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相关论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信息检索相关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信息检索论文1

>> 文献的网络信息检索简述 试析高校文献检索课的网络检索教学 基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文献信息检索教学改革 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的文献检索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教学模块的文献检索改革与实践 基于本体的专业文献检索 基于P2P技术的网络信息检索探讨 网络信息检索的工具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化学化工文献检索 基于本体的无线网络文献检索研究 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信息检索技术的探讨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校文献检索课改革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思考 关联理论视域下的文献信息检索相关性的探讨 《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教学设计的优化 探析网络背景下的信息检索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参考国内外学习支持系统结构的先进理念、建立了以下体系,为信息检索学习搭建学习情景。教学网站的资源包括:

(1)教学管理:将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考试要求等,贯穿于学期准备、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媒体和学习评估等要素的设计中。

(2)网上课堂:采用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视频等软件制作动画演示,结合文本、动态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案和教材。这些电子教材突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辅以多维环境技术和分析技术、心理支持技术和交互技术、元数据技术,在检索技术、数据库应用、信息调研等各个教学方面,为学生提供上网、互动、开放、自习方式的学习环境。网上课堂除了在软件制作上突出新颖性、多媒体性,更重要的是加强内容的新颖性,及时更新有关数据库、网站变化的教案,不断跟踪实用、适用数据库的应用,积累教案。复旦大学文献检索教学网站上,已经有文理医三个专业的教案及数据库、网站教学近30种。电子教案、实习指导出版了三个专业近20版(每月更新)。并且在广域网上开放,无须账号密码即可使用。

(3)学习策略指南:学生带着科研课题进入课程学习,学习支持系统必须进行策略学习指导,以正确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知识体系。

指南围绕课题,从关键词确立到规范检索句法提问式的构造,从数据库检索到专业重要网站的选择和利用,从核心期刊的确立到权威著者的引文分析,从科研论文、综述文献的应用和引用分析研究到撰写,将信息检索学习与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目标密切配合。

在校园网现有全文数据库的资源中,学生不仅从全面系统的数据库入手,系统的获取学术信息,在学习策略的指引下,进一步在internet大环境下,深入各专业数据库和专业协会、网站等进行信息分析研究。将检出的信息融入知识体系,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开展更为全面专业的信息调研。

2.信息资源环境

Internet校园网数据库平台和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是开展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建构主义学习支持的基础情景。

图书馆馆藏目录体系从个体馆藏到联合目录和全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核心期刊确认体系如JCR(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引用报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

全文数据库如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网络数据平台如,从关键词到文摘到全文及引文检索,从期刊、学位论文到专利文献会议文献,从生物医学到人文理工的一站式多学科权威学术信息的提供。多元信息数据体系从专业新闻稿,学术期刊专家评估信息到全文,从原始文献到三次信息检索,专业网络信息如中国知识工程基础设施网,中国高等教育保障体系Calis等。

特种文献如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序列报告,蛋白质结构预测……;专利文献如美国专利和商标局,中国专利信息网;标准数据库如中国工程技术标准信息网,各国标准网站;学位论文PQDD,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等。

这些资源都构成了信息检索乃至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庞大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体系,为信息检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前景,

3.信息检索教师与平台设计人员密切配合,根据信息教育的特点,以WEB为基础,信息检索与利用远程教育教学为管理系统,采用B/S、C/S混合体架构结合的体系,建立远程教育平台。自愿参加远程教育的同学,在登记注册后,可以在广域网上自由使用网站资源、网上递交作业、进行网上咨询和交流。在图书馆资源丰富的馆藏、电子资源、完善的文献保障系统的大环境下,为学生构筑信息检索的互动学习网络支架,

在广域网教学网站支持下,学生不受时空的约束,自由的选用任何时间和地点,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自行决定学习方式和时间,通过学习支持系统提供的信息资源环境、远程教育平台、教学网站资源库的学习情景,获取知识,建立和构造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并且通过信息化教学辅导体系反馈给教师。教师在学习支持系统中,能够保证学生在任何时间内自由使用检索实习机房和实地指导。实习机房维护由文检课教师自己兼任,定期进行网络通畅保障工作包括软件更新、硬件调配等,保证实习基地的设施完备和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杨木容。对文献检索课网上教学的探讨[J].图书馆杂志 2005(7)

[2]李晓玲。符礼平。王宇芳等。信息检索网上学习支持系统[J]. 图书馆杂志(12)

信息检索论文2

关键词可视化;本体;期刊论文检索

“一幅图胜过一千句话”,信息可视化以满足信息检索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检索需求为目的,帮助用户揭示信息背后隐藏的信息关联及规律,提高检索效率。本文使用文献[1]构建的数字参考咨询领域的本体及数据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将信息可视化应用到期刊论文语义检索中,一方面实现了基于领域本体图的可视化导航,方便用户了解领域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将检索结果转换成图形,将期刊元素如作者、引用与被引用等多维关系转换成二维关系,显示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帮助用户理解检索结果、把握检索方向,以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性能。

1.信息可视化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信息可视化在国外的研究

信息可视化研究被国际上列为热点研究课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两个系列的国际研讨会为重要标志。一个是从1995年开始,每年10月在美国召开的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除了定期召开会议外,还出版了一系列会议论文集,在业界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从1997年开始,IEEE每年7月在英国伦敦召开信息可视化国际研讨会(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并同样出版了一系列会议论文集。欧美的这两个系列的国际学术研究会已形成了一种气候,它不断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推向新的高度。欧美国家的可视化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具有领先地位的成果,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注重可视化模型方法,在应用领域不仅出现了一批原型系统,而且部分系统早已投入使用。

笔者以()主题为“论文信息可视化”进行了EBSCO数据库外文检索,在EBSCO中查找的的数据库有:Academic Source Premier、Bu-

siness Source Premier、ERIC、Library、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bstracts、Teacher Reference Center。检索范围为1985-2010,检索式为“Title=(visualization)AND Abstract=(literature research+papers research)”,检索结果为34篇,剔除重复的1篇,共33篇相关文献,检索结果统计分析如表1-1。

EBSCO数据库中相关文献的检索结果显示,最早的关于论文信息可视化的外文文献是1991年Cort,Louise Allison撰写的“Word in Flower:The Visualiza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Japan (Book)”此篇为一书评[2]。1992年后的5年中只有1篇相关文献。1997-2010年累计发表相关文献31篇,这表明新世纪以来国外对可视化在文献检索中的研究日益重视。笔者在研读以上文献时发现,国外在信息可视化的研究方面的论文主要集中可视化在医学中的应用、可视化工具在文献关系揭示中的研究、可视化检索模型研究、个人信息搜索并可视化显示等,说明可视化为文献检索提供可视的直观的效果,同时文献检索也促进了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可视化在国内的研究

我国最初几年关于信息可视化的研究中大量的文献主要是对信息检索可视化概念的介绍,以及地理、空间、数据库、文献和多媒体等方面的可视化技术的介绍。现在己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面向网络及大规模信息资源的检索可视化技术、各个具体领域的可视化、各种算法的改进等具体问题。针对可视化技术在文献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有:胡志刚、侯海燕撰文对科学技术期刊群中的17种期刊进行了聚类和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地显示了各个期刊之间的亲疏关系和关联特点,其可视化对象是期刊及其期刊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对象是期刊论文[3]。鲍杨、朱庆华在论文中以CSSCI数据库收录的全部情报学领域的论文(1998—2007年)为数据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情报学研究领域引文网络、共引网络及作者合著网络。同时他们还选取其中的重要节点,用Pajek进行了可视化,体现了近10年来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的主要作者和论文[4]。张学福教授在信息检索可视化领域的研究成果颇多,他不仅介绍了信息检索可视化的基本问题,即信息检索模型、信息内容描述、可视化映射技术、可视化显示技术、全局映射与局部映射、实时可视化和人工参与的可视化等。而且从功能特点等角度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的可视化开发工具:OpenGL、Open Inventor、IDL和VTK等,以便用户根据其特点选择相应的开发工具来开发可视化信息检索的应用软件[5][6]。张学福教授带领的研究生有3篇相关的硕士论文:《基于引文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研究》一文基于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及引文理论,研究并构建了具有个性化特色的集检索、可视化及统计分析功能于一体的基于引文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7];《基于摘要信息的中文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实现》分析比较国内外典型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并将基于词共现的概念空间方法与信息检索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实时生成概念空间图,实现了检索过程和检索结果的可视化,设计并实现了集成信息检索、情报分析和服务功能的基于摘要信息的中文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并对系统进行测试与评估[8]。

可视化的检索平台在国内的研究有人立方[9],谷歌挑歌[10]等。人立方关系搜索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正式的一款新型社会化搜索引擎,它能够从中文网页中自动的抽取出人名、机构名、地名以及中文短语等,根据搜索的关键词和与其相关的人名之间的关联度强弱自动的计算每一个人名与关键词直接的距离、数据大小以及具体的摆放位置等等,并通过一条有标明人际关系的细线连接他们。谷歌挑歌相比其他音乐搜索引擎来说,谷歌挑歌采用的是一种相对模糊的搜索模式。该系统不是根据歌名或歌手名来搜索,而是调节节奏从舒缓到强烈、声调从低沉到高亢、音色从丰富到单纯这三个滚轮,依次在音乐库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歌曲。虽说是相对模糊的搜索模式,但对寻找某一类型的歌曲还是很有帮助的。

从整体上看,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技术有较大差距,研究呈现出零星、分散的特征,没有形成规模。主要研究单位有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科院软件所及部分大学的图书情报院系和计算机学院等。

2.基于领域本体的可视化导航检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领域本体的可视化导航检索首先确定可视化对象,这里的对象包括基于领域本体的领域概念集合和文献及其属性两类。其次,构建可视化空间。即降低高维向量空间的维数,构建低维可视化空间,这是可视检索的关键,不同的可视化检索工具构建可视化空间的方法不同,一般来说,构建可视化空间应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以其信息可视化的方法为基础,二是以其自身文献信息系统的结构为基础。本文基于领域本体概念的可视化导航按照双曲树[12]的表现方式,将层次关系显示在一个双曲平面上,然后将双曲平面映射到显示区域。而期刊论文语义检索结果由于受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我们只能感知到一维、二维和三维的物理对象,所以我们的可视化空间只能是二维或三维,显示维数不同,接口的空间表达能力也就不同。本系统为了能清晰地表现节点文献的属性,将四维关系降为二维显示,方便用户理解和使用。

基于领域本体概念的可视化导航

目前出现很多检索系统采用了无定型关键词的询问系统,只要输入检索词,平台就会询问希望用到的代名词、相似词及下位词等,以便用户拓展查询。而基于本体的可视化检索系统用可视化的方式显示检索词的语义关系,一方面体现可视化的优点,以直观的可视的形式为初入本检索领域的用户介绍该领域的具体内容及研究热点等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用户筛选词的过程,本系统根据领域本体库中概念间的语义关系,直接检索,将最全、最准确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基于本体的导航机制通过揭示信息对象间的语义关联,能够准确、深入地表征信息的内容,是一种高层次的内容导航方法。本系统采用Flash工具,以本体概念为节点,实现了可视化的导航。执行代码如下:

基于本体的期刊论文检索结果可视化

期刊论文的检索结果可视化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智能导航,其目的是通过期刊论文间的关系指导用户检索所需文献,即随着用户浏览意图的不同,提供不同的信息,实现动态导航。因此,用户使用过程中,用户点击不同的属性按钮实体,将根据实体类别生成不同的检索结果。这种导航是根据不同的中心节点内容动态生成。例如点击甲文献,则以甲文献为中心节点,以同著者文献、相关文献、参考文献、被引文献为四个属性按钮实体,点击任何相关文献按钮实体,则生成相关的文献,如果选择相关文献中的文献乙,则以乙文献为中心节点,并动态生成乙的属性按钮实体和相关文献。可视化的显示通过Flash调用JS方法,对数据库元数据进行检索,录入XML中,然后调用显示。具体代码如下:

期刊论文检索结果可视化导航,将中心节点文献的四维属性降为二维关系显示在页面。如果属性有值则显示节点球体,同时显示节点文献题名;如果属性值为零则不显示。随着鼠标在属性节点的点击转换中心节点。其实现代码如下:

3.基于本体的期刊论文可视化检索系统介绍

领域本体的可视化

基于本体的期刊论文可视化检索系统以数字参考咨询领域的期刊论文为例,在用户只知道数字参考咨询这个大类,而对下位类领域知识不了解,却需要认识该领域知识的用户提供帮助,即给初入数字参考咨询领域的用户指引方向;同时也为身在参考咨询领域的人员理顺知识结构,指导期刊论文的语义检索。用户只要点击导航列表中的数字参考咨询,主页面中将显示本文中构建的本体图,此图实现双曲几何的可视化,将层次关系显示在一个双曲平面上,然后将双曲平面映射到显示区域。点击图中的概念节点,系统将以该节点为检索词列出相关的文献。可视化导航图如图3-1。

可视化导航列表

点击本体概念的可视化导航中任意节点,系统就会以该节点为输入词将语义检索结果以列表图的形式返回到用户桌面。以下以点击参考咨询为例,其实现效果如图3-2。

检索结果的可视化导航

以可视化导航列表为基础,点击任意1篇文献题名,系统将以该篇文献为中心节点,以参考文献、同著者文献、被引文献和相关文献四个属性值为四个检索方向,实现文献在可视化状态下的连续导航。将中心节点的四维关系将为二维关系显示。图3-3为点击期刊论文《虚拟参考咨询全景扫描》,可视化导航以该文献题名为中心节点,以参考文献、同著者文献、被引文献和相关文献四个属性关系展开显示。

点击被引文献,《虚拟参考咨询全景扫描》这篇期刊论文的被引文献将以被引文献按钮为中心散发开来。其效果如图3-4。

点击参考文献则以参考文献按钮为中心展开该篇文献的参考文献题名,其效果如图3-5。

点击同著者按钮则以同著者文献按钮为中心展开该篇文献的同著者文献。如图3-6所示。

由于本系统数据量只有1362条,所以检索结果有可能是1条记录或没有相关记录,这种情况可以随着数据量录入的加大逐渐得到改善。

点击相关文献则以相关文献按钮为中心展开《虚拟参考咨询全景扫描》的相关文献题名,其效果如图3-7所示。

以上都是针对《虚拟参考咨询全景扫描》的相关可视化导航,而相关属性按钮展开的文献节点同样在鼠标的点击下变为中心节点。如图3-8,点击相关文献《基于知识管理框架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则中心节点就会变为《基于知识管理框架的合作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文献题名,同时显示与之对应的该篇文献的相关文献。点击其他文献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要系统中存有相关数据,则就有记录显示,如果没有相关数据,则不显示。同时,为了用户返回方便,系统提供了后退按钮,使用户操作起来来回自由且方便。

4.总结与展望

信息语义检索及可视化导航是一个较新的研究方向,随着信息检索技术及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同时随着网络信息资源激增,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进一步提高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将日益显示其优势。而在实际检索环境中,信息语义检索及可视化显示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传统期刊论文检索系统可视化效果差的不足,实现了对数字参考咨询领域期刊论文基于本体语义图的可视化导航检索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基于本体的可视化导航,方便用户对领域知识一目了然,同时能指导用户检索,让检索变得轻松自如。

然而,目前系统的可视化不能以线条的长短或球体的大小来指导记录的权重或重要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动态效果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学梅。基于本体的期刊论文检索系统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理论版),2011(12):66-71.

[2]Cort,Louise  in Flower:The Visualization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Japan[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1991(2):171-173.

[3]胡志刚,侯海燕。科学技术学期刊群的可视化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9-123.

[4]鲍杨,朱庆华。近10年我国情报学研究领域主要作者和论文的可视化分析——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4):9-13.

[5]张学福。信息检索可视化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37-40

[6]张学福。信息检索可视化开发工具[J].现代情报,2005 (11):38-41.

[7]孙巍。基于引文的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研究[D].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1-73.

[8]陈颖。基于摘要信息的中文信息检索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007(2):1-56.

信息检索论文3

〔关键词〕信息检索课;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10-0138-04

自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时提出249种专业中的218种在其“业务培养要求”中明确规定“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或“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1]以来,文献检索课(即信息检索课)陆续地在各大高校被开设。经过15年的发展,信息检索课的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信息检索课教学者为了改善信息检索课教学效果纷纷献计献策,但纵观我国信息检索课这十几年情况,发现关于我国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方面的论文主要以定性研究为主,为了解该领域这15年来的研究状况及热点,笔者拟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对国内信息检索课教学领域相关文献进行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多角度分析与挖掘,希望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信息检索课教学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

本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条件是:题名中包括信息检索且教学,时间范围是1997-2011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23篇。为使数据全面可靠随后用同样的检索条件在维普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434篇。最后对两次检索结果合并去重后得到的442篇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基础数据。

研究方法

首先,从每篇检索文献中选择“篇名”,“作者”,“关键词”,“单位”,“基金”,“刊名”及“年”的自定义输出;其次通过自编软件将输出的txt文件中转换成excel文件,并进行适当数据整理;第三,用excel软件完成年度发文量统计、机构发文量统计及高频关键词统计等后,用SQL Server2005进行高频关键词于442篇论文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并用Ucinet完成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的计算及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可视图及聚类分析;最后,结合共词网络与聚类结果分析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重点与变化趋势。

2 信息检索课教学论文分布情况

时间分布

发表文献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某个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发展趋势。图1所示的是1997-2011年15年间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发文情况见。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00年之前,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发文都是以位数计;2001-2011年间,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论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2009年达到高峰值,论文数量为61篇。

图1 国内信息检索课教学文献增长趋势

信息检索课教学领域发文数量的增多验证了知识经济时代下信息检索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逐步在教学计划中增加相关内容和课程,以进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就目前情况来讲,主要是通过开设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来进行我国的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有关信息检索课的教学研究也备受教学研究人员关注。

发文和引文期刊分布

1997-2011年间442篇论文共涉及193种期刊,发文数量在4篇以上的期刊共有24种,其发文篇数如表1。

表1中列举出的24种期刊发文总数为225,占所有论文的%。其中CSSCI类期刊发文数排名为《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图书馆杂志》、《图书馆论坛》、《现代图书情报技术》,属于医学类期刊的有《医学信息学杂志》、《西北医学教育》、《医学情报工作》及《医学信息》4种。将检索出的442篇文献按被引频次降序排序,可计算得其H指数为13。这13篇高被引文献来源期刊及篇数情况为:高校图书馆工作(1篇)、图书馆论坛(1篇)、图书馆杂志(1篇)、图书情报工作(1篇)、图书与情报(1篇)、中国图书馆学报(1篇)、大学图书馆学报(2篇)、图书情报知识(2篇)、现代情报(3篇)。其中来源单位及论文篇数为:广东工业大学(3篇)、南京大学(2篇)、浙江大学(2篇)、江南大学(2篇)、武汉大学(1篇)、大庆石油学院(1篇)、西南交通大学(1篇)、湛江师范学院(1篇)。

从发文与高被引文期刊比较中,可以看出《高校图书馆工作》、《图书馆论坛》、《图书馆杂志》、《图书情报工作》、《现代情报》这几种期刊在信息检索教学领域论文发文篇数多且被引频次较高。

研究机构分布

统计表明,这442篇论文来自268个不同的研究机构,在5篇以上的高产机构如表2所示:

从论文数量上看,东华理工大学以25篇的数量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的是广东工业大学。其中医学类院校有6个,这表明信息检索课在医学类院校受到重度重视。如果在计数时将论文成果归结为第一作者,那么仅统计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得到前15的机构情况如图2:

图2 第一作者单位分布〖〗

图2中列举出前15的研究机构中,广东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也是H指数在13及以上的来源单位,可见,前15的研究机构不仅发文数目可观,而且论文质量也教高。

3 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热点分析

442篇论文共关键词1 650个,去重后得到584个关键词。针对这584个关键词,舍弃如“发展,建议”等太宽泛的关键词,集中一些出现频次较少但实际上反映的是某一研究主题的如“教学博客,wiki”,并合并一些异名同义的如“微博,博客,blog”等处理后关键词为493个。在这493个关键词中存在着一些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大于等于7次为高频关键词(见表3)共37个。这些高频关键词词频的总数为927,占总体的56%。

利用SQL Server2005统计出37个高频关键词于442篇论文分布情况,形成一个37×439矩阵,并用Ucinet转置得后用矩阵乘积函数Prod可计算得到这37个高频关键词的共词矩阵。共词矩阵借用Ucinet转换后的一个网络图如图3。

图3 Ucinet转换后的共词矩阵网络图

根据图3结果,可以看出近十五年来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集中在高等学校与高职院校,这与教育部在1984年的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广泛开展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教育规定相一致。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15年来信息检索课教学主要围绕“文献检索”、“信息检索”、“创新”这3个“中心”和以下4个基本方面而进行:

(1)课程改革方面(见图左端区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文献信息资源的产生、存储以及传递方式、检索手段的变化,使得原有手工检索内容被大大压缩和精简,有关网络、信息技术、电子资源、数据库其检索与利用等内容大幅度增加[2]。因此文献信息检索逐渐经历了“信息检索课”、“信息检索与利用”、“网络信息检索”,“医学信息检索(课)”、“计算机信息检索”、“科技信息检索”等一系列的课程名称改革,同时,其教学内容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被不断更新、扩展深化。

(2)教学改革方面(见图右端区域)

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研究又进一步分为“教学研究”与“教学方法”两个分支。属“教学研究”分支的高频关键词有“网络教学”、“信息检索教学”、“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属“教学方法”分支的高频关键词有“实践教学”、“案例教学”、“PBL(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3]、“双语教学”。随着社会发展,知识存在数量多、更新快、形式多样、传播迅速的新特点,这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多样、复杂,要使大学生不断获得最新知识,信息检索课在根据这些特点不断充实、调整、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为激发学生兴趣与提高学生自主性,马建春[4]、余恩琳[5]在信息检索教学中成功应用案例教学法,沈固朝[6]、华薇娜[7]引入“引路者”练习与“团队合作式”实践在教学中发挥显著效果。

(3)信息技术支持方面(见图下端区域)

高频关键词包括:多媒体技术、网络、。

信息检索课在进行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都需要技术来支持,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被引入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用于课件制作、作业与回收、教学交流与讨论等,尤其时代的到来,更是为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注入了新血液。Blog、RSS、Tag、P2P、维基等的出现,不仅让课程分享与交流变得更容易,还能激发学生协作、共造地“织网”,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信息检索课教学研究中,文献[8-10]成功将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并发现了其独特的优越性与巨大的应用潜力。

(4)课程目标方面(见图上端区域)

信息检索课的课程目标与信息素质密切相关,属于这一类的高频关键词有“信息素养”、“信息能力”、“信息意识”、“素质教育”等。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要求培养具有信息素质的新型人才,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界讨论的热点,更是信息检索教学研究中一大关注的领域。

4 小 结

经过对收集数据的粗糙处理后,笔者利用自编软件、Excel、SQL Server2005、Ucinet的分析结果得出上述结论,希望能够帮助我国研究者快速了信息检索

课教学的概括及研究热点。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得出结论的样本个数不多,加之在进行关键词处理时,笔者发现一些信息检索课教学论文关键词标引不甚恰当,这对于本研究的结论可能产生一些影响。不当关键词标引修正等是以后研究需要提高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杨福来,郑颖佳,许邦莲,等。信息素养教育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177-180.

[2]袁丽琰。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185-186,188.

[3]张晓峰。信息检索课PBL教学模式中“问题”的选择[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28(1):81-83.

[4]马建春。案例教学法在信息检索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1):120-122.

[5]余恩琳。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89-401.

[6]沈固朝。我们是怎样开设文献检索系列课程的[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6):65-67.

[7]华薇娜。在文献检索课程中贯穿“引路者”练习的实验及其意义分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15(2):59-62.

[8]陈红勤,陈路平,黎平国。时代基于建构主义的信息检索教学平台的构建[J].现代情报,2008,(12):175-178.

[9]黄慧薇。Blog(博客)技术在信息检索课网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6,(10):208-211.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4

[关键词] 信息素质;图书馆;大学生

随着高新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高等院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图书馆信息特征的凸显对大学生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与信息素质

因特网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图书馆的发展进入数据化信息时代。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图书馆必然是“信息仓库”和最大的信息源,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其服务更具多元化和多层次性,成为人们进行科研和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地位十分重要。网络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使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总量超过原来印刷型文献的总量,从而使图书馆拥有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比例不断上升。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界将处于更为突出的地位。

它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一是文献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二是图书馆及其资源管理的计算机化;三是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远程化;四是读者服务的全球化。

信息时代图书馆的变化对读者尤其是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校大学生如果不具备较强的信息素质,就不能适应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专业化要求,更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高校的学习、交流、科研等方面的形势。

美国人波尔(Paul)早在1974年就提出了信息素质这一概念,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关于信息素质的权威报告中则指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能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有效地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

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能将内心潜在信息需求转变为明确的信息行为,在专业学习和科研过程中能充分认识信息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信息能力是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能熟练地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并具有分析、加工、鉴别、评价所需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再创造新的知识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如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不良信息等。

二、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

在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利用现代图书馆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意识和查找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要遵循一定的信息道德规范,进而提高其在学习、工作中正确的治学能力和应用信息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还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现状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信息意识较低

信息意识,表现为对获取信息时的主动程度和自觉程度。目前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意识程度普遍较低,由于受传统学习习惯和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借阅中文书刊获取信息,高年级的学生也只为写论文才查阅专业期刊,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和联机数据库几乎无人问津。许多大学生不知道图书馆在校园网上提供的电子资源,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更是知之甚少。学生们对互联网的利用仍局限于网络聊天、玩游戏、收发邮件、浏览娱乐新闻等,很少懂得利用网络来检索专业信息。通常情况下,大学生只有在要做论文或是做论文设计时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才显得迫切起来。由于平时缺乏对信息搜索方法和手段的了解,因而查找信息就显得手忙脚乱,获得的资料不够全面,内容也十分有限。

(二)信息能力不足

大学生已掌握了文献检索、计算机操作、网络搜索等基本信息检索技能的知识,能通过简单的途径查找和收集信息,以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但大部分学生不懂得或不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查找和收集信息。为满足自身深层次的信息需求,在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资源的检索时也存在着许多障碍。他们不了解信息检索知识,不熟悉图书馆的检索系统,不会运用好的检索策略,不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内容,不懂得数据库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不会很好地分析和评价文献信息等等。

(三)信息道德缺乏

目前,大学生的信息道德程度不容乐观。学生对在使用信息资源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应恪守的道德准则缺乏认识和了解。信息泄密,侵犯他人隐私,复制他人学术成果及危害网络安全等信息违规甚至犯罪行为时有发生。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不少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丧失了学术道德和尊严,往往从互联网上下载相关文章,直接拼凑成自己的需要的论文或报告蒙混过关。

三、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对策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及其利用资源的各种手段,并且它具有信息资源完备、信息设备先进、信息专业人才集中等优势。面对如上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现状的分析,高校图书馆更应发挥其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加快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为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供前提条件

没有一支专业化、信息化、知识化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质只能成为空谈。首先,高校教师队伍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知识要有较深的理解和把握,能在政治上、业务上对所教授的学生进行严格把关,能在预防信息违规甚至犯罪方面对大学生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其次,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本领。高校教师必须深刻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凸显出来的基本规律,以此统领大学生的学习与科研。第三,高校要建立良好的人才竞争和考核机制,通过竞争、考核、评比等途径,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业务带头人。尤其要加大培养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力度,引进或培养高素质的图书馆学方向、信息学方向的人才,让他们有效地示范和指导大学生检索和学习信息,真正使大学生在提高信息素质方面,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赶有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科研氛围。

(二)加快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学生信息素质提供必备条件

信息时代下,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更是他们搜集利用信息的重要渠道。首先,必须加大对图书馆的建设投入,要购置安装一批跟得上形势的必要的基础设备,满足信息的搜集、储备、分类、检索和使用。第二,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各机构、各院系之间(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沟通与联系,将图书馆学习和搜集信息列为大学生的必须的学习内容,列入日常和年终考查考核。

(三)加大对学生信息意识培养的力度

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图书馆应对学生进行主动导向,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图书馆,掌握图书馆信息获取方式。大学生在入学初始已接受了图书馆的入馆教育,他们对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已有所了解,已经树立了基本的图书馆观念,为更好地使用图书馆已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他们对图书馆的认识仍须加强。

因此,图书馆要加大宣传力度。图书馆应向学生发放图书馆宣传手册,介绍本馆图书分类排架基本知识、公共目录检索系统的使用以及信息检索和咨询工作,提高学生对图书资料的查询能力;利用图书馆的宣传栏、报纸栏、网站及网上信息导航等工具,开展文献信息知识讲座、网上信息推荐服务等,向学生提供一些关于信息特征、信息地位和作用等内容的信息资料,营造信息氛围,使他们认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作用;向学生推介图书馆馆藏资源和网上信息资源,让学生了解互联网、中国教育网、中国知网、科研网、校园网等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及潜力,以激发大学生的信息需求进而增强其信息意识。

(四)开设相关课程与讲座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图书馆还要帮助学生掌握使用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应利用其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设备以及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通过举办系列知识讲座和相关活动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与培养。

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内容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以及技能方法,其方向是网络教学。应培养学生在专题调研方面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文献信息具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使其掌握一定深度的文献资料,学会利用一次、二次、三次文献的方法;向学生评价和推荐检索工具,重点介绍各种检索工具的查询与使用、检索理论和技巧、文献分布情况及简单的情报分析和研究方法等,提高其文献信息检索能力;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以及信息检索的技巧、方法和网络信息检索策略的制定,网上信息查询工具和搜索引擎的应用等,掌握利用互联网查阅电子文献和获取网上信息的技能。条件允许时,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开设相应讲座。

举办光盘检索、互联网信息检索以及检索系统的专题讲座。向学生重点介绍国内外著名的光盘数据库(如《工程索引》数据库光盘、《化学文摘》数据库光盘、《科学文摘》数据库光盘)等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向学生讲述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与特点,介绍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国内外著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及联机检索的步骤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收集能力。向学生介绍检索系统的组成、种类及评价标准,使学生能有效地使用检索系统,学会如何确定检索主题、检索途径选择、检索语言和检索入口,检索过程中检索策略调整和检索结果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信息检索的效率,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

(五)加强对学生的信息道德教育和防范

针对大学生在使用信息资源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图书馆还应加大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的力度。这包括,重视引导大学生遵循一定的信息伦理道德准则,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不制作、传播、消费不良信息,不利用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主动参与创造理想的信息社会环境;严禁复制他人学术成果,侵犯他人隐私及危害网络安全等一些信息犯罪行为。

在此方面,只是教育还不够,还要切实加强有效的防范措施。近来为检测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学术论文、学位中出现的不端行为,有关部门研制了“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简称“TMLC”)。 TMLC系统经过了大规模数据测试,针对中文学位论文中的不端文献已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达到了大规模实用的程度。鉴于我国学术不端文献的实际情况,还需继续开发能检测英文学术不端文献及从英文翻译为中文的不端文献,同时比对数据库应扩展到英文数据库与互联网文献,并建立中英文对照的规范数据库,以此完善对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的检测手段和系统。

参考文献:

[1] 章晓东。信息素质教育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0).

[2] 徐晓莉。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质教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3).

[3] 谭阳。在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现状及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6(2).

[4] 许建萍。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

信息检索相关论文5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极大的改变,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对于信息素养的要求和标准逐渐提高,而且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工作的主要活动。高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信息社会的主力军,而学生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积极地提高信息检索素养。

2.信息检索课与混合学习模式的综述

信息检索课也可称为文献检索课,或者是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这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文推广的一门实用性方法课,和英语、计算机等一些热门的课程并驾齐驱。信息检索课是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信息检索课并不能代替信息素养教育。信息检索课其实就是教人们如何查找资料,主要侧重训练与提高信息检索技能。

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1]在国际上的定义比较多,所谓混合学习就是将传统的学习方式的优点与网络学习的优点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也可以理解为混合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和学习风格相互配合,然后对学习人员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就是不仅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混合学习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比如:学习理论的混合、学习环境的混合及学习方式的混合等。信息检索课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在高职信息检索课中运用混合学习模式是很有必要的。首先信息检索课程的改革要求积极采用混合学习模式,而且信息检索课的培养目标要求采用混合学习模式。另外,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地为实施混合学习模式提供了物质条件,而高职院校师生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这就为实施混合学习模式奠定了学习基础。

3.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中的应用探究

目前我国信息检索课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检索课在课堂和网络中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在信息检索课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陈旧,理论性较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及师资力量存在一定的不足,从而影响到信息检索课程的开展,而在信息检索课网络教学中由于师生之间或者是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并且缺乏教师的监督和管理等问题,加强混合学习模式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应用。并且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增强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生的信息素养[2]。

搭建混合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搭建混合学习网络学习平台是为了更顺利地开展网络教学,混合学习网络学习平台要坚持稳定可靠性原则、平台界面直观友好原则,平台中应该包含学习资源模块、学习导航模块与管理模块及操作练习模块和学习评价模块等模块,还应该采用Moodle平台进行设计。要搭建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网络课程平台,第一步是网络课程平台的注册登录和课程申请,第二步是设定网络平台的学习管理模块,比如师生交流模块、操作练习模块及课程内容模块和资源中心模块。这样才能全面保证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院校信息检索课中的应用。

混合学习模式下信息检索课中搜索引擎的使用。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够借助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一些相关资料,这就为信息检索课奠定了基础。教师在上信息检索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查找一些资料,完成一定的检索任务,然后向学生介绍一些大信息门户网站,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检索技巧。这里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以此讲授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并且在课后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采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

混合学习模式下对图书馆的应用。高职学生应重视专业技能学习,必须阅读一些相关的图书或期刊提高其信息素养。而在混合学习模式下,高职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图书馆电子资源及利用,让学生借助图书馆提高自己的信息检索素养。并且由于高职学生不太喜欢理论知识,对于图书馆相关知识的学习应该给予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并且制定一定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图书馆。

混合学习模式下中文期刊数据库的检索。学生学会使用期刊数据库,不仅能够掌握最全的专业领域知识技能,还能够掌握一些毕业论文写作技巧。学校图书馆提供是期刊检索服务,比如:CNKI、维普等,都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在混合学习模式下,教师可以介绍相关中文期刊数据库的使用技巧,让学生动手操作,以此激发兴趣爱好,并且帮助学生充分了解期刊数据库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素养。

48 149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