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论文范例5篇
【导言】此例“企业文化建设论文范例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第一篇】
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
我们现在讲科学发展观。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笔者认为,真正的人本文化应包含这样几层意思:一是人的生命本位意识。尊重生命、崇拜生命、生命无价。二是人的独立人格与尊严。列宁说过。商品经济造就独立人格。市场经济越发展。人的独立性越强,人越讲自我,越讲个人的尊严。越讲个人盼人格地位。但是我们很多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摆脱过去既然是我的员工。就得服我管理,我让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的思维,把简单的上下级关系。理解成人身依附关系。三是人的自我价值。一个好企业不是千方百计地抹杀个人价值,而是千方百计地把每个人的价值和企业的总体价值找到契合点。管理有两个理论,即砌砖理论和砌石理论。所谓砌砖理论,就是指企业在砌墙的时候需要这么一块合适的砖头,我们就千方百计地找它。当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时,就把一个人引进来,把你的棱角给你削平,垒在墙上,这叫砌砖理论。按企业的需要来使用你这个人。我们建设的企业文化,讲的是砌石理论,你是一个多棱多角的人,来到我们企业,我们不是千方百计地把你的棱角全削平。而是找到一个适合你的位置,让你充分张扬个性。发挥自我价值。企业文化讲张扬个性,张扬每个人的个性价值,目的是为了找到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契合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个企业。不光是人的使用者。也是人的培育者。企业不是福利院,企业讲以人为本是以人的能力为本位,那么这种文化形成以后,就是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体系,以能力为本位的激励机制,以能力为本位的培训模式。都要建立起来。这一切都不在于你说得好坏,不在于你学历高低,只在于能力与业绩,这是用人的唯一准则。
企业文化建设贵在创新
我国文化的根蒂是农耕文化,农耕是安土重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讲求的是一种中庸境界,不大讲创新。鲁迅先生当年有一段话说得非常形象:假如这间屋子太暗,有人主张在这儿开扇窗,肯定有人出来反对。老祖宗这么多年来也没在这儿开扇窗。不也过来了吗?瞎出什么馊主意啊?假如这个时候有人提个建议,不开窗子,扒掉屋顶才亮堂,这时肯定有人出来调解,哎呀,别扒屋顶了,在这儿开扇窗户算了。听完这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在企业中,假如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人们连平和的创新和变革都是不肯躬行的。要想办成一件事。必须说到15才能办到10。所以,不要以为现在适逢市场经济,喊几句口号我们的创新文化就生成了。在某些人的骨子里还有很多中庸的、保守的东西。而这是与企业取得跨越式发展背道而驰的,未来的企业文化建设,贵在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企业创新文化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危机意识。在IP行业。有一个著名的定律叫“摩尔”定律,就是在这个行当里面,每隔18个月核心技术更新一次,产品的体积下降一半,价格下降一半。从事这个行业的前端企业倒闭一半。做软件的也知道,硬件如此,软件业也是如此,这18个月我不去创新、不去巩固自己的地位,下18个月就是别人的市场。现实就是这么无情。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常常树立危机意识,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冒险精神。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冒险精神,就谈不上有创新文化。大家知道。在我国有“60算”以上为多算的说法。60%的把握可以决定是否出兵打仗。美国人多少把握作决策?50%。他们认为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没有风险的决策,机会早已经失去了。因此,敢冒风险,是创新文化的重要标志。什么叫企业家?企业家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和组织者、,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敢冒风险。三是宽容失败。一个企业有没有创新文化,就看你对失败的宽容度如何。在美国硅谷,一句口号是:不犯合理错误将被解雇。惠普公司门口就写着:走进本公司你必须甘愿失败。这种文化由美国的硅谷向其他行业延伸。现在成为企业文化中难能可贵的一种基因。四是行动是金。光有创新的思维是不够的,中国人很聪明,世界上有三大商人:犹太商人、印度商人、华商,都是非常聪明的。犹太商人、印度商人把钱揣在兜里或放在银行里。而华商的钱是装在脑子里的,这说明我们中国人是最有头脑、最有智慧的。但是我们往往是醒得早。起得晚。行动迟缓。这是华商的一个弊端。我们现在的企业文化体制也是如此,不能停滞不前,要早点行动起来,提前拓展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第二篇】
厚德企业文化推广策划书
目录 绪论
第一章:什么是企业文化 第二章:企业文化的作用 第三章:如何推广企业文化
绪 论
企业文化建设当以党建为引领,坚定政治路线。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相对应的,新时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应当结合职工文化的管理,形成统一的、良性的文化氛围,才能更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同时促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所以,企业文化涵盖的面是广泛的,不仅仅包含生产经营管理、行政管理、职工行为规范,也包含职工群众管理,即工会工作管理。
文化是一种理念,大多数企业都没有刻意的去建设企业文化,而是顺其自然的任其形成一种文化氛围,因为企业所展现的一切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对已有的文化进行凝练,同时摈弃其中不好的,因为对于一个企业,管理理念太多并非是好事,容易造成找不到重点的情况,拉得太宽也不利于精雕细琢。企业文化也是根据企业发展的目标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理念,且这必须是要基于企业的发展规划的,否则不能切合实际所需,不能落地开展。
1 企业文化有多种作用,但是企业文化作用于不同性质的企业、企业内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其侧重点也不一样。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基于企业的发展规划,一定要有建设的思路和推广的策略,这是关系企业未来的健康成长和延续发展的,切忌“拿来即用”、“送来即用”和“走一步看一步”的行为,不仅徒增成本,也可能在企业内造成不好的氛围,而领导者要切实了解了企业文化,才能更好、更成功的推广企业文化。
第一章:什么是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根本缔造者:基于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的企业家
企业文化的内容,主要基于企业家的思想和主张,企业家的认识和提升,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变革,其推动者是管理者群体,所以,一个企业并不缺少文化,只是缺少系统性的凝练。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80年代中期,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引进这一理论,目的在于促进经济发展,也是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所以,企业文化不同于广义上的文化的定义,企业文化是将政治和经济的。但是,现代企业文化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促进经济假设和发展,其时代性的特性要求企业法治化、道德化、有社会责任担当,所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达到这样的目的,企业才能更好的传承和永续发展。
三、企业文化的定义:
以企业家的思想为根本,以促进企业经济建设和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关系为目的的企业全体人员的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干事创业和企业发展过程xxx同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是企业的物质形态、精神理念和制度流程的综合体,其表现在公司的一切形象展示和全体人员的一切管理和行为方式。
第二章: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基于企业的发展规划制定的策略,其目标方向是一致的,它可以把组成员的行为动机引导到组织目标上来。这也是企业文化作用于职工的价值观,对职工的行为和活动产生的导向作用。
(2)规范和教育作用
企业文化的规范和教育作用作用于企业和职工双方,兼具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为的规范和教育,企业的规章制度严格的规定了职工可以行使哪些行为,要求职工在固定的框架内动作,在一定的空间内规范职工的行为。另一方面是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固定的空间是有限的,而在企业的发展中,必定会出现很多新的事物、产生新的问题,此时规章制度便排不上用场,虽有“法不禁止即可为”一说,但也有“社会公德”的约束,此时,企业文化就可以起到类似于“社会公德”的约束作用,即道德规范作用,促进职工作出合理的选择,价值观的约束和取向,也促进职工从“要我做”到“我要做”。
3 (3)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要起到凝聚作用,首先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得到领导者群体的支持,而后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同,只有得到认同,才能够凝心聚力,“思想同心,目标同向”,从而促进每一个个人、每一个团队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4)激励作用
所谓激励, 就是通过外部刺激, 使个体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发奋进取的效应。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也是在精神上的。职工能够收到激励,主要在于对其价值上的认可,并让其感受到得到认可,从而促进达到“工作同步”。如绩效考核管理,这是企业的一种文化,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也要特别注重其实效性。
(5)协调作用
企业文化的协调作用,一是协调职工与企业的关系。企业文化是管理者群体的文化,主要目的是为了经济发展,职工文化是职工群体的文化,主要目的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相对应的,若以其性质分类,企业文化属于企业行政一方,职工文化属于企业工会一方,在法治的社会,因职工与企业的关系而产生的劳动纠纷不断增加,这更需要企业的行政和工会拥有强有力的协调力度,让企业理解职工,让职工认同企业,从而达到协调的作用。二是协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良好的企业文化,会让社会自觉的认同企业,从而起到协调作用,形成企业在社会中发展的良好氛围。
(6)竞争作用
4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软实力”的感染力是硬件设施所不能比拟的,它在市场的竞争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作用,还能令竞争对手无法发力还击。
第三章:如何推广企业文化
一、设立明确组织架构
文化的建设以党建为引领,包含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那么企业文化推广团队成员就应该包含党组织、企业行政和工会组织的代表,通过多方的合作来达到其作用和目标,并使之有效果。同时,组织架构中成员的作用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计划协助其完成推广,而不是“拿来做”,否则,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就变成了这个组织架构“个人的任务”。
二、凝练文化,确立中心,定义明确
只有良好的文化才能值得传承,也才能得以传承,所以文化的凝练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也是一个不断熔炼能够更好的促进发展的文化的过程,这是一个长期开展的过程。但是,不论如何凝练和熔炼,一定要确定一个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定位。而对于文化的内容,推广的团队必须要对其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使得企业文化在得以推广后只会有一种认识,而不是只能有一种认识。
三、实施推广
企业文化的推广中,党建始终保持着政治路线引领作用。企业文化是对现有文化的一种凝练和对有益文化的熔炼,在推广中必定会与已经形成的现有的文化氛围(包括职工已形成的行为方
5 式等)产生不相符的现象,但是,这只是一种表象,或者说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作用导致,因为在职工的心里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一项新的工作。从而造成一种工作在增加的错觉,却不觉得其实这些工作是一直在开展的。当然,推广的策略不够和方法不当,也的确会导致企业文化的建设成为另外的工作负担,所以,企业文化的推广当有计划执行,逐步的去其糟粕。
(一)推广定位阶段(集团公司是广泛性的,主要是各子公司)
1、推广对象定位
企业文化的推广不仅仅是对内的,也是对外的。做好推广对象的定位,有利于企业针对不同的对象筛选推广的内容,从而实现企业与推广对象的有效联系和沟通。
2、推广内容定位
根据推广对象,确定推广内容,有利于文化内容的展示,促进推广对象对文化的认可度,从而实现促进品牌的打造。
(二)、培训教育阶段,也可称之为导入阶段。
1、阶段目的:覆盖、学习、理解和认同。
2、阶段要求:
一是做好企业性质定位。从集团管理公司的角度出发,必定是要求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实现全面的覆盖、学习、理解和认同,因为这是根据集团全体企业进行凝练和熔炼的,是广泛性的。但是,各企业在推广过程中,一定要在坚持集团核心文化的同时, 6 突出自己的特色,只有突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更好的打造品牌,才能践行好集团的宗旨。
二是岗位素质定位。在企业里,每个职工岗位的性质不一样,岗位人员素质不一样,进而会因岗位性质和素质产生应付或者不能理解的情况。岗位性质不同,则要根据岗位性质营造一种与其性质相适应的氛围,才能促进岗位工作的开展,体现文化建设的价值。对于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一样,推广文化是一个较大的难题,那么就要在推广中找寻好侧重点,并做最简单、通俗的解释。
三是拟定培训教育计划。联合企业经营实际,做好时间和工作安排,明确阶段工作开展的时间,开展培训教育。
3、阶段推广方式:(1)会议宣贯
文化推广中,会议主要的目的是精神和理念的宣贯,根据会议精神作出工作指导,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取得支持。
(2)学习教育:学习教育推广分入职前和入职后 入职前,人事部有义务和权利对入职前的职工开展学习教育,向职工宣导企业文化理念。一方是测试新职工对理念的认同度;另一方面,新职工是“新鲜血液”的一部分,他们的一些不同的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对社会的认识。入职后的学习教育根据拟定的学习计划展开,职工在学习的同时,就要对理念进行理解。
(3)媒介宣传
7 媒介宣传即通过中间介质来做宣传,这需要分对内和对外。对内的宣传主要是要起到提醒、警示、规范和引导的作用,不能仅仅是因为要展示而作展示的应付;而对外的宣传则要做到吸引的作用。而总体的来说,宣传应简略、大方,以营造宁静、整洁的氛围,同时,主要的是要做到突出文化元素。
4、目标效果:全面覆盖、学习、理解和认同。
(三)、行为规范阶段
1、阶段目的:养成行为习惯,融入工作,形成系统性
2、阶段概述:在社会中养成一种行为习惯,那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但是在企业中却能够快速的形成,那就是靠规章制度约束。企业文化是一种理念,是需要通过各种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而不成系统的表现形式总是会产生一种结果:“忙”,因为“盲”而“忙”。什么是系统性?就是严谨而有序的规则,其特点是有特定的时间安排,有目标计划,有目标效益,形成条件重点要求计划的不变性。
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就是怎么融入工作,感觉它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其实不然。只要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和每个岗位的工作当作是同一件事,把这一件事做好了,就是企业文化做好了,比如职工入职前人事部对应聘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宣贯,企业文化在这里表现的就是一种做事方式和过程。职工的行为是否规范也在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中体现,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推广方式,但更是推广后的一种表现,是经过培训教育后形成的观念的展示。
3、阶段推广要求:对部分推广方式拟定系统性的计划,在特定的时间开展,有目标计划,有目标效益。
4、阶段推广方式(表现形式)(1)职业培训(系统性计划)
职业培训要根据发现各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展,培训者(部门)不能以完成培训为目的。职业培训的需求发现通常有两个途径得到,岗位职工提出需求和培训者(部门)调研。
(2)文体活动(系统性计划)
文体活动的开展一定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不论企业有多忙,各自企业每年至少开展1至2次,这不仅仅是推广文化的需要,更是凝聚团队的需要。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和资金安排,也可月月开展活动,但是要有计划、要新颖,有目标,有效果。作为集团公司整体的活动不宜过多,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要适当分配到各部门。
(3)日常管理
企业的日常管理包括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行政和人事管理等有关企业的日常工作,不论是工作的方式还是形成的氛围,无不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所以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表现对每一个管理部门、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要求,结合岗位性质而形成这个团队独有的工作氛围。日常管理的范围很广,出现问题的概率更高,这就对企业行政(除企业党工等组织外的部门)和企业工会组织有较高的要求,以真正实现企业文化的作用,尤其是规范和协调的作用。
9 一是对行政的要求。行政要在企业的制度、职工的学习和空间(包括工作、生活和成长空间)上要规范化,同时,“法内无情,法外有情”,行政也应当做好人文关怀,综合来说就是制度、学习、情感和空间四项。这也是行政要如何打造“六力”和“五型团队”应当思考的问题,形成归属感、凝聚忠诚度,从而促进经济建设和发展。
二是对工会的要求。在人文关怀上,工会组织是最直接的行动组织,其基本的职责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工会必须参与企业的建设,这是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并在企业的建设中关注职工动态,即时与企业行政沟通协调处理,做好“第一示警人”的角色。同时,职工文化是一种素质文化,工会组织应做好职工的学习教育,增强职工的干事创业精神、主人翁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
(4)职工行为
职工通过教育培养形成行为习惯,形成一种价值观念,其行为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本身,也代表企业的形象。
5、目标效果:规范化、系统性
(四)、素养提升阶段
1、阶段目的: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指导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提升职工素养
2、推广要求: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持续性
3、阶段推广方式:
10 融合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长效开展。
4、目标效果:文化在一切生产经营管理中自然融入,在员工的行为中自然流露,感染企业外的人对企业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切实发挥好“软实力”的竞争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管理;运行机制。
企业安全文化是与企业生产和安全管理活动相生相伴的,有生产安全活动就必然有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现阶段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情况下抓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塑建切实可行的安全文化,可影响职工的安全行为,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管理理论指导企业安全生产,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扭转安全被动局面,促进安全生产。
1 企业安全文化内涵。
笔者认为,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并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意识、作风、管理机制、行为规范、生产目标、价值观、安全心理素质和安全风貌等各种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结合这一概念,煤炭行业的安全文化应该定位于在煤矿长期安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具有煤矿特色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安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工作作风、日常行为规范和解决安全问题的方式方法等内容。它由安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4个层次组成, 4个层次相互支撑,缺一不可。
安全精神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最高层次,在整个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安全价值观、安全精神、安全追求、安全作风和安全理念等,是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形态领域各要素的总和。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制度层面,它体现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中,是安全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等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正式制度和规范,才能为广大职工所接受,才具有约束力和说服力。因此,安全制度文化是实现安全精神文化的载体和保证。安全行为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行为层面,是员工在安全生产实践、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企业安全文化形式。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它由安全作业环境、企业周边环境、安全视觉识别系统等构成,是一种以物质形态为主要形式的表层文化。从现象上看,安全文化是从行为上感知到的一种感觉。
2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途径。
(1)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企业安全理念包括核心理念、责任理念、管理理念、作风理念、投入理念等,回答的是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怎样去做的问题,是安全价值观的具体化。只有确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才能制订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因此,必须在总结以往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确立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安全是最重的责任、安全是最好的福利的安全价值观,培育和提炼出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并通过有效的宣传载体大力宣灌,从而提高职工对安全工作的认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熟知,实现对行为规范的自制和他制。
(2)整合、规范、创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制度和内容。制度的建立就是将企业先进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固化的形式转变为具有操作性管理制度的过程。文化形成制度,制度强化文化。只有制订出为广大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的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形成制度文化,才能整体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安全管理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变安全管理由职工被动管理为职工主动管理,变他律的“要我安全”向自律的“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4个方面进行制度和内容的整合、完善和规范。主要有:安全行为建设、安全意识培育和素质建设、安全环境建设、安全制度建设。
每项工作都要做到有制度、有标准、有考核、有效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形成一套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3)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运行机制。长期的实践证明,无论多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做支撑,去考核、去监督,制度就像无源水、无本木。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机制,来保证安全文化的实质性运转。一方面要逐级建立安全文化检查、考核、讲评及奖惩激励制度;另一方面要制订从干部到职工个人的安全精细化管理考核、评分、排名、讲评及奖惩制度和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落实,调动全员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确保安全文化的有效运行和发展。
(4)建成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与形成,必须有广泛的职工基础,以企业安全生产为重点,使广大员工参与进来,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总结、归纳、提炼、发展、创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采用各种方式辐射到企业职工中去,渗透到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
3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的关键环节。
(1)理顺思想,增强职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思想境界。目前,论及安全,说到安全第一和遵章守纪,没有人不认同,并且都熟知,但一到现实工作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违章违纪行为。因此,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必须始终把思想观念摆在首位。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载体,宣传学习一系列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明确“安全第一”的深刻含义,牢固树立“不安全不生产”、“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为职工办的最大的福利,形成“人人管安全,人人关心安全”的格局;明确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最大的效益,事故是最大的浪费,从而摆正安全与企业、安全与个人、安全与家庭幸福的关系,明确实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2)加强安全教育,提升职工素质,夯实安全基础。人的安全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职工安全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的保证。①突出特殊化,开展针对性教育。围绕不同时期的安全生产实际和安全工作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安全预防性教育。
针对不同时期的安全重点时段和各种类型的安全重点人物的不同特点,进行重点预防、教育、培训和帮教。②突出普遍化,进行全员教育。注重理论实践并重,既要加强干部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和业务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学后必考机制,又要积极开展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理论素质和操作技能,适应安全工作要求。③突出实效化,开展情感性教育。要发挥党政工团“大兵团”教育的优势,构建安全教育齐抓共管大格局。通过开展富有亲情、真情和温情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搞好自主保安的自觉性。④突出形象化,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宣传灯箱、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开展经常性、覆盖面广的安全教育活动,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形成时时处于教育之中、处处体现安全之风的氛围。
(3)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将人本管理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必须健全制度,靠制度的强制约束逐渐养成职工安全行为习惯,最终上升为安全文化理念,使安全制度更好地延续和落实,杜绝习惯性违章。①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分解安全工作目标,层层传递安全压力,形成逐级负责、逐级追究的安全责任追究体系。②完善安全信息管理制度,健全安全信息网络,及时筛选、收集安全信息,及时反馈督促整改,使每一生产环节都在安全控制之中。③积极推行正规循环作业,使管理人员做到按章指挥、以身作则,职工按章作业。④强化安全薄弱环节治理,消除事故隐患。⑤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积极开展创建精品工程、样板工程评比活动,提高现场施工质量。⑥坚决执行责任追究。对工作中因违章造成事故的,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严格追究有关安全管理人员的失责失察责任。严格责任追究是对违章者的关爱,目的也是教育职工不要违章,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很好的一种方式。“严、实、重”的责任追究,可以触及灵魂、触及利益,引起思想上的重视。责任追究肯定要处理人,但处理人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的追查处理,找出事故的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教育全体职工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对事故责任者追究和处理必须严格按制度一视同仁、公平合理,让被处理者口服心服,让其他人引起重视、受到教育。
(4)坚持科技进步,推动安全管理手段的升级。
要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性好转,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以改造企业传统的、陈旧的管理手段,从设计、工艺、技术装备上保障安全生产,从硬件上做到本质安全,从本质上为遏制或减少重特大事故发生提供技术手段。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大力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今后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应当定位在:①在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关键技术上有新突破,力争重点解决一些带有共性和全局性的关键技术难题,要抓好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整改研究;②加强安全生产的技术基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③结合企业实际,研究、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④实施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加大质量标准化工作力度,推进安全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将井下瓦斯治理示范矿井、防治水示范矿井等作为实施示范工程的重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安全状况的好转。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第四篇】
论文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企业更要建设不同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经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一股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潮。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现代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被称为自古典管理以来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中国西电集团这几年文化建设,用“责任之道”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又好又快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1.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4.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成为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增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制造更多的精品,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第五篇】
企业信贷文化是通过实现信贷业务基本理念、组织架构、信贷操作、检查反馈的全局或局部统一,逐步建立起对外服务和经营标准化,对内管理和操作规范化的一系列的以信贷从业人员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信贷质量文化体系。当前,农发行正处于内部改革的关键时期,信贷业务以及相应的信贷政策也做了重大调整,如何面对和化解转型时期的各类矛盾,预防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有效发展业务,打造现代银行笔者认为应以加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为着力点,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作用及意义
1.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带来良好的综合效益
一是可以确保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农发行的良好形象可以给客户安全感、信赖感,客户也将按封闭管理要求营运收购资金,从而确保收购资金不流失。二是有利于保留和吸纳人才。名牌企业之所以享誉国内外,作为企业形象组成部分的企业职工素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良好的企业形象所产生的职工主人翁自豪感,不仅使原有人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干,也使外部人才愿意来企业效力。三是可以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与谅解。良好的形象使公众对银行有一种预期的好感,即使农发行一时有公众不满意的地方,也会得到谅解。同时,在农发行困难时期也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则更显得重要和可贵。
2.细化企业文化,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的意义
企业信贷文化是信贷与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在践行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
规范的总和,具有丰富的内涵、外延和鲜明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在增强农发行的凝聚力、提高核心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已为大家认可,达成共识,但如何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更具操作性笔者认为,应该按农发行职能部门设置来进一步把企业文化细分,使其具体化和岗位化,并重点突出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核心作用。当前,农发行面对着以信贷业务为核心内容的各类矛盾,诸如:政策性经营范围定位的钢性造成的经营业务相对萎缩与内部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业务支撑点和增长点之间的矛盾;银行自身和主体服务对象两个改革过程中新旧观念转换之间的矛盾;国家认定的亏损挂账贷款占比高与政策性消化滞后信贷资产流动性受阻之间的矛盾;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低与农发行防化信贷风险及其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实现之间的矛盾,等等。
三、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农发行的企业信贷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概述为:一是执行政策,履行职能。这是由农发行的政策性银行性质决定的;二是生存、发展和盈利。这是由农发行的企业性质决定的。各级农发行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大原则,结合各地各行实际,贴近《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三是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各级农发行要始终抓住信贷服务质量和信贷资产质量两个基本点,树立“质量是发展的第一主题”的经营理念,提高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信贷风险;四是敬业、勤业、精业、创业,创新进取。这一点着重强调农发行广大信贷从业人员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永葆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坚定“以高质量信贷立行”的信念。
四、如何构建农发行企业信贷文化建设
1.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保障,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广泛性
机制、技术和文化被誉为现代银行信贷管理的“三驾马车”。其中,机制是组织保证,技术是管理手段,文化是实施的前提。可以说,理念和文化是信贷管理的血液,制度和机制是信贷管理的骨骼。但,归根结底“人”是信贷管理全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因素。因此,各级发行要着重打造出全新的“学习型员工,学习型领导,学习型部门、学习型银行”。一是对信贷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管理,使信贷队伍管理水平向高质量方向发展,并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二是建立规范化的培训体系,鼓励现有信贷从业人员通过培训和自学改善知识结构,)山草香○(彻底改变在营销和评估项目上的不科学做法;三是建立业绩评估制度,正确评价和衡量信贷经营单位与人员的经营业绩,实现业绩标准制定、监督、评估与反馈的科学化。这样就会营造出“一种风正气顺心齐,想干会干干好,为民务实清廉,团结一致干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2.以风险点管理为基础,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针对性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银行风险分为三大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所以,各级经营行要善始善终地突出企业信贷文化的针对性,首先对信贷业务流程进行细化,有效识别各风险点;其次明确信贷流程中的各相关点;再次是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要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各岗位的接口得到控制、确认。通过建立风险的预警机制,对风险点迅速进行识别、衡量和处理,使银行风险降到最低点。
3.以组织机制建设为着力点,强化企业信贷文化的系统性
要保证企业信贷文化建设在全系统得到实施,必须制定分层次的实施策略,明确各级行的工作重点和职责。首先,从上级行、各级经营行的领导和主管、主抓、主办人员抓起,为全行提供强大的支持平台;其次,要强化对企业信贷文化的学习,结合各行实际,广泛开展讨论,汲取已有企业信贷文化的精华,摈弃其不合理以及愚昧无知或落后的部分,使新的企业信贷文化内涵、目标和内容在全体信贷从业人员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并自觉地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再次,要突出管理者在企业信贷文化建设中各个环节的作用。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就会彻底改变部门间,工作人员间以及企业内部管理间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
下一篇:实用初中毕业可以干什么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