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综述13篇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创新驱动、绿色转型和协调发展成为重要推动力,民生改善持续推进。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经济社会发展综述”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目录
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3
县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14
3.步伐稳韧性强动力足--前三季度XX经济发展亮点综述 21
4.茶乡奏响奋进曲壮志XX谱新篇--XX县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5
5.多维度塑造冰雪强市--我市推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31
6.贯彻发展新理念奋力谱写新篇章--XX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37
7.强根铸魂促发展,踔厉奋发谱新篇!XX市国资国企助力珠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44
8.强工业行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综述 51
9.锐意进取砥砺前行、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XX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56
10.十载耕耘硕果丰砥砺奋进谱新篇--XX市分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73
11.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我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综述 79
12.同心同德谋发展奋勇前进谱新篇--XX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综述 85
13.勇立潮头再启航--我市全力推动沿海经济发展综述 96
XX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1992,2002,2012,2022,这四个普通的数字,对于在建设、发展之路上的XX区来说,却是四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从30年前开天辟地的建区,到如今高质量发展的迈进,它们串联起XX区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30年,它们记载着XX区蝶变崛起、芳华展露的30年,它们铭刻着XX区砥砺奋进、继续出发的30年......
3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XX区上下一心、拼搏奋进,让新兴产业在这里聚集发展,让龙头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让产业新城在这里强势崛起,让人民群众在这里安居乐业,以实绩谱写一曲发展与赶超的时代欢歌,用行动打造了一个绿色与幸福的和谐XX。
30年的风雨洗礼,让XX变得更勇毅、更自信。站在新时代、新起点,202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尤其是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XX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决策部署,聚焦"一改两为五做到"目标要求,以开展"九九"行动为抓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市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全市第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位居全市第1、第2......"稳"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增"的势头进一步延续、"暖"的温度进一步提升,XX区以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以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速度"快一步"、开局即"抢跑""加速跑"
招商引资工作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最直接、最现实的增长动力。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招商引资面临困境。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XX区坚持"线下招"与"云上引"相结合,做到联系、洽谈、跟踪、感情、责任"五个不断",全力抢项目、抢投资。
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投资105亿元的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成功签约,实现我区百亿级项目"零"的突破。据统计,上半年全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个,总投资13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数60%,超序时进度10个百分点。其中链上项目12个,占比达85%。累计申报到位资金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双过半目标。
一直以来,XX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开拓招商思路,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围绕现有龙头企业和产品方向,结合非织造等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引进行业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辐射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形成相关制品生产和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实现非织造、生物医药健康食品、关键电子材料等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华丽"蝶变"。
把投资者引进来只是工作开端,加快推进、建成投产才是关键。为此,XX区坚持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实干为先、服务为要"的理念,紧紧围绕"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深入项目一线,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发展创造最良好的环境。坚持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创优营商环境16条举措,倾力打造"亭满意·琅如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企业服务中心牵头开展全区企业帮扶和"四送一服"工作,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全区唯一的党委和政府表彰奖励项目;建立"部门+属地+行业"帮扶和"区领导+部门领导+帮扶专员"的帮扶联络机制;在问题办理上,线上提交问题,限时办结问题,定期跟踪回访满意度,问题办理不满意不销号,确保企业需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以"简便为导向"服务企业,按照"非必要、不保留"的原则,简化材料、优化流程;向"只进一扇门、只报一次材料"的一站式服务努力。
项目建设上,XX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实行重点项目区领导包保制,通过定时定责、督导互看倒逼进度,全力加快项目转化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通过组建四大平台,创新建立"一部五中心"运行机制,今年上半年,省级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新开工16个,完成投资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完成率均位居全市第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位居全市第2。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9个,累计申报到位资金达亿元。
项目谋划上,全区编报4个批次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超20亿元,计划争取上级资金亿元。今年已获批保障性安居工程、防水排涝等中央预算内投资1486万元,获批数量和资金量均居全市前列。棚户区改造、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趁政策春风、踏高歌前行。XX区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等机遇,主动对标找差距、奋勇争先追赶超,与南京玄武区结成"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宝山学校等3所学校与南京学校签署合作协议,打造全市首家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协同卫健、科技等部门多领域、全方位组织开展共建活动。上半年,成功引进沪苏浙地区项目8个。
只有产业协同发展,才能提升产业层次,才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才能真正实现从"抢跑"到"加速跑"。今年以来,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位居全市第三,高于全市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在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中受到省级通报表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战新产值增长%。
现代服务业上,先后引进中僖集团、华塑物流等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中僖平台项目已实现税收2000多万元、产值超2亿元。数字经济产业园35家线下企业实现税收超3100万元,较去年全年税收总额翻一番。全市唯一软件产业园在XX挂牌。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增速分别位居全市第2、第3、第2、第1,商贸四行业呈整体上扬态势。
现代农业上,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总产5300吨,增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高于全市个百分点。上半年,规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亿元以上,增速约%,位居全市第3。在全市率先启动全区数字化耕地信息平台建设。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位居全省第八。
二、质量"高一筹"、发展中"稳基础""增势头"
金秋时节,放眼XX,各个重点项目建设"马力"十足、热力似火,光智科技二期、奶酪博士等项目有序加速推进......到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与喜悦。
"以开展'九九'行动为抓手,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疫情防控稳定向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在XX区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报告中这样写着。上半年,全区坚持"稳"字当头,不断夯实基础,保持"增"的势头,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XX贡献。
经济运行稳健向好是"稳"的风向标。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其中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全市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全市第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亿元、增长%,增幅全市第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增长%,增幅全市第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220元、14446元,分别位居全市第1、第2。
工业经济稳步增长是"稳"的基础。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全球经济下行等问题,全区上下勠力同心,踔厉奋发,依照"龙头+集群+园区"的发展思路,聚焦产业集聚强基补链,围绕元气森林等龙头企业发挥产业扩张、链条延伸的吸附带动作用,长藤结瓜,串珠成链,健康食品产业蓬勃发展。
"作为集团首家自有生产基地,元气森林一期、二期项目的快速竣工投产,离不开XX区各级'点餐式'服务和'一卡通式'服务,未来我们的园区将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打造面向海外市场的展示基地,持续引领国产饮料健康新风尚。"元气森林相关负责人表示。
扎根XX,长久发展,这是企业对于营商环境的认可,更是对XX区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近年来,全区以XX经济开发区为产业培育载体,完善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对园内100余户工业企业经营情况、亩均产值等数据进行精确统计,做到闲置土地、停产企业、低效项目"三清",累计盘活闲置土地150余亩、闲置厂房10万平方米,重新引入3户企业、激活投资达7亿元。同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广园区"标准地"改革,累计建设标准化厂房近5万平方米;出让总投资10亿元的奶酪博士健康食品项目土地62亩,致力于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康食品产业集群,为总投资50亿元,用地500亩的元气森林健康食品产业园落地"保驾护航"。
只有"链式反应",才能"长藤结瓜"。该区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提升健康食品产业"绿藤"附加值,依托元气森林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先后签约奶酪博士高端乳制品、瑞芬生物赤藓糖醇、益康生物零卡糖浆等亿元以上健康食品项目5个。依靠"龙头+集群"引领健康食品产业发展,瑞芬生物、泓顺源生物、润泰清真食品、坤大生物等各类食品企业纷纷在XX落户生根,占健康食品产业链上企业比重的64%。
今年以来,全区牢牢抓住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迈向新征程。推深做实四大产业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抗风险能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家,总数达71家,累计实现产值亿元,增长%,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4家,增长%。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3个,带动工业投资增长%,位居全市第5。新开工项目加快推进,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全市第4。战新产业产值增长%,同比提高个百分点。金春股份等7家企业入选全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元气森林入选全省民生保供企业名单。举办"XX榜"线上云路演活动,成功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3名、高层次人才项目4个。发挥"链主"作用构筑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新高地的经验做法受到省长批示。连续两年在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中受到省级通报表彰。
"你抢到消费券了吗?""你都买了什么?"......今年上半年,"皖美消费乐享XX"系列促消费活动在XX区内展开,参与企业30余家,带动限上销售额超1000万元。这是在国际环境复杂演变、国内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复杂局面下,XX区作为全市服务业的"龙头"开展的活动,直接繁荣了市场,拉动了消费。
呵护和培育市场主体既是上半年稳住经济大盘的迫切之需,也是多年来XX区经济持续释放潜力、展现韧性的一贯努力。截至6月末,全区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高于全市水平个百分点。实现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增长%,总量约占全市20%,位居全市第1。上半年,全区网络零售额亿元,总量全市第一,是全市唯一实现正增长县(市、区)。
在产业结构持续向好发展的同时,服务业集聚效应也日益凸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业成功获批"十四五"省级服务业创新改革试点,为全市唯一,在全省13家中位居第6,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中垦流通·滁州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获评省级冷链集配中心。出台《XX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若干政策(试行)》,与滁州学院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正在组建滁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院。先后引进中僖集团、华塑物流等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入驻线下企业35家,实现税收超3100万元,较去年全年税收总额翻一番。
三、幸福"暖一城"、办实事"揣真心""用真情"
一座城市,因为用心,才能更加美丽;因为用情,才能更加温暖;因为用力,生活才能更加美好。XX区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把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主要标准,把人民群众所思所需所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篇文章,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身边事入手,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全力打造暖暖的XX。
今年以来,XX区全力推进就业促进行动、老年助餐服务、安心托幼行动等十大暖民心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大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午时分,翡翠庄园小区门前的"菱溪大食堂"里,来了20多位低保户、五保户、特殊困难群众等群体,大家来这里品尝由社区提供的免费午餐。"社区想着我们,提供这么美味的午餐,还不要花一分钱。"五保户李如龙高兴地说。
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是XX区十项暖民心行动之一,全区设立了30多个社区助餐服务站点,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解决好老年人一日三餐问题,守护他们"舌尖上的幸福"。
"新开的幼儿园就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孩子的'入园难'。"9月19日早上8点,家住XX新区的高磊女士把三岁儿子送进市第一幼儿园新区分园后说,本来还在焦虑孩子该上哪所幼儿园,恰好附近的一幼新区分园9月招生,孩子"入园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为解决好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XX区在"安心托幼"行动中,采取多项务实举措,重点解决托育难、入园难、接娃难等问题,特别是在接娃难上,推行延时服务全覆盖。"幼儿园延时服务的结束时间,与家长正常下班时间相适应,同时还根据实际设置多个离园时间点供家长选择。"XX区教体局基教股负责人介绍。
在大力推进十大暖民心行动的同时,XX区还持续强化各项社会保障工作,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亿元,同比增长28%,占财政支出比重为%;城镇新增就业94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发放低保金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万元以及困难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16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平均缴费水平元,位列全市第1。
社会事业亮点纷呈。圆满承办省十五运武术散打比赛,荣获3金、4银、3铜,实现20多年来在省运会上零金牌突破。白云社区、凤凰社区市民文化乐园入选全市"十佳"市民文化乐园。市五中扩建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宝山学校小学部工程加快推进,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5%。完成15分钟健身圈26个点位健身设施采购及安装工作,完成比例113%,位居全市第1。实现智医助理项目应用"全覆盖",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全面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和突发疫情应对措施,区领导专班包保"三道防线",街道、部门携手压实"四方责任",严格全流程闭环管理,扎实做好滁城蔬菜等应急保供,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平稳有序。面对滁城3起突发疫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区级领导全部下沉,1200余名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和1100余名党员志愿者奋战一线,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控制疫情发展。高效组织7轮累计173万人次全员核酸检测,疫情防控成效得到各级肯定和百姓认可。
社会治理不断深入。深入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区党政主要领导带头研判、密集接访,高位推进突出矛盾问题化解,44件信访难题全部化解,化解率100%。严厉打击农村地区黑恶犯罪,建立健全多部门参与的涉案资产联合查处机制,受理涉黑恶财产刑执行案件33件,执行到位金额亿余元。重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研判机制、防控协同机制和防控责任机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加速构建,先后对自建房、工厂、工地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检查,整改各类隐患845处。
而立之年正当时,擘画发展新未来。XX区委、区政府将坚定信心、铆足干劲,齐心协力、勇毅前行,聚焦全年各项工作目标,持续拉升标杆、奋勇争先,力争干出更多"走在前列、争创一流"的新业绩,持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XX县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中国沙糖桔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一张张亮丽的国字号名片见证了XX县30年的沧桑巨变。
XX县位于广西最西端,历史上曾是句町古国的政治中心之一。居住着壮、汉、苗、瑶、彝、仡佬等6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占90%。1992年,XX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享受自治县待遇。
三十而立。3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XX县各族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县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攻坚克难,昔日的边远小城面貌焕然一新,从贫瘠荒凉到茶果飘香,从封闭落后到开放进步,从羊肠小路到康庄大道......句町故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上步伐铿锵。
一、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XX始终坚持农业立县,努力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建成万亩以沙糖桔为主的柑橘类水果,万亩茶叶、万亩油茶、万亩以铁皮石斛为主的林下经济等"四个十万亩"特色种植业,生猪、麻鸭、生态渔业规模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坚持工业强县,立足丰富的林业资源,着力打造西合工业前沿阵地金山产业园区,工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形成以林产业加工为主的工业产业,获得"百色市发展工业先进县"荣誉。坚持三产兴县,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建成广西首个中国(XX)商用大数据中心,入选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中国-东盟信息港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国家4A级景区宫保府等一批历史名迹的文化旅游价值得到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深挖"驮娘孝道文化"、发展驮娘江民族风情旅游,文化旅游名片越擦越亮,服务业提质增效不断加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992年的8553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27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542元。
二、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从成立经济开发办公室,到"十三五"期间向贫困发起总攻,XX尽锐出战、访贫问苦,摘掉了一顶顶贫困村、贫困户的帽子,全县4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累计减贫11505户50235人,贫困发生率从%到全面清零,成功摘掉贫困县帽子,成为桂西北五县第一个脱贫摘帽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县各族同胞同全国人民一道如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坚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工作,牢牢守住防止返贫底线,千方百计促进脱贫群众增收。大力实施乡村建设,加大对各民族群众产业发展引导,深入开展乡风文明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更富足,乡风文明更和谐。截至2021年底,全县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元,同比增长%,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提升。
三、幸福家园扩容提质
以大气魄、大手笔、大规划投入城市建设,大力建设两个开发区、精心规划鲤城新区、提升改造老城区、全力开拓城西新区。实施城区排污管网改造、市政道路提质升级、城市绿化等一批改造工程;建成民族文化广场、铜鼓体育馆、足球场以及月亮山公园等人民休闲健身场所;建设福宁佳苑、御景水岸、龙御尚城、万力铂园等一批现代化小区,城市功能和品位显著提升,承载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更多农村人口到县城落户兴业,县城区面积从1992年的不足3平方公里拓展至如今的9.09平方公里,县城人口从960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4万人,城镇化率提升至37%。统筹推进城乡协同发展,科学规划乡镇建制,从原来的2镇9乡撤并为如今的4镇4乡,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辐射8个乡(镇)的县域布局。不断完善乡镇服务功能,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普遍改善,实现乡乡通二三级路、村村通四级路、20户以上村屯通水泥硬化路。各族群众幸福家园越建越完善、越建越美好。
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深秋时节,在田林至XX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近2万名建设者正在日以继夜奋战,力争今年底结束XX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XX将形成2小时直达百色、1小时可至云南、贵州的交通圈,区位"末梢"将变成区位"优势"。该县努力打破交通桎梏,以"一心五射"的交通大格局为主攻方向,建成3条与云南、贵州接边二三级公路。积极探索跨省区联建工作,与滇黔相关县(市)共同推进万峰湖合作、"跨省通办"、支部联建、联席会议制度等多个领域多个战略合作事项,不断刷新桂滇黔"战略合伙人"身份,"一肩挑三省"作用日益凸显。
把握发展机遇,借力中国-东盟博览会、"湾企入桂"、东西部协作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200余家企业到XX落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激发,呈井喷式增长,市场主体总量从1992年1848户增长到今年的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总体稳定在%。共推出1200多个改革事项,解决了当地群众最关心也是最现实的问题。
五、生态优势日益突显
坚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守护蓝天白云,保护好辖区486条河流生态和3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全力实施造林补贴、石漠化综合治理、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国家试点建设,大力开展万峰湖、威后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努力保护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家园。全县森林覆盖率达%,空气优良率达98%,地表水监控断面水质、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控检测达标率均为10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自治区级生态县、广西森林县城等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山上种植经济林,山腰形成茶园、水果带,山下培育粮食区、产业园。把库区变景区,茶园变游园,资产变资金,先后建成3个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场、示范社、示范基地,6个自治区星级乡村旅游区。
六、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日前,广西公示了2021年度平安市、县名单,XX再一次榜上有名。在此之前,该县已连续15年获评"广西平安县"。该县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妥善化解处理山界林权、田地确权等纠纷,维护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机制,与接边九县(市、区)建立跨县域接边治理工作机制,实现接边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覆盖全县8个乡镇99个村(社区),建成"市域治理·西合党建"5G+大数据平台,推动社会治理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不断加强和改进人大、政协工作,提升少数民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占比,加大一线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培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干部进入到队伍中来,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七、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有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创新十二年一贯制办学,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69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初级中学5所、小学2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38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目标已经实现。着力做优做强医疗服务,推行公立医院集团化改革,与深圳罗湖区集团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构建紧密型医联体,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成立医共体,构建起"县强、乡活、村稳"的分级诊疗就医新秩序,"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病有所医、病有良医"的民生承诺逐步变成现实。大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建成一体化救助服务中心、康养服务中心,医疗、养老、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县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动力电、硬化路、4G网基本实现村村覆盖,民生福祉全面增进。
八、民族团结之花盛开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讲好XX民族团结故事,全领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成功创建3个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16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在民族团结进步上树模范、立典型,引导各族同胞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立足三省(区)交界区位,推进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让优秀民族文化百花齐放,《唱娅王》《移风易俗兴壮乡》《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等一批民族节目先后进京展演,共有欧贵婚俗、壮族山歌调、八音坐唱等民族文化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三月三"歌圩、苗族"跳坡节"、瑶族"盘王节"、彝族"火把节"等各民族节庆风俗完好传承,各民族共襄节日盛会、广泛开展各类民间活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一村多族和睦居、一家三族乐融融"的情景比比皆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辉煌三十年,砥砺再出发,XX16万干部群众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华章。
步伐稳韧性强动力足--前三季度XX经济发展亮点综述
风起古城,潮涌汉江。欣欣向荣的XX大地上,企业、项目工地......处处是忙碌的身影,时时展现着奋进的力量。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居全省第一,高质量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
一、亮点多数据实、经济发展势头更足
看经济发展,不仅要看好不好,更要看稳不稳。"稳中有进",靠的是扎实的经济发展基本盘。
前三季度,XX成绩斐然,投资、工业、社零、外贸等主要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牢牢稳住了基本盘。
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半年回升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半年提高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增速较上半年回升个百分点,高于全省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增长加快。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市企业活力持续释放,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居全省第二,总数达到46家。三环锻造获评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市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总数增至5家。创新应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统讯智能成功获评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万洲电气、美利信、航鹏化学动力3家企业工业管理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一组组客观的数字见证着克难攻坚、加油奋进的力量。这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单,展现出XX经济发展稳的根基、好的预期、质的提升,彰显出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韧性与活力。
二、底盘稳基石牢、稳的趋势更加明显
工业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工业兴则全局兴。
回首XX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发展之路,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砥砺奋进的壮阔画面。
在东风日产XX工厂,第一台全新天籁(准八代)轿车正式下线;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XX工厂,随着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富康销量稳步增长,神龙XX工厂的动力总成也产销两旺;在XX生产的东风汽车股份EV30、EV35、EV45、星云四款轻型商用车亮相德国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其中EV45已获得欧盟整车认证,能够在欧洲正式销售,使得东风汽车股份海外产品线更加丰富......
产业一线的繁忙景象,彰显着全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的进中向好。
数据显示,1至9月,汽车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速较1至8月加快个百分点,实现逆势稳步增长,对全市工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不仅如此,全市各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和云计算、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项目培育扶持力度,项目含金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
一系列关联转型升级的结构性指标呈现较快增长,XX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在明显加快。
数据显示,1至9月,我市以航空航天、资源综合利用、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实现高速增长,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三、抓项目促投资、进的动能持续提升
车辆穿梭,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个个重点项目在紧锣密鼓、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涌动着聚力攻坚、加快发展的热潮。
产业为纲,项目为王。我市始终把项目作为稳增长促转型的动力引擎,围绕产业链谋项目、抓招商、扩投资,以重大项目牵引高质量发展。
前三季度,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03个、总投资5758亿元,新开工571个、总投资4660亿元,新投产247个、总投资1023亿元。数据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而取得的成果。
今年以来,我市强化"链式思维",着力推动大员上阵、全员招商,在强链、延链、补链上下功夫,补齐短板,精准招商,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全市招商工作呈现出大招商、招大商的生动局面。
国电投农光互补、吉利谷城硅谷、东方雨虹绿色新材料综合产业园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上市公司投资的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投资25亿元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投资20亿元的芯片封测和智能装备智造产业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5G智能产业园项目等一批产业链上重大项目纷纷落户......
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落地开花,我市产业链日渐完备,产业实力日益强壮。同时,我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乘法效应",使全市产业发展形成集群化态势和规模化效应,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茶乡奏响奋进曲壮志XX谱新篇--XX县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三十载筚路蓝缕,春华秋实。
半甲子砥砺奋进,沧桑巨变。
1992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XX县享受自治县待遇,XX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期间,XX抓住百色撤地设市机遇,赶超跨越,特别是进入新时代这十年来,XX县充分利用党的民族政策,众志成城,奋力前行,谱写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群雁高飞头雁领。XX县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化开展"茶乡旗帜工程""头雁引领先锋行""组建党群共同富裕联合体"和第一书记夜话、第一书记进校园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该县采用全域党建引领全域乡村振兴模式,成为全区典型亮点。
二、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XX县作为百色市乃至全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带领全县各族群众决战脱贫,同心攻坚,经过持续奋斗,全县5万多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奔小康。XX县列入全国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全区巩固脱贫成果交流会现场考察点,在自治区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五年四次获"好"等次。
三、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XX县坚持全域党建引领全域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补齐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发展短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2021年,在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综合评价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XX县分别获得综合评估"好"等次和"优秀"等次。
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XX县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扩面提质增效"行动,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基础,打好绿色牌、长寿牌、生态牌,农业总产值比2012年增长%。"XX白毫""XX乌鸡""XX牛心李"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XX县成为百色市首个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获评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蚕桑之乡。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齐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重点引进茶酒、桑果酒等低碳产业。2012年以来,累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5家,年产值超过1亿元的重点企业由5家增至10家。预计2022年二产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新增国家AAA级以上景区7个,建成"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全域旅游示范带,获得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全国异地长寿养老养生旅游名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
五、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因提质而靓,生活因提质而美。享受自治县待遇30年来,XX县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博物馆、老年活动中心、全民健身中心等大型公共设施建成投用,老旧小区改造提档升级,茶乡大道、镇洪大道等城市道路建成通车,背街小巷道路"白改黑"提质改造,市民出行更加方便快捷......一件件事关XX城市形象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成为精品工程、惠民工程。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乡村发展同频共振。
XX县下甲镇平怀村曾因为贫困落后被称为"笨村",能出去的人都不愿再回来。现在通过"特色产业+农文旅"模式,发展成为美丽宜居的村庄,一个网红打卡点。从一个无人问津的小村庄到乡村游打卡地,平怀村的美丽嬗变,正是XX持续改善城乡环境的一个缩影。
XX县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扮靓"三级客厅"行动,深化开展"干部回乡·扮靓家园"大行动。构建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网格化的乡村治理新机制,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助推了乡风文明建设。获评全国文明村镇3个、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个。
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XX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理念,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县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位居全区前列。地表水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巩固在%,排全区第三,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县。推进国家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经验获得在全区推广。与中广核集团合作开发林业碳汇项目,让碳汇资产实现收益,探索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七、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XX县始终把民生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造福人民群众作为一切重大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群众期盼解决的就业、就医、教育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保障体系更为健全。构建起较完备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12年以来,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城镇就业80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实现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应保尽保。
教育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新建XX县民族小学、深圳盐田镇洪小学,创办民办高中1所,建成幼儿园56所,新增学位1万余个,在全市较早获得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建成镇洪体育文化公园、全民健身中心、乡镇足球场等体育文化设施,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举办了"两会一赛""庆丰收"等大型赛事活动,多次承接全国、全区、全市赛事活动,有效提高了XX知名度。
健康水平持续提升。深入实施健康广西行动,成功创建广西健康促进县。推行"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以联结共建的方式推动全县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不断提升,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格,持续保持全域零疫情的良好防控态势。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乐百高速公路、凤山到田林二级路、弄福公路等多条大动脉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XX城乡交通瓶颈的制约。村村通水泥路,20户以上的进屯道路全部硬化,农村公路建设走在全区前列。
八、民族文化更加繁荣
XX县以创建全国、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不断挖掘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促进各族人民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3人,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示范乡镇1人、示范村2个。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打造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项目9个,列入自治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全县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的家庭达10260个,各民族"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已是常态。
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是XX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既是30年的礼赞,也是XX再铸辉煌的新起点。
新时代新征程,XX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宜居家园、产业富民、工业倍增、法治乡村、效率XX"六大战略",努力打造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团结和谐、美丽幸福新XX,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XX新篇章。
多维度塑造冰雪强市--我市推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新雪季到来,我市各大雪场再次精彩开板。北大湖滑雪场、万科松花湖滑雪场新雪季雪卡预售火爆,分别同比大幅增长,显示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冰雪热还在持续升温。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东北振兴大计,多次指导鼓励东北发展冰雪经济。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时明确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吉林要做好雪文章"等重要指示精神,抢抓2022北京冬奥会重大机遇,整合独有的寒地冰雪资源,充分发挥"粉雪、雾凇、寒江、林海、温泉"五大优势,通过建设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试验区、松花江雾凇观光旅游休闲带、温泉康养旅游休闲带"一核两带",多维度发力塑造"世界级冰雪度假城市",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增添新动能。
一、提升高度增强国际竞争力
世界一流的冰雪资源,是我市发展冰雪经济最大的底气。
在充分借鉴国内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参与编制了《冰雪产业发展规划》《滑雪场资源空间布局规划》等区域规划和业态规划,为全市冰雪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有力遵循。
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全面提升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打造自然条件、设施功能、接待能力、服务水准等各方面达到国际一流水准的滑雪度假区。
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单体雪道面积位居全国第一,引进国际化运营的西武王子酒店,连续5年荣获"中国最佳滑雪度假区"称号。新雪季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提升接待能力,青山酒店升级换牌国际品牌酒店瞻云萨罗蒙户外运动主题酒店全新开放,新雪季可提供床位数超过4000个,日接待游客量达到1万人。
单体雪道面积位居全国第三的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拥有国内落差最大的专业滑雪赛道,是亚洲自然条件和竞技滑雪品质最好的雪场。这里不仅引来国内国际滑雪发烧友,还引来酒店运营管理达到国际顶尖水平的地中海俱乐部入驻。
今年开工的总投资310亿元的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二期工程,在新雪季到来前完成本年度建设任务,使这里一跃成为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滑雪度假区。除了雪道、索道承载能力的提升,北大湖滑雪度假区还新增了五星级酒店极乐汤旗下百万石温泉度假酒店,实现滑雪与度假完美结合。预计新雪季这里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收入5亿元,带动全市冰雪旅游实现新突破。
二、增加厚度丰富冬季旅游体验
"吉林雾凇"在冬季旅游市场享有盛名。依托松花江、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等,我市打造百里雾凇观光旅游休闲带,重点发展休闲旅游、雾凇观赏、雾凇体验、冰雪文化创意等产业,提升"一江三湖"旅游综合能力。
九大雾凇观赏带地处重点冰雪景区周边及市区内松花江沿线的雾凇高发区域,极大方便了游客出行规划线路,提升了观赏雾凇的体验。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越办越有影响力,受到中外游客的广泛关注。
结合冰雪旅游,我市打造"中国最美冰雪温泉带",发展温泉养生、健康养老、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功能于一体温泉度假养生产业集聚区、温泉养生度假旅游经济带。神农庄园、圣德泉亲水度假花园、圣鑫世外桃源温泉谷等7个温泉度假项目各具特色,最大日接待游客能力合计达到万人。
冰雪民俗旅游蓬勃兴起,丰富了冰雪旅游生态,也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力。目前,韩屯村雾凇岛、曾通村雾凇岛、北大湖南沟村、舒兰二合雪乡和吉林俄式冰韵小镇·舒兰南阳5个冰雪民俗景区粗具规模。韩屯村和南沟村还被评为省十大乡村旅游精品村。
滑粉雪、赏雾凇、泡温泉、添装备、过大年,独具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增添了冬季旅游吸引力,让吉林之行丰富多彩、回味无穷。
三、升温热度打造冰雪城市品牌
每个雪季,我市精彩冰雪活动和赛事不断,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冰雪经济业界人士和冰雪运动爱好者的目光。
2021年12月,我市抢抓北京冬奥会重大机遇,高水平承办了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首届世界滑雪度假·吉林北大湖峰会。峰会期间,在世界旅游联盟·北大湖对话上发布的《2021中国滑雪度假消费发展报告》中,我市入选"最受欢迎的我国十大滑雪度假城市"第一梯队,同时被评为"雪质极佳的滑雪度假城市""高端体验型滑雪度假城市"。
峰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扩大了我市冰雪经济影响力,而且成功推进了北大湖滑雪度假区整体开发项目、吉林万科松花湖滑雪度假区建设项目、索道设备生产项目等20个冰雪产业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我市。
我市冰雪竞技氛围浓厚。近年来,随着深入实施冰雪奥运冠军培育计划,短道速滑、单板滑雪平行回转等14个优势项目全面建强。"十三五"期间,我市运动员在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共获得金牌360枚,其中国际级32枚,实现亚冬会、世界杯、世锦赛、冬奥会等重大冰雪赛事金牌全覆盖,涌现出冬奥冠军李坚柔、武大靖等一批优秀运动员,提升了我市在冰雪体育界的地位。
近年来,我市冰雪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精彩纷呈,有效推动了"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世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全国大众高山滑雪冠军赛、全国冰球联赛、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吉林冰上龙舟赛等高水平精彩赛事不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观赛。
今年,我市还将高标准筹划第二届世界滑雪度假·北大湖峰会和28届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初步计划举办23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冰雪赛事。"雾凇之都滑雪天堂"的城市品牌,通过顶级赛事和高端商务活动声名远播。
四、增加黏度带动相关行业合力并进
雪的黏度越大,越容易滚成大雪球。我市大力推进"冰雪+",多行业多领域合力并进,把冰雪经济做大做强。
近年来,我市密集出台了《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做大做强冰雪产业实施方案》《冰雪装备产业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打造冰雪产业发展政策洼地。
我市组织协调两所驻吉大学、12所职业学校合作,开设了19个冰雪相关专业,每年培养上千名专业冰雪人才。同时,我市推进与北京体育大学战略合作,调动北华大学、吉林医药学院、东北电力大学等驻吉高校积极性,开展冰雪运动康复、冰雪装备等相关领域研发。
近年来,以吉林市为拍摄背景的电视剧《冰雪之名》已由中央电视台客户端播出。市歌舞团创排的大型音舞诗画《凇雪情缘》,生动展现了吉林雾凇与冰雪的神奇与美丽、城市精神与人文情怀。
乘北京冬奥之风,我市冰雪运动水平更上一层楼。国家级冰雪特色校达到75所,已组建起速度滑冰队112支、短道速滑队40支、高山滑雪队29支、单板滑雪队20支、越野滑雪队18支和校园冰球队19支,基本形成了"一校一品"。
依托碳纤维、合成树脂等产业优势,我市积极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产业,规划建设了15万平方米的冰雪装备产业园区,投资亿元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吸引冰雪装备制造企业落户,为产业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
上个雪季,我市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1%,冰雪旅游止跌、回升、增长态势明显。
按照"世界级冰雪度假城市"战略定位,我市将持续提升"雾凇之都滑雪天堂"城市品牌形象,放大特色旅游产品优势,逐步提高在滑雪度假领域的品牌知名度、高质量产品供给、游客接待量、游客满意度。到2025年,全市冰雪旅游业综合收入力争达到700亿元,让"冰天雪地"真正变成推动振兴的"金山银山"。
贯彻发展新理念奋力谱写新篇章--XX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XX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宁德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牢记"全家XX"的美好愿景,持续推进十九个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坚持改善民生补齐短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总量跻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践行了"当标杆、走前头、做贡献"的使命担当。
一、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总量争先进位。十年来,XX市生产总值连续突破300亿、400亿、500亿、600亿元大关,由2012年的27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680亿元;年均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大关,2021年为万元,比2012年增加万元,年均增长%。
财政实力跃上新台阶。XX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从2012年的26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62亿元,增量超过30亿,年均增长%。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比宁德市高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跃上60亿、30亿两个平台,政府财力增强,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投入保持稳定。2020年,R&D经费支出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012年,"国家火炬福建XX中小电机特色产业基地"获科技部批准,列入2012年第一批国家火炬特色基地认定名单之中;2013年,XX市闽东中小电机产业集群列入2013年度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是福建省唯一被列入试点的集群;2014年,再获"全国生产力促进(服务贡献)奖"。XX市地震办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市县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评比三等奖、二等奖;2016年,XX市圆满完成国家火炬福建XX中小电机特色产业基地复核工作。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1家、创新型企业21家、"福建省科技型"企业115家、福建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宁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0家。研发成果丰硕,2021年底,全市拥有发明专利211项。
二、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居民收入不断迈上新台阶。2013-2021年,XX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3090元提高到43748元,高于宁德市平均水平,位居宁德市各县市区前列,年均增长%;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11元,比宁德市平均水平高929元,比2012年增长153%,年均增长%。
民生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十年来,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参保人数不断扩大,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一体化,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解决。实施低保、五保、高龄补贴扩面提标,城乡"三无"老人全部纳入低保供养,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村级主干新农保补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实现全面覆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继续实现全覆盖,重大疾病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敬老院、幸福园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就业形势稳中趋好。十二五以来,XX市落实积极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面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努力改善就业环境,构建人才创新平台,促进就业培训,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保应参保续保任务万人,完成续缴率%。综合参保率达%。制度覆盖率达100%。年末全市领取失业保险金1332人,比上年增加601人。
三、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十年来,XX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调整为2021年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
一产"稳",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重视农业,夯实农业基础,历来是固本安民之要。2021年XX市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GDP比重为%,比2012年下降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从2012年的:::调整到2021年的:::,农业比重下降个百分点,和其他经济成分比重差距进一步缩小,"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显著改善。XX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发挥区域优势,有XX优势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全市非粮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从2012年的%提高到2021年的%。茶叶、水果、蔬菜、中药材等区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XX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巨峰葡萄、水蜜桃、芙蓉李、东魁杨梅、脐橙等优质水果,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拥有"XX巨峰葡萄"等4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2021年,全市水果产量万吨,是2012年的倍,年均增长%。
二产"进",工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21年,XX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为2012年的倍。2021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对GDP的贡献率为%,工业挑起经济发展的大梁。主导优势产业发展稳健。不锈钢新材料产业从零起步迅速崛起,鼎信实业、鼎信镍业、鼎信科技、海和实业等镍合金及不锈钢深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浦众钢铁有限公司不锈钢深加工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形成产业集群。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不锈钢制造行业突破千亿大关,成为福建省首个千亿民营企业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不锈钢行业产值亿元,年均增长约27%。
三产"优",服务业发展新动能优势显现。十年来,XX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低于GDP增速个百分点。近年来,全市第三产业发展领域进一步拓宽,旅游业、现代物流等新兴行业有了较快发展。旅游业不断升温,白云山成功创建4A级景区,廉村被省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晓阳镇被评为乡村旅游休闲集镇,西北部乡镇生态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2021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万人次,比上年增长%,旅游总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港口物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XX青拓实业物流仓储基地、白马军联200万吨散装水泥中转配送中心等物流项目顺利建成。"互联网+"经济发展较快,2016年电商企业开始纳入XX市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统计,2021年纳统电商企业数量21家;2021年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持续快速增长,XX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为亿元,同比增长%。
四、坚持协调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发展协调性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比2015年缩小了。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2021年城镇化率为%,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平衡。更加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之间的平衡,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市学前教育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全市共有各类幼儿园100所,比2012年增长%;义务教育迅速发展,2021年,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万人,比2012年增长%。卫生事业稳步推进。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卫生医疗条件持续改善,2020年底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和拥有医生数分别比2012年底增加张和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广播电视、宽带实现村村通。交通出行更加便捷,依托白马港通江达海、南北延伸、辐射内陆的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连接"三区六组团"与周边城市、重点旅游景区的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五、基础设施突破瓶颈,城乡面貌喜换新颜
十年来,XX市重点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项重大项目,持续加快补短板、破瓶颈,全市综合交通设施跨越式发展,通达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28亿元,使得全市焕发新的面貌。
路网建设迅猛发展。十年来,XX市不断加大对交通领域的投资,2016-2021年交通运输投资年均增长%,在促进经济腾飞和便捷群众出行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来,XX市不断加快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依托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航运的闽东交通枢纽地位初步显现;宁武、福寿、沈海复线XX至柘荣段高速公路和富春大道一期、五福大道、白云山旅游大道、天马大道、环城东路等一大批城镇重要交通主干道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互通超10个;连接城乡互联互通路网不断优化,城市通乡达村路网提级改造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城乡面貌喜换新颜。"一市三区六组团"新型城市主体框架和以城区为中心的面江向海城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溪北洋、富春溪西岸城市新区和赛岐"小城市"试点。山海联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成效持续显现。2021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流域省控以上断面水质Ⅰ~Ⅲ类比例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2021年共创建初级版绿盈乡村"70个,中级版"绿盈乡村"43个,高级版"绿盈乡村"9个,累计已创建初级版"绿盈乡村"376个,占比达%。2021年XX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比2012年提高个百分点。
强根铸魂促发展,踔厉奋发谱新篇!XX市国资国企助力珠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国资国企深化改革步履铿锵,规模实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共享发展硕果丰盈......党的十九大以来,XX市国资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建领航,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国计民生,践行国企担当,围绕打好改革、创新、提质、投资、增效"五场攻坚战",引领国资国企在扎实做好强党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等工作中下功夫、求实效。5年间,一批实力更强、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国有企业已成为珠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顶梁柱"。
2021年,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及子企业共计56户,其中一级企业为15户,资产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所有者权益亿元,同比增长%;实现营业总收入亿元。
十里银滩绵延成片。
一、党建领航国资国企强根铸魂焕活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资国企的"根"和"魂"。
党的十九大以来,XX市国资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严从实抓好国企党建工作,深入实施"党建领航"工程,推动监管企业建章立制,积极打造党建联盟,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落地落实清廉国企建设等重点任务,打造"一企一品牌"。目前,已有11户企业建立了"向海先锋""景区党旗红"等党建品牌,先后有15个单位和个人荣获自治区、XX市"两优一先"称号,党建品牌的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国有企业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推动旗帜带动作用逐步星团覆盖,凝心聚力争上游的企业文化正在形成。
同时,市国资委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以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为主线,着力推进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多措并举清退"两非""两资",不折不扣做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有效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建章立制取得新进展。市国资委落实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出台印发系列文件,不断细化国资国企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国资国企治理各环节,把党组织内嵌到企业治理结构之中。企业全面完成"党建入章",7户一级企业全部制定党组织研究决定、前置研究讨论和负面事项"三张清单",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党组织议事规则,完成率达100%。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明显。市国资委出台47个配套文件,涵盖党建、企业改革发展、财务监督、产权管理和企业领导人管理等方面工作,推动国企改革行动走深走实。2021年,已有市城开集团等6户市属国企发展了混合所有制经济,3户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国有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及子企业共计17户,其中直接监管一级企业7户,涵盖了基础设施、能源、水务、交通、旅游、乡村振兴、海洋养殖、矿业等涉及我市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市国资委干部重走习总书记视察XX路线。
通过整合资产资源,优化监管方式,提升国企资信等级,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企业逐步形成以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融资模式,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融资体系。如今,XX市城投公司、XX市路港公司、XX银投公司已经实现公司主体信用AA评级,可实现直接融资亿元。
盘活沉淀资产。国资委"因企施策"予以指导支持,逐步建立"有进有退"的资源灵活配置机制,建立"僵尸企业"破产、工商注销"绿色通道",加快了"三去一降一补"速度,推动监管企业高效有序退出非主业,实现闲置国有资产盘活增值。截至目前,已安置"僵尸企业"职工897人,累计补缴下岗职工社保欠费2900多人次。
二、向海图强国之重器奋楫破浪绘蓝图
"打造好向海经济,写好新世纪海上丝路新篇章。"殷殷嘱托,言犹在耳。5年来,市国资国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时提出的发展向海经济的要求,勇立潮头争当排头兵,奋力勇做服务经济发展的先行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临港临海产业配套服务、码头航道建设等方面出招发力。党的十九大以来,国资国企充分发挥全市经济稳增长的压舱顶梁的作用,市国资领域累计洽谈项目61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同比增长%,市属企业完成项目融资亿元。
打造好向海经济,深耕城市资产资源。5年来,市城开集团投入约亿元,完成各类公园场馆、医院学校、城市路网等123个项目建设。随着市图书馆、市体育馆、市博物馆等的相继投入使用,XX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质大大提升。XX火车站提质改造、西村港跨海大桥建设、XX职业学院异地搬迁项目等多个项目顺利推进,一个"现代之城、未来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蓝图逐步变实景。
近5年来,市路港公司全力推进27个道路桥梁、铁路管网、航道码头以及环保设施等重大项目,总投资超350亿元。向海大道、廉州湾大道海城区段项目相继开工、建成并投入使用。建设经营LNG三期、20万吨散货码头等众多经营发展项目,构筑串联XX一县三区交通、畅通产城经济融合、协同陆海区域发展的"向海图强"大格局,为珠城扬帆蓝海注入"新动能"。
XX旅游集团火力全开推进银滩改造提升项目、旅游集散中心、公共交通、足球公园等三大板块共建设项目26个,"蝶变"银滩澎湃归来,城市公共交通提档升级,大江埠、东郡两大足球公园投入运营,"旅游+"模式加速产城融合,崭新业态落地开花,XX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呼之欲出。
XX银投公司5年来勇当"向海建设先锋",参与了全市学校、"两路五桥"、雨污管网工程、市政道路工程以及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36个,填补了XX国际足球场地的空白,完成投资亿元。为我市承接大湾区溢出产能打下坚实基础,助推我市"南向、北联、东融、西合"迎来质的飞跃。
三、服务大局全力以赴守土尽责勇担当
市属企业临危受命,历时60个小时交付XX市第一方舱医院,全力推进集中隔离点改造任务,累计改造隔离点项目68项,完成隔离区(房间)9697间。供水、供粮等近千名职工24小时奋战在保供一线,国有粮企投放大米76吨,植物食用油39吨;17家国有农贸市场供应"平价菜",全市"菜篮子"、"米袋子"稳定供应;市国资委调派至市防疫指挥部,在盲区盲点组开发了2个应用平台和3个程序已经申报了国家知识产权,为我市疫情防控大数据精准化、可视化提供中坚力量。
市属国资国企凝心聚力战"疫",全力以赴防控疫情和护航经济,以守土有责的韧劲,战疫情、保供应、稳生产,切实扛起国资国企担当。XX"7·12"疫情期间,市国资委及市属国有企业尽锐出战驰援战疫一线,集结598名国资国企干部志愿者下沉数十个社区网格,697人参与保运转,几乎倾尽国资系统全部力量。
急难险重显担当,是国资国企服务XX发展大局的生动注脚。一直以来,XX国资国企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城市、服务产业、服务民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义不容辞履行社会责任,在文明创城、乡村振兴、社会公益、低碳环保等领域担当作为,积极发挥国企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
市国资委主动担当,今年以来,先后158次到各监管企业、农贸市场、"三无"小区、物业小区等创城责任点位开展综合调研和具体督导,协调推进54个点位创建工作落地落实。今年以来,积极推动国企"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成立XX乡投集团,搭建综合性多元发展平台。推进铁山港2个高标准农田(约9500亩)建设,已完成80%工程量。搭建XX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平台,完成选址等前期工作。
四、聚焦民生共享发展硕果丰盈创佳绩
"现在进市场买菜像逛超市,环境整洁明亮,功能分区设置科学,各类菜品应有尽有,购物体验令人惊艳。"市民们纷纷感慨,"脏乱差"的国有农贸市场旧景已一去不复返,一个个现代化智慧农贸市场令人耳目一新。
"小市场"保障"大民生"。农贸市场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党的十九大以来,XX市国资委落实"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惠民生",以国有农贸市场民生窗口为切入点,通过自筹和合作开发模式,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扎实有序推动全市17个国有农贸市场提升改造,紧盯市场环境卫生整治,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助推文明城市创建,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目前,该项目于今年9月28日基本完成。"菜篮子"越拎越舒心,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大大提升。不仅如此,市国资委还联手企业逐步搭建起XX市农产品高效流通网络,科技赋能XX农海产业,促进向海农业提质增效,奏响XX农海产品"致富经",受到农户商户好评。
顺应民生之需,答好民生之问。党的十九大以来,XX国资国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配置机制的改革创新,全面完善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民生发展格局,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累计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亿元,推动供水管网改造、北郊水厂二期等103个重大民生项目建成交付使用......交出了一份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强工业行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综述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
今年以来,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省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量增长、质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
上半年,甘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规上工业增速高出全国平均个百分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一、建立健全强工业政策体系
金昌、平凉、武威等6个市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两位数增长;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煤炭、有色、石化等19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占全省工业总量75%的50户重点调度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
上半年,全省多数市州、多数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工业产值都实现较快增长,成绩令人鼓舞。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强工业行动安排部署,省工信厅牵头制定《甘肃省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并督促各市州工信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出台强工业措施,形成推进强工业工作合力。
围绕省委省政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省工信厅建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服务保障机制,将全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货运司乘人员全部纳入"白名单",目前共梳理2批333户"白名单"企业。
截至6月底,2309户规上企业中,正常生产企业超过九成,1254户企业达产率80%以上。
电煤气等要素保障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今年以来,围绕"保安全、保民生、保重点",我省全面发挥省煤电油气运保障协调机制作用,强化电煤调度监测力度,制定并落实保障机制方案,积极应对要素供应风险与挑战,实现全省电力电煤和天然气稳定有序供应。
上半年我省生产原煤2780万吨,其中6月份日均产量万吨。全省电厂存煤平均可用天数35天,统调燃煤电厂存煤均在20天以上。
二、充分发挥省属企业"压舱石"作用
省属企业是甘肃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各省属企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经营生产,全力以赴稳产增产,产能充分释放,继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后,顺利实现"二季度双过半"目标。
今年1-6月,省属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白银集团等11户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窑煤集团工业总产值完成年计划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
省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金川集团、白银集团、靖煤集团利润总额实现大幅增长。
上半年,各省属企业经营效益实现稳步增长,离不开投资这辆"马车"的有力拉动。
今年以来,各省属企业加快实施"强工业"行动,金川集团加大三元前驱体、电池正极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投入,投资同比增长%;酒钢集团加快发展高品质碳钢、不锈钢、铝等产业链建设项目,有力推动"原字号"向"材字号"转型。甘肃电投集团加快推进金昌紫金云数据中心产业园项目,项目总投资50亿元,满负荷年用电量将消纳25亿千瓦时......
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出年度预期目标个百分点;省属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
同时,各省属企业抢抓有色、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利时机,加大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投入,推动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化工等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据统计,今年1-6月,全省270个"三化"改造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
"我们将强化投资拉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指导督促各省属企业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把握好速度与结构的平衡,把握好增长与效益的平衡,全力以赴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在保增长过程中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省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说。
三、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3月,我省印发《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若干措施》《甘肃省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为我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今年6月,我省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包括加强纾困资金支持、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等共20条措施,进一步加大助企纾困力度。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工业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工业结构不断优化。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入库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倍,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微企业2274户,实现增加值占全省规上工业比重%,增速同比增长%。
今年以来,我省工信部门不断完善企业反映问题调度台账,发挥好工作专班和驻企业联络员作用,进一步加强涉企联络,落实重点问题抄告制度,强化部门协调会商机制,采取"一企一策",全力帮助企业纾解困难问题。截至6月底,全省工信系统梳理问题1527件,协调解决问题1325件。
同时,着力减轻企业负担,为各类中小微企业缓税、减免失业保险费、减免工伤保险费、发放稳岗返还亿元。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开展"一起益企"和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2184场(次),服务中小企业万家(次)。积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省金融机构新增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亿元。
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全年目标作出新贡献。
锐意进取砥砺前行、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XX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2017年XX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以来,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扎实推进"五个现代化XX"建设。五年来,全市经济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市场活力积蓄释放,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五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XX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经济运行平稳向好,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发展韧性不断增强。
经济总量稳中有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年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特别是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冲击和挑战,全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2020年生产总值增速好于预期,2021年同比增长%,恢复态势更加巩固。
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前列,2019年突破10万元,2021年达到万元,五年年均增长%。财税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亿元,占比达到%,比2016年提高个百分点。企业效益稳中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2017年增长%。能源利用更加高效清洁,以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五年年均下降%;出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2021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为%,连续五年低于50%,且比重逐年降低,比2016年降低个百分点。114个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绿色产品入选国家绿色制造名单。
二、三次产业稳定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坚持"制造业立市",加快打造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着力构建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XX基本形成了农业基础稳固,工业、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的∶∶调整为2021年的∶∶。
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2016年的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亿元,五年年均增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万亩,建设提升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大力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小站稻种植面积由2016年的30万亩增加到2021年的万亩,小站稻和宝坻区列入全国全产业链重点链和水稻全产业链典型县,小站稻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持续提升。粮食安全基础夯实,粮食总产量自2016年起始终稳定在200万吨以上,2021年达到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蓟州区、宝坻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市26个村被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制造业引领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制造业立市",实施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以智能科技为引领,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以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为支撑的"1+3+4"现代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制造业能级提升,不断唤醒XX城市的制造业基因。2021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比2016年提高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快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个百分点。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先进制造业持续壮大,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成功获批,信息安全、动力电池两个集群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深入实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链长制",集中攻坚信创、高端装备等12条重点产业链,对全市工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2021年,12条重点产业链工业增加值增长%,快于规模以上工业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比重达到%。
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服务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快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个百分点,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比2016年提升个百分点,是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伴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以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服务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金融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2021年末中外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贷款余额超过4万亿元,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年均分别增长%和%。租赁商务、科技服务、软件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聚集发展,飞机、国际航运船舶、海工平台租赁业务领跑全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分别增长%、%和%,均快于服务业年均增速。数字赋能提速加力。实施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出台数字经济"1+3"行动方案,"津产发"数字经济综合应用平台成功上线运营。
三、内需结构优化升级、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积极扩大内需,发挥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提高有效投资质量,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内需支撑作用稳定,XX"双循环"发展格局根基更加坚实。
投资优化供给结构作用有效发挥。深入贯彻落实一系列"稳投资"政策,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规模,持续发挥投资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强弱项作用,全市投资增势平稳,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五年年均增长%。其中,制造业投资连续三年保持增长,五年累计投资占全市的%,一汽大众华北基地、"两化"搬迁、130万吨/年乙烯改造等重大项目建设,对全市汽车、石化等重点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基础设施投资年均增长%,快于全市投资个百分点,五年累计投资占比达到%。投资向高端领域延伸拓展,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制造业投资比重显著提升,由2017年的%提高到2021年的%,五年提升了个百分点,经济高质量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
消费市场扩容升级。获批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制定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落实加快发展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推出海河国际消费季等全市性促消费活动,培育众多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供给,引领消费升级。商品消费结构持续优化,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五年年均增长%,占比由2016年的%提高到2021年的%;2021年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通讯器材类、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占比分别比2016年提升个、个和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等低碳智能商品增势强劲,2021年零售额分别增长%和%。商业载体设施更加完备,金街纳入全国首批步行街改造试点,鲁能城、陆家嘴、K11Select购物艺术中心、尚河城中街商业广场等相继开业运营,2021年末商业综合体总数达到58个,中心城区便利店覆盖率达到98%,滨海新区入选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会展经济规模品质双提升,国家会展中心(XX)建成运营,成功举办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中国(XX)国际汽车展览会、全国糖酒会等大型展会。夜间经济日益活跃,出台实施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意见,累计建成夜市35家,日均客流量达25万人次。
四、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紧紧把握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定位,努力打开脑袋上的"津门",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倾心倾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XX正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实施"津八条"、《XX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一制三化"改革,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市通办、就近可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实现"32证合一",除特殊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网上实办率达到98%。坚决落实各项减税降费举措,五年累计减税降费超过2500亿元。有效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试验田"的引领作用,截至2021年底,累计实施502项制度创新措施,向全国复制推广38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占全国集中复制推广总量的%。营商环境改善促进市场主体较快增长,市场主体由2016年末的万户增加到2021年末的万户,年均增长%;2021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万户,是2016年的倍。
市场活力有效释放。扎实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提质增效推进机制不断创新,一批国有企业集团"一企一策"改革成效明显。出台"民营经济19条"及32项配套措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6条等政策,民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经济增加值五年年均增长%,2021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XX连续出台"惠企21条""支持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27条",用"真金白银"帮助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稳发展。建立"132"驻企帮扶机制,开展"政策+技术"精准帮扶企业行动,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保市场主体取得明显成效。
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全面落实各项促外贸稳增长政策,外贸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亿元,五年年均增长%,其中出口亿元,年均增长%。外贸转型趋势明显,2021年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到%,比2016年提高个百分点;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和%。"一带一路"、RCEP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21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占比%,对RCEP成员国出口占比%。
对外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把握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XX意大利中小企业园加快建设,在亚非欧三大洲19个国家累计建成"鲁班工坊"20个。跨境电商出口试点模式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海外仓43个,进出口规模处于全国前列。国际友好城市增至96个。2021年,新设境外企业机构100家,中方投资额亿美元,增长%;全市服务外包接包执行额五年年均增长%,其中离岸接包执行额年均增长%。
五、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持续提升、新动能引育成效明显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实施新动能引育五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加速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XX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释放。
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五年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始终位于全国前列。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底盘"不断壮大,截至2021年末,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9000家,独角兽企业9家,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0家,市级雏鹰、瞪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分别达到4974家、378家、230家。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及升级版,累计引进各类人才万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合成生物学、现代中医药、细胞生态5个海河实验室,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XX版"国之重器"加快建设,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实验室条件下"从0到1"的突破,银河麒麟操作系统、"神工"脑机交互系统等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认定4家高水平大学科技园,有力推动科技、教育、经济融通发展。2021年,全市专利授权量万件,有效专利量万件,均为2016年的倍。
新经济加速发展。高水平举办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一大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新兴产业加快壮大,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五年年均分别增长%和%,分别快于规上工业个和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16年的%、%提高到2021年的%、%。新产品产量呈现量级式增长,工业机器人产量由33套增至728套,服务机器人增至万套,新能源汽车增至万辆。服务业态和模式不断创新,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产业互联网新模式有序发展,疫情催化直播带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加快发展,2021年,高技术服务业及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为代表的现代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达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上服务业的比重接近1/3,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比重超过1/4。快递业务量亿件,比2016年增长倍,年均增长%。
六、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三大攻坚战全面推进
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优先位置,XX牢牢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全方位加强重点领域合作,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彰显XX作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2017-2021年来自北京地区的投资累计亿元,占全市利用内资的比重达到%。中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中国核工业大学、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中国电信京津冀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落地,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承接载体加快建设。主动服务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持续深化津雄交通互联、产业互促、生态互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做优做强XX港雄安服务中心,打通雄安新区快速通关、便捷出海的"绿色通道"。建立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牵头制定首个区域环保标准,加大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力度。"轨道上的京津冀"提速发力,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京津通勤便利化12项措施全面落实,京津两市地铁App支付互认,同城化更加明显。加快XX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投产运营,成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集装箱吞吐量五年年均增长%,2021年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达到万标准箱,稳居全球十大港口行列。医疗卫生协作日益紧密,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医院1013家,有力提升三地医疗服务便利化水平。
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持续深化。建立健全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稳步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多措并举化解市属国企突出债务问题,202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负债率为%,比2017年下降个百分点。精准脱贫攻坚战成效显著。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2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651个,消费扶贫超过33亿元,助力50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困难村结对帮扶任务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效果明显。整治"散乱污"企业万家,有效破解"钢铁围城""园区围城",3家钢铁企业有序退出,撤销取缔工业园区132个,"十三五"末,全市粗钢产能比2016年减少1514万吨。扎实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年均浓度由2016年每立方米69微克下降到2021年的39微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100%,废水排放企业及污水处理厂排放达标率接近100%,12条入海河流水质总体达到Ⅳ类以上;建成一批垃圾处理设施,整治修复一批污染地块。
七、民生保障坚实有力、人民福祉不断增进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XX每年高质量实施20项民心工程,千方百计稳就业,积极拓展居民增收渠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着力完善积极就业政策,大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2016-201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利影响,出台实施"稳就业32条""强化稳就业举措76条""高校毕业生就业40条"等一系列助企稳岗措施,加大对就业困难劳动力的扶持力度,全年新增就业万人,2021年新增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左右的控制目标。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促进居民增收措施落地落实,推动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年均增长%。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快于城镇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续3年缩小,2021年收入比例下降至,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处于最好水平。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档升级,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五年年均增长%,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年均增长%,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增长%。
市场保供稳价成效良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始终保持在3%以内,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XX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全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整体平稳,肉蛋奶菜等货源充足,物价总体稳定。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其中粮食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下降%,禽肉价格下降%,干鲜瓜果价格下降%;消费品产销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中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蔬菜类、肉禽蛋类、服装类、日用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和%。
多层次社会保障不断健全。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职工大病保险制度,养老、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待遇以及医保门诊报销限额、住院报销比例稳步提高,城乡低保、低收入家庭救助、特困供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等标准连续提升,"救急难"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202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万人,分别比2016年末增加万人和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万人,分别增加万人和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工伤保险人数万人,增加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人数万人,增加万人;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人数万人,增加万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托底作用全面发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城乡统一,城乡低保分别由2016年的每人780元/月、700元/月统一提升至每人1010元/月;职工工资最低标准由2016年的1950元提高到2180元。扎实推进"一老一小"工作,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1年末全市共有养老机构396家,老人家食堂1701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357个,床位万张;共有幼儿园2346所,在园幼儿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100%。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加快构建"双城"发展格局,建设创新宜居"滨城"和紧凑活力"津城"。地铁建设全面提速,5号线、6号线和1号线东延线、4号线南段建成通车,运营总里程达到265公里;建成宁静高速、滨海新区绕城高速等,贯通新外环等快速骨架公路,2021年末全市公路里程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公里;提升改造乡村公路,建制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客车"。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家庭千兆光纤网络覆盖率等3项指标位列全国第一,固定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跃居全国第二。累计建成5G基站4万个,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主城区等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加力,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871"重大生态工程,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5%以上,西青区、宝坻区、蓟州区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子牙经开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群众居住品质得到提升,实施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计划,连续6年提前和延长供暖时间。
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XX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教育现代化优质化深化发展。深入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年行动,完成第三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品牌特色高中建设加快推进,2021年末全市共有小学895所、在校生万人,普通中学535所、在校生万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全面规范校外培训,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南开大学、XX大学等5所高校、1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XX茱莉亚学院建成使用,高质量完成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任务,2021年末全市共有研究生培养机构24所、在校生万人,普通高校56所、在校生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1所、在校生万人。
健康XX提速建设。系统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推广"互联网+医疗"服务,启动实施妇女儿童健康提升计划,覆盖万人次。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完成环湖医院、儿童医院、XX医院、一中心医院新院区、海河医院等新建改扩建项目,协和XX医院一期主体封顶,空港医大总医院二期开工建设。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6084个,其中医院432个;卫生机构床位万张,其中医院万张,比2016年末增加万张;卫生技术人员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万人,注册护士万人,增加万人。建立健全新冠肺炎疫情监测处置机制,强化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建设,提升核酸检测、感染防控、应急处置能力,稳妥有序开展新冠疫苗规模化接种,截至2021年末,全市12岁以上人群首针接种率%,总体接种水平保持全国前列。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85个街镇和2363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标,国家海洋博物馆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平津战役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等3家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民族文化宫重建启用。《周恩来回延安》等精品力作得到普遍赞誉,京剧《秦香莲》等6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自2016年起连续6年举办市民文化艺术节。2021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15个,文化馆17个,博物馆69个,公共图书馆20个,街乡镇综合文化站255个。图书出版总印数从2016年的6425万册增加到9417万册。文化及相关产业向新型化、创意化、智能化迈进,传统的媒体生产方式转变为融媒体的生产方式,以津云客户端为全市移动新媒体的总平台、总集成,把XX传统媒体强大的采编资源和网络媒体的技术优势相结合,推动报网声屏一体化发展。
体育事业再创佳绩。五年来,XX运动员在国内外比赛中共获得420枚奖牌,包括国际比赛70枚、国内比赛350枚,其中在东京奥运会上XX体育健儿共获得3枚金牌和1枚铜牌;在雅加达亚运会上获得7枚金牌;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共获得18枚金牌、10枚银牌、16枚铜牌;在第十四届全国冬运会上获得XX历史上首枚金牌。全面开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工作,新建改造一批体育场馆、社区健身园、体育公园等设施,全民健身和冰雪运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第十届全国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等赛事。
XX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全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激励下,以坚定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展望未来,全市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创新自信、占机乘势、敢于担当、迸发活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十载耕耘硕果丰砥砺奋进谱新篇--XX市分行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十年来,黔东儿女秉承"宁愿苦干实干,不能苦等苦熬"的精神,立足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强农业,闯出了一条XX山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奋力谱写XX经济发展新篇章,绘就了X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十年来,在XX经济社会高歌奋进的征程中,农发人秉承家国情怀,坚决落实上级党委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战略部署,心系"三农",接力奋战在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最前线,奋力发出支持产业振兴、绘就民生幸福美好画卷的最强音。累计投放支农贷款亿元,2022年9月末贷款余额亿元,较十年前增长亿元,用不到2年时间超越了"十三五"贷款净增规模,贷款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贷款余额创造历史新高。为位于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XX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六稳""六保"、疫情防控和稳住经济大盘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政策性金融活水。
十年来,在服务XX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中,XX市分行发挥了金融扶贫先锋、主力和模范作用,获得了地方党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2017年被贵州省总工会授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2018年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称号,2021年被贵州省委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中央电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该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成效进行了跟踪关注报道。
一、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助力XX粮食保供和物价稳定
民以食为天。十年来,XX市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党建为统领,认真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将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全力保障政策性储备粮轮换、增储资金需要,充分发挥"粮食银行"职能作用。近年来,围绕粮食储备、收购、加工、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及重要农副产品稳产保供,发放贷款亿元,有力维护XX市400多万群众的"米袋子""油罐子""菜篮子""肉盘子"的安全。
土地是财富之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进一步挖掘、整理、激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农地土地价值,围绕全市26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建设任务,累计投放农地贷款近27亿元,将原本零散、干涸的贫瘠土地变成"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的良田沃土。同时,为全方位提升粮食生产水平,该行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着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产业集中度较低等问题。2022年获批农业科技贷款3500万,实现了全辖农业科技贷款零的突破,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增收,推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扶持、助力XX撕掉绝对贫困标签
过去,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XX的真实写照。如今搬下山、住进城、就了业、脱了贫,久为贫困所扰的贫困群众正以全新的面貌走上致富路。
为助力XX撕掉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农发行XX市分行紧盯脱贫攻坚"五个一批""两不愁、三保障"和"六稳、六保"等重点任务,围绕XX市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村提升工程、棚户区改造、农村路网、教育医疗等领域,"十三五"期间累计投放扶贫贷款亿元,实现全市10个县(区)全覆盖,惠及贫困人口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万,有效支持了辖内各区县脱贫摘帽,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XX市攻克贫困最后堡垒、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在江口发放全国系统首笔贫困村提升工程贷款,促成总行增设"贫困村提升工程"贷款品种二级科目,为该类型贷款在全国农发行系统推广提供了"XX经验"。
为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该行进一步落实国家13部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相关政策,接续发力,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揽,聚焦大型集中安置区和产业园区,重点支持产业和就业扶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助力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2021年以来,已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贷款近30亿元,有力支持碧江区苏铜产业园、XX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提升等一批后续扶持扶贫项目,实现了易地后扶项目全市万人以上安置点全覆盖,助力万人(次)贫困群众,实现从"搬家"到"安家",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助力XX插上共同富裕翅膀
该行切实把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化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着力补齐农村公路、贫困村提升、水利、农村人居环境、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短板。其中,投放水利贷款亿元,支持XX市大兴水利枢纽等10个骨干水源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实现城市防洪排涝、农村人畜饮水、农田灌溉、防止水土流失等基础设施提升和完善;投放亿元贫困村提升工程扶贫过桥贷款,实现信贷支持全市10个县(区)贫困村提升工程全覆盖,在全国系统创新了支持贫困村提升工程"XX经验"。
"十四五"以来,面对XX"四新""四化"目标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新机遇,XX市分行坚持政策性金融使命,积极融入XX发展大局,以金融血脉滋养经济肌体,践行"农发担当"。以"强中心城区"战略为引领,抓好"三改"等重点工作,累计投放XX市第二人民医院二期、松桃县城南片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亿元,大力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促在城镇承载能力、城镇经济、城镇品质、城镇治理、城乡融合发展等五个方面实现大提升。同时,围绕全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等资源,采取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创新推进"一带双核"农耕文化旅游带、玉屏亚鱼2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共12亿元,实现投放8亿元,助力打造山水相依、景田相望、农旅相生、文产相融的文化旅游胜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该行将支持产业扶贫作为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手段,围绕XX"六大主导产业",致力于服务重点项目,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3亿多元,大力支持了XX黄牛、食用菌、油茶、中药材、生猪等产业发展,助力XX打造十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为XX农业现代化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助力XX增强绿色发展底气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XX全力打造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底气。XX市分行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充分发挥专业、系统、政策性银行优势,推动XX绿色发展,真正实现贫困地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打造出"可存可取的生态银行"。
"十三五"期间,该行勇争绿色信贷的"探路者"和排头兵,成功落地全省系统第一笔国家储备林建设贷款项目,支持的江口县国家储备林项目被列入全省国家储备林项目样板基地。累计投放国储林建设贷款亿元,助力全市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任务完成,用实际行动助力XX"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十四五"以来,该行接续发力,围绕生态建设、盘活资源,聚焦生态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生态美与百姓富的有机结合,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空间"。该行紧抓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开辟绿色通道,引入"生态修复+产业导入"的模式,破解了生态公益性项目因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回报低、周期长而导致"融资难"的困境。成功获批贵州省分行系统内首笔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贷款亿元。为涉及贵州省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其他16个兄弟县,争取政策性金融支持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十年初心不改,未来使命不殆。XX市分行将以"十四五"为新的起点,以时不待我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持续发挥好"粮食银行""农地银行""水利银行""绿色银行"职能,竭力为XX市高质量谱写绿色发展示范区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我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综述
金秋时节,万物竞秀,瓜果飘香,狮城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
总投资205亿元的河北德谊集团可降解新材料、生物医药项目在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以沧州优然牧业3万头高产奶牛牧场示范项目在献县开工为起点,伊利集团在沧州投资152亿元,建设日处理生鲜乳4000吨、年产约150万吨、全球规模最大的乳制品加工基地项目正式启动......
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一批批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一项项重大工程建设正酣,一座座新型工业厂房拔地而起,彰显出沧州项目建设的速度与热潮。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倪岳峰来沧调研要求,市委、市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县域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书写了全面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时代画卷。
一、突出特色优势,县域特色产业"百花齐放"
特色产业兴则县域经济兴,县域经济兴则全市经济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善于抓最具特色的产业、最具活力的企业。"
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导各县(市、区)立足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特色鲜明、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县域主导产业,做足做优"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根基,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百花齐放的现代产业体系。
日前,由东光县宏海纸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自动化下折式高速钉粘捆扎生产线项目,成为当地纸箱设备行业的"明星",集自动送料、自动折叠、自动行走、自动压线、自动粘钉、自动计数、自动打包、自动码垛于一体,年可生产智能自动化下折式高速钉粘捆扎生产线200台套,半自动、全自动钉箱机400台套,不仅发展潜力巨大,也填补了国内外智能钉箱机空白。东光宏海的发展,只是东光县纸箱包装机械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历经40多年发展,目前东光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在全国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已占60%,在全国同行业中创造了群体规模最大、产品规格最全、市场覆盖面最广、性价比最优"四个之最"。
纸箱包装机械产业的发展壮大,是我市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围绕做好县域特色产业这篇"大文章",我市各县(市、区)都拿出自己独特的"写作技巧",在厚植优势、特色发展中筑牢县域经济"坚实底盘",通过传统产业强链提质,为沧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一个好项目,带动了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崛起。随着北京现代沧州工厂的落地,一大批上下游企业纷纷而来。北汽海纳川、北汽岱摩斯、现代摩比斯、北汽韩一、中都格罗唯视、瑞荣汽车配件、友信配件、嘉诚兴业等汽车配套企业相继落户沧州,建成汽车及零部件项目200余个。同时,北京现代沧州工厂还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中捷职业技术学校、沧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专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既促进了工厂年轻员工的快速成长,也为我市汽车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带动了全产业链向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演变。
链条化延伸、规模化集聚、高端化发展已成为沧州县域产业发展的共性,产业规模化集聚的"聚变"效应正日益凸显。
二、坚持创新引领,激活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
创新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电熔炉里热浪滚滚,火红的玻璃熔浆经过多道工序,最终成为晶莹剔透的玻璃瓶。在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生产新冠肺炎疫苗瓶,成品经过消杀、包装后,将发往国内一些新冠肺炎疫苗生产企业。
"疫苗瓶材料的选用有很大的学问,瓶身耐水性越强性能就越稳定,瓶内的疫苗质量也就越可靠。中性硼硅玻璃因优良的稳定性,成为注射剂、疫苗、单抗类药品的'最佳拍档'。但因其在配方、窑炉设计、生产控制、产品稳定性等方面的技术难度,一度只能依赖进口。"四星玻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投资近亿元,历时3年,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攻克难点,实现了中性硼硅玻璃管的稳定量产,填补了国内空白。
依托科技创新,让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县域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源头活水、赋能添翼。近年来,我市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引领,坚持增投入、育主体、建平台、促转化、优环境统筹发力,持续深化科技创新,着力培育创新创业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持续加大科研资金投入,2021年全市科技支出预算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升至%,其中市本级财政科技支出预算亿元,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亿元。扎实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共拥有省级技术创新中心82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0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3家,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全市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加强培训指导,实行月度通报督导制度。截至2021年底,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突破100亿元。
推进科技计划改革。充分借鉴吸收先进地区经验,围绕解决企业发展瓶颈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出台《沧州市重点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实施方案(试行)》,对确定的13项技术榜单面向国内院校、科研单位张榜,并以现场评审答辩的形式由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打分,确定最终支持项目。
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加强财政科技研发经费使用改革,制定了《沧州市市级财政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权。探索在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选择科研活动比较活跃的单位作为试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如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沧州正以创新为翼,全力推动"沧州制造"向"沧州智造"转变,为加快推动沧州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三、加速产业转型,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强劲支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型升级是县域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的不二之选。
走进沧州惠邦机电公司的车间内,一个个智能机械手正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进行焊接,装卸工人们忙碌地转运货物,一辆辆满载的货车有序驶出。惠邦机电是南皮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最早只是生产电视机、照相机、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随着市场形势变化,该公司审时度势,加速企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大企业科研攻关力度,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不仅攻克了焊接技术不达标等难题,还自行生产出智能焊接工装平台,产品涵盖了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
通过转型升级,不仅让企业尝到了"甜头",也让县域传统产业重新焕发了生机。近年来,我市积极整合县域优势资源,加速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传统产业提"高度"、增"厚度"、拉"长度",为全市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此基础上,我市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实际,建立全市工业企业信息化系统,大力实施"入园、升规、技改"专项行动,严格入园标准,严把项目投资强度、亩均效益,年内实施总投资1090亿元的730个技改项目,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30家,并力争3年内园外企业全部入园发展。开展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加快培育一批税收超5000万元、超亿元的"行业领跑者"。
促进新旧动能转换,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在沧州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沃土上逐步构建起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顺应时代大势,回应时代之问,更新思想观念。全市上下正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姿态,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奋力谱写沿海经济强市新篇章。
同心同德谋发展奋勇前进谱新篇--XX镇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XX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主动融入怀化市"三城一区"建设,按照洪江市"两城三区、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奋发有为谋发展,千方百计破难题,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乘风破浪潮头立",重点工作创先争优,在"紧"字上有亮点
XX镇在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工作的高压态势下,统筹全局,通盘谋划,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盯全年目标任务不放松,各项重点工作集中突破,展现新风采。
(一)"两面三线三点三市场"重点部位建设初见成效。
为全面做好XX镇各项工作,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党建引领"两面三线三点三市场"建设这一新的更高要求。一是两个基本面统筹推进。乡村建设、城镇提质两个基本面两手抓,两相促进,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抓手,探索建立稳定有效的"联农带农"机制,及"政府出资引导+农户投工投劳"的以工代赈模式,以资产出租、资源承包等形式因地制宜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强力推进村集体经济三年倍增计划。积极探索无物业小区"微治理",推动小区治理提档升级,逐步实现居民自治。茶溪村、干溪坪村纳入湖南省第三批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茶溪村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南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长坡村入选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古城社区、莲塘社区获"湖南省文明社区"称号,XX镇被纳入湖南省全域美丽乡村示范古镇创建范围。二是三个示范点整体提质。茶溪村、长坡村、古城社区三个示范点创建重点抓,以城市创文创卫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统筹谋划,强化工作举措,创新基层治理方法。制定黔阳古城环卫人员考核细则、组规民约"八不准"等制度,创新推出庭院"三池一湿地"创新生态治理模式,及人居环境"红黄榜"评选、"打擂台"月评比、"八个一"督查整改机制,积极落实爱心积分制管理,搭建"屋场议事会""老街故事会"等群众议事平台,茶溪村、长坡村、古城社区三个示范点成功打造。茶溪村、古城社区慈善爱心超市积分制做法、古城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五级联动、多域协同"新模式得到宣传推介,茶溪村、长坡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获省市县三级观摩推介,顺利迎接省市领导指导检阅、调研,古城社区黔阳古城环卫管理经验得到推介,"XX经验"得以复制推广。三是三条重点线路全面整治。高速公路连线、209国道泥溪至古城沿线、334省道洪江区至XX镇沿线三条重点线路整治出实招,集中行动,不留死角。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常态化整治沿线环境卫生,三条线路分别实施个性化整治方案,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干部职工全员参与,采取督导检查、明察暗访、考核评比等方式,整体推进、路段包保,一日一小结一公示,全方位整治清理沿线杂草、白色垃圾、裸露泥土、违规菜园、乱搭乱建、空心房、"牛皮癣"广告等问题,并利用主题党日、植树节,组织开展覆土复绿活动。今年以来,完成沿线道路垃圾、"牛皮癣"广告等整治1470处,拆除违建、空心房屋421处,绘制墙画48处,硬化入户道路57处,规整菜园720处,设置竹篱笆4150米,覆土复绿面积达10公里,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四是三大市场协同推进。牛头湾市场、西南市场、双溪市场三大市场专项整治,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坚决制止不良行为,营造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联合有关部门常态化整治牛头湾市场、双溪市场、西南市场占道经营、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疏通消防通道,先后接管牛头湾市场、西南市场,完成肉案、蔬菜市场整治及摊位划分、规范活禽市场宰杀销售等工作,加快推进双溪集镇新市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集镇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在三大市场"脏、乱、差"整治中,三个市场面貌焕然一新,顺利通过创文创卫复核检查,让文明城镇、标杆城镇迈上新台阶。
(二)"十六项重点指标"任务强力推进。
为更好地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结合今年镇绩效考核指标及特色工作任务,建立耕地恢复、村集体经济消薄等"十六项重点指标"考核体系,创新重点工作周报告,每位党政班子成员每周一报告分管领域重点工作情况,确保责任上肩推动落实。一是农村发展稳步推进。836亩耕地恢复高标准完成;12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任务提前完成;争取乡村振兴衔接项目32个,整合资金1600余万元;渠道修复、坝体加固、大坝防渗、山塘供水能力恢复、水库新建管理用房等各类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投资累计260余万元。二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社会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达7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和%左右;镡城公园、隆平中学等项目诸多历史遗留难题顺利解决;商品房去库存完成率排名全市第一;280个中小学安防设施建设全部完成;新增蓄水能力万方,农村水源得以进一步保障。三是单项重点齐头并进。18414处自建房整治率先完成,并在住建部第三方经营性自建房核查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申请创办"锦绣大XX"微信公众号,成立运营专班,不断促进宣传工作取得实效;在"周报告、周调度"的考核机制下,各类项目建设、医保收缴等工作进度均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服务中心大局展现XX担当。
将协办好怀化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住推介XX、加快发展重要契机,全力以赴、全力动员、全员参与。一是宣传推动有为。坚持主要领导亲自调度、关键点位责任人定点负责,通过流动宣传车、"村村响"广播、"敲门行动"、屋场会、短视频、"红黄榜""打擂台"、张贴责任牌等方式,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群众间广泛宣传,提升群众"自治"意识。二是整治推动有效。水路、陆路两线整治同步开展,成立工作专班,干部分片包段负责,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工作进展"日调度",对建设工地、私搭乱建等"老、大、难"问题精准发力、重点出击,每周开展环境整治"回头看",切实做到"整治一处成一处"。美化提升,入户路墙面、桥面、房屋风貌以张贴宣传标语、彩绘等方式整治32处;绿化跟进,荒地、菜地以覆绿培土、绿植栽种等方式整治3公里;硬化基础,入户路、古城违建坡道以资金奖补等方式整治60处;净化先行,白色垃圾、空心房、乱搭乱建、不规范菜园以卫生清扫、垃圾整治、巡河清理、拆违拆临、设置竹篱笆等方式整治392处,实现"水面清圆、路面贯通、墙面多彩、精神面焕然一新"的新农村格局。三是创新推动有力。镇村干部带头干,党员群众主动干,挖掘培训百余名乡村演艺能人表演,着力打造路景融合绿色长廊、行进式情景互动剧,聚焦古城特色街区业态提质,全力筹备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力争打造出一条高标准的最美乡村旅游路。
二、"咬定青山不放松",底线工作严防死守,在"狠"字上有实效
XX镇在狠抓底线工作上,以落实显真功,以实绩论英雄。全镇上下始终绷紧森林防火与疫情防控之弦,严格落实镇、村(社区)干部包片责任,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底线工作一日一汇报、一周一调度,从严从紧抓好宣传、巡查、执法、防控等工作,切实筑牢森林防火、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多重防范屏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一)疫情防控防线坚实有力。
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落实。一是科学防控有力。强化政治担当,积极担起主体责任,坚持高位谋划,构建镇党委全程调度、镇纪委全程监督、镇村(社区)两级干部全面落实的"1+1+N"科学防控机制。二是网格联控有力。充分发挥微网格作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开展敲门行动,全面做好人员信息摸排,精细化做好社区管控、居家管控、场所管控、定点隔离管控等"四项管控"工作。三是精准防控有力。严守高速路口、209国道泥溪路口等重要卡口,坚持"两扫一检一测"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农贸市场、商超等重点场所精准施策,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两米线"等防控措施。四是常态防控有力。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零输入、零感染",7次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顺利完成,场所码累计扫码达400余万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达20余万人次,做到思想不松懈、力度不松劲、举措不松动,用实际行动,真正构筑起坚固有力的疫情防线,全力守护全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森林防火底线保障有效。
在今年长期干旱、森林火险等级持续攀高的严峻形势下,XX镇镇、村(社区)两级干部上下一心、敢打敢拼,充分发挥出了森林防火"克难攻坚"的战斗力、凝聚力。一是高频宣传有效。采取"线上+线下""敲门行动+屋场会"的形式,实行敲铜锣、响喇叭、发宣传单、签承诺书、制作短视频、情景剧等多种宣传手段,全体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村民小组长、网格员和志愿者积极行动,营造了"森林防火、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切实筑牢森林防灭火思想防线。二是联防联控有效。联点领导、驻村干部全员下沉,村(社区)干部、网格员、护林员全员上岗,联点领导分组包片,关键区域定点、定人,启动山火扑救应急预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27支应急队伍严阵以待,灭火器、森林消防泵、无人机、打火拖把等应急物资充分保障。三是巡查惩治有效。出动3支巡逻队在"山上巡",42辆流动车在"路上巡",2架无人机在"空中巡",以战时状态全天候进行劝阻与巡查,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惩治野外违规用火情况,坚持"见烟就查、见火就罚、违法就抓",奖励违法行为举报,群防群治,做到巡查管控不留死角。在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中,组织联合巡查90余次,处罚及批评教育30余人,开展应急拉练10次,印制并发放"防火令""森林防火告知书、承诺书""禁火令"等宣传资料20余万份,制作警示视频10余条,森林防火成效显著,有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安全生产红线守护有方。
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意识,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平安、护稳定各项工作,营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是组织领导有力。成立了由镇主要领导任主任、党政班子成员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镇安全生产委员会,配备安全生产监管员、安全生产联络员、协管员67名,做到安全隐患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改,建立台账,销号管理。二是宣传演练有序。推行"分组包片工作法",充分利用公众号、宣传车、横幅、标语、宣传手册和宣传画报等各种宣传形式,安全生产宣传铺天盖地。同时,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防汛抗灾、消防、森林防火演练,确保各类生产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处置。三是监管整治有方。针对水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非煤矿山进行整治,开展"监管督查、问题反馈、整改问责、跟踪问效"督导检查行动,落实"双十条"、"十条规定""十不准"规定,季度考核点评、月度排名通报,推动各项措施落地见效。实现全年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千岩万壑不辞劳",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在"新"字上有突破
XX镇坚持日常工作"周总结、周计划、周例会",扎实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形成"惩、治、防"一体化工作链,做到管长远、打基础、蓄底气,进一步强化村、社区责任,积极探索创新"XX模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作风建设促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狠抓思想、作风、纪律,着力解决作风顽疾,为XX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管理制度新。制定《XX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实行日常工作"周总结、周计划、周例会",出台"干部作风八严禁及九条措施"、《XX镇机关管理细则》《XX镇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驻村工作队管理及督查相关制度,创新重点指标任务清单式管理制度、村(社区)重点工作交叉评比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镇机关工作组工作述职制度等,进一步规范了机关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督导督促紧。成立由镇纪委牵头,党政办、党建办等各部门配合的督导组,每天一巡查一曝光,每周一小结一反馈,每月一评比一排名,每季一总结一奖惩。同时,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议研究作风建设相关工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下沉一线,以"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全镇各村、社区督导工作进展,发现问题督促整改。今年来,印发XX督查工作交办函17期。三是处理问责严。镇纪委主动出击,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八个严禁",实行"周考勤、周通报"制度,问责处理不作为、慢作为干部55人,调整任职46人,停职免职6人。派出多个督查小组下沉村组,将干部作风建设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重点底线工作相结合,全方位对镇、村(社区)两级底线工作、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对发现的作风问题,以通报批评、约谈、提醒谈话等形式对干部进行处理。今年以来,镇督查小组下沉村组督查125次,印发督查通报26期,查处突出问题5起17人,有效发挥了震慑和教育作用。
(二)学习教育促思想共识不断凝聚。
制定实施干部职工"每周五学习日"制度,切实提升干部学习教育质量,增强实践建功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是第一议题走深走实。严格第一任务、第一时间、第一执行、第一总结等"四个第一"要求,将"第一议题"制度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党政班子学习"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学习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推动上级决策部署在全镇深入贯彻执行。二是读书学习开拓视野。坚持"学习不断线",创新成立青年壹心读书会,建立"坚持自主学、定期集中学、博采众长学、多种形式学、互帮互助学"的长效学习机制,开展了"喜迎二十大·传递书香正能量"读书交流会、"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朗诵等学习交流活动,培育青年干部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勤交流的良好习惯,从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青年干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三是宣讲活动催人奋进。按照"把准要义抓学习、突出重点抓宣传、广泛动员抓热议、干在实处抓力行"的要求,依托镇党校探索搭建全镇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平台--红色大讲堂,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青年大学习"宣讲交流活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系列活动。同时,深入基层一线宣讲、交流、互动,使镇村(社区)两级干部交流更为密切,学习氛围更为浓厚,提升了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履职水平。
(三)绩效考核促奋勇争先不断涌现。
充分发挥绩考"指挥棒"作用,在"严、深、细、实"上下功夫,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展现了XX镇干部职工斗志昂扬、砥砺奋进的精神面貌,诠释了XX镇作为城关镇的责任担当。一是人岗相适选准人。探索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兼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副科级领导干部担任镇机关工作组组长做法,选派3名优秀党政班子成员到重点村(社区)任党组织书记,4名副科级领导担任重点工作组组长。探索推进工作组改革,优化"六办三中心一大队"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完成全镇15个工作组的优化整合,改革经验得到推介。二是培养锻炼给机会。实行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跟班学习制度,推选13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市重要岗位锻炼,抽调59名村干部及村务专干到镇党委政府各部门跟班学习,拓宽干部成长路径。加强干部内部轮岗锻炼,多岗位轮换工作组组长、副组长34名,助推形成务实高效工作作风。注重一线培养发现年轻干部,推荐30名优秀干部提拔重用、交流任职。三是奖优惩劣树导向。制定镇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村(社区)签订责任状,创新开展"争先创卫齐行动,机关文明我先行"文明卫生"清尘"行动,每日一检查一打分,每周一评比一通报,每月一小结一奖惩,每年一总结一考核,"红黄流动旗"动态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年底考核指标。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形成"人人有任务、时时有责任、处处有监督"的生动局面,以民主测评为手段、以实绩实干为依据,评选激励镇村(社区)两级优秀干部98人,及时兑现奖惩,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力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勇立潮头再启航--我市全力推动沿海经济发展综述
初秋时节,天气转凉,苍穹之下,黄骅港仍一派繁忙景象。
日前,一艘满载5万吨煤炭的货轮驶离黄骅港煤炭港区港池,这批煤炭将运送至上海港用于保障民生安全用能。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黄骅港今年已完成煤炭装船亿吨,辐射江、浙、沪、渝等南方港口,为电煤输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沿海临港,是XX的最大优势,也是发展潜力所在、希望所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为XX擘画了"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的总目标,省委书记倪岳峰对XX提出要在沿海经济发展等五个方面取得更大成效的殷切希望。勇担使命、履职尽责,我市始终坚持以向海发展、向海图强为指引,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以国际化视野审视和推动XX沿海经济发展,全力以赴推动港口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全面扩大开放等重点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加快完善提升港口配套功能设施,发展动力更强
9月的黄骅港,塔吊冲天,巨轮扬波。近日,随着"新舟山"集装箱轮首个集装箱开始吊装,XX黄骅港至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航。
该航线初期投入一条容量700标箱的集装箱船舶,计划每月4个航次。常态化运营后,预计每年将为黄骅港新增集装箱吞吐量5万标箱。不仅如此,该航线还改变了以前从黄骅港经过海运和汽车运输周转到邻近港口的现状,时间上节约至少5天,物流成本减少五分之一。
沿海要发展,港口是龙头。深入贯彻好落实好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在沿海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我市始终坚持把港口作为推动沿海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不遗余力推动黄骅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功能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
总投资亿元的XX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开工建设,黄骅港首条集装箱海运班轮循环航线"黄骅-京唐"线正式开通运营......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目前有什么、到底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怎么办",深入研判、精准施策,始终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黄骅港建设步伐,重点推进投资507亿元的液化、集装箱、LNG等22个专业码头和系列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设。
全力实施港口转型工程,推动港口运输功能向海陆双向辐射、多式联运集成、区域协同发展枢纽港转变,深化与上海港、宁波港对接,努力开辟更多集装箱和外贸直航航线,实施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和曲港、邯港等重大交通项目,打通雄安新区出海便捷通道;全力建设推进智慧港口,有重点地推进智慧码头、智慧航道、智慧物流建设,逐步形成生产智能、管理智慧、服务柔性、保障有力的现代港口运输新业态......一系列举措为进一步提升港口的运营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黄骅港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亿吨,集装箱万标箱。
二、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展开"擂台赛",发展根基更牢
港口兴则产业旺。黄骅港港口功能不断完善和集疏运体系日益健全,对沿海和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与日俱增,抢抓机遇,加快项目招商引资和产业聚集,XX大地夯歌嘹亮。
日前,渤海新区、黄骅市"两集中两当月"项目基准开放日活动走进XX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67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亮相,总投资达949亿元。至此,这项活动已成功举办两次,集中洽谈、集中签约、当月开工、当月竣工项目总投资达3000亿元。这项活动不仅成为我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一个品牌,也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和经济下行大背景下,为我市经济稳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没有什么比项目竣工投产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项目接踵落地更有澎湃发展的动力。为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努力在沿海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成效,我市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战略着力点和关键突破点,只争朝夕引项目,全力以赴抓招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动,统筹解决土地、资金、技术等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瓶颈制约。在此基础上,我市还举行全市推进经济工作"擂台赛",进一步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前7个月,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亿元,投资完成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一位。
同时,我市为深入贯彻落实好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和全省"1+20"政策体系,还制发了9方面96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以及《XX市招商引资行动实施方案》《XX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条》《招商大使聘任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举办了以"云聚渤海湾携手赢未来"等为主题的系列招商推介活动,成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市县干部"走出去",向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等地学习考察、捕捉商机,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力度。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5000万元以上储备项目540个,预计总投资亿元。签约落地项目553个,总投资3459亿元,计划完成投资323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总投资1683亿元。
三、不断提高全面扩大开放水平,发展活力更旺
逐梦深蓝,向海发展、向海图强,也与开放创新的思维、敢想敢干的胆识密不可分、息息相关。
8月24日,XX市国际传播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该中心由新华网与XX市合作共建,是双方着力建设的"一中心两平台"(即XX市国际传播中心、XX市产业出海平台、XX市智慧融媒体平台)的重要内容。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双方将进一步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和平台优势,以国际化视野加强XX对外宣介,讲好XX故事、展示XX形象,更好服务XX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
XX市国际传播中心建设是我市主动"走出去",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的又一次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我市正全力以赴打造开放、创新、包容的精神内核,提高全面扩大开放的水平。
先后多次组织市县领导干部到上海、福州、宁波、青岛等地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视野,推动各项工作增比进位;聚焦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央企、大型国企,京津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上海港、宁波港等先进港口,全面梳理各方优势、先进做法等,寻求对接点、共赢点;充分发挥渤海新区、中国-中东欧(XX)中小企业合作区等平台作用,加大综保区申报力度,力求在扩大国际贸易等方面拓展空间......一项项新举措带来一次次新突破,创新不止,发展不停。
思想解放天地宽。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承接京津企业项目672个,总投资亿元。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居全省第二位。
上一篇:病人对护士的感谢信【汇集19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