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参考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参考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一篇】
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从把握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开始,从分析它们的相似之处入手,通过让学生联想、猜测、观察、类比、对比、类推、验证等方法探讨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由于在推导比的基本性质时要用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因此教学新课时对这些知识做了一些复习,引导学生回忆并运用这两条性质,为下一步的猜想和类推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事实也证明,成功的铺垫有利于新课的开展。学生通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愉快!
在学生大胆猜想得出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比值不变时,我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但没有在学生的验证时让学生比较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和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微小区别,造成学生一定的概念上的混淆。
注重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练习题的设计应强调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容易进入陷阱的题目,在这些小陷阱中,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当学生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规律时,我马上出示:尝试:(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 )(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0,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 )这两题,如果学生会完成了,这个基本性质也理解了。再如:我出示的例1中的3道例题,把学生在化简过程中将会出现的错误全部呈现了出来,学生第一印象的掌握,有助于今后的练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愉快中产生新的兴趣,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取得成功。但是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又常使学生难以理解,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二篇】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比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联想到分数基本性质类比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学生理解.得出比的性质不会太难。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相等的比,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本节课具有直接的真正迁移作用的仅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分数.比的基本性质在句式上是一致的,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过程来说,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化简比,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3.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建构比的基本性质和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正确地化简比。
难点: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的表格
2、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3、分析、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并尝试把表格中的比分类。
小结: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比分为一类。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2、讨论二:可以写出多少个比值是4/5的比呢?
三、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一练”,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三篇】
1、让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发现并使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快乐。
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探究、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什么叫做比例? 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 2.师: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生:化简比、求比值。
3∶6 =1∶2
所以 6∶10 = 9∶15 生2: 因为 20∶5 = 4∶1
28∶7 = 4∶1
所以 20∶5=28∶7.
(学生边说教师边用课件展示解题过程,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规范解题格式。)4.师:除了化简比,求比值,还有没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1)观察这几组比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在比例6:3=4:2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
6、
3、
4、2”叫作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6和2”叫作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3和4”叫作比例的內项。
(3)提问:你能说出其它三个比例的內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认真观察所写出的比例,你有什么发现? (1)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外项,也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內项。
(2)6×2=3×4,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 4.验证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任意写出一个比例,验证规律。
(1)与同桌每人写出一个比例,交换验证。
(2)如果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会怎样呢? (3)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明确: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就是把两个內项和两个外项分别相乘,所以它们的积是相等的。 8.教学“试一试”
(1)假设每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说出组成比例的内外项分别是什么。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1)从表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2)从表中选择两组数据,写出一个乘积相等的式子。
追问:为什么每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 (因为每两个数分别表示速度和时间,它们相乘的积表示路程,甲乙两地路程一定,所以乘积都相等。)(3)根据“80×6=120×4”写出比例,。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练习七第2题
(1)下面四个数
5、
说明:任意给出4个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找出最大和最小项相乘,再把其他两数相乘。
(3)判断这四个数。若不能组成,你能换掉一个数,使之组成比例吗?
3.任意从1-10中,写出4个数,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与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写,另一个判断。 4.我是小法官,对错我来判。
(1)6和4是比例的什么?联系比例的基本性质,括号里可以填什么?指名填空,并说理由。 (2)学生独立完成第2小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四篇】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教材例3先用表格呈现了4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要求学生求出各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然后把比值相等的3个比写成等式,通过提示“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让学生联想到分数基本性质类比出比的基本性质。由于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商不变规律的经验,学生理解.得出比的性质不会太难。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引导学生比较“这三个相等的比,哪一个更简单一些”。
学情分析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的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但是对本节课具有直接的真正迁移作用的仅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语言学的角度说,分数.比的基本性质在句式上是一致的,容易被学生理解;从过程来说,分数的化简和比的化简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运用这个性质把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化简比,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3.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来建构比的基本性质和探索化简比的方法;在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正确地化简比。
难点:灵活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1、出示例3的表格
2、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数学问题。
3、分析、讨论表格中的数据,并尝试把表格中的比分类。
小结:我们可以把比值相等的比分为一类。
2、讨论二:可以写出多少个比值是4/5的比呢?
先尝试独立完成“练一练”,再在小组内交流方法。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五篇】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我先是让学生求出6:8和12:16这两个比的比值,然后让学生发现这当中的规律,学生很快说出了比的基本性质;接下来我让学生通过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再利用商不变、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过程还算顺畅,但在接下来的讲解化简最简单的整数比时,却出现了问题:当前、后项都是整数的时候,我只讲解了前、后项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此,应该出示其余的方法,让学生在其中找到最优法。
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
上一篇:歌颂父爱的诗句 书法(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