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的论文
教师礼仪的论文【第一篇】
摘要:企业的销售人员、生产调度值班员,都可以说是公司第一线参与接待客人的人员;与他们不同的是,秘书在接待过程中,秘书是代表上司在接待客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秘书就是公司的商标,秘书在接待客人和值班时的形象及态度,就是整个公司形象的缩影。
关键字:企业 礼仪 形象
一、展示企业接待礼仪新形象
企业的销售人员、生产调度值班员,都可以说是公司第一线参与接待客人的人员;与他们不同的是,秘书在接待过程中,秘书是代表上司在接待客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秘书就是公司的商标,秘书在接待客人和值班时的形象及态度,就是整个公司形象的缩影。因此,秘书不仅在衣着打扮、言谈举止方面要注意,在精神状态方面也要重视。接待客人的第一步,就是透视客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使接待工作做到恰到好处。有些客人在初次来访时,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紧张,在这时,秘书的第一大任务,就是要帮助客人消除这种紧张的心理。
1、热情周到,以诚待客。不管是第一次来访还是常来常往,只要客人一进门,秘书就要主动迎上前去,表示欢迎:“您好!”。这样客人很快就会被你的热情所感染,即使是那些初次来访的客人,心里的拘束感也会消除一大半.客人进门后,如果你正在打字,不能一边打字,一边只用目光扫视客人;即使是正在打电话,也要暂时捂住话筒问候对方;有些秘书可能会对这种热情有些微辞:对于那些常来常往的客人又何必来那么多客套呢?只要有心,意思到了就行,太热情反而让人感到见外.秘书牢记“礼多人不怪”这一古训!如果你热情周到,即使客人在心里对你们公司有些疙瘩,他也会自我控制;相反,哪怕是你只有半点不周,客人也有可能产生另外的想法. 秘书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服是不是脏了?化妆是不是太浓?精神是不是饱满等等,这些都反映出秘书的修养和水平。“请您登记一下”, 客人一进门,你就热情地将来客登记本递给对方.可当他看到你那染得通红的长指甲,心里顿时会产生一种什么感想呢?也许只有苦笑:“这位值班的秘书小姐真够呛,看来这个公司也够呛,这里就象个游乐场一样.”所以秘书要永远能给人一种清爽麻利的感觉。
2、随机应变,灵活掌握。对于所有的客人,都要热情周到,在态度上不应有亲疏之分.但是在接待的方法上,则要随机应变,灵活掌握.接待第一次来访的客人和常来常往的客人显然要区别对待。当那些初次来访的客人自报家门之后,秘书就要马上想好用什么方法接待他,他的公司与自己的公司是一种什么关系?往来密切不密切?如果是自己公司的老朋友,那么,要像对待自己的亲戚一样热情而又不做作。
二、调度值班时候 ,处事严密规范。
调度值班可以说是公司的招牌,因此,秘书在值班时既要严肃紧张,又要热情活泼。客人一进门,就要马上站起身迎上前去:“您好!”然后听取客人的自我介绍.如果对方不是初次来访,你就要尽可能地回忆起他的姓名:“您就是某某公司的马龙先生吧?”这样一开始就让客人从心里感到亲切.客人对公司的“印象”,往往取决于他第一次与公司打交道时的感觉;虽然在以后的接触过程中,这种印象可能会有所改变,但第一印象是最深的。因此,在接待客人时,要尽可能地给客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如果出现失误,以后要再弥补往往很困难.不管你怎么努力,客人多少会对你留下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如果你第一次给客人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那么,他今后多多少少会对你有些偏见,如“某某太势利了!”等等.如果别人都是这样看你,那就很危险了。
1、诚心诚意念名片。现在一般客人都有名片,客人掏出名片递过来,你双手接过后,要仔细确认对方的身分。如果客人没有名片,你就要在他自我介绍后,复述一遍对方的公司名称和他的姓名,以免出现差错。有时,你接过对方的名片后,不会念对方的姓名,你就要诚心诚意地受教对方:“对不起,请问您的姓名应该怎样念才好?”如果你没有把握,就一定不要念出来.把客人的姓名念错,使双方都难堪的事。当客人告诉你:“我是某某”你就要跟着重复一遍:“某某先生”,“我正在等您”。 客人来访都要提前预约,客人按约前来,你就要迎上前去:“我正在等您,这边清”,把他带到已预备好的会客室。但是,在秘书值班的时候,也经常会接待一些不速之客,“对不起,请问您预约了吗?”,有些秘书喜欢这样问客人.问客人有没有预约跟问客人“你找我有事吗?”一样,容易让客人反感.作为秘书,客人预约没预约,你自己心里应该数,所以这么问客人就是失职;客人没有预约不请自来,那是他们没有礼貌,但你不能用“你预约了没有?”这种冷漠的方式回敬他;表面上,你是很客气地问对方预约了没有,实际上是告诉客人,我知道你没有预约,你不请自来,让我讨厌.客人既然上门了,作为秘书,你就得无条件地热情接待,不能因为他们没有预约而怠慢他们。秘书值班时一定要坚持这么几条原则:无论接待什么样的客人,都要做到公平和礼貌;无论接待什么样的客人,都要和颜悦色,千万不能皱眉头;上司没确认见的客人,就不要让客人进去;有些没有预约来访的客人喜欢问上司在不在,在不了解对方身份和来意的情况下,不要直接回答上司在或不在,而是要尽可能地从对方那里了解一些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接待工作的效率。
2、不浪费客人的时间。如果是接待有预约的客人,事情就比较简单,把他带到预先定好的会议室,及时通知预约的部门就行了。如果客人没有事先预约,那么,就要详细地问明客人有什么事,要找谁,马上与有关部门联系.现在经常有这种现象,秘书在没有弄清客人到底找谁之前,就把他带到市场部;到市场部后,市场部的人说客人的事是销售部负责,当他们来到销售部时,人家又说这方面的工作已移交给企管部……这种来回往返,让客人感到十分难堪,这实际上是对他的不尊重。因此,在这种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最好是请客人稍等一会,先用电话与有关部门联系一下:“……公司的某某先生有件关于洽谈之事,是不是请你们接待一下?”这样就可以少碰许多软钉子,客人也会感到你的热情。 三、招待客人的几点方法。
上司在与客人谈话时,秘书要进去的话,必须先敲门,待里面回答“请进”之后,才能推门,不过秘书一定要说声“对不起”,表示对打扰他们的谈话而抱歉。给客人送茶时,先将茶盘放在桌子上,根据客人座次的顺序,双手把茶杯递给客人,按照传统的礼节,送茶应是从右边的客人开始,现在基本上不讲究这些了,主要是按客人座位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客人是围着圆桌坐成一圈的话,那就无所谓左右。端茶时,站在客人身后一点点,说声“请”才把茶递给客人。 在给客人送茶时,千万不能用没洗干净的茶杯或者缺口的茶杯,这些事虽小,但都能严重影响本公司的形象. 秘书送完茶或者办完其他事,退出会客室的时候,要轻轻地把门带上,出门后在过道上,也不要弄出吧嗒吧嗒的声音,因在会谈时,人们对室内室外的脚步声都非常敏感。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在秘书关会客室的门时,一定要用目光问一下所有的客人,看他们是否还有什么事要自己代办。
四、迎送客人要做到彬彬有礼
客人洽谈完毕后回去的时候,秘书不一定要专门放下自己手中的工作去送他,如果客人路过你的面前,你站起来向他点点头表示一下就行了。如果客人年纪大了或者腿有些不方便的话,那你一定要上前去抉一扶或送送他。会谈什么时候结束,秘书应该掌握好时间,待客人一出接待室,就马上进去收拾,看看客人是遗漏了什么东西.如果有,就赶快给客人送去.。所谓掌握好时间,不是要秘书在接待室门口老等着,给客人看到自己要进门整理收拾的样子,让他以为你是在撵他快走.如果发现客人遗忘了东西,要赶在电梯前或者大门口送还给客人.如果没来得及的话,就要尽快与对方联系。
五、接待室内布置规范
一般来说,现在的公司都不止有一个接待室.关于接待室的布置,最好按两种方式布置:一种是专门接待四五个客人的小一点的接待室;一种是接待十来个客人的大一点的接待室。大一点的接待室和小一点的接待室,在布置上有区别,但摆设基本上还是一样的,一般都要有椅子、沙发、桌子、茶几、电话、记录纸、笔、烟灰缸。注意在接待室可以放一些公司简介、样本等对外宣传资料,但不要放公司电话一览表等内部资料。如果接待室布置得太华丽,往往会给人一种俗气之感,但是接待室也不能太简陋,挂几幅字画,或者放几盆插花,就能给接待室带来几分雅致。接待室要经常保持清洁,象台布、桌布这些东西要勤洗勤换,如果接待室弄得乱七八糟,客人一进门就会感到不舒服。
教师礼仪的论文【第二篇】
社交礼仪是指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文明行为,也是个人文化、品德、思想修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发展自我、体现自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今年开学选课的时候,我很高兴选到了老师的商务礼仪课程。一直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所以这次我认真听了老师的每一节课,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
还没开始学商务礼仪时,就对这门课充满了期待。在真正接触了商务礼仪这门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要真正做到优雅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个人举止得体,言语文雅,就给别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体现。学习礼仪,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个人魅力。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往往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学习商务礼仪,不仅纠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也为我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了一些借鉴。
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说现今崇尚的是自然美,但两者并不冲突。恰到好处的打扮和修饰,不仅不会显得过分招摇,反而塑造了个人的良好形象,展现了个人的道德素养。在此之前,我总认为,只有未经任何修饰的美才叫自然美。然而经老师一讲,我逐渐改变了以前的观点。学习商务礼仪,不仅仅局限于应用在正式的社交场合,生活中,礼仪同样随处可见。通过对一个人仪表风度,服饰着装,行为举止以及语言谈吐的观察,我们能够大致了解其生活习惯、个人喜好、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的信息。因此,学好礼仪,对我们大有用处。
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在中国更加向世界开放的今天,礼仪不仅体现出丰厚的历史优秀传统,更富有鲜明的时代内涵。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文明礼仪”宣传活动日益深入,人们对礼仪知识的认知也越来越多,对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职业礼仪中重要的商务礼仪需求,也达到了空前的高涨。
商务礼仪是人在商务交往中的艺术,比如索取名片:索取名片一是要能取过来,二是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商务礼仪不仅体现着个人的素质,也折射出所在企业的企业文化水平和企业的管理境界。在商务场合当中,礼节、礼貌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非常有效地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最大限度的避免人际冲突,使商务场合的人际交往成为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在满足人们的社会交往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被尊重的需求。良好商务礼节能营造良好的商务交往氛围,为企业的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带来巨大的损失。
同的季节、场合,就要有适合其季节、场合的不同的装扮。并不见得非得穿着漂亮、时尚才是美,这也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得体大方的衣着,同样能展现个人的美好形象。在这一系列的礼仪指导课程中,自我感觉收获最大的是行为举止。如果在平时,我们大都随意任行,从来没有注意过自己的一些行为举止是否得体。上了礼仪课后,我才察觉,以前的一些行为在现在看来是多么地不文雅。总的来说,掌握商务礼仪对我的帮助有这些:一是有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人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三是有助于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南岳14级音乐系2班
14810212
刘思含
教师礼仪的论文【第三篇】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演进,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对礼仪有着深层次的要求。餐饮礼仪体现一个国家的风俗文化内涵,本文通过比较我国和西方国家餐饮礼仪的差异,进一步认识中西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从而尽可能避免文化习俗的不同带来的不便,使得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中西方餐饮礼仪跨文化交际
中国有句古语: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自古就对饮食有着很高的追求,餐饮礼仪可谓源远流长。21世纪,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西式餐饮文化逐渐被中国民众接受。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中西方餐饮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对中西方餐饮礼仪进行比较,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得体地进行交往,从而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的误解和交际障碍。
由古至今,中国人都非常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感情。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崇尚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讲究面子排场,气氛之热烈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在用餐过程中,中国人喜欢相互敬酒,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地喝。主人还要劝客人进食,生怕客人吃不饱、吃不好,甚至会不断用自己的筷子往客人的盘子里夹菜,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意。虽然从卫生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不足,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和合”、“团圆”的普遍心态,由此可以看出延承至今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当然,大声喧哗的就餐方式已经为现代就餐礼仪所摒弃。
西方人用餐时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实行分餐制,每人各自点菜,各持一份,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不替他人取菜、不吸烟、不劝酒;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可以与左右客人轻声交谈,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其实,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际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
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话都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总是缺少了和乐融融的气氛。
中式餐饮一般采用圆桌共餐的形式,其席位一般是依餐厅的方位与装饰设计风格而定,或取面门、朝阳,或依室内装饰所体现出的突出位置设定尊位。通常服务员摆台时会以口布折叠成花、鸟等造型,尊位造型非常醒目,使人一望而知。在民间吃饭,尊位可以是主人就座,但当有前辈、领导、长辈或认为是重要的客人时,尊位必须请最长者、最重要的客人就座,主人可以陪伴在最重要的客人左右。中国传统位次排序讲究“左为上,右次之”,正式宴会中,席位的高低依距离尊位的远近,左高右低,以此类推,逐个排列,最后一位是背对门的座位,通常不应安排客人入座。主人必须注意的切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第一主宾坐在主人的右边,第二主宾坐在主人的左边或者第一主宾的右边。男性往往与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请客,则女主人往往在厨房和餐厅之间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西式宴请中一般使用马蹄形或长形餐桌,男女间隔而座,即便是夫妻也不例外。西方以右为尊,左为次,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在正式宴会中,英美和法国排位法不同。英美排位法为:左右两端为男女主人,男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边,女主宾坐在男主人的右边,男女主人的左边是次宾,陪客一般坐在中间位置。法式长桌的排坐法正好相反:男女主人坐在中间,对坐,女主人右边为男主宾,男主人右边为女主宾,男女主人的左边为男女次宾,陪客尽量坐旁边。入座方式为从左侧入座,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椅子,协助女士入座,显示女士优先的绅士风度。就餐者入座后,姿势要端正、自然,后背微靠椅背,不要坐在椅子边沿。
中餐餐具主要有筷子、勺子、碗、盘等。筷子是中餐最常用的餐具,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可以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使用筷子也是有讲究的,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也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运用的是以中指关节作为支点的杠杆原理,通过食指控制筷子的运行,在协同中完成整个吃饭过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筷子作为一种文化一直保留了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
西餐的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碗、碟、餐巾等,都各有用途,摆放位置不一样。用餐前先把餐巾打开平放在大腿上,用餐结束后把餐巾大略折好放在桌子上即可。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嘴、擦手,但绝不可以用来擦拭餐具。在西餐桌上通常会摆放不只一副刀叉,原则上是从外向内取用。宴会开始,女主人拿起刀叉便表示客人都可以进食了。进餐时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吃一块,切一块,也可在切割下一小块后,放下刀,把叉换到右手来叉取食物。餐刀可以用来将食品拨到叉子上,但不能用餐刀往嘴里送食物。使用刀叉匙不能和菜盘、汤盘碰出声响。一道菜没吃完时,刀叉要成八字摆在盘沿上,叉齿朝下;吃完后,把刀叉并拢置于盘上,侍者会将菜盘与刀叉一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使用刀叉时还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不能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等等。还要注意,西餐上菜是从左边上的,吃完从右边撤下去,斟酒却是从右边开始。弄不清这一点,说不定就会错用邻座的饮料食物。
礼仪是一种文化,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就中西方迥异的饮食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餐饮礼仪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可能了解,才有可能发展。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国的餐饮礼仪在与世界各国礼仪文化的碰撞中也将出现新的特色,产生新的变化。它一方面更有助于传统的中式餐饮礼仪在交流、碰撞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必将促进中华餐饮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发展。
参考文献:
教师礼仪的论文【第四篇】
由于人们交往性质的不同,个体空间的限定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体空间的范围划得越小。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可以把个体空间划为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距。处于0~15厘米之间,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常发生在爱情、亲友关系之间。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可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处于15~45厘米,这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促膝倾谈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而势力圈以眼前为最大,也就是一个人对前方始终保持强烈的势力圈意识,而对自身的两侧和背后关心次之。据这一原理,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和影剧院都采取长排向前的坐位,尽量避免对面的坐位,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平均的前方势力圈。
二是个人距离
这种距离较少直接身体接触。处于45—75厘米之间,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可以亲切的握手、交谈;或者向他人挑衅也在这个距离中进行。处于75~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
三是社交距离
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处于120~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切复杂的事物几乎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如机关里的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处于210—360厘米之间,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首长接见外宾或内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等,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部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是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人际沟通大大减小,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处于360~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如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小型演讲会的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所以在讲课和演讲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都是为了“拉近距离”,以加强人际传播的效果。处于750厘米以上距离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在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时与观众保持的距离。
上一篇:应用文写作格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