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实用优推10篇
电子政务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增强透明度,促进公民参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助力经济发展与创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希望您喜欢。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1
电子政务系统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是一些地区的综合竞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电子政务系统在处理数据方面以及系统的运行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因此,经常会遭受到一些恶意篡改以及网络攻击,致使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受到了较大威胁,也使得电子政务的效率与便利没有办法得到有成效的保证,进而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威胁。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运用分析力度,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能够健康平稳的发展。
1电子政务系统运用信息安全技术的需求
电子政府系统给我国的政府部门提供服务,政府一般会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通讯技术,用信息化对管理以及服务进行加工,进而在网络系统里面将工作程序与结构组合在一起,全面拜托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继而给政府部门或者是社会上的一些专业合法机构提供最高效、最优质的管理与服务。就我国当前社会的发展从现状,电子政务系统在运用信息安全技术时,对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第一点要求就是要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相应的识别。主要是识别实体与通信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电子政务系统运用时是否拥有较高的安全性,这对于各个单位或者是个人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到使用者自身的利益,要想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可以顺利运行,识别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非常关键。第二点要求则是需要有效地控制访问权限。对访问权限进行控制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的内容,是为了阻止一些没有经过授权的资源被访问到,避免某些不合法的信息被储存,做好访问权限的控制能够给电子政务系统增设一道有效的防护墙。第三点是要求确保相关的数据资料不会被外来非法分子截获,杜绝相关资料出现外泄。在电子政务系统里面,会有很多数据资料是与政府部门与各个单位的机密文件有着联系。因此,信息安全技术必须要阻止没有经过授权的使用者得到数据资料,将控制访问系统以及机密相关系统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进一步为电子政务系统加设另外一道防火墙[4].
2电子政务系统运用过程当中存有的问题
对信息安全技术没有足够的重视
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国很多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网络系统的建设,十分看重网络给工作带来的便利,但是部分政府部门在运用网络系统时,并未将网路的安全考虑在内,甚至是直接忽视了网络系统的安全问题,致使信息安全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电子政务系统的运用至今还不是特别的成熟,有很多重要的资料文件并未直接上网,加之安全技术涉及到的范围较广泛,无法用具体的指标对其进行合理的量化,存在较大的间接性与不可见性,导致使用者对信息安全技术的关注程度不高,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信息安全技术在管理上存在较大缺陷,最终导致安全漏洞进一步扩大。
电子政务成系统本身存在缺陷
政府部门中使用的计算机本身就是十分脆弱的,换句话讲就是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系统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具体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中的操作系统一般是运用windows20xx、xp以及nt、等等,但是运用的系统一开始就存在很多漏洞。除此之外,运用的网络设备以及通信等也存在较多弱点。政府部门的内网、外网以及涉及到的公共服务网,这些网络环主要就是利用tcp/ip协议建立起来的,而该项协议的基础就是自由与开放,但是这项协议在网络管理、服务模式以及合理规划等方面全部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系统本身就存在缺陷,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协议方面、系统方面以及设备方面等做出科学的改进。
信息安全技术在管理方面存在欠缺
由于网络系统的推广与运用,部分政度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起信息安全技术的重要性,但是却忽视了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未充分意识到信息安全技术的关键是人为因素。管理体系的建设就是将人为因素与技术因素二者融合在一起,然后将安全技术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事实上我国现在的保卫工作以及安全管理工作都是比较弱的,许多政府部门的内部并未真正在制度方面、人员方面以及技术方面建立起很好的防范机制,没有合格的保护措施。内部人员基本上都会有对系统进行访问的权限,能够较为容易的躲过很多访问控制布置的障碍;很多网络维护者没有网络安全的意识,有的使用者甚至会不遵守安保的相应规定,把内网直接和因特网进行连接,以上这些情况都会给网路系统的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3].
3电子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有效保证服务器安全
有效保证服务器的安全,主要表现在加密服务与应急方法两个方面。当管理员要对网站进行相应的管理与维护时,一定要先进行身份的识别,防止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漏洞,如果管理员在认证账户密码时,超过三次没有将密码输入正确,可以把该账户进行及时的锁定。此外,使用者所应用的密码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证账户密码不会被泄露。如果出现系统受到外来侵袭致使数据资料产生破坏等情况时,系统的应急系统应该马上启动,并发出相应的警告,也可以直接关闭服务器,降低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
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分析问题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最合适的处理方法,尽可能地保障系统数据的安全。例如使用者在进行访问权限核实与审查的时候,需间隔一段时间就对电子政务系统做全盘扫描,把部分重要文件与机密信息全部存储到对应的服务器里面;提升对电子政务系统管理员对账户密码进行有效管理的力度,如果遇到网络攻击能够及时地做好各项备份工作。以上这些方法都能对网络正常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政务信息窃取、恶意攻击与数据丢失等等突发情况进行预防与解决,就算是发现系统受到了破坏,也能够将不良影响降到可控的范围内[1].
4结束语
通过上述文章内容,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现如今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快速,而网络技术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的公文、保密信息也逐渐增多,但是因为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还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系统的安全问题,如果系统的安全问题受到了影响,那必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带来威胁。所以,需要将信息安全技术运用到电子政务系统中,做好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进而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继鹏。浅谈信息安全技术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xx,5:82+84.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2
伴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迅速到来。社会信息化给政府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迫在眉睫。电子政务在发达国家取得长足进展,为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管理水平,我国正在加快对电子政务网的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放和互联的发展带来信息流动的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政务系统上所承载的信息的特殊性,在网络开放的条件下,尤其是公共部门电子政务信息与资产,如果受到不法攻击、利用,则有可能给国家带来损失,也可能危及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安全。作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手段,电子政务网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比普通信息网要求更高。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是确定与衡量电子政务安全的重要方式。研究确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及模型,不仅有助于维护政府信息安全,也有助于防止现实与潜在的风险。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当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的评估体系与方法。目前主要有风险分析、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安全测评和安全审计等四类。
(一)国外研究现状。在风险评估标准方面,1993年,美、英、德等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与各国国家安全局制定并签署了《信息技术安全通用评估准则》。形成了信息安全通用准则2.0版,形成了cc2.1版,并被当作国际标准(150/iec15408)。cc分为eali到eal7共7个评估等级,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影响深远。之后,风险评估和管理被国际标准组织高度重视,作为防止安全风险的手段,他们更加关注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并体现在相继于和发布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150/iectr13335标准)和《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150/iec177799)中。与此同时,全球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方面较为发达的国家也纷纷研发符合本国实际的风险管理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自1990年以来,制定了十几个相关的风险管理标准。进入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又制定发布了《it系统风险管理指南》,细致入微地提出风险处理的步骤和方法。与,美国防部相继公布了《信息(安全)保障》指示(8500l)及更加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实现))指令(55002),为国家防务系统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随着信息安全标准的广泛实施,风险评估服务市场应运而生。继政府、社会研究机构之后,市场敏锐的产业界也投入资金出台适应市场需求风险评估评估体系和标准。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octave方法等。在风险评估方法方面,目前许多国内外的学者运用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贝叶斯网络、模糊数学、决策树法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并制定与开发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风险评估模型,这些模型与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不用范围和层面的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比如计算复杂,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我国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稍晚,尽管信息化浪潮对各国的挑战程度不同,但都深受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在电子政务网上的应用却是近几年才开始引发政府、公众及研究机构的关注。任何国家都十分重视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宏观管理。但政府依托什么来宏观控制和管理呢?实际上就是信息安全标准。所以在股价战略层面看,用哪个国家的标准,就会带动那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关系到该国的经济发展利益。标准的竞争、争夺、保护,也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战场的重要领域。但要建立国内通行、国际认可的技术标准,却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组织力量学习、吸收国际标准,并逐步转化了一批国际信息安全基础技术标准,为国家安全技术工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的具体研究应用,首先从最直接的公共安全领域开始的。公安部首先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制定和颁布了信息安全标准。19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一);援引cc的gb/t18336一,作为我国安全产品测评的标准;在此基础上,20完成了《风险评估规范第1部分:安全风险评估程序》、《风险评估规范第2部分:安全风险评估操作指南》。同时,公安部以上述国家标准为依据,开展安全产品功能测评工作,以及安全产品的性能评测、安全性评测。在公安部的带动下,我国政府科研计划和各个行业的科技项目中,都列出一些风险评估研究项目,带动行业技术人员和各部门研究人员加入研究行列,并取得一些成果。这些成果又为风险评估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实践的依据。同时,国家测评认证机构也扩展自己的工作范围,开展信息系统的安全评测业务。204月15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尽快启动一批信息安全关键性标准的研究工作,委员会制定了《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组章程(草案)》,并先后成立了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与协调工作组(wg1)、内容安全分级及标识工作组(wg2)等10个工作组。经过我国各部门和行业的长期研究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在现实需求下,制定我国自己的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条件初步成熟。,国信办启动了我国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该项工作由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课题组牵头制定工作计划,将我国风险评估国家标准系列分为三个标准,即《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架》。每个标准的内容和规定各不相同,共同组成国家标准系列。《信息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主要规定了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过程,其中对本单位管理层的职责予以特别明确,管理层有权根据本单位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的结果,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运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规定,风险评估包括的特定技术性内容、评估方法和风险判断准则,适用于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进行自我风险评估及机构的评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框架》则规定,风险评估本身特定的概念与流程。
三、研究的难点及趋势
电子政务网的`用户与管理层不一定具备计算机专业的技能与知识,其操作行为与管理方式可能造成安全漏洞,容易构成网络安全风险问题。目前存在的风险评估体系难以适应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的基本要求,因此结合电子政务网涉密性需求,需要设计一种由内部提出的相应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准则,制定风险评估模型。当前存在的难点主要有:一是如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体系来解决风险评估中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主观性强等诸多问题,是当前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评估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二是评估工作存在评估误差,也是目前研究的难点和不足之处。误差的不可避免性,以及其出现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风险评估中风险要素的确定更加复杂,评估本身就具有了不确定性。从未来研究趋势看,一是要不断改进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模型。有研究者认为,要充分借鉴和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octave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它可以有效顾及评估中的各项因素,较为简易地获得评估结果,并消除其中存在的主观偏差。二是由静态风险评估转向动态风险评估。动态的风险评估能够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评估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同时可以及时制止风险进一步发生。在动态模型运用中,研究者主要提出了基于主成分的bp人工神经网络算法,通过对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进一步改进,实现定性与定量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3]余洋.电子政务系统风险评估模型设计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5]赵磊.电子政务网络风险评估与安全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汪洋.自动安全评估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1
[7]杨瞾喆.云南省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d].云南大学,
[8]陈伟奇.政府网络安全风险评估[j].信息安全,,9:144~145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3
本文从前期的调研选题,到最终的撰写完成,无不凝聚着导师向茂生研究员的心血。向老师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富有前瞻性的敏锐眼光、统观全局的决策能力、求真务实的严谨学风,给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所有这一切都将让我受益终身。
同时向以……研究员为代表的电子学研究所诸位老师一并表示敬意,他们数年如一日地坚守于工作岗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科研事业,以其高尚之风行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激励着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断前进。
非常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师姐,以及研究生办公室的……老师,她们用自己的滴滴汗水为大家创造了优越的工作环境。
特别感谢……师兄和……师姐,他们以丰富的科研经验指导我解决了很多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感谢实验室的其他师兄、师姐和同学,与他们在一起的两年求学生涯是人生至此最快乐也最有意义的时光。
感谢……以及好友……等曾经关心、帮助过我的朋友,他们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此无法一一写出他们的姓名,愿他们能接受来自我心底的一份谢意。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学生从出生至今,走出之寸步皆离不开父母之无私付出;父母爱吾至深至切而时过二十余载仍无以相报,每念及此辄倍感自责。自悟乃唯有一心向前,己所拥有之一切,皆毫无疑问是对父母哺育之恩的答谢。言至此,再次对含辛茹苦的父母致以最崇高之敬意,并祝全天下之父母都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4
国内相关研究
针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意义、必要性及原则的研究部分学者通过分析目前电子政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目的、意义以及重要性进行理论探讨。例如:王元珑(20xx年)从电子政务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实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安翔(20xx年)则在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目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途径和措施。田钦(20xx年)首次谈到了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并说明了建立高校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体系的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设思路,但对于其体系的具体内容没有进一步研究。张战勇(20xx年)从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内涵的角度,指出了创建电子政务实验室的目的及应注意的几个特殊问题,并分析了目前电子政务实验室所应面对的任务。卜质琼(20xx年)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在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教育在电子政务学教学中的实施。总的说来,这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原则性和建设思路上,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论述具体学校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还有部分学者主要针对自己学校开设的电子政务实验课程进行了简单论述,比如: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高燕妮(20xx年)就公共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讲述了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实验课程的“融合”设置、实验内容的“模块”建设、“模拟体验式”的实验教学方法。刘劲宇(20xx年)则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电子政务实验室具体的建设情况,阐述了目前存在的困境和对策。徐越倩(20xx年)则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政务实验课程为实例,从教学硬件与软件、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和教学时量四个方面对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释。这些研究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其研究结果更多的是结合了某一具体的软件厂商的软件来设计教学内容,没有相关的教育学理论的支持,因此不具有广泛意义上的推广性。
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对此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基本可以分为两类:
从技术角来阐述电子政务实验模拟教学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进行电子政务的教学模拟,如:janssen(20xx年)针对电子政务中政府流程重组、职能、职责,在实验室来使用新的it技术进行角色模拟。而从教学角度针对本科生教学则没有相应的研究。klievinkb(20xx年)则从模拟游戏的角度来研究和评估提供公共服务,发现基于技术的游戏有利于问题导向的学习和参与者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合作。
以项目促研究、以项目促教学国外对于电子政务实验的研究,较多是研究“以项目促研究、以项目促教学”的方式。其实验室教学主要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政府管理创新项目。如: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的政府信息技术中心(centerfortechnologyingovernment,cgt)承担了不少政府管理创新的相关课题,以课题促进教学和研究。其教学模式不局限在某一个具体的实验室进行电子政务实际操作的模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他们更加注重与实践的 https:/// 结合,能够直接带来社会效益,同时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基于以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在相关理论基础上构建一个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并在其具体内容设置上借鉴国外的方式,使电子政务实验教学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可以解决目前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脱离的现象。
2、基于pbl理论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体系的设计一定要“以问题为导向”。与传统教学理论相比,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并将学习与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问题中;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电子政务实验相关的问题体系
(1)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中最主要也是遇到问题最多的,可能就是政府部门对公众服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由于服务对象的千差万别,其需求也各有差异,导致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提供也面临不同的需求。公共服务中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据新公共管理中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
(2)部门协作。主要指政府部门之间协作、共享信息以及联合办公中遇到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涉及部门内部办公的常规性问题,需要学生了解一些具体操作性的内容。部门协调中问题的解决需要依据组织理论作为支撑。
(3)政府决策。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应急事件以及长远规划等问题。比如:传染病暴发、突发的自然灾害等。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政府决策中问题的解决需要决策理论作为支撑。
基于问题的电子政务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1)基础性实验课程。实验问题来源主要是部门协作中遇到的问题。这部分实验将按照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政府不同部门间业务流程进行设计,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及角色扮演,使学生以各种不同的角色进行电子政务模拟系统的实际操作,主要目的是加深对课程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理解。实验主要内容包括:“档案管理”“政府办公系统”“公文传输平台”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
(2)设计性实验课程。实验问题主要源自政府对公众服务以及政府决策。这部分实验设计将按照理想的政府机构的结构和政府运行方式,建立模拟的一体化电子政务体系等。将最成熟的电子政务理念、技术、方法集成到一起,力求使学生通过这个环境深入理解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政府门户网站如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政府如何应对突发的自然灾害,其流程如何?如何做出相关的决策此外,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定位不仅要体现当前政府的业务运作模式,更要走在政府创新与技术发展的前沿,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内容还应该考虑未来政府在进行国家治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基础性实验中可以增加电子监察系统,设计性实验中增加电子选举系统、智能决策系统等。在两大类实验中,所有的实验均应该设计成角色模拟的,由一组或几组学生共同完成。其中设计型实验是电子政务实验教学的重点,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能大大提高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思考问题的能力。
3、结束语
为了加强学生对于电子政务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必须有效地开展电子政务实验教学。而实验课程体系应该是“问题导向”的,基于电子政务实验教学问题的三个不同来源,可以将实验课程设置为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同时考虑到目前和未来的政府业务流程。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思路能够解决目前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也能摆脱电子政务实验被软件厂商牵着鼻子走的局面,使学生真正做到的学以致用。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5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地崛起。
电子商务因为其高效率、低成本等特性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一种足不出户的购物方式。
但是internet本身的开放性、共享性、无缝连通性,使得以它为平台的电子商务交易随时都面临着来自安全方面的威胁,因此安全问题是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关键与核心问题。
只有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得到较好的保证,才能使这种新兴的商务运作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才能确保电子商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问题
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划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交易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实际上就是指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有软件系统与网络协议潜在的漏洞、黑客的恶意攻击等。
商务交易安全主要是针对交易在互联网上进行时所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是在传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顺利进行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保障。
攻击者通常经过窃取与纂改交易信息、假冒他人身份等方式来破坏交易的通信过程,为自己非法谋取利益。
因此商务交易安全要求实现交易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安全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基础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扩展延伸。
2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计算机网络本身的安全性是电子交易能否顺利安全进行的基础,为了保证电子商务基础平台的安全性,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1)防火墙系统。
防火墙系统是当今为保证网络安全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通常由一系列的软件和硬件构成。
防火墙通过监控进出内部网络的数据包和链接方式,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交界处建立起一道安全屏障,使未经授权的用户难以访问专用网络的资源,从而降低内部网络遭到外部袭击的风险。
为做到这一点,防火墙必须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的唯一通道,并且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过滤规则,从而实现对所有来自于外部的访问的控制与监测。
由于防火墙只能监视osi2层到7层之间的网络活动状况,因此防火墙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不能防止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不能保证网络免遭病毒攻击、不能抵御数据驱动型攻击等。
(2)vlan。
vlan技术通过将服务器置于内部网络独立的广播域中以防止内部主机通过扫描、监听、arp欺骗等手段获取自己权限以外的服务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防火墙不能防止内部攻击的弱点,同时也降低了外部攻击者利用内部防御薄弱的主机发动内部攻击的危险。
(3)入侵检测系统。
在单纯的防火墙技术已经不能再从容地应对日益提高的网络安全风险的今天,入侵检测系统成为了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
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前提下,入侵检测系统监控内部网络的运行状态,可以在攻击即将发生时提醒系统管理员,并追踪相关攻击的源头。
因此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监控,能够有效地检测并防止非法行为的发生。
(4)侵扰模拟器。
应用比较广泛的软件包有cops和tamu-figer。
(5)数据库安全技术。
电子商务网站的买家和卖家信息、产品信息、交易信息等都存放在后台的数据库中,因此数据库颇受攻击者的亲睐。
审计追踪和部分敏感数据加密等。
这些技术手段通常结合起来使用,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3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策略
(1)数据加密技术。
在信息传输中,为了实现对敏感数据的保密,原始数据(明文)经过特定的加密函数和加密密钥运算后发往目的地,接收方收到处理过的数据(密文)后用相应的解密函数和解密密钥运算,使数据恢复成原始状态,这样即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非法截获也难以被攻击者识别。
加密算法通常分为两类:对称算法和公开密钥算法。
对称算法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之间可以相互推导,甚至使用一对相同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
这种算法虽然运算速度快,但密钥管理困难,一旦泄露,数据的保密性将受到严重威胁。
公开密钥算法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互匹配,但在合理假定的长时间内不可相互推导。
每个节点所拥有的一对密钥中一个公开另一个则需保密,公开的密钥可以像电话号码一样公布,解决了对称算法中密钥分发难的问题,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安全和认证领域。
但是这种算法运算复杂,运算时间长,面对着电子商务中大批量的敏感数据更是显得力不从心。
(2)数字摘要。
对一段明文进行哈希运算后得到唯一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结果,这个运算结果就是该明文的数字摘要。
由于数字摘要是相对应明文的唯一标识,并且无法通过对数字摘要进行逆运算得到明文,因此数字摘要可验证信息的完整性。
发送方通常把数字摘要一起发送,接收方在收到数据后用哈希函数对其进行运算,通过比较运算结果和收到的数字摘要是否相同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
但是数字摘要无法确定消息的真实性,无法验证发送者的真实身份。
(3)数字签名。
数字签名是信息认证中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建立在公开密钥算法和数字摘要这两种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很好地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并保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电子商务的身份认证机制中。
考虑到公开密钥算法较为复杂,要是对整段消息加密会浪费很多时间,因此发送方用私钥对数字摘要加密,得到发送方的数字签名,然后把密文和数字签名一起发给接收方,接收方先用发送方事先公布的公钥对数字签名解密得到数字摘要,再用哈希函数运算解密后得到的明文,把运算结果和数字摘要进行比较。
由于只有发送方的公钥才能解开其私钥加密的数据,因此可以验证消息的真实性,且发送方不可否认或难以否认自己曾发送过这样一段消息的事实。
(4)数字证书。
上述几种技术均无法确认交易双方的合法身份,所以就需要数字证书来保证参与方的公钥是可信有效的。
ca(certificateauthority)是负责认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的权威认证机构,当用户的真实合法身份被ca确认后,ca会为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名字并签发数字证书,数字证书上有用户名字、用户公钥以及ca的数字签名等信息。
通信双方就可以通过验证对方数字证书上的签名来判定对方身份的合法性。
(5)动态安全的实现技术。
若运算结果与数字摘要相同,则消息的完整性未受损害,否则消息在传送的过程中已被纂改。
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体系中的ssl协议和set协议就是对动态安全综合实现技术的具体运用。
ssl协议建立在可靠的传输层协议上,它提供数字认证、数据加密、数字摘要等功能,且由于ssl协议对应用层协议具有独立性,因此高层的应用层协议(例如http、ftp等)可以与之无缝对接,透明地建立在ssl协议之上。
但是ssl协议缺少了买家对商家的认证,随着商家数量的增多,各商家的信誉度也参差不齐,这一问题也日益突出,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安全协议set。
与ssl的安全范围仅限于买家到商家的信息交流不同,set协议对所有参与交易的成员(包括持卡人、商家、支付网关等)都制定了严格的身份认证程序,并对他们之间的信息流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一般公认set协议的安全性要高于ssl协议,set协议的采用率也有不断提高之势,但set协议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漏洞,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
4结语
本文对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以及安全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模拟了动态安全综合实现技术的实现过程,现有安全技术存在的一些漏洞,仍然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解决。
电子商务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但同时也带来了种种安全方面的挑战,这些安全问题能否得到解决直接决定了电子商务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能否继续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愉快和便利。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6
摘要: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时期,在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系统已经很难满足政府服务实际需要,对此,应该加快构建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系统,促进电子政务系统朝向指挥系统方向发展。对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面临挑战,然后对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必须不断创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才符合新时期政府政务工作发展需要。
2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面临挑战
8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府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此,必须促进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服务、管理和决策等多个方面的转变和发展。然而,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建设涉及的内容复杂多样,包括人才结构变化、机制创新、推广应用等等,而这些都是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挑战。
3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要点
建立统一技术标准
在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统一的技术标准,并且制定统一的规划制度。在电子政务工作中,互联网安全以及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建立符合政府部门办公特色的电子政务标准,比如公众信息网、办公业务网、信息资源库等等。另外,在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方面,还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能够有效促进电子政务的开发和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是由三部分所组成的,包括硬件、数据库以及电子政务平台,这三个部分之间为层进关系,而为了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架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存储设备性价比、增加网络带宽等等,通过优化基础设施,能够为大数据存储和传播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可以利用云计算,为大数据的管理和访问提供重要的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云计算必须不断创新,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科学合理的构架,从而实现对于数据的高效采集和存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
在线服务与电子参与
电子政务平台的开发可以认为是软件层的开发,电子政务平台各项功能的开发都需要建立在对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电子政务平台的用户主要有两类,即群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因此,对于电子政务平台的'需求也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上,(1)服务,即政府部门在线服务,通过构建在线服务平台,能够有效降低群众寻求政府服务和帮助的成本;(2)政务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公文起草、审核、下发、存储等等。因此,通过构建电子政务平台,能够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政府在线办事效率。根据国内外对于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在政务业务管理以及辅助决策工作中,大部分都与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关联,电子政务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在电子政务需要针对政府部门的具体业务内容进行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现如今,科学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中,随着电子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系统也在不断进步,这样才能够服务群众应用需要,增加民众参与度,充分体现出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新时期,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此,政府应该不断创新电子政务在线服务设计和建设,开发电子政务系统功能,使得民众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获得政府政务信息。
开发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
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另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也可以向社会采购或者联合开发出大数据应用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通过开发建设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政府可以有效利用现有数据和资源,提高政府服务政府服务效率,从而达到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加强社会监督能力、降低政府监管成本的作用。
4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成效
政府能准确把脉市场,提高监管和服务的效率
在政府日常政务工作中,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政府部门可以对不同行业、企业、地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销售情况等,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服务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经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务水平
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可以对经济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分类和处理,然后将数据信息作为政府部门基础数据库。大数据来源于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因此,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发布数据信息,均能够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审核和处理,还可以添加至全国信用信息平台中。
打破“信息孤岛”
过去,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服务对象是政府相关部门,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政府行政部门的发展为主要方向。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企业、公众,因此,通过建设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局面,有效促进信息数据的发展和进步,避免电子政务数据信息出现混乱的局面,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5结语
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对此,政府应该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在线服务与电子参与度,并且合理开发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政务水平。
参考文献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7
经济社会的任何组织单位都应是价值链中的环节。从原材料开采、产品的出产加工、商品市场交易的每一一个环节都是由众多的企业完成的,每一一个企业的价值终究凝结在商品的价值上,构成完全的价值链。
处在经济社会当中,咱们在树立一个企业乃至于一个工作岗位的时候,都需要对于它的存在价值进行评估认定。对于于企业与企业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价值比较分析,是价值链分析的基本思想。经济学家已经经习气于从产业角度用产业链观点描写产业中不同企业的价值作用。跟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链中各个环节愈来愈紧密,这类合作的紧密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对于价值的评估。因而,运用价值链的评估思想,来认识不同业务利用系统的集成,会给咱们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信息系统的真正作用是提高出产力水平。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与产业的总体发展计划维持同步,否则信息系统的利用不但不能对于出产力起到推进作用,反而会影响日常的工作效力。对于于企业是这样,对于于政府工作更是这样。
政府机构职能分析
从当前的政府机构组成份类来看,基本分类方式取决于国民经济形成的分类,如管理出产力要素的有劳动局、人事局、土地局、水利局;节制管理宏观经济的有发展规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税务局、财政局、国有资产管理局等;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有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公共事业局、环境维护局等;以监督职能为主导的机构有技术监督局、工商管理局、物价局等。
跟着市场经济的深刻发展,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大部份由市场来断定其价值,不同企业的价值,更多地从其综合市场竞争能力来体现。政府机构的职能也逐步转化,为企业最大限度地创造自由竟争环境成为主题。政府机构逐步由对于国民经济的规划执行,转变成如何有效地营建市场环境,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目前,政府的大部份机构,既具有轨制制订权,又具有行政审批权,还带有对于法规、政策的解释以及监督权。它们的'症结业务流程以及辅助业务流程其实不一0分清晰。从政府职能改革的方向来看,将以审批轨制执行进程为主导,逐步构成政府职能的症结业务流程。法规、政策制定的进程,对于轨制执行监督的进程,还需要跟着机构的调剂、政府职能的明确,逐步去清晰业务流程模式。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认识问题,症结业务以及辅助业务对于于组织机构来讲都是无比首要的。症结业务流程更易比较准确以及量化定义、描写,可以认为属于常规业务系统;而辅助业务系统更多体现为对于症结业务系统的支撑作用。如网上审批系统更多体现为常规业务系统,而信息发布、e-mail系统也是政府业务办公不可或者缺的,更多体现出无比规业务系统的特征。
描写一下行政审批的实际工作场景。当公务员在执行审批工作时,收到业务审批要求,首先,要肯定此审批事件是不是属于本部门的职权规模。然后对于相应审批事项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同时需要与其它政府机构进行调和,还需要将现有审批事项的有关内容,与现有政策法规等进行对比分析,再作出相应审批意见,并报请本机构的主管领导批准,终究完本钱机构的审批工作环节。
公务员面对于的常规业务系统是网上审批系统,同时,需要法律、法规和相干审批信息的同享资料库。日常工作大量的业务交换,采取e-mail、电话、传真、文件、会议机要等信息交流方式,来支撑常规业务系统的工作。
利用集成与数据集成需要
公务员在施行审批工作时,常规业务依赖于机构的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或者者业务系统以及多机构并联的审批系统支持,需要有审批相干的同享数据作为辅助支撑,构成完全的联合审批系统,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施展效应。
下面是一个目前政府
机构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份前期业务审批模式。
首先是申报用户填写《项目基本信息表》中的部份基础信息,然后审批机关依据是不是已经有土地使用权进入审批流程:
(2)需新征用地项目,则首先向计委报《项目建议书(代可研)》,计委审批进程中需向计划委发《建设地点征求意见函》,计划委则回复计委《计划意见书》,然后计委批复《项目建议书(代可研)》。在这一进程中,计划委收到计委的《建设地点征求意见函》,回复《计划意见书》以前,需同时向环保局、园林局发出征求意见函,等到回函后才能继续办理,给出审批结果。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机构的联合审批业务。从其业务流模式来看,联合审批常规业务系统需要与各委办局的内部业务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同时每一一个委办局的具体审批业务又依赖综合经济信息资源的同享。
形成审批业务的综合数据来源可能不同,数据格式标准差别很大,联合审批业务需要整个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对于相干数据进行有效的数据同享。这些经由收拾后的数据,才能真正为业务提供支持,提高整个审批链条的效力。
机构改革的请求,同时需要常规业务系统支撑机构调剂后的新业务体系。行政审批的业务模式调剂,更可能是从价值链的观点,针对于政府机构如何营建公平、公正、公然原则上的市场竞争环境,如何通过产业政策的调剂增进出产力的发展,进行价值评估,从而肯定整个行政业务审批的具体模式。这一切都需要树立有效的支持平台来解决日益繁杂的业务需求。
互联互通平台的建设目标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信息化的发展,面对于国内城市化的高速增长,人们对于于信息系统的依赖愈来愈强,系统的辐射深度以及宽度愈来愈大,互联互通问题已经经成为瓶颈。
因为国内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很强,信息系统建设的水平差异也很大。政府部门不同机构的业务系统千差万别,采取的技术手腕以及数据有关标准是不同的,建设进程也有所不同,计算机技术利用水平也有所差异,需要把不同的利用进行有效的集成。
跟着城市信息化的全面开展,城市综合经济数据库、城市数字地舆信息系统、市民信息厅、公共事业统一交费系统、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市民一卡通系统、智能交通指挥系统、政府便民服务的社区服务系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计划,每一一项综合系统都面临利用集成以及数据集成的问题。如果展开每一一项工程都需要与相干系统进行互联互通的开发整合工作,就会致使大量的人力物力挥霍。
良多城市都在尝试,制定统一的it基本建设标准,通过标准的建设来解决系统之间的集成问题。但这样做又带来新的问题:首先是标准的建设滞后于系统的建设进程,其次是已经经建设的系统很难再从新扭转模式,从新改建成新标准体系下的系统。
一个有效的法子就是树立可以继承原有系统,并承接未来业务系统的标准化软件平台。软件平台与业务系统以松巧合方式连接,核心功能解决利用整合以及数据整合的问题,贯穿安全部系以及数据标准体系,依照高灵便性以及高可用性的原则,依照信息化发展规律以及实际利用的需要来建设。对于于政府信息化的相干利用系统,成熟一个,上线一个;先用少许的投资进行建设,然后再依据实际需要,不断扩充软件平台的建设范围和利用系统的上线范围,构成真实的城市综合服务平台。
这样一个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应采用统一计划、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建设原则,在系统容量以及管理模式上,充沛斟酌到未来几年内信息化发展以及变化的需要,终究到达下列建设目标:
可以高效、快捷整合现有的业务系统以及数据资源;
支撑繁杂的网状结构,系统之间的业务逻辑瓜葛可以灵便定制、调剂;
技术与系统设计拥有高伸缩性、增长性以及兼容性;
系统拥有超永生命周期以及对于新技术的适应能力;
独立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描写、协定与通讯接口,降低耦合性;
能够逐渐投资与分期建设,维持与其它业务系统的同步增长。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8
近几年我国电子政务高速发展,同时安全防护问题日益凸显,hacker入侵、信息泄露等危害信息安全事件频发,这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应依据电子政务等级保护这一信息安全系统规范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探讨应对策略和实施等级保护的方式。综合平衡成本和风险,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从而对高效、安全防护的方法进行应用和部署,最终实现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目标。
一、电子政务等级保护
1、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政务信息化,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原来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界限,将电子政务网络延伸到省、市、县以及乡镇之中,建设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这可以方便政府办公,提高政府公信力,让公众一起来监督政府的工作;还可以进行网络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利用电子政务改变行政的管理方式,达到优化政府业务处理流程的目的,从而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保证民情、社会热点信息、经济运行信息以及城市运行管理信息能够及时的上传到信息系统中。2、等级保护。等级保护是电子政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种保障方式,在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上,提高了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维护国家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核心思路就是等级化,根据电子政务在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安全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的重要程度进行划分,同时,结合网络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系统要求和成本开销等因素,划分成不一样的安全保护等级,从而采用相应的安全保护方法,来保证信息或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其主要分为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前者的主要工作是制定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管理方法、基本安全要求以及对电子政务等级保护工作的管理等方面,还可分为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和系统运维管理。后者的工作主要就是依照管理层的要求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网络安全、应用安全、主机安全以及数据安全的确认,然后,确定系统要采取的保障措施,接着就是进行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建设,最后进行监控和改进。
二、等级保护的技术应用
等级保护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电子政务系统的使命、目标和重要程度,对系统的保护程度进行划分,设计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1、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指为电子政务业务应用提供可靠安全系统服务的一组工程设施,其中有物理机房、设备设施和场地环境等等。可以分为两类:数据中心机房、机房环境;其中要保障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首先要做到机房访问控制,也就是进入机房的人员一定要经过申请或审批,监督访问者,记录进出时间,并且仅允许他们访问已授权的目标;其次在机房重要的区域需要配置电子门禁系统,用来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然后机房环境的安全问题要注意机房的门、墙壁和天花板,以及装修应当参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的相关标准进行实施;并且要安装防雷系统和防雷的保安器;安装精密空调;电源线路和通信线路隔离铺设,避免发生故障,最后一定要安装机房环境监护系统。2、通信网络安全。首先要保证网络结构的安全,依照业务系统服务的重要次序来分配带宽的优先级,比如网络拥塞的时候要优先保障重要业务数据流。所以,应当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业务流程等重要的因素进行划分。若是重要的业务系统及数据,其网段就不能直接与外部进行连接,要单独划分区域,注意要与其他网段隔离开。其次,网络安全审计主要是用来监控和记录网络中的各类操作的,并检测网络中是否存在现有的或潜在的威胁。这时要安装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和网络审计系统,从而保障通信网络的安全。最后要想保证通信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一定要利用安全隧道,然后进行认证以及访问权限的控制,从而保障政务网络互联安全、移动办公安全、重点区域的边界防护安全。3、计算机环境安全。第一,要统一身份管理和授予管理系统。第二,对主机入侵防范要布置漏洞扫描系统,进行系统安全的监测。第三,要防范主机的恶意代码。终端主机和服务器上都要部署防病毒系统,将系统扼杀在源头上。同时,不但要制定防病毒策略,还要及时的更新升级病毒库。第四,一定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要想检验存储的信息是否具有完整性和保密性,可以采用校验码技术、密码检验函数、消息鉴别码等相关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现状,分析了电子政务等级保护的作用,并根据研究结果阐述了等级保护在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中的安全设计及应用的方法。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电子政务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各级政府逐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所以,对于其存在和不断涌现出来的安全问题急需研究者加以解决,让电子政务更好的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服务。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9
全球性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internet技术应用以及电子商务的飞速增长给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层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回顾我国政务信息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以桌面字处理工具为典型的个人办公工具软件阶段,计算机应用提高了个人工作效率。(2)基于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以c/s体系结构应用为特征阶段,这一阶段基本实现了部门级的数据处理、公文处理等的自动化。(3)基于符合internet/intranet技术标准的平台应用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在技术上有了很大进步,而且应用范围已从部门内部、部门之间扩展到行业/系统内部,乃至跨部委跨系统。
在internet应用方面,政府部门已陆续建立了自己的web服务器和网站,有的'还实现了一些简单的网上业务。但由于各相关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差异和经验欠缺,电子政务并未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相反,不少政府站点在规划建设、管理维护以及安全性方面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各级政府部门还有待建立和完善从页面制作、审批、更新,流程管理,应用开发,安全性保证,与后台应用系统(如oa和业务系统)集成的以及客互支持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运营方法和技术平台。
电子政务应用与一般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既紧密相关,又在应用侧重点、用户群体以及采用的技术等方面都有所差异,总的来说,前者在用户的范畴上包含后者,电子政务是更广义上的政府办公自动化或者理解为“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
实施原则:
实施步骤
首先,在组织内部构建通信平台(如电子邮件系统、电子论坛等),工作人员之间建立网上信息交流和初步的网上协同工作。
[1][2][3][4]
电子政务的论文一般 篇10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支付成为网络交易的主要手段,然而网络自身的特点给电子支付带来诸多的安全风险,既包括技术上的安全问题,也包括法律层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付面临的法律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电脑网路入侵者等外来攻击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风险,盗窃、欺诈等犯罪行为风险等。为应对电子支付法律安全风险,政府主管机构应规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明确、协调电子支付各参与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加强网络领域犯罪的力度,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
关键词:电子支付;网上银行;网络交易安全
0引言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即线上交易)总规模达到了7255亿元。许多人实现了足不出户便能完成购物、交费等行为。但是,电子支付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因此,如何保障电子支付中的安全问题,成为商家、用户、政府乃至学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1]。
1电子支付概述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电子终端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电子支付的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206月,为了规范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稳定金融秩序,央行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未经央行批准,任何非金融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或变相从事支付业务”。这意味着从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将纳入国家金融管理秩序之中。年4月,在央行报备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有130多家,根据央行最新公告信息,最终进入央行首批名单的只有17家。
上一篇:校园文明的广播稿内容(精选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