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篇1

黄土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方案(试行)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全面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建设,落实《邹城市“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和《张庄镇教育办公室教研工作“十一五”规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引,以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学业水平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为抓手,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高效、均衡、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导向性: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和新课程改革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改进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提供指导,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可持续提升,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常规性:建立规章制度,完善组织体系,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落实成为指导与改进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

(三)科学性:建立全面的质量标准体系,促进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建立科学的评价手段,确保执行过程的科学性;建立科学的结果利用制度,保证指导的有效性。

(四)服务性:主体明确、程序严谨、操作性强;形成常规性的集中分析与反馈报告,为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管理者提供全面、全体、全程服务。

三、工作目标

(一)建立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完善学生发展性评价方案,建立常规性工作机制,研究学生学习状态、学习环境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提供科学有效的、针对性强的诊断和指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体系。在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上强调教师的教学绩效,建立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数据分析和反馈报告,通过反馈促进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建立学校教学管理评估体系。在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相对值和绝对值、教师教学绩效与专业发展水平、学校学习环境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数据分析和反馈报告,促进学校不断依靠科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监控内容与标准

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成绩: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当地使用的教材为主要载体,通过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试题编制、试测、组卷等环节形成若干套试题,这些试题将密切配合教学进度,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测试后对其教与学的状况形成客观、清晰的认识。

(二)学生学习状态:主要指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等,良好的学习状态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是教育教学应当追求的重要的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三)学生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都有密切的关联,改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优化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举措。包括师生关系、学生关系、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四)教师教学质量:一是依据各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二是依据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对教师备、改、辅等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三是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发展指数,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评估。

(五)学校教学管理:学校按照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科学有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并落实到位,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质量监控必须建立执行标准,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区域常模为参照依据,制定教学质量监控的执行标准体系,包含水平测试(学分认定)指标及选拔性测试(考试)指标标准体系,并面向各个对象建立以下标准:

1、学生学业质量模型标准。呈现形式为全区统一的学生学业质量报告,内容包含学业成绩数据与分析、学习状态数据与分析以及二者关联分析。

2、教师教学质量模型标准。呈现形式为全区统一的教师教学质量报告,内容包含教学成绩数据与分析、学生学习群体状态的数据与分析、课堂教学的数据与分析以及三者关联分析。

3、学校教学质量模型标准。呈现形式为全区统一的学校教学质量报告,内容包含宏观教学成绩数据与分析、全校学生学习状态的数据与分析、学校教学环境的数据与分析以及三者关联分析。

五、监控方法

(一)过程性评价

1、日常化学生评价。

学校日常化学生评价可以采用纸笔测验的定量评价方法,但主要是采用非纸笔测验的定性评价方法,如实验考查、上机操作、提交作品、口试、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评语、课后访谈、作业分析、完成某个任务的表现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

2、教师专业发展记录。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的任职、绩效、专业研修、获奖等专业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尤其要加强对“名教师”(包括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管理。

3、教学专项调研。

学校要定期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意见,调查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管理的看法。

(二)终结性评价

1、学生学业水平发展评估。

通过学生入学与毕业成绩数据分析、背景阐述、届次对照或校际比较等,显示学校教学效能与效益。

2、学生学业水平抽测。

面向学校各年级,采取纸笔考试方式,由教研室提供测试题目和时间,可由学校自主选择参加,也可指定某些学科、某些学校参加,可全区统一评卷,也可由教办或学校组织评卷,成绩进行质量分析。统计结果不进行排队。

3、学生学科竞赛评估。

健全学科竞赛管理制度,适应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促进优秀学生成长。对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科竞赛获奖等级、人数、同级同类学校对比等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校拨尖学生和特长学生培养,以及教学特色建设方面的成绩。

六、工作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保障和激励制度。

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在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对象、内容、形式、过程、保障、激励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

(二)改革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营造民主、平等的评价环境,丰富和优化评价方法,合理运用评价结果。研究各学科目标达成的测评内容,探索学生表现性评价、开放性考试的途径与方法,努力寻求艺术素养、理科实验操作、综合实践活动等的考查方法。

(三)开发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平台。

建设数据全面准确、管理科学高效、使用方便快捷、诊断反馈功能强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逐步完善终结性测评管理系统和过程性评价管理系统。

(四)建设教学质量监控队伍。

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领导、学科专业、技术支撑等三支队伍。认真学习教学测量理论,加强考试和试题研究,确保命题质量和反馈报告的质量。

七、工作步骤

(一)探索阶段(2010年)

1、开发学生学业质量监测平台,实现传统项目的常规化,选择实验学校探索创新项目的实施办法与途径。

2、在学业质量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对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内因(学习状态)和外因(学习环境)的监测与分析、分析与指导。

3、建立完整、科学、高效的组织体系。包括专业委员会、研究与分析队伍、具体实施队伍等。

4、建立常规管理制度。

(二)深入阶段(2011年)

1、完善和推广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总结实验学校经验,完善体系建设,落实实施。

2、初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体系。

3、初步建立促进学校教学绩效提升的学校教学管理评估体系。

4、完善常规管理制度。

(三)完善阶段(2012年)

1、完善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

2、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体系。

3、完善促进学校教学绩效提升的学校教学管理评估体系。

(四)总结阶段(2013年)

1、对整个监控体系进行反思、完善。

2、进行工作总结。

3、提出下阶段工作目标和措施。

二○一○年九月十日

本文地址:http:///zuowen/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篇2

高职院校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

与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目前,全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创新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新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实施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明确和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必须要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以构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为核心,健全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激励等管理制度,坚持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逐步形成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二、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目标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途径,笔者认为必须要建立健全“两结合、三共建、四层面、四参与、重平台”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及工作运行机制。一是健全“校内与校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评价标准体系、保障体系;三是实施“院、系、专业、企业”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四是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五是充分发挥数据平台的教学监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水平。实现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的标准化、规划化和系统化。

三、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体系建设内容

1.健全“两结合” 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要引进iso9000等质量管理认证体系,构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将教学质量由校内评价向校外评价延伸,吸收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企业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权重,健全“校内与校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工作:

(1)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一个由学校、行业、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等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设置、专业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等方面进行咨询把关。

(2)建设人才市场调研队伍。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市场调研队伍,实时把握人才市场需求动向,为专业设置、专业调整、专业优化、专业建设提供第一手材料。

(3)建立教学信息反馈组织体系。建立由学生代表、毕业生、教师、系部、用人单位等组成的教学信息反馈组织体系,及时反馈、处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使息反馈系统形成闭合的环状结构。

(4)完善双指导教师制度。建立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校内校外双指导教师制度,校外指导教师对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不低于50%。

(5)健全院系“两结合”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建立过程监控以系(部)为主、结果监控以学院为主,企业参与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运行机制。

(6)建立校企结合的教学督导机构。校企结合教学督导机构对教学全过程实施检查、督导。

2.完善“三共建”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与行业企业共同对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过程监控、反馈与评价、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动态管理。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校企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校企共建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制定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条件保障、专业设置与调整等进行系统化规划设计,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强化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的“过程控制”,确保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与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目标的一致性。

(2)校企共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通过制定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质量评价标准、质量保障实施办法与反馈办法等制度,将教学质量形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注重教学过程与质量评价要素有机地结合。建立由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工作评价、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教学质量检查等环节组成的全面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评价体系。明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规范和创新“生产实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有职业教育及专业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

(3)校企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依托行业、企业设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生产过程、教学组织、成绩评定、产品销售等共同管理,探索校企共管运行机制。成立校企成员岗位互聘的组织机构,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组织保障体系。

建立校企共管制度,岗位互聘制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建制度,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校企共同评价教学质量制度,专任教师下企业制度,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平台监控、分析、反馈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专、兼职教师教学规范要求;建立和完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等教学管理、监控与评价制度。构建人才培养质量制度保障体系

3.实施“四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改革,打破原有的学院、系、教研室的传统教学管理组织形式,建立学院、系、专业、企业相融合的新型教学组织机构。

重点探索专业群、企业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作用,发挥专业群资源整合优势,成立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工作机构,由企业专业人士、生产一线技师和专业教师组成。建立专业技能标准和技能考核题库、实训项目库等教学文件,使人才培养质量有标准,考核评价有标准。实施“院、系、专业、企业”四个层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将教书育人落到实处。

4.建立“四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必须要吸收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学生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有接受教育的知情权,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了解人才培养过程,密切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与教育教学的联系。在课程评价、学生评价中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请行业协会、用人单位人员讲授实践性课程,按照生产质量管理模式考核评价学生,将生产标准、成本指标、安全标准等融入到教学质量标准中。改革传统以知识点为主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成本意识和安全意识,探索生产性课程的课程管理、课程质量标准、课程考核体系、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建设。各专业群成立教学质量工作机构,行业企业人员不得少于1/3,充分发挥社会的评价作用。建立“行业协会、企业、学校、学生”四方面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

5.发挥数据平台监控功能,提高教学质量保障水平

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状态数据采集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数据平台),高职院校必须要提高学院领导、各管理部门、系(部)、教师对称数据平台的认识,利用数据平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评估、自我评价,每年形成院、系的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分析报告,成为学院制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的依据,成为学院、系对专业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形成教学过程以数据平台为基础,系部评价以数据平台为基础,专业建设与发展以分析报告为基础的现代管理机制。

完善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依托数据平台,开发“系部教学质量评价系统”、“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学生顶岗实习师生交互系统”、“教室使用在线审批系统”、“调停课在线审批系统”、“教学管理在线平台”、“教学信息发布与在线互动系统”等。为教学质量实时监控、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建设是基础,监控是保障,评价是手段,质量是核心。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为契机,成立院级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建立校企结合的教学督导机构),负责全院教学质量的制度建设、质量过程管理与评价体系建设,负责教学质量的检查、评价管理。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和教学激励机制, 切实落实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加大学生参与质量评价的力度,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评价核心,将就业创业能力、企业满意度、社会评价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篇3

“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夯实本项目工程安全工作基础,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现场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和公司制度,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现就有关事项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积极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努力构筑“群防、群控、群治”的安全生产网络,促进企业科学、安全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领导,成立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张仁海

副组长:朱华

周昌稳

张英圣

三、工作目标

据公司组织体系,建立“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并在工程开工时正常运转。

四、工作内容

全面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主要内容为:

“1”指事故隐患监控法。成立由分管领导、安全技术人员参加的评估小组,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评估,分a、b、c三级建档监控。“3”指三项机制,即

(一)事故隐患动态管理机制。

1、建立事故隐患监控点实时监控制度。对已经被确认的监控点按照监控内容要求进行监控,并及时进行评估:对新产生的事故隐患,进行及时排查评估,确认监控等级,对移动危险源点要跟踪监控。

2、建立事故预警制度。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内容和方法,对一些突发事故按照《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发挥预警机制作用,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监控。

3、建立安全教育更新制度。加强监控点管理、日常安全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并及时更新教育内容,保证教育实效性。

4、建立奖惩制度。对员工在监控过程中及时采取果断效果措施,制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给予一定奖励。

(二)事故隐患持续改进机制。

1、建立安全员排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整改。凡因某些原因一时难以整改的,实行评估确认,分级分色预警监控。

2、建立持续改进制度。对事故隐患监控点经督查,形成排查、评估、确认、挂牌、检查、整改、效果评价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

3、建立创新提升制度。积极创新安全管理工作新理念、新规范,不断完善和丰富监控工作方法,提升应用实效。

(三)事故隐患监控评价机制。

1、员工评价。组织员工对设施、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管理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的方法采取“班组每天评价、班每周评价、项目每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监控点控制情况进行评价。

2、技术评价。组织安全员对整个项目安全工作进行评价。

3、监管评价。上级领导部门对项目各班、各组安全工作状况,“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开展情况、事故发生情况等进行评价。

五、实施步骤

第一,排查。组织发动所有员工从施工整体环境(含周边道路、围护)、施工设备、劳保设施、安全防护、临时设施、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员工思想状况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

第二,确认。对排查出来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辨识、确认。事故隐患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点确认的一句主要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即有无爆炸、易燃、已发生火灾危险的场所:有无触电伤害危险的场所:有无中毒和窒息危险的场所:有无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有无器具、物件产生挂、绞、碾、碰、挤、压、切、撞、割刺危险的场所:有无灼烫、淹溺、坍塌危险的场所:有无坠落物、崩块伤人危险的场所:有无拥挤、可能产生践踏试过的场所:是否存在噪音、低温、高温、振动、辐射、生物毒性危害的场所:以其其它容易导致伤害、发生事故频率较高的场所。

第三,评估。由“1+3”安全监控领导小组会同工作组的成员组成的评估小组对确认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易发点逐个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定其危险等级。确定危险等级的依据主要由三条。一是事故发生的概率,二是可能产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程度,三是职业危害的大小,根据上述依据把安全隐患分为三个等级。即:

黄色监控区域(c级):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小,伤害程度较轻,财产损失较小,对施工现场造成一般影响的。

橙色监控区域(b级):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小,易发生多人伤害,4

财产损失较大,对项目部造成较大影响的。

红色监控区域(a级):发生事故的概率很高,易发生群死群伤,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对项目部造成重大影响的。

第四,登记、建档、立卡。凡被列为安全隐患的地方,均进行登记,建立相应的档案,并统一制作醒目的标志牌(三色警示牌),称作“安全隐患监控卡(警示卡)”,该卡的主要内容有:隐患控制点名称“危险等级、易发事故种类、预防措施、监控要求、紧急处理预案、责任人、检查周期等。同时组织员工定期进行检查。

第五,日常管理。一个监控点设置一本台帐。按照“安全隐患点”的维修等级,明确管理权限和责任人。做到每天必查,留有记录。

第六,建立三项机制,实行动态管理。不论是原有的危险源点危险等级降低,还是出现新的危险源点,都要及时进行调整,使危险源点始终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中。

六、工作要求

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安全管理工作在新形势在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要求各班、各组安排推行“1+3”安全监 5

控工作体系相关人员,落实方案和工作目标,主动把工作落到位。二是规范运行,稳步推进。根据有关部门和公司要求建立“三图五卡”:即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流程图、事故隐患健康组织网络图、事故隐患监控示意图,按规定样式制好挂在安全工作场所。并设立事故隐患监控卡、事故隐患评价卡、事故隐患整改卡、事故隐患应急救援处理卡、员工岗位权利和义务告知卡。

三是责任到人,完善资料。a、b、c三级监控区已明确责任人,各责任人要按要求定期排查区域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状况,填写监控卡并及时归档。领导小组不仅要不定期抽查各区域安全情况,还要定期检查监控卡填写情况,并予以签字确认。

四要注意实效,强化考核。建立学习培训、隐患排查评估、监控挂牌、监控检查、考核评比、监控奖惩等制度,层层建立责任制,确保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有序推进。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篇4

一、需求分析

某市供电局共有几十个变电所,其中大部份变电所实行了无人值守,为了保证变电所的安全,同时,也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管理意识,对所有的变电所实行了监控。我们对变电所设计配置矩阵硬录集成系统,当地监控的同时实现远程监控。

所有的变电所都设计32路左右摄像头,分别安装在各个重要设备及机房内外。其中有些地方还装了解码器用来控制云台镜头,另外,设计报警地址发生器可以接入多路报警量及控制量,我们在重要的出入口和设备处安装了红外/微波双鉴报警器,在变电站四周围墙墙头设计安装红外对射报警器均接入报警地址发生器,在每个房间,安装了双鉴报警探测传感器,有些房间,通过联动装置,可以控制照明设备。解码器通过td总线与监控主机相连,在某些设备的房间,还安装了监听器。

所有的变电所的监控主机通过供电局的内部网联接到市供电局监控中心,市供电局为每个变电所提供了2m的带宽,所以可以保证每个变电所可以切换上传1到4路音视频图像。

监控主机接受各种视频、音频及报警数据,在有人值守的变电所,可以通过切换操作在显示器上观看到每路视频的图像及报警。通过设置,可以进行录像、自动切换,对于室内摄像头,可以设置动态检测录像,即视频变化即产生录像,不变化不录像。对于无人值守的变电所,可以通过远程设置,实现同样的功能。监控主机可以将报警信息和音视频录像保存在本地硬盘,当本地硬盘满时,可以设置自动清除过期的录像,同时,监控主机还作为网络服务器,接受监控中心的数据和音视频请求。根据监控中心的请求,将视频和数据传送到指定的地点。

在网络监控中心,我们设立专门的计算机对各变电所进行监控,监控中心可以轮流对各变电所的视频及数据进行巡视,当变电所有报警发生时,变电所监控主机会主动将报警上传,报警信息将存入监控中心数据库,相对应的视频图像即自动切换到当前画面。同时,会有声音提示,工作人员进行判断,如果需要进行维护,则可以立即打印出派工单,并通知相关人员。在供电局监控中心,除了网络监控主机,还可以在网络别的节点,如局长室对各变电所进行巡视,以了解变电所的情况。大大方便了管理。

二、设计原则

1、先进性、实用性、经济性及合法性

本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系统采用先进技术,时整个系统达到先进性;所有集成设备均选购目前同类产品中先进的产品,保证几年内不落后、不被淘汰;在保证系统的先进性的同时还应考虑系统的实用性,即所选设备是成熟的系统,所有的功能都是实用的;并考虑系统的经济性,选择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所有设备都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长和通过质量检测的产品。

2、良好的扩充性

考虑到工程的实际情况,在进行系统设计时,我们充分考虑了系统增容的可扩充性:系统设计均采用模块化结构,所有设备管理主机均可扩容,以后系统增容时,只需直接将管理设备与系统进行连接,不需对线路进行改造;系统主机均采用大容量产品,为将来的扩充保留充分的冗余空间和设备接口。

3、系统安全可靠性

凡设计到业主经济利益的系统,稳定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系统的产品涉及到经济利益,我们设计选型时作了慎重考虑,选用的设备都是经过大量用户使用并且相当成熟的产品。使系统具有更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系统超前性

整个系统的先进性,取决于设计者是否具有超前意识,掌握这一行业的最新技术以及边缘科学在此领域的应用,同时必须了解和预见到今后几年社会发展对闭路监控及报警系统方面提出的要求。因此,不仅要求设计严密、布局合理,能与技术、新产品接轨,而且所选择的设备应在系统实施若干年后,亦能保持其功能完善、齐全,不至于落后。

5、系统的可操作性

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综合管理、便于维护、操作简便且易于掌握。系统的设计,要求在操作人员与设备之间建立起友好的界面,使操作者无论对系统的设置还是日常运行,通过键盘进行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即使对没有接触过此类设备的操作者,只需稍加培训,即能掌握一般操作。

6、系统的安全性

雷电发生时将产生强大的冲击电流,如果不采取有效防御措施,极容易造成被雷电击坏。对系统的防雷击方面,我们设计采取:所有设备额外供电,配备专用ups电源,防止雷击发生时超高压强电流通过强电系统破坏弱电系统;所有设施保证良好接地,当强电流通过时可以分散电流,室外可安装避雷针。

三、设计依据

系统配置是根据业主提供的要求及国家或行业批准发布的相关产品/系统标准而设计的。

gbj16-83《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算编制办法》

ga/t70-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j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300-86《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gbj57-8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j303-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hyd41-01-1999《电子工程建设概预算编制办法电子设备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及《电子工程建设预算定额》

ga16796-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

四、设备选型

根据用户对电视监控系统的具体要求,综合我公司以往所做工程的经验,特别郑重推荐使用以下电视监控系列产品。

1、矩阵主机

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c-8632-8ii型矩阵主机

系统支持32路音视频同步输入,8路音视频同步输出。

系统支持一级主控设备(可选主控键盘或主控计算机),15级分控设备(可选分控键盘、分控计算机或红外分控等)。

系统可接入32路报警探测区。

主控设备全面享有对所有监控现场云台、镜头、快球、雨刷、灯光、电源的控制。

经授权后,分控设备可有限享有对某些监控现场云台、镜头、快球、雨刷、灯光、电源的控制。

矩阵主机与主、分控设备及解码器之间采用rs-485通讯方式,布线简单,扩展性强。

系统支持主控键盘或主控计算机两种主控设备,但同时只允许接入其中一种。

主控设备选用主控计算机时,可通过主控软件用鼠标实现快球的全功能控制,同时系统提供了软件锁定功能,视频满屏功能,并可附有电子地图、硬盘录像、语音控制、视频报警四大功能模块可供用户选配。主控软件具备普通切换和便捷控制等多种方便灵活的切换方式,并提供布/撤防状态、灯光、电源、雨刷、广播、自动等状态的任意多点组合控制和查询。

主分控键盘可通过摇杆控制快球或云台方向及编程参数选择,同时具备键盘锁定功能。

红外分控具备分控键盘的主要功能,操作更为灵活。

分控设备(分控键盘、分控计算机)均需授权,这种授权规定了键盘——监视器、键盘——摄像机、监视器——摄像机的访问权限。

系统支持万能切换功能,通过编程可设定监视器——摄像机的顺序切换权限及驻留时间,切换时音视频同步切换,每个监视器可存储多达120点的切换序列。

每路视频输出上都有字幕叠加,屏幕显示包括时间、日期、监视器编号、摄像机编号及8个任意标识字符,黑边框字幕保证光照变化时的字幕效果。系统提供可视化字幕调整方式,可在屏幕的任意位置叠加字幕信息。

报警方式可选并行报警或串行报警,各报警点输入可任选断路报警或短路报警方式,以防止人为破坏。

可手动、定时自动开关每个报警点的信号检测,各点布/撤防状态可在编程中查询。消警方式可选自动消警、延时消警和手动消警。

系统具备强大的报警联动功能,报警后报警点现场电源接通、灯光打开,主机蜂鸣器鸣响,报警开关启动。

报警后,报警点音视频信息将按照系统编程设定的参数在授权监视器上切换,视频上叠加“报警”提示字样,每个监视器可存储多达120点的报警切换序列。

报警记录查询。可查询最近256个报警点的报警时间。

开关机时间查询。可查询最近256次开关机的时间。

多级密码保护。系统启动、键盘锁定、报警布/撤防、调用预置景点均需输入密码。

工作温度:-10℃-+55℃

工作电压:ac220v/50hz(±10%)

功耗:20w

音频输入:32路(两线制/三线制)

音频输出:16路(750mv/600ω)

频率响应:150hz~15khz

音频通道隔离度:>40db

视频通道隔离度:>56db

视频信噪比:>56db

视频通道带宽:15mhz(±3db)

视频输入阻抗:75ω1vpp

视频输出阻抗:75ω1vpp

外形尺寸:482mm*344mm*88mm(长*宽*高)

2、控制软件

系统采用矩阵硬录集成控制软件,应用于由天地伟业的tc8632-8ii矩阵和tc2808av-m4硬录主机组成的多媒体监控系统,它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利用在传统的监控系统中,不但大大简化了硬件设备和器材,而且使得处理和控制更加精确、可靠。同时它具备windows环境下应用软件的诸多功能,可以方便的完成预置编程、录像、图像抓拍打印、电子地图、视频报警,远程监控的支持等多媒体功能。

支持网络和互联

分为服务器端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分控端计算机软件两部分

界面友好,完全中文化,易于使用

按键图标会意化设计,操作简单直观

具有可管理性,存档、查询方便

周到的软件选项,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

字幕与影像分离。提高画面清晰度,并有多种字幕显示,随心所欲,尽如人意

兼容中西文windowsxx操作系统

分控计算机软件不限节点数,可随意配置

安装简单,硬盘占用量小,升级容易

采用多级电子密码进行系统操作,实现安全管理

编辑方便、发送快捷的汉字传送功能。汉字录入方便。字符传送快捷。汉字随时修改、随时发送,无次数限制。

图标会意化按键设计,功能明确,使用便捷,关键时刻不致手忙脚乱,不需专业培训即可操作。

工作状态指示明确,采用指示型按键,使按键状态一目了然。

将一些常用功能设置为按键(象编程、话筒、灯光以及雨刷等按键),方便监控系统操作。

抓拍图像以通用格式存储,方便进一步处理和打印。

画面质量可调,并在下次启动系统时,保留此设置。

操作简单但功能强大的菜单选项。

通过选择“串口设置”菜单,完成串口、波特率等参数的设定。

通过选择“编程”键的选择,完成组切时间、字幕选择、分控设定、时间设定等参数的设定。

通过对“察看状态”菜单的选择,可快速完成对现场电源、灯光、自动扫描处于何种工作状态的察看。

实时多媒体报警。独具一格的报警联动模块,保证布防后警情发生时主控计算机监视器画面的及时切换,直至撤防。

可选配电子地图功能。

报警画面可存至计算机硬盘。

可实现报警资料的长期存储,便于查询。

3、云台、解码器

设计使用天地伟业tc-2209a型室外全球解码器一体化云台和tc-2207a型室内全球解码器一体化云台。

全球云台,内置解码器。

转动角度:水平:358°,垂直:0°~90°

转动速度:水平:12°/秒,垂直:6°/秒

电压:24vac输入

4、摄像机

选用honywell(gc-755a1型)摄像机。

像素:625电视线(pal)

扫描系统:2:1隔行扫描

水平扫描频率:

垂直扫描频率:50khz

图像传感器:1/4″彩色ccd高清晰数码摄像机

总像素:795(h)x596(v)470k

有效像素:752(h)x582(v)440k

信噪比:超过49db

水平分辨率:480电视线

视频输出:,75ω

镜头:20倍光学变倍(,f=)自动变焦

数字放大比率:10倍(总放大比率:220倍),2~10倍可变

变倍速度:5秒

镜头观察角度:水平:47°(w)/3°(t)

最低照度:

同步方式:内方式

背光补偿:on/off

彩色/黑白:on/off

焦点模式:自动/手动

白平衡:自动/半自动

模糊控制:手动

锐化控制:手动

快门速度:1/50~1/10000sec

电源:dc12±

功耗:/350ma

尺寸:60mm××103mm

重量:345g5、网络分控计算机

网络分控计算机采用配置:

cpu:piii1g以上

内存:256m以上

显卡:geforce显卡mx200以上

网卡:10m/100mpci网卡

软件平台:windowsxxprofessional

五、系统拓扑结构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篇5

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为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各关键环节实行全方位监控与评价,以教学运行管理为主线,以评教、评学、评管工作为重点,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起组织运行机制。

一、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构建

首先,建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机制。一是建立考核标准。为了达到学分互认、资源共享,横向应建立统一的基本标准,即在同类型、同层次学校的同专业之间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纵向应建立分段成品考核标准,即在中职与高职、高职与中介、中介与企业之间建立必要的分段考核标准。二是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满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师资配置合理性、实训条件保障可靠性、管理严谨规范性的要求,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建立统一的质量监控和考核体系。做到过程监控、检查机制、事故评判以及考核标准、考核组织、考核方式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其次,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一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培养目标,即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了解一般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一个主要岗位或几个相关工种、工艺、岗位群的经验性操作技艺,能够做到“零距离”顶班上岗;能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二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价体系。采取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结合、主体评

价与客体评价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组织和评价程序。三是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建立上下游、内外部结合的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和不断更新机制,实现教育与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原则

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一般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监控侧重于过程,评价主要考查结果。一种知识体系或一项技能的形成,依赖于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个教学过程又是“教”、“学”、“做”群体间彼此作用的过程。因而,监控与评价既要考虑主观因素,又要考虑客观因素;既要针对教学的结果,还要针对教学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真实地揭示教学双方个体和群体在教学活动中的真实情况,确保监控与评价结果的完整性、客观性。

二是准确性原则。只有准确的评价结论,才能真实反映教学状况,体现其真正的应用价值。为确保评价的准确性,应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评价数据、信息的精确性、真实性。

三是动态和静态结合原则。动态评价强调过程,是在某个特定教学时段内(如某课程或某项技能训练过程始末)以时间为序,获取信息后进行综合处理的评价方式,得到的评价结论真实性强,可信度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静态评价是在特定时间内(一般在一个教学过程的后期),一次性获取全部相关信息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程序简单,时间周期短。

四是广义评价和狭义评价结合原则。广义评价亦称综合评价,它是对教学活动全过程及与其相关的其它方面进行全面系统评价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可全面反映在教学话动中的个体与群体、教学与管理的综合情况。狭义评价亦称单项评价,它是以评价教学群体或个体在教学活动中某一方面为宗旨的评价方式。

三、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组织体系及内容

为了实现对教学过程的适时监控,根据监控与评价的原则,组建以院校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内督导组织,负责对教学活动的检查、督导、考核与评价(主要以自查、自评)的形式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具体的监控与评价。

1.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监控与评价。在整个课程方案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涉及课程开发的实际应用,因此,对其实施评价应由课程开发方面的专家、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企业专家三方评价人员组成。评价的内容包括:①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点监控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是否与企业人才要求一致,着重分析评价其适用性、可行性和操作性,每年评价一次。若一定比例的专家组成员(如30%)认为课程达不到知识目标要求就应修改,及时调整计划。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重点监控指标,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深度、广度。专家组中一定比例的人员认为课程内容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应予以调整。③教材建设。教材的监控和评价因素主要包括教材的时效性、规格、创新性、先进性和学生的满意度。而监控的重点是教材的时效性、规格和创新性,应及时反映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等。

2.教学条件的监控与评价。实施对设备条件的监控与评价,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保持职业院校特色的重要前提。监控的重点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①对校内实验实训条件的监控。各专业都必须具有必要的实验实训条件。当出现缺乏必要的实验实训条件时,应及时补充或更新。②对校外实训基地的监控。学校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当某实训基地发生变故时,应及时调整。③对学生人均教学资源占有量的监控。根据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当生师比、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计算机台数、语音室、生均图书数量等达不到要求时,要及时提出预警。

3.师资队伍的监控与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其实现的前提是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其工作内容包括了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教学督导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队伍、兼职质量信息员

队伍和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教学管理队伍主要由教务处管理人员、系主任、各教研室主任组成,教学管理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支队伍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管理队伍主要由学生处管理人员、各系副主任、各班主任组成,学生管理队伍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到合作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跟踪分析,全面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教学督导队伍的组成坚持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聘请了4名对高等职业教育有系统认识且分别来自校内、校外、企业的督导员,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督导队伍,教学督导队伍始终坚持“以督导学、以督导教、以督导管”的教学督导工作方针,对教师教学指导、教学反馈、教研教改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队伍主要由校内专家、兼职教授、校内研究骨干组成,这支队伍主要围绕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研究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现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咨教服务等,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队伍主要由校内外学生指导教师和具有稳定工作的毕业生组成,这支队伍在学生成长指导、质量信息反馈、校企合作交流反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手册》等,及时反馈学生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适应性等方面的信息,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主要由学习成绩优秀、素质优良的在校学生组成,这支队伍主要是协助教学督导员队伍、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队伍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反馈教学质量信息、参与教学质量调研等,在教师、督导、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这样一来形成了对师资的监控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监控与评价的主体,由学校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科研部门和行政部门构成。二是监控与评价的指标,可从教师结构、教师素质两个方面进行。其中,教师结构含学历、职称和工作经历3方面内容,应分别满足评估要求;教师素质评价,应根据教师的一贯表现,从社会服务能力(包括科技研发、推广、咨询等)、教学研究能力、专业实践技

能、新技术掌握应用等方面由学校评价认定。三是监控与评价的反馈,在人事、教务、行政等部门提供的监控报告基础上,由学院领导对监控结果进行分析并将整改决策反馈到主管部门。监控与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包括师资建设规划、建设计划及其落实情况,教师进修学习、培训提高情况、师资结构改善情况等。②专职师资方面。教师的数量监控主要通过师生比进行;师资质量主要通过教师的学历构成、年龄构成、职称结构、技能构成、科研水平、师德教风等反映;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比例应达到规定的要求;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达到规定的要求。③兼职教师方面。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与学校专业设置要基本相适应。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应达到规定的要求。

4.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组织的建立及其工作成效、管理队伍素质及其管理水平、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教学计划及其运行、招生管理及生源状况、教学监控及信息反馈等,其重点是生源情况、教师教学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运行管理情况。学校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要从根本上调动师生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首先,对生源的监控与评价。学校发展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首先充分了解学生。职业院校的学生来源不同,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也有各类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基础不同,发展与成才也就不可能都走同一条路。因此,建立生源的监控和评价机制,应当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对生源的监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招生规模:要切实“以满足社会有效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为重要参考,调控专业招生规模。②新生素质:要对招生录取分数线和录取新生成绩进行系统分析,全面了解本专业生源基础知识、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状况,并与本届其它专业、其它学校,以及往届生源比较,以便合理调整计划,做到因材施教。其次,进行教学监控与评价。应重点从教学规范执行、教学计划大纲执行、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和教学效果等几方面实施监控与评价。教学规范包括教学准备情况、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仪

表、语言表达、教书育人等;教学内容包括准确程度、深广程度、熟练程度、计划执行情况等;教学方法及手段包括因材施教、启发思维、联系实际、重点、难点、教学手段等;教学效果包括学习气氛、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培养等。再次,对学习效果的监控与评价。对学生学习成绩或效果的监控是实施学习质量监控的重点。对学习成绩的监控是对理论课程学习质量的监控和对实践课程学习质量的监控。理论课程学习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考查和考试建立起学生学习成绩的预警机制。实践课程学习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技能训练、岗位实习或毕业综合实践实施监控。对于生产见习或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需要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兼职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三方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指导和考评,并做好记录。学院积极推进专业教育与行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企业订单培养到企业定制培养,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到校企共享共用资源,从企业冠名到企业投入建立二级学院,通过制定并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等制度,形成校企共育人才、共享资源的良好局面。实践教学有其自身特点,除考核分析学生的操作技能外,还应考查学生的实习态度、工作作风、诚信、遵守纪律、遵守操作规程情况等。最后,对运行管理的监控与评价。教学运行管理即教学过程日常管理,重点监控与评价教学管理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及工作成效、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落实情况、教师执行教学规范情况等。

5.人才质量评价。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环节标准建立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并完善《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管理的若干意见》、《新生入学调研制度》、《各教学环节检查制度》、《人才培养质量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等制度,明确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等进行重点监控,形成了过程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科学、持续改进明显的质量保障体系。重点是一对必备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职业能力与素质评价。包括必备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合格率、职业技能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累积通过率,如达不到相应要求,应及时预警。素质方面包括学生遵纪守法、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修养情况、考风考纪情况、学生身心

健康、学生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实践和科技文化活动等,对表现较差者及时预警。二是职业资格证书。我国目前建筑类证书体系虽然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行,但无论在多数人的心目中还是在现实的个人发展生涯中,往往还是学历证书重于职业资格证书。而且,这二者相互之间还缺乏有机的衔接、沟通和转换的通道。建立高职高专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互通机制,是构筑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证。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接轨,学生参加专业规定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证书考试通过率如达不到相应要求应予预警。三是毕业情况。毕业生毕业情况监控与评价的重点指标是毕业率。毕业率从总体上反映毕业生符合人才培养规格、达到毕业质量标准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情况,也是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当毕业率达不到一定要求,或连续两年毕业率呈现下降趋势时应及时预警。四是就业情况。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其教学目的,最终必须体现在学生毕业就业上。就业率是体现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就业率实施监控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就业监控与评价重点是就业指导与服务组织、就业网络建立与运作成效、毕业生就业力(能力)与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工资水平、企业对毕业生满意率、家长对学校满意率、学生对学校满意率等。对就业率连续两年走低应及时预警,或调整专业结构,使之更适应社会需求;或调整课程结构,或加强管理,增强职业能力与素质,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五是社会评价。指集团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对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服务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评价。每学年对以往毕业生工作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开展一到二次“满意度”调查。当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满意度或称职率低于一定指标时,则应该及时预警。

48 1939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