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年度工作计划实用【参考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重点围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科技工作计划”,希望您喜欢。

科技工作计划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1

20xx年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新一届市委、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踏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征程的开局年,按照我市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部署,今年我局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目标和工作大局,认真贯彻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三大工程,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为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1、新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争取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增高新技术产值亿元。

2、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0项以上,争取各类科技资金20xx万元。

3、积极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全年力争为民营企业争取科技项目8个,争取资金1000万元以上。

4、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建设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5、大力引进、推广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促进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

6、严格执法,加强技贸机构和知识产权管理,积极培育技术要素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促进技术交易有序进行。

7、组织评审xx市第八届科技进步奖,激发我市科技人员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8、抓住“四五”普法的契机,加大科技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的培训力度,切实增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

9、积极创造条件,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三、重点工作。

1、依靠科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应用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继续做好农业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积极与有关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联系引进适合我市特点的新品种。

二是大力支持水产支柱产业发展,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名特优水产品、高效水产套养模式和高标准无公害养殖技术攻关,探索提高水产业比较效益的新路。

三是联合涉农部门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结合全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展技术培训,力争培训技术骨干20xx人,培训农民2万人次以上。

四是积极试点种草业,促进畜牧业的发展。今年拟引进适合xx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皇竹草,试种面积1000亩。同时引进朗德鹅和水奶牛,促进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五是大力推广农村先进成熟、适用的种养技术,为农民增收服务。重点是秸杆综合利用技术、农机轻型化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标准化技术等。

六是积极引进、开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支持涉农龙头企业的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协助xx等企业申报科技计划,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争取科技经费。七是实施国家星火科技培训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2、围绕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工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技术创新标准,强化企业的科技进步,逐步推广应用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积极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

二是积极支持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创造具有xx特色的知名产品,促进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重点支持xx公司开发蓝白色发光器件,xx公司开发双脂化学产品新工艺开发技术,xx的无公害水产品保鲜技术,xx的数字信号电缆项目,xx的新材料开发技术。

三是发挥科技部门的优势,积极争取科技项目和科技资金,为“工业兴市”作贡献。全年力争各类科技计划10项以上,争取科技资金20xx万以上。四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真正从观念和行动上为民营企业办实事,特别是在人才的引进、项目的申报和资金的争取方面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3、加强技术市场管理,积极培育技术要素市场,努力为企业发展拓展空间。

一是要加大技术市场管理和执法力度,开展技术市场的整顿和清理工作,严厉打击伪劣欺诈的技术交易行为,保护技术拥有者和交易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鼓励申报专利,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鼓励中小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和申请国家专利的奖励办法。三是积极培育技术要素市场,鼓励企业将技术要素纳入分配之中,促进技术资源的最佳配置。

4、加强xx市gps地震监测站的建设,加快实施国家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项目。

建设xx市数字地震台xx市gps地震分站,提高湖北省地震应急快速反应、防震能力,同时服务于我市长江防洪工作。

5、加强横向联动,充分发挥科技部门在“工业兴市”战略的科技综合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市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

一是召开1——2次领导小组会议,围绕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出思路、当参谋,研究解决当前阻碍科技发展的实际困难。

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组织成立+xx市科技专家委员会、促进民营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相互交流,号召全市广大科技人员为科技工作的发展建言献策。

6、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营造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

一是要加强对《科技进步法》、《科学技术普及法》、《专利法》等科技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学习,自觉依法行政,注重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二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结合科技管理工作的特点,促进反腐倡廉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三是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工作效率,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切实从制度、机制和环境上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7、组织筹备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为我市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行列创造条件。

20xx年我们将按照申报条件和要求作好工作,力争在1——2年内能被审定批准。

一是通过不断地增加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我市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是加快科技人才的培养,从而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激励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与社会风尚。

三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进步的各项政策法规,建立高效的科技工作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四是大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贡献率有较大增长,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要按照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总要求,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继续完善各乡镇和市直各部门科技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纳入到干部的政绩之中,保证20xx年科技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

2、加大投入,建立科技发展支撑体系。

会同金融、财政等部门,多层次、多渠道加大对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贷款为后盾,风险投资、吸引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为辅的科技发展筹资体系。

3、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要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开展科技法规、科技动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先进科技成果的宣传,普及科技知识和科技法律知识,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素质。

4、加强科技人才和科技队伍的建设。

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壮大、稳定全市科技人才队伍,建立人才培养、流动、引进、使用、激励和保险机制。加强本地人才的培养,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富于创新精神的科技型企业家。

5、完善科技制度,营造科技氛围。

为了保证我市的科技工作能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必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要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当好参谋,制定一系列的地方性规章来规范和管理。要制定“xx市民营科技机构管理办法”,确定我市民营科技机构的认定、管理、优惠政策等,激励广大科技人员创办民营企业。实施“xx市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稳定科技队伍,激励科技人员爱岗敬业,推进我市科技工作的顺利开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2

_公司技术系统将在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思路,以技术管理流程化、信息化和科技创新为主线,明确全年主要工作内容,积极进行技术标的编制,加速培养技术人才,积累科技技术成果、做好科技创效工作,为公司各项目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一、主要目标

1、促进各项目技术创新活动积极开展,充分发挥技术的创效能力;

2、增强技术系统的人员储备,解决目前公司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

3、完善技术系统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促进管理规范化;

4、积极组织项目进行科技应用示范工程的申报和验收工作;

5、加强科技人才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6、督促各项目技术人员共同完成科技责任状内的各项工作指标;

7、推进公司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总结和积累;

8、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核、审批;

9、做好投标过程中的技术标编制工作。

二、技术系统建设

1.技术人员管理

严格关注各项目技术人员配备和工作动态,做到对每个技术人员的工作技能、工作态度及工作成果有充分的了解。

通过技术人员花名册的管理,准确掌握各项目的技术人员分布和整体素质。

公司将与每个项目签订科技工作专项责任状,鼓励和督促各项目积极主动完成技术基础工作和成果收集整理工作。

为保证技术团队的整体实力,加强自我学习提高的机制,提高和完善职业待遇,技术部将开展相关的技术人员技术和能力培训,促进技术人员的任职水平,激励技术人员自我成长。

2.落实公司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技术部将重点检查各项目技术部门设置、人员编制以及管理制度、规定等的执行情况,将公司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技术部将通过参加综合检查、组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监督和支持各单位将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技术部将严格按照公司的科技成果奖励办法和技术创新效益奖励办法,向公司、分公司和公司申请对积极进行科技研发和成果积累,以及技术创效活动的项目和个人给予肯定和激励。

三、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加强科技研发力度

技术部将在今年积极开展科技研发活动,重点做好各项目的课题立项及研究经费的申请工作。

各项目的技术研发要把解决施工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和超前研究结合起来,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和引进新材料、新设备,形成不同工程种类和不同领域的成套技术。

根据公司目前的经营结构,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公司技术研发重点将分布在以下方面:

(1)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

(2)深基坑和地下空间关键技术;

(3)节能环保和绿色施工综合技术。

争取在今年申报立项公司级科研开发课题2项,各项目务必结合公司重点技术研发方向优选课题进行申报。

四、推进科技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和申报

1、科技成果申报

20_年将继续加强科技成果的积累和申报,发掘先进成果和工艺,保质保量完成一批科技成果,主动发掘和申报一批专利成果。

力争申报局级科技进步奖2项、局级工法2项。

除申报局级科技成果外,公司还将主动地收集__省及__市的科技申报信息,争取打破省市地方保护主义,申报一些科技进步奖、工法成果。

2、继续推进专利申报工作

目前,已申报6项专利,其中2项已获得专利证书,1项已处于公告阶段,3项公司正在向国家申报过程中。各项目要积极挖掘发明创新点,力争在今年再继续申报专利3项。

五、推进技术基础管理工作

1、做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进,规范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今年技术部将着重做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推进工作,特别是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批管理,确保项目技术管理的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所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必须先在网上审批通过,再进行纸质版本的签字及盖章。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审核、审批

针对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技术部将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和检查力度,有效的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确保在项目施工和管理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3、促进项目科技创效,进行创效经验交流

为提高项目科技创效水平,技术部将会对去年已进行科技创效成功的成果予以总结,并分发到各项目,供大家参考,争取超额完成公司下发的科技创效指标。

4、定期更新技术标准目录,督促项目按新标准组织施工

为保证各项目能及时了解标准变化的情况,按新标准进行施工,技术部门将定期对标准目录进行更新,并通过qq群发至各项目,要求清理作废标准,购买新颁标准,并督促项目积极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

六、科技示范和创新技术应用

1、组织进行科技推广示范工程的申报与验收工作

_项目、_项目两项目将在今年竣工,竣工后,技术部会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对省级、市级、局级科技推广示范工程进行验收,争取验收工作顺利通过。

今年,还将新申报一批技术含量高的科技示范工程,如__项目、__项目。

2、倡导绿色施工,促进四节一环保

在__项目积极开展绿色施工工作,今年将在要素项目继续组织开展实施绿色施工领域的示范工程施工及成果总结工作。

七、新技术、新材料的培训与交流:

技术部将在今年不定期以召开专题技术交流会的形式,收集整理并总结不同项目上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成套施工技术,建立合肥公司工程技术人员交流平台,引导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初步计划重点推广以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1)__项目:外爬模及内爬塔施工技术;

(2)__项目:外爬架施工技术;

(3)__项目:定型塑料模板的应用;

(4)__项目:新型木塑模板的应用;

(5)__项目:定型圆柱模板的应用;

(6)__项目:蒸压粉煤灰加气块及劲性柱施工技术;

(7)逆作法施工技术。

今年,技术部还将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与公司组织的各种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培训与交流,达到提高各级技术人员综合专业能力的目的。

技术部还将计划在公司统一组织安排下,组织技术系统人员参加一系列的观摩学习活动。

八、新版规范的学习、宣贯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3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创新型新余为目标,以实施“543211”科技创新工程为引领,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强化四个重点”的总体思路,即: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中心;强化产业提升、技术对接、专利工作、载体建设四个重点,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平台,深化科技合作,营造创新环境。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四项指标考核中科技指标保持全省前列。

1、以产业提升为重点,着力实施“543211”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围绕我市5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产业集聚、项目集群,做大、做强、做长产业链,全力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并组织编写“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积极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力争我市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督促指导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及验收准备工作。抓好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节能减排创新型企业和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创建和建设工作,指导江锂公司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加大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2、以技术对接为重点,着力提高科技合作新成效,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与中南大学、南昌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力争华南理工大学新余工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合作,共同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平台。力争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科研成果尽早在我市得到转化。通过合作,建立产学研对接长效机制。努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推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促进供需双方的合作互动。

3、以载体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筹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是为加快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企业,尽快编制新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案。二是加强科技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热点、难点的能力,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上市等方面提供科技服务。指导2家以上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或准备工作。三是加大科技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指导力度,指导分宜县建设好省级转变经济生产方式科技示范县。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抓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5个。四是做好全市科技奖励大会的相关工作并推荐5项科技成果参加20xx年省科技奖的评审。

4、以专利工作为重点,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确保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验收,成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进一步落实专利奖励及资助政策,确保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两项指标均增长20%以上。强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优化促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发展环境。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的指导协调力度,对新能源企业在项目申报、项目立项等方面优先安排。通过实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着力为新能源企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以建设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中心为契机,引导新能源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尽快形成研发能力。鼓励新能源企业建设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开展新能源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引导、鼓励新能源企业引进或共建技术中心,围绕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开展基础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2、完善科技政策配套措施。根据国家、省有关科技政策措施,尽快实现市一级层面科技政策配套。做好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规划编制、科技企业孵化器方案、促进产学研结合等规划、政策制定工作,形成完整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

3、进一步做好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立足我市实际,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高新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等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的支持,加强跑部进京力度,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省里科技项目扶持政策和相关信息。积极与省科技厅各职能处室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做到谋划储备一批、上报一批、立项一批、实施一批。着力加强与优势资源转换和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等相关科技工作。做好科技项目的实施、跟踪、检查和验收工作。

4、深入开展科技大调研活动。掌握我市产业发展的动态,制定相应规划。寻找适合我市发展战略的新项目,推广已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专家库、成果库、人才库、技术需求库等。

5、加强省内外科技交流合作和人家引进培养。制定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性文件,发挥我市优势,拓展对外科技合作的新领域,广泛开展科技合作。积极申报科技合作项目,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项目来我市落户。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项目支持、进修深造、科技创新等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人才团队。

5、加速成果转化推广,构建成果转化平台。引导企业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成果专利化、标准化和科学技术产品品牌化。尽快促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争在高新技术领域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整合资源,为全市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科技查新、成果转化和推广、项目咨询、科技情报服务等工作,加强对科技项目的鉴定、验收,争取涌现出更多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励。

6、协调指导服务科技型企业。组织科技型企业积极申报上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其它专项基金项目,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技术开发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新产品引进与开发,促进企业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竟争力。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4

科技事业科是原文广局承担广电科技进步和技术管理的专业科室,根据局领导的'调整,现科技事业科主要负责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建设,承担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协调管理的任务,科技进步和技术管理职能暂并入局总编室。20xx年工作总结和20xx年主要工作打算如下:

(一)协调文物处完成了陈抟庙的工程建设和陈列布展,并与xx年元月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

(二)协调文物处完成了花戏楼4a景区环境整治工程,对整个景区进行升级改造,现该工程基本结束。与此同时完成了花戏楼内部空间“亳商文化展”陈列。

(三)为打造“中华药都,养生××”文化品牌,协调文物处完成华佗中医药博物馆建设、内部陈列及馆区药圃绿化和环境改造工作。

(四)协调市博物馆编写市博物馆陈列大纲----《穿越五千年—××文化寻源》。完成市博物馆外部改造和内部陈列设计及施工招标工作,并与9月底开工建设。在开工建设前,完成该项目环评工作。现外部改造工程按序时进度完成过半,内部陈列也按时开工建设。按原计划明年4月份完工并对外开馆。

(五)按照市政府年初工作计划安排,完成了市文化活动中心(市文化馆和市图书馆)项目建议书编写和上报市发改委立项工作,选址工作也正在和市城建委、市国土地局协调中。

(六)编写12个文化建设储备项目并上报市发改委,为文化旅游、广电事业以后发展储备了项目,奠定了前期基础。

(七)协助文物处完成我市文物普查中城区新发现的10处市级重点文物确立和公布工作。

(八)在市文化旅游发展公司成立之前,和原旅游局相关科室一起完成了文物景点门票的调价报批工作。

(九)承担了原文广局安全生产材料整理和月报表工作。

(一)继续协调市博物馆完成市博物馆工程跨年度的建设。

(二)积极推进市图书馆、文化馆工程,力争20xx年开工建设。

(三)加强文化旅游项目库建设工作,积极做好项目库项目的可研论证等前期工作。

(四)协调文物处做好第7批国保的申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

(五)协调文物处做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经费的申报工作,做好重点文物修缮项目的协调监督工作。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5

20xx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四县并举”战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认真履职,创新工作方式,在营造创新氛围、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和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对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开通“科技之语” 助企信息服务平台。为打造更加贴切精准科技服务,我局开通了“科技之语” 助企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县域内400多家中小企业,发布政策宣传、服务信息和工作联系三部分。通过及时解读科技政策,宣传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网上技术市场、创新券等政策,提高科技政策知晓率。

二是开展田园xx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部分)调研。深入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近年来的高新产业、专利成果、科技企业、科技合作、科技项目,分析创新驱动对生态产业转型提升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与对策,并有针对性开展科技服务。由于底数摸得准,服务到位,截止到5月底,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同比增长%,高于全市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一;新增浙江省科技型企业4家。

一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应用推广“创新券”制度。根据省科技厅关于推广应用创新券有关文件精神,出台实施《xx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券”由县科技局发放,主要用于企业向相关创新载体、高校、科研院所购买科技服务的科技创新支出,面额为1000元、5000元、10000元,5万元及以下创新券兑现采取简化方式,5万元以上必须按照《xx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验收合格后方可兑现,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启动中。

二是围绕解决我县工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特别工业“三废”治理、合成革dfm回收等重点领域,着力抓了项目征集工作。通过公开发布征集和深入相关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走访,共征集了14项工业、农业项目,下步将通过相关程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解难题。

三是抓好到期项目总结验收工作。完成了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xx县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验收材料总结工作,由于专项工作实施成效明显,受到县人大的肯定。完成省级农转化项目“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浙粳112的中试开发”的验收工作。该项目实行的“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合作社”的生产模式被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杭州试验站作为范本引用发表在农业科技管理杂志上。

“科技创新助力五水共治” 重点工作,落实三项举措,并扎实推进。

一是以项目为载体,解决治水关键技术。xx县中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的“不锈钢酸洗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项目采用增设重金属过滤装置、选用特种树脂、调整废水处理工艺参数等措施,实现了废水处理出水水质指标(重金属指标)优化等目的,经深度处理后的废水重金属指标(铬、镍)均下降约50-60%,并申请发明专利1项。

二是以人才为支撑,助力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组织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叶胜海为叶村乡岱头村提供技术指导,提供“明珠”系列品种,指导当地开发生态稻米150余亩,促进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农业的转型发展。

三是重视农村治水工作。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大东坝山头村和内大阴村,实地查看,并加强与监理单位和镇政府的沟通,目前山头村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督促局派农村指员常驻内大阴村落实实事项目。

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我县与浙江计量学院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

二是完成了省、市对我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材料准备。

三是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前期调研和基础材料的整理工作。

四是做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和申报工作。受理登记科技成果8项,共推荐申报省科技进步奖2个,市科技进步奖4个。

五组织开展了xx年全国科普工作统计。组织科协等22个单位开展了xx年全国科普工作统计,按时完成了调查数据汇总、录入和上报工作。

六是开展涉科服务业调查统计,并按时完成了调查数据的`网络上报。

七是继续做好网上技术市场工作。上半年共完成企业技术难题12项,其中签约4项,签约金额150万元,新增上网企业5家,目前上网企业总数已达207家。

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根据县财政清理项目资新要求,我们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的通知》,加强各级科技特派员经费管理。为充分调动了县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下达了《关于做好第三批县级科技特派员任期考核的通知》,更加注重科技特派员平常的工作汇报,推进了特派员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协助申报实施项目。协助17个省派科技特派员完成了项目申报,指导市科技特派员加强项目实施,组织对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验收。

三是引导科技特派员发挥专长,服务产业发展。如省科技特派员浙江万里学院俞信光指导竹源乡香榧种植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协助竹源乡火星农庭农场初步建成规范化香榧栽培基地300多亩;浙江海洋学院李智强协助新兴镇xx县贵泽养鸭场建立了鱼、鸭、茶果种养复合型基地面积50多亩(其中低洼鱼塘30多亩,建有鸭舍500平方,洗浴场和活动场5亩,茶、果经济作物等10余亩),并与浙江大学徐海圣共同协助斋坛乡“xx县泓润泥鳅养殖家庭农场”建立泥鳅人工繁殖示范基地50多亩。

一是根据市局关于《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三年行动计划》,我局和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联手对我县的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情况进行调研摸底,对“零”专利企业,加强服务同时帮助挖掘专利。

二是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全国知识产权周期间,会同县司法局、文广新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开展知识产权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向市民发放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版权维护、法律援助指南、标准化法主要内容等手册,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知识产权意识。

三是开展了专利联合执法检查。联合遂昌科技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对xx县如海超市、大百姓药店进行了检查,检查商品数百余件,现场查处专利标记的商品14件,标注专利号但实际专利没有批复产品1件,违反《专利标注标识办法》产品2件,并要求商家限期进行整改,通过此次执法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商贸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四是认真落实了专利资助政策。正在兑现企业的专利补助资金万元。截止5月底我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06件、11件。

一是加强xx地震台建设。xx地震台通过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验收,成为丽水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向国家地震局实时传输数据的台站。全力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方面抓好台站内部科普展示馆的标准化建设。完成宣传展板内容收集、筛选、装修、地震科普教育设施、器材的勘选等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二是着力抓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防震减灾日”期间,联合防空办等有关单位在县城主要街道开展防震知识科普集市宣传、咨询活动,与教育部门、社区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同时还在xx电视台开播防震减灾栏,定期播放防震减灾宣传片,活动期间,参演10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20xx余份,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师生、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下半年,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狠抓各类项目建设

(1)根据上级项目申报要求,积极申报1-2项上级科技项目。抓好“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总结验收,继续做好省成果转化工程“xx县茶产业转化工程”实施工作,全面推进xx茶产业提质增效。

(2)继续推动创新券推广应用;完善“科技之语”信息平台的宣传作用。

(3)围绕本县产业需要及项目征集情况,组织实施好本级项目。

2、加强产学研工作。做好为企业牵线搭桥的服务,引导企业与大院名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这个平台发布技术难题,为企业解困。

3、抓好我县科技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田园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发动各方要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确保战略目标任务按进度完成。

二是按照《关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对照政策对符合条款,按程序进行兑现奖励,激励各要素参予科技创新。

4、继续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按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县级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业务指导,组织实施一批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指导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实施科技项目。

5、做好部门、乡镇(街道)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对考核细则进行修订,力争切合实际、明晰、好操作,每年有创新和推进。

6、继续抓好防震体系建设。启动防震减灾“十三五” 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乡镇街道地震应急预案编写。储备公共物资和一套应急救援人员装备配备。

7、继续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宣传、服务和保护工作,继续抓好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工作,强化专利行政执法,促使我县专利申报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争取完成市下达的指标。

8、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工作。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6

20_年,园区科技部门将认真贯彻_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创新,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优化科技工作机制,提升科技企业培育效能,重点抓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培育、三大新兴产业应用对接、科技企业总部扎根园区、智慧园区建设等工作,努力抢占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战略制高点,为园区建设开放创新综合改革试验区提供科技支撑。

一、优化科技工作机制,聚集优质创新资源

以服务经济、服务企业、服务产业为着眼点,进一步优化科技发展资金使用方式,加大政策整合、资金统筹和拨、贷、投联动力度,滚动扶持更多自主品牌企业。通过政府购买专业服务,整合创新服务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引导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创业服务、支撑创新发展。研究构建区域科技企业创新和成长力评估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企业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综合环境。(责任部门:科技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完善重大项目投入机制,召开纳米技术大科学装置领导小组会议,启动首期工程建设,为其列入国家“十三五”大科学装置规划做前期准备。协调国家科技部、新加坡贸工部等,加快推进“新加坡中国(苏州)创新中心”的落户和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开放的科技创新平台,吸引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园区成为中新合作的国际科技创新试验区。(责任部门:科技局)

更加注重项目质量,进一步优化科技领军人才项目评价机制,做好第八届领军人才评审、表彰工作,全年引进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含纳米领军)100名。继续加大上级科技人才项目申报力度,力争各级科技人才项目认定数保持全市领先。(责任部门:科技局;协办部门:各科技招商单位)

重点聚焦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进一步加大市场化、产业化项目引进力度,注重项目质量,确保全年新增科技项目385个(含纳米项目100个)左右,其中:招商局30个(含纳米项目10个);中新集团20个(含纳米项目3个);教投公司50个(含纳米项目10个);科技公司100个(含纳米项目10个);纳米公司25个(全部为纳米项目),生物公司40个(含纳米项目10个);中新生态科技城10个(含纳米项目2个);科技招商中心(中科院育成中心)110个(含纳米项目30个)。(责任部门:各科技招商单位、科技局)

二、提速三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聚焦发展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云计算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支撑园区经济转型发展,力争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00亿元,促进新兴产业产值实现35%以上增长,其中实现纳米技术产业规模达200亿元,增长48%,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280亿元,增长20%,云计算产业规模达190亿元,增长42%。(责任部门:科技局)

启动国家专利导航纳米技术产业发展实验区建设,细化产业规划和重点领域布局,建立三大产业年度报告制度,引导产业应用联盟在产业分析、组织应用对接活动、促进上下游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责任部门:科技局)

大力推动苏州纳米城、苏虞生物医药产业园、桑田岛医疗器械生产基地、扎根计划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纳米技术大学科技园、云彩计划产业园(国际科技园七期)、信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建成竣工,确保全年完成科技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责任部门:科技局、各科技载体、各街道)

围绕产业技术需求,做好平台建设与升级,加快建设国科数据中心二期,依托苏州市云计算服务中心,吸引全市云计算项目资源;加快推动mems中试平台、干细胞平台年内对外服务,南工大产业研究院、生物安全评价平台启动运作,新药研发中试平台、生物医药分离纯化平台、核磁共振平台、偶联抗体药物平台完成规划。(责任部门:科技局、纳米所、纳米公司、各科技公共平台)

三、深入调研优化服务,壮大自主品牌企业

继续推进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访三促”、挂钩服务自主品牌企业等活动,切实帮助科技企业解决问题;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帮助科技企业用足用好研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科技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合理运用政策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责任部门:科技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推进“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培育计划”,扶持领军项目加速成长,鼓励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进兼并重组,开展资本运作,实现上市融资,做大企业规模,加快成长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力争全年推动科技型自主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25%,上亿元科技企业总数突破90家。(责任部门:科技局)

继续加大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条线经费争取力度,力争全年争取上级科技经费达3亿元。重点做好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科技研发支撑类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成果转化纳米技术联合招标项目的申报、实施和过程管理工作,继续加大国家高企、省软件企业、市创新先锋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等组织申报工作,力争全年新增国家高企85家。(责任部门:科技局、各科技载体、各街道)

进一步做好省级以上孵化器的培育和认定工作,鼓励多元资本参与建设各类专业孵化器特别是民营孵化器,逐步推动民营孵化器纳入园区孵化器管理体系。有序推进“扎根计划”,综合考察企业投资强度、销售收入、上市进程、知识产权等因素,切实保障优质企业用地需求,推动自主品牌企业不断开花结果。(责任部门:科技局)

四、调优知识产权布局,做强科技金融实力

加强知识产权工作,通过宣传落实新调整的知识产权政策,引导企业优化专利申请结构,提升发明创造质量,增强专利运用和保护能力,力争全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1700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10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超50件。(责任部门:科技局、知识产权局)

开展重大招商项目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深化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服务,深入推进领军项目知识产权评议,继续加大企业专利保险工作推进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园区专利运营运作机制和扶持政策。(责任部门:科技局、知识产权局)

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国际化,联合人大苏研院、科教创新区管委会和教投公司,推动建设亚太知识产权研究院,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国际技术转移方面加强合作,引入autm(北美大学技术转移经理人协会)培训课程,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和rttp(注册技术转移经理人)认证培训。(责任部门: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科教创新区管委会、教投公司)

强化科技与金融对接,推进苏南科技企业股权路演中心平台建设,加快实现路演活动的全省化,吸引省内外更多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力争尽快打造成为华东地区知名创业服务路演平台。(责任部门:科技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加强与银行、保险、创投等机构合作,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园区风险补偿资金池规模,通过风险资金池和引导基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为科技企业解决投融资需求。(责任部门:科技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7

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将紧紧围绕“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创新型新余为目标,以实施“543211”科技创新工程为引领,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强化四个重点”的总体思路,即:围绕科技创新这一中心;强化产业提升、技术对接、专利工作、载体建设四个重点,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平台,深化科技合作,营造创新环境。科技综合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四项指标考核中科技指标保持全省前列。

1、以产业提升为重点,着力实施“543211”科技创新工程,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围绕我市5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抓好产业集聚、项目集群,做大、做强、做长产业链,全力推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并组织编写“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螺杆膨胀动力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积极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力争我市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动力与储能电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督促指导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按期完成建设任务及验收准备工作。抓好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节能减排创新型企业和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创建和建设工作,指导江锂公司申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加大重点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2、以技术对接为重点,着力提高科技合作新成效,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化与中南大学、南昌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力争华南理工大学新余工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合作,共同设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平台。力争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科研成果尽早在我市得到转化。通过合作,建立产学研对接长效机制。努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推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促进供需双方的合作互动。

3、以载体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筹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一是为加快培育和壮大科技型企业,尽快编制新余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方案。二是加强科技服务全市经济发展热点、难点的能力,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企业上市等方面提供科技服务。指导2家以上企业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或准备工作。三是加大科技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指导力度,指导分宜县建设好省级转变经济生产方式科技示范县。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抓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2个、示范村5个。四是做好全市科技奖励大会的相关工作并推荐5项科技成果参加20xx年省科技奖的评审。

4、以专利工作为重点,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积极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确保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验收,成为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进一步落实专利奖励及资助政策,确保我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两项指标均增长20%以上。强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提高钢铁、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优化促进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建设发展环境。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的指导协调力度,对新能源企业在项目申报、项目立项等方面优先安排。通过实施“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着力为新能源企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以建设赛维国家光伏工程技术中心为契机,引导新能源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尽快形成研发能力。鼓励新能源企业建设省级、国家级研发中心,开展新能源行业关键技术攻关。引导、鼓励新能源企业引进或共建技术中心,围绕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沿技术,开展基础性、关键性技术攻关,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2、完善科技政策配套措施。根据国家、省有关科技政策措施,尽快实现市一级层面科技政策配套。做好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规划编制、科技企业孵化器方案、促进产学研结合等规划、政策制定工作,形成完整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

3、进一步做好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立足我市实际,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高新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等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的支持,加强跑部进京力度,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省里科技项目扶持政策和相关信息。积极与省科技厅各职能处室沟通联系,争取支持,做到谋划储备一批、上报一批、立项一批、实施一批。着力加强与优势资源转换和特色支柱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等相关科技工作。做好科技项目的实施、跟踪、检查和验收工作。

4、深入开展科技大调研活动。掌握我市产业发展的动态,制定相应规划。寻找适合我市发展战略的新项目,推广已成熟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建立完善项目储备库、专家库、成果库、人才库、技术需求库等。

5、加强省内外科技交流合作和人家引进培养。制定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性文件,发挥我市优势,拓展对外科技合作的新领域,广泛开展科技合作。积极申报科技合作项目,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项目来我市落户。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项目支持、进修深造、科技创新等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快培育国家级和省级创新人才团队。

5、加速成果转化推广,构建成果转化平台。引导企业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学技术成果专利化、标准化和科学技术产品品牌化。尽快促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争在高新技术领域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整合资源,为全市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开展科技查新、成果转化和推广、项目咨询、科技情报服务等工作,加强对科技项目的鉴定、验收,争取涌现出更多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级奖励。

6、协调指导服务科技型企业。组织科技型企业积极申报上级科技计划项目和其它专项基金项目,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完善技术开发机构,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指导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新产品引进与开发,促进企业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企业竟争力。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8

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收官年,是全面落实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推进会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对于加快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保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教育系统要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今年,市教育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12345”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个中心,抓住安全稳定和内涵提升两个关键,突出“普通高中抓优化发展、职业教育抓内涵发展、义务教育抓优质均衡发展”三个重点,强化“责任、服务、协作、廉洁”四个意识,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建设、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民办教育品牌建设、素质教育项目建设、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等五项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目标是:学前3-5周岁幼儿入园率保持9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保持98%以上。创建省三星级以上高中2所以上,省级课程基地1个,省优质园20所;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2所,省社区培训大学1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1所,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5个,市级创新创业基地10个,市级社区教育中心5个,建立市、县(区)综合性学习网站,完成年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一是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不断推进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和“县级统筹,县(区)、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幼儿园数量、规模和布局,原则上每1万人左右建一所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要建成1所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要独立建园,小村可设分园。各县(区)要抓住省财政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好省级引导性资金,调动乡镇政府办园的积极性,加快新园建设步伐。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首期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原则,突出农村幼儿园这个重点,加快省、市优质园的创建步伐,年内创建省优质园20所,力争省优质园占比60%以上。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加大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消除无证幼儿园。健全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认真实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意见,使用好、管理好江苏省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省厅要求如期完成在园幼儿、教师以及基本管理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是以创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意见》的要求,按照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的创建时限,各县(区)要加大示范区的创建力度。xx县要发挥好引领和示范作用,今年要率先建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其他县(区)也要明确创建规划,完成年度任务,确保“十二五”末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省标准。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资源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继续推进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组织农村学校教师、校长到城镇学校挂职学习。完善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继续向农村学校倾斜,年内1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建成现代化学校。

三是以推动普通高中质量提升为主题,努力实现普高教育的优化发展。围绕“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总体要求,积极启动高中债务化解,切实减轻办学负担;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级人数,实施精致管理、精品办学;全面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投入结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推进普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高中教研联盟,充分发挥团队效益;积极开展星级高中创建工作,不断扩大优质高中覆盖面;着重在“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上下功夫,探索减负增效的发展路径;重视图书投入、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优秀学生社团评选,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启动市级课程基地建设和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成立高中校本特色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审核首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

一要大力实施品牌特色发展战略。围绕地方产业,打造区域特色。瞄准全国、全省专业发展方向,紧扣地方产业结构设置专业。大力发展涉农专业,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合理配置实训实验设备。推动涉农高校与中职校的对口帮扶,促进高校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高职院校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围绕品牌建设,打造学校特色。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原则,实施错位发展,克服同质化倾向,加快职业学校主体专业打造,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年内,全市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全部建成省高水平示范学校。

二要实施改革创新发展战略。以创建省创新发展实验区为抓手,创新职业学校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专业承办、产业承包”的学校管理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经营性实习。创新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拓宽职业教育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经费增长机制,加大对公办职业学校的投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扶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加快建立职普沟通机制,促进三星级普通高中与三星级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试行“双向”培养,形成职普联动。

三要大力实施社会教育体系建设战略。健全社会教育体系,成立市区、三县四个职业教育培训集团,推进职成教沟通、职社教沟通、培训中心与企业沟通,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企业职工教育、农村农民教育、城市居民教育“三教统筹”,有效解决教育培训、居民就业与企业用工问题。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全市建成社区教育中心100个,居民学校50所。基本形成以培训学院、老年大学为带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以居民学校为补充的社会教育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培养培训等方面给予民办教育更大的倾斜。进一步优化公平办学、公平招生的环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以奖代投”力度,采用参股、租赁等方式,向民办学校投入资金、设备和物资等,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对民办高中阶段学校、初中、小学教育装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标准的奖励,对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幼儿园中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教师需要交纳的各项保险费,都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予以落实。

二是进一步加快优质发展步伐。发展优质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市民办教育新的目标和使命,各民办学校要大力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加快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从趋同化向特色化模式转变,打造特色品牌。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步伐,鼓励和推进民办学校通过办学权转让、融资扩股、校企联办、合并兼并、撤销、组建教育集团等方式进行调整,消化薄弱学校,进行资源重组优化。推进民办学校理顺内部关系,选择出资方式,调整办学定位,拓展办学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大服务管理力度。完善民办教育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资产、财务、招生、有关变更、教育教学等管理,加强年检工作,强化督导评估。继续开展诚信学校、规范管理学校等创建活动,促进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开展教育装备现代化民办学校创建评估活动,促进民办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健全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推出机制,探索建立民办学校风险保证金制度和学费监控制度,逐步形成民办学校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一要落实德育实效工程项目。积极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将德育工作与文化建设、特色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等相结合,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德育实践,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纪念日,及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实现提高。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审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关工委工作,积极推动校外教育阵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动员教育系统在职教师和“五老”志愿者,配合社区和乡镇办好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辅导站。继续做好关爱弱势群体学生工作,努力形成关爱留守子女、孤儿、单亲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家庭学生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合力。

二要落实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了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省教育厅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我市宿迁中学气象课程基地首批入选。宿迁中学要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规划,加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合作,加快建设进度,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其他各普通高中要抓住机遇,积极准备,努力争取,使我市课程基地数量在全省能占更大的份额。同时,市、县(区)也要根据省有关要求,积极启动市、县(区)级课程基地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三要落实学校体卫艺和国防教育项目。坚持健康第一,深入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加强体育课程执行督查,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加快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确保暑期前公办中小学全部建有塑胶跑道。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和健康教育,积极防治常见传染病,增强师生食品安全和卫生意识。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县(区)监测组织机构,启动市级监测工作。积极创建体育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和品牌。办好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暨第四届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体艺赛事活动。进一步重视和推动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加强专兼职教师和国防教育教材配备。

四要落实教科研引领工程项目。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加强教科研梯队建设,构建市、县(区)、校三级立体教科研网络。根据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对学科、专业教学的不同要求,逐步配齐中小学教研室、教科室和职教教研室教研员。进一步强化教研室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加强对本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统筹指导和质量监控,确立重点监控学校和重点监控学科,抓重点学校和薄弱学科,全面提高教研实效。教研人员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和高考研究,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提升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室要积极总结“大集备”经验,大力推行网上教研,提高教研效益。要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工作,由市教研室牵头,在全市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核心组,定期开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和指导工作,要充分利用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控的成果,认真分析,查找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问题和不足。各地各校要建立机制、落实措施,积极引导教师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教与研结合,切实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努力促进校本教研和师本教研工作开花结果。

五要落实“双语”阅读工程项目。切实加强“双语”阅读是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双语”阅读作为兴校强师的奠基工程,创造条件配备配齐图书设备,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书香校园”,切实推动“双语”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教师阅读作为“双语”阅读的首要任务,引导教师用读书丰厚底蕴、开阔视野,为增强个人修养、人格魅力、提高教学的胜任度和艺术性作好铺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师德为魂,能力为重,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快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师德师风建设不力的学校,在各种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制定并实施三年专业成长规划,推出一批典型学校和教师,形成较为完善的个体自觉与组织支持相结合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组织推广校本研修先进经验。组织落实暑期教师校本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的过程性检查考核,提升校本研修质量。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努力做好新老教师拜师结对培养工作,签订培养协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长补短。大力推行结对双方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捆绑”考核,确保“青蓝工程”取得实效。建立骨干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制度,组织名教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等骨干教师,在全市范围内开设精品课、举行学术讲座、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和考核,促进名师工作室出成果出名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和考试研究,让教师会教善研。

二是精于教学,能于管理,全面提升教干领导服务水平。要进一步优化教干队伍。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个性,不断提升思想力、学习力、亲和力和落实力。要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掌握师情,了解生情,把握舆情,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充分调动教、学、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求校长每周坚持听课并及时参与评课,也要积极鼓励校长上课、上示范课。支持校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思想、教育模式,努力成为教育家。中层教干是学校管理的中坚,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中层教干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理解力和执行力,努力建立一支有能力、有活力、有公信力、有执行力和创新力的中层干部队伍。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学校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各地各校要根据规模办学的实际,理顺体制,落实措施,调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管理、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三是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全面推进教育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江苏省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岗位管理,对教师实行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变化等情况,动态管理学校编制。加强教师职务聘期管理,严格开展聘期考核,推动中青年骨干教师持续发展。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在单位性质、人员性质相同的情况下,推动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依托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建设,启动市级免费幼儿师范生培养工作,今年全市定向培养100名公办幼儿教师。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对不适应教师岗位的人员实行分流,通过校际交流、竞聘上岗、转岗、提前离岗退养等途径,切实解决中小学教师学科、学段、区域结构失衡问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坚持多劳多得、优教优酬的原则,真正把待遇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使绩效工资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9

20xx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实施“四县并举”战略,全面推进“两区”建设,认真履职,创新工作方式,在营造创新氛围、服务“产业”、服务基层和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对上半年工作情况进行小结并提出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开通“科技之语”助企信息服务平台。为打造更加贴切精准科技服务,我局开通了“科技之语”助企信息服务平台,面向县域内400多家中小企业,发布政策宣传、服务信息和工作联系三部分。通过及时解读科技政策,宣传知识产权、高新技术企业、网上技术市场、创新券等政策,提高科技政策知晓率。

二是开展田园xx生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部分)调研。深入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近年来的高新产业、专利成果、科技企业、科技合作、科技项目,分析创新驱动对生态产业转型提升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与对策,并有针对性开展科技服务。由于底数摸得准,服务到位,截止到5月底,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同比增长%,高于全市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一;新增浙江省科技型企业4家。

一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应用推广“创新券”制度。根据省科技厅关于推广应用创新券有关文件精神,出台实施《xx县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创新券”由县科技局发放,主要用于企业向相关创新载体、高校、科研院所购买科技服务的科技创新支出,面额为1000元、5000元、10000元,5万元及以下创新券兑现采取简化方式,5万元以上必须按照《xx县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验收合格后方可兑现,目前该项工作正在启动中。

二是围绕解决我县工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特别工业“三废”治理、合成革dfm回收等重点领域,着力抓了项目征集工作。通过公开发布征集和深入相关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走访,共征集了14项工业、农业项目,下步将通过相关程序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解难题。

三是抓好到期项目总结验收工作。完成了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xx县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验收材料总结工作,由于专项工作实施成效明显,受到县人大的肯定。完成省级农转化项目“优质高产晚粳稻新品种浙粳112的中试开发”的验收工作。该项目实行的“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合作社”的生产模式被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杭州试验站作为范本引用发表在农业科技管理杂志上。

“科技创新助力五水共治”重点工作,落实三项举措,并扎实推进。

一是以项目为载体,解决治水关键技术。xx县中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的“不锈钢酸洗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项目采用增设重金属过滤装置、选用特种树脂、调整废水处理工艺参数等措施,实现了废水处理出水水质指标(重金属指标)优化等目的,经深度处理后的废水重金属指标(铬、镍)均下降约50-60%,并申请发明专利1项。

二是以人才为支撑,助力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组织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水稻育种专家叶胜海为叶村乡岱头村提供技术指导,提供“明珠”系列品种,指导当地开发生态稻米150余亩,促进饮用水源保护地生态农业的转型发展。

三是重视农村治水工作。局领导班子多次深入大东坝山头村和内大阴村,实地查看,并加强与监理单位和镇政府的沟通,目前山头村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督促局派农村指员常驻内大阴村落实实事项目。

一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进我县与浙江计量学院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并签订了全面合作的框架协议。

二是完成了省、市对我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材料准备。

三是完成了“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前期调研和基础材料的整理工作。

四是做好科技成果登记工作和申报工作。受理登记科技成果8项,共推荐申报省科技进步奖2个,市科技进步奖4个。

五组织开展了xx年全国科普工作统计。组织科协等22个单位开展了xx年全国科普工作统计,按时完成了调查数据汇总、录入和上报工作。

六是开展涉科服务业调查统计,并按时完成了调查数据的网络上报。

七是继续做好网上技术市场工作。上半年共完成企业技术难题12项,其中签约4项,签约金额150万元,新增上网企业5家,目前上网企业总数已达207家。

一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根据县财政清理项目资新要求,我们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的通知》,加强各级科技特派员经费管理。为充分调动了县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下达了《关于做好第三批县级科技特派员任期考核的通知》,更加注重科技特派员平常的工作汇报,推进了特派员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协助申报实施项目。协助17个省派科技特派员完成了项目申报,指导市科技特派员加强项目实施,组织对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验收。

三是引导科技特派员发挥专长,服务产业发展。如省科技特派员浙江万里学院俞信光指导竹源乡香榧种植规范化示范基地建设,协助竹源乡火星农庭农场初步建成规范化香榧栽培基地300多亩;浙江海洋学院李智强协助新兴镇xx县贵泽养鸭场建立了鱼、鸭、茶果种养复合型基地面积50多亩(其中低洼鱼塘30多亩,建有鸭舍500平方,洗浴场和活动场5亩,茶、果经济作物等10余亩),并与浙江大学徐海圣共同协助斋坛乡“xx县泓润泥鳅养殖家庭农场”建立泥鳅人工繁殖示范基地50多亩。

一是根据市局关于《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三年行动计划》,我局和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联手对我县的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情况进行调研摸底,对“零”专利企业,加强服务同时帮助挖掘专利。

二是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全国知识产权周期间,会同县司法局、文广新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开展知识产权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向市民发放了12330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版权维护、法律援助指南、标准化法主要内容等手册,并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知识产权意识。

三是开展了专利联合执法检查。联合遂昌科技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对xx县如海超市、大百姓药店进行了检查,检查商品数百余件,现场查处专利标记的商品14件,标注专利号但实际专利没有批复产品1件,违反《专利标注标识办法》产品2件,并要求商家限期进行整改,通过此次执法检查,进一步提高了商贸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四是认真落实了专利资助政策。正在兑现企业的专利补助资金万元。截止5月底我县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106件、11件。

一是加强xx地震台建设。xx地震台通过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验收,成为丽水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实现向国家地震局实时传输数据的台站。全力做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一方面抓好台站内部科普展示馆的标准化建设。完成宣传展板内容收集、筛选、装修、地震科普教育设施、器材的勘选等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二是着力抓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防震减灾日”期间,联合防空办等有关单位在县城主要街道开展防震知识科普集市宣传、咨询活动,与教育部门、社区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同时还在xx电视台开播防震减灾栏,定期播放防震减灾宣传片,活动期间,参演1000多人,发放宣传资料20xx余份,通过此次活动,提高师生、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下半年,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狠抓各类项目建设

(1)根据上级项目申报要求,积极申报1-2项上级科技项目。抓好“第二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总结验收,继续做好省成果转化工程“xx县茶产业转化工程”实施工作,全面推进xx茶产业提质增效。

(2)继续推动创新券推广应用;完善“科技之语”信息平台的宣传作用。

(3)围绕本县产业需要及项目征集情况,组织实施好本级项目。

2、加强产学研工作。做好为企业牵线搭桥的服务,引导企业与大院名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这个平台发布技术难题,为企业解困。

3、抓好我县科技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田园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发动各方要素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确保战略目标任务按进度完成。

二是按照《关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对照政策对符合条款,按程序进行兑现奖励,激励各要素参予科技创新。

4、继续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按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县级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业务指导,组织实施一批县级科技特派员项目。充分发挥省市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指导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开展科技服务,实施科技项目。

5、做好部门、乡镇(街道)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工作,对考核细则进行修订,力争切合实际、明晰、好操作,每年有创新和推进。

6、继续抓好防震体系建设。启动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乡镇街道地震应急预案编写。储备公共物资和一套应急救援人员装备配备。

7、继续加强知识产权政策宣传、服务和保护工作,继续抓好规上工业企业“专利清零”工作,强化专利行政执法,促使我县专利申报量和授权量逐年增加,争取完成市下达的指标。

8、按照县委的.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五水共治工作。

科技年度工作计划 篇10

xx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收官年,是全面落实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推进会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对于加快教育内涵建设,推进教育现代化,保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委四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的总体要求,明确提出教育系统要切实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今年,市教育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12345”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个中心,抓住安全稳定和内涵提升两个关键,突出“普通高中抓优化发展、职业教育抓内涵发展、义务教育抓优质均衡发展”三个重点,强化“责任、服务、协作、廉洁”四个意识,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质量建设、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民办教育品牌建设、素质教育项目建设、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等五项建设,全面推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主要目标是:学前3-5周岁幼儿入园率保持95%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保持98%以上。创建省三星级以上高中2所以上,省级课程基地1个,省优质园20所;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2所,省社区培训大学1所,省级社区培训学院1所,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省级社区教育中心5个,市级创新创业基地10个,市级社区教育中心5个,建立市、县(区)综合性学习网站,完成年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

一是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召开全市学前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不断推进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和“县级统筹,县(区)、乡镇(街道)共建”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幼儿园数量、规模和布局,原则上每1万人左右建一所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要建成1所达省优质园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要独立建园,小村可设分园。各县(区)要抓住省财政支持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用好省级引导性资金,调动乡镇政府办园的积极性,加快新园建设步伐。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与小区首期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的原则,突出农村幼儿园这个重点,加快省、市优质园的创建步伐,年内创建省优质园20所,力争省优质园占比60%以上。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加大无证幼儿园清理整顿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消除无证幼儿园。健全学前教育保教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切实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认真实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意见,使用好、管理好江苏省学前教育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省厅要求如期完成在园幼儿、教师以及基本管理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是以创建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为引领,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政府《关于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意见》的要求,按照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的创建时限,各县(区)要加大示范区的创建力度。xx县要发挥好引领和示范作用,今年要率先建成“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其他县(区)也要明确创建规划,完成年度任务,确保“十二五”末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省标准。要结合实际情况,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科学规划中小学布局调整,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资源集团化办学,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继续推进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组织农村学校教师、校长到城镇学校挂职学习。完善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学校建设等方面继续向农村学校倾斜,年内15%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建成现代化学校。

三是以推动普通高中质量提升为主题,努力实现普高教育的优化发展。围绕“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总体要求,积极启动高中债务化解,切实减轻办学负担;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和班级人数,实施精致管理、精品办学;全面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投入结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推进普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建立高中教研联盟,充分发挥团队效益;积极开展星级高中创建工作,不断扩大优质高中覆盖面;着重在“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上下功夫,探索减负增效的发展路径;重视图书投入、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优秀学生社团评选,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全面启动市级课程基地建设和高中学校特色项目建设,成立高中校本特色课程建设指导小组,审核首批普通高中校本课程,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

一要大力实施品牌特色发展战略。围绕地方产业,打造区域特色。瞄准全国、全省专业发展方向,紧扣地方产业结构设置专业。大力发展涉农专业,加快实训基地建设,合理配置实训实验设备。推动涉农高校与中职校的对口帮扶,促进高校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高职院校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围绕品牌建设,打造学校特色。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原则,实施错位发展,克服同质化倾向,加快职业学校主体专业打造,避免重复建设,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年内,全市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全部建成省高水平示范学校。

二要实施改革创新发展战略。以创建省创新发展实验区为抓手,创新职业学校管理机制,积极探索“专业承办、产业承包”的学校管理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变消费性实习为生产经营性实习。创新职业教育投入机制,拓宽职业教育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生均经费增长机制,加大对公办职业学校的投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扶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加快建立职普沟通机制,促进三星级普通高中与三星级以上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办学,试行“双向”培养,形成职普联动。

三要大力实施社会教育体系建设战略。健全社会教育体系,成立市区、三县四个职业教育培训集团,推进职成教沟通、职社教沟通、培训中心与企业沟通,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企业职工教育、农村农民教育、城市居民教育“三教统筹”,有效解决教育培训、居民就业与企业用工问题。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全市建成社区教育中心100个,居民学校50所。基本形成以培训学院、老年大学为带动、以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以居民学校为补充的社会教育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培养培训等方面给予民办教育更大的倾斜。进一步优化公平办学、公平招生的环境。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以奖代投”力度,采用参股、租赁等方式,向民办学校投入资金、设备和物资等,并纳入国有资产管理。对民办高中阶段学校、初中、小学教育装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标准的奖励,对民办学历教育学校、幼儿园中具备相应教师资格的教师需要交纳的各项保险费,都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文件要求予以落实。

二是进一步加快优质发展步伐。发展优质民办教育已成为我市民办教育新的目标和使命,各民办学校要大力实施内涵发展战略,加快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转变,从趋同化向特色化模式转变,打造特色品牌。加快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步伐,鼓励和推进民办学校通过办学权转让、融资扩股、校企联办、合并兼并、撤销、组建教育集团等方式进行调整,消化薄弱学校,进行资源重组优化。推进民办学校理顺内部关系,选择出资方式,调整办学定位,拓展办学渠道,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大服务管理力度。完善民办教育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民办学校资产、财务、招生、有关变更、教育教学等管理,加强年检工作,强化督导评估。继续开展诚信学校、规范管理学校等创建活动,促进民办学校依法办学。开展教育装备现代化民办学校创建评估活动,促进民办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健全民办教育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制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民办学校推出机制,探索建立民办学校风险保证金制度和学费监控制度,逐步形成民办学校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

一要落实德育实效工程项目。积极构建德育工作新模式,将德育工作与文化建设、特色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等相结合,切实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注重德育实践,利用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纪念日,及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实现提高。全面开展与学科课程相衔接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审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关工委工作,积极推动校外教育阵地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动员教育系统在职教师和“五老”志愿者,配合社区和乡镇办好青少年学生的校外教育辅导站。继续做好关爱弱势群体学生工作,努力形成关爱留守子女、孤儿、单亲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特殊家庭学生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合力。

二要落实课程基地建设项目。为了创设新型学习环境,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省教育厅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我市宿迁中学气象课程基地首批入选。宿迁中学要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规划,加强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合作,加快建设进度,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其他各普通高中要抓住机遇,积极准备,努力争取,使我市课程基地数量在全省能占更大的份额。同时,市、县(区)也要根据省有关要求,积极启动市、县(区)级课程基地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三要落实学校体卫艺和国防教育项目。坚持健康第一,深入推进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加强体育课程执行督查,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加快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确保暑期前公办中小学全部建有塑胶跑道。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和健康教育,积极防治常见传染病,增强师生食品安全和卫生意识。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县(区)监测组织机构,启动市级监测工作。积极创建体育和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和品牌。办好第二届中小学生运动会暨第四届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体艺赛事活动。进一步重视和推动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加强专兼职教师和国防教育教材配备。

四要落实教科研引领工程项目。大力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加强教科研梯队建设,构建市、县(区)、校三级立体教科研网络。根据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对学科、专业教学的不同要求,逐步配齐中小学教研室、教科室和职教教研室教研员。进一步强化教研室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加强对本地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统筹指导和质量监控,确立重点监控学校和重点监控学科,抓重点学校和薄弱学科,全面提高教研实效。教研人员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和高考研究,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提升教研针对性和实效性。教研室要积极总结“大集备”经验,大力推行网上教研,提高教研效益。要加强义务教育质量监控工作,由市教研室牵头,在全市成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研究核心组,定期开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和指导工作,要充分利用全省义务教育质量监控的成果,认真分析,查找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问题和不足。各地各校要建立机制、落实措施,积极引导教师做反思型、研究型教师,教与研结合,切实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努力促进校本教研和师本教研工作开花结果。

五要落实“双语”阅读工程项目。切实加强“双语”阅读是提高学生“双语”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双语”阅读作为兴校强师的奠基工程,创造条件配备配齐图书设备,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图书馆、图书室、阅览室,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书香校园”,切实推动“双语”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把教师阅读作为“双语”阅读的首要任务,引导教师用读书丰厚底蕴、开阔视野,为增强个人修养、人格魅力、提高教学的胜任度和艺术性作好铺垫,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是师德为魂,能力为重,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加快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把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师德师风建设不力的学校,在各种评先评优中,实行“一票否决”。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制定并实施三年专业成长规划,推出一批典型学校和教师,形成较为完善的个体自觉与组织支持相结合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加强对全市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管理,组织推广校本研修先进经验。组织落实暑期教师校本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的过程性检查考核,提升校本研修质量。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努力做好新老教师拜师结对培养工作,签订培养协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取长补短。大力推行结对双方教育教学工作实绩“捆绑”考核,确保“青蓝工程”取得实效。建立骨干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展示制度,组织名教师、名校长、省特级教师等骨干教师,在全市范围内开设精品课、举行学术讲座、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加强对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和考核,促进名师工作室出成果出名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和考试研究,让教师会教善研。

二是精于教学,能于管理,全面提升教干领导服务水平。要进一步优化教干队伍。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和个性,不断提升思想力、学习力、亲和力和落实力。要深入教育教学一线,掌握师情,了解生情,把握舆情,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充分调动教、学、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求校长每周坚持听课并及时参与评课,也要积极鼓励校长上课、上示范课。支持校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管理思想、教育模式,努力成为教育家。中层教干是学校管理的中坚,直接决定着学校管理制度的落实,各地各校要切实加强中层教干队伍建设,提高工作理解力和执行力,努力建立一支有能力、有活力、有公信力、有执行力和创新力的中层干部队伍。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是学校学科发展的领军人物,各地各校要根据规模办学的实际,理顺体制,落实措施,调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学科管理、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三是健全制度,建立机制,全面推进教育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根据《江苏省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岗位管理,对教师实行分类聘用、分类管理和分类考评。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班额、生源变化等情况,动态管理学校编制。加强教师职务聘期管理,严格开展聘期考核,推动中青年骨干教师持续发展。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在单位性质、人员性质相同的情况下,推动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依托宿迁高等师范学校加强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基地建设,启动市级免费幼儿师范生培养工作,今年全市定向培养100名公办幼儿教师。建立健全教师转岗和退出机制,对不适应教师岗位的人员实行分流,通过校际交流、竞聘上岗、转岗、提前离岗退养等途径,切实解决中小学教师学科、学段、区域结构失衡问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坚持多劳多得、优教优酬的原则,真正把待遇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实绩突出的教师倾斜,使绩效工资真正发挥激励作用。

48 3775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