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范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范例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第一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存在问题 影响因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的不平衡

在现实实践过程中,一些重点的工程或者好的项目,企业文化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公司在这些方面积极贯彻企业文化建设,制定实施纲要,规定项目文化建设的标准,雷厉风行,措施得力,规范到位,有声势,有实效,文化建设做得有声有色,而在小项目、差项目,企业文化就受到了漠视,行动迟缓,标准不高,没有什么实效。

(二)工作不够扎实

虽然有很好的实施方案方针,但是一些项目却没能将公司的文化理念体现到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致使项目的文化建设与项目的实际管理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相符现象。此外,有的项目只是对工作部署提出了一般性的要求,缺乏考核及评价体系,工作落实相当困难。

二、具体影响因素

(一)制度因素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纽带和桥梁,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企业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整体而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在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制度的建设还将影响到关于企业经营和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等问题。企业的法律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大的文化环境对企业在约束和影响的反映,体现了企业制度文化的共性。而企业不同的组织形态以及管理形态则体现了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经营特点,是企业制度文化中的个性因素。由此可见,企业制度文化实际上是共性和个性的良好融合。

(二)愿景因素

企业文化是为了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在实践中形成的价值理念,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与企业发展的愿景都不相符合,那么就实际而言,这样的企业文化就并不是从企业发展中的愿景实践中产生和提炼的,也难以解决企业愿景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将对企业愿景的实现带来阻碍。由此,项目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企业文化的形式,都应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相适应,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目标实现的思想和文化基础。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的愿景是企业所需要创造的价值,是由企业中的各项目的愿景共同构成的。而企业项目的愿景具有多种形式。由此,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应以培养企业员工的共同项目愿景为文化形成的基础,使共同的愿景成为项目实施的持续推力。共同的企业项目愿景一方面能激励员工尽最大的努力,将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人员融合到一个项目体系中,实现共同的项目目标。而另一方面,项目愿景的形成是对项目成员做有利于项目发展事情的鼓励。同时也为项目成员的行动提供了指南,增加了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从而推动项目成员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人才因素

企业的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前,企业项目管理向全球化、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方向上发展,社会上的证书热、培训热、软件热也是对企业项目管理持续发展趋势的切实体现。企业管理者逐渐重视项目管理。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隐患,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把企业的全部希望错误的寄托在某些咨询机构身上,幻想其是解决企业发展中的一切问题良药。这种想法完全忽视了企业人才的重要性,事实上,项目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团队人员自身的素质的。

1.项目领导人员的素质问题

目前,企业中很大一部分的部门经理或者项目经理是从企业一线中提拔上来的。这一部分人员,到了经理岗位后,角色没有及时转变,同时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他们的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因此我们必须要意识到,作为管理者的项目经理或者部门经理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时更要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

2.项目员工的素质问题

仅仅依靠高素质的经理,而企业项目团队中的其他成员素质底下也难以推动项目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因为项目中大量工作是普通员工完成的,如果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或者不能准确领会领导的意图,也不可能高效地完成相关的项目。企业项目团队中员工的素质主要包含着员工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及技术素质。要建立完善的企业项目管理体制,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项目管理,则必须提高员工的这三项素质。

第一,提高企业员工的道德素质。首先,我们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政治理论的教育,通过此种教育,使员工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从而使他们培养出正确的思想及道德观念。其次,要组织员工积极参与道德的实践活动,使他们的知识学以致用,因为理论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职工感受到自己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建设者,同时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第三,要搞好宣传活动,通过文化宣传,可以使员工不断激励自己上进,学会明辨是非,进而塑造美好的心灵。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第二篇】

关键词 廉洁文化 建设本质 意义作用等

一、企业廉洁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本质特征

“做人干净,做事干净”是廉洁文化核心理念的精髓。“做人干净”就是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实之名不图,不正之风不跟;贪念之心不存,攀比之气不染;不恃权自重,不为所欲为;反对铺张浪费,厉行勤俭节约;鞭挞腐败贪污,崇尚廉洁奉公;深恶你争我斗,奉行和谐相处;说话实是求事,做人正直坦荡。交往朋友,择善而交,择益而往,不拿原则作交易,不用公权谋私利,不用“政策规定”送人情。“做事干净” 就是 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为;害人利已之事不做,有违良知之事不干;不为利所诱,不为情所困;对企业负责,对家庭负责;主动创新思维,谋高招、出新招、求实招,想干事、干正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做人干净,做事干净”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做事不干净是腐败,干净不做事是失职;做人是否干净反映做事是否干净,做事是否干净体现做人是否干净。

“反腐倡廉”是企业廉洁文化的本质特征。 企业廉洁文化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按照“做人干净,做事干净”的基本要求,不断创新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坚持不懈地做好反腐倡廉,拒腐防变工作,从源头上、从干部职工思想文化理念上,铲除腐败,抵制腐败,解决发生腐败的体制机制问题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不断提高做人做事品质的过程。

二、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创新并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当今,电力企业正处在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相互交织的时代。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开展具有感召力和共同信念的廉洁文化建设,用以引领和整合多种思想观念,使先进企业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有利于保持企业内部的团结稳定,促进和谐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要建设“一强三优”的电力企业,除了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还必须要有适合和谐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流观念,而廉洁文化中“做人干净,做事干净”是企业中人人必须信守的原则,是广大干部职工建设和谐电力企业文化的共同精神力量;“反腐倡廉”则是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关爱,要求管理干部廉洁奉公,职工廉洁从业,这将有肋于人与人之间确定信任和谐的关系。

开展廉洁文化建设,是电力企业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由于电力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呈现层次性。因此,要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廉洁文化理念,改造落后的,抵制腐败的思想毒瘤,就需要用“做人干净,做事干净”的廉洁文化核心理念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共同进步。

三、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建立健全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一是以党委领导、书记主抓整合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政工、工会、生产各部门的力量,齐抓共管,构成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二是建立健全宣传教育、检查、测评、考核长效工作机制。把廉洁文化作为企业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纳入到精神文明、反腐倡廉、党风廉政思想宣传教育、检查、测评、考核标准制度建设中,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在企业形成人人倡廉、人人反贪、人人干净的企业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第三篇】

2、建设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经营企业的新思想、新观念。调动和科学组织广大职工的积性、智慧和创造力,是现代化管理的高层次选择。

3、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通过建设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迫切需要。

4、树立企业文化的战略意识,增强企业文化的战略观念,强调企业文化的战略决策,进行企业文化的战略实施,是当前转换经营机制和进行科学管理以赢得市场经济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趋势。

5、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价值观把企业全体员工拧成一股绳,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第四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经济发展;促进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变得日益白热化。在这种情况下,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因素以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已变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素质、管理思想、道德规范、经营原则等的综合体现,选用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本文就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意义进行探讨。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据统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作过统计,有180多种,主要原因在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涵盖面的宽窄不同,所强调的重点不同”。本文在对企业文化进行界定时,其山发点和所遵循的原则是“服务于企业文化实践,提高可操作性”。在这一原则之下,对企业文化的界定,要考虑有利于三个问题的回答: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为什么?企业文化怎么做?这三个问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中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实际上是在广义与狭义的文化、企业文化两种倾向中进行选择。广义的企业文化包括物质、行为、制度、价值观和信念,而狭义的企业文化仅指价值观和信念。本书倾向于对企业文化进行狭义的界定,也就是只包括价值现和信念。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涉及企业文化的根源,也涉及企业文化的目的和作用。“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根源只能是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但传统不是全部,传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要生存,要谋求可持续成长,必须适应具体时空条件下的外部环境。事实上,从管理职能的角度来看,不仅是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财务、研发、市场与销售等各个职能都是围绕着同一个目标。也就是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成长。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根本性的挑战,是企业能否适应内外部环境及其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对第二个问题的问答,是本书的落脚点和主自所在。企业文化不仅是一个认知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企业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现了企业及其员工对自身、环境及其二者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的正确性,显然是企业适应环境,并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正确的价值观和信念仍然需要落到实践中去,才有可能是现实有效的,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也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及企业的目的。企业的价值观和信念,不是抽象地存在着的,而是附着在企业中的物质、符号、行为、制度等各种载体上。这些载体也是企业文化实践或建设的途径。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倾向于借鉴狭义的文化观点,为企业文化下一个描述型的定义,即:“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绝大多数员工所共同认可的信念和价值观,其显现方式可以利用企业中存在的各种载体,包括制度、物质、行为、符号等。这些信念和价值观来源于地域传统文化或者民族传统文化,并会响应外部环境,以便能够对外部环境及企业的变化和特点予以适应,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根据企业文化自身的特性及其建设规律的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系列基本原则。能否正确地遵循这些基本原则,那么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与质量。

(一)个性原则

所谓个性原则,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塑造具有本企业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只有建立起具有本企业鲜明个性的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企业行为方式千差万别,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即使同一类型的企业,由于各有各的特殊性,在文化风格上也不会完全雷同。美国学者特留斯。边尔等人通过对数百家企业及其环境的调查,从市场角度出发,将企业文化归纳成四种类型:

一是强人文化。强人文化是那些个人主义者的世界,他们通常担负着很大的风险,并能迅速得到有关他们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信息。建筑、整容、管理、咨询、风险投资、广告电视、出版、体育运功和娱乐行业属于这一类型。这类企业赌注高,风险大,成败在此一举。该文化孤注一掷的特性,决定了人们追求最优、最大、最好的价值。

二是拼命干/尽情玩的文化。员工们担负的。风险很小,并得到快速的反馈。房地产经纪公司、计算机公司、汽车批发商、所有上门服务的销售组织属于这一类型。为了取得成功,这种企业文化激励人们进行高水平、低风险的活动。

三是文化。这一类企业文化包含着许多大赌注的决策,反馈速度慢,即使几年之后,员工也不知道是否成功。石油公司、飞机制造公司、航天公司属于这类企业。这一风险大、反馈慢的企业文化导致人们注重人的成熟和稳重,注重人际关系的和睦,注重敬重权威和技术能力、注重具有实现远大志向的精力和韧性。

四是过程文化。这种类型的企业员工往往会很难衡量自己的工作绩效,相反,他们只注重如何去做。银行、保险公司、金融服务组织、大多数的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公司、受到严格控制的工业(如药剂品公司)属于这类企业。这种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用完善的技术来解决所意识到的风险,追求事事完美无缺,做到过程和具体细节绝对正确。

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企业真正符合这些文化内的任何一种。事实上,在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企业,都会发现所有的企业都是这四种企业文化的混合体。欲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首先应对本企业具体情况和面临的市场环境进行科学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明确企业目标,概括出具有本企业鲜明个性的企业精神(往往需要全体职工讨论才能够完成),是企业文化建设获得成功的一项重要保证。

(二)榜样原则

所谓榜样原则,是指正确地树立和表彰集中体现企业精神的英雄人物,以英雄人物的模范事迹去引导、激励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有学者在谈到英雄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时指出:英雄作为人们最佳行为的体现,是企业文化的支柱和希望。当代企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英雄,在企业的各个角落创造英雄,使之成为员工们的学习榜样。

一种是企业领导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自觉践行。为了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呕心沥血,很多优秀的企业领导为企业发展绞尽脑汁、拼命操劳,那么他(她)必将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价值的体现者,成为企业精神的象征,成为广大职工心目中的楷模。

另一种是职工中的榜样。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人都有表现自己才能为社会作贡献的内在积极性,只要稍加引导即可得以充分发挥。在职工中树立职工学习的榜样。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引导方法。因为,英雄人物的行为虽然超乎寻常,是人人想做而又暂时未能做到的事,但离广大职工并不遥远,只要象他们那样认真地工作,就能够获得成功。

(三)激励原则

人们对其一事物是否重视以及重视的程度,归根到底是由其一事物能否为人们带来利益(或满足需要)及其程度所决定。它给人们带来的利益越多越大,人们就越重视;若它不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利益,甚至损害人们的利益,人们必将鄙视它,舍弃它。所谓激励的原则,是指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把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结合起来,给职工群众可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给职工群众可以亲身体验到的精神利益,从而激发职工群众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激励原则的依据是入的需要理论。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生活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三个层次。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进而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但从宏观上来划分,人的需要无外乎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两大类。行为科学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以需要的目标为导向,并以达到目标满足为归宿。每当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一次满足时,人就会感到幸福和自豪,从而使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精神抖擞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反之,人的意志就会消沉,行为就会消极。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追求满足需要的一生。正是这种不断满足需要的追求,才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才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既然人的需要表现为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两大类,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那么在运用激励原则的过程中,就应该把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结合起来,并视具体情况,有所侧重。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及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实际上需要回答三个根本性问题: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为什么?企业文化怎么做?

企业文化是什么?简言之:企业文化是大多数员工所共享的价值观和信念。人――首先是"经济人",追求吃、穿、住、行等生理和物质需求。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也是人选择企业的初始动机。企业――首先是经济组织,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费尽心机,甚至不择手段。但人是复杂的,人也是伟大的。人的复杂与伟大之处,正在于他可以超越生理和物质需求,追求心理和精神层次的需求,从而实现生命的完善与升华。企业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变得更加人性化。成熟和人性化的标志,也正在于它可以超越"赚钱"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规范企业行为,提升目标层次,从而与社会和谐共处,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句话,在物质层次之上,人和企业都需要一个非物质的理由,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这就是价值观和信念,也就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为什么?意思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观和信念,那么,这些价值观和信念从哪里来?向哪里去?即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一条河流,必定有它的源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其源头只能是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正如国学大师庞朴所言"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包括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像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不管你意识没意识到,或者你愿意不愿意承认,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生活在传统文化之中。所以,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必定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以环境为导向,适时变革。将传承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提炼与认知八项基本价值观:"自强不息的人性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见利思义的义利观、克己乐群的群己观、速度第一的时间观、社会公器的企业观、自我实现的工作观、客户导向的场观"。

企业文化怎么做?如果只是停留在口上、纸上、墙上、网上,那它并不是员工所真正认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也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是一种认识,但更是一种实践,需要落实到企业中的物质、符号、行为、制度等各种文化载体中去。这些载体,正是有效的企业文化。有效的企业文化应该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目标,只有建设有效的企业文化才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而言,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和深化企业改革的需要

坚持和深化企业改革,必须不断解决员工的矛盾心态。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不打上社会文化的印记,形成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源于先进生产力集结点的企业文化,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文化,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当代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正处在这种变化的交叉点上。就是说,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改革和企业推行经营承包、引进竞争机制、优化劳动组合等重大改革,对员工的价值观念的更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员工的择业观、公平观、市场观等等已经开始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培育符合当代商品经济要求的经营哲学、竞争意识、心理素质、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必将有助于解决员工的种种矛盾心态,人的矛盾心态问题解决了,工作起来才能够有动力、有激情,才能够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二)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一些领导人错误地认为企业政治工作可有可无,从而削弱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带来的后果。由此可见,大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过程中自身提出的内在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那么应该要认识到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充分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从实际出发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等等,都是正确的、必要的。但是,若不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两张皮”的问题,不管你强调多么高,叫得多么响,也难以收到实效,甚至会重新出现“政治冲击经济”的错误,再次给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造成重大损失的局面。一些企业文化建设试点单位的经验表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两张皮”问题。这是因为,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始终抓住培养与发扬企业文化这个关键环节,使其凝聚在企业全部活动之中,与企业运行机制完全同步,即可达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经济工作溶为一体,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捂,有力地推动企业发展之目的。

(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性的象征,也支撑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本质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行继承和接受,才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生存和发展。从目前来看,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都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其目的就在于利用淡化个人色彩、强化职业管理等方式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一)爱兵惜才,感情融入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为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全公司范围内大力实施了人才优先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思想,建立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形成了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的企业文化氛围。作为企业主要领导干部,要多运用人格的魅力,树立非正式权力,要用好权,多为员工办实事,心里要有群众,只有始终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真心诚意地为国家和职工谋利益,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拥护。要让每一位企业员工都会时刻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关怀和温暖。都会亲切地体会到领导的爱心和期盼。通过感情融人,不仅激发了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更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企业应该采用多途径、多种方式为广大员工服好务,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任人唯贤,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为企业员工发展搭建平台。在引进优秀人才时,生活方面应该大力推行“人性化管理”,落实以人为本和开发人力资源,要尽最大努力来解决优秀人才的住房、子女入学、户口转移和配偶工作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广大员工能全心全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新引进的员工,企业应该推行“重点培养,严挑细选,精心栽培”的原则,保证企业员工的不断更新。

(二)提升素质,树立形象

企业在坚持人本管理的同时,务必要将培育人本文化,营造人企合一的浓厚氛围作为企业文化建塑的重点。企业应该广泛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实现扭亏脱困”大讨论,引导员工树立竞争意识和忧思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现、市场观和创新观,逐步形成“理想、勤奋、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使先进的理念在企业员工中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为企业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引擎和文化支撑。要把创建学习型企业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以全力打造学习创新型团队为目标,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单位、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基层组织和争当学习型个人活动,有力地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员工文明行为养成

员工文明行为养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决定企业精细化管理成败的关键环节。企业应该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其目标愿景激励,企业理念宣传灌输、渗透、开发,都要通过员工的文明行为体现出来;精细化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实施等各个环节,都要依靠员工的文明行为去实现,没有企业员工的文明行为,就不可能全面推行企业精细化管理。员工文明行为养成包括行为禁忌规范、基本文明行为规范、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为加强员工文明行为养成,企业还可以成立专门的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六个检查指导小组,负责对基层单位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导。同时制定了“员工十条行为禁忌”、“员工二十条日常行为规范及员工日常文明用语”、“员工现代文明应具备的基本品质”等文明行为养成规范。

五、结语

总之,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及意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变得更加有效、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孙东华,刘峰,姜波,满辉,刘菏林。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2(14):121-124.

[2]王雪娉。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初探[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23):120-125.

[3]杜丽萍。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在创新中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9(11):191-194.

[4]郑洪林。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适应新形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J].现代企业教育,2013,18(14):141-145.

[5]郭松。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03):131-135.

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第五篇】

国企改革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二者互相影响、相辅相成。一方面,国企改革推动了国企企业文化的发展,使企业文化更加适应于新形势下的价值观、管理机制、文化氛围等;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具有激励、凝聚员工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目标与导向,对于促进国企改革的逐步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企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同顾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研究其发展趋势,国企的文化建设必须与当代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形势相适应,因势利导。从国企发展的长远角度看,企业文化建设应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去推进。

1. 20世纪80年代国企文化的模糊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市场经济虽然己经出现,但由于人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计划经济才是最适合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再加上受到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直至19^8年,国有企业依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以各种指标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之后,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国企的经营模式开始由传统转向科学。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国企仍然无法摆脱历史遗留下来的陋俗,不合理因素依然存在,而这些因素的改善尚且需要随养国企的发展逐步完成。在这个时期里,国企的企业文化既保留了传统文化,也有适当的改革创新,但是员工依然缺乏自主意识,不能主动解工作的意义,没有创新的想法,只是机械的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

2. 20世纪90年代国企制度的完善阶段

从199年至今,随养国有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基木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变,自主管理模式己占主导地位。在市场经济和自主管理的双重要求下,国企而临深化改革和强化管理的双重任务,企业文化也渐渐呈现出灵活度大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员工之间互相配合,有个性又有责任感的员工大量涌现。企业的价值观也随养企业文化渐渐转变,既保证整体效益,又尊重个体利益,鼓励创新思维。至20世纪末,国有企业己经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国企的文化建设也逐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相结合。

3. 21世纪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阶段

进入21世纪后,信息时代的来临让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成为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的整体,各国的文化也发生交融和碰撞。不同国家在历史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会体现在其管理思想中,中国传统管理理念喜欢用情义道德来约束员工,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而前,更注重将集体和组织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西方国家的管理注重法制,相较于中国式管理而高,更看重所在组织的长远发展和员工的个人利益。国有企业要想在世界经济大潮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清楚的了解自身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去粗取精,实现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二、企业文化建设对国企改革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代表养企业的精神而貌,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外在竞争力。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必须遵循文化建设方向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匹配的原则,通过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实现国企改革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深化国企改革的良性循环。

1,.独具特色的国企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生命力,促进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其自身历史发展、地域环境、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基础之上,不能片而的理解成“墙上挂养,嘴里喊养”的口号。而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基业长青,除了盯紧生产经营和技术创新,更要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发展共识,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2.有认同感的国企文化,能够凝聚人心,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提高企业凝聚力,其根源在于员工对于一致性文化的认同感,是自动趋向而不是被动灌输。首先,国企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盲目,要经常检验效果,不断调整方向,使其上能适应企业发展、体现企业形象;下能顺应民意、凝聚人心。其次,企业的领导十部要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企业的价值规范,格行利之于众,实现对员工最有效的引导和激励。再次,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符合自身发展实际,能够将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上,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人性化的国企文化,能够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提高工作效率

文化建设在于给人们精神上的熏陶,充分发挥人们的潜能,通过企业制度将人的欲望迁移和凝聚到实现企业目标上来,所以恰当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员工都具有个人思想,因此国企在进行制度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员工的具体情%进行分析,让制度更具人性化。企业可通过定期对员工进行文化培训,多角度地引导员工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消除抵触情绪,主动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三、推动国企文化改革,增强综合实力的途径

1.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柔性化,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执行

柔性文化的终极体现是以人为木,在企业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中,企业管理制度是与员工日常工作联系最密切的,制度木身除了要有明确的规范作用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柔性的制度文化能让员工从被动服从变成主动执行,它强调人际关系的拓展和人员潜能的开发,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十劲,为深化国企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提升企业文化的高度

随养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国有企业若想做强做优做大,并在国际市场占据有力地位,就必须放眼未来,把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将企业的现实状%与外部经济环境相结合,以思想信念和伦理道德作为辅助,打造出既符合自身特点又适应国际环境的文化氛围。要在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引进西方文化,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先进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为深化国企改革奠定坚实的精神文化基础。

3.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国企文化

48 832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