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第一篇】
我们已经知道的:
我们想要知道的:
(纸的种类、纸的用途、如何节约用纸……)。
二、通过探索我们学到的:
小提示。
在主题开始之前和孩子们进行一次谈话活动,问问孩子们,“关于纸你们知道什么?”以填写“我们已经知道的”部分,并适当调整“我们想要知道的”的内容,将孩子们想要知道和探索的内容填写到空白处。
在主题将要结束的时候,和孩子们进行一次谈话活动,和孩子们讨论,“现在,关于纸你们都知道了什么?”以填写“通过探索我们学到的”部分。
1、语言发展目标。
能说复杂的句子。
尝试让孩子书写家庭地址,提高孩子书写能力。
2、科学发展目标。
通过比较纸张的不同质地,能进行纸张的分类。
探索同一事物的相同与不同。
能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纸张的变化过程和结果。
初步了解纸的用途。
初步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3、社会发展目标。
能将废品进行分类,知道“回收再利用”的知识。
知道节约用纸,有环保意识。
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
4、艺术发展目标。
能大胆想象,制作特别的书。
合理运用颜色的深浅,使作品更有美感性。
喜欢做项链,能用笔卷纸。
喜欢进行小制作。
5、健康发展目标。
通过游戏,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学习控制方向和推力。
练习手眼协调能力。
体验送他人礼物的喜悦心情。
四、环境创设。
1、美工区。
2、沙水区。
各种废旧报纸、杂志;提供各种颜料,用来上色;装满水的盆,用来浸泡报纸,做纸浆造型。
3、主题展示区。
4、图书区。
5、科学区。
《黎明》美乌利·舒利瓦茨南海出版社。
《无字书组合8册》瑞士莫妮克明天出版社。
《小手撕纸》李洪波吉林美术出版社。
《纸马》熊亮连环画出版社。
1、可回收垃圾。
活动目标:
能将垃圾进行分类。
知道可回收垃圾的知识,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材料准备:四个大纸箱、垃圾袋、一次性手套。
过程控制:
和孩子们讨论:“哪些是可回收的垃圾?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有什么不一样?用什么标志来标明?可回收的垃圾如何保存?是否需要放到专门的地方。”
老师出示带来的纸箱,提示孩子们可以用它们做可回收垃圾箱。
制作四个可回收垃圾箱,并分别贴上各自标签(废纸、塑料、金属、布料),启发孩子用画画和文字的形式来表示。
带孩子外出散步,清理幼儿园附近的垃圾,观察有哪些是可以回收的。捡垃圾时需要戴上一次性手套。
回到教室后,让孩子们把这些废弃材料放进相应的废品箱中。并让孩子们比较每个箱中废品的多少。
和孩子讨论:如何处理这些废品?有机会的话和老师一起送到废品收购站。
将制作完成的纸箱放在幼儿园,鼓励幼儿园使用这些纸箱来完成垃圾分类。
活动建议:
有些废品很难确定放进哪个箱内比较合适,你可以让孩子当场讨论。
孩子们可以谈一谈家中处理可回收垃圾的情况。
孩子再做手工或画画产生的`废纸可放在相对应的垃圾箱里,也可泡入盆中做成纸浆,用来做各种造型。
2、复写纸变变变。
活动目标:了解复写纸的特性。初步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过程控制:
将各种物品收集在一起,将复写纸和复印纸放在孩子们能自己够到的地方。
将复印纸放在桌子上。
让孩子们将要转印的物品放在复印之上。
用复写纸覆盖各种物体,能够复写的一面朝下。
请孩子用砖块或重物在复写纸上轻压。
拿起砖块并轻轻挪开复写纸,看看复印张上出现了什么。
活动建议:
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做不同的复习纸游戏,看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来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不用砖块,改用电熨斗,老师控制温度,不要太热,这样没有物品的部位就会变成黑色的,孩子们可以更明显地观察出现象的变化。
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其他各种拓印的方法:如硬币拓印、树叶拓印等。
有机会和孩子一起观察复印机工作,但时间不宜太长,因为复印机工作时对人身体有一些危害。
2023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第二篇】
活动目标:
1.能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
2.能与朋友一起站在一张报纸上,保持身体的平衡。
活动准备:
废报纸每两人一张并贴好在地上、每人贴上一个小海龟图。
活动过程:
一、为运动做准备。
1.小海龟宝宝们和妈妈一起出去玩好吗?
2.老师带领幼儿念儿歌:我是小海龟,住在龟壳里,饿了——把头伸出来,困了——缩头打瞌睡。(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做动作)。
3.小海龟在大海里还会做什么呀?(引导幼儿做做小海龟爬行和游泳的动作)。
4.带领幼儿进行热身游戏:朋友多力量大。宝宝们,在大海里有大鲨鱼,假如碰到大鲨鱼该怎么办?(我们手拉手,大鲨鱼就不来吃我们了)教师扮演大鲨鱼,小海龟在场地内随意的游泳(走跑)。当大鲨鱼发出“我要吃掉小海龟”的信号时,老师并敲打铃鼓,敲三下就表示3个小海龟手拉手,敲打2下就表示2只小海龟手拉手,铃声结束后,小海龟便迅速根据铃声手拉手,大鲨鱼则设法追逐那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海龟。
5.引导幼儿感受“朋友多力量大”。当小海龟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怎么样?(被大鲨鱼吃掉)但是当小海龟和其他小海龟手拉手的时候就怎么样啊?(不会被大海龟吃掉)这说明什么呀?(朋友多力量大)。
二、游戏“快乐岛”。
1.这张报纸就是大海里的快乐岛,你们是小海龟,你们围着“快乐岛”游泳,当我说停的`时候,你们就要去找一个好朋友同时站在一个“快乐岛上”,相互拥抱,保持身体平衡,脚没有离开报纸的就胜利了。
2.请两个幼儿组合成一对海龟朋友,拿一张旧报纸先尝试一下。
3.幼儿游戏。“我发现有两个鲨鱼宝宝站得特别稳,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站在小岛上的?”(引导幼儿观察后练习)。
4.引导幼儿将报纸对折,缩小报纸面积,提高游戏难度,增加游戏趣味性。
5.幼儿再次游戏,提醒幼儿每次游戏后都将报纸对折,使报纸面积越来越小,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使自己依然能站在报纸上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放松运动。
1.幼儿坐在报纸上,想象自己坐在船上,在平静的大海上飘荡。
2.收拾好报。
四、活动延伸:
报纸投放到区角,幼儿们在教室也还能进行游戏。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第三篇】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进行猜测并乐意运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穿越管子的实验。
2、能和同伴合作进行实验并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
活动准备:
打气筒、铅笔、手电筒、筷子、黄豆、电线每组一份,直管弯管每组一份,幼儿实验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1、进行直管的实验。
3)出示直管记录表,讲解记录要求。
师:(出示大的记录表)小朋友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那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这张记录表,看看上面都有什么标记?(能穿越直管的,就在表格后面这里打个“勾”,如果不能就打个“叉”)。
3)幼儿两两合作,记录猜测结果。
4)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结果,教师记录在大的记录表上。
5)幼儿操作、验证。师:小朋友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动手做个实验试一试吧!教师提出实验要求:要求幼儿操作一样材料记录一项实验结果。
6)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师:谁愿意把实验中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在记录表上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把有争议的实验再做一次)。
2、幼儿进行弯管的实验。
(1)出示弯管,提问:看,这种管子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那这几。
样东西能穿越弯管吗?(出示大的弯管记录表)。
2)幼儿猜测并记录猜测结果。
3)请个别幼儿交流自己的猜测结果,教师记录在大的记录表上。
4)幼儿操作、验证。
5)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在做弯管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在记录表上记录幼儿的操作结果,把有争议的实验再请幼儿示范做一次)。
3、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记录表进行总结。
提问:(1)为什么铅笔、筷子和光线能穿越直管却不能穿越弯管?(因为铅笔、筷子和直管一样是直的;而光线是直射的所以也不能穿越弯管。)。
(2)为什么黄豆、电线、打气筒里打出的气不仅能穿越直管还能穿越弯管呢?(因为空气是流动的,电线是柔软的可以弯曲的,黄豆是可以滚动的。)。
4、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穿越直管或弯管呢?
5、幼儿猜测回答。
师:请小朋友回去以后想一想,试一试,把你在实验中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第四篇】
遵循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我将沿着:问题激趣—实验操作—分享交流—经验提升—延伸拓展这五个环节,来突破解决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实现活动目标。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各个教学环节。
1.问题激趣。
本环节以老师无意中将桌子上的水洒了,启发幼儿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实验操作。
在肯定孩子提出的方法后,老师出示“报纸、皱纹纸、图画纸”三种纸张,让幼儿认识纸的名称并猜想哪种纸张擦桌子最快?并提供同样多的水、同样大的纸人引导孩子以三个人为一组进行实验。当孩子拿到这个可爱的纸人时,他们可能会迫不及待地想把纸人丢进颜料水里,为了实验的准确性,我将以纸人要跳水比赛的游戏口吻,让纸人先站在杯口做好准备,等到“三”时统一入水。也为了避免实验过程孩子无所事事的等待,会去玩纸人的情况,我会在实验的时侯和孩子念念儿歌,并引导他们:我们安静看看比赛,不能吵到他们。这样,孩子边动手边思考,不仅直观、轻松地了解了纸有吸水性,不同的纸的吸水性是不一样的,还激发了继续探索纸的兴趣。
3.分享交流。
幼儿经过实验操作,一定很想把自己的所见所得发表出来。我就让孩子拿着他们实验的纸人进行交流。请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哪种纸人吸水最快?”,我再用幼儿作为实验的纸人加以小结:皱纹纸吸水最快,再来是报纸,接着是图画纸。经过实验,回归到开始的问题“哪种纸擦桌子最快,”以解决问题自然突破解决该活动的难点。
难点的突破:
1)尝试操作:幼儿先疑后做,先猜想后实验。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观察纸的吸水情况。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4.经验提升。
我以“纸能擦桌子上的水,原来纸有吸水的秘密,”我需要细致地引导,鼓励引导幼儿说说“你平时玩过纸吗?怎么玩的?”孩子就会充分回忆、交流自己原有的玩纸经验,并通过再现孩子平时卷、画、折、撕的玩纸作品以及老师、孩子的现场操作玩纸,并利用大图表,帮助幼儿归纳总结:纸有吸水、卷、画、折、撕、揉的秘密。
重点的达成:经验的交流分享和老师的整理、利用大图表的总结提升策略,复习总结了常见纸的有关秘密。
5.延伸拓展。
用多媒体展示有特殊功用的锡箔纸包食物烧烤、复写纸的复写功能、砂纸把操作的木块表面磨平整等,引发幼儿继续探究纸的兴趣。正所谓这个活动的结束,就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本环节大概要2分钟。
2023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第五篇】
活动目标:
1、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
2、饲养蜗牛,了解蜗牛喜欢吃的食物。
3、养成善于观察小动物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玻璃板、木板、木棍、放大镜。
2、米粒、树叶、菜叶、西红柿。
3、蜗牛、螃蟹、乌龟。
活动过程:
1、以谜语形式引出课题:没有脚、没有手、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观察蜗牛。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外形,说出其特征。
(2)认识蜗牛的触角、头、壳和腹足,知道蜗牛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动物,也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
(3)用手触摸蜗牛的身体和壳,看看有何反应。
(4)将蜗牛分别放在木板和玻璃板上爬行,让幼儿观察会留下什么。
(5)让幼儿从玻璃般的背面观察蜗牛的身体。
(7)让幼儿自由的观察,引导幼儿创造出更多的观察方法。
3、游戏《赛跑比赛》。
将小蜗牛、小乌龟、小螃蟹放到木板上,观察他们的爬行速度及身后是否有爬行的痕迹,让幼儿知道蜗牛在他经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白色的痕迹,那是为了前进时减少摩擦而分泌的黏液。
4、喂蜗牛。
鼓励幼儿用米粒、树叶、菜叶、西红柿等喂蜗牛观察一下他们爱吃什么?
5、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讨论饲养蜗牛的条件。
2023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第六篇】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色子的秘密,知道色子上下两个面的`点子数合起来是7的规律。
2.两两合作制作色子并玩猜色子游戏,能说出制作及猜测原理。
3.探索以及协商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并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色子,并玩过。
2.物质材料准备:教师:大色子1个、大记录表、水笔;幼儿:色子若干、水笔、记录纸、正方体若干、正方形纸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色子,讲述色子特性。
2.小结:色子上有6个面,每个面上都有圆点,圆点数量分别为1—6。
1.师幼共玩抛色子游戏。
(1)色子可以怎样玩?
(2)学习记录。
出示记录表,记录表上有什么,可以怎样记?
2.幼儿自主玩抛色子游戏。
讨论并记录抛色子的不同方法。
小结:色子一共可以抛出6种不同的方法,而且抛出来的上下两个面的点子数量合起来都是7。
三、做色子,尝试协商合作。
1.讨论学习制作色子方法。
2.交代制作要求.
(1)两人合作一起制作一个色子。(2)记住色子上下两面点子数合起来是7,制作时先画上面点子,再画下面点子,小圆点画得整齐又好看。(3)把六个面都贴好,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色子,如果不小心画错了,可以重拿一张纸重画后再贴。(4)小纸片上的双面胶撕下来放在小白盒里,不能到处扔。
3.根据发现规律制作色子。
4.展示色子讲述制作原理。
四、玩色子,体验游戏乐趣。
色子做好了,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猜点子”游戏:我来投,你来猜。两两合作一起玩,两个人商量好,谁投谁猜。
其实,色子还有很多玩法,课后我们可以再来一起探索一下,色子还可以怎么玩?
2023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第七篇】
《线的秘密》这课属于美术课中的造型.表现。线条是视觉形式中最基本的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赵老师这节课主要是强调让学生对视觉感受的积累,让学生凭感觉和自我经验去了解线的性质。自然界的美丽图形和纹理千变万化,是用线绘画取之不尽的源泉,这些从自然到人工的景物,无不以各自特有的生长和组合结构向大家展示着美丽的秘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本课的亮点是运用音乐来引导学生画出音乐中的线条来感受美术中线条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用线传情达意呈现美感,是一次美术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启发了学生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展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这也是教学活动体现美术教育功能的关键。本课教学中以摄影图片和实物引导相结合,采用直观教学、比较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线,寻找建立在生活物象与线条表达的联系。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线的美丽和线的秘密。
本课的不足之处:
1、教师在讲评学生的绘画作品中没有很好的组织学生讲评,一部分学生仍握画笔在画自己的画。
2、教师在操作多媒体课件时音乐声音太大影响到了教师的授课。
3、本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太少,应该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2023年中班活动纸的秘密说课稿【第八篇】
1.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的图案,学生能观察并描述出其图案的特点。2.学生能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画出或做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3.了解万花筒的成像原理,并能主动地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变现。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笔、彩色纸、剪刀等。
教师:万花筒、彩色纸、剪刀、胶棒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万花筒中的美丽图案,体会其形式美感,并能用中心对称的方式创作表现。教学重点:
学生充分体会三棱镜反射产生的奇妙现象,欣赏万花筒中的美丽图案,体会其形式美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二)发展阶段。
1.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2.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3.教师示范万花筒图案的绘制方法:(1)画基本形;(2)画细节;(3)涂色完成。
(三)学生实践。
1.通过采用绘画的方式,创作出各种万花筒的图案作品。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学生展示创作的图案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体现创作的成就感。2.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第二课时。
1.了解万花筒的内部构造,了解万花筒是利用三棱镜的成像特点,通过光的反射产生影像的原理。
2.学生选择万花筒中某一图案,简单画一画。并把画的图案分组观察交流。总结出万花筒图案中心对称的特点。
3.欣赏万花筒图案,感受其形式美感。
(二)发展阶段。
1.教师采用剪纸的方法,师范制作出简单的中心对称图案。
2.学生观察总结表现方法:(1)对折,找到中心点;(2)剪出图案;(3)打开后成形。
3.启发学生在自己剪出的简单图形上,运用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再加工,使万花筒的图案更加丰富。
(三)学生创作。
1.学生独立地运用剪纸、拼贴和添画的方法,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万花筒图案。2.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与评价阶段。
1.学生展示创作的图案作品,介绍自己的创作意图,体会创作的成就感。2.学生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展示中心对称的形式在美术领域的运用,如标志设计等。
(六)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和材料,注意环境卫生。
上一篇:梦想风筝的写作方法实用精彩8篇