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练习题解析
【导读】此篇优秀范例“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练习题解析”是由网友“冠军”整理分享的,便您参考学习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练习题解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网友收集分享的“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练习题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练习题20篇解析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①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①凉州:甘肃武威,河西节度使设于此地,写作此诗时,岑参在凉州做客。凉州河 西节度使幕府中,使人有许多老朋友,常欢聚夜饮。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次句写月亮在城头升高。月光的照耀,清晰地呈现出了凉
州城的全貌。
B.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琵琶演奏的缠绵悱恻,哀婉
动人的特点。
C.诗歌前六句写环境,用顶针手法,句句用韵,两句一转,构成轻快咏唱的情调,表现凉
州的宏大繁荣。
D.本诗和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边城,写秋天,写少数民族音乐,但二者表现的时代气
氛有很大不同。
(2)岑参是盛唐诗人,本诗的“盛唐气象”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分
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①辋川别业
王维
②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柒,水上桃花红欲然。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释①辋川别业:王维在辋川山谷中园林旧址上营建的山庄,既富有自然之趣,又有诗情画意,以供其母参禅礼佛及诗人自身隐居。别业:别墅。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
蓝田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离开辋川已近一年,归时正遇春耕农忙,细数时间点明时节,流露出归来的
急切与喜悦。
B.颔联写出辋川沿途所见,用语秀而不媚,于清新中别出生趣,合乎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的特色。
C.颈联道出邻里多为善谈经论的僧人和年迈的乡贤,也暗含山庄的主要用途及诗人参禅悟
理的宗教倾向。
D.尾联描写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开怀畅谈的情景,以虚写的手法表现了乡里间淳朴
亲密的人际关系。
(2)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从话》有“诗以一字为工,自然颖异不凡,如灵丹一粒,点石成 金也”的论断。本诗颔联中有两字亦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
李白
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
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
①天外飞霜下葱海 , 火旗云马生光彩。
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
注①葱海:指葱岭一带,在今新疆西南。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促。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伤感之意,而是洋溢着昂扬向上的达观情绪。 B.诗歌选取了“积雪”“银鞍”“绿草”“火旗”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的画面感极强。 C.诗歌首先极尽笔墨夸赞了友人,然后又描写了离别时的情景,最后又预祝朋友凯旋。 D.诗歌最后两句写友人希望早日扫净胡尘归来,并且期待能在草绿时节和诗人相会 (2)诗中三位友人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香·烟络横林
[宋代]贺铸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
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①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②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
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注:①骎骎(qīn):马疾奔貌,形容时光飞逝。②酒狂:《汉书·盖宽饶传》:盖自语曰:“我
乃酒狂。”
(1)本词前三句写旅途中________时的目之所接、耳之所闻,表达出作者内心的________
之情。
(2)这首词下阕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注)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
苏 轼
屋土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巾。
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注释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中鸟儿殷勤招唤诗人,门前水池里的水像鱼鳞似的泛起波纹,描绘出早春时节鸟儿清
脆啼鸣、池塘冰消水动的画面。
B.诗中“红裙”一词所用的修辞手法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红巾翠袖”相同。 C.“惊”字写出诗人发现新增白发的震惊,“空”写出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力和无奈。 D.虽仍卧病在床,但听到友人邀约寻春的鼓角声便毅然起身,可见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2)诗歌的尾联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赏析。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张先
①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 , 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喝醉酒。
(1)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
A.踏莎行
B.青门引
C.诉衷情
D.如梦令
(2)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
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
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
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3)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①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
白居易
②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
③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
④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⑤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
注①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时的同事、朋友。②楚客,指贾谊。③袍,官袍。④烟霄:喻显赫地位。⑤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
司马王音推荐。(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 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围。 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很长时间了。 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诗人的心绪。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①平山堂
王安石
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
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
②墟落耕桑公恺悌 , 杯觞谈笑客风流
不知岘首登临处,壮观当时有此不?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冈上,为欧阳修做扬州知州时所建。②恺悌:和乐平
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山堂建造在形如虬龙的山岗上,登堂就可以眺望江南,景色一览无余。 B.欧阳修为政期间的和乐平易之风,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也有表达。 C.尾联通过“岘首”和“平山堂”的对比,间接赞赏建堂者的眼光和魄力。 D.本诗语言含蓄,写景与叙事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诗人如何表现平山堂的“壮观”?请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鼓笛慢·黔守曹伯达供备生日
黄庭坚
早秋明月新圆,汉家戚里生飞将。青骢宝勒,绿沉金锁,曾瞻天仗。种德江南,宣威西
①②夏,合宫陪享。况当年定计,昭陵与子,勋劳在、诸公上。
千骑风流年少,暂淹留、莫辜清赏。平坡驻马,虚弦落雁,思临虏帐。遍舞摩围,递歌
③彭水,拂云惊浪。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
注①“青骢宝勒……合宫陪享”这几句是讲曹彬(曹伯达曾祖)平定江南,其子曹玮、曹璨等屡破西羌契丹事。②昭陵,宋仁宗葬永昭陵,宋人以昭陵代指仁宗。③凌烟像:唐 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造凌烟阁,上面绘有功臣图像。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汉家戚里生飞将”一句总领上片,巧妙地夸耀了黔州太守曹伯达的高贵出身。 B.上片回顾往事,写曹伯达家族功勋卓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忠心报国的高远志向。 C.下片“暂淹留、莫辜清赏”表达出词人对曹伯达的勉励,希望他不要辜负朝廷恩遇。 D.下片承接上片铺陈的手法,“虚弦落雁”“拂云惊浪”等句极力赞扬曹伯达年少有为。 (2)本词结尾“看朱颜绿鬓,封侯万里,写凌烟像”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①出嘉峪关感赋四首(其一)②林则徐
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
注①嘉峪关:在今甘肃嘉峪关市西七十里。②林则徐1840年9月被革职问罪,1841
年6月充军伊犁,1842年10月抵达函谷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征人驻马蹄”指明全诗的立足点,这首诗从同一视点上,写出对象雄伟壮阔的丰富
性。
B.“严关百尺界天西”一句“界”字指出嘉峪关作为通向西北关隘的险要位置。C.“飞阁遥连秦树直”,诗人回首来路,视角由远及近,嘉峪关楼阁与古秦地。树木相连,抒
发了诗人有家难回的凄凉苦楚之情。
D.“缭垣斜压陇云低”“云烟”“绕垣”被压低“严关”又高出城墙,云烟绕垣烘托了严关高“百
尺”。
(2)此诗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这首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访中洲
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释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雨丝花香,令人心醉,所以访者急忙同前来开门的主人冒雨走向水池去看那水边出岫的
茫茫白云,完全忘了来找友人进行学术探讨的初衷。
B.“紫绡裙”乃紫色的薄绸子所做的裙子,作者以此夸张地写出了紫色荷花花瓣薄如绡之状。C.“相逢未暇论奇字”一句起到了很好的转承作用,“先向水边看”照应前句的“未暇论奇字”,
生动的描写突出了来访者观看白云的急切心情。
D.本诗题为访洲,实为访人;虽是访人,却重在写景,洲中景色乃生活之志趣。(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本诗中“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 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入洞庭
宋湘
客自长江入洞庭,长江回首已冥冥。
湖中之水大何许,湖上君山终古青。
①深夜有神觞正则 , 孤舟无酒酹湘灵。
②灯前欲读悲秋赋 , 又怕鱼龙跋浪听。注①正则:屈原自云名正则,字灵均。②悲秋赋:此处指宋玉的《九辩》,该作揭 露了君王的昏庸,政治的黑暗,小人的险恶抒发了“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愁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一二句重复使用“长江”,三四句重复使用“湖”,这样就把作者离长江、入洞庭、后中
顾长江、前瞻洞庭这一过程写得一气贯穿。
B.“何许”“终古”,一虚一实,不定语气和肯定语气相交织,造成了空间上的纵深感和时间上
的开阔感;“终古”又能自然地引出下文。
C.“深夜”渲染环境的神秘气氛,表示诗人夜深时犹在追想屈原和湘水之神,突出了屈原的可
敬,也为下文“孤舟”上的活动点出时间。
D.“深夜有神觞正则”一句言屈原灵魂不灭,夜间的湖上不时传来神秘的声音,像是神灵也 在为这位忠直之士鸣不平,至今犹在祭奠他。
(2)诗歌表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赵令畤
春风试手先梅蕊,頩姿冷艳明沙水。不受众芳知,端须月与期。
清香闲自远,先向钗头见。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
注释顴(pīng)姿:光润而美的样子。端须:只该。燕:通“宴”。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起句奇绝。“试手”二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写春风独钟情于梅花,暗含对梅花的赞
颂。
B.上片第三句,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异曲同工,都写出
梅花的美丽与清高孤绝。
C.下片第一、二句写梅花与人的互动。正因为花香清雅而幽远,女子便纷纷把梅花装饰在
头发上,一个“先”字强调了它与“众芳”的区别。
D.整首词始终围绕梅花来写,赞誉梅花的品格。词人一生仕途坎坷,以梅花自喻,寄托自
己深沉的感情。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梅花清幽高洁孤绝的特点的。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尾犯·寒夜
①蒋捷
②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 , 灯晕明灭。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人共语、温温芋火,雁
孤飞、萧萧桧雪。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
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是非梦、无痕堪忆,似双瞳、
缤纷翠缬。浩然心在,我逢着、梅花便说。
注释①蒋捷:南宋词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②王敦酒后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
深受感动,用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1) 词的下阕,首句化用了________(人名)的典故,结句的“梅花”是词人________的象征。
(2)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本词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15.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①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②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注释①晁衡,原名仲满、阿倍仲麻吕,日本人。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留学,改姓名为晁衡。历仕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任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大历五年卒于长安。天宝 十二载,晁衡乘船回国探亲。②扶桑:传说中的地名,相当遥远。近现代“扶桑”指日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极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日本国的渺远难即,以便造成一种令人惆怅、迷惘和惴
惴不安的浓重氛围。
B.“向国”联写面对自己的国家只能看太阳升起,回国的帆船只有等待定期的信风,不言艰险
而艰险之状自明。
C.“乡树”联是说故乡的树木在扶桑国的大地上,而晁衡的家住在那孤岛中,言下之意是说日
本国比扶桑更远。
D.“别离”联向友人提出了殷切的忠告:分别之后将要天各一方,我们应该努力保持互通音
信,不能失去联系。
(2)试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对“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一联作简要赏析。
16.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苜蓿:植物名。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天马:骏马的美称。《史记大宛列传》说:“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 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联中“绝域”指极远的地域,“胡烟”“塞尘”点明此去的前方是边塞,那里路途遥远,寂
寞荒凉,环境恶劣。
B.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抬头偶见归雁,前方路上极少行人,在鲜明的对比
中突出了哀伤与压抑之情。C.尾联言此去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既是对友人的希望,也寄寓诗人效
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情。
D.全诗熔写景、说史、抒情于一炉,从写景到说史,再从说史到抒情,曲折有致,表现了
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试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方面对“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一联作简要赏析。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①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②正关情。
长年③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1126-1206),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官至左丞相,以少傅致仕。永和,隶属于江西吉安。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②寒雁:古 人常以雁行作为兄弟之称。③长年:舟师,犹言船老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呼应标题,用语质朴无华,反复言说“几回”,意在突出路途遥远与离家越来越远。B.颔联寓情于景,天寒、云冻、江阔、浪涌,渲染暗淡凄寒的气氛,烘托诗人孤寂的心
境。
C.颈联触景生情,回望家山渐行渐远,仰视大雁翩翩南飞,思乡念亲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D.本诗用词考究,其中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就显得贴切自然,耐人寻味。(2)同样是羁旅在外,本诗与晩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 夜雨涨秋池塘。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二年徐州任上。②炯:光明,明亮。③青蘋:一种生于浅水中的
草本植物。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多次换韵,不符合律诗的一般要求。
B.本诗写初春之景,乍暖还寒,故言“春风恶”。
C.“明月入户寻幽人”是喻指友人夜访。
D.“争挽长条落香雪”道出雪中赏花的兴致。(2)以下评析不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由首句观之,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 B.最后两句写的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的凋零之花,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C.本诗将写人、写花、写月、写酒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D.本诗情景交融,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句句景语都或明或暗地透出忧愤之情。(3)“炯如流水涵青蘋”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都是写月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令
王安石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首句歌颂了“历遍穷通”的伊尹和吕尚,展示了一代政治家鉴
古论今的真实感情。
B.“若使当时身不遇”词人为伊尹和姜子牙感到庆幸,也为没有被知遇的英雄而惋惜。 C.下阕首写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遇合”就会“风虎云龙”,使国家兴盛。
D.本诗用典贴切,借用历史中二位“英雄”,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2)某位评论家说:“二翁合也,均本诗之□□也”,这两个字是本词的词眼。你知道词眼是
什么吗?简要分析。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郑羽人弹琴
(唐)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羽人”,就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飞仙,诗中“仙乡”“仙子”两词照应了诗的题目。 B.秋天的夜晚,明月照在山中,山林一片寂静,诗人听仙人弹琴,淳古之风油然而生。 C.诗中选取的“琴声”“秋月”“松鹤”等意象,同尾联的“浮华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弹琴人特殊的身份,独特的意境,以及浮华的现实,催生了诗人昔盛今衰的幽怨之情。
(2)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诗歌鉴赏
1.(1)B
(2)①凉州城人烟阜盛,繁华安定。“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写出了凉州人口密集、歌舞升平的景象,表现了盛唐气象。②渴望建功立业、奋发有为。“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表
解析: (1)B
(2)①凉州城人烟阜盛,繁华安定。“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写出了凉州人口密集、歌舞升平的景象,表现了盛唐气象。②渴望建功立业、奋发有为。“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表现诗人想要建功立业、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之情。③对前途充满信心、豪迈乐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中的“笑”,表现出对生活、
对前途的信心,“醉倒”是豪迈乐观的醉,让人感受到了盛唐的时代脉搏。 解析分析(1)B项,“诗歌四五句两次出现琵琶声,所指内容情感相同,都表现了……”错误,从诗中来看,两处所提到的琵琶声内容和情感是不相同的,第一次,“胡人半解弹琵琶”,这是指凉州城荡漾着的琵琶声,表现出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带有浓郁的边地情调;
第二次,“琵琶一曲肠堪断”,这是指宴会上的演奏,由“肠堪断”可知,此时
的琵琶声应是哀婉动人的。故选B。
(2)“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即“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明清诗论家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具体表现在政治的强大、经济的兴盛和诗人情感的豪放上。如诗歌三、四句,“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七里十万家”,勾画出凉州城这座西北重镇的气派和风光,后一句是说在月光下的凉州城,荡漾着一片琵琶声,这里写出了凉州城的歌舞繁华、和平安定,这里可以看出“盛唐气象”;
如第九、十两句,“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这里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不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这里可以看出“盛唐气象”;如最后两句,“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笑”字流露出对生活前途的信心,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欢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端着酒杯相遇在一起,能不为之醉倒!“醉倒”展现出人物情怀的豪放, 这里也可以看出“盛唐气象”。考生围绕这些方面进行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凉州城人烟阜盛,繁华安定。“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写出了凉州人口密集、歌舞升平的景象,表现了盛唐气象。②渴望建功立业、奋发有为。“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表现诗人想要建功立业、掌握自己命运的豪迈之情。③对前途充满信心、豪迈乐观。”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中的“笑”,表现出对生活、对前
途的信心,“醉倒”是豪迈乐观的醉,让人感受到了盛唐的时代脉搏。点评⑴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
行分析概括。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然后联
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2.(1)D
(2)“染”与“然”,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
以动写静,赋予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
解析分析
解析: (1)D
(2)“染”与“然”,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
以动写静,赋 予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 解析分析(1)D项,“诗人披衣倒屣与乡邻相见”错,是“乡邻披衣倒屣与诗人相见”。诗句此处用典,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倒屣(xǐ):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
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后因以形容热情迎客。
(2)此题是“染”与“然”,从内容看,写出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
从手法看,以动写静,赋予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从 意境创设的角度看,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
故答案为:⑴D;
⑵“染”与“然”,青草绿得好似可以用作染料,桃花红得几乎要燃烧起来;以动写静,赋予 画面动态的美感,以夸张的笔法写出颜色的艳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雨中郊野春景图。点评(1)此题综合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
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翻译:没到东山已经将近一年,归来正好赶上耕种春田。细雨涤尘草色绿可染衣,水边桃花红艳如火将燃。从事经论学的有道高僧,年老伛偻了的超逸乡贤。披衣倒屣出来和我相见,开怀谈笑站在柴门之前。颔联两句为传世名句,写的是辋川春天的景色。将静态景物,写得具有强烈地动感,使本已很美的绿草、红花,被形容得更加碧绿,更加红艳。这种色彩明艳的画面,反映了诗人“相欢语笑”的喜悦心情,意境优美,清新明快。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写秾丽的春景,与“桃花复含
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有异曲同工之妙。3.(1)D
(2)①雄才大略:通过安西幕府才雄很多,且都称道友人,侧面衬托出友人的雄才大略;
②器宇非凡:身穿闪亮的绣衣貂裘,且出“紫宫”,马配“银鞍”表现友人身份高贵不凡、器宇非凡;③富有才华:通过
解析: (1)D
(2)①雄才大略:通过安西幕府才雄很多,且都称道友人,侧面衬托出友人的雄才大略;
②器宇非凡:身穿闪亮的绣衣貂裘,且出“紫宫”,马配“银鞍”表现友人身份高贵不凡、器宇非凡;③富有才华:通过“飞书走檄如飘风”动作描写,说他善写檄文,很有才华;④勇敢无畏:“天外飞霜”的恶劣条件下,他义无反顾“下葱海”看出勇敢;旗帜如火、
战马如云看出军队仪仗盛大,也衬托出友人的英武气概。
解析分析(1)D项,“写友人希望早日扫净胡尘归来”错误,设想的是自己等待友
人归来。故选D。
(2)根据诗中的“多材雄”“惟道三数公”分析其有雄才大略;
根据“绣衣貂裘”“银鞍”分析其器宇不凡;根据“飞书走檄如飘风”分析其富有才华;根据“天外飞霜”“下葱海”分析其勇敢无
畏。
故答案为:⑴D;
⑵①雄才大略:通过安西幕府才雄很多,且都称道友人,侧面衬托出友人的雄才大略;②器宇非凡:身穿闪亮的绣衣貂裘,且出“紫宫”,马配“银鞍”表现友人身份高贵不凡、器宇非凡;③富有才华:通过“飞书走檄如飘风”动作描写,说他善写檄文,很有才华;④勇敢无畏:“天外飞霜”的恶劣条件下,他义无反顾“下葱海”看出勇敢;旗帜如火、战马如云
看出军队仪仗盛大,也衬托出友人的英武气概。
点评(1)此题综合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
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
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借助意象和典故,展
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4.(1)黄昏;
伤感悲凉
(2)①“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是实写,通过刻画流浪奔波之苦,体现作者这些年来的仕途坎坷与悲伤郁闷之情。②用了“酒狂”的典故是虚写,回想当年自己年轻时尚气使酒,自视甚高,意
解析: (1)黄昏;
伤感悲凉
(2)①“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是实写,通过刻画流浪奔波之苦,体现作者这些年来的仕途坎坷与悲伤郁闷之情。②用了“酒狂”的典故是虚写,回想当年自己年轻时尚气使酒,自视甚高,意气风发的状态。③想象和联想,虚写了依赖明月知道过去游冶去处,把
她带到我这又送到她那里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解析分析(1)“烟络横林,山沉远照,逦迤黄昏钟鼓。”起三句写旅途中黄昏时目之所接、耳之所闻:暮霭氤氲,萦绕着远处呈横向展延的林带;
天边,落目的余晖渐渐消逝在蜿蜒起伏的群山中;隐隐约约传来一声声报时的钟鼓,告诉旅人夜幕就要降临。词人
笔下的旷野薄暮,境界开阔,气象苍茫,于壮美之中透出一缕伤感悲凉。 (2)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词下阕虚实结合的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首先,作者在下阕中先叙述了“当年酒狂”的往事,是虚写。作者回想了当年自己年轻时尚气使酒,自视甚高,意气风发的状态。然后,作者又叙述自己“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此处是实写。作者通过刻画自己的流浪奔波之苦,体现了这些年来的仕途坎坷与悲伤郁闷之情。接下来,作者又通过想象和联想,“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虚写了自己依赖明月知道过去游冶去处,把她带到我这又送到她那里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 情。下阕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故答案为:⑴黄昏;伤感悲凉;
⑵①“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是实写,通过刻画流浪奔波之苦,体现作者这些年来的仕途坎坷与悲伤郁闷之情。②用了“酒狂”的典故是虚写,回想当年自己年轻时尚气使酒,自视甚高,意气风发的状态。③想象和联想,虚写了依赖明月知道过去游冶去处,把她带到
我这又送到她那里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思念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
进行综合解读。
⑵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
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5.(1)D
(2)①描绘了一幅郊野初春美景图。岸边曲曲折折的游廊回榭,游人已经出现,冬日的萧瑟已经退去,整个原野上,东风鼓荡、大地回春;
②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疾病初愈,看到春回大地,东风鼓荡,大
解析: (1)D
(2)①描绘了一幅郊野初春美景图。岸边曲曲折折的游廊回榭,游人已经出现,冬日的萧瑟已经退去,整个原野上,东风鼓荡、大地回春;
②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疾病初愈,看到春回大地,东风鼓荡,大好春光令心情为之一振;③照应题目。由题目得知作者在陈述古的邀请下出外寻春,结尾告知读者寻春之结果:蓬勃的春天已入眼帘,已入心
胸,已一扫老病之悲。
解析分析(1)D项,“仍卧病在床”“可见诗人对友情的珍视”错误。“仍卧病在床”可从标题“正月二十一日病后”分析,得知有误;
在陈述古的邀请下出外寻春,“诗人对友情
的珍视”说法不准确。故选D。
(2)此题是尾联,注意从结尾的作用分析。“曲栏幽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描绘了一幅郊野初春美景图,结合标题“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分析,这是寻春的结果,蓬勃的春天已入眼帘,便觉眼前生意满满,顿生胸襟阔大之感,一扫老病之悲。照应标题内容。结合“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分析,写出诗人发现新增白发的震惊,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力和无奈。但是尾联寻春的结果,春回大地,东风鼓荡,把 这一切的不如意都扫去,写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故答案为:⑴D;
⑵①描绘了一幅郊野初春美景图。岸边曲曲折折的游廊回榭,游人已经出现,冬日的萧瑟已经退去,整个原野上,东风鼓荡、大地回春;②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作者疾病初愈,看到春回大地,东风鼓荡,大好春光令心情为之一振;③照应题目。由题目得知作者在陈述古的邀请下出外寻春,结尾告知读者寻春之结果:蓬勃的春天已入眼帘,已入心
胸,已一扫老病之悲。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
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诗句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
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
析,此题是尾联,注意从结尾的作用分析。
6.(1)B
(2)C
(3)词人妙用对比。下片写眼前寂寞庭轩,入夜后重门深锁,心情愈发沉重;
而此时明月朗照,却送来别院秋千影动,今昔虚实对比,以乐衬哀,旧时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秋千影动,荡秋千之人却渺
解析: (1)B
(2)C
(3)词人妙用对比。下片写眼前寂寞庭轩,入夜后重门深锁,心情愈发沉重;
而此时明月朗照,却送来别院秋千影动,今昔虚实对比,以乐衬哀,旧时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秋千影
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突出春日怀人之悲。 解析分析(1)词牌每句都有规定的字数,选项中“青门引”较为生疏,其余三个都学过相同的词,注意结合学过的词分析,如“如梦令”可参照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诉衷情”可参照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踏莎行”可参照柳永
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三个和本词均不符,故选B。
(2)C项,“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应为周围环境的“寂静”衬托内心的“孤寂”。故选
C。
(3)“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中“明月朗照”与前面的“寂寞庭轩,重门深锁”对比;
“明月”“秋千影”虽美好,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以乐衬哀,表达内心的怀人之
悲。
故答案为:⑴B;⑵C;
⑶词人妙用对比。下片写眼前寂寞庭轩,入夜后重门深锁,心情愈发沉重;而此时明月朗照,却送来别院秋千影动,今昔虚实对比,以乐衬哀,旧时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秋千影
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突出春日怀人之悲。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词牌名的能力。青门引,词牌名,属小令,又名“玉溪清”。以张先词《青门引·乍暖还轻冷》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五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
代表词作有王质《青门引·寻梅》等。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
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⑶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
上一篇:初二物理上册第三章基础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