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戏曲的谚语经典【22篇】
戏曲如人生,台上台下皆为戏,角色转换间,何尝不是一场梦?情感深邃,意境悠远,谁能不为之动容?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跟戏曲的谚语经典相关范文,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戏曲谚语 篇1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练,台上见。
以熟为巧,
有关戏曲谚语 篇2
1.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2.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3.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4.私下练,台上见。
5.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6.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7.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8.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9.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10.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1.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12.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13.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14.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15.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16.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17.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18.一清二混三不见(无根底对付的结果是:第一次尚可,第二次模糊,第三次忘没了)。
19.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0.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21.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22.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23.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24.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25.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26.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
27.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28.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29.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30.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31.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32.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33.百日笛子千日箫, 小小胡琴拉断腰。
34.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3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6.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37.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38.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39.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40.饱打(吹)饿唱。
41.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42.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43.救场如救火。
44.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4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46.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47.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48.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49.以熟为巧,
50.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51.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52.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53.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54.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55.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56.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57.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58.腔好唱,味儿难磨。
59.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60.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61.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62.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63.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64.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65.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66.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67.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6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9.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70.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71.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72.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73.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74.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75.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76.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77.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赞美戏曲的谚语 篇3
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4、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主角。
5、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6、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7、腔好唱,味儿难磨。
8、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9、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10、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戏曲 篇4
中国戏曲有丰厚的资源,自宋金时期形成迄今千余年,形态更迭不断,却一直兴盛不衰,这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规律和特性。与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则不然,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更迭递嬗、新陈代谢,由民间而城市,由南曲北曲形成“四大声腔”,迄“花雅之争”而出现地方戏蓬勃的局面。作为一种积淀深厚的传统艺术,戏曲从古代走向当代,实现着新的历史变革和嬗变。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80、1981年的统计,全国共有声腔剧种317种。[1]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戏曲所受到的冲击、发生的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一些剧种已经消亡,一些剧种濒临灭绝,大多数剧种境况欠佳,观众减少。在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新世纪,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内容的戏曲剧种应该怎样保护、发展制定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发展战略,应考虑到中国戏曲剧种发展的历史性、丰富性、复杂性,这包括:1. 戏曲形成的多元性、综合性;任何一种戏剧都是综合艺术,但中国戏曲的综合程度格外高,所以张庚将综合性归纳为中国戏曲的三大特征之一。与话剧等戏剧形态不同,戏曲兼具唱念做打,音乐、舞蹈、歌唱、宾白、动作、美术、武打、杂技等统摄其间,诸要素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不是附带的。这也是由中国古代聚和中庸思想决定的,大而统之,海纳聚敛。诸声腔剧种的形成也是多元的,许多剧种的形成是它剧种的复合物,还受到地方文学、音乐、方言、民歌、歌舞小戏的影响。如京剧就是在徽调、汉调基础上,接受昆曲、秦腔、高腔并吸收一些民间曲调形成的。戏曲形成自身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综合、汰选,同时它也是在激烈的思想、文化碰撞、冲突中显现的,而一经构成,就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一如中国文化的表现。但缘了戏曲与民间亲密的关系,戏曲并未胶柱鼓瑟、僵化固定,而是不断地顺应时代发展,成为封建时代不同时期的流行艺术。戏曲与戏曲剧种所形成的综合性?D?D稳定性结构特点,奠定了戏曲的生命基础,使戏曲消解、消亡不那么简单?D?D除非它的文化基础丧失,但另一方面,也使戏曲的创新、变革相对的不那么容易。2. 戏曲的生命力、超时性;中国戏曲一俟形成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体系中,只有中国戏曲经历千年而仍然富有生命力,实现着古典艺术向当代艺术的蝉蜕和转型,它的生存、代谢和繁殖能力创造着中国文化的奇迹。“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代擅其至”是中国文艺发展进化具有普遍性的规律,但戏曲的发展超越了这种时空,其生命由古代延续至今。一个重要的秘诀是不变中的变化,“不变”者,文化超稳定性的体现,生命力的凝结;“变化”者,顺应时代与社会、顺应观众娱乐与审美、顺应地域差异的变异与发展,不是一成不变,不是胶柱鼓瑟,诸剧种的历史、互相关系很不相同,有的古老,如昆曲、梨园戏、莆仙戏等,有的比较年轻,如黄梅戏、越剧、评剧等,有的是姐妹关系,有的则表现为血缘继承关系。生命力的顽强与时间跨越的经纬,使戏曲剧种的历史积淀和形态表现是丰富而多姿。3. 戏曲功能的多元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阶层群落中,戏曲所发挥的功能作用是不同的。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百姓大众重视的是它的娱乐性,将之视为自己日常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组成,与自己息息相关,而不是高高在上,随节日时令所形成的祭仪性,使戏曲的演出具有宗教祭祀的长期化、固定化,故无论丰与歉、康太与灾乱戏曲的演出成为必不可少,成为一种精神与信仰的维系物。对于许多文人士夫来讲,他们鄙视戏曲在民间所发挥的娱乐、游戏的功效,如同对待其他文艺一样,强调戏曲的教化功能,所谓“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琵琶记》),“若于伦理无关紧,纵是新奇不足传”(《五伦全备记》),经文人之手,戏曲地位有新的提高,但“有关风化”成为戏曲好坏高低评价的重要指数。在当代,人们重视戏曲的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而无疑,审美功能的发挥实现着戏曲作为艺术本体的价值,但审美功能不能包涵所有,在走向市场经济的戏曲发展中,戏曲的文化属性是其回归民间的重要表现。戏曲功能的多元多样,反映戏曲发展的丰富复杂和层次多构。许多剧种具特有的功能指向,如傩戏、打城戏等以宗教祭祀仪式为主,傩戏又称师公戏、傩堂戏、地戏等,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采茶戏、花鼓戏等以歌舞为主,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绍剧“丢龙头”、“旋包”、“九窜滩”、“甩桌”等武功技艺。剧种侧重表现不同,功能取向就有异。4. 不同剧种的地方特色、表现特性;横向看,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是不同地域、地区文化的聚合,丰富而斑斓,戏曲剧种是在地方歌舞音乐、方言语音、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成,地方性是此剧种区别于彼剧种的主要因素。在漫长的历史进城中,诸剧种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地方特色即其风格特色,地方特色愈鲜明,剧种风格愈浓郁。不同的剧种在形成中与形成后,互相之间颇多交流与借鉴,彼此不是阻绝与隔离的,而是有竞争、开放的,这使得剧种发展保持一种优良的进化机制,不是劣质品种,民间既是它的衣食父母,也是它艺术精进的源泉。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等的差异,造就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戏曲剧种的繁多。从全国来看,剧种达数百种;从某一地区来看,剧种也是丰富多样的,比如闽南,流行梨园戏、竹马戏、高甲戏、芗剧、傀儡戏、打城戏、潮剧、四平戏、饶平戏、南词戏、京剧等众多剧种,除京剧等个别剧种外,多数也都形成于闽南一带,特色鲜明,风格迥异,构筑了闽南艺术和中国戏曲的五彩缤纷。剧种的丰富,形成了风格特色的多样化和表现表演的多元多姿。
基于中国戏曲剧种历史发展的特性和所具有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多元多样,也即基于中国戏曲剧种的历时性与现实性,对中国戏曲剧种保护与发展不能一言以蔽之,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划分出戏曲剧种的差级来,是有针对性、保持剧种个性风格和地域特性特色的保护。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缩短了地域和彼此间的物理距离,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结果是人们更似生活在一个地球村,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同样,保持和发扬地方地域文化艺术特色、戏曲剧种特色,才能体现该剧种作为一种艺术的个性独特性,才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观众,才能在丰富的戏曲大家庭中凸显自己的个性魅力和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当然,象京剧这样的剧种具有更广阔的地域性和涵盖力,同时也更具有民族艺术的代表性、典型性,其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更高,更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剧种的发展,其地方地域特征也不是平衡的。面对丰富而历史发展并不平衡的诸戏曲剧种,应实施既有宏观涵盖力、又有具体针对性的政策指导措施,这既是针对戏曲剧种的,也是针对整个戏曲发展的。惟其如此,戏曲、戏曲剧种在新世纪的发展才能适宜适时适地,避免盲目与笼统,才能是健康健全的发展。具体来说,应包括以下四个层面,四种形态。
一、精品性:也即艺术性。戏曲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但不能完全以“遗产”对待,将戏曲完全视为“遗产”的认识和观念是不了解中国戏曲的历史和特性。在世界戏剧文化史上,中国戏曲的独特性特征之一是它没有似古希腊罗马戏剧、古印度梵剧那� 戏曲是传统文化,也是当代艺术,不可偏颇,同样它在当代文艺舞台占有重要的一席。由原初的质朴自然,经过累代的加工提高,尤其是文人的介入参与,使戏曲的文学性艺术性迅速攀高,到元杂剧即已取得与唐诗宋词并列“一代之文学”的地位,出现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郑光祖等一大批书会才人和许多优秀的作品,如《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等。从此,文学性艺术性成为戏曲评价的重要指数。明清传奇更成为那个时期代表性的文艺门类,与小说一道取代了传统的诗文,出现《宝剑记》、《浣纱记》、《牡丹亭》、《燕子笺》、《风筝误》、《清忠谱》、《桃花扇》、《长生殿》等家喻户晓的名篇佳作。新中国成立后,戏曲真正从一种被人鄙视的行业取得崇高的艺术的地位,人们从事的是艺术创造与生产,而不仅仅是谋生的技艺。五十、六十年代产生许多优秀的剧目,如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京剧《白蛇传》、昆曲《十五贯》、莆仙戏《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沪剧《罗汉钱》、评剧《小女婿》、《刘巧儿》、吕剧《李二嫂改嫁》、豫剧《朝阳沟》等等。新时期以来,出现许多优秀作品,如《汉宫怨》、《新亭泪》、《秋风辞》、《徐九经升官记》、《巴山秀才》、《药王庙传奇》等,一批探索性剧目如《曹操与杨修》、《潘金莲》等引领了戏曲时代先声。多年来的戏曲改革,戏曲的文学性、艺术性有了更新的提高。近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实施,依靠国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将使戏曲的文学性艺术性提高到一个新的境地。在2002-2003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中,戏曲占了6台,分别是京剧《宰相刘罗锅》、《贞观盛世》、《华子良》、川剧《金子》、闽剧《贬官记》和越剧《陆游与唐婉》。但精品不等于经典,评上精品剧目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只有在演出实践中经过时间和群众的检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精品。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戏曲需要精品,而无疑具有创新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 对此,精品工程的实施有明确的“原创”要求:“扶持和鼓励原创作品是精品工程需要倾斜扶持的内容之一。”“提倡原创就是要鼓励艺术家表达自己的感悟和认知”,“精品工程将对原创作品实行倾斜政策,培养和扶持艺术家的原创精神。”[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戏曲在新世纪能创新、出精品,将实现自身历史性的变革过渡,也将进一步实现戏曲自身的文学艺术价值。对于新世纪的戏曲、戏曲剧种而言,提高戏曲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求创新,仍是我们戏曲创作繁荣、戏曲剧种发展的基本。
二、市场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戏曲与戏曲剧种发展的市场之路是一条必由之路。没有市场,就没有戏曲,没有戏曲剧种。戏曲史、剧种史表明,戏曲的发展、戏曲剧种的生成发展是也市场化的产物,市场的核心是观众的审美趣味,封建时代戏曲乃不登大雅之堂之物,没有谁人为的去生成剧种,戏曲与剧种都是按照百姓的趣味、自然而然的生成、定位,没有人为的干扰,其地方化过程也是一个艺术优化的过程,使新的戏曲与剧种在地方化的转化中经历一次吐故纳新、整合变革,适应当地观众的趣味和要求,对市场和观众的敏感使戏曲和剧种的发展充满活力,使戏曲与剧种生生不息,既保持戏曲与剧种的特色,又能顺应时代和地方的变化,极其主动、灵活。20世纪50年代,我们对戏曲及剧种的重视是史无前例的,目的是推动戏曲及剧种的发展和顺应时代要求,反映现实,但人为的干扰和政治上的偏激使我们出现许多失误,不能做到客观、科学,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目标的丧失。市场化不仅是为生存、找观众,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按艺术规律行事。经历了许多人为的挫折后,市场也是戏曲、戏曲剧种发展按艺术规律行事的最好调节。近些年的市场实践,不同地区、不同剧种的状况是很不相同的,有的如鱼得水,有的一落千丈,形成很大的反差,总的看并不理想,这也是反拨、回归中的必然,有相当一段时间将处于这种文化的转型过渡时期,这种转型过渡要比经济企业的更为复杂、艰难,因为作为一种文化艺术,戏曲有它的特殊性。而一旦戏曲与剧种发展的市场机制建立,形成一种良性、健康的市场链,戏曲与剧种的发展生态将逐渐恢复,21世纪的戏曲及剧种将成为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新世纪走向市场的戏曲,既不同于旧时完全的自发与无序,也不同于当代某些时期的过于人为与凝滞,而是在科学理论引导下的市场探索,是在总结历史与当代经验基础上的市场探索,避免盲目性与重复性,少走历史弯路。精品性与市场化追求的侧重点不同,但彼此不是不容的,精品应该是有市场、有观众的精品,不应曲高和寡,束之高阁;市场化不意味不要质量,徘徊于低俗,一味追求热闹。不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化运作还不会是以精品剧目为主的运作,尤其在农村市场戏曲演出主要还是一种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结合的仪礼娱乐,而随着市场秩序的不断完善,城乡差距的进一步缩小,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这种精品与市场的界线逐渐会缩减,但时下还不能要求既精品的又具市场竞争力,将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确定了它们在戏曲及剧种发展中所处的不同的形态层次。
三、文化性:戏曲、戏曲剧种来自民间、扎根民间,戏曲演出与百姓的生活(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息息相关,演出与民间习俗、风情、信仰、宗教相伴而生、相伴而存是它与生俱来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剔除戏曲的文化属性,对民间戏曲而言也就是剥离了它生存与发展所依附的基础。这是一种与第一层面“精品性”戏曲、戏曲剧种相对应的另层面戏曲。戏曲的文化属性在民间体现的更为鲜明和集中,因而它的艺术性文学性也就相对消解。文化性与艺术性精品性是相区别的,它着眼的是戏曲生存的“场”,关注的不仅在台上,不仅是演员,还有台下,还有观众,不仅在演出中,甚至还有演出后的影响、作用。戏曲的审美欣赏功能是比较高级同时也是比较晚出现的一种接受形态,大多数或更主要的,体现出的是戏曲的文化属性。对于许多平民百姓,戏曲是一种娱乐游戏,更是一种与他们日常的行为思想有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戏曲的演出对他们而言有其实用功能,这在戏曲的祭祀、民俗功能中有较多、较充分体现。在对戏曲艺术性、舞台性的追求中,戏曲演出的许多文化性的内容、骨董被“净化”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间戏曲的发展,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文化性的复苏,这对戏曲来说具有根本性,因为祭祀、民俗等文化性的复苏对于戏曲尤其是民间戏曲具有原生性。戏曲演出中的祭祀、民俗等等不是游离于观剧之外的,而是与戏曲演出的宗旨目的紧密相关。祭祀、民俗等文化性内涵与戏曲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生态链,保持戏曲的稳定性与生存力,这是中国戏曲千百年不衰的重要因素。构成这个生态链之“场”的是祭祀仪式、节日庙会、喜庆婚宴、还愿酬神等等,这种文化属性所具有的原动力确保了戏曲无论在年景丰歉、社会治乱时对人们精神需求的慰藉和满足。在现代城市中,在剧场氛围中,戏曲的文化性越来越失去它行为层面的表现,更多以精神性思想性的面貌表现出来,而有弱减或消解的趋向,但在市场化过程中,戏曲及剧种的文化性有充分的反映,有广阔的空间。重视戏曲的文化性,是对戏曲民间本质的肯定和认同,是一种返璞回归。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众多少数民族戏曲剧种更应从文化的角度予以继承、保护和发展,显然对它们主要不应诉诸以精品性与市场化的要求,而应突出这些剧种的民族特性、文化特性。许多少数民族剧种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历史积淀和宗教情感,通过自己的戏剧形成民族独特的文化景观,继承、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戏剧是继承、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组成。比如藏戏,历史悠久,有自己独特的源流传统,并形成白面具戏、蓝面具戏等大小不等的九个剧种。它的演出与藏民族全民的狂欢节日?D?D雪顿节紧密关联,“雪顿节期间的藏戏演出与西藏各地群众进行沐浴、野游、祈祭、娱乐等活动,都以不同形式结合起来,发展成了一个全民族性的野营、游戏、狂欢的节日。”[3]一般进行10天左右。如果没有雪顿节的依托,藏戏的保护、发展就可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可能萎缩或干涸。反过来,在雪顿节里,藏戏如鱼得水,生机勃勃。藏戏当然需要出精品,找市场,但其文化属性是应该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这是藏戏生存、保护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在新世纪戏曲及剧种发展中,如果我们的思想观念对戏曲认识更开放、宽泛些,包容更广泛些,戏曲及剧种的生存选择、发展前景当会有新的起色。在市场经济中,尤其是在民间的演出中,这类戏曲的发展未来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文物性:发展中有的戏曲剧种失去市场,没有观众,存在中它可能也没有过达到精致,但既然它存在过,甚至在地方有过相当的影响,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剧种,当它濒临消灭、成为“天下第一团”时,政府与地方文化部门不应任其消灭,而应将这类剧种作为“博物馆艺术”加以保护。由于历史、地理、传统的差异,地方戏剧种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彼此之间有的关系淡疏,有的是兄弟关系,有的是父子关系,或者可能是爷孙关系;有的流行范围很广,有的则拘于一隅。地方戏也是地方文化的凝缩,丰富、庞杂的地方戏剧种形成中国戏曲独到的文化景观,成为传统文化生动的载体。在戏曲剧种的发展中,在市场的竞争中,有的剧种必然失落,甚至走向消亡。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剧种的走向遵循着事物进化发展的规律,物竞天择,新陈代谢是其必然,但它们的形成、存在本身即体现了一种历史与文化的价值,对这样一些对当今观众不再有更多审美娱乐价值的剧种,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是任其消亡,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博物馆艺术”加以保护?在这些消失与正在走向消亡的剧种中,不乏一些历史传统积淀比较丰厚的剧种,作为历史文化的存在,尤其是作为地方文化的历史存在,它现实的审美价值可能已不复存在,但历史与文化文物的价值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我们不应听其消亡,而应对这种活态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加以保护。在20世纪80年代初对全国声腔剧种的考察中,当时记录有317个剧种,在经济的大发展、社会剧变和市场竞争下,不少剧种已经消亡,不少剧种已濒临消亡,一些剧团变成该剧种独一无二的、真正的“天下第一团”,戏曲的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戏曲需要走向市场,但不加区分地将所有剧种剧团推向市场,对戏曲而言如同是让其“集体自杀”,尤其是对那些已没有市场性、具文化文化价值的剧种,应制定明确的保护政策,将他们纳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录。有些剧种如同一位蹒跚的老者,一跤跌倒,人死艺亡,剧种不存,在我们日常的考察中,这种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在我们周围,应该说这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对这些剧种保护之,发挥其文化文物甚至旅游的价值。
这四个层次、四种形态不仅对各地地方戏剧种保护与发展适宜,对步入新世纪的戏曲发展也是适宜的,不能笼统对待,更不能简单对待。戏曲及剧种的发展有时间空间的差异,有其丰富性与复杂多样性,不应用一种模式、一个尺度、一个标准、一个方法去规矩,它们的道路与措施应因具体情况而作个性化、特色化的选择和发展。新世纪戏曲及剧种不仅需要继承与保护,而且还应避免发展中的趋同与淡化个性、地方性,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对多元多样文化的冲击影响是深刻深远的,戏曲及剧种所面临的形势也是严峻的,这既有外部文化大环境的,也包括戏曲及剧种自身发展中“一统”要求实际上已带来和出现的个性特色、地方特色淡化、剧种趋同的现实。因而戏曲及剧种的保护与发展应该具有两层含义,一是物质化的存在,不使物态的戏曲及剧种消亡;一是思想精神性、艺术个性化的保留与张显,不在“保护与发展”的旗帜下置换与走向“一统”。能够做到这一意义上的理解,应该说是真正的理解。
应该指出和强调的是,对新世纪戏曲及剧种生存、保护与发展四种形态的分级划分,是相对的,彼此不是非此即彼,互不相融,而是彼此有交叉,有侧重,彼此是叠加的。辨正地把握与实事求是地实施,将使我们对戏曲及剧种的保护与发展、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起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意义?D?D这也是我们当代多少年来的经验总结。,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赞美戏曲的谚语 篇5
1、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2、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3、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私下练,台上见。
5、以熟为巧,
6、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7、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8、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9、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1、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2、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3、腔好唱,味儿难磨。
14、字不清,唱不明。
15、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16、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17、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18、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9、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20、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21、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22、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24、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25、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戏曲谚语 篇6
1、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4、私下练,台上见。
5、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6、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7、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9、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0、名师出高徒。
11、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2、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13、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5、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6、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7、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8、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19、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20、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21、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22、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23、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24、腔好唱,味儿难磨。
25、字不清,唱不明。
26、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27、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28、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29、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30、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31、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32、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33、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3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5、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36、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37、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38、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39、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40、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41、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42、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43、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44、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45、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46、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47、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48、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49、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50、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51、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52、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53、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54、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55、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56、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57、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58、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59、艺多不压身。
60、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61、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62、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63、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64、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65、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66、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67、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68、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69、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70、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71、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72、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73、以熟为巧,
74、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75、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戏曲的谚语 篇7
1、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3、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6、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7、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8、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9、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0、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1、以熟为巧,
12、以熟为巧,
13、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14、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5、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6、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7、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18、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字不清,唱不明。
21、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2、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23、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4、一日不练自我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5、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26、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27、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30、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31、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32、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33、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34、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3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6、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37、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38、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39、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40、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有关戏曲谚语 篇8
神通广大,变幻无常。降妖除魔,遇难呈祥。
逼上梁山,地煞天罡。铤而走险,雄踞一方。
歃血为盟,捻土为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啸聚山林,其应如响。劫富济贫,敢作敢当。
梁山好汉,破军杀将。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水泊梁山,固若金汤。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聚义而兴,迂忠而亡。轰轰烈烈,生死何妨。
红楼梦幻,迷离惝恍。假语村言,谁解痴狂。
通灵宝玉,惜玉怜香。寻愁觅恨,似傻如狂。
戏曲杂剧,喜闻乐见。曲尽其妙,动人心弦。
梨园弟子,优孟衣冠。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窦娥奇冤,动地感天。待月西厢,天假良缘。
长生殿内,悱恻缠绵。血溅桃扇,柔肠寸断。
京剧国粹,鳌头独占。粉墨登场,锣鼓喧天。
科班出身,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有板有眼。
生旦净丑,争奇斗艳。各擅胜场,众口交赞。
古典小说,雅俗共赏。四大名著,不朽篇章。
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市井之徒,纨绔膏粱。
悲欢离合,荣辱兴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呼之欲出,跃然纸上。百读不厌,击节称赏。
齐天大圣,百炼成钢。腾云驾雾,登界游方。
大闹天宫,横冲直撞。呵佛骂祖,作乱犯上。
西天取经,水阔山长。荆棘塞途,路在何方。
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荼毒生灵,兴风作浪。
行者悟空,从天而降。火眼金睛,东张西望。
黛玉葬花,百结愁肠。风刀霜剑,满目凄凉。
金玉良缘,水月镜像。木石前盟,殒玉消香。
贾王史薛,金玉满堂。功名利禄,一枕黄粱。
飞鸟投林,渺渺茫茫。太虚幻境,世事无常。
关于戏曲的谚语 篇9
关于戏曲的谚语
宁穿破不穿错。
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私下练,台上见。
以熟为巧,
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腔好唱,味儿难磨。
字不清,唱不明。
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一我一站,一动一转,一走一看,一扭一翻,一抬一闪,一
坐一窜,照顾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看见。
眼大无神,庙里泥人。
笑不露齿,行不动裙。
神不到,戏不妙。
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唱戏不动情,看戏不同情。
欲前先后,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手到眼到,眼到手到。
站有站相,坐有坐样。
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
忙而不乱,慢而不断。
百艺不如一精。
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闲着练,忙着用。
艺要会,得挨累。
台上一现,台下十年。
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力不磨得锈,腿不练得皱,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
慢功出巧匠。
念书要讲,种地要耪,学艺要想。
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后台象绵羊,前台如猛虎。
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见山如山在,看水如水流。
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先看一步走,后听一张口。
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神在两眼,情在脸面。
站如亭亭玉树,行如风送落叶。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有关戏曲谚语 篇10
1、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2、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3、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4、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5、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6、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7、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8、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
9、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10、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11、救场如救火。
12、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13、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14、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15、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16、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7、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8、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19、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20、一清二混三不见(无根底对付的结果是:第一次尚可,第二次模糊,第三次忘没了)。
2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22、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23、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26、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27、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8、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29、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30、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31、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3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33、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34、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35、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36、饱打(吹)饿唱。
37、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38、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39、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40、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41、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42、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43、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44、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45、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戏曲 篇11
老戏曲“开新花”需融入时代精神
中国文明网最新一期“文艺名家讲故事”,讲的是陈涌泉的故事。陈涌泉,1967年10月生,河南唐河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要作品有《程婴救孤》《风雨故园》《阿Q与孔乙己》《都市阳光》《两狼山上》等,曾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国家文华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等。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开头的一段话,对当前的戏曲艺术而言,简直再准确不过了。曾几何时,戏曲曾经是一门主流艺术,甚至是超主流艺术,也赢得了无数票友的拥趸,但“风流总会雨打风吹去”,戏曲艺术的鼎盛与辉煌似乎已经渐行渐远,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毕竟如今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也是价值多元的年代,“乱花渐欲迷人眼”,纷繁多样的各种艺术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占尽了风光,戏曲这种规范、程式化极高的舞台艺术前景确实不容乐观。这是一个客观方面的因素。
当有人慨叹戏曲的没落是时代递进的必然时,戏曲界人士也需要反思一些问题。让“老树开新花”,让传统戏曲艺术再次赢得青年一代的青睐,该如何去做呢?毫无疑问,作为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的陈涌泉取得成功的例子,应该给戏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陈涌泉取得卓越的成就,首先源自于自小对戏曲的热爱、敬畏和崇敬,也正是如此,他在面对戏曲艺术不景气、物质条件欠缺的局面,依然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为之焚膏继晷,为之筚路蓝缕,为之百折不挠,也正是秉承着“只有心里有观众,剧场才可能有观众”的信念,陈涌泉才一直跋涉在这条崎岖的道路上。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戏曲作为文艺的一个门类,当然如此。对戏曲的热爱,如果是陈涌泉前行的源动力,那么,他在戏曲创作方面对时代精神的融入,依靠创新开辟传统艺术新境界的做法,更是值得称道。戏曲没落的最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时代精神,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事实,作为行业内人士的陈涌泉当然更是深刻理解。一味抱残守缺、一味沉湎于过去的时代和唱段,只能会让观众唏嘘离开。
也正因如此,无论是在创作《阿Q与孔乙己》,还是构思《程婴救孤》,还是执笔写《风雨故园》,陈涌泉都能够在思想上解放自己,都能摆脱传统的束缚和羁绊,都能够将传统元�
比如,他在创作《阿Q与孔乙己》之前,市场上已经有话剧版、电影版、地方戏版的《阿Q正传》,从艺术创新的角度来说可谓难也,然而,他将一个代表农民形象的阿Q,一个代表旧知识分子形象的孔乙己结合到一起,就产生了新的冲突和矛盾,也自然而然引起了巨大反响。而在创作《程婴救孤》时,更是用当代观众的审美,挖掘和阐释“程婴们”身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展现他们的仁爱正义、诚信担当,这也和当前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交相辉映。
戏曲在当下虽然处于没落状态,但由于国家对传统文化扶持的力度逐年加大,在这个呼唤乡愁、乡音的时代,也迎来了“振翅欲飞”的机遇。
跟戏曲的谚语经典24篇
地方戏曲现状堪忧,歌者吴杰呼吁抢救走向没落的传统文化
近年,作为我国特有文化现象的地方戏曲剧种,其生存环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剧团数量逐渐减少、剧团专业层级低、演出剧目老化缺乏创新等问题,造成了目前地方戏曲逐步走向消亡的困境。
现状:地方戏剧正在逐步走向消亡 据2008年第4期《半月谈内部版》的调查,上世纪50年代我国曾有地方戏曲剧种360多个,到了今天,全国仅有约60到80个剧种生存状态尚好以外,其他多数剧种已实际消亡或濒临消亡,如山西省到上世纪80年代尚有地方戏曲剧种52个,现在仅剩28个;安徽省从建国初的27个锐减至目前的7个,其中的庐剧曾有27个剧团,现在只剩下2个。作为中国“戏曲之乡”的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约65个,几经兴衰与蜕变,目前仅剩30余个剧种,除豫剧、曲剧和越调仍广泛流传外,其余30多个剧种也已濒临灭绝。地方戏曲剧种消亡的颓势现尚在恶化中,可以说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这一文化滑坡的趋向。
其实地方戏曲剧种的消亡一直是存在的,并不始于最近20年中,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也曾有许多地方戏曲剧种消亡,如果说50年代有剧种360多个的话,那么到1995年出版《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时,收录的地方戏曲剧种就只有333个了(除京剧、昆剧以外),像我们曾熟悉的上海周边地区奉贤、崇明、川沙、南汇的山歌剧和苏州地区的苏剧、杭州的杭剧、湖州的湖剧、丹阳地区的丹剧等,“文革”后就基本上消失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大量的地方戏曲逐渐走向消亡当然是令人惋惜的,它毕竟曾经在过去的时代,给广大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带来过欢乐和艺术享受,同时也是普通老百姓启廸智慧、道德宣教的启蒙、普及教化的老师,可以说,没有大批地方戏曲剧的剧团种活跃在城市和乡间,许多地方老百姓的人文启豪教育、文化艺术享受将是一片空白。“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方言,但地方戏剧只有中国有,他承载着民间的情感”。“再不保护,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就要销声匿迹了。”保护濒危的地方戏曲剧目,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民俗文化和地方传统戏曲日渐流失的现实情况之下,要像抢救保护文物一样抢救保护这些“活文物”,地方戏曲拥有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浓厚的文化精神,对小说、戏剧、诗歌等的创作来说也很有借鉴价值。
因此,许多有识之士便提出对这些地方戏曲剧种赶快进行抢救和保护。 分析:财政拨款可以挽救地方戏曲吗? 吴杰认为:国家近年来开展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拿出资金扶持了一些大型剧团。但是用保护措施来延缓或阻止地方戏曲剧种不致消亡,这种“输液维持生命”的办法,并不是最佳选择,譬如一个垂老病人,已经病入膏肓,成为植物人了,仅凭打点滴维持,能抢救得过来吗?只要客观地、冷静地分析就不难看出,许多地方戏曲小剧种实就像一个“植物人”,即使可以投入抢救的钱再多,也并非一定可以救得过来的。因为当年地方戏曲的繁衍生息,是有历史根源的:
一是交通不发达,经济不发达,人们不可能走出偏远小城镇和山村到大都市去欣赏名剧团演出,所以它才为老百姓所需求,就有了演出的市场,就能养活艺人们;二是由于地方的方言土语存在,老百姓(尤其是乡村的中老年观众)甚至听不懂包括北京话、北方或南方普遍流行的方言、外来语,所以他们只喜欢看本地的方言戏曲演出,地域特色浓烈的念白、唱腔旋律听起来亲切、舒适;三是当年全国性高水平剧团少,高水平舞台艺术传播受到限制,不像现在这样,能运用影视媒介向最偏远的山村传播(直播或录播)它们的高水平演出。
因此,大量的城乡观众便只能看地方戏曲,从而使即使水平较低的地方戏曲业余剧团,在它们所流行的地区也不缺乏观众,这就造成了地方戏曲的繁盛。这正是建立在经济不活跃、交通不便捷、全国性规范语言不普及的社会不发达的基础上的,这种文化上的所谓“繁盛”状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上看,并不值得自豪和留恋。由于这种落后、分散、闭塞的小农经验形态的社会结构,造成了大量的地方戏曲剧种的剧目创作、演出水准、演员个人水平虽然都不高,但却并不缺乏观众的繁盛现象。所以,地方戏曲剧种多,并不一定是戏曲繁盛的标志,更不会与演出水平(即文化水平)高低成正比。而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下,在经济、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地方的方言、土语特色越浓而演出水平(剧目、音乐、演员表演艺术)又相对较低的地方戏曲,便只能被淘汰,即使有的地方戏曲表演艺术上非常有特色,但由于语言障碍,也走不出偏僻小地区,其演出市场便只能被高水平大剧团和电影、电视等传媒演出节目所挤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最偏远的乡村也能看到全国最高水平的演出(如戏剧、歌舞、曲艺杂技等),当地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观众)就不会再有兴趣去看当地小剧团“土气十足”的地方戏演出。看来,我们并不需要为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消亡太过惋惜,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体现的是一种社会的进步。
根源:地方剧种自身存在局限性
除了社会环境进步造成的客层减少的原因之外,编剧水平低、领导(主演)选戏水平低、创作思想观念落后陈旧造成的地方戏曲剧目生产、创作上不去也是地方戏曲剧种消亡的主要原因。
这大致有以下四种状况:一是剧种的艺术语言环境太局限,其唱词、念白只有一个县或几个乡能听懂,在现代化大潮下方言正被融化的境况中,就较难生存;二是剧种本身还不成熟,还处于发展的初期,表演上没形成规范和特色;三是一些地方戏曲小剧种没有“大腕”演员充当剧种的领军人物,没有“明星”,这在当前的演出市场上就较难有号召力;四是长期以来剧目创作上不去,只能移植大剧种、大剧团的剧目,而自己编出来的戏又水准太低,有时一出戏甚至连剧情故事都编不圆,谁要看?上述四种状况,前三类是“先天不足”,是剧种的“胎里病”,没办法救;后一个是人才问题,创作思想问题,对于许多地方戏曲小剧团而言,这就是苛求了。
而现在的问题是,即使是较大一些的、原先能在几个县地域,或在一个地(市)区、几个地市级地区流行的地方戏曲剧种,现在也面临生存危机,剧团说解散就解散了,其实就观众拥有的潜在数量而言,这些地方戏曲剧种(或剧团)还并没到就要消亡的地步,而且当地政府其实一直是在财政上救它们的,就是救不下来,这就是戏曲界本身的问题了。这大致也是这么几种状况:一是近年由于老一代艺术家退出舞台,剧种没有了领军人物即“大腕级”演员做台柱,剧种(剧团)在演出市场上就失去了号召力;二是剧团内部管理问题多,或不团结,或行当缺乏,或没有演出市场的经营人才;三是剧目创作上不去,剧种(剧团)长期写不出好剧本、找不到好剧本。剧目创作站不住,演员再好,舞台再怎么“大制作”,也还是免不了滑坡。记得上世纪90年初,上海举办华东地区戏曲会演,江南某县送来一台地方戏曲剧目,还安排在开幕式上演出,结果因该戏剧本编得太差,许多专家及普通观众看了一会儿便都坐不住了,只得到场外去“放松”,大家纷纷议论:这个戏想讲的什么啊?怎么也弄不懂啊?可以想象,这样的剧种(剧团)在当前的时代还怎么能有市场? 其实,剧目创作上不去,近年来已成为戏剧界的痼疾,不仅地方戏曲是这样,京剧、话剧、歌剧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然地方戏曲剧种问题更大些,可以说,由于编剧人才的缺乏或流失,大量的地方戏曲剧种或剧团,已经没有或仅有较少能够满足当代观众需求的编剧人才,剧目生产当然就上不去。剧目生产上不去原因除编剧因素以外,还有另一些原因,一是当前戏曲界已与电影“接轨”,导演成为中心而不是以编剧为中心,是最主要的原因,编剧已实际沦为导演和演员的“枪手”,剧本如何编,不是编剧在体现自己的创作思想,而是导演、演员在指挥。二是演员选择剧目题材的权力过大,一些中、青年演员判断剧目题材水准太低,他们选剧本常常选错,这样,观众的大部分便被他们从剧场逐渐“赶”出来了,地方戏曲剧种还怎么会有长进?怎么会不消亡?所以,许多地方戏曲剧种的消亡,除有些是先天不足之外,其实大量的根子还在于自己,自己没能力“长进”、发展,自己长期拿不出好剧目,被时代淘汰是很正常的,并不值得为它们大唱挽歌,也不必去忧虑。以沪剧为例,2000年以前,曾经有过许多剧团,除市级沪剧院以外,还有徐汇、长宁、宝山、南汇、崇明等区县级沪剧团,现在这些区县级沪剧团,有的已解散或名存实亡,有的虽还能不时演出,但已经没什么影响。即便是高水平的市级沪剧院,现在也已经拿不出有影响力的新剧目,创作滑坡很厉害,这种情况下,不是拨款给钱就能解决的。同样的情况,上海越剧界也存在,可以说,从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没有出过一部都像《红楼梦》、《西厢记》、《祥林嫂》那样有经典力量的剧目,现在这些剧院(团)也在不断排新戏,可是,投资动辄几十万元、上百万元,辛辛苦苦排出的一台戏能够连演10场的有几台?能够收回成本并赢利的戏有几部?一个令人心酸的现象是,现在连沪剧、滑稽戏剧种都有人希望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说最好都能像昆曲那样由国家养起来,如果连这样的剧种也要保护,那么,它们存在的价值又在哪里?其实相对于一些内地不发达地区,上海的艺术创作资金并不匮乏,但有些沪剧、越剧,近年来剧本的创作和选择水平低下,太落后于时代,剧团鲜少优秀剧作诞生,遑论经典,或去冲击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了?所以,近年某些较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濒危,虽然亦有方言土语的欣赏障碍,有当代娱乐多样化的挑战,但从剧种本身而言,却是自己打败了自己,试想,现在一些地方戏曲剧种的院团长,有多少人是称职的,有多少人对剧本有判断能力?由于新剧目常常打不响,于是便只能演老戏,《红楼》、《梁祝》、《西厢》、《珍珠塔》、《雷雨》这类剧目反复演,这就是当前地方戏曲剧种的真实生态。
方法:面对地方戏曲大批消亡的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办? 传统戏曲中的一些特点确实已经不适应当今生活的节奏,需要改变,但不能乱改,“祖宗传下来的唱腔不能丢了,群众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要把不好的改掉,群众喜欢的千万不能改,有的地方就把观众改没了”。 第一,对待地方戏曲没落这个现状,应从发展的眼光看待这种现象,这是时代进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既不必伤感,也不必慌张,惋惜之情当然可以有一点,但亦不必反应过度,更不应认为是文化建设“滑坡”。过去大批地方戏曲剧种实际上是旧的农耕文化的延续或反映,它们最根本的艺术基础是方言和地域特色山歌、民歌曲调、旋律,随着社会的发展,方言土语的被融汇,它们中的大部分剧种终将消亡或奄奄一息。以江南滩簧戏而言,原有的剧种杭剧(又称武林班或武林戏)、丹剧(丹阳啷当戏)、湖剧(湖州滩簧、浙北难簧)、苏剧(苏州滩簧)已消亡,姚剧(余姚滩簧)也濒危,而沪剧(申滩)、锡剧(常州、无锡滩簧)、甬剧(宁波滩簧)生存状态虽尚较正常,政府支持力度也大。但由于这三个剧种处于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长三角地区,这个地区的各地方言面临“生存危机”,因而这些滩簧戏的“日子”本身也很不好过,它们如没有高水平的演出剧目,已很难走出本地区,如甬剧只能在浙东和上海拥有固定观众,锡剧只能在苏南演出,连上海的“地盘”也逐渐丢掉了;沪剧则已退回上海,失去了苏南的“地盘”。所以随着长三角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三个现存的滩簧剧种(还可以吸取评弹的营养)应该赶快融化、归�
第二,对濒危或消亡的地方戏曲剧种,应该赶快做艺术史料的抢救式记录,让它们虽消亡但仍能留下“倩影”。所谓抢救式记录,是把本剧种的原有保留剧目、唱腔、行当、表演等艺术通过录音、录像或文字记述的方式记录下来,使它进入艺术历史的记忆中,剧种可以消亡,但其生存轨迹不应被淹没,何况今天我们有这种条件,也有人力(各地文化系统都有艺术研究机构和文博机构,还有社科院、大学艺术专业研究人员),可以做这件事,有的已消亡了的小剧种,剧团虽没了,老人还在,还可以进行艺术资料的抢救记录,将来这些都是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
第三,要重视地方戏曲剧种的“文化宝库”作用。地方戏曲剧种的价值,不仅是对观众产生的艺术鉴赏上,而且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宝库。例如地方戏曲中的大量方言、土语、俚语,就是语言科学的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语言的变化、发展,地方戏曲中的舞台语言就是很重要的资料。又如地方戏曲中的服饰,便是某个地区服饰文化、生活习俗文化的反映,地方戏曲中的唱腔曲调,就是一部民族音乐的百科宝库。一部在全世界打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来自越剧,今天,民族音乐的发展很艰难,但大量学院派的民乐家,其实很少有人肯下功夫去挖掘地方戏曲音乐这个宝库,不屑于吸取地方戏曲音乐的营养来进行民乐演奏曲的创作,这是极大的损失,甚至连民乐专业的老师、学生都不看戏曲演出。当然,抢救濒危或已消亡的地方戏曲唱腔音乐的记录的工作需要政府文化部门、有志之士去做。吴杰:“芭蕾舞、音乐剧、歌剧,我们不去保护的话自有外国人去保护,但京剧、秦腔等艺术表演形式我们若不保护,就真的没人保护了。”
第四,对濒危的地方戏曲剧种,归根到底是要在新剧目创作上下功夫,创排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新戏。上世纪50年代昆曲濒危时,一出《十五贯》救活了一个剧种,而沪剧、越剧、锡剧当年的辉煌,也是靠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剧本若站不住,导演再好、演员再好也无根基,其实剧种的兴衰就是剧本创作的兴衰,若一个剧种、一个院团,编不出或选不到好剧本,给再多的钱也挽救不了剧种的滑坡
第五,加强非物质文化教育:当代的年轻人多数青睐流行音乐和电视剧,而对传统戏剧文化“嗤之以鼻”,认为这种艺术形式过于单调,这是由于青年一代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芭蕾舞、音乐剧、歌剧,我们不去保护的话自有外国人去保护,但京剧、秦腔等艺术表演形式我们若不保护,就真的没人保护了。”要从根本上弘扬这些珍贵的地方戏曲剧种,进行扎实有效的挖掘抢救、继承研究。政府要给予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的待遇,高薪返聘还健在的老一代艺术家,有计划招收地方剧种继承者学员,培养演艺人才。
在电脑、电视,甚至麻将的冲击下,欣赏戏曲的人少了,但戏剧不会完全消亡。面对大批地方戏曲消亡的困境,除了放平心态,从历史进化的角度了解并接受其背后的多重社会文化等因素之外,应该积极的理性的投入到抢救地方戏曲的工作中,多做实事,少唱挽歌。
让传统文化在校园浸润中焕发生机
“ 广寒宫里静悄悄,嫦娥仙子寂寞无聊,思念人间默默祷告,身倚栏杆望九霄。突然间,碧空划过线一道,有一个不明飞行物,近在咫尺飘„„”悠扬婉转的乐亭大鼓唱腔回荡在乐亭县青少年宫礼堂内。6月9日,河北省乐亭县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暨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2017年6月9日乐亭文明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内在体现。一座城市给观瞻者留下的印象,最直观的是建筑艺术和繁华街市,最深刻的则是其风土人情和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学校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把传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不可或缺。这次乐亭县启动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的浸润。
当下,各种艺术形式“你方唱罢我登场”,民众艺术欣赏取向更是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新变化。很多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不容乐观--演出市场低迷,活动阵地逐渐缩小,受众群体老龄化,传承和创新不足,很多青少年学生被“快餐式”的综艺节目牵着走„„今年1月,中央颁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这就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提供了有利契机和基本遵循,值得称道和期待。
毫无讳言,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旨在让孩子们从小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树立起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不是唯古是尊,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延续的常态化生活化的过程。我们要注重发掘地域文化底蕴,突出融合融入,编写好校本课程,开设传统文化开放课,把传统的地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之中,从小增强青少年学生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感知认同,在学习传承的体验中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使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中焕发勃勃生机,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心灵。
当前,随着“国学热”“非遗热”“诗词热”的不断兴起,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全社会的共识,但一些学校急功近利,热衷追求形式主义的东西,“国学热”的时候读经典,“非遗热”的时候学技艺,“诗词热”的时候诵诗词,要么请几个专家传承人做几次讲座、办两场活动,大多也都只是“三分钟热度”,甚至还掺杂了商业目的,注定是无法实现文化传承的。
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传承如此长远、如此深厚,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李白杜甫到曹雪芹郑板桥,无数文化先贤赋予我们安身立命的精神世界和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如今,我们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传统文化进校园,重提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温情和独特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其所在城市的文化气质和文明程度,可谓善莫大焉。(刘凤敏)
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首先要从青年做起
青年代表着未来,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首先要从青年做起。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文化产品蜂拥而入,有些时候,外来文化势头甚至盖过本土文化。在此情况下,坚持中国文化传统,提高民族身份意识,应成为青年工作的重大主题。
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三国”是一段历史,作为文字记载,《三国志》肯定更接近史实,但《三国演义》才是跨越时代、影响无数人的文化。传统文化教育要从仍然活在青年人身边的事项入手,来增加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在人类历史上,像中华民族这样,为了跟上时代,在极短时间内,自觉跳出因袭的传统,虚心学习外来文化,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民族几乎绝无仅有。传统文化式微是中国现代化的成本,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割断尾巴往前赶”的策略,影响所及,主要是中华民族的显性文化,也就是能在民族成员意识层面显现的文化。但许多隐性文化,比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或行为方式,仍然活跃在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中华民族成员在世界各地仍然保留着鲜明的文化特性。
文化自信以文化自觉为基础。要在青年人中培育文化自信,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切身体验传统文化并没有死去,同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由此对传统文化产生崇敬感和亲近感,这应�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传统文化是好的”,不顾某些显性文化因为搁置长久,在今天生活中已经完全没有影响,而硬性推广之,结果不但难以让青年人接受,还可能引发负面情绪,让青年人把传统文化“看扁了”。
培育文化自信最好的方式是让青年人知道,传统文化仍然好好地活着,只是我们没有看见,一旦他们意识到了,自会肃然起敬,如此积极心态比局部认知,对于传统文化教育来说,更具有根本性意义。
文化能活着,是因为文化本来就是人类最有效的工具,无论作为价值引导还是目的实现。“文化有用”的说法虽然容易被人认作“工具主义”观点,但“割断尾巴往前赶”的文化策略本来就出自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所以突出传统文化的有用性,未必显得境界不高,反而容易同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更加贴近,也更有说服力。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量学习了西方的理论和经验,这是事实,无此,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但中国的进步绝非单纯学习西方那么简单,中国一路走来,不但有着自己的探索,更受传统文化所赐,只是因为起作用的更多的是“隐性文化”,而不是“显性文化”的缘故。所以,一时间还没有得到合理归因而已。
从这个角度,如果我们认真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找到其中文化因子及其发挥作用的机理,不但可以进一步认清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可能采取的路径,还可以让青年人在见证当代中国高速发展的现实情境中,体验传统文化,认知传统文化,认同传统文化。
这么多年来,对中国当代为什么成功不是没有解读,但往往立足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多,而着眼文化的少。现在需要及时补上这一课,它将对青年人树立文化自信,起到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中国戏曲谚语 篇12
1、以熟为巧,
2、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3、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4、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5、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6、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7、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8、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9、字不清,唱不明。
10、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关于戏曲的谚语。
11、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2、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3、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14、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5、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6、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17、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8、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9、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20、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1、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2、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3、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24、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25、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6、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27、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8、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29、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30、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31、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32、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3、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34、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35、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36、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37、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38、私下练,台上见。
39、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0、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浅析戏曲谚语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篇13
浅析戏曲谚语的内涵及教育意义
内容摘要戏曲谚语是戏曲前辈艺人对人品艺德、演唱技巧、表演经验等方面的高度总结和提炼。戏曲谚语虽语句短小,但对仗工整、言简意赅,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对从事戏曲表演、戏曲教育的艺术工作者来说,更需要从中汲取营养来提高艺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尤其是对正处于成长时期的青年演员和青少年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戏曲谚语人品艺德专业学习演唱技法戏曲哲理
戏曲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伴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曲前人总结了人品艺德、演唱要领、表演技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朗朗上口、字字珠玑的戏曲谚语。戏曲谚语经过了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到如今逐步完善,成为我国民间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艺术资产。
一、有关道德方面的戏曲谚语
“做人要讲道德,唱戏要讲戏德”“学艺先学德,无德艺难成”“立业必先立身,立身必先立品”“艺高不如德高,艺高更需德高”。这些看似平淡无奇、通谷易懂的戏曲谚语,却说出了道德品质在戏曲工作中的重要性。人民艺术家常香玉说过的“戏比天大”,也从另一个方面阐述了艺德的思想内涵。常言说,艺如人品。一个演员的艺术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审美品格和艺术气质,决定其艺术创作的态度和追求,并直接影响其表演艺术风格。
一个具有高尚艺术品质的演员,一定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演出,也一定会以真诚善良的情感塑造好每一个艺术形象。相反,一个品行不端的演员,纵有很高的技巧,也不会有太好的艺术成就,更不 的确,良好艺术品德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日常生活和艺术实践中认真学习、日积月累的结果。
二、关于专业学习方面的戏曲谚语
“曲不离口,弦不离手”“人不常练没功,角不常练戏松”“书靠念,功靠练,曲靠唱,戏靠演”“小时不练好,大时演不好”“幼功好,演到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三天不练手生,三天不唱口生”。
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四功五法”是每一个演员必不可缺的基功。而幼功,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童子功更加重要。在人的一生中,幼年是最珍贵、最美好的时光,是一个人发育的关键阶段,肌体柔韧性好,可塑性强,接受新生事物快,记忆力、模仿力都有很大优势。特别是对翻、爬、滚、打等武功技巧的训练,更是得天独厚。假如过了这一时期,身体的骨骼、关节等器官逐渐钙化,就不可能再练好了。
在学习戏曲艺术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没有刻苦的练功,就不会有过硬的功夫,也不可能有大的收获。不经过酷暑、严寒的磨砺,也不
学艺贵在持之以恒,最怕时断时续,必须坚持“曲不离口,弦不离手”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样,才能练就扎实、过硬的基本功,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关于练功方面的戏曲谚语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下无功,台上稀松”“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基础打不牢,演戏演不好”。舞台是展示演员水平的考场。平常练功的好坏、表演的优劣全都一览无遗地展现给了观众。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演员一声出众,绝对会引来阵阵掌声。相反,一个平时练功偷懒、学习不认真的演员,根本不会在舞台上有惊人的表现。
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唱、念、做、打等方面都有好的表现,还必须将全部精力投入进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毫不间断地去研究、打磨人物内心情感,练习唱腔、身段。即使这样,也不见得能成为一个好演员。何况那些得过且过,靠混来度日的演员,要想成名,简直是痴人说梦。
要想成为一个好演员,不仅具备嗓音、形体等先天条件,还要在“四功五法”上有扎实的功底,掌握系统的表演程式技巧,还要求艺术素质全面,有独到的创造能力,更要有为艺术献身的执著精神。正如戏曲谚语所说的那样,“十年能培养出一个状元,十年培养不出个好戏子。”话虽直白,但一语中的,一针见血。
四、关于演唱技法的戏曲谚语
“咬字归韵,尖团分清”“唱好声韵辨四声,阴阳上去要分明”“口型错一线,字音错一片”“唱念要讲喷口,须按五音要求”“唱戏靠声,声要靠气”“快板吸气浅,慢板吸气深”。
在演唱中,演员的发声是由气息振动声带,而后经由共鸣器官共振放大而来。没有“气”的运动,就没有人唱歌的存在。演员的音色、音质、音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息的运用技巧。
演员在演唱时,对咬字很讲究。既要咬住,又不能咬死,把握咬字的力度分寸是演唱的诀窍。掌握好咬字的技巧后,演唱时就能做到字音清晰、轻重适度。
“三分天,七分练”“嗓子靠练不靠天”“用喉莫伤喉,练喉勿骄喉”。对戏曲演员来说,嗓音的自然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见得嗓音好就一定能唱好戏。还要靠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加以科学的练习,通过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加上真挚的情感去演唱。这样就会唱得优美动听。先天条件不好的演员,只要掌握好科学的演唱方法,通过锲而不舍的刻苦训练,持之以恒,就能练成一副百唱不哑的好嗓子。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例子就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老师,她小时候嗓音条件不好,正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派艺术风格。虽然她现在已有80多岁的高龄了,但嗓音如初,至今仍活跃在戏曲艺术舞台上,并赴北京等地演出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北京。
“声音是外形,感情是灵魂”“既要字正腔圆,更要唱动人心”。演员在表演时,非常讲究声情并茂。演员要善于综合运用声音等外部技巧,准确把握角色的感情,并把这种感情融入真切动人、极富美感的演唱中,以声传情,唱出人物、唱出意境、唱动人心,引导观众进入剧情,使观众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戏曲谚语的种类多种多样,从艺德到演唱、表演方法到戏曲哲理等,实在太多了。这些谚语经过一代代艺人的传诵和创造,形成了独特的戏曲文化,并具有极高的人文哲理内涵。虽说这些谚语的创作者没有太高的文化,有相当一部分是目不识丁的老艺人,但他们所创造的这些戏曲谚语却是丰富多彩的,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非常高。对于我们从事戏曲艺术的人来说,这些谚语本身就是生动的专业格言,特别是对正在学知识、长身体的从事戏曲专业学习的青少年来说,更是一部浅显易懂的好教材,对整个戏曲界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克俭。豫剧演唱谚诀的人文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01)。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中国戏曲谚语 篇14
1.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2.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3.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私下练,台上见。
5.以熟为巧,
6.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7.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8.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9.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1.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2.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3.腔好唱,味儿难磨。
14.字不清,唱不明。
15.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16.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17.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18.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9.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20.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21.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22.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24.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25.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篇15
1、字不清,唱不明。
2、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3、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4、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6、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7、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8、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9、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
10、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1、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12、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13、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14、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15、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16、坐一窜,照顾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看见。
17、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18、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19、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20、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21、百艺不如一精。
22、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23、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24、一清二混三不见。
25、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26、名师出高徒。艺多不压身。
27、私下练,台上见。
28、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29、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30、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有关戏曲谚语 篇16
1 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 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3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4 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5 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6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7 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8 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9 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10 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11 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12 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13 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14 字不清,唱不明。
15 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6 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7 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18 以熟为巧,
19 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20 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21 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22 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23 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24 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25 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26 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27 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28 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29 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30 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31 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32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33 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34 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35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6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37 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38 私下练,台上见。
39 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0 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1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42 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43 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44 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45 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中国戏曲谚语 篇17
不嚼碎,不知味。
学艺先学心,心动身动。
心与神合,神与貌合,貌与形合。
心里有,身上有。
心中不笑,脸上不会笑;心中不恼,脸上不会恼。
一步练挫百步练歪。
练腿必先练腰。
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
力要顺达气宜沉。
打铁先打钉,学唱先学声。
字音出口一个旦,切忌开口一大片。
熟能生巧未必巧,要想生巧需动脑。
要想学到艺,以巧胜百力。
武艺虽精巧不真,费尽心机枉劳神。
强记不如善悟。
以熟为巧,
由生而熟,熟而不流。
做戏不在多少,关键在于巧。
一天学会一招,十天学会一套。
若要会,勤玩味;若要精,人前听;若要熟,百遍读;若要通,千日功。
赞美戏曲的'谚语 篇18
1、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2、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3、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4、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5、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行。
6、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7、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8、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9、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10、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11、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2、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13、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14、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15、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6、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17、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1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19、私下练,台上见。
20、以熟为巧,
21、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2、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23、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24、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25、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6、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27、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28、腔好唱,味儿难磨。
29、字不清,唱不明。
30、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1、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32、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33、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34、一我一站,一动一转,一走一看,一扭一翻,一抬一闪,一
35、坐一窜,照顾四面八方,要叫人人看见。
36、眼大无神,庙里泥人。
37、笑不露齿,行不动裙。
38、神不到,戏不妙。
3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40、唱戏不动情,看戏不同情。
41、欲前先后,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
42、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43、手到眼到,眼到手到。
44、站有站相,坐有坐样。
45、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46、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47、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假难分。
48、忙而不乱,慢而不断。
49、百艺不如一精。
50、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1、闲着练,忙着用。
52、艺要会,得挨累。
53、台上一现,台下十年。
54、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55、力不磨得锈,腿不练得皱,
56、有状元徒弟,没状元师傅。
57、慢功出巧匠。
58、念书要讲,种地要耪,学艺要想。
59、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60、后台象绵羊,前台如猛虎。
61、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62、见山如山在,看水如水流。
63、心跟神合,神跟貌合,貌跟形合。
64、先看一步走,后听一张口。
65、好戏把人唱醉,坏戏把人唱睡。
有关戏曲谚语 篇19
1、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
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8、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3、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26、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7、私下练,台上见。
2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29、三分扮相,七分眼神。
30、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31、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32、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33、唱戏碰了钉,才知艺不精
34、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35、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36、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37、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38、净行要撑,旦行要松,生行要弓,武行取当中。
39、兰花手,荷叶掌,握拳如凤头。
40、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41、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42、慢要松,紧要绷,不紧不慢才算功。
43、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44、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45、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46、宁输后台不输前台,只许艺高不许胆大。
47、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4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49、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50、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关于戏曲的谚语 篇20
师父领进们,修行靠个人
指旁人对你的辅助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学本领在乎自身的努力与提高。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艺多不压身:意即手艺人有一技之长,社会存活能力强。高人胆大:它鼓励人们好好的磨练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到那时,就可以毫无畏惧了:另一方面就是要勇于冒险。当有了顶尖的技艺,可以凭借高超的技艺在江湖上行走,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了。
日月灯,云霞帐,风雷鼓板,天地间一场大戏;
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祖不立,无师不传。
名师出高徒。艺多不压身。三分靠教,七分靠学。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春:指行话)
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拳不离手,唱不离口。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生意不得地,当时就受气。
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只许人家不听,不许自己不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指任何事情都得下一番苦工夫,方能做出好的成就。
戏曲谚语 篇21
1.七分念白三分唱,白是骨头唱是肉。
2.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3.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4.私下练,台上见。
5.以熟为巧,
6.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7.好花得绿叶配,好角得众人扶。
8.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
9.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11.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12.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3.腔好唱,味儿难磨。
14.字不清,唱不明。
15.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16.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17.不练三冬两夏,哪能学会唱、念、做、打?
18.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19.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
20.勤学通百艺,苦练出真功。
21.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22.嘴上没有功,吐字听不清。
2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24.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
25.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戏曲 篇22
戏曲进校园
——主题班会记录
第一部分(8分钟)
主持人讲话导入:穿越斑斓舞台,纵横古今时空。云鬓珠花,长袖盈风,舞不尽生旦净末丑,唱不完百世人间情。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是——走进戏曲,探索人生。要走进戏曲呀,首先得了解戏曲。那么关于戏曲,我们知道多少呢?现在请进入我们的第一个环节——
戏曲知识知多少(PPT展示)
首先,我宣布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一题一分,得分最多者为胜出者。共有六道基础题和三道附加题。
现在抢答开始!(PPT展示题目) ……
第二部分(12分钟)
主持人讲话导入:恭喜第二组胜出,其他三组不必气馁,且看第二回合——
巧扮《黄梅戏》
游戏规则是:我手上有4枝长短不一的竹签,每个小组各派一个代表以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谁先抽签。抽完之后,签最长者完成第一题,次者完成第二题,再次者完成第三题,最短者完成最后一题。以表演获得掌声最热烈的组为胜出组!
……
(在每一个小组演完之后,PPT放映相关视频)
第三部分(20分钟)
(PPT出示“《黄梅戏》之我见”字样)
主持人讲话导入:通过前两轮的比拼,大家对戏曲想必已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现在我们就《黄梅戏》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这一次大家可以各抒己见,答案没有对错,言之有理即可。 ……
主持人总结:《天仙配》的剧情是历史上有关孝子董永的传说演变而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历朝历代都重视孝道,董永“卖身葬父”的故事经过民间或野史不断的流传,最终就成了神话爱情故事,其本义也就是宣扬孝道、尽孝能够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希望各位同学能够宣扬孝道、尽孝感动上天,给自己带来好运!
现在我宣布:《走进戏曲,探索人生》主题班会到此圆满结束!(PPT展示最后一张幻灯片)
“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小结
三(1)班开展了“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通过这一形式,让更多学生了解和熟悉传统戏曲文化。
此次“戏曲进校园主题班会”活动,是三(1)班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要求,以“熟悉地方戏曲、弘扬传统艺术、传承特色文化、提高审美修养”为目标的背景下开展的,旨在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新思路,打造传统戏曲特色教育品牌,激发青少年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现在学生接触传统戏曲等传统文化的机会很少,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他们有更多机会了解戏曲这一传统文化,一同感受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国粹艺术。
上一篇:爱情的谜语精选10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