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课文翻译【热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课文翻译【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石钟山记翻译【第一篇】

翻译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然而传统翻译理论大都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虽然从这一角度研究翻译曾大大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传统翻译理论对于翻译问题的探讨往往只关注语言文字层面的对应,翻译活动被看成一个从文本到文本的封闭过程,而影响和制约翻译过程的外部因素的研究则被完全忽略了。[1]其次它对翻译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原着的权威地位上的。以语言转换观和原着中心论为核心的传统翻译观导致了对翻译主体的遮蔽,尤其是对译者的忽略,译者通常被比作“舌人”、“媒婆”等。因此,我们的译者/翻译家研究就只局限在语言层面上评价其译作的得失,而不能从文学、文化层面来评析他们的文学和文化贡献。[2]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理论界的崛起[1],翻译研究领域出现了“文化转向”,这种转向使翻译研究者不再纠缠于规定性的指令,而是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一种描述性的方法上。翻译不再被看作是文本之间的转换,而是目的语社会中的一种独特的政治行为、文化行为、文学行为。[1]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翻译主体的问题,对翻译主体的研究,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译者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但关于翻译主体性,译界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翻译主体性是指译者、原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性和他们的主体间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翻译主体性就是指译者主体性。本文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那么,什么是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的文化和审美创造性。它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2]

本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对译者译本的选择、解读、表达以及译者在译诗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四个方面的阐述,试图分析和探讨在当时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加里?斯奈德在翻译寒山诗的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二、寒山、寒山诗及其翻译

寒山,唐代隐逸诗人,隐居于浙江天台翠屏山寒岩。隐居期间寒山头戴树皮帽,足登破木屐,打扮奇异,行为怪诞,人称“疯癫汉”。居寒岩后,寒山常在林间水边唱偈吟诗,并书之树间石上和田野人家的墙壁,有“好事者随而录之”,约三百余首,编为寒山子诗集。[3]

据台湾学者陈慧剑考证,寒山诗流传下来的有314首之多。这些诗富藏禅理,然而语言通俗,极为口语化,有时甚至以难登大雅之堂的粗语、俚语入诗。然而我国的诗学传统强调从内容到语言的雅致和含蓄,因此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寒山诗未能取得传统文人志子的认同和青睐,[4]被正统的文学忽视以致排斥。

虽然在本土的文学传统中长期受到忽视,但寒山诗在国外却很受欢迎,尤其是在日本和美国。寒山诗被介绍到美国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正盛行禅宗。目前较为通行的英译寒山诗有三种。有亚瑟?魏雷(Arthur Waley)1954年译的27首寒山诗。1958年加里?斯奈德(Gary Synder)在《常青藤》(Evergreen Review)杂志上发表了24首有关寒岩和禅境的寒山译诗。1962年伯顿?华特生(Burton Waston)选译寒山诗124首。三个译本中斯奈德的译本影响最大,在当时的年轻人中得到了普及,成了“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食粮。

三、 加里?斯奈德译者主体性在“寒山诗”英译本中的体现

加里?斯奈德,美国当代着名诗人、翻译家、禅宗信徒、环保主义者、BG代表人物之一。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期间,斯奈德在着名汉学家陈世骧的指导下开始翻译寒山诗,后来他东渡日本学习禅宗,1969年回到美国后,他定居于加利福尼亚州北部山区,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同时继续广泛地游历、阅读和讲学,并致力于环境保护,成为美国环保运动的代言人。[5]1958年,斯奈德在《常青藤》杂志上发表了24首寒山译诗。1965年,他将其并入新的集子《砌石与寒山》(Riprap and Cold Mountain Poems)出版,寒山诗在美国也由此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一)选择文本

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从选择文本开始就体现出了其对翻译的影响。译者的兴趣、个人经历和翻译目的等都会影响到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

斯奈德选择翻译寒山诗就与其本人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有着紧密的联系。斯奈德很小的时候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痴迷于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的禅宗。他一生阅读了大量东方经典着作、佛经和中国诗歌,还东渡日本(1956-1968年)研习禅宗。斯奈德对东方文化,尤其是对中国佛经与禅学的热爱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其选择寒山诗来翻译。

其次,斯奈德的个人成长经历也是促成其选择寒山诗进行翻译的原因之一。斯奈德出生于农场主家庭,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荒莽山地中度过的,在长年累月的伐木和与自然息息相通的劳动实践中,练就了一身登山和野外生存的非凡本领。他隐居的西艾拉?内华达山同样地处偏僻,远离喧嚣,斯奈德在这里打坐参禅、写诗劳动。偶尔外出,或是到人迹罕至的雪山探险,或是到旷野的阿拉斯加游历,行踪所至,一般总离不开山野。斯奈德非常强烈的“山野情结”与寒山不谋而合。

再次,依据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代表人物勒菲弗尔的观点,翻译是一种受制于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过程;译者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选材等均会受到译入语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为了使自己的译作符合译入语的主流文学观,为了取悦大多数读者,为了使译作达到预期的效果,译者通常会选取那些符合译入语诗学的作品来译。斯奈德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在二战后经济进入高度工业化阶段,但现代工商业机械文明对人的压抑与异化也使得各种社会问题日渐暴露。斯奈德意识到了这一点,试图将禅玄互证、佛老结合作为对西方文明的补充结构和矫正力量[6],忠告美国公众。他还试图在美国文化中引入东方文化的特质并继续沿袭中国古典诗歌对美国现代诗歌的影响来巩固美国文化自身的大传统。[4] 所以尽管寒山一生着诗无数、题材也相当广泛,但斯奈德所选的这24首都是有关寒岩和禅境的,而对原诗中那些劝世诗、宣扬孝道诗以及大量充满谐趣的俗语诗则仿佛视而不见。[4]从诗学角度而言,从庞德开始中国古典诗歌就对美国现代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到斯奈德翻译寒山诗

时,甚至当时美国民众也知道一些中国古典诗歌。这样和谐的译入语诗学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斯奈德对寒山诗的选择。

最后,斯奈德不仅是一位着名的翻译家,还是一名环保主义者和自然文学作家。他的生态哲学观与西方传统中将自然看成人类利用的工具不同,他将自然拟人化,视之为有机生命。他对自然的态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佛禅的生态哲学观有相同之处。因此,尽管寒山诗覆盖的内容非常广,而斯奈德翻译的24首都是关于自然观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斯奈德对寒山诗的选择跟他自己的生态自然观和对禅宗的学习都有关系。[7]

(二)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活动,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文本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对于文本的理解不仅与读者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大背景相联系,也与其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对于所读文本的熟悉程度、认同与感受密切相关。译者首先是读者,所以其对所译文本的理解会对最终的翻译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前文所讲,斯奈德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神宗哲学和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他对禅宗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禅宗对生活的影响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从自然风光到人文科学,到处都体现着禅宗简朴、自然的风格。在翻译寒山诗时,斯奈德把自己对禅宗及其境界的感悟则融入到了对寒山诗的理解中,试图以此来解释寒山诗中包含的意味深长的禅境与禅意。 例如,在翻译“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一句时,斯奈德通过自己对禅宗的了解,领悟到中国文化中的“道”既可以指自然界的路也可以指宗教意义上通往精神启蒙的抽象的路。因此在翻译时对“道”和“路”进行了区别,分别译为“path”和“trail”。相比而言,另外一位译者魏雷则忽略了这点不同,都译成了“way”。

其次,斯奈德把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和感悟融入到了翻译中。斯奈德出生于农场家庭,从小就与大自然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山区度过的,而且他非常喜欢登山运动。这些生活经历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也影响了他对寒山诗的理解和感悟。

钟玲在仔细研究了寒山原诗与斯奈德的译文后,发现斯奈德译文中选择的字,“远比原文强烈、粗豪”。[8]如他把“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中表现幽深貌[9]的“杳杳”译成了“rough(崎岖的)”;把“冷”译成了“icy(冰冷的)”。正如钟玲所说的,这首译诗确实充满了斯奈德自己在北美山脉中的经验。在斯奈德翻译的寒山诗中随处可见他本人的影子。如寒山诗第7首原文中有一句“任运遯林泉”,“遯”指逃遁,指诗人自由自在地隐居、遨游于林泉之中。斯奈德译为“Freely drifting, I prowl the woods and steams”,根据《美国传统词典》prowl 意为“To roam through stealthily, as in search of prey or plunder”(潜行于……;偷偷地漫游,比如为了获取猎物或赃物)。[7]因此,钟玲认为斯奈德笔下的诗人变成了野狼之类的动物,在山林中寻觅猎物。[8]其实这正是斯奈德生态思想对其对寒山诗理解产生影响的具体表现,因为根据斯奈德的生态思想,人类与其他生物是平等的,并且应该共生共荣。

(三)表达文本

如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翻译、改写和对文学名声的操控》一书序言中指出的那样:事实上,翻译就是对原文的一种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图如何,都体现了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理论。[10]

斯奈德在美国当时特殊的意识形态和诗学的影响下,试图通过翻译寒山诗来拯救陷于迷茫中的美国文化。为了达到其翻译目的,为了使其译作满足读者的审美期待,斯奈德对原文进行了改写和操纵。斯奈德的译者主体性在表达文本这一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首先,在语言风格上,斯奈德选择自由体翻译寒山诗。不仅省去了原诗的韵脚,还在多处省去了句首连接词和谓语动词,有时更用分词代替谓语动词,这无疑迎合了美国自新诗运动以来开创的意象,并置与开放自由的诗学传统和由此沿袭下来的读者的审美习惯相一致。[4]如下面这首诗:

可笑寒山道,The path to Han-shan’s place is laughable,

而无车马踪。A path, but no sign of cart or horse.

联谿难记曲,Converging gorges-hard to trace their twists

叠嶂不知重。Jumbled cliffs-unbelievably rugged.

沾露千般草,A thousand grasses bend with dew,

吟风一样松。A hill of pines hums in the wind.

此时迷径处,And now I’ve lost the shortcut home,

形问影何从?Body asking shadow,how do you keep up?[4]

其次,斯奈德在翻译寒山诗的过程中大部分使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异国文化正是处于危机时期的美国文化所需要的。寒山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观和处事方式正符合当时美国青年反对正统中产阶级价值观的思想。蔑视物质主义、传统、权威,喜欢摇滚乐、尝试、对美国文化感到不满的嬉皮士,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感到无助、被动、隔离。他们渴望受尊敬的、真的自我。而寒山诗中流露出来的儒家思想正符合了他们的渴望。斯奈德大量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这无疑迎合了当时的美国青年,体现出了他们与众不同的个性。比如在第5首译诗中斯奈德就将“喃喃读黄老”中的“黄老”直译为“Huang and Lao”;在第10首译诗中将“大半入黄泉”中的“黄泉”译为“Yellow Springs”;第12首中又将“入寒红尘起”中的“红尘”译为“red dust”。这种异国情调正是当时的美国,特别是当时的美国青年所需要的。

此外,在汉语的诗歌传统中很少使用人称代词,而斯奈德在翻译的过程中多处加入人称代词。这无疑更加符合英语主语突出的语言习惯,同时也拉近了寒山诗与读者的距离,这无疑是译者对读者接受水平予以考虑的结果。如他将第21首中的“久住寒山凡几秋”译为“I’ve lived at Cold Mountain-how many autumns.”,将“饥餐一粒伽陀药”译为“Hungry, I eat one grain of Immortal-medicine.”;将第17首中的“一自遯寒山”译为“If I hide out at Cold Mountain”;将“平生何所忧”译为“All my lifetime, why worry?”。

(四)译诗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

译者在译诗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也体现了其译者主体性。斯奈德在寒山诗译序中将寒山刻画成“衣衫褴褛的中国隐士”,并在最后说道“他们(寒山和拾得)变成了神仙,现今人们有时候还可以在贫民区、果园、流浪者聚居的丛林中和伐木工人的帐篷里与他们不期而遇。”[11]斯奈德在译序中对寒山的介绍与刻画符合当时美国青年的精神追求。寒山无论在外表、行为还是在精神上都与他们极为相似,从而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引导他们在寒山诗歌中寻找他们向往的生活方式与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寒山最终成了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领袖。这与斯奈德对其的刻画与描述不无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美国当时有利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传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斯奈德寒山诗的成功,但我们不能忽视译者在译诗全过程中有意的干预和操纵,不能忽视加里?斯奈德译者主体性在寒山诗英译本中的体现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四、 结语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大背景下,对译者以及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译者作为一个能动的个体,其主体性贯穿于整个翻译过程。任何译本都不是一个静态的文本,而是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结果。而译者的主体性又是由译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双语能力、翻译目的、时代背景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对译本的研究不能在真空中进行,而应将其放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译者以及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发挥应给予足够的尊重和 重视,更加客观地对其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1]孙会军。 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视阈下的翻译研究[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2] 查建明,田雨。 论译者主体性[J]. 中国翻译,2003(1):19-24.

[3] 贺莉。 情与貌略相同[J]. 唐都学刊, 2006(5):149-153.

[4] 胡安江。 文本旅行与翻译变异?[J] 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6):63-68.

[5] 毛明,罗琳会。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与中国文学[J]. 当代文坛, 2006(5):134-136.

[6] 刘生。 加里?斯奈德诗中的中国文化意蕴[J].外语教学, 2001(4):77-81.

[7] 耿纪永。 翻译与生态思想[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0-94.

[8] 钟玲。 论史耐德翻译的寒山诗[J]. 中外文学, 1990(4):11-28.

[9] 项楚。 寒山诗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学习雷锋精神广播稿【第二篇】

甲:亲爱的同学们,

乙:敬爱的老师们,

合:大家中午好!

合:在这熟悉的旋律中,小能人广播又和大家见面了。

甲:我是主持人,

乙:我是主持人,

甲:四月的春风是彩色的,染黄了迎春花,漂白了柳絮,描青了山峰,绘绿了秧苗,吹红了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同时也掀起了我们学习雷锋的热潮。

乙:说起雷锋,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四十多年前的3月5日,“雷*学习”的号召。一夜之间,雷锋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一个普通战士的光辉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了*人民的心中。

甲:下面,就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位时代英雄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迹吧!

乙: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学雷锋广播稿甲:望花区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存折上一共203元)跑到望花区*委办公室要捐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乙:雷锋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讲到这里,也许有的同学可能要问:我们现在还小,是个学生,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下面我讲的场面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同学生病时你为他端水,送药,下雨天你把手中的伞伸向淋雨的同学,在放学路上,见到小朋友摔倒,你上前扶一把,看到垃圾桶旁有纸屑,你顺手拣起扔进垃圾桶……

甲:不难发现,这些事情都是非常非常微小的,甚至只要你伸一伸手就能做到的。做好事,不在乎事情的大小,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颗善良、诚实的心,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人、为集体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乙:在这次“学雷锋月”活动中,我们全校同学都积极地参与进来了。先后涌现出近两百个学雷锋典型事迹和三十多名学雷锋好少年。 甲: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乙:在4月1日,我们学校大队部**了一次《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同学们纷纷把自己闲置的东西拿来义卖。

甲:各个中队表现得都很出色,小小收银员、小小推销员、小小宣传员,个个都像模像样。

乙:还有很多班级用游戏的形式来义卖,如:套圈、扔沙包、抽奖等,把整个义卖活动推向了**。

甲:本次爱心义卖活动共筹得爱心款总额为:10670元。

乙:获得义卖大赢家称号的班级有:五1、二3、四4、二、五4三3、五3、五5、四3、五2

甲:获得特色商铺称号的班级有:二2、三3、三4、三5、四3四4、五2、五4、六3、*

乙:在活动中,涌现了一批拾金不昧的好少年,特此表扬。他们是: 二3班苗静柯、二4班宋奂瑶、二5班肖杨、二6班周全安、三2班任宇哲、聂家祺、汤伊婷、柯晓晗、三3班吴思贤、杨昊勋、三5班覃宇航、朱盈盈、张孜恬、樊伟婧、三6班席铭骏、四1班刘亚男、四2班张新科、孙耀辉、五1班夏禹、五3班杨单、五4班孙子嵛、孙硕华、五5班吴昊

甲:虽然爱心义卖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我们相信,这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会永远传递下去。

乙:同学们,让我们时刻牢记“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才有力量。”让我们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接过雷锋的枪,学习他对人民无比忠诚;学习他对敌人毫不留情;学习他为祖国献出青春,为*奋斗终身,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甲: 无论我们现在学习,还是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有了雷锋精神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乙: 同学们:四十多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家发出向雷*学习的号召。现在让我们一起向雷锋学习,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真正理解雷锋叔叔这种奉献的精神,让“学雷锋”活动渗透在日常活动中,使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其精神成为我们的一份良好的品格。

甲:接过雷锋的枪,雷锋是我们的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乙:雷锋的一生是永不停息的,全心全意地做事,同学们, 3月5日虽已过去,但我们依然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致敬,并且让他的精神永驻心间。现在不止*在学雷锋,很多外国人都在学雷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因为雷锋精神已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请大家认真听。

乙:会唱的,大家一起唱,还不怎么会的,跟着哼唱。

甲: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又要说再见了。

乙:今天的广播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听。

合: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石钟山记翻译【第三篇】

不读博士去修行

71岁的比尔・波特,眼睛竟是20岁的样子,充满着好奇。精短的白发、蓬松的白胡子,有人说他像“圣诞老人”,也有人说他更像“云游高人”,或许正是他不凡的气质,改变了之后的人生道路。

1970年,比尔・波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人类学博士,之所以要学习中国文化,比尔・波特说:“因为那时没钱,如果要取得奖学金,必须要学一门没人会读的语言,然后就填了Chinese,其实我对中国文化一点兴趣都没有”。在学习了古文诗词后,比尔对老子孔子有了认识,阅读起来顺风顺水,甚至觉得“自己前一辈子是中国人”。

后来在唐人街,比尔遇到了一个中国和尚,教他修行打坐。“我觉得打坐比读书好”,也正是这种感觉,比尔在读了两年博士后毅然选择修行。那时比尔到了台湾海明寺,过起了暮鼓晨钟的生活,“白吃白喝”三年过后,方丈对他说“你该出家了”,“于是,我就赶快逃走了”。问起原因,比尔说“因为那时我有一个女朋友”。对于“逃跑”,比尔还有另一种解释,“我要养家糊口,修行未必要做隐士,修行是在心里面”。

修行在路上

也正是这份养家糊口的心,让比尔不能再做个吊儿郎当,“无正经工作”的老美了。那时起比尔就“躲”在阳明山顶的竹子湖,潜心翻译《寒山诗集》和《石屋山居诗集》,顺便给人补习英文谋生,1980年后又做起了英文广播员。对于中国究竟有没有“隐士”?比尔一直很好奇,1989年,机会来了,他首度探访大陆,从此开启了他的探寻之路。

恰逢人间四月天,比尔于山间行走,寻找着一个又一个隐士,预估达数百人。对于山中隐士而言,他们面对这个会说中文的美国也充满好奇。在三个月的相处时间里,他们喝茶、住茅蓬、打坐,比尔过着中国隐士的生活。也正是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1990年比尔・波特《空谷幽兰》面世。一时间,西方之于“中国隐士”的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2001年中译本出版,媒体争相报道,“终南隐士”成为舆论焦点。

之后,比尔一发不可收拾,对于中国文化,产生了更为深厚的感情。1991年,比尔供职的电台请他负责一档每天2分钟的节目。于此,比尔提议,讲述他在大陆的所见所闻会很有意思。老板同意,并提供资助。自此,比尔开启云游模式,从黄河之旅到丝绸之路,再到彩云之南,比尔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在黄河之旅上,比尔看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丝绸之路上,随着驼铃,他探寻者古代商人所走的“西行之路”。

1992年,比尔从西安到伊斯兰堡,花费了7个礼拜,重走丝绸之路。比尔说:“走这条路要穿越漫天的风沙和炙人的热浪,历经种种诡异,这是只有疯子和被流放者才走的危途。”即便知道此路险境重重,比尔如同20年前的自己,毅然选择了坚持。坚持即是修行。

在“丝绸之路”上,比尔“经历了”三千年的奇人异事、“遇到了”中国最早的哲学家、也曾坐过地狱般的火车、睡过“不如拉牲口货车车厢干净的客房”、感受了民族英雄流放地的悲凉,成功识破货币骗子的障眼法,明白了传说总是残酷的道理……一路上,作为肤色不同的人,比尔也受到了特殊待遇“车票都是双倍的价格”。而行走最困难的是,“有时候没有啤酒”比尔说。7个礼拜的旅程很快就结束了,他将这段旅程付诸笔端,《丝绸之路》出版了。

后记:

如今年过古稀的比尔,已出版了15本书,继《丝绸之路》后,记录28个少数名族风雨人情的《彩云之南》也面世了。2012年,69岁的比尔再次踏上征程,他去济南找了李清照,到开封找了阮籍,还有贾岛、杜甫、王维、孟浩然、李白、王安石等等,他不仅去寻找诗人的墓,还为他们带了礼物――用玉米做成的威士忌酒。此途比尔也将写成书出版,名字叫做《寻人不遇》,他说“写完这本书,我就可以去死了”。对于已经71岁的比尔,40年的禅宗修行,20年的大陆行走,他重走了一段段重要的历史,而他的这段历史,也将被人铭记。

《丝绸之路》

作者:(美)比尔・波特

译者:马宏伟、吕长清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定价:元

石钟山记翻译【第四篇】

从近几年来考生解答试卷的情况来看,文言文翻译这一题型的得分率一直很低,根本原因在于考生在答题时没有把握住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及应试技巧。为了帮助同学们科学、高效地掌握应试技巧,笔者特归纳出以下十个文言文翻译中的注意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注意保留

原文中表示国名、年号、地名、人名、物名、官职名之类的词语应保留下来,不加以翻译。例如:

(1)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2004年上海卷)

译文: 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呢?

(2)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年全国卷Ⅱ)

译文: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分析:句(1)中的“尧” “咎繇”是表示人名的词语;句(2) 中的“楚相”“孙叔敖”是分别表示官职名、人名的词语。上述词语在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

二、注意增补

原文如果是省略句,那么翻译时应当注意补充完整。例如:

(1)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005年广东卷)

译文: 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2)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2005年湖北卷)

译文:李超开始不说,尼僧一再追问,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分析: 句(1)中介词“以”的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代这件事);句(2)中动词“告”的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代尼僧)。上述省略的成分在翻译时均应给予保留并补充完整。

三、注意删减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那么翻译时应当注意将其删减。例如: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2004年上海卷)

译文: 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分析: 句中的“也”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应删除。

四、注意对换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古语词,翻译时应注意将其转换成与其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例如:

(1)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2004年湖南卷)

译文: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石头。

(2)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2005年浙江卷)

译文:时间长的三年更换一次,时间短的一两年更换两次。

分析: 句(1)中的古语词“终日”与句(2)中的古语词“岁”在翻译时应注意将其分别转换成意义相同的现代词语“整天”和“年”。

五、注意选择

原文中如果含有一些多义词,翻译时应注意从其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来翻译。例如:

(1)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福建卷)

译文: 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分析: 句(1)中的“已”是多义词,共有五个义项:①取消,停止;②已经;③太,过分;④语气词,同“矣”;⑤通“以”。在上述义项中选择义项①最恰当。

六、注意压缩

翻译时要对原文言文中为了增强气势而使用繁笔的句子加以压缩简化。例如:

(1) 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登泰山记》)

译文: 我与泰安知府朱子颖从南面山脚下开始登山。

(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

译文: 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分析:句(1)中的“孝纯”和“子颖”是指同一个人,此人名孝纯,字子颖;句(2)中的“席卷天下”与“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与“并吞八荒之心”为同义词。翻译时应将其压缩。

七、注意扩张

文中看似是一个多音节合成词的词语,在古代实际上是多个独立的单音节词语,翻译时应将其扩展成多个词语。

(1)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译文:中间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2) 楚相孙叔傲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年全国卷Ⅱ)

译文:楚相孙叔傲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分析:句(1)中的“中间”和句(2)中的“妻子”在现在看似双音节合成词,而在古代则是两个单音节单纯词。所以应将其分别翻译“中间夹杂”和“老婆孩子”。

八、注意套用

文言文中如果含有固定格式的短语,翻译时应注意套用它的固定意思。例如:

(1)其李将军之谓也! (2002年全国卷Ⅰ)

译文: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2)尤为帝所礼重,而不至大用,时议惜之。(2004年江苏卷)

译文:特别受皇帝礼遇器重,但没有得到重用,当时的议论为此感到惋惜。

分析: 句(1)中的“……之谓也”是固定格式,应译为“说的是……” ;句(2)中的“为……所……”是固定格式,表示被动。

九、注意调整

文言文有时会有一些特殊的倒装句式,如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翻译时要注意将其调整成正常语序。例如:

(1) 赵国何求而不得也!(2005年天津卷)

译文: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

(2) 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2005年福建卷)

译文: 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命。

分析: 句(1)中的宾语“何”前置;句(2)中的介宾短语“于勾践”作状语后置。上述倒装句式应首先调整成正常语序,再进行翻译。

十、注意意译

原文言文中如果含有借代、借喻等修辞,翻译时应注意采用意译方式。例如: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2006年四川卷)

译文: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我也不厌弃。

48 1221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