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论文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自学考试论文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自学考试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产业互动;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集聚因素

一、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是经济整体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伴随着整个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的升级,为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生产性服务活动,成为制造业的关键性投入,也是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动力。由于生产性服务日益成为服务业的重要门类,在整体服务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上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已成为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的必然选择。随着国外资本大量流入中国,如何吸引和引导这些外商投资使之服务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提高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与以往单一、零散的或者定性影响因素研究不同,为保证相关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本研究构建融合产业互动和系统观的三维理论模型;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依托中国22个省市的相关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探讨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与借鉴。

二、文献回顾

虽然以往针对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是关于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因而本研究主要借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动因的研究。普遍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源于生产的垂直分工和外部化趋势。Rajan(1986)等认为,英国1979年~1985年商务服务业就业快速增长过程中,外部化所起的作用占43%左右(鲁明泓,1997)。Lewis(1988)从劳动力的角度指出,行业内部提供服务的劳动力被外部所代替,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原因(陈宪等,2004)。Perry(1992)认为由于企业需要专门化的服务部门提供相对独立、公正的服务活动,如独立的审计和鉴定服务、专业化的法律咨询、项目的专门化评估等,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顾乃华,2005)。Porter(1990)认为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使经济活动运行的环境逐渐复杂化,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之一(郑吉昌等,2005)。Gillis(1987)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其已经转化为具有基本活动特征的产业,其对外输出促使自身的快速发展(周振华,2003)。Guerrieri和Melieiani(2003)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六个代表性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主要需求部门,它同时决定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国际竞争力水平(许晖,2008)。Paolo&Valentina(2005)也以OECD服务贸易和工业数据为基础,采用国家专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水平等指标,对OECD 11个成员国的实证研究验证制造业基础对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Anderson et al,1979)。

综合而言,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层面:与区位有关;与人力资源有关;与制造业有关。

三、概念模型和基本假设

本研究认为,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因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三维体系:从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必备条件而言,东道国人力资源因素是影响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间的互动关系而言,东道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促使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生产性服务业与整个产业群落的发展而言,东道国产业集聚因素是吸引其加快发展的重要因素。由此。本研究设计了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

(一)东道国人力资本状况

1 人力资本存量。

生产性服务业是由与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使用密切相关的行业所组成,现代生产性服务的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密集性特征,决定了人才对生产性服务发展的重要性,人力资本存量将影响到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投资选择。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往往选择那些教育水平较高,拥有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国家和地区。由此,得出假设1:

H1:人力资本存量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呈正向相关关系,高素质人才的储备越高越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

2 人力资本成本。

服务业劳动力成本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的投资决策。劳动力成本是影响制造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根据鲁明泓(1997)等学者的计量分析,劳动力成本系数均为负数,表明FDI和劳动力成本之间有负相关关系(Rajan A el al,1986)。服务业的劳动力成本会直接影响到外商投资生产性服务业的成本,进而会影响到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策。由此,提出假设2:

H2:人力资本成本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呈反向相关关系,但影响较弱。

(二)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重要的中间生产资料。制造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对生产性服务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Lewis J,1988)。制造业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制造业转移水平。

东道国的制造业转移水平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制造业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投资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出现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转移现象就是其重要表现。制造业外商投资规模较大的国家和地区,其对生产性服务外商投资的需求就越大,吸引着国际相关生产性服务提供商到当地投资。由此。提出如下假设3:

H3:制造业转移水平和生产性服务业呈正向相关关系,制造业引资规模大有利于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外资流入。

2 东道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随着东道国承接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国内制造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也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巨大需求。同时,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在国内的激烈竞争也促使其纷纷转向国外寻找生存空间(Rerry M,1992)。所以,服务业跨国公司呈现向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投资生产性服务业,抢占东道国市场的趋势。由此,提出假设4:

H4: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性服务业呈正向相关关系,制造业发展水平高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吸引力

(三)东道国区域集聚因素

根据生产性服务的特征及生态群落的产业互动趋势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呈现出集群投资的趋势,因此,集聚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有着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的集聚效益,更是有利于信息获得、技术创新等动态的集聚经济效益。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的集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围绕制造业集聚、向中心城市集聚和围绕外资集聚。因此,相应的集聚因素可分为以下三个因子。

1 制造业集聚程度。

生产性服务是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服务的,往往围绕制造业企业集群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选择制造业分布较密集的地区进行投资,可以减少企业信息搜索成本,提高管理和办事效能,以更好、更快地满足制造业企业需求。在产业转移中,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与制造业跨国公司就存在区位协同的转移现象。由此,得出假设5:

H5:制造业集聚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呈正向相关关系。

2 城市化水平。

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较好,拥有大量优质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有利于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及时获取,对周围环境变化及时把握(Gillis ,1987)。生产性服务业有围绕城市中心集聚发展的倾向,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往往选取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进行投资。因此,提出假设6:

H6:城市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水平越高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越有吸引力。

3 外资存量水平。

外资聚集的区域往往已经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并且外资企业间在母国内形成的信任关系以及在东道国的相互协作,可以增强抵御外在风险的能力(Paolo,2003)。并且生产性服务是产业关联性较高的产业,因此,生产性服务外商投资倾向于外资集聚的地区。一个地区的外资集聚状况通常用外资存量水平来表示,由此,作如下假设7:

H7:外资存量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某地区外资存量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

四、计量模型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计量模型

经过分析比较,本研究采用引力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引力模型是1979年Anderson开始采用用来研究国家之间的投资问题(Raolo G elal,2005),之后很多学者采用此模型用以分析外商投资问题。为解决模型的量纲问题,本研究对引力模型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如下所示:

lnY=α+β1lnX1+β2lnX2+…+βilnXi (公式1)

其中Y代表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额,Xi代表被选人的影响变量,βi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变量误差。

(二)变量设计

根据前文分析以及数据资料的可得性,本文主要变量定义如下:

1 制造业发展水平。

制造业的转移主要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来实现的,基于数据获得的便利性,本研究中的制造业转移水平(X1)用制造业FDI投资额来表示。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X2)则用该地区当年制造业GDP数值来表示。

2 人力资本状况。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本研究选取每万人口平均在校大学生人数来衡量人力资本存量(X3)水平。人力资本成本(X4)通常用平均工资来表示,本研究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本成本采取针对统计资料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加总平均计算而得。

3 集聚因素。

制造业集聚程度(X5)通常用该地区工业企业数目来测量。对于城市化水平(X6),本研究用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的增加值来测量城市化水平。本研究外资存量水平(X7)用年末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注册资本额占当地GDP的比重来表示。

4 因变量的设定。

因变量Y设定为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额,根据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本研究中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通过数据扣减求得,具体是各省市实际外商投资的总额扣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属于传统服务业的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行业的实际外商投资额而得到的数据即为本研究中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额。

(三)数据收集

本研究主要选取中国大陆的22个省市的'相关数据(2006年截面数据)进行分析,样本数据如[表1]所示。

五、计量结果及分析

(一)计量检验过程

1 相关性与多重共线性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各地区2006年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影响因素的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自变量与因变量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是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如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制造业集聚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三者高度相关,这与现实情况相符。制造业发达的地区,往往城市化基础设施较完善,在发展过程中制造业也越来越集中。进一步的容忍度分析显示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VIE=)、制造业集聚程度(VIF=)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VIF=)这三个因素确实与其他因素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因此,本研究需要采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来逐步选取变量,以减少回归分析中自变量多重共线性的影响。

2 逐步回归分析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SPSS统计分析过程共进行了三步筛选,如[表3]所示,最终回归结果共有三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分别是制造业转移水平、制造业集聚程度和人力资本存量,这些回归变量均以较为显著的水平通过了t检验,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影响较大。

根据以上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本研究的经验回归方程:

InY=- (公式2)

(二)回归结果分析

由以上统计分析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人力资本存量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影响显著,重要程度居于第一位(回归系数为),验证了假设1。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对人才的要求较高。人力资本存量较大的地区,教育水平较高,高素质人力资源越丰富,对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就越大。第二,制造业转移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是互动发展的,制造业对外投资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对外投资。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很大一部分是基于价值链上的紧密协作关系,为了给制造业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提供配套服务而进行的协同转移。第三,制造业集聚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验证了假设5。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较大,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的吸引就越大。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较集聚发展的地区吸引了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第四,东道

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影响不显著,这是因为二者均与制造业集聚程度高度相关,在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分别达和。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基础设施也较完备,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各项基础设施较完善,良好的投资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于制造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意味着选择了制造业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的地区,这也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与制造业的紧密相关的互动发展关系。第五,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影响不显著,除了制造业集聚程度的相关性影响外,主要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我国各省市主要偏重发展工业,忽视服务业和服务业非商业化。国内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使用较少,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渗透和互动程度较低,良性互动机制还没有形成。第六,外资存量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影响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外资存量水平与制造业转移水平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如2006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量为亿美元,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为亿美元,占总额的64%。制造业转移水平较高的地区,一般外资存量水平也较高,制造业转移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的显著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集聚的效应。第七,人力资本成本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影响不显著。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密集性,使得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更加重视劳动力的质量,劳动力成本低廉对其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六、结论

实证结果表明,现阶段,制造业转移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制造业集聚程度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东道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外资存量水平和人力资本成本等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投资影响不显著。因此,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外商投资的战略举措应从包括建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强化产业的集群发展优势、优化制造业引资结构、推动产业互动发展平台的构建,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等法规政策等几个方面展开,应充分利用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对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转移的带动作用,有效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进而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加速产业升级。

自考毕业论文【第二篇】

本科专业(含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科类专业一般为毕业设计、医科类一般为临床实习)及其答辩考核。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quot;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

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

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quot;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

自考论文【第三篇】

论文定稿后,就要开始准备现场答辩了。只要前期按照导师的意见认真写作,定稿经过导师认同,答辩时就不会太紧张。考试吧自考频道自考专家提醒您,为保证答辩时顺利,尤其是理工科的论文涉及演示环节,建议考生在答辩前做好练习。

自考论文答辩过三关之练习关,以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为例。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周期长,时间应安排充裕。并在定稿后稳定自己的紧张情绪,稳定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实战演练!即经常对照镜子讲给自己听,并控制演讲时间。

毕业论文答辩具体程序

(一) 答辩小组组长宣布答辩小组成员名单;

(二) 学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

(三) 答辩小组成员提问;

(四) 学生回答问题;

(五) 答辩小组进行评议;

(六) 形成答辩决议并评定论文总评成绩(具体标准见附表);

(七) 向学生公布答辩结果;

(八) 将答辩结果填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及答辩过程控制表》,并和答辩过程的详细记录交学院存档。

自考论文【第四篇】

从笔者多年担任学生论文写作指导工作及对学生、同事的走访、座谈情况来看,法学专业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表现为在论文选题方面失当,即选题欠新意与选题或大或小;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方面,有的同学持应付心理,仅凭一两篇论文或一两本参考书就想完成论文的写作;有的同学收集了较丰富的参考资料,却不会整理利用,不懂取舍,造成材料堆砌、文不对题,甚至引用了错误的观点和理论;语言表达方面口语化现象严重,有的同学对概念界定不清,造成相关法律制度适用条件方面的混乱,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论文的质量。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法学专业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当予以改革。

48 12484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