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教育论文(通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礼仪教育论文(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第一篇】

1.缺乏父母教育

由于很多留守孩子的父母在他们年龄很小时就在外务工,而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导致他们从小就缺乏父母的教育。一方面是父母离家较远,一年才能见到孩子一两次,没有足够的时间与孩子沟通;另一方面则是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不高,难以从文明礼仪方面教育孩子,甚至有的父母有很多坏习惯,如、说脏话等,为孩子树立了较坏的榜样。另外,部分父母教育方式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2.缺乏自我认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不成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对文明行为标准把握不准,有的学生将粗俗的行为当作“个性”,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并出现说脏话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3.学校环境影响

中学升学率的压力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片面地注重文化课程的学习,老师也认为考不出高分的就不是好学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余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是小事,无碍大局。

4.社会环境影响

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也对学生的文明行为产生着不利影响。初中学校旁边有很多黑网吧,部分学生到网吧上网,浏览黄色信息,并学习其他的不良嗜好,形成吃喝玩乐的坏习惯。

二、提升农村留守初中生文明礼仪的措施

1.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因此,提高农村留守初中生的文明礼仪,首先应当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鼓励他们的父母多与自己的孩子交流沟通,在做人、做事方面树立正确的榜样,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知书达理、文明用语和礼貌待人,班主任要与学生的父母多交流,特别是文化水平较低的父母,教师要给予他们教育支持,教给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避免粗暴的教育方式。

2.班级教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的魅力和教师的作用,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教授学生认真听讲、举手发言以及尊重教师和同学等。要学会说“你好”“谢谢”等文明词语,不要在教室中大声喧哗,不说脏话不顶撞教师,学会完善自我、尊重他人的文明礼仪行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辨别是非美丑,特别是针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如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等行为都是不好的丑陋行为,要认清哥们义气不是真正的友情,教育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3.营造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在初中校园中,要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例如在校园的草地中,可树立小牌子“爱护花草,人人有责”,在校园中树立“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的指示牌,在告示栏中张贴文明学生的优秀事迹,在校园水龙头旁标注“节约用水”的小牌子,在教室黑板报书写有关文明礼仪的名言警句,使每个学生在校园内随处都能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文明礼仪的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耳濡目染,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4.开展校园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并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文明行为。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有多种,可以采取主题演讲的方式。如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有的学生演讲“友谊团结”,有的学生演讲“尊敬父母”,还有的学生演讲“文明交往”,是一次很好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还可以开展走进敬老院活动,让每个学生感受尊老爱幼的美德,体会到尊重、帮助别人的快乐。另外,可以组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通过竞赛,在校园内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三、结束语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青马工程;大学生;礼仪教育

作者简介:沈慧(1982-),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12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242-02

2007年5月15日,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201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等部分阐述了文明礼仪教育相关的精神和要求,这个战略主题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和坚持全面发展,从不同侧面把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到了国家教育战略层面。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应对这种挑战,抓好育人的工作,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礼仪,在高校中全面开展礼仪教育,传播礼仪精神及文化,完善大学生人格,实现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让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求真、向善、爱美、知羞、知耻、知丑,使优良的道德品质真正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追随者和实践者,成为一批批既懂礼节又有文化、既学识广博又踏实肯干的新一代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青马工程”为平台开展礼仪教育,不仅能为社会培养知书达理、道德高尚的高素质公民,更重要的是能在个人修养、严格自律方面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高校开展礼仪教育积累更多经验,推动高校“青马工程”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涵

1.关于“礼”与“仪”的阐释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知书达理,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养。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预热”机构,国家的将来需要靠他们的聪明才智和道德素质来成就。礼仪教育能够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塑造大学生的良好形象、最终促进他们的社会化,使他们成为能够为党、为国家倾力奋斗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它的核心之意是“尊重”;[1]“仪”是指人的容貌和举止,是表达尊重的具体形式及方式。总之,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组织在社会活动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2]“礼”就如同一个人的身体,必须要完备,才称得上是一个成年之人。[3]

2.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界定

有学者曾指出,礼仪教育与学科教育应当处于同样的地位,而且礼仪教育还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综合反映。高校礼仪教育要以培养现代公民为目标,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培养方向,既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更要立足于挖掘继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从而塑造优秀的现代公民,成为坚定的共产党的青年一代接班人。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传承礼仪文化的重任,当代大学生,理所应当培养出良好的社交处世能力,这不仅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为了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拒绝诱惑,理清思路,坚定信念,成为新一代的有志青年,为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既要注重礼仪理论知识的传授,多读经典,扎实礼仪文化根基;又要从“礼”与“仪”结合的角度,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及方式,有效设置课程,体现礼仪教育的时代气息,激发大学生学习礼仪的乐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践行礼仪教育应该身边做起,学会以尊重他人为起点,以提高自尊心为基础,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理解礼仪的要求,展现文明的形象,从而内化成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在“青马工程”中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不足

目前,大学生礼仪教育内容缺乏体系,脱离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根基;大学生礼仪教育组织缺乏力度,课程设置不合理,一般高校基本把礼仪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对这些课程考核不严;大学生礼仪教育手段单一,缺乏实践环境,没有实训室或社会实践基地。这些都阻碍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开展。当下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状况随处可见,“知”“行”分离日益严重。

就大学生个人而言,新时期大学生不了解传统的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知识,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礼”文化所包含的精深内涵,脱离传统文化根基的礼仪教育运用起来相对比较虚假,言谈举止或显苍白无力。其次,当代大学生的礼仪文明意识淡薄,对礼仪重要性认识不足,并自行放低了对礼仪的标准和要求。还有,大学生本是知识分子的一员,可是如今部分大学生斯文不再,礼仪素养低下。最后,当代大学生礼仪践行手足无措。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相关的礼仪知识,然而及时的实践却受到了影响,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相矛盾。[4]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无法把握好“度”,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自行降低了礼仪实施的标准,甚至曲解了礼仪实施的目的。[5]新时期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影响到大学生的个人修养,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青马工程”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引导性

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成型,还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青马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让他们重新界定自己的“三观”,为将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基础,而且能为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发展和规范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拓展。

在高校实施“青马工程”,是为了在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高校开展礼仪教育,是为了通过让大学生熟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掌握礼仪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明确责任意识。两者的结合点就是,通过教育,使他们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当前在大学生当中存在的礼仪缺失现象的本质、成因及其危害,进一步了解中国悠久的文化底蕴和我们现有的文化理论与实践,加深对当前高校礼仪教育的了解,从而自觉践行礼仪文明,形成健全的人格,真正成为全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以“青马工程”为平台推进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践探索

1.在入学教育中打好基础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入大学的第一课,旨在帮助新生尽快转换角色,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爱校意识,建立校园和集体归属感,认识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学会规划大学生涯,促进身心健康,树立全新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此,“青马工程”的实施平台成为入学教育的基点,而且这一系列入学教育内容中也都渗透着礼仪教育的精神和内涵。在入学教育中,有了“青马工程“这一理论平台作方向指引,充实了礼仪教育的内容、提升了礼仪教育的品质。

(1)在入学教育的校史校情教育中,通过参观校园、学唱校歌,倡导优良学风、校风,使学生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坚定爱校、护校的理念,接受校园文 山草香…化的熏陶,做文明有礼的学校主人。

(2)在校纪校规教育中,通过《学生手册》的学习,明确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教育新生积极参加文明校园建设活动,增强自我管理意识和纪律观念,把礼仪规范内化成一种道德要求。

(3)在素质拓展教育中,通过新生适应性讲座,告诉学生们怎么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怎么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大学生,怎么做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大学生。帮助他们积极调整心态,努力适应全新环境,鼓励新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一名党员,并时常以党员的身份约束和提醒自己,遵纪守法,文明守礼。

(4)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尊重学生成长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组织开展有关“就业”“职业”观念的教育,借以大量社会实例,在帮助新生为未来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观念和能力准备教育中,努力使“青马工程”这个理论指引平台成为高校大学生走入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优势,把这些具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培养成能担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在课堂教育中引领主导

以“青马工程”为平台推进大学生礼仪教育在课堂中的体现,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以系统的礼仪文化教育为着眼点。

大学期间安排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基础类必修课程,高校也专门设置了《现代礼仪》、《大学生礼仪文化》等礼仪类选修课程,这两类课程贯穿大学四年。理论学习涉及到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基础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礼仪文明教育等。这有助于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用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和奋斗目标;在授课过程中把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基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用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的规范教育引领校园文化思潮;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构建高效的精神文明家园;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和诚实守信教育带动校园文化风尚,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和道德境界。将“青马工程”的宗旨要求贯穿于礼仪教育的始终,既丰富了大学生的“三观”和“四信”道德内涵,又教会了他们如何文明有礼,为人处事,塑造形象,立志在新的世纪里为国家繁荣富强和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3.在实践教育中深化内涵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可能在温室中培育出来,需要在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实践中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大学生礼仪教育也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和锻炼才能发挥作用。在“青马工程”中开展礼仪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活动教育这一重要环节,深入开展各类校园、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礼仪教育渠道,丰富礼仪教育内容,增强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实现礼仪教育的长效性。

精品校园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礼仪教育发挥实践性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性、信念和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和推广。[6]校园文化的各种载体以及先进的主流文化能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造就品德高尚、智能结构合理、个性鲜明、富有创新精神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这与“青马工程”的培养目标一致。因此,高校应把“青马工程”融合到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积极创造机会将大学生礼仪教育融入到实践中,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还可以通过礼仪教育方面的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知识竞赛、读书报告、政策宣传、演讲辩论等形式把礼仪知识广泛渗透到文化活动中去,同时也赋予校园文化活动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特色。这样,良好的校园文化礼仪环境不仅可以为礼仪知识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而且与“青马工程”在工作内容上有互动、工作对象上有对应、工作程序上有相似、培养方式上有共性,两者统一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的实现过程中。

参考文献:

[1]杨丹。对目前我国高校深入礼仪教学创新的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2]论礼仪教育——高校德育不可忽视的领域[J].西部教育发展研究,2009,(4).

[3]魏伟。论传统古训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以《弟子规》、《格言联璧》培养大学生处世能力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第三篇】

按照小学部德育处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德育常规管理与检查的意见》,我认真学习了德育处提出的小学生在校德育常规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礼仪、守纪、整洁、健美和安全五个方面,细读了每一条的要求,用心理解、落实到位。

一、打好基础、形成氛围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具体做法: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我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还要加强,张函莠同学没有站直,手来回动,声音小,我就走到他身边鼓励他再做第二遍,第三遍,我边指导、边做示范给这名同学看,直到他站直抬头,声音响亮为止。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接着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毛莉玫同学坐不正,张楚棋同学站不直,我就到毛莉玫跟前帮他坐正,教张楚棋站直,让他把胸挺起来,再拍拍他后背,让他再挺一挺,直到满意为止。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得到启示,有所提高。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棵小树苗,一棵是直的,一棵是弯的,对学生说:“小树苗是直的,长大也是直的;小树苗是弯的,长大也是弯的。你们好比一棵小树苗,现在是直的,将来也是直的;现在是弯的,将来也不直。我又画了挺拔茂盛的大树和一棵弯曲的小老树,我让学生比较,哪棵大树漂亮?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直直的大树漂亮。”好,同学们,起立,这次效果最好,个个昂首挺胸,眼望前方,真是可爱极了!我目光巡视每一个同学,脸上露出笑容。拍拍张永轩的后背“不错”,看着陈乔治,我不停的点头“好”,最后我说:“同学们,你们都是直直的小树苗,老师希望你们永保直立,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齐声答道:“有”。有了站姿的基础后,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眼睛望着国旗,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学们反复演练,为开学典礼和以后每周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方法多样做活工作

根据儿童心理做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训练工作,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做了以下尝试: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45度鞠躬礼,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行45度鞠躬礼向学生问好,即使是晚自习上完视听课照常进行。平时学生向我问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每天送孩子放学到生活区门口,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星期五下午班级进行大扫除,我喊任扬扬:“任扬扬,请你把扫把拿过来。”我接过扫把说:“谢谢你!”如果我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学生为我倒水,我感激的说:“谢谢!”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比如每当放学时,一经过校门处,发现修真同学大声问好:“保安叔叔好。”我马上表扬修真同学,说:“修真同学真有礼貌,是你们学习的榜样。”让同学们学一学。一会儿,再遇到老师,就会有张永轩主动带头问好:“老师再见”。我又表扬他,说:“张永轩也有礼貌,有礼貌的孩子人人夸。”孩子听了美滋滋的。再问好的声音更大了。接着,李帅看见老师从他身边走过,主动行鞠躬礼:“老师好”,见到客人同学们齐声喊:“客人好”。我高兴的说:“我们班的学生真有礼貌。老师今天太高兴了。你们看,老师的脸上全是笑容。”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为了使路队在行进过程中不管是见到老师、客人、还是到我校检查、参观的上级领导,同学们都能主动问好,我采用的办法是树立榜样、带动全体。我选几个工作认真负责、声音洪亮、平时主动问好的学生进行特别培训成为班级的礼仪标兵,然后在班级路队前面安排季欣欣、陈乔治2个带队的,綦鑫、赖彬在排头,中间是修真、李帅,最后是张永轩、张楚琪,告诉前面、中间、后面这些礼仪标兵,不要走神,要主动大声问好。运用这个方法以来,每天放学的路队一声声“老师好”“老师再见”是那么悦耳。我班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同学们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2﹑制约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是指用行为规范﹑常规等手段去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比如班上张楚琪、郭家辉同学在周一早上升国旗时,站没站相﹑左右摇晃,还小声和别人讲话。回班级后其他同学自由活动,我找这两名同学谈话,我首先向他讲道理:升国旗时要站直,千万不能和别人讲话,凝视着国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本周内我利用课外时间反复训练张楚琪、郭家辉同学站的姿势,立正时五指并拢,中指指向裤缝。并且行队礼望着教室黑板上面的国旗,高唱国歌,每天坚持训练。一直到下周一升国旗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为止,否则还要继续练习。从此,张楚琪、郭家辉同学在升旗时表现得非常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集体教育法

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孩子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于是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中,我极大限度的运用了儿童对集体的向心力,把个人与集体拴在一起进行教育。比如我把班级綦鑫、赵鹏琛、章颖、季欣欣这四个小队分别命名为明星队、火星队、火箭队和神舟5号队,四个小队的组长名字分别写在黑板的右上角,然后再把画有表格,上面写着四个小队的纸贴在门后,从文明礼仪方面对四个小队进行评比,按照十条文明礼仪常规要求检查,表现突出的同学为你所在的小队加3分,小队的全体同学都讲文明、懂礼貌的为小队加5分。每周评一次,评为优秀礼仪小队的同学成为礼仪之星,老师送给他一颗星,高兴极了。同时激励其他小队努力争取,并且向优秀礼仪小队学习。小队长具体检查,每个同学都是监督员,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在黑板上显示。现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人多了。见到老师或客人不主动问好的人少了。集体的荣誉,集体舆论,集体评议活动,教育了同学,规范了言行。

三、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班级黑板报上有一块是专门用小花拼成的3朵大花朵,每个小花上写上礼仪标兵的名字。开学第一周只有“季昕昕、修真”两名同学,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现在就连我班原来不爱讲话的张函莠同学,每天放学在大门口都主动向我道别:“李老师再见!”礼仪标兵也越来越多了。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黑板报的礼仪之花上又增加了很多礼仪标兵,有“陈乔治、张永轩、王环宇、王玮昊、綦鑫、张函莠等,我班学生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自班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来,学生越带越顺,即使到了期末阶段,学生的行为都很稳定。一上电脑课,我班的孩子们特兴奋,不用说就迅速站好队,电脑课宗老师很快就过来接他们,同学们齐声问好,宗老师说:“李老师,你们班学生真有礼貌。”宗老师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喜欢宗老师。

文明礼仪教育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小学;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引导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意义重大。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其言行总是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良好的礼仪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能使学校的形象更加良好,能使家庭更加温馨,能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对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而言,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大力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站在理论高度,明确方向,提升德育管理能力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从育人环境、办学制度、课堂教学、德育活动等方面展开,以此来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文明礼仪教育依托学校德育,应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让学生对基本的礼仪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2)增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3)建立文明礼仪评价体系。(4)形成文明礼仪校本课程。(5)建立以文明礼仪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特色德育体系,丰富学校发展内涵。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落实单有政策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具体执行人———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班主任对该项工作的理解、支持程度直接影响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重视教师理论的提升,坚持不懈地组织班主任老师系统地学习有关德育的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如《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等,以保证教师在研究中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可邀请礼仪教育研究的专家就如何撰写课题报告、如何进行问卷调查、如何制定文明礼仪规范、如何开展礼仪教育活动等做专题讲座,为教师课题研究导航,以此来促进师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体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轨迹和成果。

二、着眼教育广度,多种形式,打造师生礼仪教育

(一)以礼仪校本教材为依托,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江苏省文明办下发的《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礼仪规范(试行)》的要求,编写了教材———《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分别从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这八个方面进行编排,选择不同年段学生遇到的文明礼仪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实施礼仪教育过程中,学校将晨会课、班会课等作为礼仪教材学习的主阵地,让教材走进课堂,使学生感受礼仪文化的魅力,逐渐掌握礼仪知识,践行礼仪规范,提升综合素质。学校还开设了文明礼仪研究课。该课结合礼仪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手段,拓展课题研究的空间。学校里掀起了人人参与研究、个个贡献智慧的热潮,文明礼仪的校本研究之风深入到了每位教师的心中。

(二)抓好文明礼仪建设主阵地,促学生良好习惯形成

学校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的要求,制定了《通师三附学生一日常规考评细则》,使文明习惯培养制度化、序列化、精细化,在学生中形成争先创优、勇争上游的良好风气。学校借助升旗仪式进行文明的传递,创新、优化升旗仪式的形式和内容,由班集体展示本班的文明礼仪新风尚。学校精心构建活动阵地,加强对橱窗、墙报、广播站、校园网络中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指导与教育,力求通过主题突出、图文并茂的内容宣传文明礼仪。学校还成立了一支由学生组成的阳光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的目标是“做‘三附’文明的倡导者,做‘三附’文明的先行者”。阳光志愿者用自身行动去影响、帮助和带动周围的人,为创建阳光、和谐、幸福、文明的校园贡献力量。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每学期都举行“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月活动,通过“在校学习礼仪,家庭传播礼仪,社会实践礼仪”的方式,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如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大赛,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每一天”“文明礼仪我体验”等活动。学校还编排了一套文明礼仪操———“我是‘三附’好少年”,学生在说、做、跳中演绎文明礼貌行为,掌握文明礼仪知识,培养文明习惯,提高文明素养。

(四)家校携手,共促文明习惯养成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各自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及良好文明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要携起手来,内外结合,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为此,学校成立了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举办家长讲座,帮助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三、绘就美好蓝图,扎实推进,深化学校内涵式发展

学校在进行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时,向着预计目标扎实推进,从礼仪知识的宣传,礼仪童谣的传唱,礼仪黑板报、手抄报的展出,到礼仪故事的演讲,礼仪小品的表演,礼貌用语的学习,再到礼仪行为的训练,礼仪操的推广,将活动的内容设计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学生参与面广,教育的辐射面大,训练在知情意行上循序渐进,使文明礼仪的内涵不断深入学生心中,并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应立足当下,为学生的终身谋求幸福。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共建教育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高晓瑜.绽放文明礼仪之花涂亮幸福人生底色[J].中国教育学刊,2012(S2).

48 948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