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歌技巧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练歌技巧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练歌技巧【第一篇】

关键词:合唱;声乐演唱;训练方法;演唱技巧

合唱,顾名思义是一种集体形式的音乐表演,并且对于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合唱者要求严格。一位合格的合唱者既要熟练掌握并运用各种声乐演唱技巧,还要具备合理的训练方式,又要有与其它合唱者合唱的能力。因此在能力比较上,一位合唱者完全不输于独唱者,但是独唱者不见得是一个好的合唱者。合唱要求每一位合唱者通过扎实的声乐演唱技巧来展现合唱声乐作品中艺术的魅力。同时还需要合理的训练方法,只有训练的得当才能唱的更加的好。

一、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重要地位

声乐演唱技巧,指的是人们使用高音和变化的音色来表现艺术,诠释歌曲情感的一种方法。在歌唱的过程中,声乐演唱技巧运用得好,就可以用演唱出来的声音传达出炙热真实的情感,使用优美的声音打动观众,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声乐演唱技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抒发感情情感,它是歌唱的重心和灵魂所在。在合唱中,声乐演唱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合唱的艺术形象是通过音色的不断转变来形成的,它主要通过虚实声音相杂,快慢节奏交织来增强整个合唱的感染力,抒感。转换音色,声音虚实,节奏快慢的变换这都是声乐的演唱技巧,它贯穿着合唱的整个过程。在合唱中,要注意对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加强对它的学习和研究,在合唱中加以充分利用,展现出最好的艺术效果。

二()、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

一个好的声乐表演者,要想有好的表演状态和结果,那么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声乐技巧才可以。声乐技巧是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的,这是艺术发展的前提和根基。在声乐训练中,表演者会遇到气息不稳,声音位置连接不上或者是容易散音、走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训练过程中是比较常见的,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其实就是气和点的问题得不到妥善处理,本文针对声乐技巧中得气和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关训练方法。

1“气”与“点”的技巧训练辩证关系

声乐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和艺术性都比较强的音乐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声乐技巧中的气和点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却又相互制约。在表演者进行声乐训练的时候,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做到点中有气,气中有点,这样才可以让声乐技巧得到提高。气是声音通过鼻和口腔,把空气吸入肺中,然后直达肺部,被吸入的空气不能直接呼出,而是应该沉入丹田,然后再从丹田处把气呼出,运用丹田之气来发出声音的一个过程。要想唱出动听的音乐,就必须加强对这个过程的反复练习。人的呼吸是一种本能的行为,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必须保证喉咙,鼻腔,头腔和胸腔都处于打开的状态,把着力点放在丹田上。这个训练过程复杂而且还是有所局限,因为它没有很多声乐色彩的润色,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把点和气融入在一起,提升声乐中的共鸣感。“点”的共鸣需要改变的是声音的干,涩,尖等问题,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是从头腔共鸣所在的区域开始,在气声的带动下,实现声音的流动,唱出好听的声音。共鸣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胸腔和丹田中的气在不断地沉淀输送过程中震动形成的,头腔共鸣集中到一起就形成了点。共鸣的整体其实也是一种气的综合。在声乐发声环节里,点的音色可以从上到下,伴随着气一起,使点里面的力量更强,实现声乐的统一,发出线条优美愉悦的声音。

2声乐训练中的训练方法

(一)腹式呼吸训练

在声乐训练中,对于气的训练方式,主要是通过腹式呼吸来达到的。人的腹部比较坚实,声音在腹部的话,很容易产生共鸣。通过腹式呼吸来进行训练的时候,把气从外部通过口腔,胸腔吸进肺部,并且利用身体的控制能力,利用腹部的力量和柔软,让气落入丹田,在丹田处沉积并且留在丹田。唱歌的时候,就可以从丹田处调出这股气,作为支撑力量。让演奏者更好的实现乐句之间的转换和歌唱。在进行腹式呼吸的时候,腹部的变化给“点”的共鸣提供了基础。经过腹部沉淀的气比较均匀,也比较流畅,经由声带发声的时候,能够轻抚声带,传达出柔和的声音和气息。与气不同的是,点的共鸣不是在腹部,而是在人的面部。它主要是将丹田的气灌输到眼睛,鼻子等每一个器官和面部的每一个角落,在唱歌的时候,利用这股力量来引起整个面部每一个点的共鸣,保持声乐的不间断,不掉,整个演唱一气呵成。

(二)中低声区训练

想使听众对演唱的歌曲有充分而切实的感知,演唱者就要具备可以游刃有余的表现出歌曲中复杂的情感的技能,而声音的虚实交换和掌握演唱节奏则是重要的环节,其实所谓的虚实交换就是表演者的声音渐弱渐强,表演者在合唱中熟练的掌控中低声区的训练就可以为音乐的表演带来更好的艺术特点。声乐技巧训练中还有基础训练就是中低声区的训练,这也是声乐技巧训练中比较关键的训练。从中低声向高声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练习^程中,必须打好中低声的基础。中低声区的训练主要是以加强气的训练为主,在这个训练过程中,要静下心来反复训练可以让气更加有力,发声的时候也能更好的控制在点上的作用力。

(三)声区转换训练

声区转换式训练是声乐技巧训练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也是初学者在学习中的难点,初学者是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掌握的。在声乐演奏过程中,存在着低音,高音等多种多样的声区,如果是基础没有打好,那么在演奏过程中就会出现破音、跑调的问题,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就不具有美感,容易失去色彩和原有的美感。甚至有很多演唱者因此结束了自己的声乐艺术发展道路。我们经过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在训练过程中,气和点没有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往往只是单纯地控制了气而忽视了点的共鸣,或者只是注意到了点而忽视了气。为了使声区转换中的这个问题得到缓解与改善,必须用气作为原动力,从点的运行轨道入手进行训练。当气的力量进入面部的各个点之后,演奏者咬字吐字必须是在上口盖之后开始,轨迹是沿着两眼一直向上,不断向上,力求发出混声的效果。

三、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

声乐演唱技巧是合唱艺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合唱过程中,对于声乐演唱技巧的合理运用能够就能够让歌曲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感情更好的传达给观众,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艺术形象。鉴于声乐演唱技巧在合唱中的应用效果巨大,所以如何在合唱中将声乐演唱技巧运用得更好就成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下面,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上,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对合唱中声乐技巧的应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见。

1在歌曲艺术形象塑造上运用不断变化的音色

音色,指的是声音的感性特质,说白了,就是合唱者的声音特点。在情感表达上不同的音色有着不同的效果,可以给听众带来不同的感觉。举例来讲,有的合唱者音色可以给人一种空旷嘹亮的感觉,有的合唱者听来确是沉郁顿挫的感觉,这个差异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导致的。对于歌曲的合唱,音色主要作用是用来塑造艺术形象,不用风格、艺术形象的合唱歌曲应采用不同的音色,可以通过音色的不断变化来完成歌曲艺术形象的塑造。

2在艺术美表现上运用声音的虚实变换和快慢交替

虚实变幻的声音就是在演奏过程中,声音逐渐变强变弱的过程,而快慢交替是节奏慢慢变快变慢的过程,不管是声音的虚实变化,还是节奏的快慢,在合唱中,都是直接影响着歌曲情感的抒发,也直接决定着观众对于歌曲情感的认知程度。为了让合唱歌曲更具艺术的美感,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音乐体验,在合唱过程中,合唱者必须充分控制好声音的虚实变化和节奏的快慢变化,让声音虚实和节奏快慢两者更好地融合,更好的交替在一起,才可以带来良好的合唱效果。合唱歌曲中,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的快慢节凑,节奏变化直接影响着演唱声音的快慢交替。为了让合唱效果达到最佳,将歌曲的艺术美感更好的诠释出来,合唱者将声音的虚实和节奏的快慢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声音快慢交替来传达歌曲情感给观众。合唱过程中如果遇到节奏较快的时候,千万不能慌乱,更不能自乱阵脚,而是要保持应有的旋律感和稳定感;如果是遇到慢的节奏,要注意融入情感,确保声音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通过歌唱声音的快慢变化,表现出歌曲中情感变化,吸引观众投入到歌曲意境中去。

3在合唱歌曲的开头与结尾处运用声音的强弱进行对比处理

想要在合唱艺术中将作者的情感更好的传达给观众,那么就必须对歌唱的声音强弱尺寸把握得当。在情感表达上,比较高亢,悠扬的声音可以让整首歌曲的情感到达顶峰,让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冲击着听者的心灵,而一些舒缓,低沉的声音就如同一个讲故事的人,用轻柔的语调将作者的情感娓娓道来,让观众能够深受感染,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在合唱的过程中,如果是可以将这两者应用到开头和结尾处,将歌声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进行对比,那么一开始就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给观众带来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他们有继续聆听下去的愿望,而在聆听的过程中,观众们就会发现越来越悠扬,越来越能体会到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最深层次情感,也能够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到合唱带来的视听盛宴。

4在歌曲高潮处对高音进行延长处理,用以烘托歌曲的高潮

合唱中包括创造目的,中心思想和高潮。合唱中的高潮部分,一般是在整首歌曲中最高音处,它凝结着整首歌曲的主题和作者的感情。高潮部分处理的好坏,直接代表着合唱效果的好坏。所以在合唱中高潮部分,更要注意声乐技巧的运用,这个时候合唱者既要唱出高音的质量,又要根据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在高潮处稍微延长一下,在震撼观众心灵的同时也要安抚观众的情绪,让他们能够领悟到歌曲的实质和精髓,产生最真实最炙热的情感,这样才是合唱真正艺术价值的体现。

总之,在合唱中,声乐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而对声乐演唱技巧的锤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歌唱者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与创新。合唱艺术中最基本的就是声乐演唱技巧了,这是合唱者在进行合唱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声乐演唱技巧应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合唱是否成功。所以,在日常的训练当中,要加强对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在合唱的过程中,结合声音虚实和节奏快慢,对所学的这些声乐演唱技巧加以运用,给观众带来美好的视听感受,将合唱艺术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龙玉国。声乐发声技巧在合唱中的运用[J].艺海,2014(07)

[2] 马安平。声乐合唱中演唱技巧的运用[J].大舞台,2014(03)

[3] 王S娜。浅谈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当中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4(01)

[4] 林海慧。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

[5] 崔明子。声乐技巧在合唱艺术中的作用[J].艺海,2013(08)

练歌技巧【第二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情感实践;感染力

声乐一般是指用人声来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声乐的重点在于声更在于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现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有很多声乐教学工作者只注重歌唱技巧的训练,一味地追求音量大、音色漂亮,而忽视了情感表现的训练,导致学生由于没有感情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变成了发声的机器,进一步则失去了学习声乐的兴趣。声乐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两大模块,一大模块是声音的技巧训练,比如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位置,歌唱的咬字与吐字、声音的速度与力度等;另一大模块则是情感的实践训练,这一模块主要是通过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来体

现的。

一、在练声过程中投入丰富的情感可以使练声不再枯燥乏味

不可否认,声音的技巧训练是声乐教学中情感实践训练的基石,但如果说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的位置、歌唱的咬字与吐字以及声音的速度、力度等技巧能够美化声音,那么来自内心的思想与情感的力量则能帮助声音登峰造极。丰富的情感是歌唱生命力长久的保证,没有情感表现力的歌唱给人特别苍白的感觉,只有丰富的情感表现才可以使声乐表演充满活力,并且给人以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舒展心情的作用。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合理合情地疏导学生应用情感的表现力,则会给声乐的进步带来很大的推动力,同时丰富的情感投入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声乐技巧中的难题,促使声音技巧问题很快地得到解决。声乐学生看不见又摸不着自己的发声器官,只能凭视觉、听觉以及感觉对老师的示范与讲解进行感知,通过大脑重复思维对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然后慢慢地形成对自己声音状态的认识,并不断地调整歌唱状态以达到掌握歌唱技巧的目的。如果声乐教师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发声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并结合生活中的各种体验和思想及情感,让学生体会到练声也能投入丰富情感的种种乐趣,就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歌唱的强烈欲望。比如,同一条练声曲,可以用小鸟依人般的情感去唱,也可以用狂风暴雨般的感情去唱,在不断变化的情绪中才能找到练声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声乐教师应该让枯燥的练声变成有趣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仅专注于技巧更要以情带声,缓解技巧问题带来的压力,为今后的歌曲演唱做好铺垫。

二、在歌曲演唱时投入丰富的情感可以使二度创作充满灵性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歌曲不在大小,有情则感动人。声乐教学过程中,真实、积极的情感状态是获得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最能引起情感联想的是歌词,富有情感的朗诵歌词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思想内涵,达到准确表达歌曲情感的效果。有《乐记》曰:“歌之为言之,长言之也。”其实,有很多声乐教育工作者都赞同用说的方法去歌唱,朗诵即是集发声技巧、语言技巧及情感表现于一身。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将朗诵时的生理感觉带到歌唱状态之中,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练习找到好的声音感觉。特别是高音处,如果带动学生用朗诵歌词的状态去寻找歌唱的感觉,既能让学生找到高位置的发声状态,又能减少学生对高音的恐惧。还有,要想让一首歌曲发挥得淋漓尽致,情感的丰富变化与恰当变化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准确把握作品要表达的整体风格,认真读懂每一句歌词要表达的真实情感,以及对每一个字的仔细琢磨,最终对力度的变化有深刻体会,力争把技巧转化为情感的升华。如果说歌词朗诵能使水深,那么力度在情感中的游离就是一首歌曲的龙。它可以使歌曲充满灵性,最终达到感染听众的目的。当然,力度的变化谈何容易?归根结底,那是呼吸的较量。呼吸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歌唱的生命力所在,要想使歌唱的呼吸为歌唱服务,需要腹部有力的支持和自如的呼气控制,气息要吸得深而吐得均匀,且无论高音低音都要保持松弛而有弹性的呼吸状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可启发学生用“闻花”“闻饭香”“打呵欠”的感觉去吸气,用“吹蜡”“吹气球”“吹尘土”等现实生活体验来找呼气的感觉,这样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声乐教学工作者如果能经常用形象、生动的情感实践去引导学生演唱,那要比单纯生理性或技术性的阐述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同时也会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情感和思维想象,如果能够坚持在每一句、每一字上都投入丰富的情感,那么一个作品就真正的有了灵性。

练歌技巧【第三篇】

民族声乐的语言运用,是民族声乐演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民族声乐演唱的优劣成败。因此,民族声乐的语言练习,也自然成为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民族声乐语言训练技巧的原则

民族声乐语言训练技巧,是为民族声乐演唱服务的,因此在具体训练中,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民族化原则

民族声乐演唱,顾名思义,以民族化为生命与灵魂。所以其语言训练技巧,也必须遵循民族化原则。即“演唱方法大都比较简便自然,嗓音的运用较质朴,随意性很强。从发声生理的角度分析,我国的民族唱法大体是运用纯真声演唱的所谓‘自然大本腔’唱法。这样演唱其声音与语言结合得很紧密,具有较强的说唱性。歌声音质明亮,发声部位靠前,感情表达直接、亲切、自然”。

(二)情感化原则

民族声乐演唱以情感为生命与灵魂。我国古代声乐理论始终强调“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并强调情感表达的适度、恰切、自然、真实,要有“分寸感”。主张“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要”。

(三)技巧化原则

民族声乐演唱在语言运用方面,积累了许多技巧。例如咬字吐字的技巧、字真意切的技巧、收声归韵的技巧、字与字的衔接技巧、四呼五音的技巧,等等。强调“字正腔圆”“依字行腔”,强调“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讲求“字清为一纯,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讲求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强调语气与重点(情感重点与逻辑重音)等。

二、民族声乐语言训练技巧的要点

民族声乐语言训练技巧的要点,有以下几项:

(一)唱好字的音、调、韵

一要唱好字音。字音即字的发声,简称“字声”,也就是字的读音。汉语的字音,由声母和韵母拼读而成。声母大多为辅音,共有21个,又分为七类(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音d、t、n、l;舌前音j、q、x;舌根音g、k、h;舌齿音z、c、s;翘舌音zh、ch、sh、r)。也有些字以元音开头,称作“零声母”。读声母常出现的错误是舌齿音与翘舌音不分,即“四”“十”不分。在传统的声乐理论中,还根据韵母发音的着力部位不同,分为“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歌唱时必须首先把字音唱准,例如“那(nā)英”不能唱成“那(nà)英”“心广体胖(pán)”不能唱成“心广体胖(pàng)”,如此等等,均须注意。

二要唱好字调。字调即字的“声调”,指的是汉字发音时所具有的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现代汉语变古代汉语的“五音”为“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分别用“-”“/”“∨”“\”4个符号表示。阴平为不升不降;阳平是从低升到高。上声为从半低降到最低,再升至半高;去声为从高降到低。字声唱错,就是所谓“倒字”现象,是歌唱之大忌。例如“相声”不能唱成“响声”,“小品”不能唱成“小频”。

三要唱好字韵。字韵是歌词音乐美的重要元素之一,必须把韵唱准,不能“跑韵”。

(二)唱好字的头、腹、尾

汉字分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字头即声母,字腹即韵母(元音),字尾即收音。要咬准字头、吐准字腹、收好字尾。

(三)唱好重音、衬字

汉语重音分情感重音与逻辑重音两种,必须唱准、唱好;衬字是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艺术风格的重要体现元素,也必须唱好。例如“赫呢哪”“巴扎咳”等。

三、民族声乐语言训练技巧的方式

民族声乐语言训练技巧,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才能够得到具体落实。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古典诗词朗诵

民族声乐歌词,许多都与古典诗词有渊源关系,甚至直接以古典诗词作为歌词。例如《枉凝眉》《卜算子》等。所以进行古典诗词朗诵训练,有助于提高民族声乐语言技巧运用的能力。

(二)戏曲唱词朗诵

民族声乐歌词,许多也与民族戏曲唱词密切相关,所以进行戏曲唱词朗诵训练,也有助于提高民族声乐语言技巧运用的能力。

(三)曲艺文词朗诵

民族声乐歌词,许多也与民族曲艺文词密切相关,所以进行曲艺文词朗诵训练,也有助于提高民族声乐语言技巧运用的能力。

(四)新诗朗诵

民族声乐歌词,更有许多就是新诗,所以进行新诗朗诵训练,也有助于提高民族声乐语言技巧运用的能力。

(五)视唱练耳

民族声乐语言训练技巧,主要通过“视唱练耳”课进行。在“视唱练耳”教学训练中,要强调语言与乐谱并重,二者有机统一、完美结合,以字带声,以声表字,字声交融,相辅相成。

(注:本文为佳木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歌唱语言运用与创新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2011-028)

参考文献:

韩勋国。歌唱教程。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162.

练歌技巧【第四篇】

关键词:歌唱 发声 技巧

对一名声乐演唱者来讲,要想唱好一首歌曲,单凭理论知识和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歌唱发声的练习途径,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使其演唱达到一个理想的艺术境界。

一、歌唱发声练习的规律

歌唱发声练习首先要求每位声乐演唱者都要认真了解与熟悉歌唱发声器官的生理部位及其功能特性,掌握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不断反复地练声及演唱实践来消化和验证其歌唱的规律性。

1、在歌唱艺术演唱中,每位演唱者首先必须充分重视气息在歌唱中的实际应用,因为在整个的声乐功能体系中,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是歌唱的基础,如果没有呼吸就谈不到歌唱。换句话说,声乐上所有一切的艺术技巧,没有一项是可以脱离气息的控制而独立存在的。

2、歌唱发声时,喉咙的打开、喉头的稳定,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内容,这也是歌唱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喉头位置的正确与否也是获得声音自然、流畅、稳定的关键。

3、要合理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因为要使声音获得饱满丰富、优美动听的音色效果,是要经过我们专门的训练与学习的。尤其对声乐初学者而言,是较难把握的一门课题。由于共鸣训练与其他发声基础要求是分不开的,因此,它要求歌唱者要通过母音的转化,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控气息等发声技术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并以此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范围,美化声音色彩,并最终使各种不同声区协调统一起来。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与声的结合练习,可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用能力,使之更加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的演唱能力。

6、在每次声乐训练过程中,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人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虽然歌唱是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但我们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在咬准字音的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乐感。音阶、连音、跳音等发声练习,一方面是肌肉、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训练,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演唱的歌曲打动观众,才能最终取得完美的声音艺术效果。

二、声乐技巧训练

歌唱的发声训练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去进行练习,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按照音域的进展来讲,歌唱发声练习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人声的自然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人的自然声区范围内所进行的发声训练,它主要是以中声区的训练为主,掌握基本的发声方法,调节和锻炼机体的各部分肌肉组织以适应歌唱技术的需要。在各个声部的训练中,无论是哪个声部,都应该从中声区开始训练。因为中声区的音属于人们的自然声区。所以中声区是歌唱嗓音发展的基础,基础必须打得扎实。

2、不自然的阶段

所谓不自然的阶段是与自然阶段相对立而言的,它主要是指在这个阶段的发声过程中所发的每个音都是与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发音有所区别的。比如“妈妈”的“妈”字,在平时说话时不需要对口型有所要求,但在演唱时为达到某种特定的声音效果,我们需要把挂钩打开、口形张大,以使声音毫无阻碍地发出来。

48 602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