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杜富国事迹简介精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杜富国是抗击疫情的英雄,奋战在抗击新冠病毒的前线,展现出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4年杜富国事迹简介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杜富国事迹简介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1

杜富国说,在他刚醒的那段时间,心里其实挺乱的,那个时候,他就在想怎样变成一个正常人。他用了差不多一两个星期,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去接受自己。第一次学会了吃饭,第一次学会了穿衣、刷牙,他渐渐有了很大的自信心,对生活也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

今年四月份他转到了整形楼,接受植皮手术。杜富国说:“两个月的时间,做了五次手术,每次都是全麻,由于全麻做了之后,我的身体像昏迷的状态。”

“每次换药,还要打疤痕针,每次可能要打几十针,但是打疤痕针没事儿,因为效果越来越好了。”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2

杜富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贵州湄潭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2015年6月他主动请缨参加边境扫雷行动,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为边境安宁挥洒热血,为战友安危舍身忘己,任务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处处叫响“让我来”。2018年10月在排雷作业时突遇爆炸,将战友护在身后,自己却身受重伤,永远失去双眼双手。荣立一等功1次,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号令当头“让我来”,为人民扫雷障冲锋在前。

2015年6月,陆军某扫雷大队组建,任务是为边疆人民彻底扫除雷患。杜富国第一时间向连队党支部递交申请,主动请缨参加排雷,义无反顾赶赴扫雷战场。他始终把坚决落实号令指示作为行动指南,想的最多的是早日还边疆人民一个安宁,做的最多的是带头冲锋雷场扫除“雷患”,用青春印记践行了听党指挥、为民扫雷的忠贞誓言。

3年多来,杜富国累计进出雷区1000余次,排除各类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把“生命禁区”变成了边境百姓的致富田园、生活乐园。

重担面前“让我来”,为使命砺绝技奋勇争先,杜富国始终把使命责任和人民期盼铭记在心头、挑在肩上,一心勤学苦练、一路奔跑追梦,锻造一身挑重担、打头阵、叫得响的过硬本领,被全队战友誉为“全能雷神”。他打破固有逐点逐片爆破作业方式,提出田字分割爆破、多人多块同步作业的方法,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搜排效率,得到广泛推广,被大家称为“田字切割法”;探测作业中,他逐渐摸索出“分块扫描、木棍标识、交叉划线、精确定位”的搜排要诀,极大提高了探测速度和精度;运输弹体时,他对排除的爆炸物按规格尺寸和性能种类进行合理区分,手工制作了10种装运沙箱,较好地提升了搬运效益和安全系数。杜富国凭借平时扎实的训练积累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铺设了一条条“安全道”。

生死关头“让我来”,为战友不惜命血染雷场雷场就是战场,谁多排一颗雷,经受的危险就会多一分。杜富国经常是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大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雷大胆”。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在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雷场进行扫雷作业,发现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个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杜富国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就在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上前清理浮土时,“轰”的一声巨响传来,手榴弹突然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为战友遮挡了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杜富国在重症监护室醒来后,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艾岩怎么样”,得知他身体无恙后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苦累危难“让我来”,为大爱洒真情无私奉献。

杜富国作为一名90后青年战士,始终把吃苦受累、攻坚克难当成砥砺成长的法宝途径,把真情博爱、解急帮难当成彰显价值的生活习惯,把奋不顾身、牺牲奉献当成践行宗旨的责任追求,成为广大官兵和驻地群众阳光温暖的符号。领导眼中,他是踏实肯干的可靠人。来到扫雷队,面对苦活脏活累活他从来不讲价钱、不嫌麻烦。战友眼中,他是有情有义的好兄弟。

每当战友遇到困难,他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做什么,总是设身处地的急人之急,是战友们口中的“暖男阿杜”。群众心中,他是救灾扫雷的大英雄。去年9月2日凌晨,驻地猛硐乡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在搜救过程中,杜富国不顾个人安危救出12名被困在宿舍楼2楼的中小学生,背出19名被困老人和2名护工。他英勇负伤后,猛硐乡乡长盘院华接受采访时流着泪说,“全乡2万亩茶园,8000亩在雷区,群众都被炸怕了。杜富国救的不只是艾岩,还有全乡的百姓”。

挑战考验“让我来”,为时代立丰碑奔跑追梦。

“感动中国”颁奖词讲道:“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虽然再也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再也不能看到妻子明媚的笑脸,但他坚决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信念、坚毅刚强的品格、乐观豁达的心态,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

杜富国负伤后的坚强,让主治医生陈雪松深感钦佩和震撼:“我们当医生的见多了伤残生死,但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坚强的战士。”失去双手的杜富国,偶尔感到“手指头”还会痛,这种“幻觉痛”是一种折磨,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疼。告知杜富国失去双眼的真实伤情时,大队领导专门邀请昆明疗养院心理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预方案,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方案一套都没用上,杜富国反而以自身的坚强和乐观安慰家人和战友。

通过这次线上寻访,我了解了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我们要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大力发扬忠于使命、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为强军梦、强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向杜富国致敬,向每一位甘于牺牲奉献的英雄致敬!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3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四队作业组长、中士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时的一句“口头禅”。

时隔1个多月,杜富国的这句话依然在战士艾岩耳边回响。面对笔者,艾岩的眼眶红了,哽咽着说:“是他救了我的命啊!”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处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病房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

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3年来,他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先后获得嘉奖两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一次,荣立一等功一次。

杜富国所在的云南边境雷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作业区最高坡度达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只能人工用探雷器扫、用手排。

在马嘿雷场,战士唐世杰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险的火箭弹。杜富国让战友退到安全地域观察,独自上前处理。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班长刘贵涛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没等刘贵涛命令杜富国撤下时,他就抢先道:“班长,我来吧。”

“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都‘强词夺理’争着上。”杜富国负伤后,刘贵涛回忆起这些细节,抹着泪说:“他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冒险,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探雷器是扫雷兵的“手中枪”,为了早日奔赴扫雷场,杜富国将各种金属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训练场的土地翻了个遍。他还和战友“背靠背”对抗,请别人随意埋设铁钉、硬币、弹片,通过斜放、深埋、混合、缠绕增加难度,以此训练“听声辨物”本领。经年累月,他熟练掌握了10多种地雷的排除法,将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

老山地区,地雷、炮弹等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辨识难度大。“扫雷兵脚一滑,甚至一块石头滚过,都可能引爆地雷。”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说,官兵们在这样的雷场作业,每天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绣花针”。

2015年,杜富国申请到边境扫雷,父母一直很担心。3年多来,杜富国从不和家里多讲扫雷的事。杜富国负伤后,他的父亲杜俊来到儿子作业雷场,当他听了麻栗坡县猛硐乡乡亲们含泪的讲述,这位老党员愈加明白了儿子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又为何不愿退伍。

杜富国负了重伤,猛硐乡乡长盘院华几度哽咽:猛硐全乡共2万亩茶园,有8000亩在雷区,群众不敢进去耕种,只能撂荒。部队进驻当地扫雷后,已将三分之二以上的雷区土地安全地移交给村民耕种,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他说:“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希望了。”

11月18日傍晚,由南部战区陆军与麻栗坡县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让我来——勇扫雷障为人民”主题文艺晚会在县礼堂隆重举行。麻栗坡驻地官兵赶来了,当地群众赶来了,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杜富国的父母、妻子应邀出席。

每当舞台背景上出现儿子的身影,杜俊都会含着泪拿起手机拍个不停,也许他是想让曾经健全的儿子定格在心中。

杜富国妻子王静说:“我们结婚一年多,两地分居,离多聚少,他说我是他的‘小公主’,以后我就是他的眼。”此时,舞台背景上闪现出一个镜头:在医院陪护丈夫时,她拉着杜富国的胳膊,一只手从他袖口里伸了进去,当她摸到那光秃秃的胳膊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

杜富国是扫雷兵的骄傲,也是扫雷兵的代表。这群与死神较量的90后扫雷兵,始终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4

11月,云南中越边境上的坝子雷场,几十名解放军战士手拉着手高唱着军歌,齐步踏过这片曾经埋有几千颗地雷的死亡地带,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乡亲们,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安全了,在队列中本来应该有一位名叫杜富国的战士,可是此刻,他再也没有机会拉着战友的手亲眼见证这特殊的时刻。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一个多月以前,此时的杜富国已经在边境扫雷部队中服役三年多,他出入雷场上千次,拆弹2400多枚,从一个年纪轻轻的边疆卫士逐渐成长为扫雷尖兵,这个九零后的战士甚至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雷神”,前不久他刚刚结婚,本该好好的享受新婚以后的甜蜜生活,他却毅然告别了妻子,返回了雷区战场。

10月11号,27岁的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再次踏上坝子雷场。杜富国轻轻的向艾岩挥了挥手,示意他远离爆炸物,“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在排雷现场最常说的一句话。爆炸的瞬间,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艾岩所在的方向,他挡住了四散的弹片和冲击波,时间被定格在了十四时三十九分。

距离爆炸点不足两米的艾岩在杜富国的保护下,只是脸部受到些擦伤,而身处爆炸中心的杜富国保护衣被冲得粉碎,棉条被烧得滋滋作响,鲜血混杂着爆炸的硝烟浸染了全身。

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终于保住了生命,然而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杜富国的父亲含着泪将儿子的伤情如实地说了出来,他颤抖着哽咽着,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自己的孩子,杜富国平静地微笑着,他让亲人们不要担心他会坚强。而他的妻子王静知道,这个男人习惯了把所有的痛苦一个人咽下去。作为妻子,她要做的就是,在丈夫的身后撑着他,照顾他,从今往后成为他的眼睛。

随着最后一片雷场的交接,曾经的死亡地带正在被乡亲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实的双手开拓成满山的田地。曾经的雷场上,一棵棵树苗正在蓬勃生长,一簇簇老山兰默默吐露着芬芳。这老山兰不就是我们的英雄之花吗?杜富国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就是在我扫完的雷区上面盖上房子,老百姓可以安心种地生活。”虽然他再也无法亲手触摸这片重获新生的红土地,再也无法亲眼领略这和平宁静的风景,可是在他内心深处早已装下了这最美丽的画卷。

告别婚房,走向雷场,那是军人的使命;你退后让我来,那是勇者的担当;岁月静好,那是英雄的守护;人民安宁,那是国家的誓言。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5

“你退后,让我来!”(新时代强军战歌)。

扫雷英雄杜富国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手榴弹爆炸的弹片,守护了战友的平安。近日,记者走进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听战友们讲述他那惊魂动魄的故事。

“你退后,让我来!”

这已成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作业组长、中士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时的一句“口头禅”。

时隔1个多月,杜富国的这句话依然在战士艾岩耳边回响。面对记者,艾岩的眼眶红了,哽咽着说:“是他救了我的命呀!”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处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在医院里,战友们轮流陪护,杜富国从未喊过一声疼。一天,当战友帅超离开医院时,杜富国却提出一个请求:下次打饭时,多给我点肉和蔬菜,我要多吃点,吃好点,争取早日康复,早日穿上那套扫雷防护服。

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病房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

生与死的抉择,他选择了战友安全。

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介绍: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一个小山村,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3年来,阳光帅气的他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先后获得嘉奖两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一次,荣立一等功一次。

边境雷患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2015年6月,云南扫雷部队成立,400余名官兵经过4个月的集中骨干集训和临战训练后,正式开始排雷作业。经过3年艰苦奋战,共扫除雷区57。6平方公里,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种爆炸物19。82万枚(发)。

数字背后,是扫雷兵与死神较量的硕果,更是向习近平主席和人民交出的满意答卷。

云南边境雷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作业区最高坡度达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只能人工用探雷器扫、用手排。

在这样险象环生的雷场,谁多排一颗雷,就多承受一分危险。在马嘿雷场,战士唐世杰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险的火箭弹。杜富国就让战友退到安全地域观察,独自上前处理。整整一上午,当10多枚火箭弹被安全排除时,他穿的防护服已被汗水浸透。

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班长刘贵涛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没等刘贵涛命令杜富国撤下时,他就抢先道:“班长,我来吧。”

“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都‘强词夺理’争着上。”杜富国负伤后,刘贵涛回忆起这些细节,抹着泪说:“他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冒险,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练就金刚钻,誓言与死亡叫板。

战友们都知道,杜富国的微信名叫“雷神”,qq昵称叫“征服死亡地带”。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出色的扫雷骨干,竟然是半路出家。

探雷器是扫雷兵的“手中枪”,“学会5分钟,学精要5年”。为了早日奔赴扫雷场,与死亡幽灵较量,杜富国将各种金属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训练场的土地翻了个遍。他还和战友“背靠背”对抗,请别人随意埋设铁钉、硬币、弹片,通过斜放、深埋、混合、缠绕增加难度,以此训练“听声辨物”本领。经年累月,他熟练掌握了10多种地雷的排除法,将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

老山地区,地雷、炮弹等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辨识难度大。“扫雷兵脚一滑,甚至一块石头滚过,都可能引爆地雷。”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说,官兵们在这样的雷场作业,“每天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绣花针”。

杜富国的老班长许猛,保存着一张杜富国手捧地雷的照片。这是在马嘿雷场,杜富国排除的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足有脸盆大小,这也是扫雷四队排除的第一枚反坦克地雷。

排雷,得像考古挖掘一样小心翼翼。考古失误或能弥补,排雷失误尸骨无存。许猛回忆,杜富国排除这枚地雷时,只见他用毛刷、排雷铲轻轻清理浮土,当发现这个大块头顶端竟是凹陷时,顿时认定这是一颗精心布设的地雷!

扫雷兵排雷,就是和埋雷人斗智斗勇。地雷顶端凹陷,显然是埋雷人对地雷进行了力学预压,达到引爆临界点。这样,原本200公斤以上重量才能压爆的反坦克地雷,步兵一碰就炸,威力巨大。

现场静得能听到呼吸,杜富国小心翼翼地清除浮土,解除引信……当他捧出地雷的那一刻,战友们悬着的心才放下。

生命置之度外,人民永在心中。

11月19日清晨,记者来到扫雷四队任务区老山西侧大坝雷场,正巧遇到54岁的麻栗坡县猛硐乡乡民盘金良。提起地雷,盘金良既恨又怕。他说,1993年和2016年,他在草果地做农活时两次触雷。没想到,这次扫雷战士却血洒雷场。“他是为了我们负的伤啊!”老人抬起长满老茧的手不停地抹眼泪。

2015年,杜富国申请到边境扫雷,父母一直很担心。三年多来,杜富国从不和家里多讲扫雷的事。杜富国负伤后,他的父亲杜俊来到儿子作业雷场,当他听了乡亲们含泪的讲述,这位老党员愈加明白了儿子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又为何不愿退伍。

杜富国负了重伤,猛硐乡乡长盘院华几度哽咽:猛硐的山林地适合种植茶叶、草果,但全乡2万亩茶园,有8000亩在雷区,群众不敢进去耕种,只能撂荒。部队进驻当地扫雷后,已将2/3以上的雷区土地安全地移交给村民耕种,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希望了。”

11月18日傍晚,由南部战区陆军与麻栗坡县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让我来——勇扫雷障为人民”主题文艺晚会在县礼堂隆重举行。麻栗坡驻地官兵赶来了,当地群众赶来了,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杜富国的父母、妻子应邀出席。

每当舞台背景上出现儿子的身影,杜俊都会含着泪拿起手机拍个不停,也许他是想让曾经健全的儿子定格在心中。

杜富国妻子王静说:“我们结婚一年多,两地分居,离多聚少,他说我是他的‘小公主’,以后我就是他的眼。”此时,舞台背景上闪现出一个镜头——在医院陪护丈夫时,她拉着杜富国的胳膊,一只手从他袖口里伸了进去,当她摸到那光秃秃的胳膊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

扫雷兵李洋面对记者镜头,立即转过了身。他说:“别拍我呀,我都没敢告诉父母在这里扫雷呢,如果在媒体上妈妈看到我,她会哭的。”

杜富国是扫雷兵的骄傲,也是扫雷兵的代表。这群与死神较量的90后扫雷兵,始终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中。

杜富国,1991年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人物履历。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于2015年6月15日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

所获荣誉。

2018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2018年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2019年5月16日,荣获全国自强模范。[9]。

2019年5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2019年6月26日,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

2019年7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授予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2019年9月,受聘为北京大学青年立德树人工作指导老师。

2019年9月5日,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6

杜富国,1991年出生,贵州遵义市湄潭县人,12月入伍,11月入党,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8年多的军旅的生涯中,他有过3次重要选择:第一次是参军来到云南某边防团,他原本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边防战士,却选择参加扫雷;第二次是来到扫雷队后,队长发现他的炊事技术不错,有意安排他当炊事员,但他选择到一线扫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险时,他选择让战友退后,独自上前排雷。

“当兵就要上战场,国家有需要,我们应该站出来、顶上去。”,当驻守边防的杜富国得知上级组建扫雷大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奔赴排雷战场。

在执行排雷任务的3年里,杜富国常常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千余次进出雷场,累计作业300余天,搬运扫雷爆破筒15吨多,排除各类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险情20多起。

“你退后,让我来。”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他说:“我只是做了军人应该做的事,假如再给我机会,哪怕一千次、一万次,我也会坚守初心,做出同样的选择!”

负伤后,杜富国依然保持战斗的状态,从走路跑步、穿衣吃饭等最基本生活技能开始,每天积极投入康复训练。同时,他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态度,练体能、练写字、学知识,渐渐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

杜富国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荣获“时代楷模”“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当选“最美奋斗者”。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7

杜富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贵州湄潭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206月他主动请缨参加边境扫雷行动,为人民利益勇闯雷场,为边境安宁挥洒热血,为战友安危舍身忘己,任务面前、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处处叫响“让我来”。2010月在排雷作业时突遇爆炸,将战友护在身后,自己却身受重伤,永远失去双眼双手。荣立一等功1次,入选“感动中国20人物”,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号令当头“让我来”,为人民扫雷障冲锋在前。

2015年6月,陆军某扫雷大队组建,任务是为边疆人民彻底扫除雷患。杜富国第一时间向连队党支部递交申请,主动请缨参加排雷,义无反顾赶赴扫雷战场。他始终把坚决落实号令指示作为行动指南,想的最多的是早日还边疆人民一个安宁,做的最多的是带头冲锋雷场扫除“雷患”,用青春印记践行了听党指挥、为民扫雷的忠贞誓言。

3年多来,杜富国累计进出雷区1000余次,排除各类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把“生命禁区”变成了边境百姓的致富田园、生活乐园。

重担面前“让我来”,为使命砺绝技奋勇争先,杜富国始终把使命责任和人民期盼铭记在心头、挑在肩上,一心勤学苦练、一路奔跑追梦,锻造一身挑重担、打头阵、叫得响的过硬本领,被全队战友誉为“全能雷神”。他打破固有逐点逐片爆破作业方式,提出田字分割爆破、多人多块同步作业的方法,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搜排效率,得到广泛推广,被大家称为“田字切割法”;探测作业中,他逐渐摸索出“分块扫描、木棍标识、交叉划线、精确定位”的搜排要诀,极大提高了探测速度和精度;运输弹体时,他对排除的爆炸物按规格尺寸和性能种类进行合理区分,手工制作了10种装运沙箱,较好地提升了搬运效益和安全系数。杜富国凭借平时扎实的训练积累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铺设了一条条“安全道”。

生死关头“让我来”,为战友不惜命血染雷场雷场就是战场,谁多排一颗雷,经受的危险就会多一分。杜富国经常是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大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雷大胆”。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在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雷场进行扫雷作业,发现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个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杜富国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就在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上前清理浮土时,“轰”的一声巨响传来,手榴弹突然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为战友遮挡了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杜富国在重症监护室醒来后,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艾岩怎么样”,得知他身体无恙后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苦累危难“让我来”,为大爱洒真情无私奉献。

杜富国作为一名90后青年战士,始终把吃苦受累、攻坚克难当成砥砺成长的法宝途径,把真情博爱、解急帮难当成彰显价值的生活习惯,把奋不顾身、牺牲奉献当成践行宗旨的责任追求,成为广大官兵和驻地群众阳光温暖的符号。领导眼中,他是踏实肯干的可靠人。来到扫雷队,面对苦活脏活累活他从来不讲价钱、不嫌麻烦。战友眼中,他是有情有义的好兄弟。

每当战友遇到困难,他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做什么,总是设身处地的急人之急,是战友们口中的“暖男阿杜”。群众心中,他是救灾扫雷的大英雄。去年9月2日凌晨,驻地猛硐乡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在搜救过程中,杜富国不顾个人安危救出12名被困在宿舍楼2楼的中小学生,背出19名被困老人和2名护工。他英勇负伤后,猛硐乡乡长盘院华接受采访时流着泪说,“全乡2万亩茶园,8000亩在雷区,群众都被炸怕了。杜富国救的不只是艾岩,还有全乡的百姓”。

挑战考验“让我来”,为时代立丰碑奔跑追梦。

“感动中国”颁奖词讲道:“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虽然再也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再也不能看到妻子明媚的笑脸,但他坚决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信念、坚毅刚强的品格、乐观豁达的心态,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

杜富国负伤后的坚强,让主治医生陈雪松深感钦佩和震撼:“我们当医生的见多了伤残生死,但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坚强的战士。”失去双手的杜富国,偶尔感到“手指头”还会痛,这种“幻觉痛”是一种折磨,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疼。告知杜富国失去双眼的真实伤情时,大队领导专门邀请昆明疗养院心理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预方案,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方案一套都没用上,杜富国反而以自身的坚强和乐观安慰家人和战友。

通过这次线上寻访,我了解了杜富国的先进事迹。我们要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学习,大力发扬忠于使命、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爱岗敬业、干好本职工作,积极投身改革事业,为强军梦、强国梦贡献力量。让我们向杜富国致敬,向每一位甘于牺牲奉献的英雄致敬!

杜富国事迹简介 篇8

“你退后,让我来!”(新时代强军战歌)。

扫雷英雄杜富国面对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手榴弹爆炸的弹片,守护了战友的平安。近日,记者走进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听战友们讲述他那惊魂动魄的故事。

“你退后,让我来!”

这已成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四队作业组长、中士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时的一句“口头禅”。

时隔1个多月,杜富国的这句话依然在战士艾岩耳边回响。面对记者,艾岩的眼眶红了,哽咽着说:“是他救了我的命呀!”

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处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

在医院里,战友们轮流陪护,杜富国从未喊过一声疼。一天,当战友帅超离开医院时,杜富国却提出一个请求:下次打饭时,多给我点肉和蔬菜,我要多吃点,吃好点,争取早日康复,早日穿上那套扫雷防护服。

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病房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

生与死的抉择,他选择了战友安全。

扫雷大队大队长陈安游介绍: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一个小山村,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3年来,阳光帅气的他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先后获得嘉奖两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一次,荣立一等功一次。

边境雷患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2015年6月,云南扫雷部队成立,400余名官兵经过4个月的集中骨干集训和临战训练后,正式开始排雷作业。经过3年艰苦奋战,共扫除雷区57。6平方公里,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种爆炸物19。82万枚(发)。

云南边境雷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作业区最高坡度达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只能人工用探雷器扫、用手排。

在这样险象环生的雷场,谁多排一颗雷,就多承受一分危险。在马嘿雷场,战士唐世杰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险的火箭弹。杜富国就让战友退到安全地域观察,独自上前处理。整整一上午,当10多枚火箭弹被安全排除时,他穿的防护服已被汗水浸透。

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班长刘贵涛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没等刘贵涛命令杜富国撤下时,他就抢先道:“班长,我来吧。”

“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都‘强词夺理’争着上。”杜富国负伤后,刘贵涛回忆起这些细节,抹着泪说:“他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冒险,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

练就金刚钻,誓言与死亡叫板。

战友们都知道,杜富国的微信名叫“雷神”,qq昵称叫“征服死亡地带”。出人意料的是,这位出色的扫雷骨干,竟然是半路出家。

探雷器是扫雷兵的“手中枪”,“学会5分钟,学精要5年”。为了早日奔赴扫雷场,与死亡幽灵较量,杜富国将各种金属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训练场的土地翻了个遍。他还和战友“背靠背”对抗,请别人随意埋设铁钉、硬币、弹片,通过斜放、深埋、混合、缠绕增加难度,以此训练“听声辨物”本领。经年累月,他熟练掌握了10多种地雷的排除法,将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

老山地区,地雷、炮弹等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辨识难度大。“扫雷兵脚一滑,甚至一块石头滚过,都可能引爆地雷。”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说,官兵们在这样的雷场作业,“每天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绣花针”。

杜富国的老班长许猛,保存着一张杜富国手捧地雷的照片。这是在马嘿雷场,杜富国排除的一枚59式反坦克地雷,足有脸盆大小,这也是扫雷四队排除的第一枚反坦克地雷。

排雷,得像考古挖掘一样小心翼翼。考古失误或能弥补,排雷失误尸骨无存。许猛回忆,杜富国排除这枚地雷时,只见他用毛刷、排雷铲轻轻清理浮土,当发现这个大块头顶端竟是凹陷时,顿时认定这是一颗精心布设的地雷!

扫雷兵排雷,就是和埋雷人斗智斗勇。地雷顶端凹陷,显然是埋雷人对地雷进行了力学预压,达到引爆临界点。这样,原本200公斤以上重量才能压爆的反坦克地雷,步兵一碰就炸,威力巨大。

现场静得能听到呼吸,杜富国小心翼翼地清除浮土,解除引信……当他捧出地雷的那一刻,战友们悬着的心才放下。

生命置之度外,人民永在心中。

11月19日清晨,记者来到扫雷四队任务区老山西侧大坝雷场,正巧遇到54岁的麻栗坡县猛硐乡乡民盘金良。提起地雷,盘金良既恨又怕。他说,1993年和2016年,他在草果地做农活时两次触雷。没想到,这次扫雷战士却血洒雷场。“他是为了我们负的伤啊!”老人抬起长满老茧的手不停地抹眼泪。

2015年,杜富国申请到边境扫雷,父母一直很担心。三年多来,杜富国从不和家里多讲扫雷的事。杜富国负伤后,他的父亲杜俊来到儿子作业雷场,当他听了乡亲们含泪的讲述,这位老党员愈加明白了儿子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又为何不愿退伍。

杜富国负了重伤,猛硐乡乡长盘院华几度哽咽:猛硐的山林地适合种植茶叶、草果,但全乡2万亩茶园,有8000亩在雷区,群众不敢进去耕种,只能撂荒。部队进驻当地扫雷后,已将2/3以上的雷区土地安全地移交给村民耕种,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希望了。”

11月18日傍晚,由南部战区陆军与麻栗坡县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让我来——勇扫雷障为人民”主题文艺晚会在县礼堂隆重举行。麻栗坡驻地官兵赶来了,当地群众赶来了,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杜富国的父母、妻子应邀出席。

每当舞台背景上出现儿子的身影,杜俊都会含着泪拿起手机拍个不停,也许他是想让曾经健全的儿子定格在心中。

杜富国妻子王静说:“我们结婚一年多,两地分居,离多聚少,他说我是他的‘小公主’,以后我就是他的眼。”此时,舞台背景上闪现出一个镜头——在医院陪护丈夫时,她拉着杜富国的胳膊,一只手从他袖口里伸了进去,当她摸到那光秃秃的胳膊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

扫雷兵李洋面对记者镜头,立即转过了身。他说:“别拍我呀,我都没敢告诉父母在这里扫雷呢,如果在媒体上妈妈看到我,她会哭的。”

杜富国是扫雷兵的骄傲,也是扫雷兵的代表。这群与死神较量的90后扫雷兵,始终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中。

杜富国,1991年生,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兴隆镇太平村人,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人物履历。

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于2015年6月15日主动申请从原单位加入到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

所获荣誉。

2018年11月24日,被授一等功奖章和证书。

2018年12月18日,被授予“云岭楷模”荣誉称号。

2018年12月20日,被评为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

2018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18候选人物。

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2019年5月16日,荣获全国自强模范。[9]。

2019年5月22日,中央宣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2019年6月26日,入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

2019年7月,授予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2019年9月,受聘为北京大学青年立德树人工作指导老师。

2019年9月5日,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48 3975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