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例精编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例精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第一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总体规模不断攀升。大学扩招导致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越发凸显。党的十七大曾经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各大高校也开始行动起来,努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但对于刚刚走出校园和正在上学的大学生,创业这条路是否要大力宣传,一直都有争论。文章就大学生的优势和劣势,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一些特质来浅析一下当前的大学生创业热潮。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学生是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是知识分子的主力军。在其光环的背后是铁饭碗,是国家分配工作。而时至当下,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扩充。“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始终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首次突破700万人,达到727万人,比上年增加28万人”。然而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急剧增加带来的大学文凭含金量下降的事实却没有做出相应地调整,甚至包括部分大学生在内,因此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而对于全国各大高校来说,让学生充分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然,大部分毕业生在这个现实压力下,能够主动改变自己,从原来的等待分配向主动面试转变,自降身价愿意从底层做起。
就大学生这个群体而言,从校园走出来,去企事业单位工作是绝大多数学生的选择。还有一小部分选择出国、考研深造,为自己积累更多的知识资本。创业本是原来极少数学生的选择,但在现在整个社会强调转变就业思路,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创业。
第一,大学生精力充沛且有较好的知识体系做支撑。大学毕业生正值朝气蓬勃的阶段,他们有着充沛的精力,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容易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经过高考的选拔,大学生对事物的领悟力相对社会人来说普遍要高一些。再就是经过大学四年系统的知识学习,他们掌握了许多理论性的知识,特别是在创办某些高科技项目公司时,这些理论知识能够及时地转化成技术或为项目做支撑。
第二,大学生创业有国家政策支持。近些年,从中央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今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明确提到“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这就是说在未来三年里,政府将在更大范围内引领毕业生创业。而且在这个《通知》里,首先明确了政府的作用,确保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创业指导、创业培训、工商登记、融资服务、税收优惠、场地扶持等各项服务和政策优惠。其次是学校的责任,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来提升高校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这样就把创业课程正式定性为大学的课程之一。再次是要求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要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做好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确保他们无后顾之忧。最后在解决大学生创业缺资金这一难题上,《通知》里也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要求,要求其进一步完善抵押、质押、联保、保证和信用贷款等方式,切实为高校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
而笔者所在的学校,本年度招生就业处包干到人,让各院的辅导员对本学院有创业计划和正在创业的学生摸底,组织他们填写创业计划书交到学校由校内专家和企业经理人对其审核,并进行资助。据了解,今年学校拨付的专项经费有20多万元。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创建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根基,学以致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创业是促进青年大学生充分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推动高校产学研融合一体的有效手段,它更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但笔者认为,创业是一条极其艰辛的路,它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相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其中本科生创业的成功率不到l%,研究生的成功率也仅达5%,这样的成功率远远低于社会的平均水平。”盲目地宣传以及鼓动刚刚走出校园或者正在读书的学生走创业之路,有可能适得其反。
第一,创业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创业,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去创造一个事业。世上本无无根之木,也无无源之水。不管选择任何行业,它都需要一个基本的投资。而这对于刚刚走出校园或正在上学的学生来说,把创业计划书搬到实际生活中,资金是首道难题。在笔者从事辅导员的三年时间里,经历过好几位同学把父母给的学费截下来用于创业,最后赔个一干二净。
尽管国家出台各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和减息贷款。但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银行提供贷款属于盈利性质,贷款本来就是要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而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和创业这件事情而言,风险无疑都是很高的。所以多数银行在考虑支持大学生项目的时候都设有极高的门槛条件。如借款人必须要有固定的住所或营业场所,同时还要有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还需提供一定的担保材料或者担保人。尽管有些学生拿到了风险投资基金,但也只是少部分学生靠别人无法复制的特殊服务和尖端科技等才争取到的。对于大部分从事普通行业的学生来说,起步多是靠向家人朋友自筹资金。而由于创业成功率在大学生中间极其低,所以这种回报也很低。
第二、创业需要合适的项目。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应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行业入手,或者要客观认识自有的创意项目或专利技术成果。每个人了解的知识都有限,只有把精力专注于自己所了解的领域才有可能成功。高校教育推崇学以致用,但很多大学生从学校出来没有工作经验,更不了解市场的风云变幻,往往会眼高手低,因为选择了不恰当的项目而创业失败。创业初期,应努力把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绝不能盲目搞多元化。
第三,创业需要持续的激情和成熟的心态。创业是一条艰辛的路,如果在这条路上没有一个信念,很难坚持到最后。特别是当今社会对创业的宣传,多停留在那些成功者所创造的传奇,缺乏对这些人在成功路上历尽艰辛的深层次解读。就拿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而言,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在大学期间中途辍学去创业。然而如果我们不以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准,盲目模仿,那便是莽撞和理想主义。现实中不乏带着理想主义参与创业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也能够达到那些成功人士的高度,当面临现实挫折以后,便一蹶不振。创业是一个起起伏伏的波状过程,需要你在低谷时看到希望,在高潮时保持冷静。创业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才来释放长久的激情,在挫折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了解这个行业。所以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创业并不适合大多数人。有很大部分选择创业的学生之前在学校都做过学生干部,但是在学校组织活动和创业所需的组织管理能力还是存在诸多差异。学校学生干部更多是把一些常规工作给做好,而创业是一种大鱼吃小鱼的竞争。对于大多数创业者而言,企业在初期无法盈利根本不可能支持长久。因此,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必须要在短期内证明你项目的核心优势,在你所在的这个区域的同行中间脱颖而出,才可能生存下去。激情更多时候是一种自我认定,而人的自信大多是来自于对其他事物的征服,事业上的成功与团队的激情是一个交互持续的循环过程。
第四,创业需要一定人脉基础。创业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人沟通。有一定的人脉基础能够更好地拓宽产品销售市场,也能够更快速地了解整个业务领域。其次,大学生创业最好有一到两个以上的合作伙伴,这样既能缓解资金上的压力,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团队力量出谋划策。
创业是一条并不宽敞的道路,他并不适合每个人,尤其是对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以及正在上学的大学生。所以当前各大高校需要冷静地看待这种创业热潮,适当鼓励有条件有准备的.大学生创业,但并不适合大范围宣传。否则这种盲目的宣传只会使一大部分目前并不具备条件的学生心里信心膨胀,而白白丧失很多机会。理性地看待当今创业热,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性格适不适合创业,远比宣传创业本身更重要。
[1]尹蔚民.全力以赴做好就业这篇大文章[j].求是,2014年第10期.
[2]胡敏,陈立俊.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第11期.
[3]刘海鹰.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第27期.
[4]李炳安.地方政府资助大学生创业类型研究[j].学术论坛,2011年第1期.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第二篇】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开放系统中不仅涉及高校和学生,政府、企业、园区、协会组织、投资机构等主体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创业教育的最主要实施方,汇集各方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在创业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影响;学生是受教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政府作为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制定与发布在宏观上给予方向性的指导,通过资金与项目的扶持,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佳实践基地;园区作为企业、人才的汇集地,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产业发展导向。单独一两个主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优势也不甚明显,只有多个合作方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手段的选择,必须以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因素的提升为目的。根据大学生创业特点及其所需知识、技能的要求,本文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分为知识学习层、信息交流层、虚拟体验层与创业实战层四个主要层次,各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支撑了沉浸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与高校相互合作,资源整合使得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到创业实践全过程,学生完全沉浸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之中。
(一)知识学习层。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学习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创业政策、创业法规、创业融资、创业团队建设、创业风险、创业素质、公司经营、企业管理等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创业教育的知识学习要区别于其他基础与专业学科的教学。首先,要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以成功的案例激励学生,以失败的案例警示学生;其次,要注意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型的创业;再有,施教人员也不应局限于高校教师,要更多地聘请社会上的创业精英、优秀企业家等具有一定创业经历的社会导师进行讲授。
(二)信息交流层。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信息的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效果与质量。创业教育中的信息交流的主体既包括学生,又包括高校、企业、政府、产业园区等多个组织与个体。信息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创业经验,还包括企业的技术信息、政府的政策信息、高校的培训信息、园区的资源信息、投资机构的投资信息等大量信息。在创业教育中要尽可能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各个方面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提升信息的准确性。
(三)虚拟体验层。创业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学生应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体验,在感官上对创业有更深的理解。体验到的东西使学生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创业教育虚拟体验层的实施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以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的方式加入创业团队或创业企业中,亲身体验创业氛围。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应把大量的创业企业、创业团队请进学校来,实现企业孵化,这样既可以助推区域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为便捷的创业体验环境。
(四)创业实战层。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有着较强创业意愿,创业思路较为清晰,做好创业准备的学生,创业教育就要升级到创业实战层。在创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首先要做好扶持工作,通过项目补贴、资助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启动资金,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接政府在资金扶持、免息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的创业支持政策,使学生能够在创业起步阶段进展更为顺利;其次要做好指导工作,刚创业的学生团队在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需要专业化的全程的指导,将创业风险降到最低范围内;再次要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场地、设施等硬件资源,也包括业务、市场、技术等软性资源。而这三方面内容,尤其是后两方面,高校受限于自身的机制体制以及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无法单独凭借自身力量对创业学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联合企业、投资方等,多方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推动沉浸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以下简称“天软”)自建院以来,树立和秉承“教学与产业相融,学校与企业互动”的办学理念。全面整合政府、高校、企业、产业园和行业组织的优势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全方位的支持。在知识学习层,“天软”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为学生讲授创业教育发展、创业环境分析、创业者基本素质、创业计划书编写等方面的创业基础知识;不定期开设“天软创新创业大讲堂”活动,聘请社会各界创业教育领域知名专家为学生带来精彩的创业知识讲座。在信息交流层,“天软”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天软社区平台,从协同研发、教学管理、就业服务、资源管理等方面服务大学生教育、创新、创业、就业等工作;并通过搭建平台、环境改造、活动举办等举措,促进各个合作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信息方面的有效交流。在虚拟体验层,已建设完成项目发布区、创意区、企业展示区等协同创新功能区;学院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立了十余个协同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体验氛围。在创业实战层教育中,对于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天软”创业教育服务组织应为其提供更加深入具体的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创业资源支持,通过实施“天软校企协同创新计划”,为计算机软件行业创新创业企业、学生创业团队无偿提供办公场地、会议室、办公桌椅、水电、云服务器、云终端等资源,为企业研发与学生实习搭建高校平台。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第三篇】
目前,国家稳步推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在此形势之下,大学生就业前景更加不容乐观。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种新兴方式,并且已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关注,其创业能力的培养也逐渐成为高校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现今社会普遍将创业能力认定为一种包括决策能力、认知能力、精英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等诸多能力在内的高层次综合性能力,是21世纪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因此需要着力培养大学生上述多种能力。具体到高校语文教学中,我们则需注意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工作。
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时候,往往需要强大的内驱动力,就是人们常说的创业意识,它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倾向,其中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创业世界观是它的六大组成部分。正确的创业意识可以有效引导创业者明确创业趋向,激发创业热情,为创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语文是一门语言和文化综合的人文社会基础教育学科,其功用在于培养学生立足于社会所需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尽管,同其他就业创业性课程相比,语文教学在指导创业方面实践性较弱,但它独有人文性、实用性、工具性等特点,这些使得其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方面占据了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要想实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业意识教育的目的,高校语文教师应在传授基本文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科特有性质将创业意识培养纳入日常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深入挖掘材料中蕴含的创业信息或创业指向,借以鼓励学生。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一文就非常有代表性,教师可在课堂上自然而然的指引学生进行职业这一相关话题的探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学习创业典型,做好人生规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本校创业成功的现实例子来鼓舞学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搜集创业立志的名言警句,指导学生设计创业项目,等等。此外,由于创业意识的关键在于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而这首先需要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建构现代新型教育理念,把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两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尝试打破学科之间的固有界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以教材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化为增长经验、发展能力的模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广泛开展创业问题的讨论,提高思维的变通性,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所学所长、所见所闻与创业联系起来。总之,教师要学会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的人文熏陶作用,渗透创业意识教育,激发学生创业梦想与动机,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会重灵感、抓机遇,拓宽创业思路,提高创业能力。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第四篇】
20xx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49万,大学毕业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将面临严峻的就业竞争和创业风险。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然而这也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良好契机。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国务院最近公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刻不容缓。学术科技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组织、教师指导下,自主开展的学术、科研、创新、创业类活动,其实质是对大学生“科技实践与创新思维”的训练。近年来,高校学术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在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上,依据实施主体和主导性的不同,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导师引领模式。主要指导师依托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管理,提出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在项目中会包含团队导师、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这种学术科技活动研究起点高,团队建设合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作用很大。
2.学术竞赛活动平台。主要是由实验室开放项目、学生科研立项、学术竞赛、学科竞赛等竞赛类项目组成,利用不同的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类别,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种学术科技活动范围广,影响面大,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3.科技创新基地模式。为了促进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发展,更多的高校选择了科技创新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由教务、学工、团委、学院共同管理协调,整合资源,构建院校两级培育模式,形成梯队合理、成果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模式。
1.学术科技活动的作用更加被重视。各高校已经意识到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对创新创业的促进作用,许多高校建立了科技创新基地,统筹规划学校科技创新活动,加大对创新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创业。加强资助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同时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的载体,积极推动形成良好学风。
2.管理体制更加规范。学术科技活动涉及教学、科研、实验室和学生管理各个方面,各高校也都逐步加强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体制。如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领导责任、强化过程管理、明确结题验收、加大表彰激励等,各部门也都能在工作中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既能够高效的完成工作,又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
3.资源配备更加合理。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场地和经费的保障。各高校也积极协调,通过合理划分实验室,协调教学、科研资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实验室空间,各指导教师也能协调经费,满足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
随着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更多的高校将着眼点放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方面。如向晓东等提出了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管理模式的长效机制,李书华研究了国内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出了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构建活动的长效机制。他们从组织、资源、经费等多方面进行了规划,是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思考与提炼。因此,从长远角度,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对高校教育教学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思想教育上,引导学生将科技创新活动与人生理想、生涯规划、就业创业等结合,合理规划人生;在教学改革上,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考察内容,使学术科技活动从“第二课堂”迈向“第一课堂”;在机制体制方面,建立合理的团队梯队、管理团队、学术指导团队等,制定完善的立项和结题制度;在经费资助方面,协调教学、科研、赞助、校企合作等方式,为学术科技活动提供支持。这些长效措施调动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全员育人”氛围,通过学术科技活动的平台,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因此,学术科技活动是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需要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创新。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还需要积极主动,学习相关领域和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可以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大学生学术知识的局限性,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对每个学生加强指导,重视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创新创业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教师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自身理论基础。
当代大学生应自觉培养创新能力,主动参与创新活动,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其初步养成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勤于思考的工作方法,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的追求目标,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浓厚学术文化氛围。因此,学术科技活动应该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国务院《实施意见》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为“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创建中,学术科技活动是重要的支撑和推动手段。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学术科技活动在迈向“第一课堂”的过程中,通过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的考察来走进课堂;通过开发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立课程体系;通过建立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探索学生在学术科技活动中所开展的创新实验、发表论文、专利等情况换算成学分,完善培养制度。
学术科技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启发式、互动式教学,通过改善课堂教授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教学方向,互动式分享学生学习成果等,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探索兴趣;通过改变考试考核方式,鼓励学生将课外学术活动成果引进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提供更丰富、更活跃的学术科技研究方向和创新创业训练,形成以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局面。
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调动了专业培养实验室、公共教学实验室、教育教学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的各项资源,在开展校内、校外各项活动中,形成了各方协作的局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宝贵资源;在学术科技活动走向校外的过程中,为建立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园等提供了实践基础;是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等的重要手段;学生科技创新协会、专业性学术社团的组织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新创业管理平台。
许多高校为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配备了导师和学术委员会,并进行工作量化和考评,纳入教师考核,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宝贵资源;学术科技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邀请的校内外学术专家、就业创业优秀人才可以成为创新创业课程的指导老师;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师积累的教育管理经验对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推也具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第五篇】
创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也是一个对自己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创业涉及人脉资源、社会资源、资金资源等,很多大学生由于各种资源的缺乏或是个人能力的不足导致创业的失败。但是在那创业失败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创业政策的越来越完善,创业经验的积累与日俱增,还有无数创业者再接再厉的创业精神。
1 大学生创业的必要性
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我国的创业教育其实起源的较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四川省就在部分农村开展创业教育试验活动。中国科协会、共青团中央、全国高学联在我国创办了“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正是由于这个竞赛的成功开办,我国高校学子的创业热情被点燃了,数十年间我国大学生创业人数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大学毕业生人数
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人数每年都在增长,这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有559万,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在如此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面前,社会各界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每年都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失业。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首先,大学生在校期间学到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缺乏动手能力,而现在企业需求的正是踏实肯干的人才,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相对来说不太受企业青睐。其次,近几年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又由于大学生本人往往不太注重个人品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的认同感下降了。
大学毕业生创业对国家的重要性
大学生创业与经济发展
创业是一个对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创业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创业一方面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利益化,节省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大学生创业起到了模范作用,这将会带动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创业活动中,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创业和社会稳定
一个国家的就业率如果过低就会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就出现在失业人员中。在目前就业岗位紧缺的情况下,大学生如能创业成功,将会造就大批小创业实体,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将大大缓解社会各界人士的就业压力,解决大部分人的失业问题,消除因失业而引发的不稳定因素。
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
当下鼓励大学生创业,支持大学生创业是一件比较紧迫的事情。20xx年大学毕业生人数有699万。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创业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大学生是最具创新能力、创业潜能的群体之一。为响应国家政策,实施国家的发展战略,大学生创业应当尽早进行。
2 大学生创业调查
大学生创业意愿
我国的大学创业教育虽然开始较晚,到20世纪末才起步,但是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大学生创业逐渐在全国高校盛行。中国青年网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大学生普遍存在创业意愿。在4551个有效调查样本中,%的受访者表示对创业“有兴趣”,接近半数的人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20xx年广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1%,而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浙江也只有4%。这与西方发达国家20%~30%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相差实在是太远。
3 影响创业的因素
外在因素
创业环境
企业无论大小,都是在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生物有机体。创业离不开一个合适的环境。创业环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环境。这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文化环境等。
第二,行业环境和地理环境。大学生创业时,一定要看准将要投身的行业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
第三,企业环境。企业环境指创业所需的人、财、物,产、供、销,技术、信息等要素发生直接关系的客观环境。
资金问题
大学生创业在资金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第二,大学生融资渠道不畅。大部分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其启动资金都是很少甚至是没有的,另外一般银行对其授信贷款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大学生难以获得。
个人因素
创业者的性格品质
第一,目标远大,胸有抱负。创业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能够随着长期的战略导向不断地调整,选择更好的目标或进一步发展和扩大规模。
第二,自我激励,勇于开拓。创业者必须有自我激励的精神,永远保持奋斗不息的兴奋状态,这样才能在各种风险和风浪中存活。
第三,乐观自信,精力旺盛。如果没有乐观的精神,创业者很容易被各种决策失误或经济风险打败。
第四,善于合作,不断学习。创业者往往也是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作为团队的领导或倡导者,他们礼贤下士,又有独立主见,不拘小节,挥洒自如。
创业能力
一是关键技能。在创业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成功创业的概念和程序,同时要发现并发展新的和旧有观念,能够整合资源,并将其付诸行动且有所收获。其次要理解与成功创业有关的个人行为特征,包括领导力、个人评价和人事管理等。
二是必要技能。包括有关商业和企业的知识技能,比如有:商业基础,数字化能力,金融知识,人际交往的沟通协调能力,有效沟通的策略、职员的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是商业技能。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运营管理、风险管理、战略管理技能等。
4 大学生创业未来
在摸索中前进
我国的创业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国各高校为我国培养了许多勇于创业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生创业人数也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十几万人。
然而,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是在是很低,据统计只有1%左右。可是大学生创业一直在摸索中前进,从不被艰难困苦吓到。另外,那些创业成功的前辈也一直为我们提供帮助,让大学生创业少走了不少弯路。
任重而道远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创新的竞争。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更是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创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新,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创业的主要人才,肩负着为我国创新事业添砖加瓦的重任,促进大学生创业有助于我国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生创业任重而道远。
本文的完成使得我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了解了许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经验、实例,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将会产生积极地影响。为我今后人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http:///?mod=viewthread&tid=156307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第六篇】
我国高校近些年大规模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连创新高,而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要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徒增,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省及各市迎来了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保定、廊坊、沧州等作为北京实体产业承接的主要城市更显现出持续发展的优势,这就为我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本文主要以沧州市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及能力培养方面的缺陷入手,提出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大学生成功的自主创业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
众所周知,因我国高校近些年大规模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人数逐渐增多,20xx年全国毕业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765万,较20xx年增长15万人,另外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我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尤其是实体经济面临着诸多困难,则导致社会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徒增,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提供了一系列的鼓励和支持政策。部分高校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专门开设创业课程、构建创业平台、提供技术或资金支持的等帮助。同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省及各市迎来了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保定、廊坊、沧州等承接北京市各产业的主要城市更显现出持续发展的优势,这就为我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然而经过调查,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并不乐观,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存在很多缺陷,为解决该问题,急需构建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应对机制,为大学生能成功的自主创业提供理论、政策、经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创业,就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根据杰夫里提蒙斯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简言之,创业就是通过劳作创立经济或价值的一系列行为过程。而创业能力,指拥有发现或创造一个新的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能力,能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新的结果。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则可概括为在校或者已毕业但尚未正式工作的大学生发现机会、捕捉机会、创造机会、利用机会,将创业想法转化为可实际操作、可实际执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能力。所以大学生创业并非单凭一时激情就能成功的,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创业能力的前提下,敏锐的把握市场机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力,能够综合运用个方面的知识、资源通过不断地分析、调研、取舍、坚持才能成功。
(一)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固化,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高
通过大量问卷及走访,笔者发现沧州市在校和部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观念还大多倾向于追求安逸稳定的工作,没有自主创业的意识和勇气。部分同学虽然有这方面的想法,但是大多还处于比较茫然的感性阶段,很多人对自主创业理解过于狭隘,认为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赚钱,没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部分同学仅凭一腔热情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但因为缺少相关知识技能或把握市场机会能力不强等原因,一遇到困难挫折就一蹶不振,怀疑自己选择的正确性。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但是因为缺少良好的创业环境,主要的原因是从思想观念上没有跟上时代步伐,缺少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二)自主创业缺乏相应的知识智力支持,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不健全
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始于清华大学1998年的发起并于1999年主办的“创业计划大赛”,其后,共青团中央、国务院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创业教育,20xx年教育部在部分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目前,创业教育在全国高校不同程度的开展,但是由于经济及教育发展的程度不同,在不同地区创业教育的成效并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设置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少,不够系统,深度不够或细化不足,课程内容滞后与现实脱节等问题。2.缺少专业的教授创业教育的教师学者,大部分高校老师还存在着“重专业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他们一般没有企业就业或创办企业的经历,缺乏创业的实战经验,这进一步阻碍了创业教育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3.对大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大学生创新创业,除了掌握必要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具备全面的综合素质,比如说不怕挫折的冒险精神,比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等等软件方面的要求。
(三)大学生创业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
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条件。不管创业的项目再好,前期市场调研做得再充分,创业计划再完善,但是缺少必要的启动资金,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现实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在校大学生或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创业的融资渠道无外乎以下几方面:创业团队集资,这包括依靠家庭资助或向亲戚朋友民间借贷,这也是大学生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银行贷款,虽然国家政策允许大学生创业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小额贷款,但是现实中因为大学生本身银行信用低,抗风险能力差,基本上无法从银行取得贷款;风险投创,虽然能够获得一定大数额的资金,但是项目本身必须具备蕴涵比较高额的回报,风险相对要低,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否则,没有人会对你进行风险投资,但这样的项目毕竟是少数;最后一种融资渠道就是政府的创业基金,但是因为申领的门槛比较高,程序繁琐,也并非主要渠道。
(四)支持创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尚不完善,保护、激励力度不足
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出台了若干政策予以支持,比如在银行贷款、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人事档案管理等各方面给予优惠。但是经过了解,一方面相关政策尚不完备,政策导向作用不明显。另外一方面是优惠政策宣传不到位,大部分学生对相关优惠政策茫然不知,同时,相关政策变动性比较大,相关部门执行落实的力度不够,甚至部分工作人员人为地设置障碍,加之有的程序繁琐,从而打击了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当然,对创业的鼓励和保护多为政策性的文件,目前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保护和鼓励力度不足。
(五)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创业实践平台
大学生创业大部分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股热情,还有很多同学盲目跟风,他们在学校内接受的创业实践训练根本就没有或严重不足,缺少必要的创业经验,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盲目上马,在创业之初不能做到仔细研判,准确定位,项目上马后又不能捕获市场第一手信息,跟不上市场瞬间千变万化的节奏,从而影响自己判断,导致创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失败。据相关资料统计,大学生创业从创立到坚持3年的不足全部的3%。而出现该种结果的很大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创业实践平台。
(一)加强创业宣传,从思想上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借助强大的社会媒体如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进行创业宣传,尤其是宣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创业经历和故事,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积极氛围,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让大学生充分调动起主观能动性和敢于挑战的创业精神,提振士气。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我市的大学生更应该抓住历史机遇,依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借助国家、地方政府的优惠政策,创立自己的事业。
(二)完善、健全高校创业教育体系
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安排,不但安排创业教育必修课,同时为有需求的学生安排相关选修课,全方位增加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课程应该包括如何发现创业机会的方法,如何整合创业资源,如何组建创业团队,如何创建企业的各方面知识。同时,高校要定期选派教师参加创业培训,亲自体验创业实践,深入公司企业,补齐自身创业方面短板,为教授学生创业提供鲜活案例,同时从感性角度提高学生创业的热情。学校应该从社会上聘请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创业明星作为客座讲师,让他们自身的创业经历或创业故事激励学生,同时也能吸取他们创业过程中的教训,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另外,在日常专业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素质和能力,比如冒险精神、团队合作、组织领导能力、应对失败和困难的勇气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
对于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支持,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媒体、个人多方联动,才能够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政府出台政策,要求银行加大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率和贷款门槛,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鼓励社会组织、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创业风险基金。高校不但要从根本上教授学生创业资金取得、保管、运用、管控等各方面的知识,应积极帮助大学生寻求创业资金,推进企业和学生创业团队合作,从资金和技术上形成优势互补;或者利用自身科研方面的资金和创业项目有机的结合,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也应该选择适合自己或预判能给自己带来经济利益的项目大胆予以资金支持,让大学生的智力和企业的资金互相发挥最大的效用。媒体把握创业的舆论导向,传播创业的优惠政策,营造好的融资氛围。
(四)完善支持、鼓励、保护大学生创业的法律和政策
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及政府部分颁布了很多支持、鼓励、保护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存在着发布部门多、层次和内容多样、政策的宣传不到位,落实情况和效果与预期还有一定的差距等问题。这就需要相关政府机关对以往发布的各项政策做一仔细的梳理,从发布机关、层次和效力上要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各地方政府和高校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用于本地的相关政策并积极落实,比如说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京津冀三地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可以就如何提高三地大学生创业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办法,以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另外,要从创业大学生的人事管理制度、税收制度、公司登记制度、贷款制度等各方面加强优惠举措,必要时由阶位比较低的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加大保护力度。
(五)构建创业实践平台,积累创业经验
大学生创业往往是专业知识有余而实践经验不足,这也是创业失败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学生学习期间就应积累一定的经验尤为必要,这往往需要学校构建创业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即能够充分的利用。这种平台的搭建,主要的方式是校企合作,即高校利用自己的人脉优势和效益好前景广阔且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公司企业合作,从该公司建立实践基地,在学员上学期间拿出一定的时间在该基地实习,主要是从公司管理、内部结构、人事制度、运营模式等各方面充分的了解、熟悉和掌握,这就是所谓的“走出去”。另一方面,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员走进课堂,让其将掌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这就是所谓的“请进来”。当然,大学生还可以利用在学校内参加社团,假期打工等不同的方式积累经验,通过这些实践平台的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待创业时就会从容面对一系列的问题了。
[1]王玲,任启平.我国大学生创业瓶颈产生的思想探源—论"科技理性"思想对大学生创业产生的负面影响[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xx,(2).
[2]汪陈友.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与创业能力培养一体化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xx年10月第5期.
[3]王文华,王卫星,沈秀.创新创业人才素质能力框架及培养路径.煤炭高等教育,20xx年9月第5期.
[4]岳华,赵鹏,许娜.基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xx年8月上旬刊.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第七篇】
对于高校毕业大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在投简历、进公司企业或者考研,自主创业只能用闲暇时间去做,而且还要求有创业实践,创业与就业、继续深造,孰轻孰重,成为摆在当前高校毕业大学生面前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毕业大学生,尤其是南方的一些高校大学生在自主创业的比例比较大,他们通过良好的自主创业教育、训练,形成了自主创业的意识、想法和行为模式,这是现代高等教育成功的客观反映,同时也是学生人格社会化成熟的表现。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在赚钱、继续深造选择过程中,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高校毕业大学生对于社会现实的认知,使他们渐渐地感受到工作的难找和不如意,与其受制于他人,给他人打工,不如自己做老板。
二、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和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正确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对待自主创业的思想矛盾问题。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但总体来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仍相对滞后,规模和带动兢业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就业期望与企业用工产生冲突的时候,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克服各种困难,另辟就业蹊径,进行自主创业,自己当起了“老板”。对于高校毕业大学生而言,一定要正确权衡继续深造、就业与自主创业之间的关系,理性地进行自主创业。如何才能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呢?笔者建议大学生们应当首先全面了解和掌握什么样的自主创业,自主创业的目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好各方利益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取舍。
2.培养学生们的正确创业意识与品质。
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自主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科学认识,同时这也是高校毕业大学生在选择自主创业之前,必修课之一。自主创业对象,即变幻莫测市场,因此虽然自主创业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能力和意志,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却以影响学业等多种风险为代价。比如,很多高校毕业大学生只是单纯的凭借着所谓的兴趣、热情甚至是跟风,选择自主创业,实际上对自己将来所要面临的问题、市场并未看清楚、不甚了解草率创业,只能迎来失败的结构,甚至遍体鳞伤。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毕业大学生们在自主创业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认识到高校毕业创业利、弊,真正了解自己的实例和条件,必要时还要对自己的自主创业做swot分析,然后再决定是否还要再自主创业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决不能因为一时的热情、冲动或者跟风而投入到自主创业之中。成功的创业者不仅要有勇往直前的激情,更要有锲而不舍的坚韧品质。所以,在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上,高校毕业大学生创业者都必须学会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控。
3.营造社会环境氛围。
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并非某一单独领域的问题,除家庭、学校外,政府和社会也应当加强关注,给以大力支持。基于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而言,政府在提供社会支持上大有可为,社会环境支持的改善应当从“硬件”、“软件”方面入手。对于“硬件"而言,其要求政府将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场所以及技术方面的要求,纳入到预算体系之中;“软件"环境创造,要求从创业政策、法律、教育以及市场商业环境条件方面,充分考虑高校毕业生、毕业生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社会环境条件的完善,不仅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而且还要落实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自主创业深入人心。国家和政府有必要考虑高校毕业生受家庭影响和学校范围限制的特殊性,与家庭、学校联手开展宣传和进行管理。例如,政府将家庭和学校的创业教育纳入创业支持体系,以社区和学校为依托,让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完善有利于高校毕业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构建。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毕业大学生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年轻、朝气蓬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将课堂上所学生的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实践行动。但是,笔者认为一定要综合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尤其要做好就业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博弈。在大学生即将毕业之前,不应对为准毕业大生们营造自主创业教育营造氛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科学循环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业、自主创业的双赢。
2023年大学生创业的论文范文【第八篇】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不仅可以提升就业率,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保障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
大学生在进行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就业,而且可以为社会创造一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他人的就业。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同时,可以稳定社会秩序,推动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先后出台扶持大学生就业的各项促进政策,营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1.建立健全创业法律法规。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一方面以国家的法规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宏观指导,另一方面以地方法规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实施准则,构建健全的自主创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提供重要保障。具体而言:第一,简化注册登记程序;第二,提供金融贷款的优惠;第三,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辅导与培训;第四,提供一定的户籍优惠政策;第五,提供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第六,提供税收优惠的政策;等等。
为了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大连市为大学生提供了两种类型的创业贷款,即小额的担保贷款和中国青年的创业国际计划。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毕业生可以获得最高达5万元人民币的小额担保贷款,对于部分高新技术的创业领域,贷款数额则可高达10万元。而大连地区的共青团市委主管则主要负责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由青年创业促进会负责组织实施具体的工作,一方面提供3万至5万元作为创业青年的启动资金,另一方面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导师陪伴式的辅导,向创业青年传授经商之道以及创业知识,将青年高效地引入工商网络之中。专项资金不仅无利息,而且无抵押担保,一般资助的金额控制在5万元,要求在三年之内进行分期偿还,从而可以循环使用资金。
1.政府的政策扶持不到位。
近些年,国家与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为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提供巩固的政策基础。然而,现实情况是,政府的扶持并未能够落实于正在创业或者是准备创业的人员上。一方面,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还有待完善。现阶段,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主要集中在工商和税务等方面,而在企业制度、投资制度以及人事制度方面还有所缺乏,并未构建完整的政策扶持体系;另一方面,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对政府出台的各项创业优惠政策的了解。
2.资本市场有待成熟。
通常情况下,经济体制环境状态是衡量社会经济环境是否成熟以及稳定的重要标志,一方面可以降低创业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推动市场预期的提升,从而让大学生对自主创业充满信心,使其在创业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下去。目前,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达到60%之上,这不仅意味著市场竞争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而且象征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市场竞争不仅愈演愈烈,政府的管理也日趋透明化,一方面降低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门槛,另一方面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无法满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全部需求。
3.文化氛围不够浓厚。
创业环境涵盖众多内容,其中文化环境会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点内容:第一,社会舆论;第二,风尚;第三,传统;第四,精神风貌;第五,心理状态等。我国根深蒂固的“轻商贱利”的传统思想,导致大部分人对创业存在负面的认识。此外,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人缺乏冒险精神,安于现状,无法抵御来自于创业带来的风险。
综上所述,政府一直以来非常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从而推动与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保障大学生自主创业顺利顺畅,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三方共同努力,尤其是政府应落实各项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争取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创业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2]周淑怡.政府在支持大学生创业上的角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xx.
下一篇:初一日记写景【精彩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