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就业现状【第一篇】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起国内外学术界对供应链管理已形成成熟的理论定义,在包括制造业、教育产业等组织的管理与实践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我国教育界学者也将相关概念引入教育领域,逐步形成了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理念,马永红、刘恋[1]提出将供应链理念应用于高等教育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并对其形成的多链结构和特殊性进行了阐述和研究;纪旭、刘一宁[2]对如何构建教育供应链提出了较为详实的步骤;郭跃、陶晶[3]创新性地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无缝对接”培养模式;吴会江[4]分析了以高校为核心的人才供应链结构图,提出高校人才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高等教育的供需关系和生产制造企业相似,因此高等教育供应链是天然存在的。与一般企业供应链的相关节点和流程相比,高等教育供应链在宏观形式上与之也有相似之处,但具体包含的内容各有不同(见图4)。

2高等教育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药学类高等教育供应链前端和终端的运行机制不同

与高等教育供应链相似,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类专业教育供应链也主要是由招生、培养、就业3大节点构成,这3大节点在当前体制下有截然不同的运行机制。招生节点是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体,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以及医药用人单位的整体需求出发,提前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招生人数,即确定采购指标及数量。培养节点主要是由学校统领,药学院结合药学类专业特点,拟定培养方案,承担各专业的主要教学培养任务。培养方案在新生入校前提前制定,是决定产品生产质量的环节。就业节点作为高等教育供应链终端,是将培养的药学类大学生推荐给用人单位,以满足人才需求,即将产品销售给客户,此环节主要是以医药行业发展以及医药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和就业市场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对比以上3个节点的运行机制可以看出:供应链前端的招生环节以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形式为主导,而终端的双向选择模式则明显以灵活的市场经济为主导。当前端出现偏差时,后果却由终端的大学毕业生和就业市场共同承担。显而易见,前后两端不同的运行机制使其无法协调,也难以兼顾,从而使得供应链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

药学类专业高等教育供应链主要是“推动式供应链”

推动式供应链指的是供应链的运行方式主要是由产品供给方推动进行,而不是需求方拉动的。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时生产制造企业自然选择以产品为中心进行管理运营。而当产品供大于求时,由于推动式供应链无法把握市场需求而导致产销脱节,进而导致库存增加,部分产品滞销。在高等教育供应链中,药学类大学生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即产量和产品结构)是由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学生进入生产环节前提前预估的,由于学生培养教育周期过长(4年),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调整频率客观存在滞后于医药市场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化速度的情况。最终,医药行业用人单位被动接受顺应供应链教育培养的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尽管毕业生源数量众多,但和医药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完全契合,出现供求矛盾。这种单纯前端指向后端的推动式的供应链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些许无奈,招聘的人员不能完全符合单位需要“拿来就用”,还需增加额外人力、财力进行再培训(二次加工),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部分单位甚至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对待供应量较大的毕业生源,从而造成因“人才与岗位的不匹配”而出现“人才的相对过剩”。

传统中医药高等教育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缺乏合作协调机制

高等教育供应链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院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等主体。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高等院校在对供应链的整体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作用巨大。然而分析现状,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以高等中医药院校为核心、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供应链各节点完美合作的协调机制。在招生节点上,学校虽然也会参考近几年药学类专业就业率做毕业生就业分析,但是缺少对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及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预判,未能沿着供应链向上游较为精确地推断出合理的招生规模和专业培养模式,以尽量减少人才库存,缩小人才需求结构性偏差。例如,2003年、2004年恰逢高校扩招迅猛增长期,曾经出现每年药学类招生超过1000人的情况,而当这些大学生面临毕业时本就压力巨大,又恰逢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医药行业也受到巨大影响和冲击,药学类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双重压力。在培养节点上,各专业培养方案必须在学生入学前制定完成,学生入学后即实施,客观地存在相对滞后于市场需求的情况,医药人才“生产”周期明显长于其他普通产品,一届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往往以最终的就业率定高低。产品质量信息反馈不够及时迅速,沟通渠道较少,不够畅通连贯。另外,学生家庭及个人往往因为缺乏与高校、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在选择接受何种教育、获得何种教育经历方面盲目片面,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特长以契合市场需求,适应培养模式。例如,药学专业对学生理科基础要求较高,尤其是化学相关学科,而有些理科生擅长物理,化学成绩一般,在专业学习上就会由于对专业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甚至对学好本专业失去信心,最终导致学业成绩一般甚至较差,在就业环节被市场淘汰。目前,高校逐步开展针对高中生进行的招生咨询、针对入学后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针对临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及面试技巧培训等,但如果不加强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灵活机动的统筹协作,仅立足于学生这一节点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3结论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第二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原因;对策

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高校因自身体制限制而对行业发展变化和市场要求的反应迟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和压力,从而“专业不对口”现象随之凸现出来。本文旨在通过调查人才市场、各企事业单位以及高校大学生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的现状和企事业单位对于现毕业大学生非本专业化的招聘录取情况以及面对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本专业就业难度大的情况下,怎样规避原有专业限制寻求就业突破口,以达到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现状调研结果

(一)企事业单位考虑用人成本,倾向综合能力素质强的学生

1、应届毕业生供过于求,工作经验,优先考虑

有工作经验者成为了各大企业优先考虑的对象,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员工正式上岗的时间,也节省了企业对于新员工培训的预算。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都是比较注重应聘者是否具备专业的工作经验,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不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能力,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竞争力。

2、各单位注重综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训

调查显示,相对于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有%的用人单位支持此观点,只有%的企业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在他们认为,综合能力强的人,学习能力强,可塑性强,更容易适应企业里的工作调配等有关任务。

(二)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面临多种矛盾

1、大多数大学生表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令人担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现今的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其中%的大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困难大,%的大学生并不看好就业形势会朝向良性发展,仅有%的人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报以良好的态度。

2、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了解途径少

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更愿意通过招聘会来了解就业信息,所占比例竟高达%,而希望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就业信息的人数占%,其余也有希望通过求职网站等途径了解就业信息的人。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本校的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信心不高,有%的人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所提供的就业信息作用不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社会就业信息的掌握效率。

3、专注专业知识的培养和提升综合能力的矛盾性

调查发现,有%的大学生认为专业技能是成功取得工作的最有利武器,因此,在培养专业技能这一方面注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的大学生认为在注重自身专业技能修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的大学生认为现如今就业更取决于家庭背景,无关乎什么样的专业和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非本专业化现状调研分析

(一)注重综合能力,提供工作前培训

调查显示,相对于坚持专业对口的要求,用人单位更愿意接纳综合能力强的应聘者。除却有工作经验者,大多数的企业都要进行上岗培训,培训的内容以工作流程、业务技能为主,因此,大多数企业认为选拔综合素质好的新员工,能够更好的掌握工作有关内容。但是,长此以往,由于人才的就业分配出现问题,导致于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到对口”。

(二)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高校毕业生存量越来越多,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较于10年增加了近30万人,呈逐年递增形势。随着大学生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使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三)就业信息渠道过于狭窄,积极搭建更多吸引大学生就业平台

大学生普遍认为,招聘会聚集了多方企业,更能提供较为全面的就业信息,同时也更能直接反应出社会对于不同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助于大学生更直接快速的了解企业信息,同时也更有机会得到好的工作岗位。但是,由于招聘会受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大学生对于就业信息的接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四)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忽视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空有理论知识,缺乏相关的实践工作经验,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求职路上战斗力的下降。这也是当今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的一种体现。从另一方面剖析,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降低了综合能力所占的比重。而且认为只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才能有利于自身发展。这种不正确的心态也是当代大学生较普遍的一个心理误区。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误区,以及许多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导致社会人才错位,形成了严重的“专业不对口”现象。

(五)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自我评估存在错误

目前许多的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自我评估存在错误,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接受低于“内心标准”的工作。许多大学生刚出校门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因此出现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这一普遍现象,直接影响了社会工作岗位的分配和安排。

三、促进大学生就业,解决“专业不对口”问题的对策

(一)用人单位应立足于高校,科学选用人才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用人单位是吸收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大学生在这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自我价值,所以作为提供专业舞台的用人单位,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改变对专业对口的固执坚持,从多方面考虑大学生的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用合适的人才。此外,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全面的综合能力,只要通过对工作内容的短期培训和实践即可正式工作,这样科学选用人才才是企业 招聘的基本原则。

2、加强与高校的交流

(二)高校建立科学培养模式,立足于就业市场需求输送人才

1、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自从打破了用人单位仅仅以文凭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这种传统的用人方式后,现今,企业需要的不仅是知识广博的理论性人才,更需要有一定技术水平,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高校应改革培养人才的策略。在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比如组织、管理以及实践能力等等,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时代的发展。

2、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高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等人才的基地,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今天,专业的设置不仅仅是对兴趣的培养,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提供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高校应充分调查和研究就业形势,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迅速的调整专业的设置和培养方向,这样才能做到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目的。再者,高校要根据自身资源以及社会需求,不可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以防热门专业供过于求而专业性要求较高的专业供不应求。同时,以我国依附型产业结构的需求为依据,减少趋同专业,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此外,政府也应给予支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等措施创造更多与毕业生专业相匹配的就业机会。

(三)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转变观念,一专多长

1、培养能力,加强实践

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尤其要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如组织管理、处理人际关系、学习实践、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通过展示各种才能来吸引对方的“眼球”。同时,大学生还须加强实践,抓住一切机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积累实践经验,以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征服对方。

2、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我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择业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特长等情况,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认知和定位,明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从而确定大致的选择方向和范围。只有弄清楚了自己的择业标准,才能避免择业时的盲目。再者,一些大学生应当及时转变对于低薪工作的看法,改变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综合性人才日趋提高的要求,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专业不对口”问题也将越演越烈,同时,作为在校大学生,光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了解本专业的知识也是不够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扩展知识面,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大学生、高校以及政府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才能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童杰。大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问题的原因及对策[Z].跨世纪,2008,7,16(7):116.

[2]张桂花。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B 版,2006,5.

[3]龙艳,唐良辉,王春亮。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9.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第三篇】

1.外在的社会因素。

政府调控不周。根据劳动经济学的原理,政府调控又是也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一面。第一,政策自身就无法绝对完美。我国迄今为止没有出台一部维护女性就业权益的法律法规,除了一部分关于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的条例以外。已出台的性别平等的政策并没有将政策具体化、明确化,使得女性在职场的平等就业权无法得到真正的维护。第二,宏观调控遵循的博弈原理可能会消除政策应有的效力。政策从出台到实施始终都是政策与调控对象的一个博弈过程,无法达到绝对平衡。第三,政策在某些方面适得其反。比如在女性生育期带薪休假等政策本是为着考虑妇女自身的权益,却也由此引发了就业市场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用人单位的偏见。如今企事业单位无不遵循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用人时完全从企业利益出发,认为男大学生无论在智力、体力、耐力等方面都高于女生,并且不存在像女性因恋爱、结婚、生育等个人原因而造成企业不必要的劳动力缺失和利益流失现象,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按照贝尔克的歧视理论可推断,许多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在人品、才能等方面都无法信任,就更情愿高新聘请男生就职,也不愿招收女生。

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中华民族的男女分工观念是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的,从古时的男耕女织到现代的“女人相夫教子,男人打拼事业”的家庭局面,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中国自古男女就不平等,对男女的期望值也就不尽相同。绝大多数人都觉得男性是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创造者,而女性则负责料理家事和侍候老小。家庭对女性的收入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并不高,就这导致女生在就业时的动力远不如男生。

2.女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综合素质不合格。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影响着用人单位的劳动成本,也就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成本和利润。许多女生在校期间也许学业成绩等表现都优于男生,但是过于偏重理论知识使得女生在进入社会时往往存在经验不够、眼高手低、心理素质不过硬等不足,这种实践能力的缺乏导致女生就业时缺乏一定的优势。而男生在人际交往、动手能力、吃苦耐劳等方面则较女生更有优势。

消极被动的求职态度。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女生在就业时没有那声那种上进心和进取心。所以在学习专业技能时往往不够努力,蒙混过关。而在求职时往往通过网络、报纸、电视、朋友介绍等渠道来找工作,目标不明确,动力也不够强大。但男生往往会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参加招聘会、亲自拜访等积极主动的求职方式,此举更易被用人单位接受。所以女生就业渠道不够广,目标不明确,动机也不够强大。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除了靠自身努力以外,还要依靠一定的政策扶持,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各界给与一定的支持。

1.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国家教育局可以下达放缓高校扩招速度的政策,稍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即可。此外,教育局可调控高校的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和择业指导。政策调控很容易,但是贯彻落实到各所高校就有一定难度。现在的大学虽然已经在改革体制的带动下努力打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但是中国高校“严进宽出”的办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校期间依然难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2.以第三产业制造就业机会。女大学生的体质和性格比较适合服务产业。调整我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拓宽女大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许多非工业城市或偏远地域的第三产业还没充分发展起来,如果国家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努力开发当地的服务业、商业、旅游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无疑吸纳大量的女劳动力,进而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面窄、一职难求的窘境。

3.学校要注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高校作为衔接学生和社会的一条纽带,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学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不能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知书达理、形象气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应开设一定的课程进行培养。同时,增加女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进入社会,体验生活,深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感知,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学校积极建立与外界企事业的密切联系,及时招聘信息,多举办校园招聘会,拓宽女生的求职渠道。

4.女大学生自身观念的转变。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首先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就业心态,不能被传统的女性歧视观念所束缚,做一个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女强人。首先在校期间就不能抱着得过且过、寄希望于婚嫁的念头,在职场要将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其次是在求职过程中,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多跑多看,不能单凭网络和朋友作为求职媒介。在求职过程中时有受挫也在所难免,要及时调整心态,反省之后再接再厉。最后再就业成功后,不能满足现有状态,继续学习职业技能,在完善自己之余努力寻求发展空间,若不思进取则最终会被优胜劣汰。

三、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现状【第四篇】

关键词就业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在我国现阶段,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大严峻问题。而大学生的就业更是国家长期以来需要致力解决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之间的合理配置问题,大学生作为人才资源中层次较高的一类群体,他们的就业是国家对人力资源配置的充分体现。其分配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毋庸置疑,纵观近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就业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牵动学生及其家庭的心,成为每年一度聚焦的热点。

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社会对毕业生的欢迎程度,在一定方面反映高等学校的教育水平及教育质量,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对学生本身的未来有重大影响,而且对学校的声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不佳,从社会方面来看,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不仅浪费人才资源,影响人才市场的人才招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就业造成压力。从毕业生本身来讲,影响其对就业的信心以及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重要影响到所在学校的声誉。从高等教育方面来讲,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需要国家的综合治理,这个问题关系到对社会的稳定、教育制度的深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国家“科教兴国”的实施以及高等教育被社会的认可程度。因此,深入探讨大学生的就业机制,研究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出现的问题及成因,找出解决此问题的正确思路对策,对于当前我国新形势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一)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迅速增加,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70%,其中本科生逾至80%,专科生达到40%。2002年高校初次就业率平均为65%。2003年受非典影响,就业率平均为60%,研究生约为80%,本科生约为60%,专科生仅有30%。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8万人,截至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本科生为%,高职高专就业率为%。由此可见,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日益突出,就业将更加艰难。

(二)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求职者的学历以及专业能力

从整体来看,社会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提高,研究生需求旺盛,本科生供需基本保持不变,而专科生供大于求。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上线率逐年上升,这也就意味着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求职时,很多用人单位便注重大学生的学历,光注重表面上的学历,而忽略了大学生的一些能力。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一方面会由于自身学历问题而烦恼,另一方面会产生消极情绪,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目前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大部分用人单位都首先都只是注重大学生的学历,而后才注重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这样就导致了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各大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以及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相应的不足。因此相同专业在不同高校的被需求状况差别很大。不同院校的就业状况也就不一样。

(三)地域差异是就业形势的重要体现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及一些中心城市,对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中西部地区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然而在一些偏远山区及一些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城市需求仍然不足。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就业区域限制在一些发达城市,比如北京、广州、上海、深圳等一些大的城市。由此造成地区大学生就业现状不明了,发达的地区大学生很多,相反那些落后偏远的地区则很少。

在被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选择大中城市的占%,选择到县城的占到%,选择到乡镇和农村的分别占%和%。而剩余的%的毕业生则表示对就业地区没有特别的要求,而已经就业的大学生到大、中城市就业比例达到%。

(四)专业之间的供求不平衡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不同专业在社会上的供求也各不相同,短线专业供需比可达1∶10以上,而一些长线专业的比例却微乎其微。近年来,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机械、电子、计算机类、通讯类、自动化、建筑类、汽车类以及金融、师范、临床医学等专业大量需求,这些专业成为社会的热门专业。而文理科中的基础理论专业、地质勘测等专业供大于求。

二、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因素在于多方面

(一)社会因素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大学生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

(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知识、人才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动力,需要毕业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对知识的认知,而且要对本专业要能熟练掌握。这就使得大部分毕业生达不到这个要求。

(2)目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中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而高校大量的扩展使得人才市场上大学生供给量大量增加,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3)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认证度还未真正得以提高,人才市场的趋理性逐渐导致更多大学生对人生价值观有所改变。

(二)就业体制存在障碍

我国自从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后,在科技领域有了各项突破,科技方面的人才也大量涌现。

(1)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对大学生统招统分,从80年代中期开始“供需见面”逐步向“双向选择”过度,从90年代初开始推广“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这些都是人力资源配置发展的必然趋势,使人才集中分布在具有优势的地区和行业。

(2)就业体制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有所帮助,但其中存在的障碍却也是有很多方面。比如很多大学生自身的情况不符合就业中的某些条件,而这样将会给这些即将就业的大学生心理上造成很大的负担。

(三)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学非所用现象十分普遍

我国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计都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我国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知识,轻能力培养,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因而学生的基本功扎实,但创新能力不强。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当今大学生缺少的就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社会就业形势的认识,其中包括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语言沟通能力以及礼仪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对就业的薪酬及就业岗位的要求。

(1)大学生在就业理念上也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说“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就业就得找个发达城市就业”等这些误区。其实真正意义上是这些大学生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人生价值。

(2)大学生目前对就业的薪酬存在过高的现象。据2006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60%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而80%的用人单位或企业反映大学生对薪酬这方面期望过高。不少大学生为此感到难以接受,由于低工资不能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

(3)大学生综合素质问题是很多企业所关注的。用人单位表示,部分大学生求职者在进行面试时,往往表现得不够自信,过分紧张,回答问题时不够果断,表现不出自己的实力。更有些面试者弄虚作假,这样做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前途发展。

(4)在礼仪方面做的不够到位,有些大学生性格与社会很难相融,始终表现出胆怯,见到领导不打招呼等等。这样会严重影响到就业上的一些问题,气质不够,礼貌没做到位。

三、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深化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还有待提高。现阶段,不管是对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还是高等教育的改革,都要求有市场推动力,要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创造以市场为导向的良好的就业氛围,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尽快实现全国联网。

(2)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现今,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经济成分,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各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国家应该对就业渠道进行有利的拓宽,给大学生或即将要创业的人提供一个比较方便的就业平台,引导他们摆脱各种陈腐择业观念的束缚。

(3)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计划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培养能适应那个时代的人才供应需求,而我们当今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教学模式和创新,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高校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应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来适应不同形式下的社会。而学校则应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做到人才培养对市场的要求,改变教学模式,不要沿袭以前的教学方式,要学会去创新,去创造属于自己学校独特的培养模式。

48 795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