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14篇

好文 分享 时间: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消费者需求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行业前景如何?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1

一、九州通与微信合作推行O2O“药急送”的过程分析

1、双方合作的过程从九州通与微信合作的过程图可以看出(见图2),其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创新令人侧目,拿下无数个第一。

2、双方合作所带来的效益从九州通净利润增长图也可以看出(见图3),2013年九州通逐渐扭亏为盈,净利润一直稳步增长,表明九州通与微信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3、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快速订药即刻送达”成为空谈。凭借“送上门”商机出道的“药急送”,却在上线半年内问题频现,下单后无人问津、拒单的现象屡有发生。“药急送”为线下药店带来客流增加了销售,但缺乏实际补贴的合作模式,难以提高药店的参与度。据了解“,药急送”除了帮助药店卖药外,不会给药店以及工作人员提供配送补贴,但若通过补贴增加药店工作人员的配送热情,恐怕“药急送”方面又难以承受。(2)药品控温要求很难满足。药品不同于其他的商品,它自身具有特殊性,其质量和卫生、配送时间对顾客来说相当重要,只有对症下药,及时地把药品送到顾客手里,才能真正满足顾客的需求。药品配送除了时效性外,控温箱必不可少,但除了专业配送药品的物流人员外,多数传统药店均不会自行配备控温箱,这也为“药急送”配送带来隐患。(3)药品自身特殊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渠道。药品的特殊性导致消费者对于网上消费的接受度还相对较窄,对于一些比较大众的医药产品,比如家庭用医疗器械、计生用品、保健品等,会通过网上电子商务平台解决,而对于一些针对具体病症治疗用药则更习惯于在线下消费。

4、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药急送服务目前正处于九州通O2O战略布局的第一步,对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公司也在积极地采取措施解决,未来将可能使用第三方物流,或者依托九州通的物流体系来进行配送。

二、我国医药企业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分析

1、与国外医药电商行业的对比图4为国内外医药电商发展现状。由图4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医药电商起步较晚,进展缓慢,与国外医药电商相比差距较大,但是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

2、与国内医药电商行业的对比图5为2010年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市场份额占比图。从图5可以看出,九州通在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地位不可小觑。

三、九州通与微信合作推出O2O“药急送”的借鉴和启示

1、注重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拓展自身业务九州通与微信合作推出的O2O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售药方式,刮起了改革的旋风,在电商领域试水成功。因此,对于其他医药企业,应该重视企业的发展模式的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业务,可以拓展业务范围,开发更广的市场。

2、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作用九州通与微信合作推出的O2O模式,很好地将“网店”与“实体店”结合在一起,推动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同时“,网上卖药”带动的不仅仅是医药行业本身,也能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于其他医药企业,应该顺应时展的潮流,尝试开展新业务,促进企业多元化发展。

3、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记账、做账方式借助微信O2O模式,加入微信支付,顾客对于支付方式的选择性更加灵活,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会计记账、做账方式。企业不仅要对线下的业务进行收支核算,同时还要对线上的业务收支情况进行整合,这对传统会计的核算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会计人员只要在有网的地方就可以完成电子单据的信息传递,传统的纸质凭证也将被电子凭证所代替。通过互联网的建立,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记录每件商品,保证库存商品的真实、准确、有效,确保账实相符。

4、加强对医药电子行业的监管力度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药品流通渠道限制,药品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避开了传统的监管体系,使原有的监管体系在互联网环境下起不到作用,所以迫切要求对医药行业实行电子化监管。监管部门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及培训,建设专业化的信息化队伍,充分评估医药电子商务中的问题及形势,一方面要对医药电子商务进行监管,另一方面要为电子商务在药品流通中的广泛应用保驾护航。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2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处方药市场占药品终端消费市场85%以上,其中80%左右的处方药通过医院渠道销售。

随着政策的支持,互联网医疗进入高速成长期。在医药电商供应方面,医疗科技提高了医药供应链的效率,它能够应用大数据掌握患者用药需求、辅助药企研发决策;或是通过物流供应链帮助医药电商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也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帮助医药电商溯源药品配送信息,对药品运输进行全流程安全管理等。

随着行业的发展,未来线上购药有望取代药店成为药品采购主要渠道。整体看来,医药电商领域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国内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市场潜在规模巨大。不论是传统业务还是创新业务,作为细分赛道,医药电商的产业互联网都会从中获得发展机遇。未来,随着更多医药企业提出数字化营销需求,医药企业与医药电商之间的合作将进一步加深。

在市场政策环境向好和医疗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入医药电商、医疗服务等领域布局,寻求需求端、支付端、供应端的业务增长点。互联网巨头自带巨大的流量优势和技术优势,能够将内在用户转化为医药平台用户,进而能够提升互联网医疗在整个医疗行业的市占率,同时推动互联网医疗 “医+药+险”闭环的形成。其中值得关注的相关公司有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医疗信息化方面,则有卫宁健康、东华软件、创业慧康、东软集团、万达信息等。

从医药电商平台使用率情况来看,20xx年上半年,我国医药电商用户使用率最高的平台是阿里健康,使用率为%,其次是美团和京东健康,使用率分别为%和%。此外,早期入局的叮当快药、1药网,使用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互联网平台入局医药电商,具有较大的资本、流量、物流优势,加上一站式购物模式更加便宜,不少消费者也会偏向于在惯用的电商平台或外卖平台上购买医药产品。

2020年之后受疫情影响,电商购药成为首选,医药电商B2B趁势而起,实现高速增长,20xx年市场规模达到2072亿元。资本热度方面,传统药企企业积极扩大B2B版图,新型企业加速冲击二级市场,行业热情提升,在政策与市场不断完善的综合作用下,中国医药电商B2B市场规模2025年预计达到3758亿元,发展空间巨大。

医药电商B2B位于医药流通产业链的中游,以数字化方式革新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联系方式,节约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按照发起方的不同进行划分,医药电商B2B可以分为政府主导的医药电商B2B、传统药批转型B2B以及第三方医药电商B2B平台,各模式市场特征与产品体系各不相同,同时以其数字化、便捷化服务共同助力医药流通的高效运转。

医药电商企业未来将通过药品销售与在线诊断结合,可以让更多百姓实现“小病在家治,大病到医院”,长期来看将利好整个行业发展。

20xx年9月1日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涵盖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进一步落实药品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压实药品网络销售平台责任,于20xx年12月1日正式施行。

本报告对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3

一、引 言

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传统行业如何创新、融合与发展,成为重要课题与研究重点。互联网+传统行业并非简单的行业累加,是一种复杂的新型经济业态。电子商务日趋成熟,并向一些细分市场渗透。互联网+流通、互联网+制造业以及互联网+医药产业会衍生出哪些创新与突破,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动下,互联网+医药存在哪些发展机遇及挑战,同时需要如何推动其发展,这都值得深入研究。

二、互联网+医药的产物:医药电子商务

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鼓励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模式创新,旨在应对全球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挑战,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网络空间国家战略》,英国则制定了《信息经济战略2013》等。我国在2015年重点推动“互联网+”战略及行动计划,意在通过互联网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升级与创新。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放宽对医药行业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的诸多限制政策;201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传统商贸路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要求制定完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市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

传统医药行业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医药的融合与协同,推动传统医药行业的升级与创新。互联网+医药即体现了互联网+制造业,也体现了互联网+流通业,即互联网与医药生产行业的融合,以及互联网与医药零售行业的融合。互联网+医药刺激了新兴事物的出现,即医药电子商务。医药电子商务是以电子商务做医药产品的销售平台与网络,通过互联网络实现卖家与卖家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医药商品的展示、查阅、购买、支付等线上活动,再通过线下物流实现物流与配送。医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是互联网与医药行业交互融合的产物,也是将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医药行业的产物。

三、研究背景

在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阶段,尤其在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互联网+”被赋予很大的期望与寄托,将其看作拉动地方经济与扭转宏观经济环境的新动力。[1]互联网+传统行业成为行业发展新航标。聂林海(2015)提出商务部在2015年重点开展“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等工作,提出“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商务涌现出一些新特点;[2]李成钢(2015)提出“互联网+”视角下的电子商务要更加关注消费市场,通过对消费市场的挖掘来实现对传统制造业的提升与创新。[3]互联网+医疗的成果也略有提及,如邹磊等(2015)提出我国互联网医疗已经得到了资本市场与社会的广泛关注;[4]刘卉(2015)以电商新政药品监管项目的开题为切入点,分析了“互联网+”对医药产业链的影响。[5]

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雏形可追溯于1998年的“中国医药卫生电子商务网”,随后国家颁发并陆续修订了法律文件,如2000年的《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2001年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暂行规定》、2004年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但是医药电子商务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近两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成熟、我国政策的推动、企业的参与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医药电子商务再次获得关注,在实践层面异常火热,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一号店等电商大佬都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平台证书,康爱多、乐康、壹药网等医药电商纷获融资。虽然活跃度远低于实践层面,但是学术研究成果也逐渐涌现。有的以国外成功经验分析国内医药电商市场,如孟令全等(2006)通过研究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剖析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6]有的对医药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析,归纳出第三方交易平台、B2B与B2C三种交易模式。[7]还有通过对网购人群进行调研,挖掘不使用网购模式购买药品的诸多原因。[8]有的观点认为医药生产企业自产自销在电商平台更具优势,有连锁运营的实体门店应该成为经营网上药店获批的前提条件之一。[9]有的认为连锁药店在医药电商领域具有较大优势。[10]也有从供应链角度来研究医药电商的,提出医药电子商务技术改变了传统医药供应链的结构和模式,医药电商起到优化医药供应链的作用。[11]

四、医药电子商务的选择路径

(一)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诠释

生态系统由来已久,最早由于1935年提出。生态系统包括两个重要构成要素,即复杂的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James (1993)借助生态系统观点,提出商业生态系统。[12]刘志坚(2006)将生态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引入电子商务领域,提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由一系列关系密切的企业与组织机构,超越地理空间位置的界限,将互联网作为竞争与沟通平台,通过虚拟、联盟等形式进行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13]结合生态系统理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还需要包括企业与组织机构所处的社会环境等。“物种”是生态学的概念,指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单元与核心。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物种”是构成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成员与要素,物种在系统中承担不同的角色,相互交融与影响,物质、价值、信息、能量等通过所构成的网络在各物种间流通与循环。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按照“物种”的定位可以分为:[14]①领导物种,即电子商务企业,是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与领导者;②关键物种,即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包括生产商、供应商、消费者等;③支持物种,即电子商务必须要依附的企业、组织或机构,包括物流、金融、电信等提供商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等;④寄生物种,即电子商务增值服务的提供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涉及的竞争者及社会环境影响者等。

(二)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

医药电子商务源于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发展成熟后向细分市场演化的产物,以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论与思维研究医药电子商务是必要的与可行的。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指与医药相关的个人与组织为“物种”,以互联网为媒介与渠道,通过物种间相互作用与影响,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不仅包括如医药供应商、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物流商、支付机构等物种,还包括与之相关的其他机构以及社会环境等。如图1所描述的,即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在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依据“物种”定位分类,将所涉及的“物种”分别归类,即:①领导物种是医药电子商务平台或企业等;②关键物种是医药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患者、消费者等;③支持物种是信息服务商、物流商、金融机构、政府机构等;④寄生物种是医疗机构、医药零售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环境等。

五、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路径与建议

(一)系统思维构建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多要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同时个体、组织、机构等要素自身又可视作一个典型的开放系统,需要持续不断与生态系统内其他要素及外部环境进行良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才能维持生存与发展。[15]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也是一个不断调整、优化的动态开放系统,在运行中,会不停的有新成员进入,也会有旧成员被淘汰,从而保持系统的最优状态。所以,无论要素自身还是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都需要用系统思维来对待。将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系统,需要推动系统内各物种的沟通、交流与协同,以实现整体系统的优化与顺畅;物种自身也是一个系统,除了需要自我完善与优化外,还需要加强与其他物种及系统内环境的沟通与协同,促使物种能够顺应整体系统,实现物种自身系统与整体系统的协同。

(二)提升生态系统中的话语权

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具有自积累、自组织、自优化的特性。[15]物种需要不断增加自己对其他物种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以确保在生态系统的优化中不被淘汰。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生存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完善,还需要密切关注整体系统的社会环境以及系统内其他物种,需要与之实现共同进化。[16]当在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成为重要物种时,其他物种不仅会增加对其依赖程度,而且话语权会随之增加,由此生态系统带来的整体利益与价值会更大。通过占据生态系统的话语权,物种就具备权威性,而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需要符合权威物种的意志,在整体系统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共同进化中,保护权威物种的生存与优化。

(三)推动医保与支付对接

我国社会医保成绩斐然,覆盖面与支持力度都在增加,目前医保支付尚未实现与医药电子商务的对接,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只有推动医保支付与在线支付以及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对接,方可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两者的对接需要政府机构来推动,首先需要从政策上加以推动,还需要技术层面的推动,以及信息数据的对接与共享等。在政策尚未放开的背景下,借助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各主要物种,包括电商平台、医药企业、保险企业、支付企业等,也有一些新模式可以间接推动医保与在线支付的对接。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与中国太平洋保险旗下的太保安联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商业保险与医药电商的联合;中国银联与医保部门沟通,拟推动医保手机个人账户支付功能在医保局统一部署下正式上线;2015年支付宝推出“垫付返还”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探索支付产品与医保的对接。

(四)完善医药电商物流资源

积极推动与完善医药电商物流资源,通过自建物流体系,结合第三方物流资源,充分利用线下的医药零售网点、便利店、社区服务站、社区医疗网点等资源实现终端配送与消费者自提等模式。因为医药产品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性,对包装、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在仓储与物流方面,对面积温度、设备设施、药品批号管理、搬运堆放等要求较高。在医药产品流通方面,国家出台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无论自建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整个仓储、运输与配送等物流环节除了需要符合GSP标准,通过GSP认证外,还需要针对不同包装的医药产品,不同对待,如玻璃器皿装置的液体,在物流环节需要轻搬轻放,避免挤压;需要低温冷藏的药品,需要对应的冷链设施。冷链物流资源对医药电商也非常重要,近几年,我国在积极推动冷链物流资源的建设,医药电商可以充分借助大趋势,积极融入冷链物流资源。

六、结论与展望

从“互联网+”提出后,传统行业如何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研究热点与焦点,目前多集中在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农业与互联网+金融业等。互联网+传统行业并非简单的行业加法,而是一种新兴经济业态与创新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成熟,电子商务纷纷向一些细分市场进行渗透。在这一大背景下,尝试着提出互联网+流通、互联网+制造业以及互联网+医药衍生出医药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型流通模式,医药电子商务除了具备电子商务特征外,也无法回避掉互联网与医药行业的影响。这些因素也为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诸多机遇及挑战。通过应用生态系统及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理论,尝试着构建出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最后,提出一些发展路径,旨在推动医药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包括生态系统的思维、大数据应用、医保与电商的对接、完善医药电商物流等。然而,医药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医药的新兴事物,目前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颇深,尤其是处方药是否能够解禁、在线支付能否实现与医保系统的对接、医药物流规范与限制等。当利好政策出台后,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将不容忽视。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4

如今,医药电商企业在多变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之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下医药电商企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买卖平台,多元渠道、多元产品、多元服务、多元模式已将医药电商企业的触角延伸至整个医药产业链,成为推动医药电商乃至医药全产业链发展的力量。每一个获得牌照的医药电商企业都应该意识到,当下已经是全力出击的时候了,同时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打出有力的一拳。

加速度企业提升

医药电商行业在中国真正开始合理合法化的发展,要从2005年第一张医药B2C牌照正式颁发算起。截至2015年底,CFDA共发放526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其中第二方批发交易类B2B证书(即B证)112家、第三方平台交易资格的企业(即国A证)26家、网上零售类B2C证书(即C证)388家,占比分别为%、%和%,C证所占比例最大。历经十余年医药电商在经过初期的快速增长后也出现过阶段增速放缓。而今,行业内参与者众多,市场竞争加剧,逐渐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也正是孕育行业领袖的时候。不少医药电商企业开始借助更先进的管理思路结合技术强化企业竞争实力。

云南鸿翔一心堂(以下简称“云南鸿翔”)是中国十强直营连锁药店、云南省销售额最大、网点最多的药品零售企业。至今在川、滇、黔、晋、桂、渝等6省市拥有直营连锁药店近2500家,多年以来均以优异的销售业绩占据中国连锁药店排名的前列。在学习国际药品零售连锁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鸿翔集团结合中国市场特色,逐步确立了“建立全国药品采购、零售连锁网络”的发展战略。并于2014年7月成为中国医药零售直营连锁企业第一家上市企业。

去年上半年,云南鸿翔正式上线基于SAP HANA?的药品零售业智能管理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部署了全渠道业务平台和客户关系管理解决方案,巩固云南鸿翔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零售战略,打造中国医药零售行业最领先的垂直电子商务平台。事实上,早在2013年,云安鸿翔就确定了打造企业管理平台的核心思路,开始着力于探索医药零售行业的创新商业模式,即建立在顾客管理基础上、融合电子商务和实体店经营的全渠道零售模式。智能管理平台的正式上线,使得云南鸿翔获得了高性能大数据处理能力,为洞察客户行为和精准客群定位奠定了技术支撑。

随后,云南鸿翔充分结合现有的会员资源和门店布局优势,重构零售供应链系统,打造商家店中店、供应商和网络商家联盟等开放平台;同时打通企业B2C网站、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线下门店渠道,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营销等实时沟通方式,为顾客提供有特色的O2O综合健康消费体验。

云南鸿翔拥有明确的电商发展大视野,也需要颠覆传统业态的产品与之匹配。依托新的管理思路才获得了现有IT架构的效益倍增。云南鸿翔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表示:“近年来,云南鸿翔与技术提供方一起进行了多项联合创新,始终走在国内医药零售行业的信息化前沿。云南鸿翔认可新思路带来的管理价值,充分信任精准、灵活、整合的解决方案。打通线上线下共生融合的消费体验,锻造医药零售行业的领导型电商品牌。”

跨界合谋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医药电商行业的整体将面临跨界融合。

2015年9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曾在例行新闻会上表示,商务部将积极配合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制订医药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机制和标准,促进医药、医疗和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企业的共享,推动医药电商加快跨界融合与发展,这将是药品零售行业未来服务模式转型的关键。沈丹阳强调说,“医药电商的跨界融合有利于降低药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同时也对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物流配送服务及药师开展用药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余年的市场积累中,我国医药电商行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政策的进一步明朗,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呈快速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跨界融合的呼声下,难以抵挡万亿级市场的诱惑,纷至沓来。

2015年10月,阿里健康曾宣布发起“阿里健康未来药店合伙人计划”,建立起“合伙人”机制,基于阿里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运营经验、以及大数据的会员营销体系、和促销、物流、药师咨询等配套服务,为药店提供一个“B2C+O2O”相结合的互联网运营平台。计划主要包括四个方向,首先,“合伙人”药店背靠的是“B2C+O2O” 平台云药房的延伸货架,当线下的消费者在实体店没有找到所需药品时,可以被介绍到线上药店进行购买,线下药店可同时获得收益。线上消费者有紧急购药的需求时,也会被优先推荐给所在区域的“合伙人”药店,消费者可以选择极速达配送或者自提迅速拿到所需的药品。

其次,阿里健康提供的会员营销体系和数据分析工具,将帮助“合伙人”药店在经营决策提供开店选址、品类规划、精准营销等支持,药店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的结果,了解到周边人群最常购买的药品以及常用品。再次,阿里健康将联动国内外生产、分销企业,为药店提供较低药品供应价格、物流配送服务、资金贷款、店员培训、药剂师咨询等配套支持服务。

这样一来,平台不但打通了线上线下的药店,让线上与线下的资源能够得到均衡的调配,消费者也能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还接入了医疗机构、第三方医疗服务商、商业保险公司、可穿戴设备厂商等,给药店拓展其经营范围和创新其运营模式创造了机会。

同一时期开展合作的还有药给力与OTC药企华润三九,双方合作启动B2B业务。药给力CEO任斌透露,在过去的药店经营中,药店进货的环节需要经过药厂、批发商、药店三个环节,层层加价下,终端药店进货成本居高不下。将合作药店规模整合后可帮助药店向上游提供低价的采购渠道,降低进货成本。对于药厂、更高级药品批发商而言,也省去了单独谈判的渠道成本,药给力则可从中赚取差价。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5

最近一段时间,医药电商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伴随着互联网售药政策的日渐明朗,互联网巨头们对医药电商不再犹豫 ,实体药店和电商平台都在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摩拳擦掌准备拿下这一千亿级市场。

可以说,医药电商的发展是药价放开、注册审批改革、处方垄断被打破和医保支付改革等逐步推进的结果。由于医药电商涉及业务范围广,目前整个业态显示出开放、合作和共享的趋势,特别是处方药电商市场跨界合作成为潮流。与此同时,网上售药也亟须加强监管,特别是在健全相关法规,加强网上非法售药监测体系建设,完善网上售药管理办法和制度,强化网络药品服务信息审查等方面,需要监管层快速跟进,以保证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药企纷纷试水医药电商

近期关于医药电商的事件性驱动不断,医药电商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从2014年初到2015年6月,中国已经有300多家家企业获得药品互联网交易C证资格。在这个领域,无论是传统的互联网巨头,还是新兴的创业者,亦或是实体药店或者生产厂家,均表现出对医药电商强烈的兴趣。

其中阿里健康旗下的阿里云医院上线引起了很多关注,因为阿里云医院直接与云药房服务进行了对接,而且阿里健康进行重组后,天猫医药馆也正式并入阿里健康,这就为阿里健康向着全面的医药电商转型做好了铺垫。据悉,阿里健康引入了新浪爱问医生、华康,寻医问药网。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数百家经过严格资质审核的医疗机构入驻。他们还开通了云药房服务,用户可直接通过电子处方向周边药店下单。

除了一直四处搜寻猎物的阿里,最近360公司也可以在医药电商方面进行了动作。2015年6月,360公司与国药集团下属国药国华宣布,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一家电商公司,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全新的医药电商平台,为百姓提供低价、便捷、放心的一站式医药网购服务。据介绍,双方将搭建一个药品种类最全、数量最多、最安全的在线售药平台。国药集团将为新公司提供尽可能广泛的资源和药品品类,全面支持电商平台的发展;而360公司也将全面协助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保证平台的运行和交易安全。

除了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医药电商另外一股持续的发展动力则来自于制药企业,且基本是业内知名企业。这些企业在看好医药电商在打通线上线下资源,直连患者、医院、供货商三方的优势后,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商品牌,力图减少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为百姓提供低价优质医药产品。

如以岭药业建立了以岭健康城网,整合了以岭药业旗下医、药、健、养优势资源,植根中医养生文化传统,基于“健康需要管理,身体需要经营”的创新理念,通过以岭健康城网、以岭实体药店、河北以岭医院等对消费者健康需求线上线下全方位管理。目前公司电商平台主要以购物为主,同时在11月,其电商平台已经实现预约挂号、网上诊疗等业务。

另外一家公司香雪制药则在亳州设立香雪中药饮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首家中药饮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该项目将饮片加工企业、饮片经销商与用药单位直接对接,通过严格控制入驻卖家的生产资质、引入第三方检验等措施,有效控制中药饮片的质量。建设中药饮片电商平台,是香雪制药产业链向上游方向的延伸,是该公司打造中药饮片数字化产业,拓展中药全产业链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太安堂、九州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天士力集团、上海医药、王老吉、三精制药、鱼跃医疗、白云山和黄中药、复星医药、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片仔癀、国药股份、石药集团、康美药业、太极集团、云南白药、利君制药等药企也纷纷试水医药电商业务。毫不夸张地说,医药电商在中国已经进入“百团大战”。那么除了电子商务自身的优势之外,究竟还有哪些原因促使这么多的企业相继跨界,对医药电商的投入不再犹豫呢?

政策的日渐明朗促进医药电商火爆

医药电商的火爆,主要是来自相关政策的支持。正是政策对该领域的日趋开放和管理部门意见的日渐明朗,让资本对医药电商的热情不断高涨。

长期以来,我国对发展医药电商一直讳莫如深。我国长期以来一直使用2005年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2005年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两部管理办法。在这两部管理办法之下,处方药网上销售长期处于限制状态,此外还有诸多其他方面的限制,很多厂家根本无法获得进入电商领域的资质。所以即使很多企业想经营医药电商生意,但由于无章可循,这让很多企业,特别是医药生产企业饱受政策困扰。

10年的等待,终于盼到了2014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该征求意见稿一面世,立刻在业内激起强烈反响。其中从很多条款中都可以看到我国会在医药电商的政策放开的空前力度。比如该办法中的“可以委托第三方配送”、“单体药店可以申请网上交易”“部分处方药业可以网上交易”等在网售处方药、网上药店经营门槛、医药物流方面的很多规定,都为“想干大事”的网络公司或者医药公司松了绑。

而在2015年随着国家提出“互联网+”概念,尤其是国务院于5月7日的《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后,这更令医药电商行业信心大增。而后各方传递出来的政策消息更让医药电商发展获得了良机:5月17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允许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医疗机构信息化与零售药店对接;6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例行新闻会上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和总结医药分开的多种形式,组织示范试点,促进医保、医疗和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企业的共享,大力推进药品流通领域改革发展;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工信部将促进“互联网+医疗”,发展医药电子商务,培育健康医疗新模式。

可以说,不断放开的政策管制是促进医药电商迅速发展的导火索。特别是处方药市场的放开,可以说让很多企业嗅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据统计,我国每年处方药市场规模约8500亿元,占整体药品市场的80%以上。但长期以来,处方药的监管十分严格,我国99%以上的处方药是通过医院渠道售出。如果处方药销售在医药电商那里获得准入,网上处方药销售解禁,医药电商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所以,传统制药企业都非常关注处方药的线上渠道的开放,因为这样就可以将线上渠道培植成为继医院、线下零售之后的处方药销售的第三大渠道,这也是如此众多的药企纷纷试水医药电商业务的原因。

同时也要看到,今天电商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也是促成医药电商数量倍增的原因之一。特别是最近一年多来,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加速发展医药电商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条件都逐渐具备,包括云计算、支付体系、物流体系等。另外就是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特别是《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为众多企业进军医药电商提供了入场券。

当然,让药企关注医药电商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随着药价放开、注册审批改革、医保支付改革等目前都在逐步推进中,尤其是药价放松行政管制,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随着医保控费压力增大,医改重点其实已经成为药改,那么传统制药企业为了保住利润,就必须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医保控费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将缩减总额,并将进一步影响药企利润,但互联网变革将为流通企业打开新天地。

多种模式探索, 开放、合作是趋势

目前我国的医药电商已经形成了近百亿的市场规模,并且根据产业资本、经营模式的区别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比如自建B2C官网的模式;依托天猫、京东、当当等建立官方旗舰店的模式;借助第三方网上药店的渠道的模式;直接投资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的模式等等。

也正是得益于如此多的发展模式,我国的医药电商行业才展现出了持久的活力,很多公司也正是借助于医药电商平台,实现了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功能食品、饮片及药材贸易等业务增长的提速。

其中自建B2C官网的典型是康美药业B2C业务,“康美之恋”健康云平台项目启动后,旗下“康美商城”也已上线运行,中药材O2O交易平台“康美中药城”也已上线运行。太极集团则于2014年4月直接成立了医药电子商务公司,9月开始试销,当年销售即突破600万元。太极养生馆成功上线,年底上线商品达到 1274 个。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依托天猫、京东、当当等建立官方旗舰店,有利于扩大销售。“双11”当天,据天猫官方后台数据统计,片仔癀官方旗舰店和牙膏专卖店共实现销售额784万元,订单数合计42054笔,较去年销售额336万元同比增长 %。

但是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建立一套经营系统已经不是最佳选择。很多企业也没有太多精力去建立电商的营销渠道,更没有银子去做烧钱的推广,所以更多的企业是选择通过开放、合作和共享来借势触网电商,来避免“单打独斗”局面下展示的弊端。

比如复星医药和挂号网的先建立了合作关系,后来复星医药又在2014年年底通过股权转让,推动双方携手运营金象网。此次复星医药充分利用自身及其成员企业在药品流通供应体系和配送体系的优势,为金象网持续提供医药领域的资源。手握购买方和使用方海量资源的挂号网,则将为金象网导入巨量的医生和患者流量。

类型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今年5月,广药集团与九州通、赛柏蓝在上海宣布战略合作。这个三方合作的一方是医药工业大佬,一方是民营医药商业第一,另一方是一家医药资讯互动平台。这三家合作立刻引起业内关注。据悉,三方在合作当中各司其职:广药白云山集团提供产品;九州通负责分销;赛柏蓝是运营平台,提供与产品销售相关的“粉丝”资源和基于微信移动互联技术条件下的移动入口。三方合作是基于各自的资源优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医药电商涉及领域的不断扩大,实体企业和产品资本、互联网企业之间的交流将更为频繁,药品供应链、物流链、资金链的整合趋势将得到加强,在这种环境下,很多药品零售商将转型为医药电商的服务商,与医药生产企业进行合作,开辟“双赢”路线。

网上售药亟须加强监管

相对于实体药店,通过医药电商发展的网上药店具有价格便宜、购买方便、保护隐私等优点,但药品质量安全、药品配送安全、用药安全是目前网络药店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它们也成为网络药店发展的最大挑战。根据世卫组织统计,如今世界市场上有6%―10%的药品为假药,年销售额达到350亿美元。由于存在隐蔽性强、控制难、取证难、监管难等问题,多数发达国家尚未完全放开。即使是早已经放开的部分发达国家,也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来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比如英国早在1999 年就开办了第一家网上药店。英国网络药店的管理采取了严格的许可制度,即通过英国药品与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和皇家医药学会(RPSGB)认证,并在其网站主页标注认证专有标识后,经营者便可在网络上合法销售药品。美国也是通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对网上药店进行严格监管和督查。美国政府规定网上药店必须获得所在州医药管理部门的充分认可和批准。目前美国有将近7000家网络药店,美国政府规定,所有网上药店必须由全美医药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oards of pharmacy,NABP)颁发Verified internet pharmacy practice sites(VIPPS)认证,确认其经营网络医药的业务资格。每种药品上网销售必须出示“会员制健康医疗团体”和保险公司的证明及担保证书等方许可运营。

此外,美国联邦法律甚至规定,如果从事在线医疗的医生为执业区域范围以外的消费者开处方,他将会被指控为无证行医,很多州已经出台了具体惩戒措施。例如,一位俄勒冈的医生没有对患者进行体检就开具了在线处方,经过调查后被判刑10年并罚款5000美元。美国毒品管制局也规定,通过互联网订购处方药必须用于合法的医疗目的,否则都是与国家和各州法律相违背的。

今天中国的医药电商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预计2015年该行业中将超过200家企业取得网上药品交易资格证,还有众多医药生产企业正在努力成为医药电商的幕后主导力量。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如何监管药品的假冒伪劣的问题、处方药的合法售卖问题等依然在困扰着当今中国医药电商的发展。

特别是由于医药电商的经营环境不完善,法规不健全,各地准入条件、监管要求存在很大差异,专业化的物流体系缺失等,一旦消费者通过网络购药后权益受损,维权将面临更多困难。如今,还有很多网络售药活动也呈现出跨国交易的特点,如何监管这些活动也是未来的难题。

笔者认为,药品不是普通的商品,是关乎身体健康维持的特殊商品,虽然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为互联网销售假劣药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但是在当今的网络环境下,不法分子逃脱监管部门的打击还是相对容易。

所以笔者建议我国应加快对医药电商管理的立法,明确政府和医药主管部门的法律责任和地位,使对网上药店的管理不再是依靠单纯的行政命令或部门条例,而是有法可依。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6

2020年初以来全国性的疫情环境催化了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唤醒和健康期望的高涨,从未病先防到既病防变的全周期生命健康管理诉求在电商B2C渠道可见一斑。根据京东健康的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9月,平台上的体外检测产品已覆盖40种以上疾病类型,整体类目规模同比增幅高达367%。

在供给端,平台方积极为药品网售环境配置供应链资源,使得两大新兴渠道的药品齐全、可及性和供药便利性优势进一步凸显。在20xx年上半年的区域性疫情突发环境下,O2O市场出现了暂时性的产品品类结构变化,可见该渠道在应对极端环境下患者用药需求方面,仍保有其独到的韧性。

当前医药电商消费人群仍以26-45岁的中青年为主。相对于更年轻的Z时代和更年长的中老年人群,他们主要承担着家庭购药者的角色,整体消费类型更为均衡,以覆盖家庭健康所需为主要目的进行备药。

目前,直接和用户产生交易的医药电商主要包括B2C和O2O两大类。其中B2C呈现出“2+N”格局,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两者市场份额超70%,其他医药电商包括平安好医生、上海药房网、拼多多等。根据中康CHM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医药电商-B2C市场销售规模达1259亿元,同比增长49%。20xx年一季度O2O销售额亿元,同比增长%。

随着药品集中采购常态化、互联网诊疗、医药电商业务发展,医药物流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并呈多样化、订单碎片化、配送末端化等特征,医药物流的地位在医药供应链各环节中进一步凸显。与此同时,医药物流企业更加注重以精益化的管理方式、标准化的作业流程、智能化的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推动物流服务提质增效。20xx年医药物流区域一体化建设取得进展,县乡村三级配送网络逐步完善;全国及区域药品流通企业联合第三方涉药物流企业加强构建多层次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完善最后一公里药品流通网络,在信息一体化、物流技术和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提升方面开展诸多实践,提高医药物流效率。

随着“互联网+医药”的深度融合,医药产业链各环节纷纷进行线上线下整体布局谋篇。消费者线上购药习惯的养成,加之互联网医疗不断发展、线上购药实时医保结算陆续试点、网售处方药政策逐步放开,促使医药电商交易规模持续发展,尤其是O2O市场销售迎来市场机遇。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借助自营及第三方平台,依靠互联网平台流量优势拓展线上业务。大型药品批发企业依托数字化工具赋能线上业务。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药需求,医药互联网企业不断创新线上服务模式,进一步延伸药事服务,在用户体验、场景服务、供应链整合方面逐渐形成差异化发展。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7

   20xx年中国医药电商直报企业销售总额达到2096亿元,在疫情期间,医药电商有效解决了消费者的用药需求,销售额快速上升。中国家用医疗器械电商市场还处在发展初期,具有进入壁垒低、发展速度快、投资回报率比较高、风险相对较小的特点。

       随着用户在线购药习惯的养成和购买处方药的数量增长,其对院外药事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显现。院外药事服务对多种疾病管理具有积极的效果,屡获政策支持,从政策支持探索到规范管理,再到形成专家共识,院外药事服务或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药电商行业B2B模式的市场规模为1640亿元,占比为%,B2C模式的市场规模为116亿元,占比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B2B的业务模式占据着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的主流,而B2C的业务模式也在不断发展,扩大其市场份额。

院外药事务需求显现

疫情造成的空间隔离,加大了患者对互联网医疗的需求,同样也提升了院外药事务的需求。并且随着用户在线购药习惯的养成,尤其是购买处方药的数量增长,其对院外药事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显现。院外药事服务确实能突破空间限制,为患者带来便捷。近几年来,大量研究也聚焦于院外药事服务实际价值,证实了其对多种疾病管理的积极效果。同时,院外药事务屡获政策支持,从政策支持探索到规范管理,再到形成专家共识,院外药事服务或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市场空间广阔

呼吸、血糖,感控三条业务赛道有市场空间大且国内渗透率低。海外疫情的蔓延创造了历史机遇以开拓海外市场。疫情拓宽了公司海外自主品牌的销售通路,使公司有机会建立起了长期持续的海外业务关系。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8

最近一段时间,医药电商市场发展势头强劲。伴随着互联网售药政策的日渐明朗,互联网巨头们对医药电商这种能够打破旧有格局的商业形态报以热烈期望。医药电商的发展是药价放开、注册审批改革、处方垄断被打破和医保支付改革等逐步推进的结果。由于医药电商涉及业务范围广,目前整个业态显示出开放、合作和共享的趋势。与此同时,网上售药也亟须加强监管,特别是在健全相关法规,完善网上售药管理办法和制度,以及网络药品信息审查等方面,需要监管层快速跟进,以保证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

[背 景]

政策日渐明朗促进医药电商火爆

医药电商的火爆,主要是来自相关政策的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对发展医药电商一直讳莫如深。早在1998年,我国首家网上药店――上海第一医药商店就开始营业,但当时正处于互联网的试水阶段,由于根本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来制约,所以这种业态很快就被叫停了。

直到2000年,我国才有《药品电子商务试点监督管理办法》推出,当时主要是在部分省市开展网上非处方药品销售的试点,但是由于官方态度十分晦涩,所以一直也没有形成气候。

之后到了2005年,国家了《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两部管理办法。在这两部管理办法之下,非处方药开始部分解禁,但是处方药网上销售长期处于限制状态,此外还有诸多其他方面的限制,很多厂家根本无法获得进入电商领域的资质。所以即使很多企业想经营医药电商生意,但由于无章可循,这让很多企业,特别是医药生产企业饱受政策困扰。

10年的等待,终于盼到了2014年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面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该征求意见稿一面世,立刻在业内激起强烈反响。其中从很多条款中都可以看到我国会在医药电商的政策放开的空前力度。比如该办法中的“可以委托第三方配送”、“单体药店可以申请网上交易”、“部分处方药业可以网上交易”等在网售处方药、网上药店经营门槛、医药物流方面的很多规定,都为“想干大事”的网络公司或者医药公司松了绑。正是政策对该领域的日趋开放和管理部门意见的日渐明朗,让资本对医药电商的热情不断高涨。

因为政策方面还待放开,目前中国医药产品的线上渗透率较低。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交易规模68亿元,分别占药品零售市场规模、药品市场规模、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的%、%和%。而低渗透率的背后则是巨大的市场空间。一项调查显示,未来肯定或很可能会网购药品的消费者合计占比64%,大多数网购消费者能够接受网络购买医药产品的方式,潜在消费群体规模巨大。

为了更好地推进改革,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力图推进医药分开,并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未来更多的药品将在药店或者电商平台流通。看到了改革的方向,传统制药企业开始关注处方药的线上渠道的开放,因为这样就可以将线上渠道培植成为继医院、线下零售之后的处方药销售的第三大渠道,这也是如此众多的药企纷纷试水医药电商业务的原因。

同时,医药电商在2015年得到大力发展,电商的发展环境的改变也是重要的外因。最近一年多来,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加速发展医药电商的基础条件和物质条件都逐渐具备,包括云计算、支付体系、物流体系等已经日渐成熟。另外就是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的,特别是《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为众多企业进军医药电商提供了入场券。

当然,医药电商的发展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些原因包括逐步推进中的药价放开、注册审批改革、医保支付改革等。由于这些改革关于医院、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和政府管理机构之间的利益重新分配,所以医药电商的推进速度也与这些方面改革的进展密切相关。特别是最近药价放松行政管制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这让很多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毕竟国家越来越不鼓励以药养医形式的存在,随着医保控费压力增大,医改重点其实已经成为药改,那么传统制药企业为了保住利润,就必须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医保控费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将缩减总额,并将进一步影响药企利润,药品生产企业为了获得主动权,比如会通过依托互联网的渠道来为企业争取市场份额。

[焦 点]

如何找到好的盈利模式

商业是逐利的,但是目前,医药电商大规模投入后最大的难题是找不到可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

国家药监局规定,网上售药必须具备《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一份在2015年3月进行的统计显示,CFDA当时共发放了390张《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其中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牌照16张;第二方批发交易类B2B证书86张,真正开展业务的不超过20家;网上零售类B2C证书288张,真正开展业务的不超过80家,在这仅有的开展业务不到100家的企业中,实现盈利的企业少之又少。

目前我国现有医药电商模式主要包括自营式B2C、平台式B2C、药品企业B2B和O2O模式。其中药品企业B2B的模式占比非常小,主要是企业之间信息化对接难,发展较为缓慢。对于电商企业来说,获得C证即可开展B2C业务,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获取网售C证牌照不是难题,但是盈利却比较困难。其中自营式B2C盈利模式以销售差价为主,那么进货渠道和行业竞争就对盈利能力有显著影响;而平台式B2C盈利模式以收取流量佣金为主,这就对平台的规模和渗透能力有明显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医药电商之所以盈利困难,主要是受制于中国医疗体系长期以药养医的困境。由于医保的制约,我国药品销售最大的渠道是医院而非零售药店。这导致传统药品零售渠道只能获得较小的市场份额。另外线下药店布点密集,在药品获取的可及性和便捷性方面,用户对网络药店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替代购买需求。所以,所有的医药电商都在面临着市场规模狭小且用户动力不足的挑战。

显然,医药电商的B2C模式正在遭遇寒流。为了突破这种障碍,京东健康到家和阿里健康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新型的O2O模式来迎击原有B2C模式的痛点。

据悉,对医药电商行业而言,原有B2C模式有三个痛点:第一是时效性痛点。传统B2C场景下,很多时效性强的药品无法销售,如感冒药、肠胃药等,只有O2O可以满足此需求;第二是药品监管的痛点。传统B2C模式面向全国,监管难度大,而O2O是区域监管,与门店监管一体化操作,安全性高;第三是工业企业合作的痛点。在B2C模式下,一个店销售全国,很容易造成线上线下冲突,引起区域间的冲突。而在O2O模式下,不存在这种冲突,销售都发生在各个店面中,不影响既有的供货格局。

那么O2O模式要做的,就是要做一种新型的医药电商模式,以此来盈利和发展。比如京东健康到家的供应链金融,打算像颠覆其他行业一样,颠覆药品传统的多层经销渠道模式,以扁平化经销渠道经营,最终达到降低药品价格的目的。那么,在扁平化销售的过程中,药品价格如此低,京东健康如何来盈利呢,答案是做衍生服务。

据悉,未来京东健康到家能够做的,除了做药品的售卖服务,还有诸如上门配镜等健康服务项目,“最后我们还要做一个基于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后面的衍生服务,做一个健康领域的增值性金融服务,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发展速度,争取实现用供应链金融方式做到PBM模式(指私人独立经营体,基于统一的执行管理下,共享组织品牌,进行有序扩张的商业模式)。”京东健康到家负责人表示。

中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这表示中国已经步入健康产品及健康管理服务消费的高速上升期。当前是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医药电商未来发展的方向,肯定是O2O方向和具体医疗服务的结合。所以传统医药门店做O2O来送药上门可能还只是第一步,对于健康产业而言,最关键的是获取每位用户数据,通过数据来争夺大健康入口,控制客流(丰富大数据);然后通过服务领导产品(通过医疗服务,发展健康管理),进而细化针对重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管理的市场机会。

[启 示]

打破旧格局才能找到新出路

医药电商在我国真正的发展时间也就5年左右,整个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医药电商的O2O是该领域的大方向,但是目前,传统的线下渠道虽然布点密集,但非常散乱,整个市场没有经过大规模的整合,这从根本上限制了服务能力的有效提升。由于很多小型零售药店始终面临生存压力,他们更多的着眼于如何压缩成本和做大营收,对于需要有一定投入才能做好的服务则尽量压缩。

所以在未来,只有大型的连锁零售药店或者自身财务状况良好的药店才有能力来做好服务,但即使这些大店在服务上仍有着很多欠缺,基本属于被动营销型,这些药店对于如何主动获取用户并让这些用户对自己的药店保持粘性也做的较为乏力。由于医药电商提供的是一种长期而又粘性的服务,而非短期杂乱只为冲营收而产生的卖货行为。所以行业特别需要类似于京东健康到家和阿里健康这样的大型企业来做系统的整合。

目前,物流体系的短板严重制约产业发展。很多液体、冻干制剂类药品对储藏环境有特殊要求,需要特殊的冷链运输途径,但是我国尚未建立专业化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体系,这导致很多医药电商只能各自寻找快递合作伙伴,但现有快递物流无法满足要求。不少企业考虑到自建物流体系的巨大成本,不得不放弃电子商务尝试。

医药电商当然也是我国医疗改革领域的排头兵,在逐渐破除以药养医的过程中,医药电商企业可能会接纳大量的自由职业的药师和医生,而且对传统的实体药店也会促进行业的发展。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的实体药店大概50万家,过去三年中国的药店数量一直在增长。但是2016年后,在医药电商的迸发中,由于互联网冲击,政策的双重夹击,和人力成本的飙升,未来实体药店应该会有1/3破产,1/3被并购,剩下的1/3则会通过O20的形式活下去。其实互联网给予实体药店的生存空间还是有的,关键是看谁能打破原有的思维格局。

此外,由于药品是特殊商品,非常强调安全性,医药电商未来的监管也是必须的。相对于实体药店,通过医药电商发展的网上药店具有价格便宜、购买方便、保护隐私等优点,但药品质量安全、药品配送安全、用药安全是目前网络药店存在的三大主要问题,它们也成为网络药店发展的挑战。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如今世界市场上有6%―10%的药品为假药,年销售额达到350亿美元。由于存在隐蔽性强、控制难、取证难、监管难等问题,多数发达国家尚未完全放开处方药市场。即使是早已经放开的部分发达国家,也采取了严格的监管措施来保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是现在放开网售处方药是大势所趋,所以中国必须做到“放管结合”。有专家建言我国可以先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无处罚记录的大型医药电商企业作为试点,选择安全性、稳定性较好的处方药作为试点品种,然后摸索出适合国情的销售和监管模式,对销售药品的种类、企业准入门槛、违规处罚标准等做出细致、严格的规定,再逐步推广。

当然,还有一点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就是如果处方药向电商放开,用药安全问题将日益凸显。国家食药监总局《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应按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的要求,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并由执业药师负责处方的审核及监督调配。但是在真正的执行过程中,医药电商只能通过图片或传真等形式审核处方,医院和医药电商之间又不能共享数据,这种信息壁垒肯定会阻碍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国家食药监总局的药品监管码可用于药品溯源,对于医药电商发展非常重要,但目前并未向医药电商开放。目前网上购药无法用医保支付、报销,这也让不少消费者头痛。所以还要尽快打通网络购药和医保支付、报销之间的壁垒,加快推进医保网上支付等方面的改革步伐。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9

1、龙头合并增强协同效应,竞争力提升。

2、三网融合带来巨大市场空间。

近期,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公布合作方案,合并双方初步拟定新名称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外轨道交通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此次两家国内铁路设备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合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对两家公司的相同业务及资产进行重组整合,采购环节能缩减成本,在销售体系避免重复建设。在海外市场上也避免了两家企业的恶性竞争,形成一种合力,统一布局海外投资,避免资源浪费,提高投资效率;整合海外销售队伍,制定统一的海外市场拓展战略,推动中国高铁成为国际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动下,中国高铁装备加速全球化进程。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本较低,拥有世界运营线路最长高铁网,高铁技术世界领先水平,技术层次多样化。有着工程设计、建造、设备制造及运营管理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竞争优势,能够在全球兴建高铁大潮中收获非常大的潜在市场空间。

另外,根据国家高速铁路规划,干线铁路及客运专线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城际铁路网方面,截至目前各城市群规划城际铁路总里程超过万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有38个城市公布地铁建设规划,其中36个获批,中国地铁建设进入高峰期。2015-20年平均竣工里程1000公里左右,三网融合带来铁路设备行业发展空间大。

重点推荐中国北车/中国南车、时代新材,建议重点关注高铁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受益的太原重工、晋西车轴、晋亿实业。

医药:电商市场逐步放开

1、医药电商发展势头正旺。

2、化学制剂利润增速环比提升。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京东商城申请互联网交易药品服务A证”的要求,这是食药监局今年颁发的第五张互联网交易药品服务A证。

近几年,互联网电商纷纷布局医药电商,急欲分食数千亿药品流通市场,目前京东、阿里和一号店等电商巨头均已获得了互联网交易药品服务A证,而更多的电商处在申请牌照的过程中,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处方药的网售解禁以及电子处方的流转已经大势所趋,具体的产业链条和盈利模式将会在政策落地之后逐渐清晰。目前众多医药电商正在积极探索医药O2O的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导入客户和流量,而连锁药店正是重要的线下接口。建议关注积极布局双向整合的平台型电商企业及连锁药店,具体的A股上市标的包括九州通、一心堂等医药企业。

板块方面,2014年1-11月化学制剂收入增速%,利润增速%。和1-10月环比利润增速提高。目前化学制剂产成品增速已连续8个月高于收入增速,产品销售情况良好,渠道通畅。化学制剂受医保控费影响相对较小,板块年初至今的利润增速基本保持在15%以上,在医药各子板块中居于首位。

另外,医疗器械2014年1-11月收入增速%,利润增速%。随着12月15日,首批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公布,利好中高端国产设备。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产化成为未来大势。

推荐华东医药、众生药业、华兰生物、国药股份、嘉事堂、爱尔眼科、鱼跃医疗。

互联网金融:政策红利成催化剂

1、 个人征信市场化大幕如期开启。

2、 国务院总理视察微众银行,互联网金融受益政策红利。

近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作为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关键一环,个人征信将在6个月后正式开启市场化进程。

受益于市场自下而上驱动与政策自上而下推进,个人征信将逐渐走向市场化,千亿蓝海有望加速引爆。市场方面,我国征信业面临信用消费持续增长和互联网大发展的双重利好,大发展正当其时。政策方面,国家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重视征信在信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坚持征信市场化导向。如果我国征信业能够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将有望达到千亿元市场规模。

此外,近期国务院总理多个部委一把手视察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这是总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又一重要举动,表明国家高层和监管层对于互联网金融持以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2015年互联网金融依然是极具爆发力的投资热点,一方面,金融IT的下游景气度高,业绩有保障;另一方面,2015年互联网金融政策意见将会陆续出台,成为行业的重要催化剂;同时,众筹、互联网保险将点燃新一波行情,移动支付、P2P等有望走向实质;另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分化加速,上市公司可能会加速行业整合力度。

重点关注首批获准筹备个人业务机构的股东中国平安和银之杰,推荐用友软件、新大陆、东方财富、广联达。

传媒:新媒体渠道快速成长

1、 新媒体渠道快速成长,网络视频市场迅速扩容。

2、 动漫消费需求愈加旺盛。

2014年全年整个行业增长延续过去年度和季度的发展态势,充分体现在宏观经济整体不景气背景下,传媒文化行业整体抗周期性与新发展阶段的内生增长性。

2014年,我国在线教育规模接近千亿,同比增长逾%,人数达到7800万人,从细分领域来看,中小学在线教育等细分领域成为市场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南传媒作为互联网教育的龙头,值得关注。同时,近年来,新媒体渠道快速成长,网络视频的市场持续高速扩容。2014年全年在线视频行业整体规模突破240医院,同比增速75%。互联网对食品行业的渗透逐步从PC端向大屏蔓延。

另外,目前动漫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品牌优势扩大变现能力。2014年,我国动漫产业总值达到了1000亿元,电视剧产业扩张平稳,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同时2014年我国电视剧市场规模达到了130亿元,电影市场快速扩容,竞争格局面临重构。2014年我国电影票房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预计2015年电影票房总量将超过380亿元,同比增速保持在30%以上。综艺栏目商业价值也在进一步上升,行业发展进入快消品阶段。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10

5月2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互联网药品经营者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允许第三方物流配送药品。分析认为,这个意见稿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医药电商一直无法涉猎的处方药领域有全面开放之意。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由于用药安全的原因,此前国家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禁止处方药网上销售。根据目前实行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网上药店只能销售非处方药,且需要自行建立配送网络。

还有观点认为,此次《意见稿》的另一大亮点是,网上药店的准入门槛进一步放低。按照此前的监管要求,连锁药店申请网上药店的“通信证”――互联网药品交易许可证没有问题,但单体药店则不行。在新的《意见稿》中,单体药店也将具有申请资格。

多年以来,囿于国家的严厉监管,处方药成为网上药店不能碰的“禁忌”,医药电商一直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如今,政策开闸,业界欢欣鼓舞,医药电商的春天似乎近在咫尺。

十年举步维艰

早在2004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就已经开闸。《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在当年。次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正式出台。正是这两部条例,定下了网上药店的门槛以及处方药不得网售的基调。去年年中,国家食药监总局的相关领导依然对外强调:国家不会放开网上药店的牌照,更不太可能准许处方药网上销售。

数据显示,在过去十来年的时间里,已有184家企业获得互联网药品零售资格。尽管“玩家”不少,取得良好发展业绩的却不多。本刊记者了解到的现实情况是,在获得资格的企业中,已投入运营的网上药店约120家,而真正发力医药B2C的企业不足20家。现今销售业绩不错的网上药店,多是销售保健品、计生用品、隐形眼镜、家用医疗器械等,药品并非主力军。而整个医药电商行业的生存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中国药店医药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医药B2C行业平均毛利率为%,费用率为%,平均利润率为-%。

实际上,比起亲自“冲锋陷阵”,相当一部分获得互联网药品零售资格的企业选择“借鸡生蛋”。数据显示,2013年天猫医药馆的交易规模达亿元,占国内医药电子交易%,同比增长172%。相比之下,自主式医药B2C网站则逊色不少,它们的年交易规模为亿元,占比达%,同比增长98%。

正是以上种种原因,医药电商虽然历经10来年发展,如今依然在蹒跚学步阶段。首批医药电商试水者金象网CEO牛征认为,行业始终没有出现垂直电商巨头和品类局限性有关。他指出,“中国的医药市场格局,医院占主导地位,并不是充分自由买卖的市场。”

国内医药电商举步维艰,《意见稿》的出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意见稿》降低了医药电商的准入门槛,只要具备药品销售的能力,不论是全国性的连锁药店,还是区域性的药店,在线下能销售在线上也能销售。”九州通北京好药师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李彩芬的兴奋溢于言表,“新规制定的思路是行业放开,未来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药品经营最终依靠网上药店的核心竞争力和医药服务实力。”

开闸放“钱”

据业内人士介绍,业界多方已经达成共识:一旦《意见稿》实施,医药电商在短时间内迎来井喷已然是大势所趋。

6月3日,华润集团旗下医药电子商务平台健一网宣布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3亿元,成为首家获资本青睐的网上药店。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健一网获得高额融资这一微妙的时间点,很难说与国家放开非处方药的网上销售全无关联。而市场对于医药电商未来“钱”景的看涨,或许还仅仅只是开始。

根据国外医药行业的数据,美国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占整体销售规模的30%左右,日本为17%,欧洲则是23%。相比之下,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所的《2013中国医药电商数据报告》显示,2013年网上药品销售总额39亿元,与上万亿的药品销售额比起来不足%。

因此,没有了处方药的藩篱,比照国外医药电商的占比,国内医药电商的发展规模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目前,医药整体市场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处方药总额占比70%-80%,如此算来,处方药的总额将超过7000亿元。对比2013年39亿元的网上药品销售额,未来的市场空间难以想象。更值得一提的是,处方药的利润要远远高于非处方药。

分析人士认为,《意见稿》落地必然导致网上药店的产品数量会在短时间内批量增加,处方药需求具备长期性且更利于网上营销的客户转化,将引发国内医药电商井喷式发展,同时也将大大压缩流通环节,降低药价。相应的,医药电商的市场格局将发生明显分化,形成第三方电商平台、全国性网上药店,以及专注于细分领域和区域性经营的网上药店。而长远来看,医药电商的竞争层次将迅速升级,这将从各个方面提升药品市场的运行效率,有利于医药行业和医药电商走向规范、有序、集中发展阶段。

政策落地的难题

虽然政策开了绿灯,不过医药电商真的要染指处方药的巨大市场,依然还横亘着巨大的“拦路虎”。

有分析指出,虽然现在医院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处方,病人拿到手里的不再是过去的“天书”,但电子处方并不对外公开,医院之间的处方信息仍不能共享,病人只能在就医医院完成药品购买。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无疑是医院利益和垄断。

中国药店医药电商研究中心主任张勇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政策放开背后有一番利益博弈,医药电商欢欣鼓舞,但是还有医院和线下医药大企业等既得利益群体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因此,《意见稿》要想真的落地,让处方可以公开、透明地自由流通就成为了首要任务。

然而尴尬的是,电子处方的自由流通非食药监局之所能,它基本控制在卫生部门手中。虽然医药电商还有很多其他的办法,比如通过设立坐堂医生、自建医院等,来实现对处方的控制,但这样做成本过高,非治本之途。

除了处方难题,另一只“拦路虎”就是电商网站如何将医保卡纳入支付范畴。此前,由于整个医保体系尚未对网上药店开放,网上药店的销售系统无法做到与医保报销系统有效对接,消费者无法使用社保卡进行报销。现在虽然《意见稿》从政策层面说可以有这样的资质了,但是如何对接,怎么对接,包括医保卡的联网和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都还有待解决。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11

鉴于处方药品使用和销售的特殊性,医药品网络销售的范围一直都止步于非处方类药品的范围内。我国国家食药监局已在《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就开放处方药品网上销售等事宜作了明确指出,处方药品的网上开放即将逐步开放,医药电商行业多年来的销售禁区即将迎来一片曙光。

一、处方药品网络销售存在的隐患

(一)执业医师的缺口将会增大

随着《互联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有意做医药电商网上销售处方药品的人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药品的网上销售总额仅占到药品整体销售规模的不到%,这说明我国网上销售药品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意见稿明确指出凡在网络上销售处方药品的,必须配有执业医师进行在线药事服务,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在线执业医师匮乏是处方药品开始网络销售后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药企和医生之间的不当利益会更加隐蔽

网上执业药师在工作过程中能否避免在处方药品中加入和自己利益有关的相关企业的药,产生不正当交易,是网络销售处方药品存在的问题。比如消费者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在网上买药时,网上的服务人员看到执业医师的签名时,会直接找执业医师本人,与其达成共识。为改善这一点,就需要保险的加入。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本人签约,保险公司根据处方药品目录划分出不同的险种。比如某种药品过了保护期价格依然很高,有的医生还会继续开给消费者,但遵照保险公司的险种不同,某个药品不在目录里,但其仿制药品有的话,执业医师就需要和消费者进行沟通,消费者采取自愿进行选择。

(三)网上售药O2O运营模式存疑

O2O模式,即将线下商务机会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对于药企来说,怎样协调药品网上销售和线下实体经销商的利益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总体而言,处方药品在网络上的销售价格往往低于线下实体经销商的价位,网上销售处方药品的政策落实实施后,如何保持实体经销商的积极性是参与医药电商的药企老板必须面对的问题。

要实现医药电商业的O2O,就要建立相关的功能体系,物流、服务、跟踪一定要到位,实现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的资源整合。但在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经营模式,这就需要经营者的进一步思考研究。

二、处方药品网络销售的前途和方向

(一)加强推广,降低网销对执业医师的需求量

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购买及使用,事实上医生成为了“第一消费者”,而在处方药网络销售的初期,执业医师的缺乏成为了限制其发展步伐的一大要素,为此,企业可与各医院或制药厂建立联合的网上咨询平台,开展网上会诊等活动来指导消费者合理用药,与此同时,加强对医生的宣传推广,拓宽处方药网络销售的市场及影响。

(二)医药分家,减少医生和药企间的不当利益

开放处方药品网络销售,充分体现了“医药分家”的政策向导,对经营者和消费者来说是双赢的举动。网络销售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透明,所以药品的价格相对应实体店会明显下降。处方药品网络销售政策一旦落地,处方药品网络上的需求就会得到大量释放,医院对处方药品多年来的垄断被破坏,消费者得到实惠,经营者也有了更多的销售机会,在破除多年形成的“以药养医”这个怪圈上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降低成本,增加处方药品的网络销售

药品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都在于店面费用,有调查显示店面租金占到药品销售额的30%左右。网络销售可以大大减低成本,提高药品的销售效率。专业人士表示处方药品网络销售开始实施后,网上的价格最低会比传统渠道的便宜20%-40%。某些处方药品价格奇高的原因就在于出厂价和流通环节不透明,网络销售处方药品实现以后,出厂价、销售价等都将一目了然。处方药品网络销售大大方便了消费者,消费者既可以不用花费时间去医院排队购买,又可以低价买到自己需要的处方药品,更多人会越来越倾向于网上购买处方药品。

(四)建立自己的网上销售平台,实现O2O模式

各药企或线下实体经营店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结合网络咨询,扩大自身发展,实现O2O模式。调查显示,沪深两市已有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在积极备战医药网络销售市场。传统的制药企业进行网络销售都要有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才能在互联网上销售企业生产的药品。目前,O2O模式在九州通旗下的电商平台“好药师网”运行已初见成效。好药师网在之后又开启了微信购药平台,配合公司“药急送”项目进行探索,结果也是相当可观。

(五)接轨世界,增大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

国外医药行业数据显示,美国目前网上药店的销售规模已经占到整体规模的30%之多,欧洲为23%,相比之下,我国调查显示,2013年的药品网络销售占比还不到%,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国外网上药店业务不断成熟,我国如果还不尽快发展,就会在医药电商领域失去大好时机。我国的药品网络销售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处方药品网络销售的实施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医药电商领域的发展,力争与世界接轨,达到国际水准。

结语

目前,我国《互联网食品药品交易管理办法》已正式定稿,预示着处方药品放开网售的时代即将到来,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优惠。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处方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督管理,以保证处方药品网络销售保质保量的进行,在给消费者带来方便与优惠的同时,促进我国医药电商行业的发展。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体现了消费者对健康管理和自我保健意识的提升,也反映了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希望这篇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对你有帮助。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12

1互联网时代下医药电商的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随着互联网逐渐在中国的普及与应用,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医药电子商务就是指采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利用药品作为一种条码指示性和高度标准化的特殊商品,使买卖双方平等地面对公平、透明地流通市场渠道,实现医药信息的传播和获取、医药产品的经营和销售等各项商务活动,成为改变整个医药流通格局和医药流通方式的一种新业态[2]。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大量风险资金纷纷投入相关互联网项目,出现了众多的医药类网站。但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医药类网站逐渐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目前,医药电商大致分为3种模式,一是B2B电商平台,解决了医疗机构与药企之间的信息对接;二是B2C平台,帮助买方在线比较同_种药品不同厂家的价格,使消费者扩大选择种类[3];三是020平台,将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药品,实现区域内专业化的即时配送,解决消费者的急需4。每种模式都隐含着各自的优劣性。截止2014年,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共发放《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371张,其中获得第二方批发交易类B2B证书(即B证)83家,而不超过30家真正开展过B2B业务;16家获得第三方平台交易资格企业(即国A证);而在272家网上零售类B2C证书(即C证)中不足120家真正开展药品网上销售业务,其中约50家左右网上零售药店年营业收入超百万元。

2014年中国药品整体销售收入约万亿元,而医院的药房销售为主要销售终端,约占整体销售收入的53%,约7050亿元;零售药店销售收入占比21%,约2817亿元;网上药店销售收入占比%,约70亿元。而近年来美国网上药品销售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0%5。从2012年到2014年,我国医药网上销售额分别约为16亿元、亿元和70亿元,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但占整体药品销售的比例仍非常低,与医药电子商务较为发达的美国相比,我国医药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进程相对缓慢、滞后。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各种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医药经济的高速发展,医药电子商务无论是相对还是绝对上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特别是在现阶段的药价放开、注册审批改革、处方垄断被打破和医保支付改革等政策驱动下,以进一步促进医药电子商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2‘‘互联网+”时代下医药电子商务存在的问题

政策壁垒目前医药企业从事电子商务的最大障碍就是电子商务医药平台的高准入门槛的和不稳定的相关政策。《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明确规定:通过互联网开展网络药品销售的相关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双证,即《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和《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但对于仅提供第三方交易平台的电子商务企业而言,并未对需要同时持有双证才能进行网络药品销售做出明确规定。另外,医药电商从事经营药品销售时除了需要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认证资质外,同时还须配备执业药师,以提供药品销售过程中的专业咨询和解决药品使用环节出现的问题。目前,国内医药电子商务销售的主要为非处方药品、医疗器械(包括成人用品)和保健品3大类别,而处方药到目前为止还未对医药电商实行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

药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与物流配送水平的相对滞后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药品是人类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和保证人类健康安全的特殊商品,消费者不能通过邮购方式购买药品,因此如何使物流配送体系跟上电子商务尤其是医药电子商务的步伐是医药电商最为关注的问题。如果委托第三方配送,相关物流企业在整个仓储、运输、配送等条件上必须符合国家GSP标准,由于较高的物流条件和一些相关政策的未落实,致使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全适合药品配送的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迫使医药电商通过与快递企业合作实现药品的配送,但绝大部分物流快递企业目前不具有配送药品的资质,主要原因如下:①通过网络购买药品的客户分布广,订单数量多、单次订单购货量少等,相关物流快递公司不具备对最小包装药品的拆零、分拣、复核、出库、配送等能力;②对采用玻璃瓶装的液体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无法确保轻搬轻放,造成破损;③不能完全实现某些特殊药品的低温冷藏运输;④在配送途中无法确保药品不被污染、破损、调换等。因此。药品物流配送仍是目前制约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8,只有建立完善的药品物流配送体,才能快捷、安全、有效地将药品配送至每一个客户,进而促进医药电商的发展。

潜在风险比较大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是网络销售药品的隐患之_。互联网出售假药、伪劣药的现象频出,消费者买到假药,经济利益受损事小,威胁健康、延误病情事大。现在出现的一些专门通过网络销售假药或走私药的‘‘黑药店”严重影响了正规医药电商的声誉。由于医药电商经营的业务范围遍布全国,而我国对医药电商采用属地管辖模式,这就大大增加了监管部门的工作量和监管难度。如果监管网络覆盖跟不上医药电商发展速度,会给一些‘‘黑药店”等以可乘之机,将假冒伪劣药品销售到患者手中。

2014年5月28日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医药电商依据药品分类管理规定,经执业药师对处方进行审核及监督调配后,可凭处方销售处方药。如果该政策得到落实,随着处方药在线上销售的放开,可为患者提供更大的便利,但便利并非是患者追求网购药物的唯一目标,用药安全和对症下药才是患者的主要诉求。但网售处方药无法保证用药安全和对症下药,购买药物的便捷性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医保严格监管限制医保进入药品销售线下市场是实现药品销售增加和药品快速打开市场关键因素。同样,欲健康、快速地发展药品线上销售市场以提高药品销售量,医保进入医药电商仍是关键因素之_。目前我国医保管理体制比较复杂,形式上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衣合、大病医保、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商业医疗等,而管理权限则由省、市、县三级进行管理,不同地区的管理流程和报销标准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在大范围内实现医保报销对接的难度;加上通过医保支付时涉及的账户安全性、身份真实性、医保数据与网上药店系统安全对接等问题目前还未完全解决,导致医保目前未能进入医药电商领域,网购的便捷性优势无从发挥,让不少消费者转向去零售药店或医院药房进行购买,从而导致医药电商销售收入占药品整体销售收入比重非常小,影响了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

3‘‘互联网+”时代下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的对策

进一步完善医药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与法规药品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时,除了需要符合一般商品电子商务管理规定外,还需根据药品自身的特殊性,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与法规,以约束其在网上买卖。在遵循借鉴和总结美国等发达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经验以及既能和国际社会接轨又能够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下,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法律与法规体系。国家应从顶层设计,通过政策层面予以松绑,如2014年5月28日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2015年5月5日的《推进药品价格改革的意见》等相关部门拟出了一些相关政策,为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相关政策保障。

培育和完善第三方物流,解决物流配送“最后_公里”难题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是建立成熟电子商务模式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解决我国医药电子商务流通领域最关键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就是通过建立相应的配送网点,配备专业的医药配送人员,进行点对点配送并提供药学服务的专业化的医药第三方物流服务,完善区域物流中心枢纽及区域配送中心网络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药品供应配送难题6。为此,2014年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允许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医药电商配送,但其必须具备食品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所要求的储存和运输条件。目前,要加快发展我国医药电子商务,必须加快完善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建设,提高物流企业的配送水平和效率;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第三方物流进行管理与指导,确保物流企业健康、有序地开展药品的配送。

规范支付手段,实现医保早日进入医药电子商务限制医药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是目前无法通过医保支付实现网上购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之间应互相协调,拟定医药电子商务与医保对接的相关政策,实现网上购药医保支付,通过用互联网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和基于人体生物学特征的图像识别技术等确保医保账户支付安全性和身份真实性,解决医保在线支付的难题,尽快实现药品网购与城镇医保卡、新衣合医疗卡等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医保全覆盖,加快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

加强监管力度,建立诚信的医药电子商务市场医药电子商务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简便、快捷地实现了买卖双方对药品的交易。由于电子商务市场是_个虚拟的网络市场,在交易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及可能潜藏着欺诈行为10,如卖方信息不真实、产品质量有问题、买方不支付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强化电商网售经营者资质审查,确保电商网售经营者及其药师信息的真实性、药品来源的正规性,药品质量的可靠性。针对处方药即将实现对医药电子商务的开放,应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上销售处方药的监督和管理,对电商网售经营主体的日常经营交药学研究、后续质量保证和药品追溯控制等进行监管,严防利用网络实现对药品消费者的欺诈;同时建立以诚信为本的买卖双方网络交易市场,确保医药电子商务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4结语

当前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进程缓慢,存在着政策壁垒、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潜在风险大、医保监管限制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快医药电子商务的健康、快速发展,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应通力合作,上下联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医药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医保在线支付和建立诚信市场理念。我们相信,医药电商市场空间随着政策放开而逐步释放,必将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13

一、市场规模

中国医药电商市场在过去几年里持续增长,截至2019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52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医药电商销售额的占比已经超过传统零售药店,成为中国医药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消费者对于便捷、价格低廉以及多元化选择的需求。电商平台不仅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购物方式,还能够直接与制药厂商合作,提供高质量的医药产品,为消费者节约更多的费用。

但是,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医药电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品质管控、假药问题以及配送流程等。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商品溯源体系,提高购物体验,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以及消费权益。

二、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对于医药电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品质保障、价格优势和服务体验。

对于品质保障,消费者非常关注产品的来源和质量。因此,电商平台需要建立起成熟的采购和物流体系,保证产品的保质期和溯源记录,防止假药的流入,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对于价格优势,消费者通常都认为电商的产品更加价格合理。在价格方面,电商的优势主要受益于渠道直达厂商,以及产品的规模效应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价格优势不能够牺牲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对于服务体验,消费者希望能够有更加便捷的购物体验和配送服务。电商在这方面推出了多种措施,例如24小时客服服务、七天无理由退换货政策、智能物流配送等,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满意度。

三、行业趋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更新,医药电商行业正经历着多种趋势,其中一些趋势具有深远的影响。

移动端成为医药电商的重要销售渠道。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更加喜欢通过手机进行购物和购买,这也促进了医药电商移动端的发展。因此,医药电商需要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移动端的开发和媒体推广上,提高用户的转化率。

医药电商的线上和线下融合趋势逐渐显现。传统药店和医药电商已经开始拥抱线上和线下融合,例如线上预定线下自提、线下支付线上发货等,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医药电商将逐步进入“大数据”阶段。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医药电商可以更加精准地推送商品,提高用户的购买率和转化率。

四、竞争环境

当前中国医药电商市场中,竞争的格局主要由几家巨头分割。例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拼多多、1药网等。这些公司频繁进入并发力医药电商市场,大力投入研发、推广和营销等方面,争夺市场份额和用户流量。

为了赢得市场竞争,医药电商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用户黏性。

五、总结

随着消费者对便捷、高品质的医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医药电商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医药电商仍需要面临很多挑战,例如假药问题、品质管控以及用户体验等。只有巩固品质控制和提高用户体验,医药电商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篇14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口约占全球的五分之一,医药终端市场规模已达万亿元。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保体系不断完善、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及对健康的日益重视,可以预见,国内医药市场将保持稳步扩张的态势,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1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现状

一是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数量过多。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最大的特征是小而散,企业数量众多,大型企业少,市场集中度不高。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08家,药品零售门店万家。药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批发企业15家,前100家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和占全国市场的%;其中,前3家的主营业务收入之和占全国市场的%[1]。浙江现有医药批发企业330家,其中英特集团和华东医药两家龙头企业的年销售额均超过150亿元,年销售额在亿元以下的占企业总数的80%[2]。反观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的医药流通行业,企业数量不多,但规模大、市场集中度高。美国医药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40%,全美医药批发商、分销商总共不到50家,规模最大的3家企业占有96%的市场份额[3]。德国共有10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规模最大的3家企业占有60%~70%的市场份额。法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8家,规模最大的3家企业占有95%的市场份额[4]。日本共有药品批发企业79家,规模最大的4家企业占有80%的市场份额[5]。显而易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具有强烈的整合需求和极大的整合空间。有研究机构提出观点,国内医药批发企业数量从现有的万余家减少一半是比较合理的。二是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零售毛利率好于批发业务。医药流通行业还有一大特征就是毛利率普遍比较低。从世界范围看,欧洲药品批发商的平均毛利率在9%左右,净利率在1%~2%[6]。美国最大的医药保健分销企业——麦克森(McKesson)公司2013~2015财年的净利率分别为%、%、%。日本医药批发商的平均毛利率不到7%[5]。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与日本大体相当,在%左右,大型企业的平均净利率高于美国。综合相关企业的公开数据,2015年,国药控股的毛利率为%、净利率为%[7];上海医药毛利率%、净利率%[8],其分销、工业、零售的毛利率分别为%、%、%[9];九州通的毛利率%、净利率%[10],其中批发业务的毛利率为%,零售的毛利率为%[11];南京医药批发业务的毛利率%,零售的毛利率为%[12];英特集团的毛利率为%[13]、净利率为%。总体看,医药流通行业的毛利率较低,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规模小的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2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政策环境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相关政策的效应将不断显现,给医药流通行业带来深刻影响。公立医院改革相关举措,将扭转过往几年医药市场高速增长趋势。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破除以药养医、取消医院药品加成、严格控制医药费用、遏制医药过度用药等政策,将抑制药品消费的过快增长。据统计,近5年来,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同比增长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为%,2011年为%,2012年为%,2013年为%,2014年为%,2015年为%[14]。我国药品流通行业销售同比增幅逐年回落,既有基数不断加大的原因,更是政策作用的结果。药品消费市场保持中低速增长将会变成常态。对企业来说,要获得高速发展,就需要通过收购兼并寻求外延扩张之路。新的药品采购机制和医药电商的兴起,将加快流通行业的洗牌。药品采购招标制度的改革完善、流通领域“两票制”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虚高药价。同时,国家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医药电商发展,支持探索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利用互联网提供药品配送等,简化药品交易渠道,畅通药品销售和使用信息,缩短药品产业链,形成新的药品供应生态体系。而这些政策必定会对市场带来挤出效应,同时也给收购兼并带来更多机会。国家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将进一步鼓励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十二五”时期,《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明确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开展兼并重组,不断做大做强;提出形成1~3家年销售额超千亿元的大型医药商业集团、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的目标[15]。虽然这些目标已经实现,但与欧美国家及日本相比,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整合的需求仍十分迫切。国家药品流通行业“十三五”规划预计会继续鼓励通过收购兼并,打造一批全国或区域性龙头骨干企业,加快改变小而散的状况,提高医药流通资源的配置效率。另外,医药分开推动了医院处方外流,并为医药流通企业与医院开展深度合作提供了机会。

3医药流通行业要如何提高市场竞争力

根据医药流通行业的特点以及所处的政策环境,医药流通企业要找准定位,把握机遇,充分用好政策红利,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首先,实施并购重组,加速企业扩张。从位居国内医药流通行业前三甲的国药集团、华润医药、上海医药的发展轨迹看,国药集团、华润医药、上海医药都实施了积极的外延并购策略,通过收购兼并实现迅速扩张。浙江英特药业过去几年也实施了一系列的并购,扩大了市场份额。在未来医药市场总容量增长趋于稳定的大环境下,各个市场主体之间此长彼消、不进则退。药品流通企业,尤其是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应该把收购兼并这一扩张战略放在重要位置,在有效整合现有分支机构或营销网络的基础上,主动出击,通过收购兼并占领更多市场。而在收购兼并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有助于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的优质公司作为收购兼并的目标,如具有较强辐射功能的区域优质医药公司,区域市场占有率较高、与医院粘合度强的地方企业。当然,收购兼并这样的企业代价也很高,但当前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尤其是资本市场,为这种收购兼并提供了可能。其次,开拓业务领域,增强竞争能力。上海医药集团作为一家从区域性公司发展起来的全国性龙头企业,在深耕主业的同时,大举布局相关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了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和较高的行业影响力,是医药流通企业发展的优秀范例。一方面,要咬定主业目标不放松,深耕主业:①加大产品和客户的开发力度,大力拓展上下游市场;②不断创新业务,改善服务,尤其是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联手推动业务创新,如开展药房托管、供应链管理、药事服务、物流管理和信息增值服务、患者康复及后期用药服务等[16];③深入研究“两票制”和各地药品采购招标政策变化留给药品配送企业作为的空间,主动出击,寻求与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有效合作,发掘新的业务模式。另一方面,在深耕主业的同时,还应积极拓展业务:围绕主营业务,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扩展相关产业发展,增强竞争力,提高抗风险能力,譬如涉足医药制造业、医疗服务业、健康产业等。第三,发展电子商务,创新经营模式。我国医药电子商务进入门槛较高,网络销售品种受到限制,物流配送效率较低,网上售药不进入医保,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医药电商的发展,与国家鼓励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和信息经济的取向相悖。因此,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支持医药电商发展是必然趋势。而医药电子商务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不少知名医药流通企业未雨绸缪,在医药电商领域开展布局,如九洲通、国药集团、上海医药、英特药业等。截止到2016年8月底,全国已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的企业752家,其中B2B199家,B2C553家。医药流通企业发展医药电子商务,一是要建设好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医药流通模式的创新,提高信息、产品、资金在上下游机构之间的流转效率,改善服务,达到扩大市场份额和降本增效的目的。二是要积极创建B2B、B2C服务平台,顺应销售模式的转变,构建网上医药“社区”,开展O2O服务,依托平台开拓健康管理服务;对接医院处方分流,对接互联网医疗用药需求。第四,加强内部管控,提升经营绩效。医药流通企业毛利率偏低,运营成本较高,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经营绩效。因此应加强内部管控,提升经营绩效:①要强化成本管控。无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如果管理粗放、成本高企,这么低的毛利率是很难实现盈利的。要围绕控制和降低经营成本(采购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如采购议价、节人增效、库存管理、货款回收、优化资产负债等。②强化员工队伍建设。人力资源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要把好入门关,根据岗位职责需要,选拔优秀人员充实队伍,不断优化企业人员结构。完善激励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让每位人员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建立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④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全员质量意识,完善质量安全制度,提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加强全过程监管,确保不出任何质量问题。这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也是企业的发展之源。

48 3904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