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精品 幼儿园精品课程案例优秀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幼儿精品 幼儿园精品课程案例优秀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园精品课程案例【第一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课堂语言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254-01

有效的课堂语言是幼儿园教师上好一节优质课的关键之一。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师知识与技能传授的途径,也是教师与幼儿情感交流的过程。当前,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语言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引导、总结、强调、激发幼儿思维,并进一步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是值得幼儿园教师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1 教师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

无效提问

有的教师提问语中,“好不好”“行不行”“对不对”等无实际意义的提问占了很大比例。提问次数高、质量低也容易出现在老师的教学提问中。通常表现为幼儿都懂的问题教师要问、幼儿不懂的问题不问、无需解释的问题还问。这些无效的提问不仅阻碍了幼儿的思路,不能对幼儿思维形成挑战,还使得教学过程显得冗长而无针对性。例如一位教师在科学课《认识大熊猫》中,这样提问:“小朋友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呀?”“还有哪些动物呢?”“你还见过别的动物吗?”“爱吃竹子的动物是什么呢?”等。这些问题完全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使得幼褐荒芤嗖揭嗲鞯馗着老师的思维走,毫无发挥的空间,并且浪费教学时间。

评价语简单

一些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或行为时,会用到“你真棒”、“你真行”、“真聪明”等。这样的评价过于简单笼统,没有指向性,幼儿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或行为究竟好在哪儿。同时教师脱口而出的表扬有时并不是发自内心,缺乏真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不管幼儿回答的怎样,出于保护幼儿自尊心和学习兴趣,经常会用这些课堂评价套话来评价幼儿,很少深层次挖掘幼儿为什么说的好、棒在什么地方。具体可以总结为:评价语言通常存在着用语用词单一、内容空洞贫乏、语速平缓无激情,这样一来评价语言成为纯粹的形式语言,对幼儿语言表达、情感提升的帮助几乎为零[1]。

总结仓促

教学的结语有时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对一节课所学进行总结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思维升华,还可以让教学内容从横向和纵向进行延伸。一些教师往往注意不到这一点,认为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就万事大吉了,总结语过于仓促,没有进行认真思考。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出现因为怕超时而草草结束教学,使得整个教学有种虎头蛇尾的感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升,还需要在结构安排上注意时间的合理性。例如在示范课《脸部彩绘》中,教师在最后安排幼儿进行脸部彩绘的展示时,为了节省时间,只是让幼儿在教室前走了一圈,没有进行评价也无其他形式展示,使得结尾有草草收场之感,实属美中不足之处。

语言重复不够精炼

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了幼儿教师在描述一个事物时必须具体形象,贴近幼儿思维模式。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语言不够精炼,有些语言属于不必要的重复:有些教师自己重复、也重复幼儿的话;有的语言拖沓冗长无实际意义;有的不知所云。多余的话也使得整个课堂教师主导性过强,幼儿的主体地位受到压制,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一些教师坦言怕幼儿不理解因此多强调几遍,想让幼儿更容易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应注意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适当难度,着眼于长远发展,而不是为了达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幼儿技能的更好培养。

2 提高幼儿园教师课堂语言有效性的策略

教师课堂语言有效性的实现需要教师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思考与磨练,总结与提高。笔者在此提出几点参考性的意见,以供教师不断改进:

从幼儿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幼儿教师应多以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锻炼幼儿主体意识,捕捉幼儿语言中的闪光点,在教学设计上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合作、支持作用。如在公开课《小猫过生日》中,教师多次重复示范,“××,你好,你好,请进请进!”指导幼儿完整地说出这一礼貌用语,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克服思维定式,注重提问艺术

在设计提问时,教师要尽量使提问命中核心,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问题,做到:(1)提问开放式,增强幼儿参与意识;(2)提问层次化,尊重幼儿个体差异;(3)提问递进式,易于幼儿理解。例如优秀教案《鹅大哥出门》,在设计问题上以开放式的提问启发幼儿“鹅大哥为什么会掉进河里呢?我们能不能学他啊?为什么?”等这些问题,既可以让幼儿从故事中获取经验,又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有目的、有顺序地仔细观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创造幼儿说的空间。

多揣摩优秀课,学习提高

优秀教师的公开课一般是经过层层打磨的,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教师去学习,尤其是新教师。在观摩优秀课时,不仅要全神贯注,更要发掘优秀教师的创新之处,对比自己的教学思路,取长补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还要及时进行评价反思,整理听课记录,促进知识的消化与整合,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

有效的激励措施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应采取激励措施。例如,园内开展优质课的评选,鼓励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为教师外出培训创造条件等。幼儿园要集中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精干力量,积极打造精品课,并以语言组织为着眼点,精雕细琢,既为教师量身定制,又善于推陈出新,提升课堂的驾驭力。

总之,幼儿园教师课堂语言的有效性是在不断磨练中提高的。一方面,教师要树立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多学习、多揣摩,打破思维定式;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来启发幼儿思维,也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精品课程案例【第二篇】

我园教研工作依据区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本园教研工作的现状与需要,以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宗旨,以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儿童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深入课程改革,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扎扎实实地抓好园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

1、加强教师专业化水平,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机制。

2、组织教师进行幼儿园课程管理培训,加强全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

3、重视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让幼儿在快乐的生活中获得发展。

三、具体措施及要求:

1、深化改革,积极构建适合我园的课程体系。

上学期,我园根据上级部门的培训,强调教师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计划,学习制定学期工作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及日计划,加强教师活动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活动后的反思、评价,及对下一次活动的调整。本学期,我们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工作体系,并探索适应我园的课改体系。我园依据本园的实际情况,利用园的各种资源环境,充分分析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明确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是幼儿园的课程,布置合理有效的区域活动,灵活运用适宜的教学空间,使孩子能充分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2、制定常规,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时效性。

(1)加强教研工作管理,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业务学习,并定期督促、分析、调整、增强保教工作的有序性,努力提高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2)继续开展一系列的园本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课程管理,解决在教学活动中的困惑。共同讨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寻找相关的经验文章或理论,进行集体学习、研讨。有计划地进行教学观摩研讨、评比活动。如教师相互观摩、交流、开展半日活动,案例评比等,形成积极参与教研活动的良好氛围。

3、以教后反思为纽带,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形式。因此,我们积极鼓励教师大胆创新、不断反思,把教育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比如教师对幼儿进行个案跟踪,观察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行为和反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评比,这将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4、建设队伍,不断提升教师们专业素质。

(1)认真讨论各项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开展有关主题教学活动。

(2)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评课活动,定期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3)并可能地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观摩、听棵、听讲座等,丰富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重视家长工作有家园联系,建立起家园联系的桥梁

(1)继续探讨并努力做好家长工作,通过日常性,阶段性,家长参与、家长委员会等多种形式的家长工作,加强家长对本园各方面的了解与支持。

(2)办好家长园地,填写家园联系手册,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3)定期向家长宣传育儿信息,传递现代育儿的教育观,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

四、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准备,布置园内环境。

2、根据新课程观,制定各类计划。

3、组织教师进行案例分析评比活动。

十月份:

1、各班开展“迎国庆”主题活动。

2、根据秋天的季节特征,组织幼儿秋游。

3、园内开展幼儿讲故事比赛。

十一月份:

1、各班开展半日活动,请家长来园听课

2结对园活动。

十二月份:

1、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交流。

2、迎“元旦”节幼儿绘画作品展览。

一月份:

幼儿园精品课程案例【第三篇】

任现职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较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无论是政治思想还是业务技能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

一、思想方面

在政治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认真的学习安全教育,保证幼儿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利用各种渠道如报纸、网络等,了解国家大事,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团结同事、遵守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为了幼教工作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二、保教方面

幼儿的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作中我保教并重,确保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认真反思,教学工作抓紧抓勤。从事幼教工作10年,我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教学管理中,形成了崭新的学前教育观点与思路,对学前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善于创造性开展工作。但是在实施新课程《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活动》的过程中,我仍勤学习、勤反思,写好反思笔记,做好案例分析,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经常担起公开活动的授课任务。所设计和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既有创新又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如中班的《复习几何图形》,我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激发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活动开始以幼儿感兴趣的事“收到礼物”进行猜想游戏,启发幼儿根据盒面的数和形进行猜想,正如《纲要》提出的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其中的数形结合拼图,要求幼儿按纸面的数字找几个一样的图形拼不一样的图,这也是猜想游戏的延伸。我运用情感诱导的教学方法,始终把爱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提供丰富、富于变化又适应个体差异需要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平等、愉快的没有压力的气氛中学习。

园内的绘画兴趣班工作一直是我在负责的。我以幼儿喜爱的活动为突破口,主动突破教材的定势与习惯性框框,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找准创新的途径。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在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画画方面,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前班的《画猫》活动中,利用影像资料,观察讨论猫的生活习性及身体组成部分,在活动中采用过程教学,教师不示范,一步步启发幼儿创作。教师轻松的教,幼儿愉快的学。经启发幼儿画出了各种不同形态的猫。在工作中我和老师、家长互相交流心得、反馈一些教学信息等。邀请家长来观摩自己孩子的兴趣班活动,让孩子在家长面前展示自己的本领,给予每位孩子表现的机会。

三、教研及班主任工作方面

任职期间,我连续四年担任教研组长及年级组长的工作。我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函授取得幼儿教育大专文凭,又自学学前教育本科课程。在自身发展学习的同时,我也努力做好教研组的工作,带领全体教研组教师一起学习新《纲要》、新课程的要求和精神,探索幼教改革的新路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组织每一次教研活动时,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互相帮助设计教学形式,分析教材特点。如对“活动的预设与生成”进行了研讨,我们首先对“生成与预设”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领悟。教师们知道预设和生成是交错进行、不可分割

的,它们可以相互转化。其次感悟到要使预设与生成两者间有机的结合,教师必须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例如,在中班的活动《蚂蚁》,活动的形式看似很随意,教师顺应着幼儿的关注和兴趣所在,带着幼儿看资料片、抓蚂蚁,但是教师心中的教育行为目标是清楚的,在幼儿感兴趣时发展幼儿对蚂蚁探索的兴趣。其次,我们还深深感到教育活动的目标不应该停留于说教的层面,让幼儿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目标,而应该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把教育目标渗透在整个过程中,这样就能把外在的要求成为幼儿真正的需要。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主要做到两个字:“爱”和“严”。带着一颗“爱心”去工作,可以让幼儿觉得你是真心地关心他,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们做了什么错事,也就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很快地加以改正。例如:我班有一名幼儿许佳,他经常打人,小朋友都不喜欢跟他在一起。为此我花了一些时间观察并收集打人行为及处理对策。观察他通常什么时候打人?什么因素引起该行为?谁是受害者等。接着采取一系列方案,从“爱心”入手,利用这孩子的闪光点。如:画画很棒、今天打人的次数比昨天少了等。在班上及时赞美他,让他知道我多高兴他有好的表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该幼儿有了明显的转变,大家也喜欢和他玩了。细心、耐心、爱心这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教育幼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细心观察,把“爱孩子”作为教育的突破口,关心,教育好班上的每一个孩子。

四、主要成绩

XX年获县级幼儿园体育论文评比一等奖;地区级幼儿园教案评比《舞龙》、《摇篮》获优秀奖;县级春季学期幼儿语言教育教学优胜奖;县级优秀团干部。

XX年获地区级幼儿园教案评比《复习几何图形》二等奖;镇级优秀团员。

XX年获县级教师节美术作品展评获三等奖;镇级“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XX年获部级教师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国画《新荷凌波》优秀奖并发表在《全国骨干教师美术书法美术摄影获奖作品选登》;自治区级幼儿教师园丁奖论文评比《共建良好常规,促成幼儿自我管理》获二等奖。

XX年获部级第九届希望杯全国师生书画印大赛教师组国画二等奖、剪纸获三等奖;部级教师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剪纸《吉祥如意》获三等奖;部级“金鼎奖”书法美术赛获铜奖并入选《全国书法美术优秀作品集》;县级幼教赛教课《画猫》获二等奖;校级幼儿园优质课竞赛二等奖。

幼儿园精品课程案例【第四篇】

关键词:大学;幼儿园;教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等相关文件的出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前教育大力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大学与幼儿园合作已取得一些成效,我们可尝试通过大学的外部力量更快、更好地推进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园校合作克服教学障碍,丰富教学策略,使自己不断成熟,进而促使他们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典型引领,发挥大学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引导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长期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常被称为“教学精英”“教学能手”,当面对课堂教学的困惑时,他们大多数情况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但是有时候却不能克服幼儿教育的难题。而大学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理论的支撑下,可以为幼儿教师提出良好的解决策略。当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课堂时,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教师带来优秀的教学模式,引领和激励教师积极投入工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教师专业知识颇为丰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了解科学的幼儿教学方法,能推动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此,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发展。例如,大学教师走进幼儿园的课堂,采用听课及评课的方式与幼儿园教师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活动材料的组织、处理是否恰当,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是否完美,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是否到位,教学活动效果是否产生等,并且关注幼儿的课堂活动表现。若条件许可,大学教师可以为幼儿教师进行教学技能示范,这样的听课、评课,能帮助幼儿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秀的地方,了解自己哪些环节是欠缺的,有助于幼儿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三、依托项目,在合作中开展教学研究,推动幼儿教师的教学发展

幼儿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要想成为专家型的教师,需要教师探究幼儿教学活动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将教育教学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促进自身的教学发展。而我国大学教师长期从事研究工作,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对研究拥有独到的见解,这种研究精神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少的。所以,大学教师与幼儿教师合作,依托合作项目中开展教学研究,如课题合作、园本研究、国培计划等,帮助幼儿教师重新审视早已习以为常的教学惯例,引导他们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探索解决教学实践的某些困难。

案例: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

“河南省国培计划(2017)”——幼师国培项目送教下乡培训工作,本项目旨在通过培训,解决乡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乡村幼儿园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以送教下乡培训带动园本研修,加工生成一批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研修项目需要高等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资源共享,长期交流。

(1)送教培训模式:培训分4个阶段递进式进行,每个阶段为期2天,以任务驱动为主线,按年度分阶段实施主题式培训,包括诊断示范、研课磨课、成果展示和总结提升四个主题,园本研修贯穿其中,将园本问题作为培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加以解决。每次集中培训之后,由专家团队针对本阶段的活动进行总结,共同布置下阶段的培训主题,设置园本研修内容,讲解园本研修的方法及步骤。

(2)送教下乡的内容: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实际需要,着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主要内容包括:

①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内容选择、目标设定、活动过程、活动反思;

②课例研讨、改进教学设计;

③听课、评课方式方法;

④引导和支持幼儿教师组织游戏活动、介入与指导幼儿教师的角色游戏、帮助幼儿教师设计与实施规则游戏;

⑤了解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参与教育的形式、家长工作的组织形式。

(3)送教下乡的阶段。

①诊断示范阶段:采取大学教师现场教学、报告、研讨等方式,诊断乡村教师教学问题;针对问题,选择契合主题的课例,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多种方式提供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提出教师研修任务。大学教师拥有丰富、精深的理论知识,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幼儿教师发现问题,以教学产生的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促进参与研修的教师真正得到提高,解决他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大学教师可邀请河南省优质幼儿园教师为农村幼儿教师上课,着重研析教学基础理论、幼儿园核心知识、实践活动,让农村幼儿园教师在集中研修中探究教学的性质及规律,研究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可以使自身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同时提高。

②研课磨课阶段:磨课环节突出课堂教学问题解决,以同课异构为主题研修,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等进行打磨,不断改进教学设计;送培专家团队针对研课磨课的问题,通过示范教学、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现场指导,生成合格课、优质课、精品课。

③成果展示阶段: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采取说课、上课、评课等方式展示教学改进成效,通过微课例、微案例、微故事等展示研修成果,通过专题研讨再次提升。

④总结提升阶段:大学教师对送教下乡培训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树立经验、反思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制订园本研修计划和个人发展计划,生成代表性成果,并进行加工,形成本土化培训资源包,支持园本研修和乡村幼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四、健全和成立专门机构,搭建平台,帮助幼儿教师教学发展

幼儿园精品课程案例【第五篇】

[关键词]园所文化;跨域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7/08-0055-03

[作者简介]倪蓉(1970-),女,上海奉贤人,上海市奉贤区南中路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园所文化是幼儿园人文精神的体现,是幼儿园办园理念、课程理念、培养目标、个性特色、环境氛围、管理制度、队伍建设、教育研究等一切外显与内在、显性与隐性的文化现象的总和。幼儿园文化建设是近年来超越幼儿园常规化管理的新话题。我们看到几乎每一所名园都有其文化的积淀,甚至可以说谁拥有了文化的优势,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优势。我们南中路幼儿园是一所具有57年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园。以地域民俗文化为资源的幼儿园文化建设一直是我园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我园近年来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一、办园理念的价值厘定与升华

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是人超越自然属性的理想和动力。基于对文化的认识,我们首先从办园理念人手,以办园理念为核心,构建适宜于南中路幼儿园的园所文化。

我们的办园理念是“童蒙养正,正心正德正见正行”,它是从我们的园本课程思想提升而来的,在放大为办园理念后,又下位统领课程,丰富了幼儿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1.体现正确的价值取向。在追求园所个性化发展中,我园坚持“以民俗文化教育为办园特色”,以“童蒙养正”教育为每个幼儿的一生奠定为人处世、幸福成功的基础;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培养幼儿纯善之心,以及对人、对事、对物应有的正确态度。建立“四正”与三维发展目标的关系,以“四正”熏陶与传递德行涵养、教育之本,推进《纲要》的落实。

正心――指向情感。包含纯善之心,快乐、健康心理等;

正德――指向态度。包含道德涵养,友爱同伴、尊敬师长等;

正见――指向认知。包含明目,会观察,好奇好问;明辨是非,促进思维判断等;

正行――指向能力。包含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习得、探索与实践能力提升等。

2.形成特色的识别系统。幼儿园的个性发展形成特色后,就需要有一个可视的科学系统贯穿起幼儿园的文化理念,这就凝集成了“南幼识别系统”,为可持续发展创立形象:我园标识由南中路幼儿园打头字母N演化为打开的扇形造型,用幼儿剪纸作品中的太阳、花草、小鸟等构成一幅祥和的美丽图案,生动展现南中路幼儿园大家庭的和谐、欢乐,中国红、扇面、剪纸等中国元素的表达凸显我园的办园特色与理念;吉祥物是中国娃,身穿中国特色大红袍,以彩虹相映,意寓“中国娃”从南中路幼儿园起步迈向多彩人生。

二、精神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培植

社会在发展,文化也在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发展就必须要创新。因此“对精神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培植”是我园在构建园所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走民俗文化教育的特色之路”,是我们结合课改精神,反复酝酿,为幼儿园量身定做的“幼儿园个性发展形象设计”工程的总规划――包含并渗透于园所底蕴、优势挖掘,外环境、内环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教研、科研、课程建设、师资自培等各项工作中,使之最终血肉融合,成为我园由内而外的气质表现。

(一)以园本课程建设推动课程文化

1.成功构建园本特色课程。在办园理念的引领下,我园历经8年,通过市级绿叶课题《幼儿园民俗文化教育课程化的实践研究》,初步实现“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的课程建设愿景追求,成功构建了园本课程《幼儿园民俗文化教育课程》,并于2008年3月正式出版。

在园本课程的开发上,我们坚持传承、吸纳、利用优秀的民俗文化,将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可能性的民俗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既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又能彰显幼儿园办园特色,凸显幼儿园办园个性。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多元的民俗活动,并自然地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如深入浅出的民俗知识廊,亲切自由的民俗亲子活动,贯穿全年的南幼民俗文化节:3~4月“弟子规”主题节,5-6月民间艺术节,10~11月竞技运动节,12~次年1月迎新美食节等。同时我们在课程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的民俗教育活动内容占20%的比例。

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还大胆尝试开展家园协同教育的师幼养德“弟子规”主题教育活动,以适合幼儿年龄、通俗易懂的教育方式,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故事纳入课程范畴。在充满人文教育的氛围中,教师、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受育、共同进步。

2.丰富完善园本特色课程。在成功构建了“民俗文化教育办园特色”的基础上,我园不断优化完善园本特色课程。立足区域文化――“贤文化”教育,尝试开展幼学养德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凸显南幼办园理念“童蒙养正,正心正德正见正行”,并再次立项区级重点课题《幼学养德“贤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案例研究》,旨在对“贤文化”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幼儿园师幼养德“贤文化”主题教育的形式、内容、策略和方法,编制幼儿园师幼养德“贤文化”主题教育案例集,丰富园本课程,推进办园理念的落实。同时通过研究和推广“贤文化”,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奉贤礼仪之邦、贤达之地人民的风采。

(二)以优秀地域文化彰显育人功能

民俗文化教育特色已成为我园的标志性品牌,它更开创了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无限空间。随着园本课程建设的深入,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逐渐融入了我们的校园文化之中。

1.以“贤文化”激发师幼养德的深刻反思和觉醒。“坚持把师德建设扎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中,真正使见贤思齐、弘扬‘贤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我园师德建设工作的宗旨。“弟子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且成为南幼传统的师幼养德教育活动。

2.推进“贤文化”在幼儿德育启蒙中的传承创新。“贤文化”是特有的地域文化。我们从“贤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营造文化氛围,给予师生、家长心灵的触动,使“贤文化”真正内化为全体师生“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实践中,我们还注意传承和创新,如研究如何把古代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紧紧地结合起来,如何将“贤文化”与博大精深的民族精神教育传承下去。结合传统的节庆活动以及民俗活动,开展了以“贤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使民族精神教育成为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孩子的德育实践活动,极大提高了幼儿园德育的有效性。

(三)以组织文化产生凝聚力优化园所文化

我园大胆探索更人文、更科学健全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文化定“质”,让组织文化产生凝聚力。我们重新梳理了建园以来改革与发展中的管理制度,试图将“传承创新、内敛勤奋、团结合作、奉献共享”的园风,“关爱幼儿、精致教学、专业扎实、思辨求新”的教风,以及“爱运动、乐动脑、讲礼仪、有爱心”的学风等,同化为每一位南幼人的自觉行为,并通过精细化的人本管理优化校园文化。

1.以文化的方式予以组织建制内涵性的保证。我们以“园荣我荣、追求卓越”为组织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观,准确诊断、批判继承原有组织文化,强化质量为本意识、园本发展意识、竞争创新意识、和谐团队意识、注重细节意识、自我管理意识,着重以健康的行为方式、高效的工作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友善的交往方式,建设园所组织文化,提高组织凝聚力、创新力和执行力。如:开放式温馨书吧、教师操作资源室、师幼养德“弟子规”主题活动、温馨提示(如:人与人之间好比星星与星星之间,不是相互拥挤,而是相互照耀。)、“十多十少”

(如:多点奉献少点索取,多点激情少点冷漠,多点个性少点平庸……)等具有南幼特色的文化建设活动,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提升与丰富着我园文化的精髓与灵魂。

2.使园所文化成为催生教师教育智慧的沃土。根据组织主体、结构、作用和活动方式,我们将园所文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班组文化、班级文化、教研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科研文化、网络文化等,并明确其涵义、分析其特点,发挥其功能价值。如:在打造互助合作的教研文化中,我园大力宣传“以发展为本”的文化理念,把“敬业、乐业、专业”作为自觉追求。倡导合作进取、追求卓越的文化导向,倡导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把教研组建设成学习、教研、培训的互助合作共同体。提倡备课即研究、教学即实践、活动即交流、引领即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的教研方式和务实求真精神。精心打造的互助合作教研文化,优化了我园的教研环境和氛围。互助合作的教研团队共同把教研组建设成为教育信息基地、资源共享基地、专业发展基地、教学研究基地,促进了教师关系和谐、互助合作、资源共享、经验互补、共同成长,使园所文化真正成为催生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沃土:我园每周的教研活动对十所带教姐妹园全面开放,成为示范引领的基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迅速,在区内各类教学评优中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55%的一线教师每学期承担了对姐妹园近百位教师至少每周一次的带教工作……

三、园所环境的文化演绎与外延

环境是文化演绎的标志。我园的环境更注重“环境即课程”的教育功能,将人文环境与文化合二为一,使环境成为文化的载体,走出了一条内涵传承、外延拓展、境情交融、精致演绎的园所文化发展道路。

1.让每一处环境成为文化演绎的标志。走进南幼,抬头放眼,映入眼帘的是民俗节日画廊、竹)山草香●(桥流水、民间工艺一条街、衬托大液晶电视屏幕的中国红窗格、《弟子规》八德故事帘、班级各具特色的民俗环境,以及长卷轴呈现的图文成语故事、随处可见的中国红:大红剪纸、中国结,连教师餐厅也布置着古朴的花架吊椅……蕴涵着中国文化气息的校园,让每位走进南幼的人感受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融会贯通。新颖别致,富有品位,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营造出“校园处处有文化”的氛围。

2.使构建美好和谐校园成为永远的追求。我园在构筑园所文化时,追求将物质环境与文化渲染巧妙融合,使物质文化透射出精神的内涵,使精神内涵成为文化的载体。当环境成为一种教育资源并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时,教育便有了美好的境界,更成了和谐校园的象征。

[参考文献]

[1]张民生,朱怡华。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2]赵寄石。对托幼园所文化建设的思考[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3).

[3]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规范管理自主发展[M].广西:接力出版社,2010.

48 2668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