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优质8篇)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包括古诗词、文学常识、成语、课文理解、写作技巧、阅读理解等,如何有效掌握?以下是网友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相关范文,供您参考学习!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 篇1
一、变化句式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么怎么样。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如:王老师对小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 陈述句 反问句
(肯定)—— (否定) (否定)—— (肯定)
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 ———— 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就越远了吗?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 街上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中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二、字词
1、 多音字
(1) 假:假装、假日
(2) 好:问好、好奇
(3) 发:发现、白发
(4) 晃:晃眼、摇晃
(5) 朝:朝向、朝霞
2、 学写读后感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1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3、 阅读:找出文中描写的字句或段落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
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找出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金色的草地》一文,找出描写草地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字句。
4、 体会句中词语的妙用,以及传达的情感
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终于:突出了爬山之路的艰辛,以及爬上山后的喜悦)
5、 写作:记叙课余活动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6、 古诗积累
《小儿垂钓》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小孩子垂钓时的专注神态,绘形绘神,跃然纸上)
资源展示如下 篇2
小升初语文作文基础知识 篇3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离题万⾥”。这⾥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法:
(1)分析法:先把题⽬按词拆开,然后⼀个词⼀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在校园⾥的新鲜的事,⾄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较法:根据所给题⽬,⾃已拟⼏个相似的题⽬进⾏⽐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如写《我和⽼师》,可⾃拟《我的⽼师》、《我爱您,⽼师》进⾏⽐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对假设的’问题进⾏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温暖,⽽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
中⼼就是⽂章的灵魂。教给⼤家确定中⼼的⽅法;第⼀,要根据题⽬要求确定中⼼。如《记⼀位值得尊敬的⼈》要明确题⽬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章的中⼼,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
第⼆,要根据⾃⼰平常的⽣活积累,根据⾃⼰平常的⽣活感受来确定中⼼。如写《我的好朋友王⼩明》,中⼼思想可表现王⼩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服务。常犯的⽑病有:
(1)中⼼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要围绕作⽂中⼼思想选择材料。第⼆、要选择⾃⼰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章“⾔之有序”;⼆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章“⾔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法有: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个⽅⾯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思想,由浅⼊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
提纲包括:中⼼思想和段落。⼀篇⽂章分⼏个层次,⼏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要反映出来。但⼜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如:
作⽂题⽬:有趣的蜗⽜⽐赛中⼼(通过对蜗⽜⽐赛的记叙,反映少年⼉童课外⽣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童的⽣活情趣)
材料安排:
(1)我和表弟捉到⼏只蜗⽜,想举⾏⼀次⽐赛。(略)
(2)为参赛蜗⽜命名,做好⽐赛前准备。(略)
(3)⽐赛中蜗⽜各⾃的表现。(详)
(4)⽐赛结果。(略)
(5)结尾。(略)
6.开头与结尾
常见的开头⽅法有:
(1)开门见⼭,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氛。
(4)提出问题,引⼈⼊胜。
(5)巧讲故事,引⼈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法有:
(1)事情完整,⾃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胜。
7.过渡与照应
过渡要做到⾃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连贯、彼此衔接。办法⼀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法⼀般有三种:前后照应、⾸尾照应和正⽂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
修改⽂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错的词;修改有⽑病的句⼦;修改⽤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结尾是否有⼒;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检查并修改中⼼不明确,不集中的⽑病。
小升初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篇4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比照: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比照、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提醒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详细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记叙类文章:答复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答复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答复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衬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比照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 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较、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 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藏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详细诗歌进 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那么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 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标准。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衬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照、比较、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 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小升初语文阅读基础知识 篇5
一、阅读理解:
1.理解文章主题:理解文章主题是阅读理解的核心,要通过关键词、首尾句以及段落的逻辑关系等来确定文章的主题。
2.理解文章结构: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结尾,以及段落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容。
3.掌握常见的阅读技巧:如寻读、延读、推理、判断等,通过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答阅读理解题目。
二、短文填空:
1.根据语境推测词义:通过上下文的暗示,推测出空格处词语的意思。
2.注意词性和语法搭配:要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搭配规律,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空格。
3.词语辨析:在选择填空的过程中,要注意词语的辨析,排除相近词义的干扰。
三、短文改错:
1.注意词形和词义的正确性:要仔细检查文章中每个词的造诣和用法是否正确。
2.注意语法结构和句子的通顺性:要检查句子的语法结构,确保句子表达准确且通顺。
3.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是否正确,以及相邻标点符号之间的关系。
四、短文写作:
1.配词合理、表达准确: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汇和搭配,使得短文表达准确、流畅。
2.语句结构清晰、条理分明:要保持句子结构的清晰,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
3.表达方式生动丰富:要运用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短文更加鲜活、有趣。
以上只是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小升初语文阅读复习需要广泛阅读,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 篇6
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论语十则》
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止通“只”。《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
6、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见”通“现”,出现。《马说》
8、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山市》
古今异义
1、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3、穷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5、布衣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感激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例句:由是感激。(《出师表》)
7、可以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8、开张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涕古义:泪。 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10、兵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 篇7
月会有¥季会员免费已付费?登录或 刷新文章目录 篇8
小升初语文必背知识点
小升初语文阅读基础知识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
小升初语文作文基础知识
小升初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