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样例【最新5篇】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一篇】
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这个专题,选编了一些能给人以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只顾“结果”而忽略了过程。
以“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质疑为突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再重点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中看出来,因此,抓住文中的人物语言朗读体会,理解课文内容。
1、正确认识课文中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弄清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培养学生能善于接受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在不同的环境中懂得采纳良好的意见。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通过画面和图片,弄清课文内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几种句式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懂得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任何事物之间都存有内在的联系。
出示图片
师:大家看看,图片上的葫芦,你喜欢哪一个?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葫芦可以用来食用,还能做成乐器和工艺品。在生活中,这种可爱的植物让很多人喜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产生疑问:最后种葫芦的人是不是得到葫芦了?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新生事物产生联想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动脑看图的能力。
出示图片观察两幅插图,并作对比。
1、学生自己观察第1、2幅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教师指导学生发现两幅图的不同。
葫芦长势不同:一是长长的藤上长满绿绿的叶子,一是叶子枯黄,且有好多小孔。
葫芦不同:一是可爱的,挂在藤上;一是干瘪的,掉在地上。
人的表情不同:一是面带微笑,很满意的样子;一是满脸惊讶,很奇怪的样子。
设计意图:两幅插图的画面对比鲜明,能够帮助学生感知故事、理解课文,所以,教学时采用变序阅读法,细致观察图片后,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
1、学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生: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盼它长大。
2、让学生想象那个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然后练习读一读。
指导学生理解: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只要葫芦能长大就行了。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几个虫子不在乎的语气,对小葫芦喜爱的语气。感知感叹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学生们结合生活体验,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通过观察、朗读、思考得出结论:葫芦叶子与果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子上生了很多蚜虫不治就会死掉,葫芦自然也就保不住了。
3、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不同看法。
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不要先盯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要快治。感知反问句与陈述句不同的语气。
4、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那人不但错在不懂叶子和果实的关系,还错在不听邻居的劝告,有错不改。
1、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续编故事:第二年,那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葫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朗读导入。
1、复习生字提问组词读词训练。
2、学生汇报葫芦资料。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葫芦长得很可爱,谁能把葫芦的可爱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我要的是(),不是()。
二、合学共探。
学习二、三、四自然段,感悟课文。
1、默读课文,想一想,种葫芦的人最后得到葫芦了吗?你是从哪一段看出来的?
默读――指名读――展示第四自然段――指导朗读(种葫芦的'人此时是什么心情?读出来)。
2、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自由读二、三自然段,课文中的人都说了些什么?请你把他们说的话画出来。
自由读――指名读――展示句子――指导品读――小组讨论。
3、点拨(叶子的光合作用给葫芦输送氧分)。
4、学生汇报蚜虫资料师出示图片。
三、导学深探。
1、比较读:点拨导学:(反问句语气更强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自由读――师范读体会不同的语气――自读自悟――男女生赛读)。
2、分角色表演读二、三自然段三人小组准备――上台表演读。
3、议一议: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4、说成语送给种葫芦的人。
5、拓展故事《啄木鸟与大树》提高阅读感悟能力,海量阅读。
四、总结反思。
1、从不同角度感悟道理。
2、至此你还有什么问题?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走。
五、当堂考核。
1、加拼音葫芦藤哇盯邻怪慢言。
2、加标点转换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
3、我想和种葫芦的人说:“―――――――――。”
六、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三篇】
一、设计意图:
《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种葫芦的人因为没有治葫芦叶上的蚜虫,所以他的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从而告诉人们做事情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的内容短小,蕴涵的哲理浅显。因此,我把以读促悟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品悟课文语句里包裹着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积累词汇和培养语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分享的“2024年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样例【最新5篇】”,(贴葫芦图)它是——小葫芦(生答)。
这是一只怎样的葫芦?
2、这么可爱的小葫芦能不讨人喜欢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1篇关于葫芦的小故事,一起来读题——《我要的是葫芦》。认读:葫芦。芦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后反馈,检查生字词。
三、品读感悟,交流感受。
1、课文中这个人的小葫芦长得什么样?他的小葫芦可爱吗?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画出来有关的语句。
随机教学:
(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小葫芦长在什么地方?看课文第一幅插图。认识葫芦的藤、叶子、花、小葫芦。
通过朗读指导体会葫芦的可爱。
u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体会每天,看几次。
指导朗读。
u 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从这句话的什么地方你也写到种葫芦的人对他的小葫芦的喜爱。通过盯,自言自语等词的理解,体会种葫芦的人对他的小葫芦的喜爱。指导朗读。
2、这么可爱的小葫芦可是最后怎样了?(出示课文图)。
根据学生反馈出示最后一段。
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这是怎么回事?
3、齐读最后一段,读出惋惜的语气。
哦,原本可爱的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这个人没有得到他想要的葫芦,那么现在我想同学们观察课文中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表情:一个面带微笑,一个满脸惊讶;
叶子:一个绿绿的叶子,一个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葫芦:一个挂在藤子,一个掉在地上。
同学们真不错,把两幅图的不一样的地方都找出来,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默读一遍,找一找,在课文中你认为哪些自然段可以找到答案——二,三。
生:叶子生了蚜虫,他也不管。
邻居劝,也不管。
4、学习种葫芦的人与邻居的对话。
原来葫芦叶有那么大的作用,可是这个种葫芦的人知道吗?是呀,这么好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
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体会“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
品读: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学习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
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比较句子: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指导朗读。
四、拓展延伸,感悟哲理。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好心的邻居呀,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怎么就要了我的小葫芦的命啊?这是为什么呀?
五、总结课文。
植物生长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原来是这个道理,我明白了,第二年,他又种了一棵葫芦,这回会怎样呢……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座的老师,同学听,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长满绿叶 可爱的小葫芦。
长满虫子, 全都变黄了 葫芦都落了。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懂得做人和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坐井观天》,认识青蛙的错误,明确本单元学习重点,从故事中得到启发。
复习旧知,回顾从小白兔种白菜,小松鼠找花生,棉花姑娘的故事里,积累地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懂得植物生长的过程 播种 生根 长叶开花 结果。叶子和根为植物输送养分等。叶子和果有关系。为学习本课最好准备。
一位读书人,把葫芦种在地里,他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认读葫芦,指导读好课题。
根据课前查阅资料,各自介绍对葫芦的了解。课前,季涵毅同学很有心,特意带来了三个家里收获的三个小葫芦给老师做教具。
正好请季涵毅介绍自己种的葫芦,和葫芦的作用。种葫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啦,师相机给学生介绍有关葫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识字,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学习生字
重点学习“芦”加一加,比一比,并扩词 指导读好轻声词 葫芦
学习 哇 换一换 ,用上“哇”说一句话。
比一比 挂 结合学过的课文“茄子高高挂灯笼”“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等体会其中“挂”的轻盈和生动。为学文体会小葫芦的可爱做铺垫。
盯的读音和字音,比较 盯和看的区别,积累表示看的词语。
3、自由读文,画出重点词句识字。
4、指名读文,指导读好重点词句
一棵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每天
一些蚜虫 自言自语 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 很奇怪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5、指名根据刚才学习的词语和句子,大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品析词句,感悟文本内涵受到启发
1、看图,仔细观察葫芦长的怎样?从种葫芦人的表情感受他的内心。
从细长的葫芦藤 油油的绿叶 可爱的小葫芦种葫芦的人满脸的喜悦,感受葫芦长势喜人。激发学生想象,这棵葫芦在清晨,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下,在夕阳余晖中的茁壮成长的美丽姿态,感受种葫芦人的喜悦自得的心情,想象这个种葫芦人对这些挂在藤上的小葫芦的极度喜爱之情。
对照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和图对应的词语。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葫芦长势喜人和葫芦的可爱,感受叶子和小葫芦的生长密切相关。
采用“夸一夸我的葫芦”的形式,让学生扮读演种葫芦,读好词语“细长”“长满”“雪白”“挂”“小葫芦”“多么可爱”来夸赞葫芦长得好,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师生互动,师说我也来夸夸我种的葫芦,巧妙地给生做了示范指导。
抓住词语“种了一棵葫芦”“每天”“看几次”,体会种葫芦的人对葫芦的喜爱。
一心想要葫芦的人,最后收获到大大的葫芦了吗?
2、图文对照学习第四小节
指导看图,看看这棵葫芦发生了哪些变化?种葫芦的人表情怎样,从他对葫芦极端喜爱中体会他的失望难过遗憾的心情。
读文,从词语“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体会种葫芦人的奇怪,吃惊,遗憾的心情,角色体验,有感情朗读。
种葫芦人结果什么也没收获到,他所有的辛劳都白费了,这就叫————徒劳无功。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犯了什么错导致他徒劳无功。
3、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从种葫芦人”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不及时消灭蚜虫,却想着“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还“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畅想葫芦快快长大。角色体验,指名表演读。
设计采访环节,理解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你的意思是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比较句子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同怕。
体会意思相同,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对比读感悟感叹句和陈述句的语气,并能拓展运用。
结合各自积累的植物生长的资料,劝告种葫芦人。帮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做事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和那只井底之蛙一样,这个种葫芦人还犯了什么错呢?
学习第三小节。结合学习词语“邻居”,学会关心的劝告种葫芦的人。
分角色朗读,师扮演种葫芦的人拿起一只小葫芦盯着葫芦,生扮演邻居,劝告
“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师故意盯着葫芦,奇怪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继续劝告,慢慢体会邻居着急关心,责备的语气,师一遍遍应对“什么?……”感受种葫芦人的固执,愚蠢。
比较句子
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讨论种葫芦的人又犯了什么错?不听劝告,不善于听从别人的意见。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谈话
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从这个故事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四、作业
1、抄写重点词句
2、写话 续写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设计一等奖【第五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这里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四组园的1篇看图学文文章,这一组园的单元主题是通过词语和故事使学生受到启发。这篇寓言故事重点围绕葫芦,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该寓言故事就是想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文通俗易懂,但意义深刻。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2个生字。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低年级的阅读提出以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之所以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喜欢读寓言故事,另一方面则是故事富含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根据以上教材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的重点:正确认读生字,通过品词品句来感受葫芦的可爱,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2、教学的难点: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我的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我所教授的班级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的理解课文。
《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我的课堂中我采用了:情境创设法、变序阅读法等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颖采用多种形式的方法:通过读读、画画、说说等方法让学生充分阅读,形成自主探究式学习,在交流、互动中,树立自信心,得到相应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的内容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一开始,我根据低年级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出示葫芦实物,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我接着让学生说对葫芦还有哪些了解,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葫芦的有关知识。然后老师再进行简单介绍,补充了有关葫芦知识。教师由问题“葫芦的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转入了对本课的学习。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由带拼音词语到去拼音、再到单个生字认读,逐层递进。在小组内讨论记字方法,实现了绩优生带动学困生学习的目标,体现了小组合作。字词教学应注意音形义的结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提高学生识字能力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如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做“盯”的动作,让学生发现偏旁与字义的联系,并让学生扩展目字旁的字有哪些,有意识地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形声字的特点,这也是学习、记忆汉字的一种方法。“哇”,不仅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语气词,同时与前面学过的语气词联系起来,既学到了新知,又巩固了旧知。另外,通过熟字换偏旁的方式,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记忆。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指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为理解与感悟文章奠定基础。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最“语文”的方法来学习语文——“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学生会产生疑问,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于是我采用变序阅读法,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四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完画出描写葫芦可爱的句子多读几遍,引导学生从“细长”、“雪白”、“多么可爱”、“每天”、“几次”等词语进行体会,然后再采用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在读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从“细长的”体会到葫芦藤的样子时,我让学生说说还可以说“细长的什么?”这一安排,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体会“挂”用得更准确时,我先让学生说说“挂”还可以换什么词?课文中用这个“挂”字给你什么感觉?从而让学生体会“挂”字所带来的美。
在第四自然段的学习中,学生借助图片,读出心中的惋惜、难过之情。通过两幅图片,了解了故事的开头和结果,教师巧设悬念,“小葫芦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具体的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详细了解”,一句简单的过渡语,将下节课要学习的二三自然段轻松带出,使学生感到意犹未尽。
(五)指导书写。
本课所写两个生字,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说说写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上一篇:劳动合同法全文版汇聚【5篇】
下一篇:接力运动员广播稿【精编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