动在中国的发生与发展,我们认为它应该走过了从“驯狮”、到“娱狮”,最后到“武狮”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大约在东汉时期,西域的驯狮舞蹈便传入了我国,带领真狮表演者,当时称为‘驯狮郎’,这一时期的舞狮表演主要目的是要表现驯狮郎驯服狮子的过程。随后便出现了中国化的“假面狮子”与“舞狮郎”的表演。盛唐歌舞杂艺的繁荣,也使舞狮逐步地步入了娱乐化的发展道路,反映盛世太平的“五方狮子舞”就是其真实写照。另外,舞狮民俗化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民间舞狮活动的开展,舞狮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生活。于是无论是节日庆典,还是民间庙会我们都能频繁看到舞狮的身影,这也大大提高了舞狮的技巧性。从而使民间舞狮活动成为了一项集舞狮、武术、音乐、杂技等民间艺术于一体的健身健体的娱乐表演活动。总的来看,狮,在华夏文明的进程中已逐渐演化为力量的象征,它体现出了一种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今天舞狮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它不仅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弘扬。“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在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舞狮表演,这正是华夏儿女巨大民族凝聚力的体现,因此我们需要利用舞狮活动所体现的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集体认同,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构筑坚实的文化根基。

参考文献:

[1] 许无咎。“驺吾、狻猊与――浅谈上博楚简《三德》篇的重要发现”。

[2] [晋]郭璞,注,袁珂点,校。山海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4] [晋]郭璞注。

[5] 《尔雅》卷一○〈释兽〉,北京。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1977.

[6] [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3.

[7] [南北朝] 范哗。后汉书和帝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3.

[8] 李零。论中国的有翼神兽,《中国学术》第五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

[10] 刘磊。“从石狮造像看中意文化的差别”全意中国学联杂志[J].旅意中国学人,2005(4).

[11] [北魏]杨之撰,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5.

[12] 向开明,著。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8.

[13] 黎虎。狮舞流沙万里来[J].西域研究,2001(3).

[14] [日]河竹繁俊著,郭连友译。日本演剧史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

[15] 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1.

[16] 徐华铛。中国狮子艺术[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6,6.

[17]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12.

[18] 仲富兰,著。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7.

[19] 张淑媛,张淑新,著。金銮殿朝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7.

[20] 郭泮溪,著。中国民间游戏与竞技[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1.

[21] 叶大兵。论象征在民俗中的表现和意义[J].云南大学《思想战线》,1992(3).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3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区有着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生命意识、审美情趣和信仰等一些特殊的文化,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和窗口。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农历新年,俗称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一般认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结束。春节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春节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

夏商时代产生的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月首,同时以冬至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年,并设闰月调整阴月阳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时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岁末年初要进行旧一年丰收的庆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祷,于是产生一系列祭神、祭祖、庆祝、祈祷等活动。

“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于岁首(一年开始)时间的确定(换言之,月序的排列)还与天文历法有关,传说夏在寅月(今农历正月),商在丑月(今农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农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农历十月),到西汉才又恢复夏正,定寅月(今农历正月)为岁首,一直沿用至今。

二、春节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惊慌失色,狼狈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里啪啦”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走亲访友。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三、春节的习俗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迎接和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些活动有感恩祈福、合家团聚、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一)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二)祭祖

祭祀先祖,是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人们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叩拜神灵,其实就是给祖先、诸神拜年。春节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激励后人。

(三)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朝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的习俗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最早记载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五)爆竹

“爆竹声)山草香○(声辞旧岁”说的就是过春节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六)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这些传统的习俗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四、春节的食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历来很讲究吃,到了节庆那就更注重了,春节时的食物就更要精心准备了,而且丰富多样、寓意很多。比如:在古代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准备,我国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年夜饭是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齐聚一堂,早早地就开始忙活准备年夜饭,到了晚上,端上丰盛的美味佳肴,大家相聚一起守岁酣饮,送旧迎新。

中国传统节日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它蕴含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并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4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到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所独有的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小学生语文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还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小学阶段是学生在智力以及生理方面比较关键的时期,在这阶段传授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识字过程中学习传统文化

让学生学习相应的汉字,在识字过程中进行文化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学生要学习比较多的生字,在课文量上也比较多,关于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内容有很多,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在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是知识的承载者,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者,为此,教师一定要提升自身素质,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字的书写,只要教师能够书写比较好的文字,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能够认识到文字的美感。由于很多学生的文字书写方式和教师的差不多,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书写的美观、大方,让学生感受到书写的魅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书写中,不仅能够学习到相应的书写知识,还能够在书写中感受传统文化,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习诗文时感受传统文化

古诗词的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传统文化,对学生在写作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诵读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积累很多的相关知识。李白“摧眉折腰事权贵”,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孔子认识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终生忧劳不悔;“忧道不忧贫”,屈原忧国不复兴,君不明察,忧“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杜甫也始终忧劳不辍,写出了惊警后世的“三吏三别”,目的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面临“贼氛方炽”的混乱社会,痛感“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向前的动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筑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以此在诗文的学习中更好地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课本内容中感受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课本内容都是按照一些古典书籍进行学习的,然后再经过现代作家的改编成为教材。因此,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中感受传统文化。例如《开天辟地》主要是讲解万事万物的由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又如在《司马光砸缸》中主要讲述的是七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成年人的思维,当别的孩子在玩时,他却在读书。当有个孩子玩耍掉进水缸里时,别的孩子都比较紧张,只有司马光想到用石头救出落水的孩子。这个故事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从这个故事的学习中不仅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能够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四、结语

新课程教育理念提出了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在教学中,可以将识字内容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讲解诗文时可以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以不同的视角来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另外,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2]童一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23).

[3]于春霞。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J].才智,2016(25).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5

而设计师并没有死板地去照搬古代陶的图象纹样,而是采用了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图案还有现代的编排形式,无形中将传统的“陶艺”溶入到了现代室内设计当中来。

著名的人民大会堂澳门厅由王炜钰设计,他将我国古代园林设计中经常用到的莲池美玉,亭台园榭,翠竹杨柳,奇山怪石,传统形式的藻井式天花,统统巧妙的安放在现代化的室内,它既有中国古代园林中南方的秀丽、俊美,又有北方园林的庄重、华贵。

设计中大量运用了传统元素,并且将其巧妙地应用在现代的室内设计当中,堪称古今结合的典范。

又比如现在涌现出的众多仿明清室内设计风格的茶楼和餐厅,以及遍及北京城的各种古玩店等等。

这些说明传统文化中的外形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现代室内设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传统文化赋予现代室内设计更深的内涵,使其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气息。

一、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意念的影响

现代室内设计讲究以人为本,敬重自然的力量,并且在整体的布局和空间分割上强调“气”的流通,通畅,经验丰富的设计者还会把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应用其中,并且风水理论已经开始在西方建筑和设计中得到重视,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给与现代室内设计包括其他设计理念上的巨大影响。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在空间分割上任然沿用着古人留下的方式方法,比如屏风、博古架、衣帽架、飞罩、鱼缸、帷幕等极有传统特色的分割器具还是被大量应用。

人与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在室内设计中从未被忽略,也在无形中印证了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

环保理念已经成为室内设计所应遵循的又一准则,现代室内设计在材料的选用上恪守可以重复利用,能够降解,以及污染小等有益于环境的原则,提倡利用自然无污染清洁材料,比如阳光、风、地热等。

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迅速,装饰材料,设备设施,家具家电的更新换代很快,设计者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合理设计空间,坚持环保材料至上,始终把握好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观点,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即要求室内设计者既考虑发展有更新可变的一面,又考虑到发展在能源、环境、土地、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这些现代设计的理念无不是从传统文化而来。

早在三千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他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由道所生,所以世上的一切万物必須遵循道的規律,否則就会遭到惩罚。

而佛家创立的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学说,也就是教育人们要遵循客观世界中存在的自然规律。

所以人必須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这与当今的室内设计理念不谋而合,从中看出现代室内设计受其影响多么深远!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室内设计“由繁入简”的启示

设计学是一个十分宽泛的学科范畴,包括装潢设计,装饰设计,景观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服装设计等等。

设计学中有一句话叫做“添一笔容易,减一笔难”,其中的含义是指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设计也包括绘画书法,都秉承“从简不从繁”的创作准则。

崇尚运用最少的设计语言或者设计元素,来表达最丰富最精彩的意境,就像是服装设计并不是以服饰上的装饰物的多少来判断优劣;平面海报的成功与否也不会由线条、图形或者色彩的数量来决定;同样室内设计讲究空间分割合理,空气流通顺畅,反对过多堆砌,过分装修。

“从简不从繁”的创作准则绝不是对细节表现的完全抛弃,相反它是对细节的高度概括和统一,甚至达到了“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地步,对细节的要求惊人地苛刻。

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此处无声胜有声”以及“惜字如金”,早在几千年前《道德经》中就有说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可见”由繁入简”受到了中国传统老话“冗繁削尽留空瘦”的影响。

社会在不断进步,文化科技更是发展迅速,室内设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始终存在于其中,无论室内设计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传统文化将永远相伴,也必将发挥其强大支撑和源泉作用,为室内设计的发展提供原动力。

我相信,传统文化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会始终存在,并且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史。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9.

[2]朱景美。在室内设计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网文,2009,3.

[3]刘旭。图解室内设计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

[4]田浩。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成都地区餐厅空间室内设计为例。四川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年。

[5]刘霏霏。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48 2002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