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篇1

人美版第11册美术教案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1.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2.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3.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4.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5.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看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

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

1、学生分析。

2.学生记录。

3.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完成作业。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收集资料。

2、有特点的人脸课时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隐性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眼力大比拼

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什么是“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教后反思:

3、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音乐,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点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1.京剧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学生回忆。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丑行:文丑、武丑。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

2.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文丑、武丑。

4、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板书)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学生回忆。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粗细疏密

黑白对比

6、自制小相框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隐性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2.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学生欣赏、感受。

分析研究。

三、自主研究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四、实践操作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学生制作。

五、汇报展示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7、色彩的调和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学生欣赏、感受。

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教师引导分析: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读定义。

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

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分组研究,讨论。(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分组介绍。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调色方法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学生回忆,并回答。(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8、色彩和谐的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

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1)看图。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学生发言。

学生设计作品。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学生发言。

9、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

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10.神秘的礼盒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隐性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

难点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纸盒、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11、故事里的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重点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

难点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资料,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故事梗概

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学生欣赏。

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

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教师:

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2.小组讨论,交流自备资料,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

3.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

教师示范。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

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四、欣赏观察,研究技法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

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

2.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

集体交流。

五、艺术创作,大胆想象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创作。

六、小结。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提问:你想塑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展示学生泥塑作品。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学生回忆。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展示泥人张的泥塑人物和面人汤的面塑人物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和感悟。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故事里的人

12、笔的世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重点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各种造型不同的笔、彩色纸、彩笔、油画棒、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今天,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笔,互相展示和欣赏。

2.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互相欣赏。

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学生发表研究结果。

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三、实践操作4.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

5.提出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学习设计图并启发创作。

明确作业要求。

分组讨论研究后创作。

四、小结6.点评作业。

评价要点:

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学生自评、互评。

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

13、神州风采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难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的构想。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六、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

14.家乡的风味小吃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

应会:尝试采用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

隐性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加深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多种表现方法

难点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准备

1、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和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2、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故事。向父母、爷爷奶奶询问家乡的风味小吃,有机会参加一些美食活动。

带一样自家做的风味小吃。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位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向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不知道该拿什么招待他好。

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小吃。

出示课题:家乡的小吃学生回答:

猫耳朵、太谷饼、莜面考姥姥、刀削面、头脑、拨鱼儿……

三、探究学习1.在我们山西有许多的风味小吃,你知道的有哪些?

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同桌相互说一说。

2.你感兴趣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有关于它的的故事吗?

把你课前了解到的风味小吃写下来。然后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

3.提出质疑:

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要用现有的彩泥、彩纸等材料,把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制成模型,并配上说明,进行宣传,使我们的特色小吃不仅能在本区推广,而且能走向世界。

在制作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4.书上的图片给你哪些启发?

5.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用什么方法来宣传自己呢?学生说出这些风味小吃的特点。

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同学交流。

学生看书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学生欣赏广告宣传图片,了解其内容应包括名称、制作方法、特色口味、产地及其生产日期。

四、艺术欣赏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写明它的情况。学生制作。

五、小结我们自己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和同学们一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六、课后延伸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特色小吃。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小吃

15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了解电脑绘画,创作的特点和优势,掌握电脑软件的特定功能,以及创作漫画肖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隐性目标认识电脑绘画创作对人们的积极影响

重点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电脑滤镜的独特魅力,灵活运用掌握的素材和手段进行大胆的创作

难点恰当的选择和运用电脑滤镜,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顺利的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三、比较与发现教师: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1、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这是谁?”

“有何区别?”

2、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

小结: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介绍

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四、欣赏感悟1.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

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2.展示教师漫画

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利用学生交流感受。

photoshop中滤镜扭曲的功能进行变形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这是谁?”“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功能的不同效果。

学生回答。

四、探究技法1.出示步骤:

1)脸型(出示各种脸型的变化)有〇△□等。

2)五官,画在形状的中间。

3)头发

2.表情

出示:喜、怒、哀、惊等漫画肖像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3.教师示范,先利用自己的照片进行变形,然后找合适的图案利用拼贴模糊的效过,创造出新的图片。

学生补充作画

五官的变化

观察作画步骤与方法。

五、实践创作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学生作画。

六、总结评价评价要点: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多样。

教师小结小组自评

学生全体评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完成创作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浏览上传的学生作品。

你觉得哪张同学作品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发表看法。

同学互评、修改。

修改自己的作业。

四、课后延伸请学生课后和同学或家人继续浏览作品,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得失,交流创作漫画肖像的体会。

板书设计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16、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佛教溯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

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他们在创作泥人时试加运用,效果颇佳,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手捏佛道”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据悉,清同光年间的艺人周阿生,不仅从观察中领悟到佛塑艺术的精妙,而且与佛塑艺人朱谷生相交甚厚,得其指点,慈禧寿辰时,由他造型、经艺人陈杏芬彩绘的“蟠桃会”,被地方官吏用作贡品,被公认为泥人上乘之作。

3、制作泥人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凤翔的马陕西

陈家祠砖雕(清)广东泥咕咕河南

面花山西剪纸陕西

刺绣贵州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也可画一画。

七、展示评价

17、家乡的老房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线条结合法。

(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

本文地址:http:///zuowen/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篇2

第1课 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教学准备: 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2.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 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

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

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学生们都是比较熟悉的,只是还没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在这堂课上的任务就是去引导学生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并创造美。把同村的学生分为一小组描绘自己社区的生活,他们都显得十分乐意,作业效果也很出色。

第2课 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教具准备: 师:范作

生: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的展览吗?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庞然大物--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 出示范作。这是什么?(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在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化。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a.头部 b.身躯 c.腿部 d.尾部

5.布置作业: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捏制一头恐龙。6.音乐、教师巡回辅导。

7.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教学后记:

现在学生在电视、杂志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恐龙的内容,所以,对于恐龙的种类、外形与生活习性了解得很多,在这一点上,老师也不如他们。看着课堂上学生那争先恐后、滔滔不绝的样子,我深深地感到:这堂课与其说是我在教学生,还不如说是学生当了我一回老师。

第3课 画中的线条

设计理念: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2.隐性目标: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画面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教学难点:

学生能将本课的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教学材料: 铅笔、彩色笔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2.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

任选美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通过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4课 会动的线条

设计理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教材中既有古代敦煌壁画,又有现代雕塑,摄影作品,既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使这一课教材内容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学习如何运用纤小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的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画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问:谁能让自己的彩带动起来?动起来时候是什么样的线?曲线 谁能表现彩带动起来的线?

二、探究活动:

观察教材雕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感受?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观察其他作品,问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看看敦煌石窟中的许多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

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三、学生动手实践。

第5课 卵石动物造型

教学目标:

1.认识有趣的卵石造型游戏,根据卵石的不同形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造型能力。

3.丰富学生的绘画经验,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合理的想象,并创作可爱的动物形象。难点:动物形象饱满生动。教学准备:

卵石、记号笔、颜料、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出示卵石: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东西?(板书:卵石)

2.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铺路、装饰鱼缸等)

3.今天,我们还要让卵石来发挥一个更有趣的作用,你们有兴趣知道吗?

二、新授

1.出示一鼠身形的卵石,看一看,它像什么?换个方向看一看,它又想什么? 2.再出示多种形状的卵石,学生大胆想象。

3.师语:很多小朋友和大家一样,看到了各种形状的卵石,也产生了很多丰富的想象,并且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了现实,创作出了许多有趣的动物造型。在我们的课本里就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欣赏,认知。

(1)打开书本,学生观赏卵石动物作品,自由交流。

(2)仔细观察,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利用卵石形状创作的?创作的动物形象在姿态上有什么特点?

除了动物头像与鱼类外,动物的姿态大多是静止的团身形象。)5.了解创作过程:

(1)根据卵石形状进行合理想象;

(2)用记号笔在卵石上勾勒动物形象细节;

(注意:此时,这块卵石就是动物的身体,就像是它的剪影。)(3)用干笔蘸上颜料进行美化。(注意:不要用水)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人手一个,先构思,再涂色。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1.学生作业展示,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2.师总结:今天,通过大家丰富的想象与灵巧的双手,一块块色彩暗淡、毫无生气的卵石变活了,变漂亮了,真了不起。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让我们美化的东西,只要你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定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

教学后记:

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学习过程中始终表现得很积极,很投入。对于在卵石上进行动物造型也掌握得比较好,只是由于第一次尝试的缘故,学生的经验还不够足,底稿画得不错,在上色时,好多学生内有处理好,导致形象稍模糊了些。我觉得只要让他们多操作几次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得到了体验,得到了收获,得到了快乐。

第6课 威武的盾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特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2.难点: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三、教学准备:

彩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及大锅盖、雨伞等。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

2.教师左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3.导出课题。

(二)、欣赏盾牌图片

课件显示盾牌图片(8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

(三)、探究式学习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

2.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 a.左右对称。

b.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3.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什么特点?给你怎样的感受? a.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b.你能例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

(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石狮子、铺首、青铜器、面具。)

c.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为什么? d.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 e.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

f.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哪只更适合做盾牌?

(四)艺术实践

1.小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2.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a.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b.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c.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3.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2.做游戏。

(六)课的延伸

师: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

第7课 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纸家具。

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教学准备:

样品、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 教师活动: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

2.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选材、设计加工、组合。)

3.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

学生活动:

1.学生小组进行讨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2.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结果。

3.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小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吊饰,体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各组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

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教学后记: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教学中,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作品制作的比较粗糙。为了可以更好的打开学生思路和创作欲望,可以给学生欣赏更多更好的作品。

第8课 彩墨游戏

教学目标:

1.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

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教学准备:

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感知。

1.学生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2.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要点:(1)水分的多少。(2)用笔的变化。

3.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4. 师语:想不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1.出示张桂铭的《觅》。(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手法。)(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4)交流想法。

(5)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四、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2.展示自己的作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3.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彩墨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上学期学生已接触过一堂彩墨游戏课了,所以,已有了一些经验。只是有的用水份还太多,有的干脆全是彩墨。不过,由于是一堂带着游戏性质的课,重在让学生得到一个彩墨的体验,能够悟出点什么来。有的学生的作品无意中产生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总之,通过这堂课的练习,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与愉快的体验。

第9课 大嘴怪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3.激活思维,感受乐趣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大嘴巴特点。教学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吹塑纸、油墨、拓片、范作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思维,设想大嘴怪。

1.板画一个嘴巴的大致形状:猜猜是什么?

2.添画完成一个动物形象,形状变成动物的大嘴巴:这是个什么动物?长得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长这么大一个嘴巴?它的大嘴巴有什么用?编一个有它的大嘴巴的故事?

3.这个大嘴巴如果长在别的动物脸上,会怎么样?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

1.你能简单的把这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比一比?(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2.讲评:谁画的嘴巴最大?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

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可以修改部分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

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

4.欣赏教材学生作品:看看别人表现的大嘴怪,你能读懂这些大嘴巴怪的本领吗?说一说?(欣赏评述)

5.出示已经刻好线条的吹塑纸,你看见了什么?(看不清)老师来想一个办法让谁都能看清。

6.实物投影演示:滚油墨,拓印。展示效果。你想学习这一种表现方法吗?——揭示方法名称——吹塑纸刻印版画

7.回忆刚才所看到的,是怎么做的?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8.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三、学生创作活动。

1.要求:构图要注意主题突出;形象夸张;要表现有有趣故事情节的画面;效果清晰;2.辅导.四、展评。

互相介绍自己作品。互相评价。

教师点评有特色作品。

五、小结。(略)教学后记: “大嘴怪”是一个很有趣的名词。“大嘴”是一种夸张的指向,“怪”能启发学生自由大胆的想象。在本课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了这两个要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创作灵感。吹塑纸刻印版画制作简单,效果突出,制作过程中有较强的随意性和自由度,学生在此过程中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此教学环节中,只要在构图、线条的疏密上稍做指导就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绘画效果。

第10课 中国龙

教学目标:

1.理解中国龙的造型特点,欣赏有关的龙的艺术品,并以合作创造的形式共同创造一条龙的形象。

2.收集,认识,理解,欣赏,交流,体会,感悟,创造。掌握一系列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初步的学习能力。

3.走进中国龙文化,体会中国龙精神,并以龙的传人而自豪。教学重难点:

理解中国龙的寓意,了解中国龙五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并激发昂扬的爱国激情。教学准备:

1.课前师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传说、生活用品、艺术品等。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巨龙巨龙你擦亮眼》,理解中国与龙的关系。1.欣赏,教师带领学生跟mtv一起唱并表演。2.谈话:巨龙指的是什么?擦亮眼又表示什么? 3.讨论。

4.小结:巨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多少年来,由于政府的无能,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备受欺凌,甚至于成了“东亚病夫”。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经过自己的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终于站起来了。但是,我们时刻要记住,落后就会受欺负,所以必须时刻擦亮眼睛,一代一代的努力,让我们的祖国成为真正的东方巨龙。

二、认识龙,理解龙的造型寓意

1.谈话:你见过真正的龙吗?能用语言说说龙的造型特点吗?

2.出示龙的图片。龙是中国的劳动人民想象中的神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美好希望。仔细观察龙的造型,你发现了什么?

3.检查课前准备工作。你知道哪些龙的造型知识?具体说说。4.讨论交流:劳动人民这样创造龙有什么寓意吗?――集中众多动物的特点与精华,赋予龙以神性,以寄托他们的厚望。

三、欣赏有关艺术品,了解龙的图案的运用。

1.你去过北京故宫吗?知道故宫是谁住的?一起去走一走? 2.播放录象资料:《故宫中的龙》

3.讨论交流:为什么在皇帝住的地方会有这么多的龙的图案?几乎遍地是龙?(了解:中国古代的皇帝是“天子”,在劳动人民眼里,惟有龙的形象才能显示皇帝身份的尊贵与显赫)

4.在民间,也有很多龙的图案。欣赏:云龙纹葵花镜(唐)汉代的瓦当、赵洲桥的石栏板等一些室内工艺。

5.你还在那里见到过龙的图案?现在我们已经不是帝王时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龙的图案出现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6.欣赏众多龙的图案。感受多种形式表现下的龙的造型之美。

四、尝试创造表现,过“龙节”,增强感受与记忆。

1.观看影视资料《舞龙灯》:觉得有趣吗?你见过真的舞龙灯吗?说说你的感受?你对龙灯了解多少?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或与龙有关的节目与活动?

赛龙舟等。

3.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今天我们也来过一个龙的节日好吗?

4.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怎样创造一个龙或者与龙有关的形象?用什么做?怎么做?

5.交流

6.学生创造实践,指导。

7.要求:抓住龙的特征,尽可能的美化形象

五、表演展示

1.小组分别表演,其余小组评价。(照相)2.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在活动中结束学习活动。教学后记:

龙是中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象。它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本课教学我以教材提供的多种龙的图片、龙的形象、龙的衣物、龙的古今不同造型的艺术品等为载体,以比较直观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龙形象构成、理解龙的造型特点和寓意、欣赏龙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艺术品,了解一些有关的龙的节日,体会中华人民的创造智慧与表达的美好愿望,走进中国的龙文化,感悟中国龙的昂扬精神,并以最后参与创造表现中加深体会并增强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第11课 吉祥图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

2.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吉祥图案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吉祥图案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相连。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指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纸,它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来看看(师边说边示范)。

教师:为什么这个小小的彩纸有这么神奇?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小结:原来这些彩色纸通过折剪,就变成美丽的图案。揭示主题: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吉祥图案。(出示课题)2.探索学习,学做吉祥图案(1)欣赏分析。

教师:为什么我叫它“吉祥图案”呢? 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a.这些图案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b.这些图案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小结: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2)合作探究。(分组发已做好的吉祥图案。)教师: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吉祥图案,研究其内容、形状特点,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

教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吉祥图案的制作方法。教师:大家在制作吉祥图案的过程中碰到问题了吗?我们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小结: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内容、剪法的吉祥图案,你们可真棒!③学习借鉴。

提问:课本上的吉祥图案中主要有哪些内容?还用了哪些方法?(剪、刻)

五、创作实践。

教师:听了每组同学的介绍,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图案。(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的能力。)

1.发放思维。

教师: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吉祥图案,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请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发散思维。2.学生欣赏创作。

3.学生制作吉祥图案。

六、展示评价

1.展示: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吉祥图案,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你最喜欢哪一件作品?你知道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

2.打开课本按要求填空:我知道的吉祥图案有哪些。3.欣赏:

民间艺术剪纸及现代剪纸,讲述有关剪纸的故事。如果你已经喜欢上了剪纸艺术,我们课下还可以继续研究。

教学后记:

二年级有一课《百变团花》,学生当时学起来根据规律掌握得都比较好,而且,由于团花图案的随意性,时常有一些效果特殊的作品出来,使人有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窃喜之感。但是,在这次吉祥图案的设计与剪纸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比较多,特别是在镂空和连接上学生制作起来较困难。我想,这种技能性较重的课还是应该在让学生多多锻炼才行。

第12课 橙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什么叫间色。2.说出对橙色的感觉。

3.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一幅画。教学重点: 研究橙色是如何产生的。教学难点:

最好用自己调出的橙色进行绘画。教学准备:

教师:大玻璃杯一个、小玻璃杯两个、红黄两种颜料水。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水等。教学过程:

一、做实验。

1.复习:什么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几种颜色? 2.今天,我们要用其中的两种颜色来做一个实验。(教师操作:把红黄两种颜色进行混合)

3.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产生的颜色叫什么颜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问:橙色是如何产生的?你知道它是属于什么色吗? 2.出示:红+黄=橙 间色

3.出示小资料:有两种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4.找橙色:让学生找出自己颜料盒里的橙色。5.问:想不想自己动手,把橙色调出来?

6.学生尝试:用自己颜料盒中的红色和黄色进行调色,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橙色,同学之间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7.欣赏例画:用橙色可以画出许多好看的图画,一起来看一下。

8.说一说:你看了橙色的画有什么样的感觉?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联想到什么? 9.问:你会用你自己调出来的橙色画什么呢?

三、布置作业。

1.以橙色为主,画一幅画。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调出来的橙色完成作业。3.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四、作业展评。教学后记:

橙色属于间色,是由原色中的红色和黄色相调和而产生的颜色。这堂课我以实验的方式解决了学生对橙色是如何产生的问题研究,说一说对橙色的感觉,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并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调出橙色,使学生充分体验橙色的丰富性;最后再用自己调出的橙色画一幅画,学生就不会感到单调了,画面的层次感就更突出了。

第13课 绿色和紫色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教具准备: 彩笔、范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橙色画画,知道了橙色的调配方法,你能说说橙色是怎么调出来的吗?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2.揭题板书: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绿色和紫色画画。

三、讲授新课

1、复习原色,认识间色:(1)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2)演示色轮,出示三色轮,分析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 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部分是什么色?(让学生细致观察后回答。)师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3)得出定义。

师贴出间色定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

2.除了上节课我们用的橙色,绿色和紫色也都是间色,它们分别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当中,你见过哪些东西是绿色和紫色的和同桌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后回答。

3.布置作业:以绿色和紫色为主,分别完成一幅作业。4.作业展示:集中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在前一堂课的基础上,学生的色彩观念有了很大的进步,调色能力也提高了。能够用上不同的绿色和紫色来表达绘画内容,使画面显得较有层次感,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我发现学生上这种调色绘画课总是显得特别兴奋,有时课堂显得不受控制,学生总是在你还没讲清注意点时,就迫不及待地动手操作了,结果会出现很多问题,防不胜防。今后在上类似的课是一定要注意课堂的调控。

第14课 吃虫草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吃虫草的自然知识,并选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吃虫草捕虫的情景。2.通过欣赏、观察、表演等形式了解吃虫草捕虫的经过。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吃虫草的知识,能用所学的方法来表现吃虫的情景。难点:画面表达清晰,具有情趣性。教学准备:

彩纸、彩笔、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自然中的动物、昆虫和植物最多了,你知道哪些虫子喜欢吃植物? 2.吃植物的虫子很多,但有些植物能把虫子吃掉,你相信吗? 3.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呢?(学生知识介绍)

二、新授

1.展示吃虫草图片:(1)瓶子草1(2)瓶子操2(3)捕蝇菜(4)猪笼草(5)茅膏菜

你们知道这些草是怎么吃虫的呢?(学生根据画面想象描述)

2.课件介绍一种植物吃虫的过程。(语言文字)3.通过几个画面播放吃虫草吃虫的经过。

4.吃虫草们有各种捕虫的本领,有的靠香味,有的靠圈套,有的靠色彩„„如果你是吃虫草,你会用什么办法吸引虫子,来把它吃掉呢?

5.每小组商量讨论,然后上来表演。

(你们表演的是什么草?谁做什么?谁做什么?)

二、欣赏

1.刚才,我们了解了很多吃虫草的知识,对吃虫草有了许多认识,但谁多没见过。不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一些小朋友,就通过想象,把吃虫草吃虫的情景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学生作品:

(1)讨论、研究是用什么方法,什么材料来做的? 画 剪贴 泥塑

(2)师指其中一幅:猜猜它是怎么吃虫的?(学生可走上前边指边讲)

三、学生作业 1.小组讨论:

(1)给你们想象的吃虫草起个怎样的名字?(2)用什么材料制作?(3)说说它是怎样吃虫的? 2.学生合作创作,师巡视辅导。

四、作品展示,介绍,相互提出改进意见,取长补短。

五、课堂总结。教学后记:

在上这堂课以前,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认识了很多种类的草,并且指导学生进行了写生,在上这堂课时,学生对各种形状的草有了了解后,表现自己想象的吃虫草以及捕虫的情景时,就游刃有余了。创作画面很多同学都比较有个性,内容丰富而具有情趣性。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而有高于生活”这一名言是很有道理的。今后要多利用课余时间知道学生进行写生。

第15课 有趣的造型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上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2.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所在。教学重点: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脸部造型。教学难点:做一个漂亮而结实的底座。教学准备:(教具):范作若干

(学具):蛋壳(乒乓球)、彩纸、剪刀、胶水、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分享的“2024年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5篇”,是什么呢?

“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教师拆开一个范作,和学生共同说出要准备的物品。3.检查学生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二、新授。

1.教师取出蛋壳,“看看蛋壳象什么?” 生:象脸、象球、象太阳„„

2.在老师眼里,这个蛋壳特别象小鸡的身体。

教师示范小鸡的做法(剪出鸡冠、眼睛、翅膀的形状,逐一粘贴上,注意颜色的搭配)3.提出问题:

最后,怎样让小鸡站起来呢? 4.生讨论后答:

给它加上一双小脚,或加底座

师小结:若加脚,纸做的脚没有很大的支撑立,会使它头重脚轻,容易摔倒,为使它站得更稳,可加底座。

5.师示范底座的做法:

剪扇形纸,两头粘贴上,在小头剪出开叉,涂上胶水,粘贴在蛋壳上。

三、学生作业

1.“大家开动小脑筋发挥你的想象力,也来做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工艺品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览评价:

1.做完的小朋友将作业拿上讲台,办展览会

2.学生在认为做的好的作业上画星,星星最多者即为优胜者,颁发“小艺术家”奖章。3.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小工艺品带回家装饰,并在下节课上说出家人对作品的看法。

第16课 一张奇特的脸

教学目标: 1.感受各民族脸部造型艺术的魅力及特征。

2.采用揉、捏、粘、压等技法进行简单的泥塑,创作一张奇特的脸,提高非写实性造型能力,培养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及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一张造型奇特、富有创意的脸。难点:五官的造型与装饰。教学准备:

1.古埃及面具、京剧脸谱等图片资料;

2.泥、羽毛、弹珠、瓶盖等小物品或各种废旧材料。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出示古埃及面具、京剧脸谱、贵州面具等图象,看看跟我们普通的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学们看了以后,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些艺术品。

2.揭示课题: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做一张奇特的脸。

二、组织学生讨论

1.为什么这些脸看上去比较奇特?(分析这些艺术品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五官:夸张变形 色彩:对比强烈

2.让学生说说在哪里还见过类似的艺术化的脸,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3.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做的脸有多奇特!出示学生作品,看看他们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奇特的?

(1)脸的形状

师:这些脸的形状都各不相同,同学们观察一下,它们接近什么形状? 梯形 长方形 圆形 椭圆 扇形(2)脸的装饰

设计时,要先想好脸的外形,可以是三角形、圆形,也可以是长方形,面具上的五官、花纹越奇怪越有趣。脸上除了涂上鲜艳的颜色,还可以用羽毛、树叶、骨头、绳子、刀剑来进行装饰,这样的脸就变得更奇特了。

三、学生创作

1.师:看了这些小朋友做的脸,你们是不是也很想玩一玩啦?好!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一张怎样奇特的脸。和你的小组伙伴说说自己的想法。(生讨论交流)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作品展示,请设计者介绍设计意图、制作经验,请其余同学发表对作品的看法或修改建议。

2.教师对同学们的制作过程给予评价,对作品提出思考性建议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研究、完善。

教学后记:

由于上学期学过一堂面具设计课,和这一课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学生学来比较轻松。更主要的是这一课的主要材料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泥,他们把这堂课当作了一堂玩泥的课,所以,在感兴趣的前提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更大的开发,造型和装饰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如果要说有不足的地方,我想,在装饰材料上还可更丰富些,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还会得到更多的启发,更多的发展。

第18课 变垃圾为宝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3.了解垃圾的污染,启发学生如何来改善生活环境,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能根据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 把握机器的的造型,合理选用材料,能处理好细节问题。教具准备: 师:废旧物品、范作、工具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彩纸、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

与学生聊聊关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板书:

18、变垃圾为宝

三、讲授新课: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与垃圾带给人们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3.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4.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回收废纸,生产好纸; 回收废金属,制造飞机; 回收废玻璃,再造玻璃; 回收废塑料,回炼燃油; 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5.说说分类回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6.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7.音乐、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8.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废品的回收。教学后记:

这是一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绝佳机会的课。通过学习,学生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更懂得了废物再利用的科学知识,并且,在动手操作中锻炼了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的垃圾处理器在外观与功能上都各有特色。只是在想象能力的激发上,还可多一些手段,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的开发。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篇3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美术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即运用多中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梅花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组部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二、学情分析

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指导。

一年级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正规化的美术课,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学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样,在绘画上、工艺制作上一定有着学生自己的创造思维、想象能力、技法的个性,但这些会造成学习的不一致性、习惯不统一化,给美术课的课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才会有初步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就会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了。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总目标

1、知识教育要点:(1)感知各种随意形状。

(2)认识和运用各种平面形、常用色。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法,养成正确地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祖国风光和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2、能力培养要点:

(1)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从无意想象过渡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

(2)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3)提高手部运动的灵活性,促进手和脑的协调发展。(4)提高对色彩美、形状美的能力。

3、审美教育要点:

(1)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2)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全册课时安排:

周前:利用封面《花狮子》熟悉美术 培养美术基础(周前一课时)第一周:让大家认识我 第二周:看谁涂得更好看 第三周:圆的世界 第四周:国庆长假 第五周:各种各样的形 第六周:画汽车 第七周:漂亮的建筑 第八周:美丽的天空 第九周:

花点心 第十周:有趣的勺子

第十一周:剪剪撕撕贴贴画画 第十二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第十三周:卡通明星总动员 第十四周:穿串链 第十五周:多彩的拉花 第十六周:神气的小厨师 第十七周:大家一起画 第十八周:谁画的鱼最大 第十九周:妈妈和孩子

第二十周:家乡的小船

有趣的游泳圈 第二十一周:会动的嘴巴

有趣的手表 第二十二周:复习考试

第一课 大家认识我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人教版美术并用撕、剪、画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2.情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造型表现活动及与交往的乐趣,人教版美术初步建立集体观念与大胆表现自我的自信心。

3.能力:通过对作品的媒体、工具、制作过程的体验及探索,人教版美术培养初步的对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现能力及口头发表能力。

重点:感知体验剪贴艺术的美,学习以色彩、形状、线条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树并介绍自己、发表想法。

难点:自我介绍及感受的发表,树干的制作,树叶的粘贴布局。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制作一棵与教材中“大树”图片不同的“大树”作品,供教学中学生进行欣赏。2.教师及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树木图片供教学中欣赏,增进学生的环保意识。3.师生共同准备好纸材、剪刀、胶水或双面贴,彩色水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1、介绍导入:

老师自我介绍、姓名、兴趣、爱好等,以一片树叶为依托,加图案。也请几个同学口头自我介绍。

2、感知引导人教版美术

引导学生赏析大自然中树叶的图片,感知树叶的形、色、制作方法。赏析教材中的学生活动图片,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鼓励学生像他们一样参与活动。

3、自由创作:教师巡视,给予鼓励及改进建议,安全作用工具的提示。

课后活动:(1)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一下自己认识的教师和同学。(2)学着制作一棵心愿树。

第二课 看谁涂得更好看

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熟悉工具,认识颜色

隐性内容与目标:创新精神,集体合作意识。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以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画面。难点:引导学生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学具准备:水彩笔或油画棒 教具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我”的最爱 老师先热情地向小朋友介绍

小结:今天,我们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水彩笔和油画棒,大家知道吗?

二、欣赏美丽的图画

1、展示两幅儿童画,让学生说说这两幅画分别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

2、是的,水彩笔和油画棒。这两种绘画工具画出的画都那么美丽,色彩都那么鲜艳。

三、“我们”也来试一试

1、用自己喜爱的工具和色彩,画一道美丽的彩虹。

2、学生分别用油画棒摆涂水彩笔平涂的方法画彩虹。

3、同时出示两张用水彩笔和油画棒画的彩虹。

想一想:(1)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水彩笔和油画棒有什么不同?

四、看看“我们”的画

1、展示各组的画。

2、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第三课 :圆的世界

教学目标:

观察圆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的表现,知道园在世界中无处不在。在绘画活动和游戏中体会美术课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美术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圆球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色彩和花纹的变化来表现圆的存在。

学生准备:漂亮的各种圆的物品。

教师准备:同上,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展示自己带来园,介绍它的颜色和花纹,说出的名字。、欣赏书中作品,作者是通过什么办法让圆球“滚”起来的?

3、学生说出园的基本特点。

二、游戏、欣赏

1、滚动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滚滚玩玩,注意观察球体上色彩和花纹的变化,选出在滚动中最美丽的圆球。

2、请学生说说世界中的各种各样的园。

三、绘画表现

1、要求:画出圆的特点。

2、教师巡回

指导重点:大小的安排,帮助画的过小的学生,提示学生表现出遮挡。

四、欣赏作品

第四课 各种各样的形

教学目标:

通过上一课园的形状的基础上对世界物体的认识,扩展认识各种各样的形。通过剪纸活动,表现各种各样的形。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形。

教学难点: 感受、动手表现各种各样的形。

教具准备: 剪刀,彩纸,颜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说物体让学生说它的形。

引导学生用眼看用手触摸感觉各种各样的形,获得感性认识。

二、小组探究,分组表现。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个用画的表现形式,一个用剪纸的表现形式表达。步发挥,教师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师生小结,学生大胆发表、探究、质疑

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各样形的感受?思考讨论

在生活中的多样性?

三、板书设计: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世界是由各种不同的形组成的。

四、课后小结:

探究意识的进一

第五课 画汽车

教学目标:

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象。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

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研究内容: 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种类的汽车?

从汽车的外观看,他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1)那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那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

3、师生共同活动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

(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

(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教师鼓励学生创新。

5、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课下延伸: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

(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那些机器部件?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三、板书设计:

画汽车

相同

不同

四、课后小结:

第六课 漂亮的建筑

教学目的:

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废旧挂历纸、电光纸、海报、各种大小的纸盒、纸箱、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师生一起来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

联想:你们说说,这小房子会是什么样子呢?它有什么样的屋顶?什么样的门窗?

选材:师生一起选择几个大型的纸箱,作为小房子的主体,搭设在一起,以宽胶带相连接。

教学理念:自己动手,利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材质,制作一个童话城堡,可以在里面钻来钻去,是一件多令人激动的事情。给 学生这样一个动手圆梦的机会,因为美术学习不但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要贴近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

装饰:城堡里的居民门,你们喜欢什么样的窗?什么颜色的墙?大门开在哪?(伴着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整体结构完成了,细节部分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想法,谁的想法得到大家的肯定,他就挑选几个朋友一起来做这部分的细节。

大家动手,自动分成合作小组,有分工,有合作,共同装饰漂亮的建筑。既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又加强合作精神的培养,一举多得。

欣赏、评述:哪一个装修小队的效果最好?他们好在那里?

再创造:各细节间的协调等。

游戏:大家伴随音乐,在小小城堡周围牵手跳舞。同学们还可以将故事继续编下去,会更加有情趣,无形中进行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的教育。

课后小结:

第七课 美丽的天空

教学目标:

用写实或想象的方法完成一幅美丽的天空的绘画或剪贴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扯谎心精神。

教学重点: 尝试用各材料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

教学难点: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

教学材料:纸、剪刀、胶水、水粉色、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用具准备情况,作到查漏补缺。

二、导入新课

1、欣赏一组与天空有关的艺术作品:康定斯基的蓝天、凡高的星空夜、摄影作品中有天空彩云、飞鸟、风筝等。

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请学生介绍自己见到的天空。

3、展开想象的翅膀,用绘画的方法画出天空中会出现的景象(限定时间,用线描的 方法)鼓励学生敢于想象丰富自己的作品。

4、用撕剪的方法让同学表现天空的一种景象。可以表现季节和早晚的变化,天空中美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云朵、风、沙,雪、雨及雷鸣电闪,天空中还会有许多飞鸟、昆虫、飞机、风筝和气球。

5、分组后把学生的绘画作品剪纸图样组合成作品。

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6、由各组学生选代表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审美能力。教师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肯定,鼓励大家都来用想象和创造的方法完成作业。

7、师生共同小结、讲评。

三、板书设计: 美丽的天空

剪贴

绘画

四、课后小结

第八课 花点心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成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图片,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注意加工。

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依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作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想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

5、板书设计:

花点心

搓 捏 团 压 划

6、课后小结:

第九课:有趣的勺子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材质进行造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不同材质形态和使用目的进行新的造型设计。

教学难点:

对于不同用途进行联想设计。

教具准备:

饮料、西瓜、各种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对老师出示的勺进行联想,鼓励其他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1,师生一起将搜集到的各种勺与各种食品进行连线,说出理由。

学生观察讨论这些勺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这些形状有什么特别的用途?

师生可以共同感受一些学生的新奇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立意独特,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分析。

出示个别的勺进行剖析:如勺把上为什么有小窟窿?有的勺上为什么有许多眼?为什么有花纹?

说说自己喜欢的勺子,介绍用途与形状的关系。2,自己设计勺子并画出来,看看谁的最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体会。

三、板书设计

第十课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撕剪纸作品等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撕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用很随意的方法撕出纸张的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2、欣赏作品

教师小结学生的意见后,发表自己对上述思考题中问题的看法,同时表扬鼓励学生。

三、启思训练

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运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作品的创作与表达。

四、小结:发表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型的纸艺作品及生活中纸材的运用图片,印发学生对纸的种类、用途等其他问题引起兴趣并激发问题意识。

五、板书设计: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撕纸添画

剪纸

六、课后小结

第十一课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教学目标:

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的折纸飞机上创新。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话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才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思考:风车为什么会迎风旋转? 锻炼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对航空航天及人类发明、创造产生兴趣。

2、出示折纸飞机

教师:让我们自己设计一架折纸飞机,把我们的理想带上蓝天好吗?

3、请各小组的一名代表到台前讲授折纸飞机的方法。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授,并对讲授的明确清楚的个人以及课堂纪律好的小组进行奖励,强调了纪律,避免学生兴趣过高,课堂纪律混乱。锻炼学生的讲解、示范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述能力。

4、竞赛识图折纸飞机,看书上步骤图学习折纸飞机。对自己的飞机进行装饰色彩图案,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航空公司,写在飞机上。比一比谁的飞机美化的漂亮。学生进行装饰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装饰折纸飞机露出的部分,注意可采用彩色长线或色块进行也可结合学生的爱好和生肖等进行。时间充裕,全体师生到操场试飞自己的飞机。在试飞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试飞后提醒学生注意收拾整洁活动现场。

二、板书设计: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折纸

装饰

三、课后小结:

第十二课 卡通明星总动员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二)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三)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与难点放在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认识,让学生充分发表对卡通形象的感受。

教学准备:卡通形象图片、真实照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演一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卡通形象的特点: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想一想、变一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卡通形象的造型方法,即“造型”与“色彩”的变化:

(三)欣赏卡通形象,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对卡通形象的喜爱之情:

1、欣赏:

2、小组讨论欣赏:

教师:同学们,我今天真的非常高兴,因为你们今天不仅学习了解了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而且我还看到了你们善良纯朴的心灵,我相信,你们和你的卡通明星已经交上了好朋友。

发现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

启发学生发表自己大胆的创意。

(四)作业要求:

教师:今天每个同学选择一种方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可以给他起个名字,给大家讲一讲它有什么本领,带着他给大家表演一下。此外,我还要提醒大家要抓紧时间制作。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找朋友的游戏:与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合影,做游戏。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

穿串链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艺术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等。

教学重点:根据不同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对于不同材质进行再创造。

教具准备:彩色旧挂历,各种有眼的小颗粒,各种彩色塑料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老师出示做好的串链,让学生感受艺术美

2,指出这些是各种就地取材的材料做成的。3,调动学生的制作积极性。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带串链的女人,感受串链装饰的美。2,串链是各种材料有规律的组合。

想想:身边那些材料可以做串链?珠形和颜色怎么搭配串链才能更好看?

三、艺术实践

1,亲自制作。

2,用亲自制作的串链打扮自己或者同学。

四、课后小结

1,我们知道有规律的变化可以产生美感。2,看看谁设计的最好。

第十四课 多彩的拉花

教学目的:

1、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通货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钉书机、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二、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教师应到学生分类进行剪制,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深入探究、激发思维

对剪制拉花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思维方法及变通能力训练

变通训练:教师示范一种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那里和书上的不一样“,启发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变?

(四)、自由创作、大胆发表

设计应用意识的激发,大胆自由发表的自信心。

(五)、反思学习、内化知情

1、分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3、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三,课后延伸:尝试不同的剪法

第十五课 神气的小厨师

教学目标: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启发想象,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食品图片及美食录象、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二、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食品”的活动。

四、明确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的进行讨论:

五、展示表演,自评互评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自评互评。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

六、板书设计

神气的小厨师

思考

制作

七、课后小结

第十六课 大家一起画

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火车形象的表现。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粉笔在操场上合作一列长长的火车,每组画一节车厢,好不好。教师板书——大家一起画

1、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火车的外形特点。

(1)观看火车的录象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车?他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集体研究以上问题

2、分工合作

3、全班同学到操场集体创作,分配好各组范围。

4、将每个小组画的车厢连成一列火车,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小组的火车与其他组的火车连接好。

5、请同学们用大家画的火车编排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6、集体讨论:通过今天画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使我们全班画的这列火车不仅长而且本领非常大。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就象每节车厢中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就象一节车厢,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级的前面,学校的前面。我们国家也象一列大火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就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7、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参考书上的一些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四、课后小结:

第十七课 谁画的鱼最大

教学目标:

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习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的大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准备: 教学录象、图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请记名学生到前面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大鱼。

2、欣赏分析,直观了解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

3、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三、学生完成作业

用最快的时间画一条大鱼的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较看看谁画的鱼最大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有哪些想知道的内容?” 大家查找资料,我们课后继续讨论。知识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第九课 谁画的鱼最大

外形 装饰

八、课后小结

第十八课 妈妈和孩子

教学目的:

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

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表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会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母子情,观察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小朋友认识到妈妈的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教学难点:让小朋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搜集自己与妈妈的照片,小动物母子情方面的图片资料一同欣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妈妈是最熟悉的人,能唱几首有关妈妈的歌?

3、选择书中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木雕《欢乐柱》几幅作品中对妈妈脸部的局部描写,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思考你喜欢那一张脸?

二、欣赏评述

三、德育渗透

1、请小朋友展示自己小时侯和妈妈的照片,仔细看看妈妈的眼睛、动作、表情,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哪最美?

2、欣赏书上的作品,假如你是作品中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四、感受实践

1、画一幅你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送给妈妈。

2、做意见小礼物写上一句爱妈妈的话,送给妈妈。

3、将全班每位同学对妈妈的知心话录在磁带上,期末家长会上放给妈妈听。

4、在课本上选一件最喜爱的作品,回家讲给妈妈听,告诉妈妈

第十九课

家乡的小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小船的历史和种类。

2、使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空间思维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3、能够独立制作出一艘帆船。

教材分析:

折纸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手工折纸富于变化,造型生动活泼可爱。小的纸片,可以变化出千百种不同的形状,这就是折纸的乐趣。

教学准备:长方形彩色纸、各种折纸小船

教学过程:

一、船的知识

船是水路主要运输工具。我们知道的都有哪些船呢?

二、揭示课题—家乡的小船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船,他们是用什么做的呢?你们都认识吗?(纸做的;渔船、双体船、小船)

今天老师要教大家折另外一种船——帆船

三、示范制作步骤

a、根据步骤提示,用合适的纸张折叠小船,并采取粘贴,绘画等手法进行装饰,让它变成漂亮,造型独特的小船。

b、你能把双体船折成有舵的船吗? c、想一想

这些造型有什么不同?

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

你们最喜欢那只船,为什么?

d、评一评

看谁的船折得好看,装饰有什么特点? 教师边讲解示范边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五、提示

外出到江河湖边放纸船时,必须有大人陪同。教师选出部分折的较好的作品进行展示,指名1~2名学生对折帆船步骤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第二十课

有趣的游泳圈

教学目标:

1,用探究性观察的方法了解游泳圈性能和作用。

2,设计游泳圈。

教学重点:

学习制作游泳圈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

教学材料: 纸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歌曲《水乡什么多》导入新课。

2,游泳圈的作用?

3,说说看过的游泳圈的形状及颜色。

二、制作游泳圈

1,使用较硬的纸张画设计好的游泳圈。

2、涂上鲜艳的色彩。

3,说明真实的游泳圈的制作区别。

三、评一评:

看谁的游泳圈画的或制作的更好看。

四、板书设计

第二十一课

会动的嘴巴

教学目标:

本课学生早已经会制作这样的嘴巴了,只是不是这样玩的。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初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是设计应用课,教师引导学生将细致与大胆丰富的色彩想结合来完成创作。

教具准备: 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的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内心的联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讲解制作会动嘴的方法:

1.彩纸折叠法:

2,装饰会动的嘴,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以及创作思维,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具体认识和想象。

3、普通的绘画方法:利用线描、涂色等绘画方法进行绘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能力。

4,用剪刀修剪成各种动物的形状。

四、学生分成小组形式进行小小的游戏活动。

五、提醒学生注意: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可采用撕的方法。粘贴时,为避免学生将胶水、糨糊涂的到处都是,最好用胶棒之类的粘贴剂,尽可能不用胶水或糨糊等材料。

2、启发学生注意形状大小搭配、色彩多少搭配得当的效果。

五、小结

制作结束后,将学生的作业连接起来悬挂,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六、板书设计

第二十二课

有趣的手表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更好的认识及掌握剪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感受剪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欣赏感受剪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想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作品创作。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各种表图片。

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废旧纸材,并准备好尖刀、胶水、油画棒、彩色笔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变魔术的方式变出剪纸添画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展示漂亮的手表造型,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你们喜欢吗?我们一起来制作吧。

2、欣赏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教师给予鼓励的语言。

三、启思训练

教师启发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引导到训练的创作。

教师进行巡回辅导的时候对进行创作的学生多给予想象力方面的启发引导,对采用剪纸画的学生多给予造型的建议。

四、小结: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发表对自己、他人作品的评议及本次活动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作品,评比看谁的手表更有趣。

五、板书设计: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篇4

欣赏《连年有余》

背景:连年有余“莲”是“连”的谐音,“鱼”是“余”的谐音,连年有余是称颂富裕祝贺之词。每逢春节,人们总要供奉活鲤,并要在晚上吃芋(鱼)头,以示来年丰收。在包饺时也要剩很多菜馅以示来年财余。今天,连年有余不仅常见于平常百姓,在各企业单位中亦能盛行不衰。古代吉祥图案。主要以鲢鱼作成装饰纹样,寓意“连(鲢、同音)年有余(鱼、余同音)”。在清代的各种装饰上常见应用。

年年有余的来历

鱼跟雁一样,可作为书信的代名词。古人为秘传信息,以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这样以鱼传信称为“鱼传尺素”。唐宋时,显贵达官身皆佩以金制作的信符称“鱼符”,以明贵贱。“鱼”与“余”谐音,所以鱼象征着富贵。“如鱼得水”用来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谐美满、幸福、自在。教学反思

1、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

1、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四、评价建议: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教学反思

2、雄伟的塔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塔,不同国家(地区)的塔造型不尽相同,还有各种各样的纪念意义。

b.应会: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并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2)隐性内容与目标:让学生了解更多塔的知识,认识古今中外的塔,并对自己家乡的塔进行考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古迹的意识。教学重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教学难点: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新授:

1.看图片课件,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2.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3.师介绍绘画步骤。

(1)在画面上端画出最上层塔顶和塔身墙。(2)接着一一往下画,直到你画完为止。

(3)添加宝塔上的门、风铃和塔檐上的瓦片等。

(4)画好宝塔的通道台阶和周围的环境,最后涂上颜色。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1.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1.学生互评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教学反思

3、捏泥巴

教学目标与内容: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学生活动中,探究各种泥器物的制作方法,体验泥的特性,感受捏泥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应会:通过捏泥,体会陶艺的捏制成形方法,尝试制作各种泥器皿。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捏泥巴、玩泥巴,了解祖国古今的陶艺作品,激发创作欲望。通过对玩泥巴过程知识及技巧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及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陶艺制作方法,体会中国陶艺的历史文化,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源泉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小器皿的捏制方法及造型设计。教学准备:

陶泥、简单的工具、陶艺作品的课件、百宝箱、收集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教师分发和好的泥巴,调节学生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

出示百宝箱(百宝箱中是搜集的各种造型的生活器皿的泥塑作品。),找学生探索百宝箱里的秘密。(找学生从百宝箱中摸出“宝贝”。导入本课内容,并课件出示课题:《捏泥巴》。

三、讲授新课 a、提问:这些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些可爱的造型是受了生活中哪些东西的启发?(引 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这些器皿的形状、制作方法展开讨论。)教师概括总结。

b、教师示范捏泥巴的方法:(课件出示制作方法)压、揉、搓、捏 学生分组试一试这些方法能做出什么样的形状出来。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c、课件出示各种泥塑图片学生欣赏古今各种更有创意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d、找学生说说自己想做一个什么泥塑作品,都采用哪些方法制作?

鼓励学生大胆创意,在自己初步的作品上进行雕饰,制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运用自己学到的方法,结合自己的想象,捏一件自己喜欢的小泥塑。指导要点:

(1)要有创新。(2)注意方法。

(3)注意作品的功能。(用途)

五、小结

找同学说说你的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功能,并说出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作品,概括本节课的内容。教学反思

4、小扇子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种类及欣赏价值,尝试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图案不同,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的小扇子。b.应会: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制作出材料不同,外形各异、美观的小扇子。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习与人交往与合作,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教学难点:小扇子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动画片、各种扇子、彩纸、筷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看动画片《借芭蕉扇》。

2.“芭蕉扇”有什么用处?扇子还有哪些用处? 3.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把“小扇子”。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同学们见过扇子有哪些形状、颜色?生活中、电视、画报等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扇子。

2.教师展示自制扇子若干给学生观摩。3.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并示范制作:

(1)提问或讲述扇子的组成。扇子由扇面、扇柄组成。(2)扇子的形状分析:长方形、圆形、扇形、组合形等。4.制作要点介绍并示范制作。(1)选择扇面形状、颜色并剪下。(2)折制、绘制扇面。(3)安装扇柄。

三、实习作业:

注意事项:1.扇面要有明确的形状。2.颜色要鲜艳有变化。

四、课堂小结、讲评。

1.选几幅优秀作业由学生讲评。

2.教师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努力方向。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学生介绍怎样装饰自己的小扇子

三、创设情景,体现扇子的使用价值。

四、小结: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扇子的感受。教学反思

5、漂亮的小钟表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通过欣赏,了解钟表的文化及造型特点。

b.通过对不同钟表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c.通过钟表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

d.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钟表,认识表盘上的时间,进行跨学科的综合。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b.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不同种钟表的特点及其设计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巧用材料以及对表盘的设计。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刀、胶水、腊光纸、纸杯、圆盖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钟表,并让学生说说时间。

2、揭示课题:漂亮的小钟表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

1、选材。

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来设计表盘和外形,并且找出做表针的材料,以及固定表心的图钉。

2、观察钟表的特征。

(1)表的外形:各式各样。

(2)表盘的形状:圆、方、三角、多角等。(3)表符的种类:数字、几何形、装饰形等。

(4)表针的特点:时针粗短、分针稍长稍粗、秒针最粗最长。(5)表的装饰:剪、贴、画各种形象。

三、实践指导:

1、根据材料做出外形和表盘。

2、制作表符。引导学生分清大刻度小刻度,并将他们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表盘上。

3、制作表针。表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万变不离其宗,三根针的长短不变。

4、添加小装饰。

四、评价:

1、学生展示作品并自评。

2、评选出最漂亮的小钟表。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节课学生作业情况。

二、拿出自制小钟表,认识钟表时间。

1、说说日常作息时间,并在钟表上拨一拨。

2、小组合作互相说时间,拨时间。

3、试想将小钟表的附件进行变化。

4、互相对对方的表针进行变换。

三、创设情景,体现小钟表的使用价值。

小组进行活动:同学们每到作息时刻就表演应做的事。

四、小结:请同学们说说制作小钟表的感受。教学反思

6、下雨了

教学目标:

1、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2、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3、锻炼学生以动作、线条再现情景的能力。

4、让学生了解表现事物和情景可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雨中的世界、下雨时的情景。教学难点:能用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来表现独特的视野。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绘画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下雨的录像: 大雨、暴雨、小雨、雷阵雨„„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下雨时的过程情景。

2、提问: 雨是怎样形成的?下雨时自然界有什么变化?(讨论发言:地面的水蒸汽上升遇冷空气形成。乌云、闪电、雷声、雨滴„„)尝试体验下雨给人与动物带来的不同感受。

二、讲授新课

1、指导学生看课本,分析了解艺术家是怎样表现雨的。

2、播放课件: 记忆下雨时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说一说下雨时所见到的情景,表演人在雨中的动态和雨具的使用方法。)

3、引导学生看课本,欣赏学生作品。同学们是怎样表现雨中的人?采用什么方法表现的?作品中的人物动态、人与环境的表现方法。(利用色彩、粗细、疏密、节奏不同的点、线及细小的形状,创造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的情景。)

三、学生绘画

1、板演: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画人物动态,教师加以指导和添加。

2、引导学生表现雨中有趣的情景和内容: 下雨时你见到的情景、有趣的事,你在雨中„„

3、提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大胆生动地表现雨中的人物并添加环境。(观察了解雨中人物的表现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四、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互评并交流。

五、小结

下雨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同学们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人物活动和雨中的趣

事。我们要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及时画下来。教学反思

7、百变团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了解团花的基本特点。b.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团花的过程种,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欣赏与学习制作团花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团花的特点及设计制作方法。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教学准备:剪刀、胶水、腊光纸。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录像,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欣赏剪纸作品在生活中运用的录像,如:过年、结婚时人们用剪纸作品布置环境以增加节日气氛。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欣赏剪纸作品,认知剪纸作品的图案的特点。

1、教师出示剪纸作品,介绍不同剪纸作品的不同特点。

2、介绍剪纸的有关知识。

多面剪纸其实就是民间所称的“团花”,它利用纸的重复折叠,剪出中心对称的图案。团花的历史极为悠久,对称原理在剪纸中的灵活运用,更使着古老的艺术充满迷人的魅力。

3、揭示课题:百变团花

三、制作五面对称剪纸。

1、五面对称折纸。

教师用较大的纸,带领学生边折边讲解。

2、画五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两种不同的画剪方法,分别剪出分散和连接的两种图案,请学生找出图案分散的原因。

(2)、教师示范,要求学生画时注意:先定大,再画细部,剪时且慢要细心。

3、学生开始画剪五面剪纸。

四、引导小朋友制作自己设计的图案,剪出五面对称剪纸作品。

五、作业展示、欣赏。

1、教师引导学生分别用自己的剪纸作品布置教室的玻璃窗,教师适当指导作品之间的排列。

2、欣赏作品,体会剪纸作品给教室带来的欢乐气氛。

第二课时

一、回忆、欣赏、比较。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陈述制作五面对称剪纸的过程。

2、欣赏书上的剪纸作品,找出各个异同点。

二、学习制作六面对称剪纸。

1、教师示范单独对称图案的剪纸作品在对折以后起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把对折的图案设计到对折以后的纸上。

2、提醒学生画剪时要注意图案的简洁明快,图案与图案之间要有连接点。

三、装裱剪纸作品。

四、作业讲评(欣赏、游戏)。

1、展示学生制作的剪纸作品,欣赏、互赠。

2、欣赏用剪纸手法创作的儿童作品。

3、总结:剪纸作品的内容源于生活,鼓励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反思

8、摆花样

教学内容:

运用不同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创作,拼画组合出各种物体及图案。通过拼画造型,锻炼学生手、脑、眼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作能力及观察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有选择的将不同的形状、颜色拼画成自己想表现的图形,加强造型能力,巩固对各种形状的理解。

过程、方法:通过尝试法、观察法、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是创作出的作品更富有美感。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用简单的点、线条、形状进行装饰。

情感、态度:通过造型活动,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并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教学重点:通过简单的装饰游戏引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教学难点:能用简单的点、线、形状进行装饰。课前准备:教材、课件、画纸、水彩笔、范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组合排列的美感,拓展学生思路)

展示课件(用不同材质、颜色组合图案或照片),初步讲解排列组合的基本方法。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解答

二、讲授新课(学习装饰方法、发现形与色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课件内容,和学生一起分析范画的形状和颜色。

教师在黑板上用各种形状随意拼画出几种图形。(太阳、房子、花朵)并进一步说明在绘画组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有自己的想法、颜色搭配要好看)

让学生用学习用具试着在课桌上摆放图形(可合作完成),并给与鼓励。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结合所学的知识,用拼画、组合的方法,创作出一幅美术作品。题材不限。

三、布置作业

进一步加深对造型的理解,激发创作潜能,进行公平公正的辅导,并对一些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得学生及时加以指导。

四、巡回指导

发现问题予以纠正,并注意安全

五、展示作品

教师把学生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学生欣赏,做适当讲评,并予以表扬或鼓励 六、结课

暗示学生要热爱生活,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开拓视野,做一个有心人。教学反思

9、我们身边的痕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能够发现采集不同肌理的材料,并利用材料再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发现问题,渗透学生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在感知种采集不同材质的肌理。教学难点:拓印的技巧。

教学准备:铅笔、油画棒和蜡笔、树叶等实物。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组织纪律,将材料和工具摆放有序。

二、讲解拓印。

教师演示与学生体验同步进行。

学生与教师演示做法相同:将薄纸蒙在有纹理的实物上。拓印时,左手伸开,手指用力按住薄纸。右手指按遍薄纸,使纹理凹凸分明。任用一色蜡笔,轻轻均匀磨画,印出纹理为止。

三、组合实物。

1、看实物的形状,想这些形状的实物能组合成什么形象呢?

2、试着拓印一些纹理。

四、学生作业。

1、摆实物。

2、蒙纸。

3、拓印。

五、小结。

1.整理用具,材料。2.展示较优秀的作品。鼓励学生下课寻找事物拓拓,玩玩。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评上节课作业。

展示拓印纹理清晰、完整的作业。

三、学生继续作业。

提出要求:选与上节课纹理不同的实物进行拓印,并且添加背景、装饰。拓印:根据上节课的经验,用不同色的油画棒一部分地一部分地拓印纸下面的实物的花纹。每一部分都拓的花纹清晰。

添画:在拓印完的画面上,用油画棒加几笔使画面中的形象完整,画面形成一体,并富有个人特色。

四、展示优秀作品,鼓励学生尝试多种绘画方法。教学反思

10、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结构、材料、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2. 掌握设计理念和方法,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功能与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既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一只一次性纸杯)

师:图片中的物品是什么?——一只一次性纸杯。

你别看它长的普普通通,它可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物品。它的家族成员可多啦,而且有着各不相同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杯子大家族”,去领略一下杯子的风采吧!

2.出示课题——杯子的设计

二、杯子展厅

师:从古至今,杯子的主要功能便是用来饮酒或饮茶。古代的杯子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参观一下“杯子展厅”,看看这些古代的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古代的杯子

折线纹彩陶杯(新石器时代)——陶

一个古朴、大气的杯子,制作于新石器时代。

象牙雕夔(kui)鋬(pan)杯(商)——象牙

商朝的这个杯子高30.5厘米,是用象牙根部制成的,米黄色,杯身上布满花纹。

玉云形杯(唐代)——玉

这个杯子很特别,呈云朵状,表面雕有许多云的图案。

师:你喜欢哪一只,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说说喜欢的原因。

小结:这些古朴、精美的杯子充分显示出了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的设计意识和制作水平。

2.现代的杯子

师:古代的杯子已经制作地那么精致美观,那现代的杯子一定是更加漂亮实用。请你回忆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其他材料制作的杯子。

生自由答后出示图片。——用玉、玻璃、陶瓷、竹、木、金属、塑料、石、搪瓷、纸等材料制作的杯子。

三、分析探究

1.杯子的结构

师:刚才见到的这些杯子虽然材料和造型各异,但是它们在结构上却较为相似。以图片中的这只杯子为例,请你分析一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

2.杯子的各部分的作用

杯身——放置液体。

杯口——方便喝水。

杯底——使杯子平稳放置。

杯柄——便于手握住杯子。

杯盖——保持杯中液体的温度;卫生;便于携带。(杯盖的大小要与杯口相符合。)

四、精品欣赏

1.新颖独特的杯子

师:为了让杯子显现出新颖独特,聪明的设计师们往往会将杯身、杯口等设计得与众不同。下面一起来看看老师给分享的“2024年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5篇”,有什么作用?

杯盖:这个杯盖有什么用?设计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2.特殊功能的杯子

师:随着科技的进步,制作工艺的不断发展,更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杯子家族中又 添了许多新成员——特殊功能的杯子。

——磁化杯、保温杯、电热杯、变色杯、量杯、旅行杯等。(师简单介绍)

小结:这些各不相同的杯子足以让我们看到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

五、作品设计

1.杯子的设计学问:

师:一只小小的杯子,里边可藏着不小的设计学问。想一想,设计师们为何这么设计?他们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首先,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

其次,实用与美观相结合。

2.如何绘制设计图

那我们该如何把想象中的杯子设计在纸上呢?一起看看同学们的设计图,找找一张设计图包含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杯子设计图——杯子图形、简单的功能说明、各部分的尺寸、物品名和设计者。

再对其他的学生作品作简单分析。

六、学生作业

1.师:如果你是一名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只怎样的既新颖独特又美观实用的杯子?学生思考回答。

强调注意点:

(1)画面上包括三个方面:

杯子图形。简单的功能说明。各部分的尺寸。右下角标明物品名。

(2)文字请用水笔写。

(3)比一比,看谁的想象力丰富,表现力更强。

2.学生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七、板书设计 杯子的设计

杯子的结构——杯身、杯口、杯底、杯柄、杯盖 教学反思

11、绘画中的节日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欣赏绘画中的节日场面,使学生初步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在不同的节日里,人们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而在节日中更多的是体现出快乐、祥和的气氛。在绘画中,如何表现出这种气氛是艺术家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应会: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2.隐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拥有丰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国家,培养学生尊重、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

2.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教学难点:

1.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

2.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材料:

少数民族节日图片、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节日:

1.谈谈我们的节日都是怎样庆祝的?

2.看看书中的节日,他们是怎样庆祝的?(春节、元宵杰、端午节、泼水节)3.你还知道哪些节日是怎样庆祝的?

教学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到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

二、画家笔下的节日:

1.《枣园来了秧歌队》

2.作品中表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教学意图:学会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小朋友笔下的节日:

1.小朋友的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节日?

2.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共同特点是什么?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开拓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我们笔下的节日:

1.你想表现什么节日?

2.运用什么样的表现方法?

3.作业要求: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5.展示我们的作品

6.拓展:了解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

教学意图: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感受制作过程的快乐,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反思

12、好吃的水果

教材分析:

不管是在温暖的南方还是在季节变换明显的北方,各种各样有营养又味美的水果永远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南方,有披着“鱼鳞”的菠萝、金黄的芒果、成串的香蕉、红红的荔枝、毛茸茸的红毛丹、大大的菠萝蜜、形状奇特的榴莲;北方有诱人的水蜜桃、黄澄澄的柿子、脆脆的梨、红瓤的大西瓜、玛瑙般的葡萄„„提起这些,孩子们准会垂涎欲滴!这些水果不但看着诱人,吃起来还有各种不同的味道。那么多种的水果,或香香的、或甜甜的、或酸酸的,还有的水果闻起来臭臭的吃起来却香香的„„享受这些水果时,同学们的感觉也是各不相同 的。本课设置的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回忆,不但表现不同水果的特点,而且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而独特的感受。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学习领域,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在感知活动中,启发学生去体会和表现物体特征、形状及带给个人的不同感受。

应会: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创作出有情趣的画面。(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体验生活美。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情趣的感知与回忆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表现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真实独特的感受在感知和回忆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开展创作。

学习材料:(1)师生各自找来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作为感知材料。(2)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表现工具。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教学

老师带来一个百宝箱,谁愿意来摸一摸里面有什么?也许会咬人呦!(学生摸,发现各种各样的水果)

二、看课件,欣赏各地水果。

1. 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你知道新疆有哪些特色水果?(学生回答有哈密瓜、香梨、葡萄)

2. 介绍火龙果、人参果。了解不常见的南方水果,观察不同的水果外形特点、色彩。通过“摸”来感受水果的外形、特征。在体验中,营造一种宽松、快乐、自由的气氛,并且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并引发回忆、联想。(学生谈看到果实的感受。)

三、说说你带来的水果形状、颜色、特点、味道。1.学生介绍,表现吃不同味道水果的表情。

2.你们相信水果会变吗?看能变成什么?(出示课件)

西瓜变成了西瓜城堡,苹果变成了苹果精灵。你的水果能变成什么?(学生畅想汇报)看老师变成了苹果姐姐,我开着椰子火车,带着香蕉汽车来接你们的水果精灵快快来水果乐园吧!

四、尝试着自己发挥想象,把自己带来的水果“变”一个样画出来。(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童话是低龄儿童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他们乐意想象自己就是某一个童话中的主要人物,这种趣味的想象可以更直接的表达出他们对某种事物的真实感受,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的相关联想。

教学反思

13、刷 牙

教学目标:

1、体会和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

2、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忆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适时刷牙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表现刷牙时的动作特点。

教学难点:刷牙的大动态、手、面部的细节特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录像、牙刷、刷牙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看电脑课件:《小松鼠刷牙》。

2.提问:看完动画片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要天天刷牙? 3.揭示课题:画刷牙

二、新授:

1.观察:听刷牙歌,表演刷牙,同桌互相观察对方刷牙的方法是否正确,刷牙的姿态是怎样的?

2.看课本,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画自己刷牙的样子。3.先请几位学生板演,并指出他们的优缺点。4.请“小老师”上讲台修改。5.教师出示作画要求:

(1)画面构图要饱满,人物位置要突出。(2)人物动态要明确,并适当添加背景。(3)用铅笔画好基本线条后,用彩笔涂色。6.其他学生自己画。

三、作业讲评,提出希望。

1.看黑板上小老师修改的画幅,进行欣赏点评。2.展示同学们的作业,说出优缺点。

3.同学互相说说刷牙的必要性,教师提出希望:从小好好保护牙齿,才能有好身体。

教学反思

14、茂密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回忆,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花的知识及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茂密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造型能力。

2、能初步表现出不同种花的特点,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出茂密的花。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花的美感及外形的不同特点和前后关系。教学难点:如何表现花的不同特点和前后遮挡关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小花盆、一块布、吸铁石多个、手工小花园。学生用具:铅笔、勾线笔、彩笔、油画棒。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揭开课前猜谜游戏的答案:一盆花。

2、课件出示有关花的几张图片:牡丹花,菊花,郁金香。学生欣赏花的同时,说出其名称。引出课题《茂密的花》。板书:茂密的花

二、讲授新知

1、课件欣赏单独的一朵花,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出花的基本结构。得出花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花芯、花瓣、花茎、花叶。(板书:花芯、花瓣、花茎、花叶)

2、课件欣赏大师表现的茂密的花:奥地利著名画家克利姆特的《葵花园》。师生共同分析作品的美丽之处。

3、课件出示教师范画4张,让学生观察,总结出花有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等特点。

4、课件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有前后遮挡关系,一幅没有,让学生找出不同,更好地理解前后遮挡关系。(板书:前后遮挡)

5、课件欣赏教师示范成品图,分4个步骤图,让学生直观地通过步骤图,了解作画步骤。

6、欣赏课本中茂密的花,欣赏美得同时,了解不同的绘画方法,丰富知识。

三、发散思维

花除了能生长在花园里,还可以生长在哪里?周围都有哪些环境?生:花篮中、花瓶里、池塘里等。

四、布置作业

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花的大体框架打起来,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把颜色涂起来。作业:用你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工具,用前后遮挡的方法画一幅“茂密”的花。要求:画面中的花朵要有大小、高低、前后遮挡关系。

五、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辅导要点:

(1)指导学生在做作业时进一步理解茂密的花。(2)注意画面的饱满。(3)注意遮挡关系。

六、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师总结

七、教学总结

我们学习《茂密的花》这一课,给这幅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师对学生在本节课欣赏花美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花儿同草儿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不仅要保护花草树木,还要爱护环境!

教学反思

15、大树的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2)a.通过回忆、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干、树枝、树杈、树叶等)。b.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儿童画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种,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b.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准备]多媒体课件、水彩笔、蜡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环境,揭示课题。

1、看图片,认识校园里的树。

2、看校外的树,如:松树、柳树、椰树等。

3、说说平时见过那些树?

4、每棵树都有各自不同的样子、千姿百态,它们也都有不同的故事。

揭示课题:大树的故事

二、观察树、学画树。

1、让小朋友回忆以前画过的树,怎样画的?在黑板上板示。

2、多媒体出示“各类树木”录象,让小朋友找自己画的是哪些树,学生找不到那些模式化的树,让他们发现自己画的树与观察到的树有差距。

3、指导观察树:(1)树的整体外形。

(2)树干:主干上粗下细,挺拔或弯曲;树皮光滑或粗糙;树叉排列各异。(3)树叶:形状各不相同。

4、一棵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讨论画树的步骤、运用的材料。

5、学生动手画树,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三、作业交流、评讲,课堂小结。

1、作业交流评讲可分步进行。(1)画树干、树枝中途评讲。(2)画树叶中途评讲。(3)图色中途评讲。(4)画树完成后评讲。

2、表扬鼓励,特别是有特色的作业。

3、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上学生作品“以树为主的图画”,或课外儿童画中以树为主带有故事性的绘画作品。

2、学生看图编故事讲故事。

3、让学生拿出自己第一课时完成的作业编故事。然后讨论:哪幅画编的故事更生动?怎样使自己的画能编出生动的故事?

二、添画。

1、引导讨论:怎样在上次的基础上添加?

(1)添加内容:花草、房屋、汽车、小鸟、蝴蝶、活动的人„„(2)添加方法:可以树为主体添加背景,房屋等可与树重叠。(3)图色要鲜艳。

三、学生画一幅以树为主的图画。学生练习、教师个别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讲、课堂小结。教学反思

16、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初步感受适形造物手法。

应会:能大胆地创作,通行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

2.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适形造物的方法,发散学生维,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教学难点: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形象。

学习材料:各式各样闲置不用的小:针线、胶水、扣子、彩色纸、等装饰用品。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用石头、树枝让学生观察感受。想一想石头和树枝的外形分别像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石头和树枝翻过来让学生欣赏石头鱼、树枝蛇。)2.讲授新课:

(1)根据导人引出课题。

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可以用来创造的东西,请你们在自己的身边找一找,看看能发现什么可用材料?(手套)(2)观察体会手套的形象:看一看我们的手套像什么?将手套变一变,看看又像什么?将手套换个角度看看还像什么?(3)小组讨论:请小组将变好后的手套形象让其他同学认一认,说说变的是什么?(4)如何添加:请你们想一想怎样能使变好后的形象更生动? 3.作业要求:

(1)先用手套创造出新形象形象编排表演小故事。(2)根据故事用手套创造形象并进行表演。4.学生分组作业,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困难。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6.总结。教学反思

17、动物乐园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应知:雕塑动物由基本形体入手,要抓住动物特征,确定动态,用加、减法,采用粘接、切削、刻划等多种手法进行创作。

b.应会: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

(2)隐性内容与目标: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珍稀动物,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学习圆雕的基本知识,学习用基本形体塑造动物形象。教学难点: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观、生动、新颖。

[教学时间]1课时

[准备]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启发回忆,揭示课题。

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最喜爱的动物。

2.学生说出动物,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动物乐园)

二、尝试练习,进行造型。

1.欣赏泥塑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望。2.教师示范一个动物。例:母鸡下蛋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鸡蛋形;

(2)捏出头部和尾部。

(3)用红色捏出鸡冠、肉垂、耳朵;

(4)用黑色给它贴上眼睛;

(5)用各色彩泥给鸡加上翅膀。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2.集体欣赏、评判,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

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

课后记:如何让一个泥团变成有头、四肢和尾巴等的小动物,制作之前泥料的分配非常关键。所以在示范时我特意举了几个典型例子,并插入了几个学生的小练习,讲、练结合的进行。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学反思

18、节日的装饰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通过学习,了解运用美术方法可以将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美。b.应会:学习描述节日不同的装饰,谈自己的感受。学习发现身边的饰物,并能从色彩、线条运用等方面有目的地学习。

(2)隐性内容与目标: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包容多元文化,欣赏现代、传统的装饰,体验人们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各地区不同的节日装饰,以及各种类型、形式的装饰方法。描述自己对各种装饰的印象,体验其美感,初步了解节日装饰的色彩、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描绘节日装饰的造型、色彩。[教学时间]2课时

[准备]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观看有关节日及民俗的录像。

2.思考:节日,我们穿什么漂亮的衣服?不同民族有什么不同表现?人们都会进行什么样的庆祝活动?

3.节日中的气氛都是由美丽的装饰渲染的。揭示课题:节日的装饰

二、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1.基本形定位,用铅笔轻轻画人物动态。

要求:人的姿态表现出节日的快乐;服装色彩缤纷;各种装饰艳丽夺目。

2.描画具象,用铅笔在人物姿态骨式上画出各部分结构:头(五官、发式、头饰);再整体形的局部位置用简单的直线、曲线装饰服装样式;画颈、四肢、手、足。各部分不要求规范和比例。

3.勾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勾画人物的具体形象,细致生动的描写各部位。如:五官表情,头发样式、染黑头发,细致的刻画服饰纹样。

人物服装组合图:

4.添加背景:烟火、礼花、彩旗、彩灯以及各种装饰道具。

三、展评作业:

1.同桌互评。分别说说自己和对方的不足。

2.教师选出构图合理,人物动态协调,背景丰富的作业进行表扬讲评。

第二课时

一、教师引导:

节日中最活跃的是人,人是节日中最美的风景线,而服装又使人变的更加美丽,服装的色彩首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节日中的服饰色彩一定要鲜艳夺目,再陪上其他美丽的装饰就更加烘托出节日的欢乐气氛了。

二、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1.染人物皮肤。用橙、浅橙、肉橙、粉色等平染裸露的四肢、手、脚和面部。用深色描画五官,有神采、有表情。

2.描绘服饰。

引导学生试着用一用深色和浅色。比如黑色可以协调任何色彩,黑色和其他鲜艳色相间,能产生对比,形成斑斓、并有跳跃的视觉效果。纹样色和服饰底色要互不干扰,形成整体效果美感。

3.涂染背景。

三、作业展示、讲评。

1.布置“多彩的节日”展览会,请同学介绍节日民俗。2.选画面色彩浓郁的作业进行点评。课后记:

结合着元旦庆祝会教室的布置,我带领学生从课本、课件中吸取精华,加上因地制宜的创造,用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教学反思

19、过春节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了解有关春节的文化、历史,欣赏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体会美好生活的情趣。b.应会: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和工具来制作春节的小礼物,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将记忆中春节的美好场景用绘画的方法表现出来,画面要体现出春节喜庆的气氛、热闹的场面。

(2)隐性内容与目标:使学生简单了解有关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体验到生活的乐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春节的历史、文化、习俗,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各种小礼物,来表达自己节日愉快的心情和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教学难点:绘画要表现出欢乐的场面,画出生动有趣的画面。工艺制作时各种材料的选择、设计、制作。

教学准备:电子课件、范作、各种绘制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春节序曲》的乐声中,电子课件(拓展)、(让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感受)学生回答完后教师进行小结。

学生交流自己对我们民族的节日——春节的看法。谈谈自己过春节的时候的见闻。

二、欣赏范作,归纳绘画方法和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表现春节的各种艺术作品:绘画、雕塑、剪纸、泥塑、布玩具、农民画等。学生分析他们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

教师出示范作,小组讨论范作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归纳总结:构图——繁密,色彩——鲜艳,笔触——欢快,造型——生动。

三、探索实践。

在学生感受、欣赏、了解各种节日及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作一幅作品,表现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或是自己在节日里的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鼓励学生采用诗配画,书法,手工等形式进行尝试,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完成,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并巡回指导。

四、作业展评。

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引导学生从选择的材料、构思、构图及用色等方面进行评价,讨论改进方法,把所有作品贴在一起,构成各民族、各地区(学生个性奔放的节日联想画面)欢庆节日的盛大晚会,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五、教学拓展。

学生回家后上网查找或通过翻阅课外书籍了解国内外的一些节日,他们分别以怎样的方式来庆祝的?

教学反思

20、船儿嘟嘟嘟

教材分析:

船,从原始的独木舟演变到现在,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它悠悠地漂浮于小河上,或疾速行驶在蔚蓝的大海中,赋予人们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很多人渴望坐一趟船,去体味大海的辽阔和深沉,甚至渴望亲自造一艘船,让它航行在迷人的大海上,即使是世界上最简陋的一艘船,也会觉得满足与快乐。船是连接古代文明的纽带,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本课以《船儿嘟嘟嘟》为题,目的是使学生对未来怀有美好愿望,树立起朦胧的个人理想。教材通过提问船的类型、用途、造船特点,使学生了解有关船的知识,为进一步设计自己心目中的船准备素材。教材提供了用水彩创作并结合拼贴的示范作品,展示富有特点的行驶中的船,为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打下基础,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学生作业,有绘画的,有手工的,还有许多学生一起放船出航的场面,进一步激起学生创造的欲望。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

2.能用撕、剪、贴和绘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

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重点:航行中船的特点的表现。

教学难点:描绘航行中的船,体现学生的想象和创意。课前准备:

(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船的特点;收集有关船的资料,体会航行中船的魅力;准备油画棒(或蜡笔)、水彩笔、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以及准备各种拼贴材料工具。

(教师)课件、范画等 教学过程:

1.认识航船。

欣赏图片:航行中的船。思考:航行中的船有什么特点?这些船儿是做什么用的呢?你坐过或者还见过什么样的船儿?

2.欣赏范作。

(1)欣赏图片: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各种各样的船和航行中的船的特点等。思考: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构图、造型、技法、情感、创意)?

(2)师生共同讲讲有关航行中的船的故事。(3)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

(1)创作主题:船儿嘟嘟嘟。(2)学生提出创作意向。

(3)教师建议:用撕、剪、贴和绘画的方式表现各种形态各异的航行中的船。(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

(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品名称、创作过程、想法等)。(2)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教学反思

21、创意卵石画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欣赏卵石画作品,感受卵石画的多种表现手法,认识其美之所在。

(2)通过教学,使学生不断的观察和想象,并能进行多方面构思和尝试, “因石造型”,创作出一幅构思独特的卵石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

(1)教师应用多媒体等设备为学生呈现丰富的素材资源,提高学生审美素养。(2)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教学范例,找到卵石给人带来的美的体验。

(3)通过技法的引导,根据石头的不同形状、色泽、纹理,创作自己喜爱的、能展示个性的作品形象,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卵石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卵石中挖掘其精神品质;

(2)通过寻找卵石、卵石画的设计、制作,使学生体验到美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美、应用美的情趣和审美能力,并感受乡土文化气息。

教学重点:联系学生生活中所见所闻,激发学生对卵石画的创造欲望。

教学难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向他人学习,体验合作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创设情境:

通过卵石画使教师与学生交流,从普通卵石---卵石工艺品,给学生一种不可想象的、美好的憧憬。

提问:“什么是卵石?它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类?我们制作的卵石工艺品与资料上的作品有何区别?”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作欲望。

1、教师通过让学生了解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卵石画的制作原料---卵石,使学生主动认识什么是卵石,探究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了解卵石的多重用途。然后通过展示卵石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卵石画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作品的设计思路、绘画方法激发学生进行创作。师指导“根据它的外形、自然纹理、色彩进行联想,到底能画什么?”

3、师示范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创作(以一块卵石为例,转几个角度看看,会带给你怎样不同的联想?)

教师根据学生思维,利用铅笔、墨迹颜色适时勾画学生设计的形象,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体现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学生的主导地位,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教学引入深一层次。

4、经过欣赏、分析,教师强调:

依据卵石外形,可以塑造形象。包括动物、人物、植物、交通工具、蔬菜、水果等各种形象。卵石可以也进行组合造型、精细描绘和卵石书法的表现。

5、学生登录教师资源网站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交流。

三、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面对一块卵石,要根据它的外形、自然纹理、色彩进行联想,可以设计成动物、人物、植物、交通工具、蔬菜、水果及生活中各种形象,也可以以卵石为纸张,做成卵石书法摆件。

四、教师小结:

卵石造型表现:根据卵石外形特征、纹理、色彩,运用一些方法手段。

五、激情创作

要求:运用点、线、面等绘画语言,依据卵石的外形、颜色、纹理,进行卵石创意,个人或合作创作一幅独一无二的作品,看谁能做到精细描画。

六、艺术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解决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如设计造型、卵石组合、调色等内容。

七、课堂评价:

每组选出一件优秀作品,在大屏幕上展示评价,学生间互评、教师点评。

教学反思

22、家乡的小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家乡的桥,了解家乡的桥文化。

2、学习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甚至不同的艺术语言表现家乡的桥。

3、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桥的组成部分。教学难点:用各种材料制作桥。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桥梁知识。著名桥梁欣赏。展示有关桥梁的美术作品,请学生欣赏评价。

2、现代桥梁的作用不仅仅用于便利人的过河,对于河两边的地区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桥梁设计得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讲究美观。桥梁设计专家也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做做桥梁设计专家,如果要你来设计这座大桥,你会怎样设计?

二、新授新课

1、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各种桥的优美姿态。欣赏图片中各种各样的桥。(石拱桥、木桥、索拉桥、水泥桥„„)

2、分析桥的构造、材料,桥由哪几部分组成?

3、分析教材范画,范作。① 可用多种铅画纸、硬板纸、细木条、黏土等制作。② 可用多种用色工具,合作绘画。③ 让学生说说教材作品好在哪里?作者设计的新奇地方在哪里?

3、学习绘画、制作方法。

三、布置作业

进行绘画或者手工制作。可以画自己幻想中的新桥,造型功能有新意,加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可以用你们的巧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四、学生练习

五、展示作品 23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以后互评,老师小评。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成为桥梁设计专家了,而且做的都很不错。希望大家能更好 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教学反思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色彩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艺术作品,能够认识到不同季节的色彩变化,及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应会:认识该课中介绍的四位画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作品进行初步分析,并写出短文,以表达对画而的认识与感受。

教学重难点: 认识四季的色彩,能正确表达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看,我给分享的“2024年人美版三年级美术教案全册5篇”,试着用“这是季,是 的季节。”来形容它。

4.全班交流:你对最喜欢的季节有哪些美好的记忆或感受?

5.出示课题:四季的色彩

二.新授:

1、欣赏:(1)出示教材中的四幅画。(2)问题:说说四幅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2.分组活动:(1)要求: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由组长带领分组欣赏。(2)学生根据要求.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四季的色彩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欣赏,认识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写短文的方法,表达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知识导入.二.新课:

欣赏教材中的四幅画:

1、《早春之路》(日本画)东山魁夷(日本)

①画面体现了什么绘画风格?(写实性、装饰性)

②画家主要运用了哪些色彩表现春天?

③写1篇短文来表达你从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④你还想了解什么?、2、《夏》列维坦(俄国)

①画家运用了怎样的笔触来表现画面?(细碎、完整)

小知识:笔触是画家在再现或表现自然和生活时运用的各种笔痕。

②画面主要使用了哪些颜色?

③用短文表达欣赏这幅作品之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3、《金秋》(中国画)林风眠

①画面用色有什么特点?(淡雅、浓重)

②树林在阳光照耀下呈现什么色彩’

③给你带来哪些秋天的感受?试用短文表达。(请参考书上第2页对这幅图的提示。)

4、《冬猎》(油画)勃鲁盖尔(尼德兰)

①你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风景、人物、动物、植物)说一说。

②观察作品的色彩,你有哪些体会?

③你能感受到哪些冬天特有的美丽?用1篇短文表达出来。(请参考书上第3页对这幅图的提示。)三.拓展:

1、教师总结:虽然冬季将一切事物归于沉寂,但是却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四季的色彩是丰富的,有无限象征意义,四季的更替又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们之间是互相孕育、不断积累、循环往复的。

2、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学会运用艺术的服光和美术的语言来观察、表达艺术作品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感受。

四.作业: 以暖色为主画一幅画

第2课 生活中的暖色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暖色

教学目标:暖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暖色,初步掌握暖色基本知识,并能根据观察或回忆表现生活中以暖色为主的景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色卡,将暖色与冷色分开。学生选择区分冷色与暖色。意图:认识暖色,了解暖色特点:对比中产生冷暖。二.新课: 1.准备2~3张以暖色为主的图片。2你认为暖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3你喜欢冷色还是暖色?为什么? 2.你发现生活中、自然界中哪有暖色? 什么场合使用暖色?(火、阳光、花朵;喜庆、欢快、热闹的场所)

3、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4、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给你的感受。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暖色

教学目标:了解暖色知识,体验暖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以暖色为主的画中冷暖的搭配和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 二.新课:

1、分析自已带的图片中哪些是暖色。

2、暧色画中的少部分冷色起什么作用?

3、介绍一幅画的名称、色彩以及给你的感受。

4、分析名家名作《红色的房间》表现方法,谈谈你的感受。三.作业: 仿照马蒂斯《红色的房间》,选用与其不同的暖色改画一幅作品。

第3课 生活中的冷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冷色

教学目标: 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能运用冷色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初步掌握冷色基本知识,并能以冷色为主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书中图片《水》导入 二.新课:

1、出示色卡分析冷色

2、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明确色彩的冷暖是在对比中产生的道理。

3、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三.小结: 回忆本课时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生活中的冷色 教学目标: 了解冷色知识,体验冷色带来的感受,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教学重难点: 运用点染的方法画一幅风景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二.新课:

1、出示色卡分析冷色

2、冷色卡中再分析偏冷和偏暖色。举例说明对比关系。明确色彩的冷暖是在对比中产生的道理。

3、欣赏冷色表现水的图片,淡一谈冷色给你的感受。(冷色给人的感受:清爽、宁静、安详、庄重、高雅、朴素)

四、讲授新课:

演示运用冷色表现水波纹方法:将冷色滴洒在盆水中(不要搅匀)趁色彩没有完全散开,将生宣纸覆盖在水面上.浸透轻拿出即可呈现自然水纹。

三.作业: 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好水盆、颜料、生宣纸。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第4课 快乐的人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快乐的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可以应用于线造型的各种各样的媒材,发现线材的美感并进行艺术创造。了解线材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研究身边各种各样的线材,通过对身边线材的搜集、整理和组织,进行不同人物动态的造型。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

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是不是觉得浑身都想动起来?

3、这样的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什么样的动作最能表现这段音乐? 二.新课: 1.小组研究:表演并体会:当你活动时,主要是哪里在动?

2.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3.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三.小结: 回忆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艺术创造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人物动态夸张、生动及线材连接点的处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听一段节奏轻松欢快的音乐,伴着音乐欣赏不同风格的歌舞表演。二.新课:

1.分析、研究材中学生作品:你喜欢哪—件?为什么?什么样的人是快乐的?你打算运用怎样的造型突出表现快乐?

2.欣赏书中作品,看看他们如何用线材表现快乐的动感?你觉得哪里的造型是难点?和同学交流一下。3.技法指导:

根据个人的喜好与力度情况,选择适合的线材进行表现。教师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有些东西(螺丝钉、铅笔、曲别针)不属于线材,你觉得它们像什么?能够与线材有机地配合使用吗?启发了你哪些想?

三.创作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个人独立创作或与别人合作完成有快乐动态的人物雕塑造型。

第5课 自行车局部写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线造型的表现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语言组织教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你喜欢自行车吗?你有自行车吗?自行车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提问:

l、自行车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车把、车轮、车身、车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如,车条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子上是曲线„)

2、谁能到黑板上画出自行车的某一部分?(组织同学们猜一猜是哪部分。)

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三.小结: 你了解了自行车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自行车局部写生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教学重难点: 如何用线精细地表现自行车。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说自行车的特点,导入新课.二.新课: 1.教师用线演示自行车局部写生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线的变化和衔接等。学生观察、学习用线写生的方法。

2.小组讨论:你认为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些部分画得好?对你有什么启发? 组际之间进行交流。

三、学生动手实践:布置作业。

巡视辅导。

四、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第六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进一步学习写生及线造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线造型能力及画面的组织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发现、表现背面人物头部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语言组织教学。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讨论:展示几位本班同学背面头像,请同学们猜一猜是谁。(教师课前用数码相机照好。)板书课题。

2、提问:你为什么能猜出来刚才的几位同学呢? 板书:头型、发型、头饰、服装。

3、引导学生分析、感悟画家是如何通过背面人物表现人的内心情感的。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小朋友的作品。

4、提问:你喜欢哪幅?为什么?

5、小组讨论:赏析《未来世界》讨论:画上的小朋发在干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猜猜我是谁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难点:完成布置任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二.新课:

1、与教师一起分析头发的走向及线条的组织。边观察教师的示范边思考。

2、教师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演示如何用线进行写生。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

三、学生动手实践:

1、布置作业。巡视辅导。学生写生自己前面同学的背面头像。

2、欣赏教材中两幅学生的创作.提问:这两幅作品分别表现出什么内容?你们各小组如何利用自己的作品进行创作? 学生发言,小组同学进行讨论。

3、小组合作完成用人物,引导学生完成小组集体创作。

四、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五、课后拓展: 展示几幅家长背面的线描画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

第七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趣的属相

教学目标: 1.了解十二生肖以及邮票。用线描、彩色笔、水粉、剪贴、剪纸等技法设计绘制邮票。2.在欣赏与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作民族艺术的情感和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教学重难点: 了解十二生肖以及邮票。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l、自制有关生肖动物邮票、工艺作品、民间美术作品课件。

2、民间工艺品实物一组。

3、生肖邮票学生作品一组。

4、剪好齿孔的多种形状、尺寸各异的空白邮票,剪好外形的一组生肖动物、面值、中国邮票字样。

二、讲授新课:

1、展示课件,提出问题:能说出邮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分组研究、讨论,结合生括经验及查找资料,观察实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2、研究十二生肖邮票,你能发现系列成套邮票设计中有哪些相同之处?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在欣赏生肖动物作品中,引导学生了解租国独特的民族艺术,增强民旅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在创作设计邮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邮票导入.二.新课: 出示空白邮票、文字、面值、生肖动物图案,提出问题:这一组资料,哪些组合后更适合、更具美感? 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空白邮票与生肖图案、文字、面值拼摆组合,得出结论:

1、生肖图案应充满画面的绝大部分。

2、面值文字应突出,系列邮票文字应一致。

3、它的附属资料如印章纪年、汉语拼音等也应统一。

4、底色、边框也应成系列。

三、学生创新实践: 提出要求:1先进行十二生肖系列邮票的设计。2完成一枚有创意的生肖邮票。

四、作品展示、评价: l、展示学生的作业。

2.组织学生评价,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业进行表扬、鼓励、分析。

第九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设计自己的棋 教学目标: 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

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提问: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提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如说明.画面„)

二、分组研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l、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三.布置任务: 按自己的想法设计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棋牌乐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导入.二.新课: 一.组际交流: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二.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三、作业 : 自己设计,与同桌交流.第十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和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的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析牌的组成部分及牌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提问:同学们打过扑克牌吗?好玩吗?

二、对牌的玩法进行研究:

提问:(如书18页)一副英语牌怎么玩?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牌?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牌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牌会注意什么?

3、你们组成员认为你们可以用什么用具制作“牌”?用什么方法制作更新颖、美观? 三.小结: 学生回忆学习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棋牌乐——牌篇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培养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棋,导入.二.新课: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8页的小组讨论问题,根据问题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三、艺术实践:

教师辅导,学生制作

四、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同学谁的设计最有特点,谁的设计最好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第十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水果的特点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中国画的艺术形式,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展示出不同表现方法的水果绘画作品。

提出问题:这几幅作品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有哪些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用中国画的方法来画水果。

2、出示课题:画水果。

二、新授课:

1、学生分组欣赏:① 用国画的方法表现水果与用其他绘画方法表现水果有什么不一样?②尝试着用纸笔画一画。

提出问题:a尝试用笔:中锋、侧锋。b尝试用色:浓、淡、干、湿。

2、教师总结问题.三、小结本课时内容.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画水果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从而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如何用浓、淡、干、湿表现物象的特征,以及画面构图。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回忆水果的特点回答: 你们想画自己喜欢的水果吗?

二、新课:

1、教师可在学生初次探究的基础上做示范。

2、请个别学生示范,其他学生看书欣赏其他学生的美术作业。

3、打开书,欣赏:①看草莓、葡萄的步骤图,研究其画法。(学生临摹画法)②欣赏学生作业。(解决画面的构图问题。)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

1、先临摹;

2、创作完成一组水果静物。

四、小结: 组织交流。

第十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花卉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看到教室里陈设的鲜花,同学们会想到今天的学习内容一定会和什么有关系? 出示课题:娇艳的花

二、新授课:

1、提出问题:①谁认识这些花儿.并叫得出它们的名字?②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③鲜花再艳,也有捅谢的时候.什么花儿会永不凋谢?

2、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3.学生发言:你喜欢的花有什么特点?

三、小结: 用短文写出你喜欢的花有什么特点.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娇艳的花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读喜欢花的特点,导入新课.二、新课:

1、展示中国画花卉。

提出问题:①猜猜它是用什么绘画工具画的?(展示文房四宝)②用这种绘画工具绘制的画叫什么画?③作者是如何表现花朵娇艳的?

提出问题:①怎样用笔、蘸色才能表现出花卉的特点? ② 水分的多少与画面的效粜有关系吗?

2、教师示范。

3、打开书,联系老师示范的过程,你认为书上的作业哪些地方运用了和老师一样的方法?

4、展示花卉作品。

提出问题:这些作品哪一幅你更喜欢?为什么?

三、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作业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临摹大师的范画。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儿进行表现。

四、小结 :学生互评:a、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是否掌握b、能否巧妙地运用颜色晕染的作用,来表现花儿的特点。

第十三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靠垫

教学目标:了解设计靠垫应从审美、实用和文化等方面进行。

教学重难点: 靠垫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还要关注实用以外的审美和文化。教学过程: 一.导入:实物导入

1.课前师生准备一组靠垫实物,发到各组。研究:用途、形状、色彩、图案。2.学生观察、触摸、分析、回答。二.师生研讨学习活动

1、布置学生研究、分析教材。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有什么不同?

2、设计靠垫用社么形状、纹样、色彩比较好?

3、你喜欢什么图案纹样?打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采用哪种骨式?

学生活动: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学生回忆学习内容,说收获.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多姿多彩的靠垫

教学目标: 能用对称式或自己喜欢的纹样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靠垫。

教学重难点: 靠垫作品的新颖、创新、构思巧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导入.二.新课: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创作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示评价: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五、小组拓展:如何实施自己设计的靠垫作品?选择什么材料?拍照、保存资料。把作业布置成小型的展览,可选择教室或楼道墙壁充分展示。

第十四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日用品

教学目标:了解生活用品因其用途不同而造型各异,感受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带给我们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生活用品的联想,认识到丰富的联想和大胆的表现,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摆放在桌面上来。

二、引入新课:

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学生回答 出示课题:生活用品的联想

三、新授课:

1、提出问题:“联想”这个词怎么解释?学生(理解“联想”的含义是:由某事物而想起其他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

2、展示用勺子装饰成的小人。提出问题:这个小作者是怎样通

联想完成这件小装饰品的?

3、分组讨论:

(1)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教学目标: 能根据生活日常用品的不同外形展开联想,并通过动手表现、装饰、使其形象生动有趣。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对生活用品产生联想,并把自己的联想表达出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思考桌面上摆放的东西和我们这节课有什么联系? 二.新课: 1.欣赏书上的作业,分析作者是怎样认真观察展开联想的。2.书上的作品都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装饰的? 3.他们的美术作品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和借鉴?

4.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你能联想到什么,讲给大家。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解决问题。

三、学生作业:

1认真观察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2大胆地展开联想;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装饰,使其成为一件可观赏的小饰物。

五、展示学生作业:组织交流。

第十五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教学目标: 创新思维与创作的关系。运用多种方法,大胆想象创新表现。

教学重难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排好学习小组——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二、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1、分析课题,针对课题,针对题目想一想我们要画什么内容?

2、教师引导发言:“我们的现在和将来” 学生听讲。

3、组织小组讨论:谈一谈你的现在,想象一下将来。小组交流:现在——将来。大胆想象,可以幻想未来的自己。

三、小结: 让学生用文字的形式将讨论内容写下来.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目标: 运用创新思维进行创新表现做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新人。

教学重难点: 运用思维训练方法,激发创新表现,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在未来世界中取得的成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读自己上节课的作业,导入 二.新课:

1、“将来”意味着什么?将来是未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2、书中学生的作品是怎样表现“将来”的?

3、你准备怎样表现自己的“将来”的?交流构思,相互启发。

三、艺术实践:

1、分析构图方法,了解不同的构图方法。

2、辅导学生完成作品。

3、展示任务才靠图片。

四、展示作业:组织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讲解自己的作业。

五、作品评价:作品的创新表现在哪儿?

第十六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目标: 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会议,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教学重难点: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片。1.展示自带照片,讲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2.比赛:谁说出家庭成员生日多。3.介绍动物家庭的感人故事。

二、表演: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内容:

1、三人离很远。

2、三人搂在一起笑的很开心。

(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人物间的距离,他们的眼神,动作等在画面中的作用。)

三、小结: 通过本结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目标: 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难点: 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的表演,你想到什么?

二、新课:

1、认识新材料:吹塑纸(是一种轻质的发泡材料,结构疏松的,很容易在表面划出痕迹)。2.教师演示:

(1)在已画好稿的的吹塑纸上覆盖黑卡纸或白纸,将纸张固定好,以免错位。

(2)教师掀开纸的一边用笔蘸色在吹塑纸上填色。提问:还记得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对印)(3)怎样才能像书中作品那样对印出清晰的轮廓?

三、提出作业要求:

1、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

2、欣赏一组表现人或动物间亲情场面的图片

四、作业步骤:1构思2制版(用软铅笔或一次性筷子刻板,没有把握同学可以先用铅笔画稿)3对印(颜色先前后深)

五、自主创作:引导学生,巡视辅导

六、展示评价:将画与图比较:在哪方面对照片进行了在创作,效果怎样?

第十七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泥玩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中国民间泥玩具,了解和接触一些民间泥玩具的知识。教学重难点: 了解中国民间泥玩具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民间玩具实物,引入课题。

2、出示课题

二、欣赏泥玩具(注:所有图片欣赏玩具都通过电脑及大屏幕进行展示,部分比较小的实物玩具通过视频展示台欣赏)

1、导言:中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泥土是我们周围最不起眼的东西,但千百年来,我们的民间艺术家却用它雕塑出许许多多造型优美、形象可爱的艺术品。

三、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制作泥玩具

教学目标: 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祖国民间艺术、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认识、感受中国民间泥玩具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教学过程:

一、欣赏《彩色羊》《大叫鸡》《花小狗》《娃娃鱼》《麒麟送子》 小组讨论:

①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②问:这些是用来做什么的? 有什么特点?(玩具,样子很可爱)③问:它们主要用了哪些颜色?(红、黑、黄、绿、蓝)

二、艺术实践:模仿民间泥玩具的造型特点和色彩,创作一个可爱的泥玩具。教师指导创作。

三、小结:同学们,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手创造了这么多好看又有趣的民间玩具,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美的享受和欢乐。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十八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漂浮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教学重难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1: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作业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2、游戏2: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他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1、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轻,中间有空气,)

2、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海面上?(形状的改变,空气)

三、信息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趣的关于漂浮的资料在组际或班级中进行交流。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漂浮

教学目标: 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教学重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导入

二、新课: 合作探究: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三、探索实践:提出作业要求: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四、展示评价: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五、课后拓展:漂浮只在水中吗?(空气、水银等)

第十九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神奇的画笔(一)教学目标:

1、感受电脑绘画的独特魅力,特别是由于运用了数字化技术而产生的独特而神奇的绘画处理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处理工具进行绘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电脑绘画的“笔”与普通的绘画中的笔的本质区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欣赏图片导入

二、新课: 欣赏美术作品:

1)赏相同表现内容但表现手法不同的美术作品,认识不同的美术表现方法对美术作品的影响,引出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之出。

2)感受电脑绘画笔工具的神奇性。

3)借助对比欣赏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求异思维,引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三、通过欣赏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神奇的画笔(二)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绘画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画面中合理地运用画笔工具表现形象和自己独特的构思。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新课: 发展过程:

1)分析与讲解:师通过电脑屏幕向学生进一步说明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并演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效果。

2)通过上机操作,让学生体验电脑画笔工具的特色。

三、艺术实践,布置作业:

1)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电脑绘画笔工具特点的感受、体验、认识,考虑如何在自己的创作中发挥他们的“神奇”作用。

2)根据自己的创意,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进行创作。作业完成后

学生互评、互欣赏。

第二十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民间剪纸艺术,分辨阴刻和阳刻,学习这两种方法,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仿制作品中。教学重难点: 剪纸阳刻、阴刻、混合刻的方法,剪纸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赏回忆。(课件出示)a欣赏团花,回忆纹样种类。b欣赏吉祥图案(剪纸),回忆剪纸的寓意。

2、欣赏分析。(课件出示)剪纸的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阳刻和阴刻。请仔细看看、想想,剪纸中的这两种手法分别是什么样?你能从中找出来吗?这两种表现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认为应该怎样应用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二)教学目标: 感受民间剪纸的质朴、单纯,体会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阴刻的技法和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二、展示你收集一些剪纸。回家寻找自己喜欢的剪纸资料。

三、你能说说,你看了这些剪纸后有什么感受吗?小结:剪纸的特点是质朴、单纯、平面化、遮挡关系少。

你能仿照或自己创造一件剪纸吗?

a你准备用什么颜色的纸来制作?用什么色的纸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图案来设计剪纸?个别回答。小组交流,讨论。仿制或创造。构思、设计。

c使用哪些纹样?主要运用那种技法?

d想一想,剪纸能运用在什么地方?(剪纸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把剪纸运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四、交流与互助: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演示)创造与表现。

五、课后作业:完成本课作业。下次交。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48 20439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