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课稿【精编25篇】

冠军 分享 时间:

课堂上,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增强了艺术欣赏水平,促进了思维的多样性与表达的独特性。下面是小编给各位分享的美术评课稿,仅供参考,喜欢就支持一下啦。

美术评课稿

美术评课稿 篇1

昨天,听了我校杨方云老师上的一堂美术课《我心中的太阳》,让我受益匪浅。《我心中的太阳》是浙教版美术第一册的内容,从备课、教具的准备以及精彩的多媒体课件来看,杨老师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中的太阳”,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整堂课可以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一、课堂导入

杨老师以一个关于“太阳”的谜语导入课题,通过让小朋友们猜谜这个活动,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分析与探究

1、揭示课题后,老师提出:“为什么说太阳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说说自己与太阳的故事,不仅锻炼了一年级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故事里的太阳和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为下面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2、接着,老师又提出“你们怎么画太阳?”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他们先思考,后制作,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然后,老师播放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各种造型的太阳:拟人的太阳、四季的太阳、具有各自兴趣倾向的太阳等等,在丰富学生视觉的基础上,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突破了原有太阳的概念,再通过不同的表现方法(点、线、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想象设计出“独特的太阳造型”,创作出来的每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4、最后,老师提出学生可以用画、撕、剪、折、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太阳,这样学生不受约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更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了他们马上动手制作的热情。

三、展评:

通过评一评“哪副画最棒”,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更使他们在展评中学会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总的来说,杨老师上课时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她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童趣,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创新的好课,是一堂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好课,是一堂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好课,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教育教学方法,我要将这些好的方法运用到自己以后的教学中,使自己的课也能上的更加精彩!

美术评课稿 篇2

周老师今天上的是浙教版第15课《小鸟的家》,周老师作为一位新教师,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堂精彩的美术课,实在难得。下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感受:

一、课前准备充分 教具精致漂亮

周老师不管是自己的示范画,还有板书,还有最后呈现的大森林,都制作的非常漂亮精致,看的出周老师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课前准备。

二、循循善诱学生 启发想象能力

周老师能在关键时刻启发引导学生去想象,创造属于自己的小鸟的窝。学生都说圆形的入口时,周老师会提醒可以改成爱心型的或是星星形。

三、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亲切

当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小鸟种类时,周老师能马上再黑板上简笔画画出来,这是让学生惊奇的,也透露出周老师的基本功十分扎实,课堂上,周老师始终面带微笑,给人一种亲切感,让学生能学的轻松自在。

最后提些建议:教师请各小组将自己的作品,安放在大树上合适的位置,然后请学生以模仿小鸟的样子飞到老师准备的'大树跟前,找出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的反思与评价过程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有趣味性。最后部分,建议教师提醒学生,不光让我们知道要爱护小鸟和我们的共有家园,我们还要做一个标志,写一句话,时时提醒那些不爱护鸟类和树木的朋友,让他们也要爱护小鸟和我们的共有家园。这样的设想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可以检验本节课的人文目标是否达到。

总之,新的艺术教材教案的编写是灵活多样的,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突出学生的活动设计,在每一个环节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感受艺术课程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

美术评课稿 篇3

本学期有幸去观摩了这次的美术优质课评比,南老师的《电影的始祖——皮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南老师在教材处理上非常巧妙,难易适中,让学生学有所获。

以一句“一张牛皮居然喜笑怒骂,半边人脸显出险恶忠奸”来分析了解皮影艺术,非常的巧妙。最先找出皮影艺术都是平面侧身的,抓住皮影的本质特征。再通过对比发现皮影艺术需要透明的、胶质的皮质的材料做皮影,才会有色彩,不会只有黑影。用红、黄、白、黑表现皮影人物的贤恶忠奸。再出示《三打祝家庄》中的'四个人物,让学生去辨认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如何区分?主要有哪些区别?师简单示范画一个好人的皮影人物造型,为学生后面的练习做准备。让学生为《晏子使楚》设计人物形象,然后上台表演。剧本事先老师准备好。

总之这节课,让我觉得每个点都设计得很到位,将难的内容,南老师总是能通过各种方法将这些内容转化简单的方式,让学生通俗易懂。在剧情表演这个环节,非常值得我学习,我们经常会让学生上台表演,可是都是学生自己临时简单编的,往往都是没有内容可表演,很空洞。而南老师课前先给学生提供剧本,然后根据剧本表演,这样才会入戏呢。让孩子直接上台表演,确实很难的,再好的演员都需要剧本呀,这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南老师在皮影的制作方法上,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而是简单带过,我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恰当?

美术评课稿 篇4

本次美术课围绕“动物的奇幻世界”展开创意绘画教学,整体呈现出诸多亮点。

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别出心裁,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物动画短片,瞬间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充分激发了他们对动物形象的兴趣与好奇心,为后续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在知识讲解部分,教师运用丰富多样的动物图片及生动形象的简笔画示范,清晰地阐述了动物的形态结构、色彩搭配以及不同风格的绘画表现手法,使学生们在直观感受中轻松理解了绘画要点。例如,在讲解如何表现动物的动态时,教师以猎豹奔跑为例,寥寥数笔就勾勒出猎豹矫健的身姿和富有动感的线条,让学生们一目了然。

课堂上,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创作时间与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发挥想象力,将动物与奇幻元素相结合进行创作。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能够耐心地巡回指导,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与问题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如帮助一位学生解决了画面构图过于松散的问题,引导另一位学生在色彩运用上更加大胆鲜明。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创作热情。

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们的作品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有的学生将兔子画在云端之上,周围环绕着绚丽的彩虹和飞舞的精灵;有的学生把老虎描绘成了森林中的魔法守护者,身上带有神秘的符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赞扬,并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唯一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创作时间有限,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完善自己的作品,略显仓促。但总体而言,这堂美术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得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创意绘画课。

美术评课稿 篇5

听完曾老师的中国美术作品人物的情感表现,接着就听苏老师的外国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两位美女老师的课各有千秋,都很精彩。下面就讲讲苏老师这节课的一些体会:

一、本课的优点:

1、通过多种途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苏老师是借班上课,与这里的学生没有情感的磨合,所以苏老师在课堂上以女性特有的魅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始终面带微笑,与学生互动,学生很快进入课堂状态。

2、融表演元素加深人物表情的理解

在美术欣赏课中穿插一些表演,并能在表演中完成欣赏目的,这就是“寓教于乐”。苏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游戏、观察、表演说人物表情特点,表演课本的人物表演给大家看,惹的学生都乐开了花。经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人物表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欣赏课最容易落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剥夺了学生思维、发言的机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苏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精心设计了每个问题,用心组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一点建议:

课堂的重难点及时间的分配还有些欠缺,欣赏作品人物表情可以选几个重点人物分析,从人物的五官、动作的不同变化,表情显得丰富多彩。老师讲的有些多,导致后面学生作业时间有些短。

总而言之,苏老师这节欣赏课是不错的,使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课堂精心设计,师生互动完美,达到了欣赏课的目的!

美术评课稿 篇6

项老师执教的《好大的向日葵》一课是一节造型,表现课,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每个教学环节安排得有条不紊,环环相扣,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1、有创意地使用教材

这课原本的题目是《好大的向日葵》,项老师根据的教学内容需要将课题改成了《跳舞的向日葵》。只有有想法有独特见解的老师才会有这样的举措的。这课其实并没有要求学生把向日葵画得有多大,只要求学生认识向日葵并进行艺术再创造。因此《跳舞的向日葵》让学生感受到向日葵的灵性,原来向日葵都可以像人一样跳舞啊,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有目标有指导地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书中提供了两幅名家作品一幅是梵高《向日葵》,一幅是伍必端的《葵花地》。项老师从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欣赏,对梵高的作品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色彩,并让学生从自己的彩色笔中找一找这些颜色。对于《葵花地》这幅作品,主要引导学生欣赏花瓣的姿态,花瓣像小女孩的裙子一样,随风起舞。有了这样的引导,学生就不会盲目地在那叫“哇、哇”。

同时,对于这节课我也有自己的`一点想法,这节课从学生的作业来看,表现形式不多,比较单一。我想也许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项老师在引导学生想象方面不够,比如可以问学生“向日葵像什么?”“向日葵可以做什么?”有了这些问题作为铺垫,我想学生创作起来可以形式会更加丰富。第二是项老师给学生提供的学生作品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有一张是三棵向日葵平行立在那里的范画,结果很多学生受这幅画的影响也画出了这样的画。

总之,项老师的这节课,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美术评课稿 篇7

俞老师执教的《留住身边的精彩瞬间》一课是高中普通美术课程标准教科书(湘教版)现代媒体艺术系列《摄影摄像》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在本课的教学中,俞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依据摄影摄像这一新的艺术媒介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从提高、激发和巩固学生兴趣出发,强调互动教学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由于摄影和现代生活的密切关系,俞老师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掌握照相机的基本功能,领略摄影构图的特征和方法,解决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怎样拍好题材以及如何评价自己的作品等问题。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俞老师引导学生能将课堂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生活中去,比如课余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熟悉的校园中拍摄不一样的景致。

这样学生就会在生活中体会美、创造美、捕捉美,最终起到丰富生活、美化心灵的作用。而在课堂的尾声,俞老师告诉学生:进入了摄影艺术的殿堂,你就会开始感受到摄影的无穷魅力。想要得到好的摄影作品,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探索。本节课就以著名摄影师伊蒙·麦卡比的.话来作为结束语:“照片的好坏不是决定于设备的好坏,而是决定于摄影者的眼光和感受。”这么简短而精辟的话语,学生在美妙的艺术熏陶中,对《留住身边的精彩瞬间》课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美术评课稿 篇8

《蔬菜印章》是一节形式多样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节让孩子感兴趣,在活动中并能运用工具进行大胆表现的一节美术活动课。

一、选材与实际紧密结合

蔬菜印章是我们大班区域活动时的内容之一,孩子们对于制作印章很感兴趣。但对于如何使用刻刀制作印章,并不清晰。选择《蔬菜印章》这一题材符合实际需求,活动设计很有价值。让孩子们在学会使用刻刀的同时,尊重了孩子们自发的表达和表现。

二、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

朱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说明朱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孩子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作品展示的展架设计新颖、独特,还将废旧材料合理利用。值得我们学习。

三、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孩子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在活动中创设了让孩子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孩子敢于表达和表现。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美术评课稿 篇9

本学期有幸去观摩了这次的美术优质课评比,南老师的《电影的始祖——皮影》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我觉得南老师在教材处理上非常巧妙,难易适中,让学生学有所获。

以一句“一张牛皮居然喜笑怒骂,半边人脸显出险恶忠奸”来分析了解皮影艺术,非常的巧妙。最先找出皮影艺术都是平面侧身的,抓住皮影的本质特征。再通过对比发现皮影艺术需要透明的、胶质的皮质的材料做皮影,才会有色彩,不会只有黑影。用红、黄、白、黑表现皮影人物的贤恶忠奸。再出示《三打祝家庄》中的'四个人物,让学生去辨认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如何区分?主要有哪些区别?师简单示范画一个好人的皮影人物造型,为学生后面的练习做准备。让学生为《晏子使楚》设计人物形象,然后上台表演。剧本事先老师准备好。

总之这节课,让我觉得每个点都设计得很到位,将难的内容,南老师总是能通过各种方法将这些内容转化简单的方式,让学生通俗易懂。在剧情表演这个环节,非常值得我学习,我们经常会让学生上台表演,可是都是学生自己临时简单编的,往往都是没有内容可表演,很空洞。而南老师课前先给学生提供剧本,然后根据剧本表演,这样才会入戏呢。让孩子直接上台表演,确实很难的,再好的演员都需要剧本呀,这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南老师在皮影的制作方法上,没有让学生深入了解,而是简单带过,我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恰当?

美术评课稿 篇10

这堂素描基础课聚焦于“几何形体的绘画”,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教学示范性。

教师在课堂开始时,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素描作品,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素描艺术的魅力和表现力,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几何形体绘画。在基础知识讲解环节,教师运用实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几何形体的结构、比例、透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例如,在讲解正方体的透视原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正方体时线条的变化规律,使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透视在素描中的重要性。

在示范绘画环节,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现场示范,边画边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从构图的布局到线条的运用,从明暗关系的处理到细节的刻画,教师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示范和讲解。教师的示范绘画过程规范、严谨,每一笔都恰到好处,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例。例如,在表现圆柱体的明暗关系时,教师通过细腻的排线和巧妙的过渡,生动地表现出了圆柱体的立体感和质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绘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能够耐心地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解决构图不准确、线条不流畅、明暗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风格,进一步提高绘画水平。

在作品点评环节,教师选取了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从优点和不足之处两个方面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同时,教师还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们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这堂素描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教师教学功底扎实,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素描基础技能,为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足之处在于,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和交流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思维活跃度。

美术评课稿 篇11

这堂课由周老师执教的《彩色拼贴画》一课是浙美版教材第五册中的第十四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首先,周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知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较好的把握教材的要求,学习制作方法,培养能力成为为目标,做到了教学目标的明确。

周老师的整堂课的结构如下几块来完成:

1.创设情景,看一看单个的几何形状,再让几个几何图案组成一幅画,引出课题。

2.观察马蒂斯《游泳者》,儿童画,剪纸等作品的对比,引出制作拼贴的画的几个要素:色彩,造型概括,添加。

3.示范制作过程,并提点学生注意点。

4.学生作品点评

本节课的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周老师在拼贴画的材料选择上别具新意,颜色的多种,让学生一开始对制作充满了好奇,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制作欲望。

二.周老师在教学引入上,几何图形的运动,到组合成一幅完整的拼贴作品,让学生能初步的认识到拼贴画的概念。

本节课有些不足之处:

一.周老师的语速上有点快

二.课上在区别剪跟斯的效果时,作品的引用的不好,学生的注意力都放在作品的丑与美上,并没有把重心放在周老师所要讲的两种做法的不同的效果表现,并且周老师在学生回答丑的时候,周老师也同意学生观点,并且忽略了这个知识点,带过了。

美术评课稿 篇12

听了林老师执教的《色彩的对比》一课真的受益匪浅。

首先,林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是一堂复习整理课,林老师通过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色彩对比的知识。

林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认读色彩,说一说:通过出示色相环和色带上的色彩,引导学生回忆色彩色相的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

二、观看图片,谈一谈:通过出示几幅不同冷暖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色彩色相的冷暖对比。

三、动手操作,调一调:通过教师在三杯水里加入不等量的颜料,引导学生复习色彩的明度对比。

四、实际应用,画一画:利用掌握的色彩对比的知识,给画面进行上色。

在课堂上,林老师边复习,边让学生完成理论填空题,加深学生的记忆。林老师以他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应用自如

课前精心准备,这是林老师的一贯作风。这节课上林老师准备的材料和图片图片在教学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林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

第一、提高兴趣“互助互动”,本课《色彩的对比》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林老师时时不忘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互动”。

第二、根据重难点,“互助互动”,在抓住知识中的难点色彩的明度展开时,提出问题:同学手中的三杯水有什么不同?通过互助互动,由学生上前协助教师,解决了难点。

第三、结合作业,“互助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第四、结合评价,“互助互动”,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也就是说,各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些缺憾:

作为一节复习,美术知识的梳理应该简单一些,要把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运用作为重要环节。林老师在此环节上有些疏忽,复习色彩的对比知识用了25分钟,使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在课堂上运用。所以课堂也就缺少了交流和评价环节。由于时间关系,还没评价作业就下课了。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新观念主要是通过评价体现出来的,通过丰富的评价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地体现,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涨,应该让学生在欣赏琳琅满目的作品后,交流创作的感想,用作业要求并检验作品的得失,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而且学生在评价作品时也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把握这两点,就一定会更加深切地体验到课改带给美术教育的无限生机。

美术评课稿 篇13

当代的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卡通动漫情结,卡通动漫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喜欢上卡通的可爱、喜欢动漫的视觉感受,动漫卡通伴随着他们成长。而目前,国产卡通比不过日本美国卡通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国产卡通动漫水平有待提高。我们的美术课堂有责任点燃学生“振兴民族动漫”的艺术理想。《卡通——动起来的漫画》一课让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1.闯关游戏贯穿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我在课前对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了调查,并从中选择了形象特点最突出的几个,设计了“闯关”游戏导入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学生对卡通是非常喜爱的,但对卡通的概念、知识却是很模糊的,为了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了解卡通,又不感到枯燥,我将这些知识归案整理、设计成闯关游戏,使学生在竞赛、游戏的积极情绪中,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对卡通形象的回忆、再现,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视运动反应,也系统认识、了解卡通的概念、创作方式、各国的卡通特点,以及如何创作卡通等,有效的解决教学重难点。

2.采用课外网络视频教学引发学习兴趣,变难为易,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在《与布里兹一起画卡通》的节目中,有一段是牙膏变成卡通形象的,这段视频在课上给学生观看,大师娴熟的卡通技巧让学生顿生敬佩感,学习兴趣大大激发,我觉得确实为学生的卡通创作兴趣起到了催化作用。我提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布里兹的卡通画法,并且在自己模仿练习其中喜欢的卡通形象,这样既延伸了学习时间,同时也让学生课上有备而来,也是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很好训练。

3.设计创作多个小练习,循序渐进地在实践中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课堂上通过图片欣赏——视频教学——递进创作等环节让学生逐步了解卡通的特点,学习卡通的创作。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绘画水平还达不到原创卡通的水平,因此采用了卡通中最常用的拟人手法,在原有生活物品的造型基础上添画人的五官、衣着、四肢,使之变成卡通形象,特别设计了“1分钟画表情弟”、“让字母动起来”两个小练习,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也很好,最主要的是深受学生喜爱。我巧妙地发给学生的作业纸是“白色小汗衫”,卡通字母就设计在“小汗衫”上,学生一下子有了创作的欲望,同时也训练了构图、设计能力,展示评价时汗衫上的“小衣架”就起到很大作用,不用贴,省时又方便,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创作卡通的快乐。为解决添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采用板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直观指导,有效解决了“创作卡通形象”这一教学重难点。

本课在欣赏的同时触动创作灵感,以“游戏贯穿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评价中升华情感”是本课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卡通原本就是幽默、富有动感。我想,我的课堂也能让学生在“幽默、动感”的课堂上探索、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创造的乐趣。

建议:

1.教学语言力求简练、优美。

2.在赏析三个国家卡通画风格环节可有效整合,并增加一些学生自主探究。

3.创作内容可以学生姓名首字母来设计,既增强学生兴趣,又相对避免雷同。

美术评课稿 篇14

这堂美术课在整体教学过程中呈现出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同时也有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以下是对本节课的详细评价。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明确且合理,旨在培养学生的[具体美术技能或素养,如立体造型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围绕这一目标,教师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通过播放精彩的[艺术视频或动画演示],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相关艺术作品或创作过程],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艺术感知。例如,在讲解[某种立体造型的构建方法]时,视频中详细展示了从材料选择到搭建技巧的全过程,让学生们一目了然,为他们的实际创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并进行了分组合作学习的安排。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积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立体造型作品或其他美术任务],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能够及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解决他们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然而,这堂课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教师的部分表述可以更加简洁明了,避免一些过于专业或晦涩难懂的词汇,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此外,在教学拓展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其他学科或生活场景进行更多的联系和迁移,例如探讨如何将立体造型应用到家居装饰或校园文化建设中,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体来看,这堂美术课在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表现出色,通过适当改进教学语言和拓展教学内容,将会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美术学习体验。

美术评课稿 篇15

10月8日上午第二节听了新教师李姝静老师的汇报课《鱼的纹样》,感受颇深。

教学亮点: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具有亲和力;教师课前准备充分,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准备了漂亮范画;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授课。

不足及建议:导入环节,教师从现实中的鱼直接跳到揭示课题,中间缺少衔接部分,可以出示两幅图片,一幅是现实的鱼,另一幅是装饰鱼,两幅图对比,总结出装饰鱼的特点,进而导入到课题,这样的衔接就比较自然;

接下来的新授环节,教师整个流程进行的太快,学生没有接受消化的时间。

教师在新授开始讲解鱼的组成部分时叙述不清,讲鱼的外形时,由于讲的太快,没有把概括、夸张、变形等方法讲解清楚。

教师在分析设计鱼的'纹样的三件法宝:点、线、面时,讲解不清,缺少学生接受总结的过程,只是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

此环节教师应详细分析,让学生概括总结,如:点有大点小的,虚点实点,线有直线、折线、曲线,面有圆面、方面、不规则面等,教师在示范画鱼的纹样时,没有按照之前讲解的步骤来,应先画鱼的外形,再画鱼的纹样,这样能让学生更清楚的知道设计鱼的纹样的步骤,为学生的创作打下好的基础。

本节课缺少学生讨论环节,可以把这个环节放在教师示范之前。

整节课教师能把板书加上会更好些。

美术评课稿 篇16

这堂以“纸艺花朵”为主题的手工制作美术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程伊始,教师展示了一束精美的纸艺花束,那逼真的造型和细腻的质感立刻引起了学生们的惊叹与喜爱,成功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随后,教师详细地讲解了纸艺花朵的制作步骤,从纸张的选择与裁剪,到花瓣的折叠与塑形,再到花蕊的制作与组合,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并进行了现场示范。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动作娴熟,手法灵活,将复杂的制作过程简单化、直观化,让学生们易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授花瓣折叠技巧时,教师放慢速度,多次重复关键步骤,并强调了折叠的力度和角度对花瓣形状的影响,使学生们能够准确地完成花瓣制作。

在学生动手实践环节,教师组织有序,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纸张材料和工具,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搭配,以创作出独具个性的纸艺花朵。教师在学生中间穿梭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们遇到的问题,如帮助学生解决了花瓣粘贴不牢固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调整花朵的形状使其更加自然美观。同时,教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一束大型纸艺花束的制作。

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室里仿佛变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学生们制作的纸艺花朵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有的'娇艳欲滴,有的清新淡雅。教师对学生们的作品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评价,不仅肯定了学生们的努力和创意,还针对作品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方向,让学生们在欣赏与评价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手工制作水平。

整堂课教学环节紧凑,过渡自然,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简洁明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美术评课稿 篇17

听课之后,感受甚多,并不只是因为第一次亲身体验新课程标准授课评比赛,而是真切地认为课之形式、课之内容本身有其特别感人之处。为此次活动写感,心中开始压抑不住兴奋之感,泛起无数涟漪,感慨实在太多太多,不是三言两语的轻描淡写,也不是用草率的语言随意概括。试着回想那时那景,细心品味课中情趣——或近或远、或深或浅、隐约可见,可谓是一幅引人入胜的山水画。虽然每节课的时间定为40分钟,但似乎为一场华丽、脱俗的音乐剧,剧中人物姿态万千,剧中情节跌荡起伏,使人思绪无限。

美术是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场所,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是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直观形象与符号,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课内有情”是课程本身带有的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又延续给了每个听课人,通过这种情怀的传导,与学生内心情感相互交流,产生了意味深远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则使人难以忘却。“情中有趣”则是美术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延伸到学习活动中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此次课程评比体现了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多样性,打破了以往教师评价的方式,选择了以学生自主评价作品的教学方式,也加强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尤其是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为新美术课程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之外,还注意保留传统优秀文化,给新美术课程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美术评课稿 篇18

此次美术课所呈现出的教学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多个教学环节都展现出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选取了[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校园风景写生]作为本节课的主题。这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强的熟悉感和亲近感,能够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热情。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绘画技巧的传授,还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好之处,培养学生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和感受世界。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风景时,教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去启发学生思考光线、色彩和物体形态的变化,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艺术创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采用了示范教学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在示范环节,教师以娴熟的绘画技巧和清晰的讲解,为学生展示了如何从构图开始,逐步完成一幅[绘画类型,如水彩画]作品,让学生们对绘画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而在自主探究环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和探索,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色彩搭配。这种教学方法既保证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不过,这堂课也并非十全十美。在对学生作品的评价环节,评价标准可以更加多元化和细化。除了关注作品的绘画技巧和完成度外,还可以更多地从学生的创意、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能够更全面地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另外,在教学环境的营造上,可以进一步增强艺术氛围,例如在教室中展示更多的优秀学生作品或艺术大师的经典画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视觉刺激和灵感来源。

综上所述,这是一堂具有较高教学质量的美术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若能在评价环节和教学环境方面加以改进,将会更加完美。

美术评课稿 篇19

《战争与和平》,这一课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绘画理论以及鉴赏等能力,胡老师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备课,查阅了很多的资料。这一课主线脉络清晰,讲课富有激情,受到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从导入的沙画到各个环节中画家的代表作,画面精美,胡老师在选择范本上也是花了时间。本课通过《南京大屠杀》油画实例,让学生的心受到洗礼和震撼,环节引用新颖自然、启发得当、设疑合理、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并注重学生们情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胡老师执教的美术鉴赏课《战争与和平》,采用绘画、雕塑、沙画、招贴画等艺术形式综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在体验不同艺术形式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呼唤学生的和平意识,体现艺术教学的人文精神。胡老师在课堂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欣赏不同作品对战争与和平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们知晓战争的.残暴与破坏性,以及和平的可贵,对战争的正义与否的评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整堂课学生参与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非常严谨、环环相扣,教学设计富有创新,体现了教师较好的专业素质,是一堂成功的公开教学!

美术评课稿 篇20

本课以欣赏教学为主,陈老师利用课件中大量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评论让学生领悟童谣童画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和对美术作品的领悟能力。整堂课下来看得出陈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很强的绘画技能,在整体的把握和时间的掌控上非常到位,学生参与度也很强,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的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突破。下面谈一下不足之处。

陈老师整个教学过程虽然很顺利,但教学过程有些平淡,缺少高潮部分。上完这节课还是觉得有些纠结,想想有三个方面欠考虑:

陈老师利用学生喜爱的课外体育运动《跳橡皮筋》进行导课,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和邻居、朋友、同学一起活动的美好时光,以此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本以为这种设计学生会很感兴趣,恰恰相反,现在的`学生很少接触这项运动,有经历过的学生屈指可数。

在作品欣赏部分,设计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熟悉的民间童谣这一环节有些冷场,本以为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每位学生至少会背一二首儿歌、童谣,因为羞于交流,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想方设法的引导无济于事。

课堂练习中有出现几张创造性较强和有个性的作业,童画和童谣两者之间在画面中安排灵活、美观,形式感强,但好的作品并不多,大部分学生还是以临摹范画加创作为主。

美术评课稿 篇21

刚才我们一起听了何老师《会变的线条》一课,总体来看整节课教学形式活泼多样,教学理念新颖,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看出何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这是一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本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方式活泼多样

何老师能够抓住低年级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通过活泼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与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开始利用小游戏的形式导入,把线条当作朋友,“这位朋友最会跳舞了,有谁能让他把身子扭动起来?”好奇心促使每个学生都想来尝试。在作业环节让学生为国王设计美丽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置身于童话世界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联系生活认识美术

整个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环节:找线,赏线,画线,评线。

首先何老师让学生找线,找教室里的线条和他们衣服上的线条找课件中展示建筑物线条、动物身上的线条。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感知思维能力,还让学生了解线条无处不在,它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线条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使学生领悟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三、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英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便失去了一半。”我们要不断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何老师通过带领学生欣赏毕加索《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这幅画,感受线条的美感,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注重培养创造能力

何老师让学生闭着眼听音乐画线条,拓展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喜欢的线条。这种富有情趣的美术教学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培养丰富的创造力,让学生回家以后还能够利用所学的线条知识装扮自己的生活用品,起到了课后拓展的作用。

这节课的存在一点不足,归纳如下

1、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还应该采用一些形式多样鼓励的方法,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不要用显而易见的刺激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是应在更深的层次上,让他们通过发现自己“才能”的,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在评价作品的时,引导学生在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到解决的办法。

最后我要说何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丰富不断积累,教学技艺更加成熟更加完美!

美术评课稿 篇22

听了周老师的一节课,非常精彩。她将《飞天》这课的教学设计处理得非常巧妙,有欣赏、有绘画。

一、 动眼观察

审美能力是潜移默化的,通过让学生欣赏飞天的图片,激起学生欣赏的兴趣,在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的的欣赏。如在欣赏飞天的美时,重点让学生体会飞天的姿态美、服饰美、飘带美。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

二、 注重体验

当学生欣赏完飞天的'图片时,周老师提问:如果你是飞天,你想怎么飞?让学生和她一起来听音乐,摆飞天的姿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了飞天的美。

三、 精心准备

周老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对飞天的知识以及三个时期飞天的特点向学生做了详细的介绍,让学生对本来的陌生的飞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次,作品展示的背景是亲手画的,以及板书的美术字设计得特别美,有动感,可见叶老师的用心呀!

总之,这是一节非常成功的美术课,特别是将这么难的飞天绘画改变成儿童版的飞天,让学生易学、乐画,做到了学有收获。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美术评课稿 篇23

本次美术课围绕[具体课题]展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了多方面的亮点,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和改进之处。

教师在课程导入环节独具匠心,通过展示一系列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相关艺术作品或生活实例],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成功激发了他们对本节课主题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例如,在讲解[某种绘画风格或艺术形式]时,教师以一幅著名的[画家及作品名称]为切入点,详细地分析了作品中的色彩运用、线条表现以及构图特点,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了该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这种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在课堂互动方面,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宽思维视野。例如,在探讨[某个艺术创作主题]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构思,教师认真倾听并给予了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课堂时间的把控不够精准,在[某个教学环节,如学生创作实践环节]花费了过多时间,导致最后的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略显仓促,未能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得到深入的评价和反馈。此外,在教学材料的准备上,虽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绘画工具或手工材料等],但对于一些特殊材料的使用方法介绍不够详细,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总体而言,这是一堂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美术课。教师通过精彩的导入、深入的讲解和积极的互动,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完善教学材料的准备和使用指导,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美术评课稿 篇24

这是一节网络美术课,执教老师是周老师。

在课的一开始,周老师就用视频展示孙悟空三借芭蕉扇,过渡到新课。通过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们展示课前收集好的扇子,并让学生回答古代扇子的名称。互相欣赏带来是扇子,并让学生以精炼的语言来描述扇子的种类,羽扇蒲扇折扇纨扇等。

学生的课前准备的很充分,把氛围渲染的很好。

在接下来的环节,展示的扇子图片都是比较具有历史性的,诸葛亮、宋江古代美女等。扇子根据羽扇蒲扇折扇纨扇四大类分开,教师课件展示扇子的诗文结合让学生朗读。提问,为什么扇子还能存在还能的.生活中?扇子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让学生讨论,学生的谈论积极。

有一个值得提醒的是,可以运用一些现代的技术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观看。最后在展评的时候,在展示不同身份的人物用扇子表演,但这个班级学生走秀效果也挺好的,学生积极性调动比较好,设置的竞赛在整个课堂中贯穿,能激发学生积极性。教师问题设置合理。

周老师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她的语言表达,抑扬顿挫,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过渡语句措辞比较优美。

美术评课稿 篇25

蔡玲老师执教了二年级的美术课《彩蝶飞飞》,此课经过多次试教打磨,渐入佳境,在正式的比武活动中,上出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就最终的课堂教学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以蝶文化营造情境进行教学

课堂以蝶文化营造情境体现在以下几处。

第一,在课堂的导入上,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蝴蝶动画片导入,同学们一下就被拟人化的蝴蝶吸引,很快就进入蝴蝶的世界。

第二,在蝴蝶的学习中,教师没有直接进入讲蝴蝶的结构,而是先向学生介绍蝴蝶种类、生活习性、美丽的翅膀等等说出蝴蝶受到人们的喜爱。之后以一句“人们喜爱蝴蝶,更受到了蝴蝶的启发”为引导,进入了蝴蝶文化:根据蝴蝶翅膀上的花纹创造出美丽的对称图案美化生活;人们模仿翩翩起舞的蝴蝶跳出了蝶舞;以双蝶恋飞创造出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化蝶”等等,道出了蝴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也说出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蝴蝶这一课内容,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蝴蝶结构,创作美丽的蝴蝶学习中才会由衷而动。

第三,在展示评价中,学生以自己创造的蝴蝶为依托,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寄托于自己创作的会“飞”的蝴蝶,手拿“蝴蝶”与其一道翩翩起舞,与其说“彩蝶飞飞”,倒不如说是学生的情思飞飞,审美体验得到灵动的升华。

2、善于启发学生创新

创新是艺术的灵魂,也是艺术课堂上的追求之一。对于创作美丽的蝴蝶,蔡老师也是多处对学生进行启发,来让学生创新。

首先,是教师自己的示范,除了示范对称之外,教师以与众不同的图案,以自身的创新进行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在绘制蝴蝶翅膀时,教师还准备了事先绘制好的多种不同的方案让学生欣赏。

其次,在欣赏学生作品时,教师出示了以生活中学生喜爱的图案装饰的蝴蝶,完全是理想化的,创新的作品,有的是花朵的装饰,还有的是音符五线谱的装饰,别具匠心。

3、教师示范作品的精美

美的体验一方面来自于自己的动手创造,另一方面更来自于自己的视觉感受,学生在课堂上的所见,在课堂上欣赏的美术作品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整节课中,无论是教师出示的作品,还是教师现场示范的作品都非常精美,给人以美的感受,学生会在视觉审美中陶冶高尚的情操。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存在着如下的不足。

1、教师教学的激情不够

激情来自于情感的投入,上课首先教师要投入进去,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以情动人。只有投入,情绪饱满,也才能表现在教学语言中为抑扬顿挫。这方面不足,太平。

2、课堂结尾“彩蝶”没有“飞”起

课堂结尾,学生完成作品及评价之后,本该把自己的彩蝶放“飞”,由于教师组织力度不够,“飞”起的不多,本该出现的高潮没有出现。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彩蝶飞一飞,乐一乐,玩一玩是多么高兴,要知道,这是学生情感升华与陶冶关键环节。

48 3866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