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童年的冬天汇聚【热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实用童年的冬天汇聚【热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最新童年的冬天【第一篇】
时光荏苒,多少往事如烟飘逝。人生中有很多的回忆,却怎么也走不出童年的时光。故乡的岁月,还有那田间地头,山山水水,春夏秋冬,总是在脑海中萦绕。
回眸是对往事的眷恋,当冬天的寒冷笼罩着大地,静静的夜里,我拉开往日的心门,回想着过去,回味着童年,回忆着童年的冬天。
我生长在偏僻的山村,在那个生活条件艰苦的年代,没有现代的取暖设备和空调,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木炭。在那个年代,冬天要比现在冷,所以童年的冬天,冬天的童年,最愁的是上学。那时,学校是一层楼土房子,大大的教室,窗户是用塑料纸糊上的,冬天那一股股寒风透过窗户吹进教室,也吹冷了身体,那时我就领悟了什叫“针窟窿大的眼,斗大的风。”但是再冷,还得坚持,还得学习,在那冰窖一样教室里,度过童年的冬天。小手、脚和耳垂几乎每年都会生冻疮,那滋味,现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虽然艰苦中成长,但快乐依然留在岁月里,结晶在童年。
童年的冬天,喜欢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还喜欢在结冰的冰面上滑冰,打闹,寻找原汁原味的冰天地。那时虽然很冷,但很快乐,每当飘舞的雪花装点了整个大山和田野,银装素裹时,总忘掉寒冷而玩耍,让父母喊着才回家吃饭。
童年的冬天,那里没有车来车往,一串串脚印见证着山里人的生活,简单而且原始,冬天,当袅袅炊烟从各家各户升起时,呈现的是一幅生动的乡村冬日景。
走过童年的冬天,岁月见证了人生,从大山深处走来,从那段艰苦中走来,经历中我深感生活的变化,物质的丰富和现代气息的新农村。我在想,走进新时代,走向远方,中国声音,中国智慧必将惠及全世界!
黄明||湖南。
作者简介。
黄明,1978年出生,湖南岳阳人。爱好文学,擅长写作。中国。
散文。
诗研究会会员。创作发表散文、诗歌200余篇。
最新童年的冬天【第二篇】
童年,我干过许多令人开怀大笑的傻事,但有一件傻事令我印象十分深刻,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令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美丽的黄昏,我们最喜欢这个时候去抓泥鳅。我们跑到田间的小水沟旁边,只要看见有泥鳅进出的痕迹,就会把手伸进水沟里摸,准能摸到一条泥鳅,然后我们往返地重复着……不一会儿,我们就摸到了不少泥鳅。我们马上点起小火堆,像往常一样把鲜活的泥鳅烤起来吃。突然,一个小伙伴突发奇想说:“我们天天这样烤着吃,太乏味了,要不我们来玩‘看谁最大胆’的游戏吧!就是看谁敢把鲜活的泥鳅吞下去。”大伙儿听了都害怕,而我却得意地说:“我敢”。虽然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爱逞能的女孩,但是听了我的话还是被惊得目瞪口呆。看到这情况,我抓了一条泥鳅,洗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有什么脏东西粘在上面。我把泥鳅放进嘴里,本来是想放在嘴里含一下,等他们走了就拿出来,但是由于泥鳅太滑了,一不小心把它吞进了肚子里,我吓得哭了起来,马上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幸好我把那泥鳅洗干净了,不然就要生病了,没事的。经过这件事后,我再也不敢逞能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久了,但现在想起来,我心里还是有点后怕的!
最新童年的冬天【第三篇】
我出神地望着他们,不禁想起自己童年的冬天。
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的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也漫长得多。母亲每天晚上都用废弃的输液瓶子灌上热水,给我们暖被窝,即便如此,钻被窝时还是要下很大决心,嘴里喊着“一二三”才敢硬着头皮往里钻。
那时没有羽绒服、皮夹克什么的,我们一冬天就是穿家里给做的棉袄棉裤、棉鞋棉帽。有个家境好的'孩子穿个“棉猴”(去市里大商场买的那种连着帽子的棉袄),神气十足,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上课时教室四面通风,没有暖气,生个炉子也经常闹罢工。有时我们手脚冻得红肿麻木写不出字,老师就让我们拍拍手跺跺脚,教室里立刻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瞬间教室被弄得乌烟瘴气。
那时孩子们没什么零食,但经常可以吃到一种美味——烤地瓜。放学后一进家门,只要闻到香甜扑鼻的烤地瓜味儿,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冲到火炉边,拿起热腾腾的地瓜狼吞虎咽吃起来,既解馋又暖手。小巷里有时传来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此时孩子们会冲出家门,追着小贩看个不停。遇到父母手头宽松时,也会给我们买上一串。咬一口,酸中带甜,甜里带酸,会让我回味好几天,但那样的机会很少。
那时老师很少留作业,一放学我们就尽情疯玩,男孩子撞拐、弹溜溜等;女孩子丢沙包、跳皮筋、抓羊拐等,玩得不亦乐乎,每次都是家长喊我们回家吃饭才罢休。下雪天更好玩,我们先是把凳子翻过来,互相推着跑,跑累了就堆雪人、打雪仗。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童年的冬天,尽管寒冷、贫穷,但也不乏快乐。童年的冬天让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最新童年的冬天【第四篇】
又是一年天冷时,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老家的冬日往事。
冬天是寒冷的季节,一切活动都少不了取暖。外出玩耍,小伙伴们都带着火柴,感觉冷了,就拣来一堆柴禾——田间地头路边,随处都有。先用火柴点着一些易燃的软柴,再把硬柴架上去,火便越烧越大。有时柴太湿,火烧不起来,我们就对着火堆用嘴吹,一阵浓烟滚滚,呛得小伙伴们鼻涕眼泪直流,经过一番努力,火苗又在柴禾堆中腾起,映红了小伙伴们的脸庞,温暖着我们的一颗颗童心。
冬天是农闲时节,各村都会举办一些庙会之类的活动,我们那里就有十月十庙会之说。庙会时,村中搭起戏台,请来知名的剧团和演员,各村的人们便三五成群地聚来看大戏。一时间,街上人头攒动,街两边摆满各种摊点,有支起油锅炸麻花炸油糕的,有卖胶糖的,有理发的,有卖老鼠药的,热闹非凡。那时摆摊的还有卖开水的呢,一毛钱一杯热水。小伙伴们身上零花钱少,买不起别的,逛街看热闹,渴了就买一杯热水喝下去,顿时感觉心里温暖无比。
那年冬天,村里举办物资交流大会,请来知名剧团唱大戏,表弟一伙也来我们村看热闹。母亲很高兴,就给了我一笔钱,让我带着表弟们一起去买戏票看戏。看到街上有卖柿子的,禁不住柿子那红红甜甜的诱惑,我就买了几个和表弟们分了。买完一算,戏票的钱不够,灵机一动,就带着表弟们去了剧场后面的下水道,从那里钻进去。进了剧场,找个合适的位置,我们边看戏边吃柿子,那又冷又甜的滋味,令我们无比惬意。
冬天的时候,家家院里都挂满了秋天收获的玉米、辣椒等。黄澄澄的玉米绕树悬挂,像一座座宝塔;红艳艳的辣椒一串串挂在屋檐下,好像一幅幅春联,使农家院落有了喜庆的气氛。
冬天村里会来卖胶糖的小商贩,听到吆喝声,随手从院子里掰几根玉米,就能换来胶糖吃,那种糖据说是用玉米熬制的,又甜又粘,我们一边吃着,一边玩着,用手从嘴里拉出长长的糖线,延伸出无比的快乐。
大雪的日子,洁白的雪铺满院子,与辣椒的红、玉米的黄相互映衬,一派瑞雪兆丰年的感觉。雪停了,就和大人们一起干活,把雪扫成堆,再将雪堆成雪人,堆成我们的梦。
冬天昼短夜长,上学,要起得很早。摸着黑我们就出发了,到了操场站好队,天还是黑的,看不清人。老师又是吹哨、又是大声喊叫,指挥着我们围着操场跑步。一圈圈跑到天色放亮,再排成做操的队形。做完早操,整个人都暖和起来,我们就开始早读。大声地读着新学的课文,口中哈出的热气在冷空中凝成白雾,凝出我们对未来的渴望。
难忘童年冬天的寒冷,也难忘冬天童年的快乐。
最新童年的冬天【第五篇】
小时候,坝上的冬天,特别的冷,冷得地下的阴气,嗖嗖地往你的袖口里、裤腿里钻。然而,冬天也有特别有趣的时候。
早晨醒来,父亲站在炉子边,捅旺了火,挨个给我们烤衣服。烤得热乎乎的了,父亲就喊我们起来。有时候,父亲也会躺在被窝里,给我们讲孙猴子的故事。母亲记性好,细节处常常纠正,急得我们心里冒火,生怕她中间插一杠子。
下雪了,玻璃上凝了一层霜。我最喜欢用笤帚圪垯扫那上面的雪。一层一层扫下来,满满的,扫一簸箕,很有成就感。
哥哥长我一岁,是最能调皮的小子。他冬天最好的游戏,就是到野外的林子里,捕捉半翅子。那种鸟灰头灰脸,呆呆傻傻的样子。看到洁白的雪地上,撒着金黄的麦粒儿,就叽叽咕咕地叫着,唤来一群伙伴,一起钻进哥哥下的套子里。一套子下来,能逮三四只,那是冬天里餐桌上诱人的美味。父亲把切成小丁的肉块炸得半熟,再用砂锅在温火上慢炖。满家都是浓香,馋得小花猫在炕沿边上走来走去,用乞求的眼神瞅着哥哥。哥哥却像个大英雄似的,骄傲得不得了。
弟弟小我三岁,戴着一顶海军帽,威风凛凛的样子。小伙伴都喊他司令,他就用自家的院子当指挥部,指挥他的“大部队”和另一群小伙伴们开仗了。
弟弟心灵,几岁的孩子,就会做冰车。他盘腿坐在小冰车上,用小木棍不停地划着,优哉游哉的样子,像船老大荡起了双桨。
天气太冷了,弟弟冻得鼻涕都流出来了。家里没人,他就敲隔壁刘奶奶家的门。奶奶怕他使坏,不给他开。他就喊:奶奶,我妈妈让我送点心来了!奶奶开了门,弟弟径直走到炉子边,把棉袄里兜着的一块冰,放在奶奶家的炉盖子上,然后在吱吱唱歌的雾气里飞一似的逃掉了。
和我的兄弟们相比,我要乖得多了。
飘雪的时候,我喜欢用手接几片雪花,看它们在自己的手心里慢慢地融化。或者,捧起一撮儿,放到嘴里,享受那种直入心肺的清凉。有时候,也会用手团成雪球,掷向屋檐下的麻雀,看它们扑棱棱地飞,很惬意。
最顽皮的时候,也不过是约上几个伙伴,偷偷地从队部会议室的窗户上钻进去,比赛踢毽子。
“一踢一端,老汉儿搬砖”,“里踢、外拐,绷尖,过海”,这都是我们必踢的花样。最高级的花样是连跺———侧腿从身后把毽子连续地打起来。我最多的时候可以连跺二三十个,看得小伙伴直瞪眼。我踢毽子是一绝,一踢就是老半天,小伙伴们急着喊:“坏!坏!坏!”然而,毽子却从她们的眼皮底下绕过去了。
过了年,去姥姥家,是最开心的事情了。哥哥弟弟本来不是省油的灯,去了姥姥家,就更无法无天了。他们常和几个表兄弟,在被垛里藏猫猫。呼啦塌,被子砸下来,捂在下面的人尖叫起来,笑闹声把屋顶都掀翻了!
偶有安静的时候,多是听姥姥道古。姥姥最会讲妖精的故事,胆小的孩子,都往人堆里钻。还有老实的时候,就是大人们在东屋里包饺子,我们在西屋的火盆里偷偷地烧饺子。看着油花从饺子缝里吱吱地冒出,伸出黑糊糊的小手,抢一个,急急地咬上一口,哈!那真是无上的美味。
哎!童年,远逝了,却又时时重现,有多少故事,深深地埋藏在心间。
最新童年的冬天【第六篇】
夜半时分,牵着狗去散步,刚刚还很宁静的天,突然就下起雨来。雨随着众生的落幕而愈下愈大,愈下愈热烈,合上眼静静感受着雨,就像是触及到前世的因果,在今生与我相会,心里颇有愉悦。
童年对雨没有好感,一是,雨天来时,母亲便不准我和弟弟到外面玩,因此我只能坐在门槛上等待朋友来访;二是,雨会影响生意,时常因为下雨的缘故,一家人一天也就糊口着过了。
我常听见母亲发愁,叹息说:“这雨一下,今天的生意又没法儿做了。”
雨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像我住在南方,时常都有雨,所以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自然对它没有一点爱惜的感受。相反的,厌倦多一些,人在景气的时候大多喜欢“丰腴”的滋味。
如果是小雨,就带着茶水,坐在窗边或者门槛上,静静的观赏,有时候一坐就是整个下午。
我曾经写过一个故事:
我想到,如果我们能保随时持一种开朗的心境,把烦恼当作生命的养料,自然可以活得开阔,内在,菩提。
有一次班里换座位,换到靠窗边,天空刚好下起了雨,我望到窗外,感受着雨的滋润,心情就格外的清明。
突然想起,在离县城不远的所在,有两个莲花池,是专供莲藕和莲子的。去教室的路上,如果是骑车,总会经过那里。如果是遇到雨后,让人不禁想起《荷叶母亲》中荷叶勇敢无私的形象;在月下则像是《荷塘月色》,心情也如那月光流水一般。
莲花经过雨水的`冲刷,就显得婀娜多姿,像极了一位清雅脱俗舞女;雨水滴在荷叶上,看上去也是清明透彻的,给人细腻的感觉,让人整个身心都会沉淀下来。
我且抄一段苏轼的诗念与你们听: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时常记念远亭先生的“常想一二”,常想一两件开心的事,内在就不自觉地开朗起来。
我的思绪又回来了,回到了本性的恬淡。
最新童年的冬天【第七篇】
童年的冬天是淹没在北风当中的,冷,冷得邪乎。
那时候乡下的孩子大都是一个空桶棉袄,里边没有贴身的衣服,外边没有外罩。不知道是瘦弱的身体撑不起棉袄,还是棉袄做得不能紧贴身子,一到外边,北风就像锥子一样往棉袄里边钻,迎风站着,一会儿就透心凉。但是,孩子就是孩子,无论再冷也是闲不住的,因地制宜也要找到能玩儿的东西:打“老蒋”,推铁环,扔玻璃球,再冷的天气也阻挡不住孩子们往一起凑。那时候,冬天玩儿的东西里边少不了胶泥。所谓的胶泥就是潮湿的粘土,我们用它捏制各种小东西或者小动物,尽管捏出来的很不成样子,却也是一种手工。或者,我们用胶泥做成碗状的“大炮”,往冻得干硬的地上一摔,“大炮”兜住的空气把“大炮”顶破了,发出嘭的一声。或者,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模子把胶泥托出各种圆形的图案,晒干后成了泥制的“工艺品”。但是,冬天去挖胶泥可是个苦差事,因为可挖的胶泥都在河道边儿,在冻着冰碴的河岸上用手一点点儿将胶泥扣下来。河道里的风比任何地方的风都大,也比任何地方的风都凉,加上要用手直接扣冰上的泥,不要说手冷,那风透过棉袄就像锥子扎一样。尽管这样,孩子们还要在河道里砸下几块冰来,咯嘣咯嘣的嚼着吃。记得那时候的冬天,没有几个男孩子不冻手冻脚的,没有谁的手背不长皴。冻了的手要开裂,血口子有时疼,有时痒,不到天气暖和以后不会好。
所以,那时候特别喜欢绿色,如果在谁家见到一两丝用什么东西养出来的绿色东西,就像见到了什么巨大的稀罕物,肯定要围上去看上好半天。记得有一次,一个邻居家用一个红色的圆形萝卜挖成了一个吊篮的形状,里边装了清水,有一缕碧绿的麦苗在里边茂盛的生长着。当时,我真得以为那个邻居家就是到了春天,有一种特别的活力在人家鼓荡着,把我羡慕的不得了。绿色,阳光,温暖,那是多么奢侈的东西!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之所以喜欢绿色,就是在盼望春天,因为我们冷,因为我们想得到温暖。原来,春天的温暖对于处在寒冷中的人才是最宝贵的。
最新童年的冬天【第八篇】
童年的冬天是淹没在北风当中的,冷,冷得邪乎。
那时候乡下的孩子大都是一个空桶棉袄,里边没有贴身的衣服,外边没有外罩。不知道是瘦弱的身体撑不起棉袄,还是棉袄做得不能紧贴身子,一到外边,北风就像锥子一样往棉袄里边钻,迎风站着,一会儿就透心凉。但是,孩子就是孩子,无论再冷也是闲不住的,因地制宜也要找到能玩儿的东西:打老蒋,推铁环,扔玻璃球,再冷的天气也阻挡不住孩子们往一起凑。那时候,冬天玩儿的东西里边少不了胶泥。所谓的胶泥就是潮湿的粘土,我们用它捏制各种小东西或者小动物,尽管捏出来的很不成样子,却也是一种手工。或者,我们用胶泥做成碗状的大炮,往冻得干硬的地上一摔,大炮兜住的空气把大炮顶破了,发出嘭的一声。或者,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模子把胶泥托出各种圆形的图案,晒干后成了泥制的工艺品。但是,冬天去挖胶泥可是个苦差事,因为可挖的胶泥都在河道边儿,在冻着冰碴的河岸上用手一点点儿将胶泥扣下来。河道里的风比任何地方的风都大,也比任何地方的风都凉,加上要用手直接扣冰上的.泥,不要说手冷,那风透过棉袄就像锥子扎一样。尽管这样,孩子们还要在河道里砸下几块冰来,咯嘣咯嘣的嚼着吃。记得那时候的冬天,没有几个男孩子不冻手冻脚的,没有谁的手背不长皴。冻了的手要开裂,血口子有时疼,有时痒,不到天气暖和以后不会好。
所以,那时候特别喜欢绿色,如果在谁家见到一两丝用什么东西养出来的绿色东西,就像见到了什么巨大的稀罕物,肯定要围上去看上好半天。记得有一次,一个邻居家用一个红色的圆形萝卜挖成了一个吊篮的形状,里边装了清水,有一缕碧绿的麦苗在里边茂盛的生长着。当时,我真得以为那个邻居家就是到了春天,有一种特别的活力在人家鼓荡着,把我羡慕的不得了。绿色,阳光,温暖,那是多么奢侈的东西!现在想起来,我们当时之所以喜欢绿色,就是在盼望春天,因为我们冷,因为我们想得到温暖。原来,春天的温暖对于处在寒冷中的人才是最宝贵的。
上一篇:学校发展建议书样例【汇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